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古代汉语试题及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43.00 KB
- 文档页数:7
目录(打印版)古代汉语试题(1) (2)试题(1)参考答案 (3)古代汉语试题(2) (5)试题(2)参考答案 (6)古代汉语试题(3) (8)试题(3)参考答案 (8)古代汉语试题(4) (10)试题(4)参考答案 (10)古代汉语试题(5) (12)试题(5)参考答案 (13)古代汉语试题(6) (15)试题(6)参考答案 (16)古代汉语试题(7)及答案 (18)古代汉语试题(8)及答案 (21)古代汉语试题(9)及答案 (24)古代汉语试题(10)及答案 (26)古代汉语试题(1)一、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10分)1、下列关于《康熙字典》的说法正确的是--------------------()A全书按部首排列,共分540部。
B全书按照地支分成十集。
C采用了直音、反切和叶音三种注音方法。
D王引之《字典考证》纠正了五千多条错误。
2、注重分析虚词特殊用法的著作是--------------------------()A《经传释词》B《词诠》C《助字辨略》D《古汉语虚词通释》3、许慎的“本无其字,依声托事”是指----------------------()A会意B形声C假借D转注4、下列各组中完全属会意字的是---------------------------()A莫、休、甘、武B炎、寒、贼、朱C从、信、秉、亦D友、及、伐、取5、下列各组字中是古今字关系的是-------------------------()A错措 B睹覩 C置寘 D沽酤6、下列句中加点词使用了本义的是-------------------------()A孟尝君顾谓冯谖。
B天帝使我长百兽。
C途有饿莩而不知发。
D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7、下列句中“孰与”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A吾孰与城北徐公美。
B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
C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D百姓足,君孰与不足。
8、“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
1、汉字起源有种种传是会意字的一组是15 、按照传统的为异体字的是说,不属于起源传说的()“六书”体例,“牟”()是() A 采明北晶 B 耳字应属() A 佗——他 B 翦A 八卦说 B 结绳林从解 C 治星炊 A 象形 B ——剪 C 说——说 C 仓颉造字信 D 自文蚕进指事 C 会悦 D 反——返说 D 图画说9、下列四组形声字中,意 D 形声23、下列各组字,关系2、《周易 ?系辞》和《说属内形外声的一组是16、下列四组字中,全为通假字的是()文解字》认为“八卦”()是会意字的一组是 A 陈——阵B 赴为()所作 A 超街碧冈 B 风()——讣 C 矢——A 神农瓣闻闽 C 阁围屈 A 亦街炎伐B 涉屎 D 曾——增氏 B 伏牺觉 D 辩凤国裹崔莫私 C 安24、我国目前收集汉字氏 C 仓10、“辟”和“避”的即和牧 D 鸣最多的字典是颉 D 郑樵关系是()步武益()3 、按照传统的“六 A 古今字 B 通假17、下列四组字中,全A《康书”体例,“益”字应字 C 繁简是形声字的一组是熙字典》 B《汉语大字属()字 D 异体字()典》 C《中华字海》 DA 象形B 11、大汶口文化中发现 A 修约菜苗 B 保《词源》指事 C 会有四个与早期汉字结禄私空 C 寐融照25 、“北”是一个意 D 形声构相似的图形符号,这哀 D 问娶分笺()字。
4 、按照传统的“六几个符号属于大汶口18 、下列四组形声字书”体例,“亦”字应文化早期,距今约中,属左形右声的一组 A. 象形 B. 指事 C会意 d 属()()年至 5000 是()形声A 象形B 年 A 攻期江棋 B 郊26、下列形声字的结构指事 C 会 A 2000 B 胡鸽邵 C 河诂语分类正确的一项是意 D 形声3000 C 超 D 滑株鸠功( )5 、按照传统的“六40000 D 4500 19、“说——悦”这组书”体例,“眉”字应12 、按照传统的“六古今字中,古字和今字 a 桃 b 属()书”体例,“保”字应的关系是()雅 c 洗 d A 象形 B 指属() A 改换意符 B 增室 e 篇 f 事 C 会 A 象形 B 指加意符 C 读音相贼g 颖h 意 D 形声事 C 会同 D 意义同源彩6 、按照传统的“六意 D 形声20、《经传释词》的作书”体例,“吹”字应13 、按照传统的者是() A a b c /d e /f g属()“六书”体例,“自” A 王引之 B hA 象形B 指字应属()张玉书C 阮 B a b /c h /d e /f事 C 会 A 象形 B 指元 D 许慎g意 D 形声事 C 会21、下列各组汉字,象7、下列四组字中,全意 D 形声形字、指事字、会意字、 C a c /b h /d e /f是象形字的一组是14 、按照传统的形声字四种都有的一g()“六书”体例,“星”组是() D a b c g /d e /f hA 丘皿行回B 人字应属() A 止末行锦 B 目27、《说文解字 ?叙》血象舟 C 山雨 A 象形 B 指曰戒哀 C 又甘受中所谓“视而可识,察目本 D 果州考豆事 C 会朝D皿亦眉疆而见意”,指的是“六8、下列四组字中,全意 D 形声22、下列各组字,关系书”中的()A 象走 D 现责至秉()衷 c 颖 d 形B 33、下列四组字中,全 A 修梁吟街 e 徒 f 指事C 是会意字的一组是前 B 吠技菜哀g 碧h 会意D ()荆 C 志赛浅瓣转注 A 莫鱼向鸣 D 怕表苦存 A a /b f /c d h 28、下列各组形声字,闽 B 牧岩岳40、下列四组字中,全/e g B a b f 声符相同的一组是泪 C 凭亦寒是形声字一组是/c e /d g h()罟 D 集冰迢逐() C a c /b d /e gA 34、下列四组字中,全 A 炼约输/f h D a g 问闷是会意字的一组是碉B 唾睹理/b f /c e /d hB ()明C 油姚破44、下列形声字的结构福祈 A 锦楚众男 B 森益D 特灿威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C 栽表朝 C 友见比41、下列形声字的结构()通过炎 D 袜肥果解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a 闻 bD 江河35、下列四组字中,全()阔 c 旗 d29、下列四组字中,全是会意字的一组是 a 袒 b 固 e 辩 f 是象形字的一组是()崔 c 欣 d 病g () A 回步文照 e 路 f 刊h 斯A 雨舟水意B 笛初明效g 霜h A a b /c g /d f 牛 B 兵本日看C 即婢休基/e h B a b d 月 C 手木鱼驰D 暴祭赤半 A a e /c f /b g /c e g /f h甘 D 刀亦哀鸟36、下列四组字中,全/d h B a c C a e /b f /d e 30、按照传统的“六是形声字的一组是/e f /b d /g h /g h D a e 书”体例,“哀”字应() C a e g /b d h /b d /c f /g h属() A 固颁旗/c f D a c 45、下列各组字,具有A 形锦B 病师姑 d f /b e f h 相同声符的一组是声 B 会甲C 马偷逃42、下列形声字的结构()意 C 指布 D 斧行财国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A 治始怡笞 B 胡朔事 D 象37、下列四组字中,全()朗朝 C 闷问闺闾形是形声字一组是 a 购 b D 颖颍顿颈31、按照传统的“六()露 c 切 d 46 、下列各组字,与书”体例,“策”字应 A 腾贼章烈 e 锡 f “信——伸”两字间属()汁 B 徒问辩都g 爸h 关系相同的一组是A 象背 C 勉海谐贷()形 B 指盗 D 后美碧途 A a d /e f /b d A 赴——讣 B 泪事 C 会38、下列四组字中,全/g h B a e ——淚 C 剩——意 D 形是形声字一组是/c f /b g /d h 賸? D 予——舆声() C a e g /b d h 47、“干”和“乾”的32、下列四组字中,全 A 胞记范 c f D a 关系是()是会意字的一组是舀 B 斩初伐 c d f /b e g h A 繁简()婚 C 暑迪跳43、下列形声字的结构字 B 通假A 草慎武除 D 箸怡哨安分类正确的一项是字 C 异体信B 集泪承39、下列四组字中,全()字 D 古今字莫C 从战天是形声字一组是 a 荆 b 48、下列各组字中属于古今字关系的是()。
古代汉语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1、汉字起源有种种传说,不属于起源传说的是()A八卦说B结绳说C仓颉造字说D图画说2、《周易•系辞》和《说文解字》认为“八卦"为()所作A神农氏B伏牺氏C仓颉D郑樵3、按照传统的“六书”体例,“益”字应属()A象形B指事C会意D形声4、按照传统的“六书”体例,“亦”字应属( )A象形B指事C会意D形声5、按照传统的“六书”体例,“眉”字应属()A象形B指事C会意D形声6、按照传统的“六书”体例,“吹”字应属()A象形B指事C会意D形声7、下列四组字中,全是象形字的一组是()A丘皿行回B人血象舟 C 山雨目本D果州考豆8、下列四组字中,全是会意字的一组是()A采明北晶B耳林从解C治星炊信 D 自文蚕进9、下列四组形声字中,属内形外声的一组是( )A超街碧冈B风瓣闻闽C阁围屈觉D辩凤国裹10、“辟”和“避”的关系是()A古今字B通假字C繁简字 D 异体字11、大汶口文化中发现有四个与早期汉字结构相似的图形符号,这几个符号属于大汶口文化早期,距今约()年至5000年A 2000B 3000C 40000D 450012、按照传统的“六书"体例,“保”字应属()A象形B指事C会意D形声13、按照传统的“六书”体例,“自”字应属()A象形B指事C会意D形声14、按照传统的“六书"体例,“星"字应属()A象形B指事C会意D形声15、按照传统的“六书”体例,“牟”字应属( )A象形B指事C会意D形声16、下列四组字中,全是会意字的一组是( )A亦街炎伐B涉崔莫私C安即和牧D鸣步武益17、下列四组字中,全是形声字的一组是()A修约菜苗B保禄私空C寐融照哀D问娶分笺18、下列四组形声字中,属左形右声的一组是()A攻期江棋B郊胡鸽邵C河诂语超D滑株鸠功19、“说-—悦”这组古今字中,古字和今字的关系是()A改换意符B增加意符C读音相同D意义同源20、《经传释词》的作者是()A王引之B张玉书C阮元 D 许慎21、下列各组汉字,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四种都有的一组是() A止末行锦B目曰戒哀C又甘受朝D皿亦眉疆22、下列各组字,关系为异体字的是( )A佗——他B翦——剪C说——悦D反—-返23、下列各组字,关系为通假字的是( )A陈—-阵B赴——讣C矢——屎D曾——增24、我国目前收集汉字最多的字典是( )A《康熙字典》B《汉语大字典》C《中华字海》D《词源》25、“北"是一个()字.A象形B指事C会意D形声26、下列形声字的结构分类正确的一项是()a 桃b 雅c 洗d 室e 篇f 贼g 颖h 彩A a b c /d e /f g hB a b /c h /d e /f gC a c /b h /d e /f gD a b c g /d e /f h27、《说文解字•叙》中所谓“视而可识,察而见意",指的是“六书”中的()A 象形B 指事C会意 D 转注28、下列各组形声字,声符相同的一组是()A 问闷B 福祈C 通过D 江河29、下列四组字中,全是象形字的一组是()A雨舟水牛B兵本日月C手木鱼甘D刀亦哀鸟30、按照传统的“六书”体例,“哀”字应属()A形声B会意C指事D象形31、按照传统的“六书”体例,“策”字应属()A象形B指事C会意D形声32、下列四组字中,全是会意字的一组是()A草慎武信B集泪承莫C从战天走D现责至秉33、下列四组字中,全是会意字的一组是()A莫鱼向闽B牧岩岳泪C凭亦寒罟D集冰迢逐34、下列四组字中,全是会意字的一组是( )A锦楚众男B森栽表朝C友见比炎D袜肥果解35、下列四组字中,全是会意字的一组是()A回步文意B笛初明看C即婢休驰D暴祭赤半36、下列四组字中,全是形声字的一组是()A固颁旗锦B病师姑甲C马偷逃布D斧行财国37、下列四组字中,全是形声字一组是()A腾贼章汁B徒问辩背C勉海谐盗D后美碧途38、下列四组字中,全是形声字一组是()A胞记范舀B斩初伐婚C暑迪跳除D箸怡哨安39、下列四组字中,全是形声字一组是( )A修梁吟前B吠技菜荆C志赛浅鸣D怕表苦存40、下列四组字中,全是形声字一组是()A炼约输碉B唾睹理明C油姚破益D特灿威慕41、下列形声字的结构分类正确的一项是()a 袒b 崔c 欣d 照e 路f 效g 霜h 基A a e /c f /b g /d hB a c /e f /b d /g hC a e g /b d h /c fD a c d f /b e f h42、下列形声字的结构分类正确的一项是()a 购b 露c 切d 烈e 锡f 都g 爸h 贷A a d /e f /b d /g hB a e /c f /b g /d hC a e g /b d h c fD a c d f /b e g h43、下列形声字的结构分类正确的一项是()a 荆b 衷c 颖d街e徒 f 哀g 碧h 瓣A a /b f /c d h /e gB a b f /c e /d g hC a c /b d /e g /f hD a g /b f /c e /d h44、下列形声字的结构分类正确的一项是()a 闻b 阔c 旗d 固e 辩f 病g 刊h 斯A a b /c g /d f /e hB a b d /c e g /f hC a e /b f /d e /g hD a e /b d /c f /g h45、下列各组字,具有相同声符的一组是()A治始怡笞B胡朔朗朝 C 闷问闺闾D颖颍顿颈46、下列各组字,与“信——伸"两字间关系相同的一组是()A赴——讣B泪-—淚C剩——賸D予—-舆47、“干”和“乾”的关系是()A繁简字B通假字C异体字D古今字48、下列各组字中属于古今字关系的是()A见-现征-徵解-懈B奉-俸景-影文-纹C益-溢然-燃干-乾D立-位县-悬雕-凋49、“征”和“徵”的关系是( )A通假字B异体字C繁简字D古今字50、“要”和“腰”之间的关系是()A异体字B通假字C古今字D古音同51、“子墨子之守圉有余”(《墨子•公输》),其中的“守圉”即“守御”,“圉”和“御"是()A古今字B通假字C异体字D繁简字52、《辞源》和《康熙字典》的部首总数分别是()A 214部;540 部B 540部;197部C 214部; 214部D 240部; 514部53、《礼记•王记》“南方有蛮,雕题交趾”中“题”字的意义是()。
古代汉语练习(1)一、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10分)1、下列关于《康熙字典》的说法正确的是--------------------()A全书按部首排列,共分540部。
B全书按照地支分成十集。
C采用了直音、反切和叶音三种注音方法。
D王引之《字典考证》纠正了五千多条错误。
2、注重分析虚词特殊用法的著作是------------------()A《经传释词》 B《词诠》 C《助字辨略》 D《古汉语虚词通释》3、许慎的“本无其字,依声托事”是指--() A会意 B形声 C假借 D转注4、下列各组中完全属会意字的是----------------()A莫、休、甘、武 B炎、寒、贼、朱 C从、信、秉、亦 D友、及、伐、取5、下列各组字中是古今字关系的是()A错措 B睹覩 C置寘 D沽酤6、下列句中加点词使用了本义的是-------------------------()A孟尝君顾.谓冯谖。
B天帝使我长.百兽。
C途有饿莩而不知发.。
D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7、下列句中“孰与”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A吾孰与城北徐公美。
B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C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D百姓足,君孰与不足。
8、“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为之所”是双宾语句。
B“无”与“勿”是古今字。
C“何厌之有”是宾语前置句。
D两个“之”用法不同。
9、“说文四大家”中注重分析字义来源和发展的是---- -()A段玉裁 B桂馥 C王筠 D朱骏声10、下列句中加点词与例句“童子隅坐而执烛”用法不同的是--()A其后秦稍蚕.食魏。
B舜勤于民事而野.死。
C良庖岁.更刀,割也。
D子路拱.而立。
二、填空(每题1分,共10分)1、《说文》作者是东汉的___。
这是中国_____的奠基之作。
2001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入學考試初試試題科目代碼:404科目名稱:古代漢語一、寫出下麵異體字、繁體字相應的通用字、簡體字(10)1、勝2、發3、類4、遷5、繭6、鐵7、鑰8、後9、靈 10、齋二、解釋下列句中劃橫線的詞語(24)1、對曰:“君若以德綏諸侯,誰敢不服?2、孔子曰:‘董狐,古之良史也,書法不隱。
3、魯連曰:“世以鮑焦為無從容而死者,皆非也。
”4、宗廟之事,如會同,端章甫,願為小相焉。
5、子曰:為命,裨諶草創之,世叔討論之,行人子羽修飾之, 東裏子產潤色之。
6、如知其非義,斯速已矣,何待來年?。
7、剖之以為瓢,則瓠落無所容。
8、登大墳以遠望兮,聊以舒吾憂心。
9、故仲尼反為臣而哀公顧為君。
10、(霍)光與左將軍桀結婚相親。
11、臣之辛苦,非獨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見明知,皇天后土,實所共鑒。
12、既往葬子厚,又將經紀其家,庶幾有始終者。
三、說明下列句中劃線部分的語法現象,並翻譯全句(18)1、齊侯曰:“豈不轂是為?先君之好是繼!與不彀同好,如何?”2、秋九月,晉侯飲趙盾酒。
3、豫讓曰:“臣事範、中行氏,範、中行氏皆眾人遇我,我故眾人報之。
至於智伯,國士遇我,,我故國士報之。
”4、賢舜則去堯之明察,聖堯則去舜之德化,不可兩得也。
5、吾嘗三仕三見逐于君,鮑叔不以我為不肖,知我不遭時也。
6、然民雖有聖知,弗敢我謀;勇力,弗敢我殺。
四、結合例句,說明各句中劃線的注釋術語的作用(12)1、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論語·學而》)朱熹注:“學之為言效也。
人性皆善,而覺有先後,後覺這必效先覺者之所為,乃可以明善而複其出初也。
”2、樂歲終身飽,凶年免於死亡;然後驅而之善,故民之從之也輕。
(《孟子·梁惠王上》)朱熹集注:“輕,猶易也。
”3、大王,高皇帝適長孫也,當立。
(《漢書·高五王傳》)顏師古注:“適,讀曰‘嫡’”。
4、氓之蚩蚩,抱布貿絲。
(《詩衛風氓》)毛傳:“蚩蚩,敦厚之貌。
【题库】古代汉语专题-客观题一、单选题二、1、“六书”的类别名目是()提出的。
(2101)三、 A、《汉书·艺文志》 B、《说文解字》 C、《周礼》答案:《汉书·艺文志》2、汉字“伐”古文字形的汉字结构类型为()。
(2101)A、象形字B、会意字C、指事字答案:会意字3、汉字“北”古文字形的汉字结构类型为()。
(2101)A、象形字B、会意字C、指事字答案:会意字4、“画成其物,随体洁屈”是许慎给六书当中()所下的定义。
(2101)A、象形B、会意C、指事答案:象形5、《说文解字·叙》说“上、下”二字的构字类型是()。
(2101)A、象形B、会意C、指事答案:指事6、《说文解字·叙》说“考、老”二字的构字类型是()。
(2101)A、形声B、转注C、会意答案:转注7、许慎说“建类一首,同意相授”,其下定义的对象是()。
(2101)A、转注B、形声C、假借答案:转注8、许慎说“本无其字,依声托事”,其下定义的对象是()。
(2101)A、转注B、形声C、假借答案:假借9、现在常见的六书排列顺序“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是()确定下来的。
(2101)10、 A、班固《汉书·艺文志》 B、许慎《说文解字·叙》 C、张参《五经文字·叙》答案:张参《五经文字·叙》11、下列字形中,属于会意字的是()。
(2101)12、 A、哀、问 B、牧、取 C、安、吻答案:牧、取13、下列字形中,不属于形声字的是()。
(2101)14、 A、辨、基 B、赌、松 C、从、降答案:从、降15、下列现代人书写的书法条幅中,简体字转换为繁体字出现错误的是()。
(2101)16、答案:17、下列关于汉字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2101、2107)18、 A、汉字是记录汉语的视觉符号系统B、汉字字形是孤立存在的C、汉字体系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答案:汉字字形是孤立存在的19、关于小篆的论述,错误的是()。
古代汉语试题及答案第四套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1、《康熙字典》中错误的注音方式是。
A反切 B直音 C叶音 D读若2、下列工具书按照注音字母顺序排列的是。
A《辞源》 B《辞海》 C《词诠》 D《经传释词》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在古今词义的演变中属于词义扩大的是。
A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B 夸父与日逐走.。
C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D我稼既同,上入执宫.功。
4、“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
”下列关于“园圃”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是双声联绵词 B是叠韵联绵词 C是偏义复词 D是单纯词5、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使用了本义的是。
A 君子引.而不发。
B孟春之月,东风解.冻。
C五色.令人目盲。
D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6、下列字中完全属于会意字的一组是。
A 校信原 B戒及炎 C友武叔 D上过本7、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属于形容词使动用法的是。
A 楚左尹项伯者,素善留侯张良。
B今先生俨然不远千里而庭教之。
C 人不难以死免其君,我戮之不祥。
D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8、下列句子中不是被动句式的是。
A 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
B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C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D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9、下列句中不是名词作状语的是。
A 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
B豕人立而啼。
C 齐桓公合诸侯而国异姓。
D其一犬坐于前。
10、下列句中“莫”的用法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A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B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C 吾有老父,身死莫之养也。
D君有疾病见于面,莫多饮酒。
11、对“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
”的分析正确的是。
A正常语序 B是作宾语前置 C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 D代词复指前置12、下列句子中名词作状语表示凭借的是。
A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B太祖累书呼。
C天下云集而响应。
D秦稍蚕食魏。
13、“故俗之所贵,主之所贱也。
”中的词类活用类型是。
A名词用如动词 B使动用法 C意动用法 D名词作状语14、“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辽宁师范大学2001攻读硕士学位研究所入学考试试题(注: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专业名称:汉语言文字学研究方向:考试科目:古代汉语一、古人总结汉字造字法有哪“六书”,请举例说明,并指出何谓“四体二用”。
(10分)二、谈谈《说文解字》在汉字学发展史上的作用,并指出清代《说文》四大家及代表著作。
(10分)三、何谓“古韵”,它是怎样研究出来的。
(10分)四、《十三经注疏》中的《诗经》谁做“传”,谁做“笺”,谁做“正义”,并解释“传”、“笺”、“正义”的含义。
(10分)五、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并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愿无伐.善,无施劳2.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3.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4.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5.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6.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7.孟尝君顾.谓冯谖8.射其右,毙.于车中9.师.之耳目,在吾旗鼓,进退从之10.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六、说明下列各句中带点的虚词的词性和意义,并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尧舜之.治天下,岂无所用其心哉2.是故质的张而.弓矢至焉3.积土成山,风雨兴焉.4.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5.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6.为之权衡以.称之,则并与权衡而窃之7.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8.公语之故,且.告之悔9.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10.王送知莹曰:“子其.怨我乎。
”七、给下段文字标点,然后回答问题。
(40分)孟子曰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有人于此其待我以横逆则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仁也必无礼也此物奚宜至哉其自反而仁矣自反而有礼矣其横逆由是也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忠自反而忠矣其横逆由是也君子曰此亦妄人也己亦如此则与禽兽奚择哉于禽兽又何难焉是故君子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也1.以此段文字为例,说明“也”“矣”用法及区别。
2.归纳说明此段文字中“者”的用法。
《古代汉语》考题集与参考答案《古代汉语》是语言学领域的一门重要课程,其考试内容一般包括音韵、文字、语法、修辞、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备考,本文将根据关键词和内容提供一份《古代汉语》考题集与参考答案,供参考。
一、音韵1、“韵”是指什么?请简要解释古韵和今韵的区别。
2、什么是“四声”?请简要解释其特点及其在古代诗歌中的作用。
3、请简要解释“反切”法,并说明它在古代汉语语音研究中的重要性。
二、文字1、“六书”是什么?请举例说明其各自的特点和作用。
2、请解释什么是“通假字”,并说明它在古代汉语中的使用特点。
3、“碑帖”是什么?请简要说明其用途和历史价值。
三、语法1、请简要解释古代汉语的基本句式,例如主谓结构、动宾结构等。
2、什么是“使动用法”?请举例说明其在古代汉语中的表现形式和作用。
3、“之”、“其”、“而”等虚词在古代汉语中有什么作用?请分别举例说明。
四、修辞1、“对偶”是什么?请简要说明其特点及在古代诗歌中的运用。
2、“互文”是什么?请举例说明其在古代诗歌中的运用及作用。
3、什么是“比喻”?请举例说明其在古代汉语中的种类和作用。
五、历史文化1、请简要介绍中国古代的“礼乐制度”,并说明其对古代文化传承的影响。
2、“科举制度”是什么?请简要说明其起源、发展和影响。
3、请简要介绍中国古代的“五行思想”,并说明其对古代文化及社会生活的影响。
参考答案:一、音韵1、“韵”指语音的韵母部分,古韵指古代的音韵系统,今韵指现代的音韵系统。
古韵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分为《广韵》、《集韵》、《礼部韵》等,现代音韵则以普通话为基础。
2、“四声”指古代汉语的四种声调,分别为平、上、去、入。
平声分为阴平和阳平,上声分为全上和半上,去声分为平去和上去,入声分为平入和上入。
四声在古代诗歌中具有节奏、抑扬顿挫的作用,能够表达情感和增强艺术效果。
3、“反切”是一种古代汉语的注音方法,将两个字的部分组合起来表示一个音节。
一、给下列句中括号内的词选择恰当的义项 1.相:A.视,观察 B.辅助 C.貌相,状貌 D.扶着瞎子走路的人(1)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季氏将伐颛臾》)(2)今由与求也,(相)夫子。
(《季氏将伐颛臾》)2.过:A.过错 B.超过 C.太甚 D.责备(1)求!无乃尔是过与?(2)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3.国:A.国家 B.诸侯的封地 C.都城 D.一个地域(1)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2)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
(《郑伯克段于鄢》)二、解释下列括号内词的意思1.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2.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3.(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4.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三、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加以解释1.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2.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3.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四、解释下列句中带颜色的词,并与现代汉语中的用法加以比较1.沛公居(山东)时,贪於财货,好美姬。
2.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3.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4.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
5.当是时,项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
6.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
五、给下列括号内的词选择合适的义项1.虽(几)于成,其用于人也奚取焉?A.多少 B.小桌子 C.接近、接近 D.数量少2.抑愈所谓望孔子之门墙而不入于其(宫)者,焉足以知是且非邪?A.房屋的统称 B.宗庙 C.古代刑罚之一 D.古代五声音阶之一3.然后(识)古书之正伪,与虽正而不至焉者,昭昭然白黑分矣。
A.知道 B.知识,见识 C.记住 D.标志,记号4.亟称其人,所以(劝)之。
A.劝告 B.劝诫 C.勉励 D.提倡六、选出下列句中宾语前置的一项A.道德之归也有日矣,况其外之文乎?B.当其取于心儿注于手也,惟陈言之务去,戛戛乎其难哉!C.吾又惧其杂也,迎而距之,平心而察之,其皆醇也,然后肆焉。
2001年10月<古代汉语>试题及答案课程代码:00536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字用本义的一句是( )A.肉食者鄙,未能遠謀。
B.今之争奪,非鄙也,財寡也。
C.四鄙之萌人。
D.我皆有禮,夫猶鄙我。
2.下面对"聞佳人兮召予,將騰駕兮偕逝"中"逝"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逝:往。
B.逝:跑。
C.逝:死。
D.逝:通"誓",发誓。
3."殮不憑其棺,窆不臨其穴","臨"在句子中应理解为( )A.面对B.临视C.哭悼死者D.从高处向低处看4.对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解释完全正确的一条是( )A.德之不脩,學之不講。
[講:講解]B.不憤不啓,不悱不發。
[憤:憋悶,積]C.多行不義必自斃。
[斃:死亡]D.臧宣叔逆晋師,且道之。
[逆:違背]5.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用引申义的一句是( )A.若網在綱,有條而不紊。
B.敢問以國報隹誰者奈何?C.臧紇斬鹿門之關以出。
D.國危矣,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
6.下面列举的词义变化的例子,其变化类型属词义缩小的一例是( )A.響:回聲-聲音B.色:臉色-颜色C.獄:案件-監獄D.墳:土堆-墳墓7.在下面的同义词辨析中,对"恭"和"敬"两词的词义差异表述完全正确的是( )A."恭"可以用作动词带宾语;"敬"没有动词用法。
B."敬"表示一般的对人尊敬;而"恭"则表示对人非常尊敬。
C."敬"多用于对人有礼貌,不怠慢;"恭"多指对事严肃认真,不掉以轻心。
D."恭"多指对人有礼貌,不怠慢;"敬"多指对事严肃认真,不掉以轻心。
8."斗"的词义由"酌酒器"引申为"斗星",引申义与本义的联系是( )A.引申义与本义所指称的对象有相似之处。
B.引申义与本义所指称的对象相互关联,彼此牵涉。
C.引申义与本义之间有因果关系。
D.引申义与本义之间有条件关系。
9.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字用本义的一句是A.伯牛有疾,子問之。
B.左右以君賤之也,食以草具。
C.五穀皆熟爲有年也。
D.防民之口,甚於防川。
10.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其意义与现代汉语完全相同的是( )A. 怕乎無爲,澹乎自持。
B. 子爲父死,亡所恨。
C. 項王、范增疑沛公之有天下,業已講解。
D.下臣不幸,屬當戎行。
11.下列句子,"之"连接主谓结构的一句是( )A.民之有口,猶土之有山川也。
B.夫搏牛之蝱不可以破蟣蝨。
C.姜氏何厭之有?D.仲子所居之室,伯夷之所築與?抑亦盗跖之所築與?12."君爲我呼入"句中的"爲"字,其词性和语法作用是( )A.动词,作谓语。
B.介词,在被动句中引进动作的实际发出者。
C.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的服务对象。
D.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的目的。
13."太后之色少解"的"少"字,其词性是( )A.形容词B.副词C.名词D.动词14.下列句子,含有名词作状语的一句是( )A.射之,豕人立而啼。
B.行仁義而懷西戎,遂王天下。
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絶江河。
D.踵門而告文公。
15.下列句子,加着重号的"於"字引进行为主动者的一句是( )A.今之嗣主,忽於至道,皆惛於教,亂於治;迷於言,惑於語。
B.臣之客欲有求於臣。
C.上古競於道德,中古逐於智謀,當今争於氣力。
D.季氏將有事於顓臾。
16.下列句子,具有意动用法的一句是( )A.故天下盡以扁鵲爲能生死人。
B.范增數目項王,舉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C.管仲,世所謂賢臣,而孔子小之。
D.秦軍降諸侯,諸侯吏卒乘勝,多奴虜使之。
17.下列句子,具有使动用法的一句是( )A.會論虞常,欲因此時降武。
B.楚左尹項伯者,素善留侯張良。
C.孟嘗君客我。
D.關中阻山河四塞。
18.下列句子,具有前置宾语的一句是( )A.雖使五尺之童適市,莫之或欺。
B.誰與,哭者?C.吾能居其地,吾能乘其舟。
D.國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19.下列句子,不属于判断句的一句是( )A.是社稷之臣也。
B.楚左君項伯者,項羽季父也。
C.(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爲夫子?D.千金,重幣也。
20."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句中的"莫"字,其詞性是( )A.副词B.名词C.形容词D.无定代词21.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字用简化字的是( )A.窈窕淑女,钟鼓樂之。
B.適莽蒼者,三飡而反,腹猶果然。
C.布帛長短同,則賈相若。
D.予畏上帝,不敢不正。
22.下列句中的"诛"字,用本义的一句是( )A.商罪貫盈,天命誅之。
B.於予與何誅?C.誅屨于徒人費,弗得。
D.不誅之則爲亂。
23.下列各组汉字,形符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條倏脩修B.穀轂彀縠C.勝騰謄滕D.旗施旌旂24.下列各组字,都属于会意字的一组是( )A.甘朝問篇B.即戒鳴及C.行莫亦大D.雷遘集各25.下列工具书中,最适合初学古汉语者掌握古书中常用字的常用义的一本是( )A.詞詮B.經傳釋詞C.説文解字D.古漢語常用字字典26.《詩經·七月》:"五月斯螽動股,六月莎鷄振羽"后面的诗句,顺序正确的一组是( )A.七月在宇,八月在户,九月在野,十月蟋蟀入我爿木下。
B.七月在户,八月在野,九月在宇,十月蟋蟀入我爿木下。
C.七月在野,八月在户,九月在宇,十月蟋蟀入我爿木下。
D.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爿木下。
27.王维的五律《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暄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这首诗尾联出句的平仄格式是()A.仄起仄收式B.仄起平收式C.平起仄收式D.平起平收式28.古代注疏在辨析意义相同或相类的词语之间的细微差别时,常用的注释用语是( )A.謂之B.謂C.猶D.之爲言29.根据教材所标注的古音,对"大宛、吐蕃、莫邪、僕射"标音全对的一组是A.DàyuānTǔbōMòxiépūyìB.DàyuānTǔbōMòxiépūshèC.DàyuānTǔfānMòyēpūyìD.DàyuānTǔbōMòyēpūyì30.在"宣子説,乃輕幣"句中,"説"字后来通常用"悦"代替,下面各句中加着重号的字与"説"字的情况相类似的一句是( )A.嫂虵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謝。
B.黄帝伐涿鹿而禽蚩尤。
C.故饑歲之春,幼弟不饟。
D.四之日其蚤,獻羔祭韭。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31.在《詩經·七月》中,"十月"之后出现的词语有( ) A.納禾稼 B.穫稻C.亨葵及菽D.納于凌陰E.塞向墐户3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属于联绵词的是( )A.取彼狐狸,爲公子裘。
B.凡民有喪,匍匐救之。
C.環堵蕭然,不蔽風日。
D.於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嘆。
E.孟嘗君爲相數十年,無纖介之禍者,馮諼之計也。
33.下列各组词在上古属于同义词的有( )A.追-逐B.貧-窮C.省-視D.盗-贼E.更-改34.下列各组字,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四种结构都具备的有( )A.末然人牧B.鳳亦焚徒C.上燕徒聞D.車采灸逐E.羊亦佞鳴35.下列古书的注解,内容为串讲文意的是( )A.《楚辭·離蚤》:"日月忽其不淹兮,春與秋其代序。
"王逸注:"言日月晝夜常行,忽然不久,春秋往來,以次相代。
"B.《詩經·相鼠》:"相鼠有皮,人而無儀。
"鄭箋:"視鼠有皮,雖處高之處,偷食苟得,不知廉耻,亦與人無威儀者同。
"C.《詩經·汝墳》:"既見君子,不我遐弃。
"孔穎逹疏:"不我遐弃猶云不遐弃我。
"D.《左傳·隱公元年》:"不義不暱,厚將崩。
"孔穎逹疏:"高大而壞謂之崩。
"E.《詩經·采薇》:"彼路斯何?君子之車。
"鄭玄箋:"君子謂將率。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三、释词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着重号词语的意义。
36.今募天下入粟縣官,得以拜爵,得以除罪。
縣官:37.此雖免乎行,猶有所待者也。
待:38.項籍少時,學書不成,去;學劍,又不成。
書: 39.僑聞君子長國家者,非無賄之患,而無令名之難。
患:40.下臣不幸,屬當戎行,無所逃隱,且忄瞿奔辟而忝兩君。
忝:(二)说明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的词性和意义;如果没有实在意义,则说明其语法作用。
41.大人世及以爲禮,城郭溝池以爲固,禮義以爲紀。
以爲:42.夫星之隊,木之鳴,是天地之變,陰陽之化,物之罕至者也。
是:43.陳良,楚産也,悦周公、仲尼之道,北學於中國;北方之學者,未能或之先也。
或:44.大天而思之,孰與物畜而制之?孰與:45.民者,在上所以牧之,趨利如水走下,四方亡擇也。
所以: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46.解释下列句中加着重号词语的古今意义,并以此为例,分析说明古今词义在词义色彩上发生的变化:(1)長安中謡言曰:"見乞兒,與美酒,以免破屋之咎。
"(2)下流之人,衆毁所歸。
(3)馮唐已老聽吹嘘。
(4)然謀臣與爪牙之士,不可不養而擇也。
(5)吏治者利其然,則指道以明之;上奏畏却,則鍛煉而周内之。
(6)忠孝之人,持心近厚;鍛煉之吏,持心近薄。
47.根据文字学的观点,"莫"字的本义是昏暮,但是它主要被借用来表示语言中的无定代词,表示"没有谁(什么)",昏暮的意思后来用"暮"字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