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需求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因素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222.50 KB
- 文档页数:13
中国内需(消费需求)现状总需求=最终消费+资本形成+出口消费=居民消费+政府消费消费率水平居民消费=城镇居民消费+农村居民消费消费的地区结构消费的产品结构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年,我国GDP平均增幅在9.8%左右,是经济高增长的奇迹。
带动GDP增长的三匹马分别是投资、出口、消费(内需),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消费所占重明显不足。
一、从三驾马车失衡到两种内需失调1、从外需到内需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年,我国GDP平均增幅在9.8%左右,是经济高增长的奇迹。
但从经济结构上看,我国过去更多的是依赖出口增长带来的GDP高速增长,数据显示我国经济增长的外贸依存度高达50%以上。
所以说中国经济近年来的繁荣是外贸繁荣带来的,经济增长是出口增长拉动的。
《提振消费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陈永昌《北方经贸》2010年03期(表:我国经济增长的外贸依存度)(外贸依存度=进出口总额/国内生产总值*100%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GDP采用支出法计算)金融危机之后,由于全球市场的萎缩、订单减少,我国外贸出口量一路大跌,使我国依赖外贸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受到了挑战。
(沿用上表分析我国外贸总额的变化)净出口拉动率对我国经济增长做出了重大的积极影响,表中数据显示从2001年开始,我国受入世影响净出口拉动率稳步上升到2.6%。
然而,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净出口贡献率变为负值,净出口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负推动力。
(图:三大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充分说明过分依赖外需很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冲击,影响经济增长的稳定性。
加之人民币升值压力和我国廉价劳动力比较优势逐步动摇的现状,迫使我国必须转变高度依赖外需的经济增长方式,来减少外部冲击和成本因素对我国经济稳定发展的负面影响。
《扩大消费需求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及对策》杨文燕《商情》2014年第3期(图:三大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拉动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与三大需求贡献率的乘积。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GDP采用支出法计算)因此2008年以来,我国中央经济会议多次提出我国经济需要转型,要由单纯的依靠外贸拉动经济增长转到扩大内需上来。
西藏三大需求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囝王乃霞摘要:投资、消费和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通常被称为“三驾马车”。
“三驾马车”对不同的国家、不同地区和处于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经济增长的拉动效果有所不同。
近年来,西藏依靠投资拉动,尤其是依靠中央直接投资。
以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
党的十七大针对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过于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消费拉动不足的现状,强调“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西藏经济的发展也面临着结构调整和选择问题。
本文通过分析西藏近年来内需和外需结构变化以及面临的机遇。
提出当前扩大三大需求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西藏;三大需求;经济增长一、三大需求对经济增长的相关理论经济增长是指—个区域内的社会总财富的增加,是宏观经济的主要目标之一。
但如何实现增长,人们的认识并不一致,在现代的开放经济中,一国(区域)的经济增长主要靠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和净出口需求来推动。
关于消费与经济增长,凯恩斯认为,形成资本主义经济萧条的根源是由于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所构成的总需求不足,以致无法实现充分就业。
而消费需求不足是由于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随着收入的增加,人们也会增加消费,但消费的增加小于收入增加的幅度)的作用,人们不会把增加的收入全用来增加消费。
即消费需求不足会抑制增长的观点。
发展经济学家认为,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看,投资率呈现从低到高、再从高到低并趋于相对稳定的变动过程,近似一条平缓。
倒u”型的曲线(或称为“马鞍型”曲线);消费率变动过程则呈现与投资率相反的平缓的“u”型曲线(或称为。
倒马鞍型”曲线)。
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1960年在其著名的<经济成长阶段>一书中,提出了经济增长阶段理论,首次将各国经济增长过程概括为六个阶段,在经济增长的不同阶段,消费、储蓄、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是不同的。
而罗斯托和钱纳里的观点更多地考虑了发展中国家的现实,强调消费与经济增长是一种动态的阶段性相互推进关系。
2022年二季度中国经济走势分析与预测我们认为,二季度经济增长将连续保持较快增长,但较一季度将略有放缓;受2022年底粮食价格上涨翘尾因素的影响,二季度消费价格上涨幅度将有所加大。
(一)二季度经济将保持较快增长,但较一季度略为回落依据对三大需求和三次产业的增长影响因素分析,初步估计今年其次季度GDP实际增长10.8%,上半年实际增长11%,主要依据包括:一是二季度消费品市场销售将保持较快增长。
2022年以来居民收入保持快速增长,一季度增长势头进一步明显加快,加上证券市场连续保持上涨势头,居民消费性支出将保持较快增长势头。
由于铁路提速便利于居民外出旅游,五一黄金周对消费的拉动作用有可能增加,也将带动居民消费的增长。
由于消费在三大需求中占有比例最大,消费增长的加快将有利于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二是投资将保持较快增速。
虽然国家实行了一系列掌握投资过快增长的措施,一季度新开工项目和新开工项目方案投资规模都得到了明显的掌握,新开工项目数较上年同期削减2294个,新开工项目方案投资规模增速较上年同期下降13.9%,但由于以前开工项目较多,在建规模依旧很大。
由于目前全社会资金较为宽松,物资供应充分,在建项目投资规模足以维持投资的高速增长,尤其是房地产项目都以较快速度施工,以便项目早日竣工,在价格较高时出售并回收投资资金。
三是二季度外贸顺差增幅将明显降低。
2、3月份我国出口和贸易顺差消失了大幅度波动,但这主要是受企业预期4月份要调整出口退税的影响,4月份以后这种影响将会渐渐消逝,外贸出口将趋于正常。
但从2022年外贸顺差的变动状况来看,2022年二季度外贸顺差较一季度大幅度增加,几乎增加了将近1倍,因此,受基数影响将会使得今年二季度外贸顺差的增幅明显缩小。
此外,进入2022年以来,人民币升值步伐明显加快,将会对部分行业出口产生肯定的抑制作用。
美国经济在2022年下半年增长势头渐渐放缓,考虑到美国经济对我国出口的影响存在半年以上的时滞,2022年二季度我国出口受到的影响也可能会逐步加大。
经济增长贡献率影响因素分析内容摘要:本文主要基于消费、投资和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行分析,选取我国1989~2008年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出口总额和实际GDP时间序列,在单位根、协整检验的基础上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得出我国三大需求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和短期动态关系。
关键词:三大需求经济增长误差修正经济增长是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问题之一,而消费、投资、出口三大需求又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因此,研究三大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在三大需求作用拉动下,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综合国力显著提高,而目前,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出现了居民消费不足、投资效率下降和对外出口受阻等现象。
因此,如何运用“三驾马车”推动经济平稳快速增长成为关注焦点,本文主要具体研究“三大需求”对经济增长的长、短期影响。
有些学者对地区研究,如赵晓雷、申海波(2004),李远莉(2009),陈元清(2010),董晖(2007),张福生(2005),魏其礼、段小兵(2004)分别对上海、深圳、天津、福建、海南、甘肃的三大要素对其地区GDP贡献进行研究。
其中李远莉和陈元清利用格兰杰因果关系、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对天津经济增长与消费、投资和出口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得出在长期和短期经济增长中消费在经济增长中发挥主要作用,其次是投资和出口贸易;而其他学者就三大需求对各个区域GDP的贡献度及投资与消费的相关性作实证研究。
有些学者运用其他方法研究三大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如赵德友、顾俊龙(2003)在研究三大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中,引入考伊克分布滞后模型对模型进行重新估计,提出优化投资率是政府制定宏观调控政策的重点;宋小翠(2008)基于层次分析法建立三大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模型,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分析投资、消费和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刘庆宝、未良莉(2007)在研究过程中通过建立扩展的索洛模型进行估计,并与实际联系提出对策与建议。
有些学者对需求的部分因素与经济增长进行分析,如余文建、李雪俏、杨文玉、陈少敏(2010),宋琳、房珊珊(2010)针对投资和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作用进行实证研究;孔群喜(2006)运用出口、进口总额和国内生产总值,建立误差修正模型且进行相关的格兰杰因果检验,得出二者与经济增长的长短期动态关系。
2014年第03期 | 27 |三大需求对广西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文 \ 来守林三大需求是指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和出口需求,经济学通常把它们比喻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
国际上一般按支出法来分析需求与经济增长关系,通常用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净出口拉动经济增长占GDP增长的份额来反映它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
分析近年来广西三大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找出制约广西经济发展的根源,构建三大需求协调型经济发展模式,有利于形成广西消费、投资、出口共同拉动经济增长的格局。
三驾马车对广西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一)消费需求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2004年以来广西消费品市场发展稳中趋旺,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2004年的2097.2亿元上升到2013年的7404.4亿元,国内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波动中逐步上升(详见表1),成为拉动全区经济增长的重要促进力量。
从表1看,2004-2013年国内消费占GDP的比重从2004年的61.1%下降到2013年的51.5%,但它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2004年的38.8%上升到2013年的66%,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2012年广西实现生产总值13035.1亿元,最终消费支出为6517.95亿元,占GDP的比重为50%, 其中居民消费支出4905.76亿元,占37.6%,政府消费支出1612.19亿元,占12.4%,所占比重都在稳定下降。
最终消费支出的增加可以有效增加消费需求,从而拉动全区经济增长。
(二)投资需求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导因素 2004年以来伴随着广西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投资需求逐年增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多年超过100%,成为广西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力量和主导因素。
2004-2013年,广西资本形成总额年均增长29.6%,最近4年经济增长与投资增长存在明显正相关关系,说明2008年全求金融危机后我区通过扩大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措施取得明显效果。
资本形成总额的波动幅度比经济增长幅度大,这是由于投资对经济政策和经济环境的等外部变化的敏感性较强导致的。
中国经济现状分析中国经济现状分析及未来发展在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多年间,中国经济零平均增长接近10%,经济总量上升到全球第二位,中国的人均GDP进入到中高速国家行列。
这段话实际上从三个八通的角度来分析中国经济的现状。
第一个角度说的过去三十多年的中国的经济增长,它的增长速度。
第二点说的是中国经济总量跟世界上其他两百多个国家的比较。
第三点考虑到中国人口众多,人均GDP增长,中国进入中高速国家行列。
经济增长在1978年,在2010的三十二年间,以1978年为级数为计算,在三十多年零平均增长9.9%,接近10%,一个7%,一个11.2%,11.2%是在十一五期间中国经济的零平均增长,在2006年到2010年零平均增长11.2%,7%是家宝总理在今年三月份两会介绍十二五规划的时候,在十二五期间要在明显提高经济运行的总量在和经济效益的经济总量年均增长7%。
过去八年,中国经济总量先后超越如此多的发达国家主要得益于以下两点,第一点在过去八年中国经济平均总量应该在11%左右,而同期发达经济的增长应该在3%左右,也就是在过去八年间,中国经济总量速度远远高于发达国家。
这是我们之所以如此短的时间内能够超过如此多的发达国家的第一个原因。
今年3月份,世界银行曾经对这个问题作过估计。
认为,如果用汇率来计算,中国经济总量超过美国,这个时机应该在2030年。
之所以对这个问题有不同的看法,是因为要回答中国经济总量什么时候能够超过美国,需要回答这么三个问题。
第一,未来中国的经济增长会怎么样。
在未来二十年、三十年乃至更长时间,中国经济速度会达到什么水平,这是需要回答的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是美国未来的经济总量。
美国未来会以什么样的速度增长。
第三个你还需要回答的问题是,未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变动。
因此这是非常难以回答的问题。
在消费投资出口这三大需求中,过去三十年中国经济增长的持续高速增长,主要得益于投资的高速增长,得益于出口的高速增长,消费在经济增长的所发挥的作用是一种持续下降的趋势。
2012年5月内蒙古科技与经济M ay2012 第10期总第260期Inner M o ngo lia Science T echnolo gy&Economy N o.10T o tal N o.260内蒙古经济增长与“三大需求”关系的实证分析孙 月,姚凤桐,柴智慧(内蒙古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50) 摘 要:通过实证研究消费、投资、净出口三大需求与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增长的关系,指出:目前的消费贡献率总体呈下降趋势,主要原因在于农村居民消费贡献率的降低;虽然自进入新世纪以来投资一直是拉动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但较低的投资效率证明内蒙古自治区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仍然没有改变;较低的净出口弹性系数说明内蒙古对外贸易的发展空间很大,因此应积极促进经济增长向投资、消费、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关键词:经济增长;消费;投资;净出口 中图分类号:F061.2(2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21(2012)10—0011—02 从最终使用的角度看,国内生产总值分为资本形成总额、最终消费、货物和服务的净出口,即通常所说的“三大需求”,是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
从投资、消费、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来看,短期内可以依靠投资、出口实现GDP的增长,但在长期内,投资、消费、出口的不协调必将会影响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在多数地区,过于重视投资和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而忽视了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
从经济学的角度考虑,消费需求作为最终需求,从需求的角度可以对投资需求产生引导作用,拉动投资需求的形成和扩大,从而可以说,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以消费为基础。
因此,带动经济增长的主导因素是消费,只有消费需求才是实现地区经济长期增长的重要推动力。
从净出口的角度看,有人认为,可以用净出口的增长来弥补消费的不足。
在开放经济下,如果内需过低则会导致外需增加,内需不足会转化为外部需求;但是,要持续地保持净出口的正增长非常困难的,对于一个深处内陆且出口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普遍较低的地区来说,更是如此。
计量经济学课程论文论文题目三大需求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因素分析学院: 安徽财经大学商学院班级:093财务管理一班小组成员:査莉莉(学号:20093069021)罗翔(学号:20093069022)三大需求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因素分析摘要:消费、投资和净出口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而经济增长又与三大需求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本文采用1978年至2009 年的统计数据,通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研究三大需求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有利于我们深入考察宏观经济政策的实际应用效果。
关键字:三大需求;经济增长;宏观经济政策一、引言经济增长通常是指在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上,一个国家人均产出(或人均收入)的持续增加。
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体现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经济总量的增长,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总体经济实力增长的标志。
它构成了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而深入考察宏观经济政策的实际应用效果对于经济增长乃至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影响国内生产总值的因素分为内生因素(最终消费和资本形成总额)和外生因素(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分别进行分析。
二、模型设定及数据说明1、模型设定按支出法统计的GDP是从需求角度衡量经济发展的总量指标,它由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三部分构成,其公式为: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最终消费+固定资本投资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通过对数据观察,根据搜集的1978年至2009 年的统计数据,建立模型。
其模型表达式为:Y t=α+β1X1i+β2X2i+β3X3i+μi (i=1,2,3)(1)其中,Y t表示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X1i表示最终消费支出,X2i表示资本形成总额,X3i表示货物和服务净出口,μi表示随机扰动项,α,β1,β2,β3表示待估参数,i表示样本期数。
2、数据说明表1 (本表按当年价格计算)单位:亿元年份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1978 3605.6 2239.1 1377.9 -11.4 1979 4092.6 2633.7 1478.9 -20 1980 4592.9 3007.9 1599.7 -14.7 1981 5008.8 3361.5 1630.2 17.1 1982 5590 3714.8 1784.2 91 1983 6216.2 4126.4 2039 50.8 1984 7362.7 4846.3 2515.1 1.3 1985 9076.7 5986.3 3457.5 -367.1 1986 10508.5 6821.8 3941.9 -255.2 1987 12277.4 7804.6 4462 10.8 1988 15388.6 9839.5 5700.2 -151.1 1989 17311.3 11164.2 6332.7 -185.6 1990 19347.8 12090.5 6747 510.3 1991 22577.4 14091.9 7868 617.5 1992 27565.2 17203.3 10086.3 275.6 1993 36938.1 21899.9 15717.7 -679.5 1994 50217.4 29242.2 20341.1 634.1 1995 63216.9 36748.2 25470.1 998.6 1996 74163.6 43919.5 28784.9 1459.2 1997 81658.5 48140.6 29968 3549.9 1998 86531.6 51588.2 31314.2 3629.21999 91125 55636.9 32951.5 2536.6 2000 98749 61516 34842.8 2390.2 2001 109028 66933.9 39769.4 2324.7 2002 120475.6 71816.5 45565 3094.1 2003 136634.8 77685.5 55963 2986.3 2004 160800.1 87552.6 69168.4 4079.1 2005 187131.2 99051.3 77856.8 10223.1 2006 222240 112631.9 92954.1 16654 2007 265833.9 131510.1 110943.2 23380.6 2008 314901.3 152346.6 138325.3 24229.4 2009 345023.6 165526.8 164463.5 15033.3 附:数据摘自国家统计局3、初步回归与参数估计图 1因此,初步回归函数为:y=1.65E-10+X1+X2+X3(2)4、模型的检验第一,经济意义检验。
第二,统计检验。
t统计量检验的是某个系数是否为0(即该变量是否不存在于该回归模型中)。
由图1可以看出,常数C的t-Statistic 的检验值为1.9560,这说明常数C的系数不显著,而其他变量系数很显著。
常数C的p值为0.0605,大于0.05,故接受原假设。
X1、X2、X3的p值均小于0.05,则其对应系数显著不为0。
统计量是对回归式中的所有系数都为0的假设检验。
显然,回归结果中统计量的p值为0.0000,小于0.05,说明至少有一个解释变量的回归系数不为0,方程(2)总体上的线性关系是显著的。
回归结果显示,可决系数R2为1.0000,调整的可决系数也为1.0000,模型有极高的拟合优度。
当D.W.值在2左右时,模型不存在一阶序列相关。
初步回归结果显示=0.367600,存在一阶序列相关。
图2、3、4为Gleiser检验。
W=W1,W2,W3时,估计结果分别为:Y=-43465.03+2.3489X (3)(-27.6129) (215.2593)R2=0.999959 p=0.0000Y=63657.47+1.7397X (4)(8.0676) (32.0378)R2=0.9991 p=0.0000Y=198783.5+3.9501X (5)R2=0.9845 p=0.0415二、模型的修正(一)异方差第一,异方差的检验。
一是怀特(White)一般异方差检验。
图5、6、7中Obs*R-squared的p值均小于0.05,可以认为存在异方差。
第二,Gleiser检验。
先生成一个新序列aresid,是原始回归模型中的残差的绝对值。
根据散点图,作残差的绝对值对Y i^(1/2)的回归,结果图8所示。
图 5White Heteroskedasticity Test:F-statistic 11.50015 Probability 0.000210 Obs*R-squared 14.15395 Probability 0.000844Test Equation:Dependent Variable: STD_RESID^2Method: Least SquaresDate: 12/21/11 Time: 00:14Sample: 1978 2009Variable Coefficien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C -1187300. 3541124. -0.335289 0.7398X1 680.4540 142.0614 4.789860 0.0000R-squared 0.442311 Mean dependent var 11479466 Adjusted R-squared 0.403850 S.D. dependent var 15218497 S.E. of regression 11750320 Akaike info criterion 35.48572 Sum squared resid 4.00E+15 Schwarz criterion 35.62313 Log likelihood -564.7715 F-statistic 11.50015图 6White Heteroskedasticity Test:F-statistic 27.39036 Probability 0.000000 Obs*R-squared 20.92347 Probability 0.000029Test Equation:Dependent Variable: STD_RESID^2Method: Least SquaresDate: 12/21/11 Time: 00:15Sample: 1978 2009Variable Coefficien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C -63268669 1.65E+08 -0.383617 0.7041X2 6109.481 7795.857 0.783683 0.4396R-squared 0.653858 Mean dependent var 4.00E+08 Adjusted R-squared 0.629986 S.D. dependent var 9.86E+08 S.E. of regression 6.00E+08 Akaike info criterion 43.35160 Sum squared resid 1.04E+19 Schwarz criterion 43.48901 Log likelihood -690.6255 F-statistic 27.39036图7White Heteroskedasticity Test:F-statistic 24.35906 Probability 0.000001 Obs*R-squared 20.05941 Probability 0.000044Test Equation:Dependent Variable: STD_RESID^2Method: Least SquaresDate: 12/21/11 Time: 00:16Sample: 1978 2009Variable Coefficien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C -3.50E+09 3.48E+09 -1.005144 0.3231X3 4487047. 1561823. 2.872954 0.0075X3^2 -75.52570 70.82096 -1.066432 0.2950 R-squared 0.626857 Mean dependent var 8.61E+09 Adjusted R-squared 0.601123 S.D. dependent var 2.47E+10 S.E. of regression 1.56E+10 Akaike info criterion 49.86990 Sum squared resid 7.07E+21 Schwarz criterion 50.00731 Log likelihood -794.9184 F-statistic 24.35906图8Dependent Variable: YMethod: Least SquaresDate: 12/21/11 Time: 00:56Sample: 1978 2009Included observations: 32Weighting series: W4C 2.46E-08 4.84E-09 5.084781 0.0000X1 1.000000 1.48E-13 6.75E+12 0.0000X2 1.000000 1.27E-13 7.90E+12 0.0000X3 1.000000 3.80E-13 2.63E+12 0.0000R-squared 1.000000 Mean dependent var 202264.5Adjusted R-squared 1.000000 S.D. dependent var 782697.2S.E. of regression 4.20E-09 Akaike info criterion -35.62421Sum squared resid 4.93E-16 Schwarz criterion -35.44099Log likelihood 573.9874 F-statistic 3.60E+29Unweighted StatisticsR-squared 1.000000 Mean dependent var 81724.70Adjusted R-squared 1.000000 S.D. dependent var 94834.29S.E. of regression 1.73E-08 Sum squared resid 8.36E-15Durbin-Watson stat 0.030653四、模型分析由上述模型可以看出,影响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主要因素还是最终消费支出和资本形成总额,即内因还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