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经济贸易年鉴数据:中国历年三大需求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和拉动统计(1978-2018按不变价格计算)
- 格式:xls
- 大小:12.00 KB
- 文档页数:4
消费、投资与进出口对各国GDP增长的贡献张锦宗a,b,朱瑜馨a,周晓钟a(淮阴师范学院a.城市与环境学院;b.国土与城乡规划研究院,江苏淮安223300)提要:选择消费、投资与进出口作为影响国家GDP的因素,采用标准回归系数法计算其对各国GDP贡献的大小。
分析表明:国内消费、投资与一国GDP高度相关;在一个较长的时期,消费对一国GDP总量的贡献居于主要地位,投资次之,进出口居末位。
长期来看,面临激烈的竞争,一国经济的增长依靠本国的消费与投资带动。
从国家之间横向竞争的角度来看,投入和需求两方面都占据优势的国家,相对经济实力会逐渐走强;在某一方面不足的国家,相对经济实力会逐渐走弱。
关键词:消费;投资;进出口;贡献率中图分类号:F1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3637(2019)01-0155-06DOI:10.13483/j.cnki.kfyj.2019.01.022一、引言2018年由美国政府发起的针对世界各国出口到美国的商品征收各种税费的行为,导致世界各国对进口自美国的商品相应征收税费予以报复。
中美两大经济体之间力图限制对方出口、扩大己方出口的贸易战也愈演愈烈,这给人一种进口会损害一国经济增长的错觉。
世界银行在采用支出法核算GDP时,通过资本形成、消费支出及净出口核算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这就是国人常说的“三驾马车”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由于增量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负值,因而贡献率也会出现负值,尤其以净出口贡献率最易出现负值。
由于净出口的波动大,而且其贡献率最易出现负值,我国商务部主要发布出口对经济的贡献。
商务部2015年全国进出口工作会议指出,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外贸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达18%左右,带动了1.8亿人就业[1]。
2017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17年前三季度,全国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4.5%,在“三驾马车”中尤为抢眼[2]。
但也有相当多的学者认为出口对我国经济的作用被低估。
第1篇摘要:本报告基于对中国近三年(2019-2021年)的经济、社会、科技等领域的数据分析,旨在全面展现中国在这段时间内的发展态势和趋势。
报告将从宏观经济、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社会民生等多个维度进行分析,为政策制定者和企业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一、宏观经济1. 经济增长2019-2021年,中国经济总体保持稳定增长,GDP增长率分别为6.1%、2.3%和8.4%。
尽管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但中国经济展现出强大的韧性和恢复力。
2. 产业结构调整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逐年提高,2019年达到53.9%,2021年达到54.5%。
服务业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3. 对外贸易对外贸易稳定增长,2019年进出口总额为31.54万亿元,同比增长3.4%。
2020年,尽管受到疫情影响,进出口总额仍达到31.16万亿元,同比增长1.9%。
2021年,进出口总额达到32.16万亿元,同比增长21.4%。
二、科技创新1. 研发投入中国研发投入持续增长,2019年研发投入为2.19万亿元,同比增长10.3%。
2020年,研发投入达到2.44万亿元,同比增长10.3%。
2021年,研发投入达到2.79万亿元,同比增长15.5%。
2.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2021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7.49万亿元,同比增长10.9%。
其中,电子信息制造业、生物医药产业、新材料产业等增长迅速。
3. 重大科技成果在人工智能、5G通信、新能源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
例如,我国自主研发的“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成为世界上第二个实现火星着陆的国家。
三、产业发展1. 互联网产业互联网产业保持高速增长,2021年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务收入达到1.35万亿元,同比增长20.9%。
电商、在线教育、远程办公等成为新的增长点。
2. 新能源汽车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2021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352万辆,同比增长157.5%。
中国进出口贸易对GDP影响的实证分析中国进出口贸易对GDP影响的实证分析一、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1.数据来源。
数据来源于《新中国六十年统计资料汇编》主要包括1952年~2008年中国GDP和进出口总额两个指标,如表1。
表1 1952年~2008年中国GDP和进出口总额2.研究方法。
根据以上两个指标的数据,使用Eviews3.1软件得到1952年至2008年我国GDP和进出口总额曲线,如图1。
注:GDP为我国GDP曲线,JC为我国进出口总额曲线(单位为亿元)图1 我国GDP与进出口总额曲线图由图1可知,1978年以前我国GDP与进出口总额增长缓慢,这与我国国情相关,当时的中国经济发展落后。
但自从1978年以后,我国GDP与进出口贸易发展速度开始提高,因为我国1978年开始实行了改革开放。
到2000年左右飞速发展起来,正是得益于2001年我国正式加入WTO世贸组织。
通过观察得知两个变量之间有明显的时间趋势,很有可能为非平稳序列。
所以不能直接分析两个变量的关系,否则有可能产生伪回归现象。
因此,运用协整理论、格兰杰因果检验和Eviews3.1软件分析两者关系。
二、我国GDP与进出口总额关系的实证检验1.单位根检验。
为了保证时间序列的平稳性,需要对我国GDP和进出口总额进行平稳性检验。
为此本文选用单位根检验方法。
为了取消数据中可能存在的异方差,对两组序列分别取对数,并使用Eviews3.1对其做曲线图,如图2。
注:LNG为GDP对数曲线;LNJC为进出口总额对数曲线图2 我国GDP与进出口总额的对数序列曲线由图2可知,样本期间内我国GDP的对数序列(LNG)与进出口总额的对数序列(LNJC)成明显的增长趋势。
对两个对数序列取差分,相应的差分序列命名为DLNG和DLNJC并得到两序列的差分图,如图3。
两差分序列没有明显的增长趋势。
对全国GDP和进出口总额的对数序列及其相应的差分序列进行ADF检验,滞后阶数采用SC准则确定为1。
对外贸易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及意义摘要:本文着重通过度量和分析经济增长对对外贸易的依存度及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来评价中国对外贸易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及意义。
作者认为, 中国对外贸易对拉动经济增长和总需求扩张不具有主导作用, 但对外贸易对于引进新产品及其内含的新技术和现代管理经验, 对于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实现经济结构转变和升级, 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对外贸易中国经济增长依存度1997 年东南亚爆发金融危机以来, 中国的对外贸易发展越来越受到国际市场和国内经济运行周期的影响。
1997~1998 年, 由于亚洲金融危机和世界范围的通货紧缩的影响, 中国出口持续下滑一年多, 1998 年全年出口仅增长0. 5% , 进口则下降15%。
进出口总额占GDP 的比重有所下降, 并开始影响中国的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
在国内需求疲软并受到亚洲金融危机冲击的环境下, 中国对外贸易对经济发展和国际收支平衡的影响开始引起了国内外各界的普遍关注。
1999 年至今, 伴随着中国加入WTO 进程的加快, 加上扩大出口的积极措施和亚洲经济的趋稳, 中国的外贸出口逐步摆脱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 重新步入增长轨道。
这又使得一些人产生了幻觉, 认为由于中国加入WTO 而引致的对外贸易会大大促进中国的经济增长。
人们往往就对外贸易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过分悲观或过分乐观这一事实表明: 我们有必要认真地评估和分析对外贸易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及意义。
一、中国经济对对外贸易的依存度要评价对外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和总供需扩张的影响, 首先就要正确把握中国经济对对外贸易的依存度。
度量一种经济对对外贸易的依存度, 一般地讲, 有两类方法。
第一类方法, 用出口或进口占GDP 的比重来反映该经济对对外贸易的依存度。
第二类方法, 则用出口占总需求的比重或进口占总供给的比重来反映该经济对对外贸易的依存度。
这里, 总需求等于国内需求加出口, 总供给等于支出法GDP 加进口; 按照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总供给等于总需求。
进出口贸易总额对我国GDP增长贡献度的分析一、分析题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巨大发展,国内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3624。
1亿元增长到2012年的518942.1亿元,增长数度始终保持在7%以上。
同时,进出口规模也在迅速扩大。
2012年,我国进出口总额达到3.8万亿美元,位居全球第一,大约是1978年的186倍,年均增长10%左右,有鉴于此,我们不禁要问对外贸易与我国的GDP有何关系?下面这篇论文就进出口总额对我国GDP增长的贡献度作简要探讨。
【关键词】国内生产总值(GDP)进出口总额二、分析过程(一)、基本概况在国民经济统计中,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包含了进出口一项。
这说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与进出口水平的提高是分不开的.为了考察这一问题,我们从2013年统计年鉴中抽选国内生产总值、进出口贸易总额的相关数据,构成了本次考察的36组样本指标:(二)、模型设定1、我们将GDP作为被解释变量,用Y表示.对外贸易额作为解释变量,用X表示。
2、数据性质的选择是:时间序列数据。
3、模型设定为:Y=c+bX+u。
:http://www。
stats。
gov.cn/tjsj/ndsj/((四)、参数估计:我们用Eviews做回归分析.假定模型中随机项满足基本假定,可用OLS(最小二乘估计)法估计其参数。
具体操作:用EVie ws软件,估计结果为:表2:Dependent Variable:YMethod:Least SquaresDate: 12/14/13Time: 21:43Sample:1978 2013Includedobservations:36cient Error51 00 7X 1.428362 0。
179077。
9761440.00006065 var 0AdjustedR-squ ared0.862295S.D。
dependent var 84346.3S。
E. of regression 31299。
对外贸易对中国经济的拉动作用摘要:我国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消费、对外贸易这三驾马车的拉动。
从总体方面来看,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这三驾马车的带动。
本文运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统计国民经济数据,对对外经济与GDP之间的数量关系展开分析研究,仅仅分析净出口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本篇文章从国际贸易整体角度分析国际贸易的拉动作用。
关键词:经济增长;经济贡献率;外贸依存度一、国际贸易拉动经济增长理论概述(1)国民经济增长理论概述经济增长理论是指一个国家在一段时期内该国生产的产品和劳务数量的增加,有时也可以指一定时期内该国国民收入的增加。
其中经济增长用来衡量的指标可以采取总量指标的形式也可以采取人均指标的形式。
经济增长的短期影响因素主要由三个因素来影响即为传统意义上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和净出口。
其中在影响长期经济增长的两大因素中,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则是拉动该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
因此,全要素生产率的高低对该国经济的增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而这些因素都与国与国之间的国际贸易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2)国际贸易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的理论支撑国际贸易从传统意义上则可以分为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
国际贸易中的出口贸易是将在本国生产和加工的商品输出国外市场进行销售。
一般而言,国际贸易在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表现在多个方面,其中在我国国际贸易拉动经济增长,则主要指的是国际贸易中的出口贸易者这一方面。
一个国家的出口不仅能使本国的商品和产品在国外进行流通和买卖,还可以使得该国的外贸储备增加,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解决该国的国内人口就业问题。
一国的出口有利于增加该国的外汇储备,而外汇储备在抵御国际货币风险增加国际地位等多个方面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而国际贸易中的服务贸易则是和货物贸易完全不同的概念。
服务贸易主要是指服务上的进出口,具体而言在国内教育、咨询、金融、信息、媒体行业的进出口都属于服务贸易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