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博弈论-教学大纲

博弈论-教学大纲

博弈论(英语)》教学大纲

Game Theory

Syllabus

课程编号:Course Code:150133B

课程类型:专业选修课

总学时:Hours:48

讲课学时:Lecture Hours: 48 实验(上机)学时:0

学分:Credits: 3

适用对象:金融学(金融经济实验班)

Applied Majors: Finance

先修课程:经济学原理,中级微观经济学

Prerequisites: Principles in Economics

一、课程的教学目标(Purposes)

博弈论作为经济金融类专业本科生的专业选修课程,包括非合作博弈理论和信息经济学初步两部分内容。该课程的讲授对于培养和训练学生的经济学思维,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本课程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在信息不对称和非合作条件下微观经济理论,并能够较好地应用博弈论的方法思考并解决实际问题,为学生们后续高级微观经济学及相关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Game Theory is a course specific for undergraduate students in Finance and Economics, and includes basics in Game Theory and some preliminaries in Information Economics. This course will teach students to think as economists, and improve their expertise in economics and finance. The target of this course is to help students to analyze and solve some problems in real life using Game Theory, and let students understand the economics theories in the context of information asymmetric, and thus shed the light for their studies and professions in the future.

二、教学基本要求(Requirement)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是阐述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的基础知识。目的在于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在非合作条件下经济主体的决策过程,和博弈论的基本原理,以及

不同的决策过程的经济福利影响。本课程在非合作博弈理论部分的主要内容包括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以及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该部分重点阐述博弈的战略式表示和扩展式表示、纳什均衡、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贝叶斯纳什均衡以及精炼贝叶斯纳什均衡。在信息经济学部分,本课程将重点阐述委托-代理机制、逆向选择和信号传递等内容。

本课程的考核方式及其所占权重如下:

出勤及课堂测验:10% 家庭作

业:20%

期中考试:30%

期末考试:40%

This course is mainly to teach the principles in non-cooperative game theory and

information economics, and let the students to understand the decision making process

under the non-cooperative conditions, as well as its welfare effects. In the non-

cooperative game theory part, this course will cover static game with complete

information, dynamic game with complete information, static game with incomplete

information and dynamic game with incomplete information. The information economics

part will cover the principal-agent problem, adverse selection, signaling and screening.

The evaluation of this course and its weights is as follows:

Attendance and quizzes: 10%

Homework: 20%

Midterm Exam: 30%

Final Exam: 40%

三、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Hours Schedule)

教学课时分配

四、教学内容(Content)

第一章导论

Chapter 1: In troducti on

教学重点、难点:博弈论的研究内容

课程考核要求:了解博弈论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及其与传统微观经济学的联系与区别

复习思考题:为什么博弈论成为当代微观经济学研究的重要领域?

Key Points : The main contents of game theory and its methodology

Requirement: Understand the main content and methodology of game theory, and its differe nee from traditi onal econo mics studies.

Summary Problem: Why game theory becomes the main stream of moder n microec onomics studies?

第二章完全信息静态博弈

Chapter 2: Static Game of Complete In formati on

第一节博弈论的基本概念及战略式表述

Secti on 1:The con ceptual framework of game theory and its strategic form represe ntati on

第二节纳什均衡

Section 2: Nash Equilibrium

第三节纳什均衡应用

Section 3: Applications of Nash Equilibrium

第四节混合战略纳什均衡

Section 4:Mixed strategy of Nash Equilibrium 第五节纳什均衡的存在性和多重性的讨论

Section 5:Existence and Multiplicity of Nash Equilibrium 教学重点、难点:博弈的战略式表述、占优战略均衡和纳什均衡、Cournot 寡头竞争模型、Hotelling 价格竞争模型、混合战略纳什均衡、纳什均衡的存在性和多重性。

Key Points :The strategic form representation, dominant strategy equilibrium, Nash equilibrium, Cournot Model on Oligopolistic competition, Hotelling Model on price competition, mixed strategy Nash equilibrium, the existence and multiplicity of Nash equilibrium

课程的考核要求:掌握博弈的战略式表述,理解占优战略均衡和纳什均衡,熟练掌握并运用古诺模型和豪泰林模型,熟练掌握混合战略纳什均衡,理解纳什均衡的存在性和多重性。

Requirement :Grasp the strategic form representation, understand the dominant strategy equilibrium and the Nash equilibrium; fully understand and apply the Cournot model and Hotelling model as well as the mixed strategy Nash equilibrium, understand the existence and multiplicity of Nash equilibrium.

复习思考题:以囚徒困境为例解释博弈的相关概念,并求解纳什均衡。

Summary Problem :Using the example of Prisoners'Dilemma, explain the relevant concepts in game theory and solve its Nash equilibrium.

第三章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Chapter 3: Dynamic Game of Complete Information

第一节博弈的扩展式表述

Section 1:The extensive form representation

第二节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

Section 2:Sub-game perfect Nash Equilibrium

第三节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的应用

Section 3:Applications of Sub-game perfect Nash Equilibrium 第四节重复博弈和无名氏定理

Section 4:Repeated Game and Nash Folk Theorem 教学重点、难点:博弈的扩展式表述、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逆向归纳法、

Stackelberg寡头竞争模型、政策的动态一致性、讨价还价模型、无限次重复博弈、无名氏定理。

Key Points :The extensive form representation, sub-game perfect Nash equilibrium, backward induction, Stackelberg Model, Dynamic Consistency, Bargaining Model, Infinite repeated game, Nash folk theorem

课程的考核要求:掌握博弈的扩展式表述,理解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并能够熟练掌握并运用逆向归纳法求解,熟练掌握并运用Stackelberg模型,掌握重复博弈以及无名氏定理。

Requirement :Grasp the extensive form representation, understand the sub-game perfect Nash equilibrium and use the backward induction to find it, fully understand and apply the Stackelberg model, as well as the repeated game and the Nash folk theorem.

复习思考题:以房地产开发博弈为例解释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并用逆向归纳法求解。

Summary Problem :Using the example of real estate development, explain the sub-game perfect Nash equilibrium and find all the SPNE via backward induction.

第四章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

Chapter 4: Static Game of Incomplete Information 第一节不完全信息博弈和贝叶斯纳什均衡

Section 1:Game with incomplete information and Bayesian Nash equilibrium 第二节贝叶斯纳什均衡的应用

Section 2:Application of Bayesian Nash Equilibrium 第三节贝叶斯博弈与混合战略均衡

Section 3:Bayesian game and mixed strategy equilibrium

第四节机制设计理论与显示原理

Section 4:Mechanism design and revelation principle 教学重点、难点:贝叶斯纳什均衡、混合战略均衡、机制设计理论。

Key Points :Bayesian Nash equilibrium, backward induction, mechanism design and revelation principle

课程的考核要求:掌握贝叶斯纳什均衡的概念,理解Harsanyi 转换和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的战略式表述,熟练掌握并运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的Cournot 模型,掌握一级价格密封拍卖和双方竞价拍卖的最优解的推导,理解机制设计和显示原理。

Requirement :Grasp the concept of Bayesian Nash equilibrium, and the Harsanyi transformation. Understand the Cournot model with incomplete information. Grasp the first price sealed bid auction and double auction and derive the optimal solution. Understand the mechanism design and relation principle.

复习思考题:以不完全信息Cournot 模型为例解释贝叶斯纳什均衡;解释并比较一级价格密封拍卖和竞价拍卖的区别。

Summary Problem :Using the example of prisoners'dilemma to explain the concept of Bayesian Nash equilibrium; Explain and compare first price sealed auction and the double auction.

第五章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Chapter 5: Dynamic Game of Incomplete Information 第一节精炼贝叶斯纳什均衡Section 1:Sub-game perfect Bayesian Nash equilibrium 第二节信号传递博弈及其应用

Section 2:Signaling game and its application 第三节精炼贝叶斯纳什均衡的再精炼

Section 3:More refined sub-game perfect Bayesian Nash equilibrium 第四节不完全信息重复博弈与声誉模型

Section 4:Repeated game with incomplete information and reputation model 教学重点、难点:精炼贝叶斯纳什均衡、信号传递博弈、声誉模型。

Key Points :Sub-game Bayesian Nash equilibrium, signaling game, reputation model

课程的考核要求:掌握子博弈精炼贝叶斯纳什均衡的概念,理解信号传递模型及垄断限价模型,理解序贯均衡的概念,掌握并运用声誉模型。

Requirement :Grasp the concept of sub-game Bayesian Nash equilibrium.

Un dersta nd the sig nali ng game and MilgromRoberts Model. Un dersta nd Kreps-Wilson sequential equilibrium. Understand and apply the KMRW reputation model.

复习思考题:以市场进入阻扰模型为例解释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的概念;阐述Milgrom-Roberts 垄断限价模型。

Summary Problem :Using the example of Entry-Deterrence to explain the concept of sub-game Bayesian Nash equilibrium; Explain Milgrom-Roberts monopoly-pricing Model.

第六章委托-代理理论

Chapter 6: The Principal-Agent Problem

第一节信息经济学引论

Section 1:Introduction to Information Economics

第二节委托-代理理论的分析框架

Section 2:The Framework of Principal-Agent Theory

第三节信息对称情况下的最优合同

Section 3:Optimal contract with symmetric information 第四节信息不对称情况下的最优合同

Section 4:Optimal contract with asymmetric information

第五节多阶段动态博弈-棘轮效应

Section 5:Optimal contract with asymmetric information: Ratchet Problem 第六节道德风险与锦标制度

Section 6:Moral hazard and rank order tournaments

第七节效率工资和监督力度

Section 7:Efficiency wage and Monitoring 教学重点、难点:委托代理问题的分析框架、棘轮效应、道德风险。

Key Points :Framework of Principal-Agent problem, Ratchet Problem, Moral Hazard

课程的考核要求:掌握委托代理问题的分析框架,理解不同条件下的最有合同,掌握并运用棘轮效应模型,运用道德风险解释现实问题。

Requirement :Grasp the framework of principal-agent problem. Understand the optimal contract under symmetric/asymmetric information. Understand and apply the ratchet model. Apply the moral hazard to explain problems in real life.

复习思考题:描述并解释委托代理问题中的参与约束和激励相容约束;以一个两阶段动态模型解释棘轮效应是如何弱化激励机制的。

Summary Problem :Please describe and explain the participation constraint and incentive compatibility constraint; Use a two-stage dynamic model to explain how the Ratchet effects weaken the incentive mechanism.

第七章逆向选择与信号传递

Chapter 7: Adverse Selection and Signaling

第一节逆向选择:旧车市场

Section 1:Adverse selection: used-car market

第二节逆向选择:保险市场

Section 2:Adverse selection: insurance market

第三节信号传递:Spenee劳动力市场模型

Section 3:Screening and signaling: Spence labor market model

教学重点、难点:逆向选择,Spe ncer模型。

Key Points:Adverse seleetion, Spenee labor market model 课程的考核要求:掌握并运用逆向选择的概念解释现实生活的问题,运用

Spe ncer劳动力市场模型解释现实问题。

Requirement:Understand and apply the concept of adverse selection to real life; Explain the Spence labor market model to explain some problems in real life.

复习思考题:以旧车市场和保险市场为例解释逆向选择;描述并解释Spence 劳动力市场模型及其应用。

Summary Problem :Please describe and explain the participation constraint and incentive compatibility constraint; Use a two-stage dynamic model to explain how the Ratchet effects weaken the incentive mechanism

六、主要参考书( Textbooks )

[1] Drew Fudenberg, Jean Tirole. Game Theory. USA: MIT Press, 1991

[2] Andrew Mas-Colell, Michael Whinston, and Jerry Green. Microeconomic Theory. U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3] 张维迎. 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 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

社. 2004 年

执笔人:苏立教研室主任:苏立系教学主任审核签名:

11

博弈论-教学大纲

博弈论(英语)》教学大纲 Game Theory Syllabus 课程编号:Course Code:150133B 课程类型:专业选修课 总学时:Hours:48 讲课学时:Lecture Hours: 48 实验(上机)学时:0 学分:Credits: 3 适用对象:金融学(金融经济实验班) Applied Majors: Finance 先修课程:经济学原理,中级微观经济学 Prerequisites: Principles in Economics 一、课程的教学目标(Purposes) 博弈论作为经济金融类专业本科生的专业选修课程,包括非合作博弈理论和信息经济学初步两部分内容。该课程的讲授对于培养和训练学生的经济学思维,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本课程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在信息不对称和非合作条件下微观经济理论,并能够较好地应用博弈论的方法思考并解决实际问题,为学生们后续高级微观经济学及相关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Game Theory is a course specific for undergraduate students in Finance and Economics, and includes basics in Game Theory and some preliminaries in Information Economics. This course will teach students to think as economists, and improve their expertise in economics and finance. The target of this course is to help students to analyze and solve some problems in real life using Game Theory, and let students understand the economics theories in the context of information asymmetric, and thus shed the light for their studies and professions in the future. 二、教学基本要求(Requirement)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是阐述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的基础知识。目的在于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在非合作条件下经济主体的决策过程,和博弈论的基本原理,以及

博弈论 教学大纲

《博弈论》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 帮助学生获得必要的博弈论科学基本知识,了解学科发展前沿,掌握探索博弈论科学基本规律的一般方法;使学生学会应用博弈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政治、经济、军事、管理和社会生活等领域的博弈问题。 (二)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1:让学生掌握博弈的定义、概念、分析方法,了解经典的博弈案例,掌握博弈的表述方法,能够找到博弈的均衡点,了解不确定博弈非合作博弈均衡。 1.1掌握博弈论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掌握博弈论的基本分析思路和方法、掌握博弈的表述方法,能够找到博弈的均衡点。 1.2了解经典的博弈案例,掌握委托人-代理人理论,能够理解和分析案例中的博弈均衡及其内涵。 1.3 了解不确定博弈非合作博弈均衡,理解不完美和不完全信息对博弈均衡的影响。 1.4 了解有限理性、进化博弈与合作博弈 1.5 了解博弈论历史和发展 课程目标2:用博弈论解释经济、社会现象,掌握机制设计和规则制定的内涵,理解个体的预测行为和实际行为,并可以研究它们的优化策略。 2.1用博弈论解释经济、社会现象,掌握机制设计和规则制定的内涵, 2.2理解个体的预测行为和实际行为,并可以研究它们的优化策略。 (三)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课程内容的对应关系

表1: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表 三、教学内容 第一章导论 1.教学目标:了解博弈论的定义,理解和掌握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2.教学重难点:重点: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之间的区别与联系;难点: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3.教学内容 1.1从游戏理论到决策理论 1.2一些例子 1.3博弈的特征和博弈的分类 4.教学方法 (1)讲授法。围绕课程的核心概念和基本理论进行讲解。 (2)讨论法。围绕课程中涉及到的专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3)案例模拟法。在教学中,选择相应的博弈案例,让学生理解博弈的条件、过程和均衡结果。 5.教学评价 (1)什么是博弈?博弈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博弈论》教学大纲

《博弈论》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教学目的和要求 (一)性质和目的 博弈论是研究多人决策问题的理论,这类问题在经济学研究中又经常会遇到。例如,大家都已经十分熟悉的寡头垄断市场就是典型的多人决策——期中的每一厂商必须考虑其它厂商的行为。但博弈论在经济领域的应用远不限于产业组织理论。在微观研究领域,交易机制的模型就涉及博弈论;在中观经济研究中,劳动力经济学和金融理论都有关于企业要素投入品市场的博弈论模型,即使在一个企业内部也存在博弈论问题:如许多工人可能会为同一升迁机会勾心斗角,不同部门间也会为争取公司的资本金投入相互竞争。最后,从宏观的角度看,国际经济学中关于国家间的相互竞争,选择关税或其它贸易政策的模型;宏观经济学中也有货币当局和工资、价格制定者间的战略相互影响,最终决定了货币政策效果的模型。 学习本课程的目的在于使金融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掌握博弈论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基本理论,并学会用博弈论的思想方法分析理论与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 (二)教学方法 主要采用课堂教学的方式,其间有针对性地指导研究生阅读相关文献、著作,开展课堂讨论,以开拓思维。 (三)教学安排

本课程中,我们将讨论四类博弈: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如果其中一个参与人不知道另外参与人的收益函数,该博弈就是不完全信息的,如在拍卖中,每一个竞买者都不知道另外竞买者愿为拍卖品出多高的价格)。与上述四类型博弈相对应的是四个均衡概念:纳什均衡、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贝叶斯纳什均衡和精炼贝叶斯纳什均衡。 本课程32总学时,2个学分。 二、基本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第一章博弈论基本概念(4学时) 1.1博弈论典型案例介绍 1.2博弈论的基本概念及战略式描述 第二章完全信息静态博弈(6学时) 2.1可理性化和反复剔除劣行动 2.2纳什均衡 2.3 纳什均衡的存在性与多重性讨论 2.5 混合战略的纳什均衡及其存在性 第三章纳什均衡应用举例(4学时) 3.1 Cournot寡头垄断模型 3.2 Hotelling寡头垄断模型 3.3 监督博弈 3.4 公地的悲剧 3.5市民责任博弈

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教学大纲

《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30412B 课程类型:□通识教育必修课□通识教育选修课 □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 □学科基础课 总学时:32讲课学时:32 学分:2 适用对象:经济学、经济学实验班 先修课程:微观经济学、高等数学 一、课程的教学目标 《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是研究策略相互影响的局势中,参与人如何选择自己的策略才能使自身的收益最大化的一门课程。无论是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还是人们的日常生活,我们都会经常碰到利益相互影响的博弈问题,也会经常使用博弈去选择策略,不管是自觉的还是无意识的。近年来,博弈论的思想和建模方法已渗透到了几乎所有的经济分析领域,拓宽了经济学的研究领域,加深了经济学的分析,有以博弈论为基础重构经济学大厦的趋势。萨缪尔森曾说过,“要想在现代社会做一个有文化的人,你必须对博弈论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可见博弈论的重要性。而作为经济类本科生,尤其需要掌握博弈论的思想和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目标1:要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博弈分析方法, 目标2:能建立和分析简单的博弈模型, 目标3:并能应用博弈思想分析实际经济问题。 二、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博弈论,包括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等内容;第二部分是信息经济学,信息经济学本质上是非对称信息博弈论在经济学上的应用,包括委托-代理理论、逆向选择模型、信号传递模型等内容。对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和完全信息动态博弈这两类基本博弈模型要讲透,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和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可做简单讲解,信息经济学可以穿插在博弈论的讲解中。通过各类博弈模型的对比讲解,可以更好的突出重点,掌握难点,并结合实例,加强重点知识的学习和巩固。 为实现教学目标,除了课堂讲授的方式外,也可以采用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等教学方式,还可以给学生留一些课后思考题,督促学生课后自学。 教学过程中应注意联系实际,尽量多的介绍现实中的例子,并使学生学习将博弈思想应用于现实的方法。 该课程从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和西方经济学理论,熟练经济分析的工具软件的操作,能够运用数理对经济机制建模和分析,能够使用书面和口头表达方式就本专业领域现象和问题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具有自主和终身学习意识,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方面促进了毕业要求的实现。 三、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教学课时分配 四、教学内容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什么是博弈论 1、博弈论的概念

博弈论教学大纲

博弈论》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教学说明 1、课程的性质与任务《博弈论》是经济学院本科生的限定选修课。 2、课程教学目标课程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获得必要的决策科学基本知识,了解学科发展前沿,掌握探索系统科学基本规律的一般方法;使学生学会应用博弈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政治、经济、军事、管理和社会生活等领域的博弈问题。 3、适用专业与学时数本课程的教学大纲适用于经济学和非经济类的本科专业的本科生。为了让学生基本地掌握发展经济理论,我们计划用38 个学时分五部分讲授知识,用 4 个学时进行经济实践活动,希望在教学与实践中,学生能够加强对发展经济学理论的理解和检验。 4、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本课程以微观经济学为基础。 5、推荐教材与参考书 《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张维迎著,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 《博弈论战略分析入门》,Roger A McCain 著,原毅军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 《博弈论》施锡铨著,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Game Theory 》,1991,D.Fudenberg& J.Tirole 中译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经济博弈论》(第二版)谢识予编著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2。 6、主要教学方法与媒体要求本课程以老师课堂讲授为主,以学生课后实践为辅,同时鼓励学生参与经济实践与经济讨论的活动如举行经济散文竞赛和经济辩论等等。为适应科学教育的现代化、国际化和信息化,我们在教学媒体上逐步使用电脑、投影仪、幻灯片等硬件设备,与此相配套的就是使用诸如Powerpoint 之类的电子讲稿,此外我们还将通过网络与学生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的交流,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的动态和存在的问题。 7、开课与编写大纲单位:经济学教研室;课程负责人:卢燕平;审定单位:经济学院; 第二部分教学内容 本书共有五个大的专题。 第1个专题基本原理 第1章. 冲突、战略与博弈( 2 课时) 1、基本要求:让学生了解到博弈的定义、概念、分析方法等等,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这一章是学习博弈论的开始,因此,在阐述基础知识点时尽量结合实例进行,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博弈论》-课程教学大纲

《经济博弈论》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16046305 课程名称:经济博弈论 英文名称:Economy Game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 总学时:32 学分:2 适用对象:经管类专业大二、大三年级学生 先修课程:微观经济学、微积分。 二、课程简介 中文简介:本课程是经济学的标准分析工具之一,着重研究个体之间的相互依存性,是日常生活中一种极重要的思维方式,在经济学课程建设中占有核心地位。产业组织理论中的新产业组织学派,信息经济学中的海萨尼转化,宏观经济学中的博弈方法,区域经济学中的空间博弈问题,制度变迁理论中的演化博弈分析、公共经济学中的委托代理问题和公共选择问题等都与本课程有关。 英文简介:This course is one of the standard analysis tools of economics. It focuses on the interdependence of individuals. It is an extremely important way of thinking in daily life and occupies a core position in the construction of economics courses. The new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school in the theory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the Hesanian transfo rmation in information economics, the game method in macroeconomics, the spatial game problem in regional economics, the evolutionary game analysis in the theory of 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the public economics The principal-agent issues and public choice issues are all related to this course. 三、课程性质与目的 在掌握微、宏观经济学的基础上,同学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经济博弈论的主要理论知识,培养学生正确分析问题做出决策的能力,并能从博弈的角度

《博弈论》课程教学大纲

博弈论 GameTheory 一、课程基本信息 学时:32 学分:2 考核方式:考试(闭卷),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 中文简介:博弈论是应用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其研究对象是以市场竞争中的主体,企业或个体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它们之间的对抗、依赖与制约作为前提与出发点来研究主体之间的行为策略,以科学决策为依据,指导主体合理地组织生产、配置资源与开展竞争等微观经济活动,将现代经济学原理和数学分析工具相结合,应用于现代金融企业的经营决策中。它是一门现代经济学和决策管理学的交叉学科。学习本课程的目的在于使金融管理类学生掌握博弈基础原理、管理决策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为毕业后从事企业、事业等单位的金融管理工作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 本课程作为统计学专业的专业选修课,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概率论基础与逻辑思考能力。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几种经典的博弈模型及将博弈模型应用于实际案例之中。课程基本要求如下: (1)了解博弈论中的基本元素,多种博弈模型的定义 (2)在现实案例中套用博弈模型,解释一些常见的社会现象当中的博弈意义。 (3)了解博弈模型的优缺点,正确使用博弈。 (4)利用博弈模型解决现实问题。 (5)认识博弈论在经济学中的地位,了解博弈模型与数学模型的结合。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法 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综合采用多种的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1)课堂讲授:在课堂讲授中,紧密联系现实与书本知识,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做到活学活用。(2)案例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选择恰当的案例作为课程内容,并采用案例分析、案例讨论等教学环节,促进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与

经济博弈论课程教学大纲

经济博弈论课程教学大纲 经济博弈论课程教学大纲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竞争的加剧,经济博弈论作为一门重要的经济学分支学科,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经济博弈论研究的是个体或群体在决策过程中面临 的各种策略选择和博弈行为,以及这些行为对个体或群体利益的影响。本文将 探讨经济博弈论课程教学的大纲设计。 一、引言 经济博弈论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介绍经济博弈论的起源、发展和应用领域,以及为什么学习经济博弈论对于理解和解决现实经济问题的重要性。 二、博弈基本概念 2.1 策略与策略组合 解释策略和策略组合的概念,以及它们在博弈过程中的作用。介绍纳什均衡和 博弈树等基本工具,以及它们在博弈分析中的应用。 2.2 支配策略与支配策略组合 讲解支配策略和支配策略组合的概念,以及如何通过排除支配策略来简化博弈 分析。举例说明支配策略的应用和意义。 2.3 均衡概念 介绍纳什均衡、帕累托最优和互利最优等均衡概念。解释各种均衡概念的定义 和特点,以及它们在不同博弈模型中的应用。 三、静态博弈 3.1 纳什均衡 详细讲解纳什均衡的概念和计算方法。通过案例分析,演示如何找到博弈中的

纳什均衡,并讨论纳什均衡的稳定性和存在性。 3.2 博弈分类与解 介绍博弈的分类方法,如合作博弈和非合作博弈。解释不完全信息博弈和完全 信息博弈的区别,并探讨如何解决不完全信息博弈中的不确定性问题。 四、动态博弈 4.1 重复博弈 讲解重复博弈的概念和特点。介绍如何通过反复博弈来解决非合作博弈中的合 作问题,以及如何应对策略的变化和学习。 4.2 演化博弈 介绍演化博弈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讨论演化博弈在生物学和社会科学中的应用,并探讨演化稳定策略的形成和演化路径。 五、应用案例分析 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和讨论经济博弈论在市场竞争、企业决策、政府政策制定 等领域的应用。重点关注博弈分析在解决现实经济问题中的局限性和挑战。 六、总结与展望 总结经济博弈论课程的主要内容和学习收获。展望经济博弈论在未来的发展方 向和应用前景,并鼓励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新和研究。 通过以上大纲设计,经济博弈论课程的教学将更加系统和全面。学生可以从基 本概念和方法入手,逐步深入理解和应用经济博弈论的原理和工具。同时,通 过案例分析和应用实践,学生将能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提升解决 问题的能力和思维方式。希望这门课程能够培养学生的经济思维和分析能力, 为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博弈论教学大纲 思政

博弈论教学大纲思政 博弈论教学大纲思政 引言: 博弈论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不仅仅是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的基础,也被广泛应用于政治、国际关系、社会学等领域。因此,博弈论的教学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决策能力和战略意识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探讨博弈论教学的内容和方法,并结合思政教育,探索如何将博弈论教学与思政教育相结合,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一、博弈论教学内容的设计 1. 基本概念和原理的介绍:首先,学生需要了解博弈论的基本概念,如博弈、策略、收益等。同时,他们还需要了解博弈论的一些基本原理,如纳什均衡、博弈解、合作博弈等。通过深入理解这些概念和原理,学生可以建立起对博弈论的整体认识。 2. 不完全信息博弈的分析:不完全信息博弈是博弈论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这一部分的教学中,学生将学习如何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进行博弈分析。他们将学习到信息的价值、信息的获取和利用等相关概念,并通过案例分析来加深对不完全信息博弈的理解。 3. 演化博弈的研究:演化博弈是博弈论中的另一个重要分支。在这一部分的教学中,学生将了解到演化博弈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如进化稳定策略、演化动力学等。通过学习演化博弈,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博弈论在生物学、社会学等领域的应用。 4. 合作博弈的分析:合作博弈是博弈论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研究的是博弈参

与者如何通过合作来实现共同利益。在这一部分的教学中,学生将学习到合作 博弈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如核心、稳定集等。通过学习合作博弈,学生可以培 养出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博弈论教学方法的选择 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博弈论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但仅仅停留在理论层 面的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教师应该通过案例分析、游戏模拟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将博弈论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2. 多元化的教学资源:博弈论是一门涉及多学科的学科,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利 用各种学科的教学资源,如经济学的案例、管理学的实践等。通过多元化的教 学资源,可以使学生从不同角度去理解博弈论,提高他们的综合分析能力。 三、博弈论教学与思政教育的结合 1. 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博弈论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到在博弈中,个体的 利益与整体的利益之间的关系。通过学习博弈论,学生可以意识到在现实生活中,个人的行为往往会影响到他人的利益。因此,博弈论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 培养出一种以他人利益为重的道德观念。 2.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博弈论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在博弈中,个体 的选择会对整个社会产生影响。通过学习博弈论,学生可以意识到自己在社会 中扮演的角色,以及自己对社会的责任。因此,博弈论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培 养出一种积极的社会责任感。 结语: 博弈论的教学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决策能力和战略意识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和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博弈论

博弈论教学大纲

博弈论教学大纲 博弈论教学大纲 一、课程目标 本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博弈论的基本概念和方法,理解博弈论在经济学、政治学、生物学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并能够运用博弈论分析实际问题。 二、课程内容 1、博弈论基础知识定义博弈、策略、均衡等基本概念,介绍常见的博弈类型,如零和博弈、非零和博弈、重复博弈等。 2、纳什均衡介绍纳什均衡的概念和求解方法,分析纳什均衡在各种博弈类型中的应用。 3、扩展式博弈介绍扩展式博弈的概念和求解方法,分析讨价还价模型、性别战等经典案例。 4、重复博弈介绍重复博弈的概念和求解方法,分析合作行为的涌现和惩罚机制的设计。 5、演化博弈介绍演化博弈的概念和求解方法,分析生物进化过程中的博弈问题,如囚徒困境、雪堆博弈等。

6、实验博弈介绍实验博弈的概念和方法,分析实验结果与理论预测的差异及其原因。 7、博弈论应用分析博弈论在经济学、政治学、生物学等领域的应用案例,如寡头垄断市场、民主选举、生态竞争等。 三、课程方法 1、讲授通过讲授的方式,使学生掌握博弈论的基本概念和方法,理解博弈论的应用背景。 2、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博弈论在各领域的应用,并能够运用博弈论分析实际问题。 3、小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在互相交流中深化对博弈论的理解,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实验设计通过实验设计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实验博弈的方法和技巧,并通过实验结果验证理论预测的准确性。 四、课程评估 1、课堂参与度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包括提问、回答问题和小组讨论的表现等。 2、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包括理论推导、案例分析和实验报告等,以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博弈论》教学大纲(本科)

博弈论 一、课程介绍 博弈论,亦名“对策论”、“赛局理论”,属应用数学的一个分支,博弈论已经成为经济学的标准分析工具之一。目前在生物学、经济学、国际关系、计算机科学、政治学、军事战略和其他很多学科都有广泛的应用。博弈论主要研究公式化了的激励结构间的相互作用。是研究具有斗争或竞争性质现象的数学理论和方法。也是运筹学的一个重要学科。博弈论考虑游戏中的个体的预测行为和实际行为,并研究它们的优化策略。 教学目标:使学生具备博弈论的思维,会使用博弈的方法来分析经济问题,掌握博弈论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二、课程教学内容 1.导论 掌握内容: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了解内容:博弈论与主流经济学的新发展,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2.博弈论的基本概念及战略式表述 掌握内容:信息/完美信息与完全信息/不完美信息与不完全信息的区别与联系/共同知识的概念/战略鱼行动的区别与联系。 了解内容:博弈论的基本概念/参与人/行动/支付函数。 3.纳什均衡及纳什均衡应用举例 掌握内容:纳什均衡的概念/占优策略均衡概念/重复提出均衡概念。 了解内容:古诺模型/豪泰林模型。 4.混合策略纳什均衡 掌握内容:掌握混合策略纳什均衡的求解方法。 5.博弈的扩展式表述 掌握内容:博弈树的画法即代表的含义。 了解内容:信息集的概念。 6.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 掌握内容:会用逆向归纳法求解子博弈。 了解内容: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的概念。 7.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应用举例 掌握内容:产量领导模型/价格领导模型。 了解内容:宏观经济政策的动态一致性/讨价还价模型。 8.重复博弈 掌握内容:会求解重复博弈的纳什均衡,掌握冷酷战略的含义及应用。 了解内容:重复博弈的概念/有限次重复博弈与无限次重复博弈。 9.不完全信息博弈 掌握内容:不完全信息博弈的基本概念/贝叶斯法则应用。 了解内容:主观概率理论。 10.海萨尼转化 掌握内容:海萨尼转化的含义及方法。 122

《博弈论及竞争战略》-课程教学大纲

《博弈论及竞争战略》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16086603 课程名称:博弈论及竞争战略 英文名称:Game Theory and Competitive Strategy 课程类别:专业课 学时:48 学分:3 适用对象:电子商务等本科专业 考核方式:考试 先修课程:管理学、高等数学、微观经济学、电子商务战略等相关课程 二、课程简介 博弈论是近年来现代经济学中发展最迅速的分支学科。博弈论研究多人决策问题,在社会经济的各个层面都有许多可用博弈论分析或解决的决策问题,因此博弈论在经济学理论和应用学科有着广泛的应用,是掌握现代经济学的关键。 博弈论是研究决策主体的行为产生相互作用时各个主体之间的最优决策以及决策均衡问题,在西方经济学的教科书中,博弈论已是一门被广泛接纳的理论知识课程,博弈论之所以成为主流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因为信息问题在经济学中变得越来越重要,博弈论广泛而深远地改变了经济学家的思维方式。 Game theory is the most rapidly developing branch of modern economics in recent years. Game theory research on the issue of multi person decision making, and there are many decision making problems that can be analyzed or solved by game theory at all aspects of social economy. Therefore, game theory is widely used in economics and applied science, and it is the key to master modern economics. Game theory is the optimal decision-making and decision-making equilibrium between the various subjects when the behavior of the decision-maker interacts with each other.In Western economics textbooks, game theory is a widely accepted theoretical knowledge course. It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mainstream economics because information problems are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in economics, and game theory broadens and profoundly changes the way of thinking of economists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

博弈论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博弈论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博弈论基础 英文名称:Game Theory 课程编号:X4080251 学时数:32其中实验(实训)学时数:0课外学时数:0 学分数:2 适用专业:金融学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经济类专业选修课程之一。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从应用角度出发,在理论和实践上掌握博弈论的基本概念和基本 方法,使学生具有应用博弈论的方法分析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 二、课程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重点和难点 1.博弈的基本理论 基本要求:理解策略形式的博弈,掌握博弈三要素和博弈的基本分类,理解囚徒困境、“抓钱博弈”。 重点和难点:博弈要素、囚徒困境 2.同时决策博弈 基本要求:掌握纳什均衡的定义,理解优势策略均衡,理解纳什均衡的应用。 重点和难点:纳什均衡 3.混合策略纳什均衡 基本要求:理解混合策略与期望支付,了解反响函数法,掌握纳什定理和奇数定理,了解多重纳什均衡及其甄别。 重点和难点:纳什定理 4.序贯决策博弈 基本要求:掌握序贯决策博弈与博弈树,理解策略与行动,了解序贯博弈的纳什均衡, 了解倒推法。 重点和难点:序贯决策博弈与博弈树 5.同时博弈与序贯博弈 基本要求:掌握正规型表示与展开型表示,理解同时决策与序贯决策的混合博弈,了解 树型博弈的子博弈,了解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 重点和难点:同时博弈与序贯博弈的正规型表示与展开型表示 6.重复博弈和策略性行动 基本要求:理解囚徒困境的有限次重复,理解囚徒困境的无限次重复,掌握重复次数不 确定的情形,.掌握策略性行动的分类。 重点和难点:囚徒困境的有限次、无限次重复

7.零和博弈 基本要求:掌握零和博弈与非零和博弈,了解最小最大方法、直线交叉法,理解零和博弈的线性规划解法,了解霍特林模型。 重点和难点:零和博弈与非零和博弈,零和博弈的线性规划解法三、教学方式及学时分配 四、课程其它教学环节的要求 本课程以教师讲课为主,并适当安排课堂讨论,以学生课后实践为辅,同时鼓励学生参与经济实践与经济讨论的活动如举行经济辩论、撰写小论文等。 五、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微观经济学。 六、教学参考书目《博弈论教程》王那么柯李杰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张维迎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996 《博弈论》施锡铃著,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经济博弈论》(第二版)谢识予编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博弈论教学大纲(2017秋)

博弈论教学大纲(2017秋) “博弈论”教学大纲 (清华大学2017年秋季学期) 课程名称:博弈论(Game Theory) 课程性质:专业限选课 上课时间:周二下午1:30-4:05(全周上课) 上课地点:六教6A211 授课教师:钟笑寒,zhongxh@https://www.doczj.com/doc/2519366185.html,/doc/f87194175.html,,电话:62772540 答疑:周三晚9:30-10:30,伟伦551。 助教:盛大林,shengdl.16@https://www.doczj.com/doc/2519366185.html,/doc/f87194175.html,, 手机:188******** 课程网址:清华大学网络学堂https://www.doczj.com/doc/2519366185.html,/doc/f87194175.html,/ 课程目的:博弈论是现代经济学的重要支柱,在其他社会科学(如法学、政治学)甚至某些自然科学(如生物学)中也日益发挥作用。本课程是博弈论的入门课,主要目的是使学生:?领会博弈论的基本思想 初步掌握博弈论的基本概念与分析方法 培养运用博弈论的思想和方法观察和分析经济社会现象的能力 教材: Dixit, Avinash, and Susan Skeath, Games of Strategy, 3rd edition, W. W. Norton & Company, 2009.中文版:《策略博弈》,蒲勇健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考核要求:作业4次(15%),期中考试(35%);期末考试(50%)。 教学日历:

第1讲(9/19)引论与基本原理(教材第1、2章) 第2讲(9/26)序贯博弈(第3章) 第3讲(10/10)纯策略同时博弈I(第4章) 第4讲(10/17)纯策略同时博弈II、III(第5章) 第5讲(10/24)序贯博弈与同时博弈的结合(第6章)(交作业1) 第6讲(10/31)混合策略同时博弈I(第7章) 第7讲(11/7)混合策略同时博弈II(第8章) 期中考试(11/14)(交作业2) 第8讲(11/21)不确定性与信息(第9章) 第9讲(11/28)策略性行动(第10章) 第10讲(12/5)囚徒困境与重复博弈(第11章) 第11讲(12/12)集体行动博弈(第12章)(交作业3) 第12讲(12/19)演化博弈(第13章) 第13讲(12/26)讨价还价(第18章) 第14讲(1/2)市场与竞争(第19章) 期末考试(1/?)(交作业4)

《博弈论》课程教学大纲

《博弈论》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中英文) 中文名称:博弈论 英文名称:Game Theory 二、课程代码及性质 ECN5011 学科(大类)基础课 必修 三、学时与学分 总学时:40(理论学时:40学时;实践学时:0学时) 学分:2.5 四、先修课程 先修课程:《中级微观经济学》 五、授课对象 本课程面向经济学院经济各专业的二年级本科生 六、课程教学目的(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贡献和作用) 《博弈论》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在学生了解、认识和掌握博弈论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所学博弈论分析方法来分析经济领域相关问题的能力。通过博弈论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影响策略互动的主要因素、以及机制设计的基础知识。牢固掌握的内容包括:纳什均衡,混合策略均衡,完全信息展开型博弈,贝叶斯均衡,动态博弈,可理性化,动态博弈等。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 课程重点:均衡解的概念、求解、刻画与运用。

课程难点:运用合理的均衡解概念分析策略互动场景。 八、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为主。辅以讨论、辩论环节。 教学手段:主要课程内容采用幻灯片演示的方法。 九、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一)教学内容1(教师课堂教学4学时+ 学生课后学习4学时) 教学内容:占优均衡 课后文献阅读:无. 课后作业和讨论:课后作业 (二)教学内容2(教师课堂教学8学时+ 学生课后学习8学时) 教学内容:纳什均衡(纯策略与混合策略)、以及在产业组织中的应用 课后文献阅读:无 课后作业和讨论:课后作业 (三)教学内容3(教师课堂教学8学时+ 学生课后学习8学时) 教学内容:不完全信息博弈与贝叶斯均衡 课后文献阅读:无 课后作业和讨论:课后作业 四)教学内容4(教师课堂教学8学时+ 学生课后学习8学时)教学内容:序贯博弈与子博弈精炼均衡 课后文献阅读:无 课后作业和讨论:课后作业 五)教学内容5(教师课堂教学4学时+ 学生课后学习4学时)教学内容:委托代理模型等

经济博弈论教学大纲

《经济博弈论》 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经济博弈论 英文名称:E conomy Game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 总学时:32 讲课学时:28 实践讨论学时:4 学分:2 适用对象:经管类专业大二、大三年级学生 先修课程: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高等数学等。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在掌握一定经济学基础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本课程的教学,指导学生掌握经济博弈论的主要理论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正确分析问题做出决策的能力,并能初步理解现代企业及政府机关中各种政策的运用及效果预测、分析。 二、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以经济人的决策行为为研究对象,以静态、动态和重复博弈理论为重点。学完本课程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一)了解博弈论的内容和理论结构等基础知识; (二)正确理解有限理性假设下的进化博弈理论,能够对经典模型做出恰当的 分析; (三)正确理解非理想信息状态下的静态和动态博弈论,能够分析相关的案例; (四)了解合作博弈理论的基础知识,能够理解合作博弈与非合作博弈的区别; (五)了解博弈论的发展历史和前沿研究项目。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导论 1.1 什么是博弈论 1.2 几类经典博弈模型 1.3 博弈结构和博弈的分类 第二章完全信息静态博弈

2.1 基本分析思路和方法 2.2 纳什均衡 2.3 无限策略博弈分析和反应函数 2.4 混合策略和混合策略纳什均衡 2.5 纳什均衡的存在性 2.6 纳什均衡的选择和分析方法扩展 第三章完全且完美信息动态博弈 3.1 动态博弈的表示法和特点 3.2 可信性和纳什均衡的问题 3.3 子博弈和子博弈完美纳什均衡 3.4 几个经典动态博弈模型 3.5 有同时选择的动态博弈模型 3.6 动态博弈分析的问题和扩展讨论 第四章重复博弈 4.1 重复博弈引论 4.2 有限次重复博弈 4.3 无限次重复博弈 第五章有限理性和进化博弈 5.1 有限理性博弈及其分析框架 5.2 最优反应动态 5.3 复制动态和进化稳定性:两人对称博弈5.4 复制动态和进化稳定性:两人非对称博弈第六章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 6.1 静态贝叶斯博弈和贝叶斯纳什均衡 6.2 暗标拍卖 6.3 双方报价拍卖 第七章合作博弈理论初步 7.1 合作博弈引论 7.2 两人讨价还价问题

试验教学大纲-首都师范大学基础教育信息化试验教学示范中心

试验教学大纲-首都师范大学基础教育信息化试验教学示范中心 LT

教材 祝智庭,王陆.《网络教育应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陈丽编著.《远程教育学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参考书武法提 .《网络教育应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武法提编译,《网络教育的国际展望》.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Beverly Abbey 主编,丁兴富译.《网络教育——教育与认知发展新视角》.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年 https://www.doczj.com/doc/2519366185.html,:8081首师大虚拟学习社区上随着课程进展发布更多的学习资料 博弈论MOOC教育实验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课程名称:博弈论 英文名称:Game theory 课程任务:课程教学任务是帮助学生获得必要的决策科学基本知识,掌握探索系统科学基本规律的一般方法;使学生学会应用博弈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政治、经济、军事、管理和社会生活等领域的博弈问题。 预修课程:无 授课对象:大学一年级本科生 授课学时:32学时 二、参考教材 1.《博弈论》焦宝聪,陈兰平主编,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博弈论战略分析入门》,Roger A McCain著,原毅军等译,机械工业出 版社;

3. 策略思维——商界、政界及日常生活中的策略竞争,(美)迪克西特,(美) 奈尔伯夫著,王尔山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三、教学内容及目标 章节教学内容教学目标 第一章博弈论基本概述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博弈论的基本概念,博弈论的 基本问题,博弈论与经济学的关系。 第二章纳什均衡讨论非合作博弈中的占有策略和占优策略均衡,掌握纳什均衡,熟悉古诺模型。 第三章 二人有限零和博 弈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二人零和博弈,纯策略意义下纳什均衡的概念和求解方法;了解混合策略意义下纳什均衡的概念和求解方法。 第四章非零和博弈的混 合策略纳什均衡 通过本章的学习,重点掌握求解非零和博弈纳什均衡 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思路。尝试理解混合策略在实际中 的应用。 第五章三人博弈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三人博弈的纳什均衡,公共物品供给博弈,战略合作同盟,抗共谋纳什均衡。 第六章 合作博弈的基本 概念了解合作博弈的基本概念,掌握合作的特征函数表达式及合作博弈的三种联盟结构。 第七章子博弈与子博弈 完美均衡 通过本章的复习,理解子博弈与子博弈完美均衡概 念,掌握求解子博弈完美均衡的方法。 第八章重复博弈通过本章的复习,理解重复博弈,有限次重复博弈,无限次重复博弈,及二者对应策略选择计算方法。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