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释控释制剂演示文稿

  • 格式:ppt
  • 大小:388.50 KB
  • 文档页数:25

下载文档原格式

  / 2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术语
▪ ①缓释制剂(Sustained-release dosage form): 中国药典2005年版:“缓释制剂系指在规定释放介 质中,按要求缓慢地非恒速释放药物,其与相应的 普通制剂比较,给药频率比普通制剂减少一半或有 所减少,且能显著增加患者的顺应性的制剂”。
▪ ②控释制剂(Controlled-release dosage form): 中国药典2005年版:“控释制剂系指在规定释放介 质中,按要求缓慢地恒速或接近恒速释放药物,其 与相应的普通制剂比较,给药频率比普通制剂减少 一半或有所减少,血药浓度比缓释制剂更加平稳, 且能显著增加患者的顺应性的制剂”。

logD=-SvlogV+Kv=-SmlgM+KM
▪ 式中,D-扩散系数;M-分子量;V-分子体积;Sm和 KM--与介质有关的常数 。一般情况下分子量为
150~400,在柔性聚合物中,其扩散系数为10-
8cm2sec-1。
3.药物稳定性
▪ 设计缓控释制剂时,必须考虑药物在各种 物理化学环境中的稳定性,对于一些在胃 肠道中稳定性较差的药物,如制备成口服 缓控释制剂时,则会大大降低其生物利用 度,此时可考虑选择其它给药途径。
▪ 1.水溶性 ▪ 药物在吸收部位必须以溶液状态存在,才能被吸
收进入到体液中,如果药物在胃肠道的转运时间 内没有完全溶解或在吸收部位的溶解度有限,则 会影响其吸收与生物利用度,虽然降低药物溶解 度可得到长效的结果,但这可能引起不恒定和不 完全的吸收。(>0.1mg/ml)
▪ 对于水难溶性药物,最好不选择以膜扩散控制为 机制的释放系统,此类药物可选择骨架结构的释 放系统。如果以高分子材料包衣作为控制释放时, 则药物的溶解速度必须加以考虑。
4.药物的蛋白结合
▪ 许多药物能和血浆蛋白形成结合物,这种结合可 影响药物的作用时间,药物血浆蛋白结合物象药 物贮库一样,可产生长效作用。高血浆蛋白结合 率的药物能产生长效作用,但有些药物如季铵盐 类能和胃肠道的粘蛋白结合,如果这种结合能作 为药物贮库,则有利于长效和吸收;如果这种结 合不能做为药物贮库,且继续向胃肠道下部转移, 则可影响药物的吸收。
▪ ③长效制剂(Prolonged-release)及持续释 放(Extended-release)并无严格区别,可以 互换使用。
▪ ④肠溶制剂(Enteric coated products):中 国药典2000年版:“肠溶制剂系指口服药物在 规定的酸性介质中,不释放或几乎不释放,而 在缓冲液中大部分或全部释放的制剂”。肠溶 制 剂 是 迟 释 ( Delayed - release ) 制 剂 的 一 种 类型,还包括结肠定位制剂和脉冲制剂等。
2.油水分配系数和分子大小
▪ 药物进入体内后需转运通过各种生物膜以 达到靶区。如果药物具有很高的油水分配 系数(油溶性),则易于进入生物膜,但 不能继续转运,如果有较低的油水分配系 数则不能穿透生物膜。保持恰当的油水分 配系数可得到理想的穿透量(生物膜、控 速膜)。
分子大小影响药物的扩散性能
▪ 分子大小影响着药物的扩散性能,可用下式描述 分子大小对药物扩散性能的影响。
2. 分 布
▪ 药物分布是药物消除动力学的重要环节, 而在药物分布中一个重要环节是药物和组 织及血浆蛋白的结合。通常情况下,结合 型药物不能穿过生物膜,而且认为是无活 性的,但结合的药物因能缓缓分解出游离 药物,故具有长效的性质。
3. 代 谢
▪ 药物代谢可在各种组织部位进行,但代谢 最活跃的部位为肝脏,为了得到理想的生 物利用度,药物的代谢部位及途径为给药 部位的选择提供了依据。
▪ ③可减少用药的总剂量,因此可用最小剂量达到最 大药效。
▪ 缓控释制剂虽有上述重要特点,但也存在着一些问 题如在临床使用中剂量调整、给药方案调节缺乏灵 活性、较普通制剂昂贵等。
二、设wk.baidu.com缓控释制剂时应考虑的问题
▪ ①药物在释放系统中的行为和状态。 ▪ ②药物及其释放系统在体内的行为和状态。
(一)药物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
缓释控释制剂演示文稿
(优选)缓释控释制剂
第一节 概 述
▪ 缓释、控释制剂系指有目的地控制药物释放以 达到理想治疗效果的一类给药剂型,使人体获 得平稳的治疗血药浓度,使疗效剂量最佳化。
▪ 按给药途径,缓控释制剂有各种形式,如口服 缓控释制剂、注射缓控释制剂、植入用缓控释 制剂、皮肤用缓控释制剂(TTS)等。
5.不良反应
▪ 有些药物的副作用发生率和体内血药浓度 有关,理论上可通过控制药物的血药水平 来降低副作用发生率,因而缓控释制剂是 解决此类问题的主要方法之一。如将马来 酸扑尔敏分散在多孔性骨架材料中,可有 效降低其嗜睡副作用。
4.药物的作用时间
▪ 药物的半衰期和药物的作用时间,是设计缓控释 制剂必须考虑的因素。
▪ 大多数药物的消除半衰期(t1/2)在1~20hr的范 围内,而对半衰期较短的药物来说,使用普通制 剂需频繁给药以减小血药水平的波动,对于这类 药物设计成缓控释制剂是最理想的,目前,设计 成缓控释制剂最短的半衰期尚无规定,但t1/2 小 于1h或大于12h的药物,一般不宜制成缓释、控 释制剂。
(二)药物生物药剂学性质的影响
▪ 药物的每一项生物药剂学参数对缓控释制 剂的设计都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没有对药 物多剂量给药后吸收、分布、代谢和消除 (ADME)特性的全面了解,设计缓控释制剂 几乎是不可能的。
1. 吸 收
▪ 为了维持恒定的血液和组织中药物的水平, 药物必须从剂型中均匀释放,并被均匀地吸 收,理想的状况应是释放的药物完全被吸收, 通常情况下,在缓控释制剂中,药物吸收的 限速过程应是药物从剂型中的释放速度而不 是药物吸收的速度。
▪ 实际上,国内外一般文献中,此类词语没有严 格统一,往往还与其它一些词语相串用,如 extended release, timed-release, slowrelease等
(二)缓释、控释制剂的特点
▪ ①对半衰期短或需频繁给药的药物,可以减少服药 次数,提高病人顺应性,使用方便。
▪ ②使血液浓度平稳,避免峰谷现象,有利于降低药 物的毒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