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激素激发试验不良反应分析及处理
- 格式:ppt
- 大小:145.50 KB
- 文档页数:13
GnRH激发试验是一种用于检测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的检查方法,通过注射GnRH药物并观察垂体和性腺激素的分泌情况。
以下是该试验结果的解读:
1. 结果正常:在试验过程中,血清雌激素水平逐渐升高,达到峰值后回落,说明GnRH刺激下的性腺轴功能正常。
这表明患者有正常的排卵功能和生育能力。
2. 低水平反应:部分患者对GnRH的反应较低,导致血清促性腺激素水平较低。
这可能是由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异常引起的,需要进一步检查以确定原因。
3. 高水平反应:极少数患者对GnRH的反应过高,导致血清促性腺激素和雌激素水平升高。
这可能是卵巢肿瘤等病理性改变引起的,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妇科检查以排除相关疾病。
4. 试验结果的临床应用:除了评估性腺轴功能外,GnRH激发试验还可以用于评估其他内分泌疾病的病因。
例如,对于月经不规律的女性,该试验可以帮助排除是否存在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功能异常。
对于不孕不育患者,该试验可以评估患者的生育能力,并为进一步的治疗提供依据。
5. 试验结果的解释:在试验结果解释过程中,需要注意观察不同时间点的激素水平变化,以确定GnRH的刺激反应是否正常。
同时,还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和相关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总之,GnRH激发试验结果可以帮助医生评估患者的性腺轴功能,为不孕不育、月经不规律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在解读试验结果时,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生长激素激发试验参考范围生长激素激发试验是一种常见的评估儿童生长发育的方法。
通过给予生长激素激发剂,检测儿童的生长激素分泌情况,从而判断其是否存在生长激素缺乏症或生长激素分泌异常等问题。
对于儿童生长发育问题的诊断和治疗,生长激素激发试验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本文将介绍生长激素激发试验的参考范围及其临床应用。
一、生长激素激发试验的基本原理生长激素(GH)是一种由前垂体分泌的蛋白质激素,对人体生长发育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生长激素激发试验是通过给予生长激素激发剂,刺激儿童的生长激素分泌,从而评估其生长激素分泌情况的一种方法。
生长激素激发试验的常用方法包括: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激发试验、精氨酸激发试验、葡萄糖激发试验、阿尔伯特试验等。
其中,IGF-1激发试验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方法,其基本原理是给予IGF-1激发剂,刺激儿童的生长激素分泌,从而评估其GH分泌情况。
IGF-1激发试验的优点在于刺激剂易于获取,操作简便,且安全性高,是目前常用的生长激素激发试验方法之一。
二、生长激素激发试验参考范围生长激素激发试验参考范围是指正常儿童在生长激素激发试验中的生长激素分泌水平范围。
不同的生长激素激发试验方法其参考范围也不同。
以IGF-1激发试验为例,其参考范围如下:1. 儿童(男女):0-8岁,GH峰值>10ng/mL;8-18岁,GH峰值>7ng/mL。
2. 成人(男女):GH峰值>3ng/mL。
需要注意的是,生长激素激发试验参考范围的制定需要考虑到年龄、性别、生长发育阶段等因素,因此不同年龄段、性别的参考范围可能会有所不同。
三、生长激素激发试验的临床应用1. 评估生长激素缺乏症生长激素缺乏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生长发育障碍。
生长激素激发试验是诊断生长激素缺乏症的重要方法之一。
在生长激素缺乏症患者中,生长激素激发试验通常会显示GH峰值低于正常参考范围。
2. 评估生长激素分泌异常生长激素分泌异常是指儿童的生长激素分泌量明显低于正常水平或分泌节律异常等情况。
小儿生长激素激发试验留置针堵管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摘要]目的:探讨小儿生长激素激发试验留置针堵管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方法:随机选取2022年2月-2023年2月在我院收治的30例小儿生长激素激发试验留置针堵管患儿,分析堵管原因,并将患儿均分两组,分别采取优质护理、常规护理,对比护理效果。
结果:经收集分析患儿留置针堵管情况,发现堵管原因集中在情绪不稳定、体位错误、封管方法不当、留置时间过长等方面,其中封管方法不当出现率最高,占比56.67%;经不同形式的护理后,观察组的消极情绪评分、不良反应出现率均更低,患儿护理满意度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通过明确小儿生长激素激发试验留置针堵管的相关因素,能够帮助医护人员做好激发试验前的风险预防评估,提前制定相应的干预方案,并在发生堵管后能够及时应对,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降低留置针堵管对患儿治疗造成的不良影响,进而提高小儿生长激素激发试验的安全有效性,对构建和谐的医护患关系也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小儿生长激素激发试验;留置针堵管;优质护理;不良反应随着人们对幼儿成长、健康体检等知识水平的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家长对其孩子身材矮小的问题给予重视,能够主动到院接受检查,并配合必要的药物干预,尽可能帮助患儿更好地成长[1-2]。
儿童身高发育不理想的主要原因是生长激素分泌不足,无法满足患儿身体发育所需的内环境水平。
生长激素由垂体前叶分泌,是促进人体生长的主要激素[3]。
矮小儿童送院体检往往就是对其生长激素水平进行检测,以此形成直观的生长数据,方便医生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方案,提高患儿的生长激素水平[4]。
近年来各种医学技术得到快速发展,作为当前评估儿童生长激素水平的主要手段,生长激素激发试验已经发展得相对成熟,在各级医院中均得到广泛使用。
其作用也得到临床印证,患儿及其家属的满意度较高。
生长激素激发试验能够帮助确诊生长激素缺乏症,并客观评价垂体生长激素分泌水平[5-6]。
左旋多巴联合精氨酸激发试验在矮小症患儿诊断中不良反应的观察与护理1. 矮小症概述矮小症是一种儿童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它表现为身体生长缓慢或停止,导致成年身高低于正常人群。
矮小症的症状和原因有很多种,其中最常见的是生长激素缺乏症。
生长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一种激素,它能够促进身体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包括骨骼、肌肉和脂肪细胞。
生长激素缺乏会导致身体生长缓慢,而且患者可能同时伴有其他内分泌问题,如甲状腺功能低下、性腺发育不良等。
矮小症的诊断和治疗一直是临床医生的挑战之一。
目前,最常用的诊断方法是进行生长激素刺激试验。
这种试验可以通过刺激儿童体内的生长激素分泌,来判断是否存在生长激素缺乏症。
左旋多巴联合精氨酸激发试验是其中的一种常用方法。
2. 左旋多巴联合精氨酸激发试验的原理和流程左旋多巴联合精氨酸激发试验是一种生长激素刺激试验,其原理是通过给予左旋多巴和精氨酸,来刺激儿童体内的生长激素分泌。
具体步骤如下:1.病人需要在试验前10-12小时内禁食;2.首先在早晨进行基础血液检查,测定空腹血糖值、碱性磷酸酶、肾功能指标等;3.给予左旋多巴和精氨酸口服,待2小时后进行血液检查,检测血清生长激素、白蛋白、尿素氮等指标变化;4.检查完毕后,病人可以进食并留院观察24-48小时。
左旋多巴联合精氨酸激发试验的优点是刺激效果好、干扰因素少、判断准确率高。
但是,该试验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不良反应。
3. 不良反应的观察和护理在进行左旋多巴联合精氨酸激发试验时,患儿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如头痛、恶心、呕吐、腹泻、心悸等。
这些不良反应可能会影响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同时给患儿带来较大的不适和痛苦。
因此,临床护士需要密切观察患儿的情况,及时处理不良反应。
3.1 不良反应的观察1.头痛:对于头痛的患儿,可以适量按摩、热敷或给予一些头痛药物缓解症状;2.恶心和呕吐:可以协助患儿进行呕吐,同时给予适量的止吐药物;3.腹泻:可以给予一些止泻药物并注意补充水分;4.心悸:为了避免患儿的心理恐惧,护士需要进行有效的安抚和沟通。
身材矮小知情同意书
病案号
姓名性别年龄病区
临床目前诊断:身矮原因待查
一、生长激素刺激试验因病人健康状况、个体差异及某些不可预测的因素,在试验过程中可能出现下列情况:
患儿目前诊断身材矮小原因待查,入院完善身材矮小相关化验检查、生长激素激发试验及垂体核磁。
生长激素激发试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适反应:
1、试验前或试验过程中可能出现低血糖,
2、患儿自觉心悸、恶心、四肢末梢凉,
3、全身大汗,
4、出现呕吐等表现,
5、甚至出现低血糖昏迷,危及生命,
6、如诱发低血糖不成功需择日重复试验。
二、出现上述各种并发症的治疗对策:
生长激素刺激试验过程中行心电监测患儿生命体征、密切监测血糖。
若出现低血糖,予口服或静脉注射葡萄糖提高血糖,必要时终止试验、保证患儿生命安全。
医师签字:__________ 签字日期年月日时
三、家长/监护人/委托人意见:
我已仔细阅读,同意进入临床路径的诊疗流程,并完全理解试验存在的风险性,医师已给予我充分的解释,我已获得了生长激素刺激试验的相关信息。
我_______为________进行生长激素刺激试验。
(同意) (患儿姓名)
我________为_____________实施生长激素刺激试验,并承担相应后果。
(不同意) (患儿姓名)
签名_____________________,与患儿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
签字日期年月日。
生长激素激发试验流程生长激素药物激发试验是一种常用于矮小症和侏儒症的诊断方法,旨在了解患儿生长激素分泌水平,测定患儿是否缺乏生长激素。
试验用品包括静脉留置针、采血针、血糖仪、血糖试纸、0.9%的氯化钠溶液、胰岛素注射液、左旋多巴片、葡萄糖口服液、注射器、采血管、棉签和碘伏。
试验方法如下:首先进行空腹采集静脉血,生长激素测定4ml(如需要测肝、肾功、甲功等,则另加相应血量,分管存放),标记为分钟。
接着,于空腹、15分钟、20分钟和30分钟测血糖(若血糖值<2.6mmol/L,则不能应用胰岛素激发)。
然后,通过已建立的静脉通道注射胰岛素,并用0.9%氯化钠溶液冲管,开始记录时间。
胰岛素用量为0.1u/kg,用生理盐水2ml稀释,0.9%氯化钠注射液用量为0.1ml/kg。
接下来,口服左旋多巴片,左旋多巴用量为10mg/kg,最大用量不高于500mg。
以后每隔30分钟抽取静脉血4ml,并分别标记为30分钟、60分钟、90分钟。
试验结束后,进行血氧饱和度测量,共计1小时。
整个激发试验过程中,只要有一次任一次生长激素(GH)峰值≥10ng/ml为正常;5ng/ml<GH峰值<10ng/ml为部分缺乏;GH峰值<5ng/ml为完全缺乏(不代表体内完全没有生长激素,主要是为了与部分性区别)。
需要注意的事项包括:胰岛素低血糖试验一般用于>2岁的儿童;晚8时后禁食过夜,次时早晨卧床情况下进行,抽血查基础生长激素;不明原因的癫痫,有黑朦病史或正在接受抗癫痫治疗的病人不能接受试验;初始血糖<2.6mmol/L,不能使用胰岛素激发;需密切监测血糖、血压,当血糖下降幅度>基础值的50%,或血糖绝对值≤2.6mmol/L时,说明已达到低血糖反应的程度,试验成功,否则试验失败,次日重做。
低血糖处理:试验进行20-30分钟后,如果受试者出现低血糖症状,如出汗和倦怠,血糖<2.6mmol/L,应饮用葡萄糖水,试验仍可继续。
生长激素激发试验生长激素激发试验是一种常见的医学实验,用于评估人体内生长激素的水平和生长潜力。
生长激素是由垂体腺分泌的一种重要激素,它对人体的线性生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生长激素激发试验中,主要通过给予患者或试验对象生长激素释放激素(如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或人工合成的生长激素来刺激体内的生长激素分泌。
然后,通过测量血液中的生长激素浓度或监测患者的生长速度来评估试验的效果。
生长激素激发试验可以用于诊断儿童和成年人的生长问题,如生长激素缺乏症、生长激素抵抗症等。
对于儿童来说,正常的生长激素水平对于身高的增长至关重要。
如果儿童的身高增长缓慢或低于正常水平,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生长激素激发试验来评估生长激素的分泌是否正常。
对于成年人来说,生长激素可以帮助增加骨密度、增加肌肉质量、降低脂肪含量等,因此生长激素缺乏可能会导致一系列问题。
生长激素激发试验有多种不同的方法,常见的包括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激发试验、克里宁激发试验和精氨酸激发试验。
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激发试验中,患者会在餐前注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并在注射后几个小时内监测血液中的生长激素浓度。
克里宁激发试验是通过给予患者人工合成的克里宁来刺激生长激素的分泌。
而精氨酸激发试验则是通过给予患者精氨酸来刺激垂体腺分泌生长激素。
生长激素激发试验前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包括空腹、避免剧烈运动和忌用药物等。
试验过程中,医生会监测患者的生长激素浓度,并评估生长速度的变化。
根据测量结果,医生可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生长激素缺乏或过多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虽然生长激素激发试验是一种常见的医学实验,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不适应症。
对于某些患有疾病的人群,如心血管疾病、垂体腺瘤等,可能不适合进行生长激素激发试验。
此外,由于生长激素激发试验属于医学实验,患者在参加实验前应充分了解实验的目的、过程和风险,并与医生进行讨论和决定。
总之,生长激素激发试验是一种评估生长激素水平和生长潜力的重要工具。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年第16卷第66期 351投稿邮箱:sjzxyx88@0 引言随着生活水平逐渐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也逐渐提高。
对身材矮小儿童及早进行诊断并进行干预治疗,可对其生长发育起到较好促进作用[1]。
在小儿生长激素激发试验中采用留置针进行穿刺,可减轻反复穿刺给患儿带来的痛苦,加快抽血速度。
与此同时,能够减少血管损伤,起到较好保护作用,并适当减轻医护人员工作量,效果较好。
若使用过程中产生针管堵塞状况,则对留置针的安全及使用造成不良影响。
本文对2013年12月至2016年8月在该院门诊进行生长激素激发试验,使用静脉留置针采血产生堵塞的15例患儿进行研究,具体情况分析讨论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2月至2016年8月在该院门诊进行生长激素激发试验,使用静脉留置针采血产生堵塞的15例患儿进行研究,其中男5例,女10例,年龄4-12岁,平均年龄(8.47±3.26)岁,留置针穿刺部位为上肢肘正中静脉、手背静脉、下肢的大隐静脉等。
1.2 方法门诊就诊后,医生对患儿身高、体重进行测量,夜间保持良好休息,并禁食8小时。
清晨于空腹状况下取平卧位或坐位,对其进行药物激发试验,并采用静脉留置针头(为避免穿刺对实验结果影响,需提前30分钟静坐)。
与此同时,口服左旋多巴、溴吡斯的明等药物。
用药前(0′)及用药后30′ 60′ 9′ 120′需采血测定GH,采血量为2ml,采血次数为5次,并观察有无药物不良反应。
1.3 观察指标对造成留置针堵塞状况进行分析,在进行静脉推注时,若阻力太大导致推注较为困难或无法进行推注,且回抽无回血;在进行抽血时,抽血速度较为缓慢,或无法进行抽血等状况为留置针堵管。
与此同时,若穿刺部位产生渗液,且肢体局部产生潮红及肿胀等不良症状均为留置针堵塞状况。
1.4 统计学处理采集数据使用SPSS 13.0进行统计学分析,以率(%)表示计数数据,组间对比采用卡方检验,P<0.05则说明组间对比差异具有差异性。
矮身材儿童生长激素激发实验的护理目的:探讨适合身材矮小患儿有效、简单而可靠的生长激素(GH)激发试验的方法及减少其不良反应的护理。
方法:身材矮小患儿16例予精氨酸联合左旋多巴进行生长激素激发试验,并加强试验前、试验中、试验后的护理。
结果:16例共112次静脉采血全部顺利完成,均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
结论:有效的护理可预防和减轻试验过程的不良反应,是顺利完成生长激素激发试验的保障。
标签:矮身材儿童;精氨酸;左旋多巴;激发试验;护理身材矮小是儿童内分泌系统的常见病症,其发病原因多种多样,其中生长激素(GH)缺乏是造成儿童矮身材主要的原因。
确定有无生长激素缺乏的主要手段是通过激发实验来确定[1],生长激素激发实验是通过某种可使生长激素分泌增加的方法或药物,观察血液中生长激素的动态的变化,从而了解下丘脑和垂体调节、合成与分泌生长激素能力的临床方法,是评价患儿垂体生长激素分泌和确诊生长激素缺乏症的重要手段[2-3]。
现将2012年9月—2014年3月我科住院的16例矮身材儿童,采用精氨酸联合左旋多巴进行生长激素激发实验的方法及护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我科2012年9月—2014年3月住院的矮身材儿童共计16例,其中男10例,女6例,年龄6~11岁所有患儿身高均低于正常同年龄、同性别儿童平均身高的两个标准差以上,骨龄落后年龄2岁以上。
1.2 试验方法16例患儿均采用精氨酸联合左旋多巴进行生长激素激发实验,实验前晚禁食>8h,与次日晨8时开始第一次采血,静脉采血方法:为避免反复穿刺增加患儿痛苦,使用型号24G的静脉留置针进行穿刺并固定,通过留置针抽取所需血量,采集完立即予精氨酸输注,30min滴完。
之后进行第二次采血。
在第二次采血后30min再进行第三次采血,采集完立即口服左旋多巴,服用后再抽血共四次,每次间隔30min(即0min、30min、60min、90min、120min、150min、180min进行采血),每次采血2ml,全使用干燥试管。
生长激素的副作用
生长激素(GH)在医学上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儿童和成人的生长障碍,但长期使用生长激素也可能伴随一些副作用。
以下是一些可能出现的生长激素副作用:
1. 骨骺闭合不良:生长激素过量可能导致骨骺提前闭合,从而影响骨骼的正常发育。
2. 关节和肌肉痛:一些患者可能在接受生长激素治疗期间经历关节和肌肉的疼痛,这可能是由于生长激素促进了骨骼和肌肉组织的生长。
3. 水肿:生长激素的使用可能导致体内的液体潴留,从而引起水肿。
4. 高血压:一些接受生长激素治疗的人可能会出现高血压的症状。
5. 糖代谢紊乱:生长激素可能影响胰岛素的分泌和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导致血糖水平的升高,甚至发展为糖尿病。
需要注意的是,生长激素的副作用并非每个人都会出现,且副作用的严重程度和发生率因个体差异而异。
因此,在接受生长激素治疗之前,应咨询医生并进行充分的风险评估。
医生会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权衡治疗的潜在好处和副作用风险。
矮小症的生长激素激发试验以及健康护理摘要:目的:本次实验将对矮小症患者,采用生长激素激发实验的方法进行治疗应用以及减少其不良反应的健康护理方式进行研究。
方法:本次实验以2019年1月-2019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60例矮小症患者为实验对象。
对60例患者均采用左旋多巴联合精氨酸进行生长激素激发试验,并在实验全部过程,分为实验前,试验过程中,试验后进行全方位的护理以及身体健康指导和心理健康指导。
结果:60例共360次静脉的采血全部顺利完成均未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
结论:采用左旋多巴联合精氨酸进行生长激素激发实验,其结果产生了良好的效果,对于患者改善病情,有着良好的治疗意义。
并且全方位的医疗护理下,极大减少了实验产生的不良反应,保障了生长激素激发实验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矮小症,生长激素,健康护理矮小症多发于儿童,指的是,同一地区,同一年龄身高低于同龄健康人三个标准差[1]。
矮小症的病发原因很多,其中生长激素的缺乏是造成矮小症的主要原因。
而确定是否是因为缺乏生长激素而导致的,主要采取生长激素激发实验即采用左旋多巴联合精氨酸这种药物来催使生长激素的分泌,进而通过观察人体血液中的生长激素的动态变化的一种临床使用方法[2]。
本次实验以2019年1月-2019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60例矮小症患者为实验对象。
基于此实验,为该疾病的医治提供更有效地解决措施。
现将具体实验内容做如下报告: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以2019年1月-2019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60例矮小症患者为实验对象。
对60例患者进行生长激素激发试验。
其中男性34例,女性26例,患者年龄在3-14岁。
另外,因为患者年龄偏小,均由患者监护人签署了同意书。
1.2试验方法入选的60例患者均采用左旋多巴联合精氨酸进行生长激素激发试验,所有患者在实验前晚上停止进食并且停止进食时间大于八小时,再于第二天早晨九时开始进行第一次静脉采血,建立静脉采血专用通道,再在另一个上肢采用相同型号静脉留置针,一样建立静脉通道,给予注射精氨酸,在30min后点滴完精氨酸同时给予左旋多巴10mg·kg﹣1并于温水口服,再同时采用相同处理方式封管即生理盐水封管,同时保留该静脉通道,以便急救用。
垂体瘤术后生长激素激发试验安全性观察与护理北京三博脑科医院——闫长祥教授垂体瘤病友群:249160280 垂体瘤女性专群:250241956成人生长激素缺乏症(adultgrowthhormonedeficiency,AGHD)的病因复杂,鞍区肿瘤以及手术是造成AGHD的主要原因之一。
AGHD可能引起患者身体组分改变,发生脂质代谢紊乱,有形成动脉血栓的倾向,骨密度下降,肌肉力量减低,影响患者的工作及活动,引起生活质量下降[1]。
由于生长激素(growthhormone,GH)的分泌具有节律性、脉冲分泌的特点[2],单次采血对于生长激素缺乏症的诊断意义较小[3],多次采血测定每日的GH谱虽然较为理想,但由于取血次数太多,临床多不采用,因此多采用生长激素激发试验来进行诊断。
目前常用的生激素激发试验主要有胰岛素耐量试验(insulintolerancetest,ITT)、左旋多巴GH兴奋试验等,ITT因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而被视为金标准,其常见不良反应为低血糖[4]。
但由于鞍区肿瘤术后患者升糖激素(如皮质醇、生长激素等)储备能力差,一旦发生低血糖,可诱发垂体危象甚至危及生命,需要紧急处理低血糖及垂体危象[5]。
本研究前瞻性地观察了15例成人垂体肿瘤术后患者用ITT探测生长激素储备功能,探讨ITT 生长激素激发试验中的安全性与临床护理要点。
对象与方法1.11.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内分泌科2009年11—12月的住院患者,男性4例,女性11例,年龄22~56岁,病程2个月至8年。
完成研究的受试者共15例,其中垂体无功能大/巨大腺瘤11例、催乳素大/巨大腺瘤患者4例,均为我院神经外科经蝶或开颅术后患者。
1.22入组标准(1)年龄20~60岁;(2)垂体泌乳素瘤和无功能性腺瘤术后;(3)手术后时间≥6个月;(4)除GH外,其他垂体前叶功能减低可用相应生理剂量激素替代治疗,包括术后仍服用溴隐亭的患者;(5)患者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生长激素治疗,不良反应巧应对
潘慧
【期刊名称】《江苏卫生保健:今日保健》
【年(卷),期】2018(000)002
【摘要】重组人生长激素于1985年上市,在身材矮小的患儿中得到迅速应用,其治疗的有效性得到广泛验证。
除具有促线性增长作用外,生长激素还具有改善身体组分及代谢、增加骨密度、提高生活质量等作用,因而被应用至成人生长激素缺乏症的患者中。
【总页数】1页(P12-12)
【作者】潘慧
【作者单位】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44
【相关文献】
1.我院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儿童矮小症不良反应分析 [J], 邓敏;张眉岸;崔海权
2.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矮小症的不良反应观察 [J], 周俊;张海燕;吴丽敏;
3.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矮小症的不良反应观察 [J], 周俊;张海燕;吴丽敏
4.饮食营养治疗对生长激素激发试验不良反应的预防效果观察 [J], 魏翠艳
5.儿童早期预警评分在生长激素治疗小儿矮小症中的应用及对不良反应发生的影响[J], 钱笑影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