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 博弈论初步
- 格式:ppt
- 大小:682.50 KB
- 文档页数:62
第十章 博弈论初步第一部分 教材配套习题本习题详解一、简答题1.什么是纳什均衡?纳什均衡一定是最优的吗?解答:(1)所谓纳什均衡,是参与人的一种策略组合,在该策略组合上, 任何参与人单独改变策略都不会得到好处。
(2)不一定。
如果纳什均衡存在,纳什均衡可能是最优的,也可能不是最优的。
例如,在存在多个纳什均衡的情况下,其中有一些纳什均衡就不是 最优的;即使在纳什均衡是唯一时,它也可能不是最优的,因为与它相对应的支付组合可能会小于与其他策略组合相对应的支付组合。
如:囚徒 困境。
2.在只有两个参与人且每个参与人都只有两个策略可供选择的情况下, 纯策略的纳什均衡最多可有几个?为什么?解答:在只有两个参与人 (如 A和 B)且每个参与人都只有两个策略可供选择的情况下,纯策略的纳什均衡最多可有四个。
例如,当A与B的支付矩阵可分别表示如下时,总的支付矩阵中所有四个单元格的两个数字均有下划线,从而,总共有四个纳什均衡。
A 的支付矩阵=⎥⎦⎤⎢⎣⎡22211211a a a aB 的支付矩阵=⎥⎦⎤⎢⎣⎡22211211b b b b例如:a 11=a 12=a 21=a 22,b 11=b 12=b 21=b 22就会得到以上四个纳什均衡。
具体事例为: 73737373⎡⎤⎢⎥⎣⎦3.在只有两个参与人且每个参与人都只有两个策略可供选择的情况下,纯策略的纳什均衡可能有三个。
试举一例说明。
解答:在只有两个参与人且每个参与人都只有两个策略可供选择的情况下,纯策略的 纳什均衡可能有4个、3个、2个、1个和0个五种情况,所以可能有3个。
例如,当参与 人A与B的支付矩阵可分别表示如下时,总的支付矩阵中恰好有三个单元格的两个数字均有下划线,从而,总共有三个纳什均衡。
A 的支付矩阵= ⎥⎦⎤⎢⎣⎡22211211a a a a B 的支付矩阵=11122122b b b b ⎡⎤⎢⎥⎢⎥⎣⎦ A 、B 共同的支付矩阵=1111121222222121a b a b a b a b ⎡⎤⎢⎥⎢⎥⎣⎦具体事例为: 76157323⎡⎤⎢⎥⎣⎦4.在只有两个参与人且每个参与人都只有两个策略可供选择的情况下,如何找到所 有的纯策略纳什均衡?解答:可使用条件策略下划线法。
第十三章博弈论初步目前博弈论发展的非常深入,这里只是介绍一些初步知识。
在四、五十年代,由冯·诺依曼(Von Neumann)、摩根斯坦恩(Morgenstern)把对策论、运筹学引入经济学,形成了最早的博弈论。
几时年来,博弈论在经济学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重要作用,1994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就授予三位博弈论学家:纳什(Nash)、泽尔腾(Selten)和海萨尼(Harsanyi)。
博弈论的英文是GAME THEORY,字面的意思是游戏策略,及用类似游戏中解决问题的方法,揭示解决社会、经济及其他领域问题的策略、对策,因此有的还把博弈论译成对策论。
准确的说博弈论是在给定的条件下寻求最优策略,这里给定的条件包含其他人的策略以及本人的决策对其他决策主体的影响。
策略性活动在社会、经济、政治生活中大量存在,也可以说,整个社会、经济、政治生活都是博弈行为。
因此,博弈论作为一种方法,广泛的应用在经济、政治、军事、外交中,只是博弈论在经济学中应用的最广泛、最成功。
如前面介绍过的古诺均衡、STACKELBERG均衡、CHAMBERLIN 均衡、BERTRAND 均衡、HOTELLING 均衡,都属于经济学中的博弈过程。
第一节基本概念一、博弈论1.定义:博弈论是描述、分析多人决策行为的一种决策理论,是多个经济主体在相互影响下的多元决策,决策的均衡结果取决于双方或多方的决策。
如下棋,最后的结果就是由下棋双方你来我往轮流做出决策,决策又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而得出的结果。
2.博弈论与优化理论的异同点1)相同点:博弈论与优化理论都是在给定的条件下,寻求最优决策的过程;2)不同点:A.优化理论可以看成是单人决策,而博弈理论可以看成是多人决策。
在优先理论的决策过程中,影响结果的所有变量都控制在决策者自己手里;而在博弈论的决策过程中,影响结果的变量是由多个决策者操纵的。
如企业在追求成本最小化、产量最大化、利润最大化的过程中总是假定外部条件给定,这实际上表明是一个优化问题,因为除了给定的外部条件外,剩下的因素都有决策者来控制,从而决策者自己就能控制决策的结果;如果外部条件不是给定的,而是有其他主体参与的过程,这时的决策过程就变成了一个博弈过程了,因为决策的最终结果不但取决于决策者本身,而且也取决于其他决策者的决策。
第8章 寡头市场与博弈论初步【练习及思考】参考答案要点1. 填空题(1)从博弈类型和决策变量的角度,我们可对寡头模型进行分类,经典寡头模型包括:古诺模型、伯川德模型、斯塔克尔伯格模型、价格领导模型、卡特尔模型等。
(2)伯川德模型假定两个寡头厂商通过选择价格而展开竞争,相互竞价的结果将使均衡价格等于边际成本,产量等于完全竞争产量,厂商的经济利润为零,此结果被称为伯川德悖论。
(3)博弈论是研究决策主体的行为发生直接相互作用时候的决策以及这种决策的均衡问题的理论。
博弈的最基本要素包括:参与人、策略空间和支付,它们往往通过标准式进行表述。
2. 判断题(下列判断正确的在括号内打√,不正确的打 ×)(1)(×)古诺模型假定,行业中只有两个厂商,他们的边际成本既定,且每个厂商都假定另一个厂商的产出数量不变。
(2)(×)在伯川德寡头模型中,厂商的均衡价格大于边际成本。
(3)(×)当寡头厂商在竞争中勾结起来时,寡头市场的运行便相当于一个完全竞争市场。
(4)(×)利润最大化的卡特尔达到了稳定的均衡,因为在它控制下的任何一个厂商不打算做任何变动。
(5)(√)在斯塔克尔伯格模型中,领导企业的利润将大于古诺均衡利润。
(6)(×)寡头市场形成的必要条件之一是产品具有差别。
3. 选择题1)厂商之间关系最密切的市场是( B )。
A.完全竞争市场B.寡头垄断市场C.垄断竞争市场D.完全垄断市场2)根据古诺模型,在双头垄断条件下,厂商的产量是市场容量的( A )。
A.1/3倍B.2/3倍C.1倍D.不能确定3)寡头垄断就是( D )。
A.很多厂商生产不同的产品B.少数厂商生产不同的产品C.很多厂商生产同类的产品D.以上都不对4)博弈当中最基本的,揭示博弈最终结局的均衡是( B )。
A. 囚徒困境B. 纳什均衡C. 瓦尔拉斯均衡D. 古诺均衡5)寡头垄断市场的特点是(ABCD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