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雷接地系统讲解
- 格式:ppt
- 大小:1.00 MB
- 文档页数:45
配电系统的防雷与接地一、防雷措施1. 减少雷击风险的设计高大建筑物和高架电线杆可以成为雷电击中的目标,因此在设计配电系统时,应尽量避免将电线杆或电杆直接连接到建筑物上。
另外,建筑物应具备可靠的避雷设施,如避雷针、避雷网等,用于吸收和分散雷电的能量。
2. 安装避雷装置在配电系统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安装适当的避雷装置,以保护设备不受雷电的干扰和损坏。
避雷装置通常包括避雷器和避雷器引下线,通过将雷电引入地下或接地系统,使其能够得到有效的分散和排放。
3. 使用耐雷设备在配电系统中,应使用能够抵抗雷电干扰和损坏的设备和材料。
例如,选择具有良好耐压、耐高温、耐腐蚀等特性的电缆和开关设备,以减少雷击对系统的影响。
二、接地措施1. 构建良好的接地系统配电系统的接地系统是保证系统安全和稳定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
良好的接地系统应包括合适的接地电极、接地回路以及接地装置,以确保系统的电荷得到有效的分散和排放。
2. 选择合适的接地电极接地电极是将电流引入地下的主要手段,因此选择合适的接地电极对系统的接地效果至关重要。
通常使用的接地电极包括接地棒、接地网和接地块等,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接地电极进行安装。
3. 接地回路的设计与布置配电系统的接地回路应具备足够的导电能力,以确保电荷能够快速、有效地通过接地回路流回地下。
为了提高接地回路的导电能力,可以采用并联多个接地电极、增加接地导线的横截面积等方式。
4. 定期检测和维护为了保证接地系统的正常运行,应定期对接地电极、接地回路及接地装置进行检测和维护。
如果发现接地系统存在故障或损坏,应及时修复或更换,以保证系统的接地效果。
总结:防雷与接地是配电系统中非常重要的安全措施,可以有效减少雷电对系统的影响,并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
在设计和安装配电系统时,应注意遵循相关的设计规范和标准,并选择适当的设备和材料,以提高系统的防雷能力和接地效果。
此外,定期检测和维护接地系统也是确保其正常运行的关键步骤。
防雷接地系统名词解释
1. 防雷接地系统:防雷接地系统是一个独立的电气安装,其目的是保护建筑物,设备和人员免受闪电和电弧等雷击事故的危害。
它通常包括防雷接地杆、阴极保护装置、避雷器以及适当的连接回路。
通过将可能出现闪电或其他电流事故的对象连接到大地上,以使它们
不受危害。
2. 防雷针:防雷针是一种钢制尖端装置,它使得在低压供电或高压供电中连接到大地上时
能够被正确地安装。
该设备为杆体部分有一个尖端,并且有一个或多个弹簧固定装置,将该尖端底座固定。
当杆体被正确地安装时,尖端会逐步向大地下方伸出,从而保证杆体能够充分有效地连接大地。
3. 护套:护套是一种包裹性的覆盖物,用于将单根金属材料覆盖并保护它不受天气、泄露、老化、气候变化或其他原因的影响。
常见的材料有橡胶、橡胶改性树脂、氟橡胶树脂、乙
丙橡胶树脂、PVC树脂、PVDF树脂和Teflon树脂。
建筑电气防雷接地系统详细解读01 接地系统的5个基本概念提到接地,大家第一想到的是不是接地极?其实接地是一个系统,而不是单一的存在,今天给大家分享接地的基本概念。
提升自己不必每分钟都学习,但求学习中每分钟都有收获。
1.什么是地地,是指能供给或接受大量电荷,可用来作为良好的参考电位的物体,一般指大地,工程上取为零电位。
电子设备中的电位参考点也称为“地”,但不一定与大地相连。
2.接地将电力系统或电气装置的某些导电部分,经接地线连接至“地”,通常指接地极。
3.接地极和接地极系统(接地装置)为提供电气装置至大地的低阻抗通路而埋入地中,并直接与大地接触的金属导体,称为接地极。
兼作接地极用的直接与大地接触的各种金属构件、金属管道、金属井管、建(构)筑物和设备基础的钢筋等称为自然接地极。
由各接地极、总接地端子或接地母线及它们之间的连接导体组成的系统,称为接地极系统(接地装置)。
一般取总接地端子或接地母线为电位参考点。
4.接地线电气装置的接地端子与总接地端子或接地母排连接用的导体,称为接地线。
5.接地系统接地线和接地极系统的总和,称为接地系统。
02 功能性接地与保护性接地根据接地的不同作用,一般分类如下:1.功能性接地用于保证设备(系统)的正常运行,或使设备(系统)可靠而正确地实现其功能。
如:(1)工作(系统)接地。
根据系统运行的需要进行的接地,如电力系统的中性点接地、电话系统中将直流电源正极接地等。
(工作接地)(2)信号电路接地。
设置一个等电位点作为电子设备基准电位,简称信号地。
(信号接地)2.保护性接地以人身和设备的安全为目的的接地。
如:(1)保护接地。
电气装置的外露导电部分、配电装置的构架和线路杆塔等,由于绝缘损坏有可能带电,为防止其危及人身和设备的安全而设的接地。
(保护接地)(2)雷电防护接地。
为雷电防护装置(避雷针、避雷线和避雷器等)向大地泄放雷电流而设的接地,用以消除或减轻雷电危及人身和损坏设备。
(防雷接地)(3)防静电接地。
防雷系统得组成及工作原理一、防雷接地原理:接地系统接地就是避雷技术最重要得环节,不管就是直击雷、感应雷、或其她形式得雷,最终都就是把雷电流送入大地。
因此,没有合理而良好得接地装置就是不能可靠地避雷得。
接地电阻越小,散流就越快,被雷击物体高电位保持时间就越短,危险性就越小。
对于计算机场地得接地电阻要求≤4欧姆,并且采取共用接地得方法将避雷接地、电器安全接地、交流地、直流地统一为一个接地装置。
如有特殊要求设置独立地,则应在两地网间用地极保护器连接,这样,两地网之间平时就是独立得,防止干扰,当雷电流来到时两地网间通过地极保护器瞬间连通,形成等电位连接。
1、防雷接地装置包括以下部分:1) 雷电接受装置:直接或间接接受雷电得金属杆(接闪器),如避雷针、避雷带(网)、架空地线及避雷器等.2)接地线(引下线):雷电接受装置与接地装置连接用得金属导体。
3) 接地装置:接地线与接地体得总与。
接地体指得就是降阻剂,离子接地极,扁钢等2、弱电系统与防雷系统采用联合接地方式时,其接地电阻应满足什么条件?联合接地时接地电阻值取弱点系统与防雷系统要求得最小值,1)比如防雷系统要求小于10欧姆,弱点系统要求小于4欧姆,联合接地就取小于4欧姆。
2)防雷系统要求小于1欧姆,弱点系统要求小于4欧姆,联合接地就取小于1欧姆。
二、防雷电源(LightningPower)随着城市经济得发展,感应雷与雷电波侵入造成得危害却大大增加。
一般建筑物上得避雷针只能预防直击雷,而强大得电磁场产生得感应雷与脉冲电压却能潜入室内危及电视、电话及电子仪表等用电设备。
然而,信息时代得今天,电脑网络与通讯设备越来越精密,其工作环境得要求也越来越高,而雷电以及大型电气设备得瞬间过电压会越来越频繁得通过电源、天线、无线电信号收发设备等线路侵入室内电气设备与网络设备,造成设备或元器件损坏,人员伤亡,传输或储存得数据受到干扰或丢失,甚至使电子设备产生误动作或暂时瘫痪、系统停顿,数据传输中断,局域网乃至广域网遭到破坏。
防雷接地系统1.接地系统接地是避雷技术最重要的环节,不管是直击雷、感应雷、或其他形式的雷,最终都是把雷电流送入大地。
因此,没有合理而良好的接地装置是不能可靠地避雷的。
接地电阻越小,散流就越快,被雷击物体高电位保持时间就越短,危险性就越小。
对于计算机场地的接地电阻要求≤4欧姆,并且采取共用接地的方法将避雷接地、电器安全接地、交流地、直流地统一为一个接地装置。
如有特殊要求设置独立地,则应在两地网间用地极保护器连接,这样,两地网之间平时是独立的,防止干扰,当雷电流来到时两地网间通过地极保护器瞬间连通,形成等电位连接。
防雷工程的一个重要的方面是接地以及引下线路的布线工程,整个工程的防雷效果甚至防雷器件是不是起作用都取决于此,所以应该认真的系统的研究。
电力、电子设备的接地,是保障设备安全、操作人员安全和设备正常运行的必要措施。
可以认为,凡是与电网连接的所有仪器设备都应当接地;凡是电力需要到达的地方,就是接地工程需要作到的地方。
由此可以我们知道,接地工程的广泛性和重要性。
一方面,随着时代的进步,强功能高价值设备的广泛使用,要求提供更加可靠的接地保护;另一方面,微电子技术的推广,使得现代设备要求更低的接地电阻,还往往需要抗干扰。
实践要求有更加系统的接地理论来对工程实际进行指导。
根据近年来的设计施工经验认为:a)接地连接方式和接地参数并重;b)以减小或消除同系统中不同性质的接地(如防雷地、工作地、外壳接地、静电地、信号地等)之间的电位差为目的,选用适当的布线方式;c)根据地网所在地的接地电阻、土层分布等地质情况,尽量进行准确设计;接地就是让已经纳入防雷系统的闪电能量泄放入大地,良好的接地才能有效地降低引下线上的电压,避免发生反击。
过去有些规范要求电子设备单独接地,目的是防止电网中杂散电流或暂态电流干扰设备的正常工作。
90年代以前,部队的通信导航装备以电子管器件为主,采用模拟通信方式,模拟通信对干扰特别敏感,为了抗干扰,所以都采取电源与通信接地分开的办法。
第八章防雷接地系统8.1概述众所周知,雷电具有极大的破坏性,其电压高达数百万伏,瞬间电流可高达数十万安培。
雷击所造成的破坏性后果体现于下列三种层次:①设备损坏,人员伤亡;②设备或元器件寿命降低;③传输或储存的信号、数据(模拟或数字)受到干扰或丢失,甚至使电子设备产生误动作而暂时瘫痪或整个系统停顿。
目前,世界上各种建筑、设施大多数仍在使用传统的避雷针防雷。
用避雷针防止直接雷击实践证明是经济和有效的。
但是,随着现代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大量精密电子设备的使用和联网,避雷针对这些电子设备的保护却显得无能为力。
避雷针不能阻止感应雷击过电压、操作过电压以及雷电波入侵过电压,而这类过电压却是破坏大量电子设备的罪魁祸首。
现代防雷技术系统的防雷方案包括外部防雷和内部防雷两个方面:外部防雷包括避雷针、避雷带、引下线、接地极等等,其主要的功能是为了确保建筑物本体免受直击雷的侵袭,将可能击中建筑物的雷电通过避雷针、避雷带、引下线等,泄放入大地。
内部防雷系统是为保护建筑物内部的设备以及人员的安全而设置的。
通过在需要保护设备的前端安装合适的防雷器,使设备、线路与大地形成一个有条件的等电位体。
将可能进入的雷电流阻拦在外,将因雷击而使内部设施所感应到的雷电流得以安全泄放入地,确保后接设备的安全。
避雷带、引下线(建筑物钢筋)和接地等构成的外部防雷系统,主要是为了保护建筑物本体免受雷击引起的火灾事故及人身安全事故,而内部防雷系统则是防止感应雷和其他形式的过电压侵入设备造成损坏,这是外部防雷系统无法保证的。
8.2防雷方案设计依据(1)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3)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4)计算站场地安全要求GB9361-88(5)计算站场地技术文件GB2887-89(6)计算机信息系统防雷保安器GA173-1998(7)雷电电磁脉冲的防护IECI312(8)微波站防雷与接地设计规范YD 2011-93(9)通信局(站)接地设计暂行技术规定YDJ26E98.3雷害的途径分析雷电对电气设备的影响,主要由以下四个方面造成:①直击雷;②传导雷;③感应雷;④开关过电压。
机房防雷和接地系统引言在现代社会中,机房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往往承载着大量的计算设备和数据信息。
由于机房内部设备的高激电流和静电电荷的积累,机房可能成为雷击和电击的高风险区域。
因此,机房的防雷和接地系统设计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机房防雷和接地系统的重要性,并介绍一些常见的防雷和接地系统设计方案。
机房防雷系统雷击风险和危害雷击是指雷电将大量的电荷引至地面或建筑物,导致电压和电流骤增的现象。
在机房中发生雷击可能会对设备造成不可逆的损害,例如电压冲击可能会烧毁电路板、破坏硬件设备,甚至导致机房火灾等严重后果。
防雷系统设计要点为了保护机房设备免受雷击的损害,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防雷系统设计要点:1.接闪器的安装:接闪器是防雷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将雷电引入地下,保护机房内的设备。
接闪器应该按照规范和标准安装,以确保其有效性。
2.避雷针的设置:避雷针能够有效地分散雷电的电荷,减少雷击的可能性。
在机房周围和顶部设置避雷针,可以减少机房受到雷击的风险。
3.防雷接地系统:机房的防雷接地系统是非常关键的组成部分,它能够将雷电引入地面。
良好的接地系统将有效消耗雷电的能量,降低对机房设备的影响。
机房接地系统接地的重要性接地是一种重要的安全措施,可以将不需要的电荷引导到地面,确保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在机房中,接地系统起到连接设备和大地的桥梁作用。
如果设备没有正确接地,可能会导致电流过载、电子设备故障以及触电等潜在危险。
接地系统设计要点以下是机房接地系统设计的一些要点:1.良好的接地电阻:接地电阻是指接地系统中的电阻,它应该经过精心设计和计算,以确保接地系统的质量。
接地电阻过大可能会导致电流不畅,增加电气故障的风险。
2.接地导线的材料选择:在设计接地系统时,选择良好的导线材料非常重要。
铜和铜包铝都是常用的导线材料,它们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抗腐蚀性能。
3.接地系统的布局:接地系统的布局应该合理,确保接地点均匀分布,并与所有设备和电路正确连接。
配电系统的防雷与接地是保障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的重要措施。
防雷是指对于雷电冲击,通过合理布置和选用防雷设施,减少雷电对电力设备的危害,保护系统的正常运行。
而接地是指将电力设备的金属外壳或导体与地面建立好的接地系统相连接,以达到安全接地的目的,防止电流通过人体或设备引起电击或火灾。
1. 防雷措施:为了降低雷击对配电系统设备的影响,需要采取以下防雷措施:(1)避雷针和接闪装置:通过在建筑物或塔桅上安装避雷针或接闪装置,将引雷点置于较高处,使其成为闪电击中的最佳选择,以避免闪电直接击中设备。
(2)金属外壳和屏蔽:为了减少雷电电磁场的干扰,电力设备的金属外壳和屏蔽结构应使用导电材料,并保持良好的接地连接,以形成雷电流循环路径。
(3)避雷母线和避雷器:在配电系统中使用避雷母线和避雷器,可以将雷击流引入地下,从而保护设备。
避雷器一般安装在变压器输入、输出两侧,以引接过电压,保护变压器和其他设备。
(4)电力故障指示器和避雷装置:配电系统中的电力故障指示器和避雷装置可以及时发现电力系统中可能存在的短路故障和电源故障,以防止雷电对设备的损害,并保护人身安全。
(5)屏蔽和绝缘:对于高压设备和线路,应采取屏蔽和绝缘措施,减少雷电冲击对设备的影响。
同时,在设备内部也需要确保绝缘性能良好,以避免雷电对内部电路的损害。
2. 接地措施:配电系统的接地是指将设备的金属外壳或导体与地面建立良好的接地连接,以形成足够的接地回路,以达到以下目的:(1)安全接地:通过良好的接地,可以将电器设备的金属部分或导体与地面保持同志电位,避免触电危险,确保人身安全。
(2)电流回路:接地可以提供一个低阻抗的电流回路,当设备发生故障或雷击时,电流可以顺利地通过接地系统消散,避免对设备造成损害。
(3)抑制噪声:接地可以有效抑制电网中的电磁干扰和高频噪声,减少对设备的干扰。
(4)防止电位上升:在发生电流冲击或短路故障时,接地系统可以迅速将故障电流引入地下,避免设备或人员因过大电位差引起电击或伤害。
防雷接地系统介绍一、防雷接地系统简介1 、外部防雷保护装置的组成:接闪器、引下线及接地网。
2、内部防雷保护装置的组成:等电位、电涌保护器等。
3、预防的对象:直击雷、侧击雷、雷电波侵入、雷电反击等。
前两者主要通过外部防雷保护装置实现,后两者主要通过内部防雷保护装置实现。
简图示意:防雷系统的一般施工工艺流程:二、施工流程实例解读1、基础接地网基础接地网主要是指地下室底板钢筋将所有引下线串联在一起,然后通过桩基础中的引下线导入大地的一种防护措施,实测接地电阻不大于1Ω。
(1)接地网必须与所有引下线用不小于Φ10的钢筋或圆钢连接,将所有的引下线串联在一起。
(2)接地网中如果钢筋采用绑扎,需将两搭接的钢筋进行焊接连接;交叉的钢筋连接采用不小于Φ10的钢筋或圆钢跨接连接;跨接钢筋弯曲半径不小于10d、特殊情况不小于6d。
(3)接地网焊接施工时,采用双面焊时,焊缝长度≥6d,单面焊接时焊接长度≥12d,所有焊缝必须饱满。
(4)预留强弱电井、电梯、各种机房的等电位接地点,采用40×4的镀锌扁钢。
接地网与引下线的串联连接,及其电梯强弱电井等电位的预留。
(每栋地面以上,必须留有2个以上的接地电阻测试点)接地网钢筋焊接:2、引下线(1)采用2根不小于Φ16(或4根小于Φ16且大于Φ10)的竖向钢筋与地梁钢筋、柱筋连接。
(2)跨接线采用不小于Φ10的圆钢焊接,双面焊接焊缝长度大于圆钢直径6d,单面焊大于12d,圆钢弯曲半径大于圆钢直径6d,并用油漆标记方便查找。
(3)主筋冷搭接处必须焊接、丝接必须跨接焊接,当主筋连接采用压力焊时其接头处可不焊跨接线及其它的焊接处理。
(4)一类到三类防雷建筑物引下线的间距分别不能超过12m、18m及25m。
3、等电位等电位主要包括总等电位联结(MEB)、辅助等电位联结(SEB)及局部等电位联结(LEB)。
(1)等电位联结端子板及联结线宜采用铜质材料,其截面积一定要符合规范要求。
防雷与接地系统
防雷与接地是信息传输质量、系统工作稳定性、设备和人员的安全的保证。
弱电系统的接地可分为分开单独接地和共同接地两种方式。
电子设备的接地可以采用申联式一点接地、并联式一点接地、多点接地和混合式接地方式。
计算机房的接地可采用交流工作接地、安全保护接地、直流工作接地和防雷接地四种方式。
防雷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
建筑物防雷的六项要素包括接穴功能、分流影响、均衡电位、屏蔽作用、接地效果和合理布线。
在建筑物内部,总体的防雷措施可分为安全隔离距离和等电位联结。
这类安全距离指在需要防雷的空间内,两导体之间不会发生危险火花放电的最小距离。
等电位联结的目的是使内部防雷装置所防护的各部分减小或消除雷电流引起的电位差,包括靠近户点的外来导体上也不产生电位差。
防雷体系的构成及工作道理一.防雷接地道理:接地体系接地是避雷技巧最重要的环节,不管是直击雷.感应雷.或其他情势的雷,最终都是把雷电流送入大地.是以,没有合理而优越的接地装配是不克不及靠得住地避雷的.接地电阻越小,散流就越快,被雷击物体高电位保持时光就越短,安全性就越小.对于盘算机场地的接地电阻请求≤4欧姆,并且采纳共用接地的办法将避雷接地.电器安然接地.交换地.直流地同一为一个接地装配.若有特别请求设置自力地,则应在两地网间用地极呵护器衔接,如许,两地网之间日常平凡是自力的,防止干扰,当雷电流来到时两地网间经由过程地极呵护器刹时连通,形成等电位衔接.1.防雷接地装配包含以下部分:1)雷电接收装配:直接或间接接收雷电的金属杆(接闪器),如避雷针.避雷带(网).架旷地线及避雷器等.2)接地线(引下线):雷电接收装配与接地装配衔接用的金属导体.3)接地装配:接地线和接地体的总和. 接地体指的是降阻剂,离子接地极,扁钢等2.弱电体系与防雷体系采取结合接地方法时,其接地电阻应知足什么前提?结合接地时接地电阻值取弱点体系和防雷体系请求的最小值, 1)比方防雷体系请求小于10欧姆,弱点体系请求小于4欧姆,结合接地就取小于4欧姆.2)防雷体系请求小于1欧姆,弱点体系请求小于4欧姆,结合接地就取小于1欧姆.二.防雷电源(Lightning Power)跟着城市经济的成长,感应雷和雷电波侵入造成的伤害却大大增长.一般建筑物上的避雷针只能预防直击雷,而壮大的电磁场产生的感应雷和脉冲电压却能潜入室内危及电视.德律风及电子内心等用电装备.然而,信息时期的今天,电脑收集和通信装备电气装备的刹时过电压收集装备,造成装备或元器件破坏,人员伤亡,传输或储存的数据受到干扰或丧掉,甚至使电子装备产生误动作或临时瘫痪.体系停留,数据传输中止,局域网甚至广域网遭到破坏.其伤害触目惊心,间接损掉一般远弘远于直接经济损掉.是以,防雷电源便应运而生.1电源避雷器的装配请求在装配电源避雷器时,请求避雷器的接地端与接地网之间的衔接距离尽可能越近越好.假如避雷器接地线拉得过长,将导致避雷器上的限制电压(被呵护线与地之间的残压)过高,可能使避雷器难于起到应有的呵护感化.是以,避雷器的准确装配以及接地体系的优越与否,将直接关系到避雷器防雷的后果和质量.避雷器装配的根本请求如下:2.电源避雷器的衔接引线,必须有足够粗,并尽可能短;引线应采取截面积不小于25mm2的多股铜导线;假如引线长度超出1.0m时,应加大引线的截面积;引线应紧凑并排或帮扎布放;电源避雷器的接地线应为不小于25~35m2多股铜导线,并尽可能就近靠得住入地.三.盘算机收集体系雷电伤害盘算机收集的方法有两种:直击雷伤害和感应雷伤害.雷电直接击中装备地点建筑物或装备衔接线路并经由收集装备入地的雷击过电流称为直击雷;由雷电电流产生的壮大电磁场经导体感应出的过电压.过电流所形成的雷击称为感应雷.直击雷击中建筑物,会产生壮大的雷电流,假如电压散布不均会产生局部高电位,对四周电子装备形成高电位回击,击毁建筑物,破坏装备,甚至造成人员伤亡.感应雷一般由电磁感应产生,经由过程电力线路.旌旗灯号馈线感应雷电压入侵盘算机收集体系,从而造成收集体系装备的大面积破坏.雷电对盘算机收集体系的入侵门路重要有三种:供电电源线路.通信线路及接地体系入侵盘算机收集体系.盘算机收集体系的防雷主如果针对供电电源线路.通信线路及接地体系入侵盘算机收集体系进行雷电防护,经由过程增长各级防雷举措措施,尽可能地防御和减轻雷电灾祸对盘算机收集体系造成的伤害.盘算机收集体系的供电体系并不是自力的,而是由电力线路输入室内,理论上电力线路可能遭遇直击雷和感应雷.假如直击雷击中高压线路,经由变压器耦合到低压端,经由过程盘算机供电装备入侵盘算机收集体系;同样低压线路也可能被直击雷击中或感应过电压.无论是何种情形下的雷电造成电源线路的过电压,均会对盘算机收集体系装备造成扑灭性的破坏.四.防雷体系的构成:防雷体系重要有接闪器(避雷针.避雷带.避雷线和避雷网).引下线和接地装配构成.建筑物的耐雷程度是指建筑物防雷体系推却最大雷电流冲击而不至于破坏时的电流值(单位Ka).避雷针:实用于呵护细高的建筑物或修建物.露天变配电装配.电力线路等.可以用Φ25的镀锌圆钢或SC40钢管束成,针上端砸扁并搪锡,以利于尖端放电.自力避雷针实用于呵护较低矮的库房和厂房,特别实用于那些请求防雷导线与建筑物内各类金属及管线隔离的场合.也可应用海胆状多针避雷针,如北京亚运会国度奥林匹克体育中间泅水馆有两组,各12根针.避雷带和避雷网:避雷带是指沿屋脊.山墙.通风管道以及平屋顶的边沿等最可能受雷击的地方敷设的导线.当屋顶面积很大时,采取避雷网.它是为了呵护建筑的表层不被击坏,避雷网和避雷带宜采取镀锌圆钢或扁钢,应优先选用圆钢,其直径不该小于8mm,扁钢宽度不该小于12mm,厚度不该小于4mm.避雷线实用于长距离高压供电线路的防雷呵护.架空避雷线和避雷网宜采取截面积大于35mm²的镀锌钢绞线.引下线:引下线分为暗装和明装两种情势.暗装引下线平日采取构造柱钢筋作引下线,但钢筋直径不克不及小于12mm.并且应用柱内的主筋作引下线时,IEC规范指出“平日不须要装设衔接各引下线的专用环形导体,因为钢筋混土壤程度梁内衔接的钢筋可以或许实现这个功效”.高层建筑中采取专门的扁钢作为引下线时,一方面敷设艰苦,另一方面引下线的数目较小,流过的电流较大,轻易因高电位引起回击变乱.故对高层来说不是好的做法.接地装配:接地装配中接地极一般采取Φ19或Φ25的圆钢或者L40X4或L50X5的角钢.钢管时为G50.接地极埋深不小于0.6m;垂直接地体长度不小于2.5m,其间距不小于5m,两接地极间采取接地母线即扁钢焊接.为防止跨步电压对人体的伤害,接地体距外墙不小于3m,避开人行道不小于1.5m.接地极也可以沿建筑物四周砸一圈垂直接地体,即四周式接地方法.这时,不须要分开外墙3m,而以接近建筑物基本沟槽的外沿敷设为合理.因为它与基本钢筋距离较近,能起到平衡电位的后果.但假如可以或许采取建筑物的基本主筋作接地体后果更好,不但节俭钢材,并且接地电阻较小.。
防雷接地系统的工作原理
防雷接地系统是一种用于保护建筑物和设备免受雷击的重要装置。
它通过将建筑物或设备与地面牢固连接,在雷暴天气中有效地引导雷电流进入地下,从而保护了建筑物和设备的安全。
防雷接地系统通常由接闪器、导体和接地装置组成。
接闪器是防雷系统的核心部件,用于诱导、捕获和放电雷电。
导体负责将雷击电流引导到地面,而接地装置则用来将雷电流有效地分散到地下。
防雷接地系统的工作原理如下:
首先,接闪器起到了诱导和捕获雷电的作用。
它通常由金属材料制成,如铜或铝。
当雷暴来临时,雷电会在接闪器上首先形成放电通道。
接闪器的形状和高度都要经过精确计算,以确保能够吸引到雷电。
接着,导体起到了将雷击电流引导到地面的作用。
导体是一根具有良好导电性能的金属材料,通常是铜或铝。
它与接闪器连接,并沿着建筑物或设备表面铺设。
导体应该尽可能地接近建筑物或设备的外表面,以便在雷击时能够有效地引导雷电流。
最后,接地装置起到了将雷电流有效地分散到地下的作用。
接地装置通常由金属材料制成,如铜或铝。
它与导体连接,并通过埋入地下的金属线或金属板与地下
地层产生良好的接触。
接地装置将雷电流引导到地下,通过大面积接触,将电流分散并迅速消散,以确保建筑物和设备的安全。
总结起来,防雷接地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将雷电流引导到地下,保护建筑物和设备免受雷击的损害。
这主要通过接闪器的诱导和捕获雷电,导体的引导雷光流,以及接地装置的分散和消散雷电流来实现。
防雷接地系统是建筑物和设备重要的保护装置,确保了人员生命安全和电气设备的正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