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 木,其不幸程度更甚——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价 值,却不被人们发现赏识
2.第3段中作者说对木假山“非徒爱之,而又有所敬 焉”,说说作者“爱”与“敬”的分别是什么。 【明确】“爱”是表现作者对木假山的喜爱,“敬” 的是从木假山身上看到的值得敬重的“意气端 重”“服其旁之二峰”“无阿附意”等可贵品质。
3.这篇文章以“木假山记”为题,有何意义? 【明确】(1)文章从木假山联想到树木的遭遇,又由此 而联想到当时的社会现状,“疑其有数存乎其间”。 文章字面上是写树木,其实字字句句都是在写人。写 树木的遭遇,其实是写知识分子的遭遇,托物言志, 以小见大。
【素养提升】 一、思想启迪 本文借写木假山,比喻人才成长之难,含蓄地表
达了对社会不重视人才的不满,表现了苏氏父子凛然 不屈、岌然不阿的风骨。 【运用角度】逆境与成才、品格
二、写法鉴赏 1.托物言志,借题发挥。文章先借树木生长之难, 发现木假山之难,形象地写出了人才成长之艰难,含 蓄地表达出对封建社会不重视人才的不满。然后借对 家中木假山的描写,形象地写出了做人应该具有的品 德和气节。文中对三峰的爱敬,乃作者自颂“三苏” 父子的人格。
(名词作动词)_________ 刚长出芽
(名词作动词)___________________
(3)则为﹒人之所材 (名词作动长词到)_两__手__合围那样粗
(4)而为樵夫野﹒人所薪者 (名词作取动材词)_________
﹒
伐而为薪
2.动词的活用
若有以服其旁之二峰 3.形容词﹒的活用
(动词的使动用法)_使__…__…__服__从__
2.文章多用排比句,而又参差变化、错落有致; 描绘木假山之状随物赋形、具象生动、寄慨遥深、耐 人寻味。
6 、凭借财大气粗来改变自己在公众中的丑陋形象是不明智的,一切的成功都是靠自己的努力得来的,并不是靠攀高结贵。 11 、这个世界从不缺乏有才能的人,但缺少有精神的人。生活是没有路标的单程轮回,固守心的航向,需要非凡的勇气。以微笑驾驭人生之 舟,愿你收获一路精彩! 12 、面对命运不妥协,面对困难不退缩,这样才能做自己的英雄。 5 、只顾眼前的利益,得到的只是短暂的欢愉;目标高远,但也要面对现实。把理想和现实结合起来,才有可能成功。 10 、如果你想在这个世界上获得成功,当你进入某个沙龙时,你必须让你的虚荣心向别人的虚荣心致敬。 10 、历史的车辄辗过,留下先辈的印记;时代的洪流向前,引领我们的未来!拼搏,拼搏,拼搏!我们将用不懈的坚持,用高昂的斗志,书写热 血的青春! 18 、人要想树立自己的威信,就要不断进行自我完善和修养、严于律己。你要求别人怎么样,首先必须自己先做到那样,身教的效果总比言 传更为快捷。严于律己能使自己成为一个最可信赖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