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共21页
- 格式:ppt
- 大小:2.53 MB
- 文档页数:21
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教学目的:1.基础知识方面:(1)国民革命失败后国民党政权的本质,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斗争是必要性、正义性、进步性。
(2)认识遵义会议和红军长征在中国革命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3)了解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的艰苦历程。
2.思想教育方面:(1)认清国民革命失败后国民党政权的本质,懂得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斗争是必要的、正义的、进步的。
(2)了解这一时期错误路线给中国革命造成的严重危害,认识遵义会议和红军长征在中国革命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3)懂得端正思想路线,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极端重要性。
3.能力培养方面:认识中国革命的长期性、曲折性和不平衡性,了解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的艰苦历程,懂得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开辟,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一次伟大创造。
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遵义会议和红军长征在中国革命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2)中国革命的长期性、曲折性和不平衡性。
(3)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极端重要性。
2.教学难点(1)端正思想路线,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极端重要性。
(2)认识遵义会议和红军长征在中国革命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课时分配约用3节课完成教学任务。
第一节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一、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建立1927年七一五政变以后,一段时间内,国民党的南京国民政府和武汉国民政府仍然互相对峙。
经过几番周折,实现了宁、汉合流。
在此基础上,1928年2月,南京国民政府改组。
武汉国民政府不复存在。
这样,国民党就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自己的统治。
在1927年大革命失败以后,国民党不再是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联盟,而是变成了一个由代表地主阶级、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反动集团所控制的政党。
国民党政府的统治依然是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统治,同北洋军阀的统治没有本质的区别。
任务2 28 分钟分析图片、自主阅读教
材、讨论回答问题
三、万里长征·路在脚下
(一)红军长征的原因
博古、李德的军事上“左”的表现:
进攻中的冒险主义
防御中的保守主义
退却中的逃跑主义
(二)红军长征的过程
(三)红军长征的意义
长征又是宣言书:它向全世界宣告,
红军是英雄好汉,帝国主义者和他们
的走狗蒋介石等辈则是完全无用的。
长征宣告了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围追堵
截的破产。
长征又是宣传队:它向11
个省内大约两万万人民宣布,只有红
军的道路,才是解放他们的道路。
不
因此一举,那么广大的民众怎会如此
迅速地知道世界上还有红军这样一篇
大道理呢?
长征又是播种机:它散布了许多种子
在11个省内,发芽、长叶、开花、结
果,将来是会有收获的。
-------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
的策略》
运用图片、文字材料
的方式,分析红军长
征的背景、过程和意
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