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的鸡胚培养法
- 格式:ppt
- 大小:437.00 KB
- 文档页数:15
实训八病毒的鸡胚接种技术目的要求掌握鸡胚培养病毒的接毒和收毒方法,明确鸡胚培养病毒的应用。
仪器及材料受精卵、恒温箱、照蛋器、接种箱、蛋架、一次性注射器(1~5ml)、中号镊子、眼科剪和镊子、毛细吸管、橡皮乳头、灭菌平皿、试管、吸管、酒精灯、试管架、胶布、蜡、锥子、锉、煮沸消毒器、消毒剂(5%碘酊棉、75%酒精棉、5%石炭酸或3%来苏儿)、新城疫Ⅰ系或Ⅳ系疫苗。
方法与步骤(实验视频六)(一)鸡胚的选择和和孵化应选择健康无病鸡群或SPF鸡群的新鲜受精蛋。
为便于照蛋观察,以来航鸡蛋或其他白壳蛋为好。
用孵化箱孵化,要注意温度、湿度和翻蛋。
孵化最低温度为36℃,一般为37.5℃,相对湿度为60%。
每日最少翻蛋3次。
发育正常的鸡胚照蛋时可见清晰的血管及鸡胚的活动。
不同的接种材料需不同的接种途径(见图2-4),不同的接种途径需选用不同日龄的鸡胚。
卵黄囊接种,用6~8日龄鸡胚;绒毛尿囊膜接种,用9~13日龄的鸡胚;绒毛尿囊腔接种,用9~12日龄的鸡胚;血管注射,用12~13日龄的鸡胚;羊膜腔和脑内注射,用10日龄的鸡胚。
(二)接种前的准备病毒材料的处理怀疑污染细菌的液体材料,加抗生素(青霉素1000IU和链霉素1000μg/ml)置室温1h或4℃冰箱12~24h,高速离心,取上清液,或经细菌滤器滤过除菌。
如为患病动物组织,应剪碎、匀浆、离心后取上清液,必要时加抗生素处理或过滤除菌。
若用新城疫Ⅰ系或Ⅳ系疫苗,则无菌操作用生理盐水将其稀释100倍。
照蛋以铅笔划出气室、胚胎位置及接种的位置,标明胚龄及日期气室朝上立于蛋架上。
尿囊腔接种选9~12日龄的鸡胚,接种部位可选择在气室中心或远离胚胎侧气室边缘,避开大血管。
(三)鸡胚的接种(以新城疫病毒的绒毛尿囊腔接种为例)在接种部位先后用5%碘酊棉及75%酒精棉消毒,然后用灭菌锥子打一小孔,一次性1ml注射器吸取新城疫病毒液垂直或稍斜插入气室,刺入尿囊,向尿囊腔内注入0.1~0.3ml。
病毒的培养方法哪几种病毒的培养方法是研究和了解病毒特性、生命周期以及对人类和生态系统的影响的重要手段。
通过培养病毒,科学家可以进一步研究病毒的基本特征、复制和传播机制,以及开发疫苗和药物。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病毒培养方法。
一、细胞培养法细胞培养法是常见的病毒培养方法之一。
病毒在体内是依赖于宿主细胞才能生存和复制的,因此通过培养感染体细胞的方式,可以实现病毒的大规模培养。
这种方法需要选取合适的细胞系,如HeLa细胞、Vero细胞等,将病毒接种在细胞培养基中,让病毒感染细胞并进行复制。
通过观察细胞的形态学变化、病毒颗粒释放和细胞死亡等现象,可以判断病毒的感染情况和生命周期。
二、鸡胚培养法鸡胚培养法常用于培养禽类和一些昆虫病毒。
在鸡胚培养技术中,科学家会将病毒接种到受精鸡蛋的卵黄囊或坏死胚中,利用卵黄囊提供的营养和鸡胚的生长环境,促进病毒的复制和生产。
通过观察鸡胚的发育情况和病变症状,可以判断病毒感染的程度和效果。
三、动物模型法动物模型法常用于病毒研究的初期,用于检测病毒分离和扩增的能力。
科学家会选择合适的动物种类,如小鼠、大鼠、兔子或猴子等,将病毒接种到动物的体内。
通过观察动物是否出现病征、病毒在体内的分布和病理变化,判断病毒的毒性和致病能力。
然而,由于动物模型法具有伦理和实验条件限制,现在越来越多的科学家转向细胞培养法和分子生物学技术。
四、感染性核酸和蛋白质培养法感染性核酸和蛋白质培养法是一种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技术。
通过利用已经纯化的病毒核酸或蛋白质,将其与适当的宿主细胞或胚胎培养在一起,使其感染并继续生长。
这种方法可以绕过病毒的复制步骤,直接利用病毒的核酸或蛋白质进行培养,从而更快地得到病毒产物。
然而,由于该方法无法复制整个病毒生命周期,可能会影响病毒的完整性和活性。
总结起来,病毒的培养方法有细胞培养法、鸡胚培养法、动物模型法和感染性核酸和蛋白质培养法等。
不同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类型的病毒和研究目的。
一、实验目的1. 掌握鸡胚接种病毒的方法和步骤。
2. 了解病毒在鸡胚中的生长和繁殖情况。
3. 学习病毒分离和培养的基本原理。
二、实验原理鸡胚接种是一种常用的病毒分离和培养方法。
病毒接种于鸡胚后,能够在鸡胚中繁殖,从而便于观察和分析病毒的生物学特性。
本实验主要采用尿囊腔接种法,将病毒接种于鸡胚尿囊腔内,观察病毒在鸡胚中的生长和繁殖情况。
三、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9-11日龄的鸡胚。
2. 实验试剂:新城疫病毒悬液、生理盐水、碘酒、酒精、消毒棉球等。
3. 实验仪器:照蛋器、无菌手术刀、镊子、注射器、剪刀、平皿等。
四、实验方法1. 鸡胚准备:取9-11日龄的鸡胚,用碘酒和酒精消毒鸡胚蛋壳,用手术刀在鸡胚气室处划一小孔,用注射器吸取适量新城疫病毒悬液。
2. 尿囊腔接种:将鸡胚置于卵盘上,气室端向上,用注射器将病毒悬液注入鸡胚尿囊腔内,注入量约为0.1-0.2ml。
3. 孵育:将接种后的鸡胚放入37℃孵卵箱中孵育48-72小时。
4. 观察:定期观察鸡胚的生长发育情况,记录死亡、畸形等现象。
5. 病毒分离:取出死亡鸡胚,无菌操作下取出尿囊液,进行病毒分离和培养。
五、实验结果1. 接种后,部分鸡胚出现死亡现象,死亡时间集中在接种后24-48小时。
2. 死亡鸡胚的尿囊液中检测到新城疫病毒。
3. 成活鸡胚生长发育正常,未出现明显异常。
六、实验讨论1. 鸡胚接种是一种简单、有效的病毒分离和培养方法,适用于多种病毒的研究。
2. 尿囊腔接种法是一种常用的鸡胚接种方法,适用于新城疫病毒、流感病毒等多种病毒。
3. 本实验结果表明,新城疫病毒能够在鸡胚中繁殖,为新城疫病毒的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持。
七、实验结论1. 鸡胚接种是一种简单、有效的病毒分离和培养方法。
2. 尿囊腔接种法适用于新城疫病毒等多种病毒的分离和培养。
3. 本实验成功分离和培养了新城疫病毒,为新城疫病毒的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持。
八、实验心得1. 实验过程中,无菌操作至关重要,需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规程进行。
病毒的鸡胚培养, 提纯, 鉴定1. 鸡胚的选择和孵化选SPF鸡胚, 入孵前0.1%新洁尔灭消毒表面. 在温度37.5-38℃, 湿度40%-57%通风良好的条件下孵育. 孵育过程中每天翻蛋两次, 要求蛋的角度要达到前俯后仰45°.在孵育的第五天照蛋, 去除无精蛋和死胚蛋, 第九日起每天照蛋2次, 去除死胚蛋.2. 病毒的接种病毒的浓度, 由病毒原始浓度, 将其稀释至效价为1:1280备用, 接种鸡胚时将其稀释1000倍,接种: 采用第9-10日龄的鸡胚, 进行尿囊腔接种, 接种量0.1ml,接种步骤: a 照蛋标出气室和大血管位置b 气室底边胚胎附近无大血管处标记注射位置c 气室向上放置于卵架上, 碘酒酒精消毒蛋壳d 注射点和气室顶分别队蛋壳打洞,e 1ml针头以30度夹角刺入3-5mm, 注射病毒液f 石蜡封口孵育: 气室向上, 孵箱温度36℃,湿度40%-57%, 定时换气, 捡出24小时内死亡的鸡胚, 培养48小时, 搜集24小时以后死亡的鸡胚,收获: 48小时后, 4℃冰箱过夜/-20℃ 1小时,避免收获时流血.气室端卵壳表面消毒, 镊子击破卵壳, 除去壳膜, 撕破绒毛尿囊膜, 吸出尿囊液和羊水, 无菌容器4℃保存待用. 同时可以取出鸡胚, 观察有无出血, 卷曲等病毒的提纯、分装及保存尿囊液经低速离心(2800r/min,800g)30min,弃去沉渣,含NDV的上清液再经低温超速离心(4℃,30000r/min,90000g)60min沉淀病毒。
沉淀物用pH7.2、0.01mol/L PBS重悬,并用0.5%新鲜鸡红细胞悬液测定NDV的血凝单位(Hu),然后稀释成1:1280Hu/ml,分装于安瓿,置-20℃保存备用,临用前解冻病毒的鉴定:(1)血凝实验(HA):试管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稀释倍数1:5 1:10 1:20 1:40 1:80 1:160 1:320 1:640 1:1280 对照生理盐水(ml) 0.40 0.25 0.25 0.25 0.25 0.25 0.25 0.25 0.25 0.25 病毒液(ml) 0.10 0.25 0.25 0.25 0.25 0.25 0.25 0.25 0.25 0.25 生理盐水(ml) 0.25 0.25 0.25 0.25 0.25 0.25 0.25 0.25 0.25 0.25得最好稀释倍数, 称为病毒得血凝滴度.(2)毒力测定将BSR T7/5细胞培养于九孔板, 对数生长期, 24小时前换培养液, 将所得到的病毒液倍比稀释(按上表), 分别感染BSR T7/5细胞培养皿,(小时后)观察细胞病变情况,计数噬菌斑, 将其与病毒浓度做图, 取呈线性关系的浓度段, 判断病毒的侵染力所需材料:1.SPF鸡蛋2.1%鸡血红细胞悬液3.0.1%新洁尔灭溶液4.病毒原液5.石蜡6.照蛋器7.卵架8.1ml注射器9.孵箱10.4℃冰箱11.无菌容器12.碘酒, 酒精, 镊子, 剪刀, 洗管, (打孔器)附:1.病毒血球凝集单位: 能使鸡红细胞凝集的最高稀释倍数的病毒液0.25ml称为一个病毒血球凝集单位2.病毒的效价: 每单位体积中侵染单位的数量, 如寄生某寄主所需最小量病毒是0.1ml稀释至1/106的病毒悬液, 其效价为:1/(10-1X10-6)= 107.3.噬菌斑形成单位(pfu): 如0.1ml病毒悬液再单层细胞上形成20个蚀斑, 则每毫升病毒悬液的pfu是(1/0.1)X20=200pfu/ml4.鸡胚的判断: 正常胚胎: 可见有清晰得血管小团, 有鸡胚迹象, 可见有胚胎主动活动无精卵, 经过4天孵育后未见有胚胎迹象,仅见模糊卵黄影死胚或濒死卵: 胚胎运动呆滞或不动, 血管昏暗, 折断或飘落。
鸡胚接种实验报告引言鸡胚接种实验是一种常见的生物学实验,通过将病毒或细菌接种于鸡胚中,我们可以观察到它们对胚胎发育的影响。
这种实验能够帮助我们了解病原体的传播途径、感染机制以及鸡胚对外界刺激的响应能力。
本文将就鸡胚接种实验的过程和观察结果展开论述,以期更好地了解和探索生命的奥秘。
实验材料和方法材料:新鲜鸡胚、病毒/细菌培养液方法:1. 准备培养基:将培养基配制好,并加热灭菌。
2. 取出鸡胚:在无菌条件下,取出新鲜的鸡胚,约为8-10天,保证胚胎仍处于发育阶段。
3. 接种病原体:在鸡胚卵黄囊的顶部,用无菌针缓慢注入病原体培养液。
4. 封胚:用胶带或蜡封好孔洞,保持接种处的无菌状态。
5. 孵化:将接种后的鸡胚放入孵化器中,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
6. 观察:根据实验设计,每隔一段时间观察鸡胚的发育情况。
实验结果通过观察病原体接种后的鸡胚,我们可以得出一些有趣的结果。
1. 反应变化:不同病原体对鸡胚的反应变化具有差异。
一些病原体可能导致胚胎发育减缓或停滞,而另一些病原体可能导致胚胎畸形或死亡。
这些结果提供了关于病原体对于胚胎发育的影响的线索。
2. 免疫响应:鸡胚对病原体的接种可能会触发免疫响应。
我们可以观察到鸡胚的免疫系统是否能够有效地对抗病原体的入侵。
免疫细胞的增多、炎症反应的出现都可能是这一免疫响应的体现。
3. 病变形态:观察鸡胚的病变形态对于了解病原体的感染机制和病变过程非常重要。
我们可以观察到病原体在鸡胚中的定位、侵入细胞的方式以及细胞破坏的情况。
这些观察结果有助于研究病原体的致病机制,并为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
4. 实验变量:在鸡胚接种实验中,还可以引入一些实验变量,比如改变接种浓度、不同时间点的接种等,以观察这些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通过对变量的控制和对比,可以更加准确地判断病原体对鸡胚的影响。
结论鸡胚接种实验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可以研究病原体与胚胎发育之间的关系。
通过观察鸡胚的发育情况和病变形态,我们可以了解病原体的感染机制以及胚胎对外界刺激的响应能力。
鸡胚培养法(病毒分离培养)鸡胚是发育的机体,适合许多人类和动物病毒及立克次体的生长增值,常用于痘类病毒、粘液病毒、和疱疹病毒的分离、鉴定、抗原准备、疫苗生产以及病毒性质等方面的研究。
鸡胚培养病毒,常用的接种途径包括绒毛尿囊膜,尿囊腔、羊膜腔以及卵黄囊接种四种。
根据不同病毒,不同实验目的以及不同来源的标本,选择不同的途径接种鸡胚进行培养,即可达到分离培养病毒和传代病毒的目的。
本片主要介绍尿囊腔和羊膜腔两种接种途径在病毒分离培养和传代中的应用。
鸡胚的接种方法、孵育及收获一、仪器和器材SPF鸡卵或鸡胚、二级生物安全柜、孵卵箱或恒温箱、检卵灯、照蛋灯、开卵钻、卵盘、1ml、1次注射器、医用胶布、液体石蜡、无菌镊子、巴氏吸管、15 ml无菌离心管、试管架、96孔微量反应板、加样槽、移液器、75%酒精、生理盐水等。
二、鸡胚的孵育应选择保存温度在100左右,时间不超过10天,卵壳薄而色浅的鸡卵,用于鸡胚的孵育。
特别脏的鸡卵需用清水清洗,用布擦干后孵育,干净的鸡卵不必做任何处理。
将鸡卵置于380C---390C孵卵箱,在孵卵箱底层盛水器中放入干净自来水,以保证鸡胚发育的湿度,病保持良好的通风,孵育至第四天,于检卵灯上检查鸡胚受精与否及发育情况。
受精鸡卵可见清晰地血管小团和发育的鸡胚迹象,似蜘蛛壮,未受精鸡卵仅能看见模糊的卵黄黑影,无鸡胚迹象。
在孵育过程中,应随时对鸡胚进行检查,淘汰濒死或已经死亡的鸡胚。
若在恒温箱里孵育鸡胚,则应在恒温箱底层放入装满水的广口容器,并从孵育的第3天起,每天180度转到鸡胚1—2次,是鸡胚发育匀称。
也可直接订购孵育9—11日龄的鸡胚。
如何判断鸡胚存活状态:1胎动:于检卵灯下可见活胎有明显的自然运动,但胎龄大于14天的胚胎,胎动不明显,甚至无胎动,死胎则无任何胎动,胎发红似出血样,有的呈现黑快。
2血管:活胚可见清晰地血管,卵壳较薄者还可见血管的搏动。
死胎血管模糊,成淤血带或淤血块。
3绒毛尿囊膜发育界限:生活良好的胚胎可见密布血管的绒毛尿囊膜,与胚胎的另一面形成良好的界限须将上面三个方面结合起来进行观察,如果胚胎活动呆滞或不能主动地运动,血管模糊扩张,或折断沉落,绒毛尿囊界限模糊,则可判断胚胎濒死或已经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