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对经济增长实证研究的贡献
- 格式:pdf
- 大小:337.66 KB
- 文档页数:10
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金融学前沿问题探讨》,第九届全球金融年会(GFC2002)论文内容提要:本文从实证的角度对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文章运用了3种方法:相关分析、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以及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框架基础上的计量分析。
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非常高的相关程度;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表明,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一种双向因果关系,但其中经济增长引致金融发展的程度要大于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的程度;计量分析的结果则进一步加强了这一发现。
文章结论与我国正处于从不发达经济向发达经济发展的基本国情相吻合,对供给主导假说及需求遵从假说均提供了有力支持。
经济发展历史包含了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许多范例,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认为金融发展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涵盖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大量实证研究也已经证明了上述看法。
近年来,许多学者(如,宾国强,1999;谈儒勇,1999;韩廷春,2001)对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得出了许多有价值的结论;但我国金融发展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并没有被完全考查,本文试图在这方面作出尝试和探索。
文章由以下五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有关理论与经验文献作一综述,第二部分分析了我国的货币化进程与经济增长,第三部分给出了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的有关结论,第四部分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进行了计量分析,最后进行总结并给出政策建议。
一、历史文献的简单回顾对于金融发展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的重要性,许多文献(如Goldsmith,1966,1969;Gurley & Shaw,1955,1960;Patrick,1966;Porter,1966;Khatkhate,1972;Mckinnon,1973以及Bhatia & Khatkhate,1975)都作了广泛研究。
其中,部分经济学家认为,金融发展是经济增长的一个必要条件(Goldsmith,1969;Mckinnon,1973;Shaw,1973),这便是Patrick(1966)所认为的金融发展的“供给主导”(supply-leading)作用。
FDI对湖南省经济增长效应的实证分析米利霞湖南大学经济贸易学院,长沙(41000)摘要本文通过对1990年—2010年湖南FDI与GDP的相关统计数据,构建时间序列回归模型、对该地区FDI与经济增长进行了协整分析及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结果表明:FDI对湖南省经济促进效应显著,并且存在长期稳定发展关系,FDI 的滞后期为2年,滞后的FDI对经济的贡献小于当年对经济的贡献。
最后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湖南省更有效的利用外资的建议。
关键词: FDI,经济增长,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检验1.引言外商直接投资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的关系一直是国内外学术界研究的热点,而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的经济发展的关系也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课题,其中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日益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
1966年,钱纳里(H.B.Chenery)和斯特劳斯(A.M.Strout)提出双缺口模型理论,论证了资本从国外的流入可以促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为发展中国家利用外国直接投资弥补资金短缺来发展经济奠定了理论基础。
以Solow所倡导的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为基础,罗默(Romer,1986)的内生增长理论、卢卡斯(Lucas,1988)等驱动增长学说均支持了外资能够引起经济长期增长的命题,他们认为FDI可以被看成是资本存量、知识和技术的综合体,东道国内可以增加资本积累、吸收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企业的效率,从而加快经济增长。
Krugman(1979)认为在采用新技术方面,由于对国内企业的外溢性,外国直接投资是一种潜在的能增加产出收益的来源。
关于FDI和东道国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国内外学者都进行了实证研究,大概能分为两类,一种是FDI在东道国会产生技术溢出效应,促进东道国的技术进步,提高东道国的经济效应效率,扩大东道国的出口,从而对东道国的经济增长起着积极的作用。
很多学者就FDI与我国经济增长进行实证分析,如郭敏就我国FDI与经济增长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了FDI与经济增长的协同变化趋势;岳磊,李琰(2010)对基于金融中介市场上考察了FDI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基于扩展的solow模型人力资本存量对经济增长贡献实证研究基于扩展的Solow模型是一种经济增长模型,它考虑了生产要素中的人力资本存量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人力资本存量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一直是经济学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将通过实证研究来探讨人力资本存量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我们需要明确人力资本存量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
人力资本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劳动力在受过教育和培训之后形成的知识、技能、经验等能力的总和。
根据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的提高可以提高劳动者的生产效率,从而对经济增长产生积极的影响。
在Solow模型中,人力资本存量的增加可以促进经济增长的长期稳定增长,因此人力资本存量对经济增长有着积极的贡献。
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实证数据来进行研究。
人力资本存量可以通过教育程度、技能水平、劳动力参与率等指标来进行衡量。
而经济增长的表现可以通过国内生产总值(GDP)、人均GDP增长率等指标来进行衡量。
在选择实证数据时,需要考虑数据的可靠性、完整性以及代表性,以确保研究结果的科学性和可信度。
接下来,我们将通过构建基于扩展的Solow模型,并利用实证数据对人力资本存量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实证研究。
我们将构建基于扩展的Solow模型,考虑到了人力资本存量在生产函数中的作用。
我们将利用实证数据来对模型进行估计和检验,以验证人力资本存量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我们将得出结论并提出政策建议。
通过实证研究,我们可以得出人力资本存量对经济增长的实证结果,并据此提出政策建议。
如果人力资本存量对经济增长有积极的影响,我们可以通过加大对教育、培训等方面的投入来提高人力资本存量,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我们也可以提出其他相关的政策建议,以促进经济增长和提高人力资本存量的贡献。
加工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的实证研究摘要:本文利用我国1982年至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加工贸易进出口数据,实证研究了加工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和拉动度。
得出了加工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确实发挥了正向作用,但是加工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和拉动度都较低的结论。
关键词:加工贸易;经济增长;拉动度;实证研究对外贸易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我国外贸企业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是对外贸易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实现我国由贸易大国到贸易强国的历史性跨越目标的迫切需要。
加工贸易是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利用外资的主要方式,是推动对外经济贸易快速发展的主要动力。
我国对外贸易尤其是加工贸易的高速增长,对我国经济增长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状况从1982年到2010年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在我国贸易进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整体呈上升趋势,目前已超过50%,加工贸易净出口呈剧烈上升趋势,已经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主要力量,在我国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近10 年的数据显示,加工贸易顺差基本逐年提高,而一般贸易和其他贸易几乎均为逆差,这意味着顺差来自于加工贸易,特别是进料加工占比重的96%,增长速度远远高于一般贸易。
总的来说,加工贸易是我国现阶段最主要的对外贸易方式。
但是长期以来,学术界对加工贸易作用的看法不一致。
本文将从实证的角度来分析加工贸易对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的影响。
二、加工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1.加工贸易对我国gdp的贡献度和拉动度分析加工贸易的高速增长,对我国经济增长起着重要的作用。
加工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可以通过开放经济条件下的简单凯恩斯模型测算,该模型、在国民收入恒等式基础上推导出加工贸易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的量化公式:加工贸易净出口对gdp 增长的贡献度=加工贸易净出口额增加额/gdp增加额*100%。
加工贸易净出口对gdp增长的拉动度=加工贸易净出口对gdp增长的贡献度*gdp增长的百分点。
零售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实证研究近年来,零售业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之一。
零售业不仅为消费者提供物品和服务,同时也助推了制造业、服务业、物流业等相关行业的发展。
在本文中,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零售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
一、零售业带动消费市场增长零售业作为商品流通和销售的主要环节,已经成为推动GDP增长的重要力量。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9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9.2万亿元,同比增长8.0%。
而且,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年提高,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
零售业的不断发展,不仅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选择,满足了不同需求,更为企业带来了更广阔的市场和更丰厚的利润。
随着人们收入的不断增加,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也在不断升级,零售业的发展将带动消费市场的持续增长,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二、零售业为制造业创造就业机会零售业不仅直接为消费者提供商品和服务,同时也为制造业创造了很多就业机会。
零售业对于制造业提供的需求促使制造业增加投资,并带动了制造业的发展。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2019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达到6.20万亿元,同比增长1.3%;工业总产值达29.6万亿元,同比增长5.7%。
由此可见,零售业的发展对制造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制造业的发展中,随着技术的不断升级,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采用智能化生产过程,不断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
这些技术的应用,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更高品质的商品、服务,从而推动了零售业的发展。
三、零售业推动物流业发展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零售业的发展已经逐渐从线下转移到了线上,更多平台的涌现为零售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同时,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零售业也要求物流业提高配送效率,提高物流服务水平,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快捷、高效的配送服务。
因此,随着零售业的快速发展,物流业也在不断发展壮大,物流成为了整个零售业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一环。
在物流业的快速发展中,除了传统的物流服务外,也出现了一些新型物流平台,如智能物流、共享物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