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IPO首日溢价率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1.40 MB
- 文档页数:30
创业板IPO折价率影响因素实证分析2009年10月底,十年磨一剑的创业板登陆深圳证券交易所,作为一个新设的独立板块进行独立交易。
创业板作为我国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创业板上市的新股上市折价现象的研究,很有理论和实践的必要性。
本文以西方经典理论为依据建立模型,来解释深圳创业板市场的新股IPO折价现象。
实证结果表明,折价率和发行價格呈负相关,和首日换手率呈正相关。
标签:创业板IPO折价率实证分析一、引言中国创业板自从2009年10月30日开板上市交易以来,能否吸取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把我国的创业板做大做强,真正发展成为帮助中小型新兴企业,特别是高成长性科技公司融资的市场是业界关注的焦点。
本文通过对深圳创业板市场新股上市折价率的实证研究,着重分析影响创业板新股上市折价的主要因素以及影响程度,以期进一步了解这一市场上新股定价及其上市后的价格变化行为,最终从创业板新股上市折价角度为更多的新股上市提供一些借鉴。
二、创业板实证研究深市创业板的研究数据来源为锐思数据库、广发证券交易软件。
本文选取2009年10月30日至2010年4月21日深市创业板上市以来的71家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对采用的数据分别应用Excel和views5.0进行回归分析。
采用上市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上市当日的初始收益率IR衡量新股上市折价程度。
在考虑相应的市场指数收益的情况下,以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上市交易第一天的收盘价与发行价格的百分比来定义新股上市折价。
其中:IR是经过市场指数调整的新股首日上市折价率,为新股上市首日收盘价格,为新股上市发行价格。
是新股上市首日中小板指的收盘指数,是发行当日中小板指开盘的市场指数。
1.建立模型深市创业板新股上市折价可能存在多方面的原因,本文根据国内外已有新股上市折价的一般理论,结合深市创业板市场的自身特点,总结出可能影响新股上市折价率的7个因素。
7个因素分别为:X1新股IPO的发行价格;X2上市公司的总资产;X3上市公司发行股数;X4公司成立日至上市日时间间隔X5新股上市当日换手率;X6承销商的信誉,以市场占有率来衡量中介机构的声誉()。
中国创业板IPO抑价的实证分析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与意义中国创业板自2009年创办以来,曾先后经历了数次暂停IPO的调整,《公司法》的修订,以及科创板的推出等多个发展阶段,目前已成为中国企业融资的多元化平台之一,也是A股市场中新兴、创新型企业的重要融资渠道。
然而,与主板市场不同的是,创业板IPO市场上新股发行价格多数较低,进而导致发行公司股票上市时高涨,进一步滋生了IPO炒作等投机行为,不利于形成科学、稳健的市场风格,也容易损害创业板市场的形象与稳定性。
因此,对于我们深入分析创业板IPO抑价情况的原因与影响,具有重要的学术与实践价值。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创业板开板以来的IPO抑价情况进行实证分析,探讨创业板IPO抑价的原因、影响因素与制约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促进创业板市场更加稳健、健康的发展。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本研究将重点探讨创业板IPO抑价现象的实证分析,包括以下内容:1. 定义创业板IPO抑价的概念与特征,对创业板IPO初次上市之后前20个交易日的股价表现进行统计与分析,包括首日上涨幅度、20日平均收益率等指标。
2. 基于实证研究方法,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影响创业板IPO抑价的因素。
具体包括市场因素、行业因素、公司财务因素、政策因素等多个方面,以检验直觉上的影响因素是否能够显著解释抑价现象。
3. 通过收集问卷调查数据、深度访谈等方式,探讨创业板IPO抑价的公司行为、投资者行为等微观因素,以了解市场主体行为对抑价的影响。
4. 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包括对创业板市场的优化建议与对IPO抑价现象的改善思路等,以期为创业板市场健康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四、研究预期结果通过以上的研究方法与内容,我们希望可以得出以下预期的研究结果:1. 对创业板IPO抑价的实证研究结果,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解释了抑价的原因,可为后续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
2. 通过实证结果和完善建议,为政策制定者和市场主体提供科学、理性的决策依据,从而推动创业板市场更健康、稳定的发展。
2011年第4期中旬刊(总第441期)时代金融Times FinanceNO.4,2011(CumulativetyNO.441)一、引言首次公开发行股票(Initial Public Offering,简称IPO)是指企业通过证券交易所向投资者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以募集到更多资金,满足于企业发展的过程。
IPO抑价也称首日超额收益,是指股票首次公开发行时定价过低,但在首日上市交易时价格较高,此时投资者购买新股能够获得超额收益的一种现象。
1963年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在研究报告中第一次提出IPO抑价问题,随后不少美国学者进行了该方面的研究,Logue(1973)和Ibboston(1975)分别对美国证券市场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新股发行价格比上市第一天收盘价格低,当时因不明其原因以“谜”称之。
二、我国股票抑价问题研究简述王化成通过研究中国A股IPO发行市盈率与抑价率的关系发现(王化成,2006),中国IPO公司发行市盈率与首日抑价率具有相同的变动趋势。
王莉(2002)对1998年初至2000年底的IPO抑价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新股的平均抑价率都在130%以上,最高达到173.36%。
而且两个市场的新股抑价程度均可以用信息不对称假说来解释,其中,新股的发行规模、发行市盈率、发行前一年的每股收益以及发行前市场状况四个变量在描述假说中的不确定性是显著有效的。
王(2009)结合我国中小板市场的特点,研究发现我国中小企业板IPO也存在相对严重的抑价现象,其中发行前一年净资产收益率和中签率与中小板IPO抑价率显著正相关,募集资金量与中小板IPO抑价率显著负相关。
周运兰对2009年10月30日首批28只创业板股票的IPO抑价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创业板首批上市的IPO抑价率高,但市盈率却比后续的IPO市盈率低;创业板IPO的首日换手率与抑价率呈正相关显著关系。
几乎所有学者都认为我国证券市场存在很高程度的IPO抑价现象,说明我国仍属于新兴的证券市场,投机气氛比较浓厚。
我国创业板 IPO 抑价影响因素实证研究任辉;孙倩【摘要】China’s Growth Enterprise Market was launched on October 23,2009.Given the prevalence of IPO underpricing phenome-non,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raditional theory and behavioral finance theory,this paper selected 355 companies listed on GEMfrom 2009 to 2013 as a research object to analyz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China GEMIPO underpricing.Study found that investor's sentiment and information asymmetry are the main influencing factors of China's GEM IPO underpricing.However,different from traditional research results,we found that intermediaries’reputation mechanism is difficult to play a role in China’s GEM.By systematically investigating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China's GEM IPO underpricing we analyze the real reasons of IPO underpricing,and then put forward some policy recommendations.Along with the New Deal of IPO registered system,we also proposed prospects of subsequent research.%2009年10月23日我国创业板正式开板,鉴于各国普遍存在 IPO 抑价现象,从传统理论和行为金融角度出发,选取了从2009年至2013年355家在创业板上市的公司,对我国创业板市场 IPO 抑价现象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投资者情绪和信息不对称是我国创业板市场 IPO 抑价的主要影响因素。
IPO首日收益率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IPO(Initial Public Offering)即“首次公开发行”,是指一家公司股份首次在公共市场上发行并交易的过程。
许多公司进行IPO是为了筹集资金以支持其扩大规模和发展。
在IPO过程中,发行价格和首日股票表现是市场关注的重点之一。
其中,首日收益率一般被视为IPO股票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过去几十年来,IPO市场与全球经济发展一起快速发展。
然而,对于IPO首日收益率的解释和影响因素方面的争议一直存在。
一些研究认为,首日表现主要受市场因素和公司性质的影响,而其他研究,特别是行为金融学的研究,则强调投资者的心理和行为因素对IPO首日表现的影响。
二、研究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实证研究探究以下问题:1. IPO首日收益率的平均值和变化特征是什么?2. IPO首日表现受哪些因素的影响?3. 在行为金融学视角下,投资者的心理因素是否对IPO首日表现产生影响?三、研究方法1. 数据来源:本文将利用Bloomberg,Wind或E-Data等市场数据提供商的IPO发行公司数据。
2. 样本选择:本文将选择2015年至2020年间在中国市场上进行的IPO为样本,共计200个。
3. 变量选择:本文将从市场性质、公司性质和操作性因素三个方面考虑影响IPO首日收益率的因素。
市场性质因素包括市场情绪、宏观经济因素等;公司性质因素包括公司规模、行业类型、发行市值等;操作性因素包括发行区间定价和发行方式等。
另外,本文还将考虑投资者的心理因素对IPO首日表现的影响。
4. 数据分析:本文将运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和多元回归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探究IPO首日表现的平均值和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四、预期结果1. IPO首日收益率的平均值将会以一定幅度增长,而且波动性可能会增加。
2. IPO首日表现主要受市场性质、公司性质和操作性因素的影响。
3. 投资者的心理因素可能会影响IPO首日表现,但其影响程度并不明确。
我国创业板IPO抑价现象的实证研究卢宇荣;杨琪【摘要】IPO underpricing phenomenon is a common phenomenon in the stock market. No matter in mature market of developed countries or emerging markets of developing countries, this phenomenon exists to varying degrees. This paper briefly summarizes the mainstream IPO underprieing theories in current academic circles and empirical study at home and abroad. The combin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normative and positive research method is used to analyze the IPO underpricing phenomenon of China' s Growth Enterprise Market of 2011. The exemplified result shows that our country' s underpricing phenomenon of GEM is obvious, and the exchange rate, success rate and fund scale have higher impact on the underpricing degree.%IPO抑价现象是证券市场中的一个普遍现象,不论是发达国家的成熟市场还是发展中国家的新兴市场,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新股发行折价现象。
开题报告经济学影响创业板新股申购收益率因素的实证分析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IPO(Initial Public Offering)即首次公开发行,是指发行公司在一级市场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它在证券市场的各类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发行市场(又称一级市场)和交易市场(又称二级市场)的一个连接通道,经过这一通道,业绩良好的企业不断进入二级市场,为二级市场补充新鲜的血液;同时,二级市场的资金流动不仅实现了企业的首次上市股票融资,而且通过交易活动引导资金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促进优胜劣汰,提高整个社会的生产率。
我国的IPO即创业板市场于2009年10月23日正式上市交易。
自交易以来,创业板新股上市平稳有序,交投活跃,截止2011年1月14日,我国A股创业板市场共有168只股票,已经成为机构投资者以及散户投资者重点关注的版块。
在创业板上市的公司大都从事高科技业务,具有较高的增长性,但往往成立时间较短规模较小,业绩也不突出,但有很大的成长空间。
所以创业板的风险要比主板高得多。
自上市交易以来,创业板新股的首日收益率一直居高不下,但是在新股发行过程中,也曾经发生首日破发的情况,给投资者造成了极大的损失。
创业板的新股发行还在继续,规模和市值也在不断扩大。
创业板新股的发行吸引了个人投资者、机构投资者等广泛地关注,证券市场上也专门成立了一些打新股的基金或者理财产品。
因此,研究新股申购收益率的影响因素,以及新股申购的收益和风险状况,对于新股申购市场上的参与者,以及监管者都有较大的意义。
二、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含论文提纲)通过收集创业板新股发行的各项数据,计算其收益率,并分析影响其收益率的各种因素。
由于创业板的规模不断扩大,已成为投资者主要的投资方向之一,所以该选题是当前金融类的热门话题,而关于创业板新股发行收益率的论文还不多,因此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探讨价值,基本符合经济学专业要求。
主要内容:一、引言(一)我国IPO创业板概述(一)我国创业板发展现状(二)我国创业板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二、相关文献回顾三、实证研究(一)变量的选取与数据来源(二)基于随机模拟的新股申购收益率预测和风险分析(三)影响新股申购收益率的因素分析四、结论与建议三、拟采取的研究方法、研究手段及技术路线、实验方案等研究方法:1、选取创业板新股上市的数据,并进行统计描述2、用随机模拟方法研究新股申购的收益与风险3、建立计量经济模型研究股申购收益率的因素技术路线:四、中外文参考文献目录[1] 李博. 投资者情绪、新股发行方式与IPO首日收益率[D]. 厦门大学,2010[2] 黄昆中. 我国A股新股发行初始收益率实证分析[J]. 江苏大学, 2008[3] 洪礼旺. 基于股改视角的IPO抑价研究[J]. 财会通讯,2010 (09)[4] 刘时阳. 我国新股发行定价机制对IPO抑价的影响[J]. 生产力研究,2010,(03)[5] 徐的炉, 邵俊岗. 2009年度中国股市IPO抑价实证研究[J]. 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01)[6]Lee, C., Ready, M., 1991. Inferring trade direction from intraday data. Journal of Finance 2, 733–746.[7]Megginson, W., Weiss, K., 1991. Venture capitalist certification in initial public offerings. Journal of Finance 46, 879–903.[8]Ofek, E., Richardson, M., 2003. DotCom mania: the rise and fall of internet stock prices. Journal of Finance 58, 1113–1138.[9]Schultz, P., Zaman, M., 1994. Aftermarket support and underpricing of initial public offerings.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14, 199–219.[10]Hausman, J., 1978. Specification tests in econometrics. Econometrica 46, 1251–1257.[11]Leite, T., 2007. Adverse selection, public information, and underpricing in IPOs. Journal of Corporate Finance 13, 813–828.[12]Pulliam, S., Smith, R., 2000. Seeking IPO shares, investors offer to buy more in after-market. Wall Street Journal, December 6, 2000, A1.[13]Ritter, J., 1984. The ‘Hot’ issue market of 1980. Journal of Business 57, 215–240.[14]Ritter, J., 1991. The long-run performance of initial public offerings. Journal of Finance 46, 3–27.[15]Rock, K., 1986. Why new issues are underpriced.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15, 187–212.[16]Rudd, J., 1993. Underwriter price support and the underpricing puzzle.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34, 135–151.四、研究的整体方案与工作进度安排2010年12月15日前布置毕业论文撰写要求。
创业板IPO首日溢价率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华南师范大学李迅、陈原文、唐志锋目录摘要 (2)一、问题的提出 (2)二、相关研究综述 (3)三、创业板IPO首日溢价率的概况 (4)四、影响创业板IPO首日溢价率的因素的描述性分析 (5)(一)IPO股票上市前每股净利与创业板IPO首日溢价率 (5)(二)资产负债率、净资产收益率与创业板IPO首日溢价率 (5)(三)发行价、发行量、发行规模与创业板IPO首日溢价率 (6)(四)上市首日市盈率与创业板IPO首日溢价率 (8)(五)上市首日换手率与创业板IPO首日溢价率 (9)(六)当天深圳证券交易所大盘指数与创业板IPO首日溢价率 (9)(七)上网中签率与创业板IPO首日溢价率.................. . (10)五、模型的构建.................. .................. .. (10)(一)数据来源及变量的选择、测量与假设.................. (10)1.因变量的选择与计算.................. .................. . (10)2.自变量的选择、计算与假设.................. (11)六、实证模型设计.................. .................. (12)1.模型设计: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12)七、实证分析与结论.................. .................. . (13)(一)对假设的检验....................... ............ (13)(二)结论.................. .................. (17)八、启示和建议.................. .................. . (18)九、参考文献.................. .................. (19)十、附录.................. .................. .................. (20)摘要: 针对创业板IPO首日溢价率的问题,本研究对创业板正式开板以来,在创业板上市的公司的IPO首日溢价率的数据获取的基础上,在运用多元线性回归等统计学知识实证分析影响创业板IPO首日溢价率的因素。
结果表明,外部因素:上市首日换手率、上市首日市盈率、上网中签率是影响创业板IPO首日溢价率的显著因素;内部因素:发行量、发行价是影响IPO首日溢价率的显著因素。
最后,针对创业板IPO首日溢价率的问题,结合当前的证券市场的监管和股票上市的制度,提出了分别针对上市公司、证券监管部门、投资者的对策建议,以促进创业板IPO首日溢价率的理性回归,同时为上市公司的的健康发展和融资提供保障。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通过对创业板IPO首日溢价率的情况的分析中,在描述性统计分析创业板IPO首日溢价率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将影响创业板IPO首日溢价率的因素划分为两大类:外部因素和上市公司内部的因素。
外部因素量化反映创业板IPO首日溢价率的客观影响,上市公司内部的因素量化考察公司的业绩,成长性等主观因素。
在建立多元线性回归之前考查了因素间的多重共线性,因此能够更加全面和深入地分析影响创业板IPO首日溢价率高低的因素和影响的大小、方向。
在对创业板IPO首日溢价率的影响因素的初步分析后,进一步运用多元回归模型的方法,通过分别建模,比较各因素对IPO首日溢价率的影响程度和影响方向,其特点是能够大致地使得影响因素能够精确化,并且能够确定其对创业板IPO 首日溢价率的影响的大小,引导分析能够进一步地细化、深化,也是一种新的尝试。
关键字:创业板IPO首日溢价率多元回归实证研究一、问题提出首次公开发行(Initial Public Offering,以下简称IPO)是指某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或者有限责任公司)首次向社会公众公开招股的发行方式,而上市公司IPO首日溢价则是指上市公司新股在首次公开发行时定价存在低估问题,表现为新股发行价明显低于新股上市首日收盘价,投资者认购新股能够获得超额报酬率的一种现象,这是有悖于有效市场假说的,也被称之为“IPO之谜”。
新股发行溢价现象在世界各国的证券市场均普遍存在,但溢价程度却有所不同,相对来说,成熟市场的溢价程度相对较低,而新兴市场的溢价程度相对较高,在中国IPO溢价程度就尤为明显。
Ritter和Jay R(2002)对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新股超额收益水平进行了分析。
他们发现,中国证券市场新股超额收益水平高居全球之冠,高达256.9%,其次是马来西亚104%,巴西78.5%;而在一些发达国家(法国、荷兰、加拿大等)IPO溢价水平不足10%;在美国、英国、中国香港等资本主义发达的国家和地区,新股超额收益率仅为10%-20%。
创业板作为中国证券市场不断成长而必然出现的产物,经国务院同意,证监2009年10月23日正式批准深圳证券交易所设立创业板,创业板市场在上市门槛、监管制度、信息披露、交易者条件、投资风险等方面和主板市场有区别,对于创业板来说主要是扶持中小企业,尤其是高成长性企业,为风险投资和创投企业建立正常的退出机制,为自主创新国家战略提供融资平台,为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建设添砖加瓦。
由于我国创业板发展时间并不长,其制度也只是在不断完善之中,与主板相比,创业板的IPO溢价率情况更为严峻,最近几个月来创业板IPO频频发生跌破发行价的现象,这个与以往的IPO首日溢价率的高涨形成对比,更加地引起投资者和发行公司等注意。
因此有必要对创业板上市公司IPO溢价率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分析其影响因素,对显著性因素进行预测和控制,并提出一些意见,这对我国创业板的健康发展和我们国家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将有重大的意义。
二、相关研究综述国内外已有一些学者对影响IPO首日溢价率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Loughran和Ritter(2002)研究表明IPO首日溢价率和首日股票周转率之间是显著正相关的。
周转率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增长了一倍,在网络泡沫时期又翻了一番。
这表明投资者越来越追求短期的利益,而不考虑长期投资和长期持有。
张人骥、朱海平等学者(1999)通过对1997-1998年初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72家IPO 公司进行了研究。
得到规模因素和发行价呈负相关,公司规模越大,发行价越低;以及公司盈利能力、管理水平、财务状况等因素与发行价正相关的结论。
邹健(2003)对实行核准制后1999-2002年的IPO溢价进行研究发现中国IPO溢价率远高于其他市场,发行股定价方式、发行价格、发行时机等因素是影响深市IPO 溢价率的主要因素,在诸多财务指标中,只有上市前一年的每股收益显著地影响IPO溢价率。
王化成(2006)通过研究中国A股IPO上市首日市盈率和溢价率的关系,发现IPO公司上市首日市盈率与首日溢价率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即上市首日市盈率越高,IPO首日溢价率越大。
王珺(2009)结合我国中小板市场的特点,选择了二级市场的中签率、首日换手率等9个影响IPO溢价的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我国中小板IPO也存在相对严重的溢价现象,其中发行前一年的净资产收益率和中签率与中小板IPO首日溢价率正相关,且影响显著,即公司前一年的净资产收益率越高,越能提高投资者的预期,增强投资者的信心;募集资金量与中小板IPO溢价率负相关,影响显著,呈现小公司现象;周运兰(2010)通过对创业板开板至2010年2月9日为止共上市的50家公司进行了研究,选取了每只股票的发行价格、首日换手率、发行规模等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创业板IPO首日换手率和IPO首日溢价率呈正相关关系,且具有显著性,表明换手率越高,投资者越热衷于该新股,其IPO首日溢价率越高,发行价与溢价率成正相关关系,发行时的市盈率与溢价率呈负相关关系,基本显著。
综上所述,现有文献对IPO溢价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但存在以下的不足之处:一是研究主要是主板市场IPO首日溢价率的影响因素,且没有得到较统一的结论,且没有深入探讨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及其大小;二是在研究影响因素时没有考虑因素间的共线性问题对IPO首日溢价率的影响;三对刚刚开板的创业板市场研究较少,对其高溢价率的影响因素没有较为科学的结论。
基于上述的思考,本实证研究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将影响因素分为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
外部因素量化反映创业板IPO首日溢价率的客观影响,上市公司自身的因素量化考察公司的业绩,成长性等主观因素。
对影响因素进行初步的分析后,进一步运用多元回归模型对各变量的影响程度及方向进行实证分析。
三、创业板IPO首日溢价率的概况本文采用数据收集的形式,以2009年10月30日至2011年6月1日在创业板上市的其中216支创业板IPO股票首日溢价率为研究对象,初步分析结果显示,在研究的216支创业板IPO股票中,IPO首日溢价的股票的总数占研究对象总数的86.11% ,首日未发生溢价的占研究对象总数的13.89%,创业板IPO首日溢价的股票数与未发生溢价的股票数比例为6.2:1,为探讨创业板IPO首日溢价率的多层次原因,在分析研究影响因素和建立计量模型之前,首先要对创业板IPO首日溢价率有大致的了解,才能做到不失整体。
通过运用马克威统计软件得到关于创业板IPO首日溢价率的描述性统计分析,我们得到表1的数据,如下:表1 创业板IPO首日溢价率的描述性统计达国家和发达地区的IPO首日溢价率10%-20%相比,相比起来高出了一倍多,最大值为317.92%,众数为120%,说明创业板IPO股票大部分都存在首日溢价的现象,且溢价的程度较为严重。
综上所述,整体上我们可以得到创业板IPO都存在较严重的溢价现象。
四、影响创业板IPO首日溢价率的因素的描述性分析影响创业板IPO首日溢价率的因素多种多样,只有选择与创业板IPO首日溢价率关系密切的变量,才能得到切合实际的模型,首先对这些预设影响因素和创业板IPO首日溢价率之间的关系进行描述性分析。
其中创业板IPO首日溢价率的影响因素通过每股的发行价和上市首日的收盘价来体现。
(一)IPO股票上市前每股净利与创业板IPO首日溢价率图1为运用马克威统计软件得到的每股净利的大小与创业板IPO首日溢价率的散点图,如下:图1 IPO股票上市前每股净利与创业板IPO首日溢价率的情况从图1中我们可以看出,创业板IPO股票上市前每股净利除了个别股票异常之外,绝大多数上市前的每股净利都不大,且对创业板IPO首日溢价率的影响也不大,从散点图的每股净利与IPO首日的溢价率没有直接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