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三 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练习
- 格式:docx
- 大小:50.22 KB
- 文档页数:2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一、选择题1.(2017·南京中考)结合数轴上的时间,下列选项对应正确的是( )A.明治维新:效仿中国隋唐封建制度B.甲午中日战争:签订《辛丑条约》C.九一八事变:中国十四年抗战的开始D.日本投降: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标志2.(2017·广东中考)20世纪30年代初,一群东北作家流亡到内地,他们创作了一批描写东北遭到异族蹂躏的作品迅速流行。
这批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是( ) A.列强掀起瓜分狂潮 B.东北沦陷局部抗战C.全国性的抗战爆发 D.抗美援朝保家卫国3.(2017·德州模拟)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说:“少帅张学良的部队冲入委员长的行营,要求他停止对共产党的‘围剿’,以便一致对日抗战。
这兵变的目的既达,中国的政治从此改观……”“中国的政治从此改观”可以解读为( ) A.国民政府在形式上统一全国B.全面抗战正式开始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D.十年内战基本结束4.(2017·深圳中考)1937年7月8日,中共中央委员会通电全国:“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这一通电的发出是由于爆发了( )A.八一三事变 B.卢沟桥事变C.西安事变 D.九一八事变5.(2017·临沂中考)图中的“命令”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后,中国国内形势出现的重大变化是( )A.国民革命运动失败 B.工农红军开始长征C.国共两党再次合作 D.抗战进入反攻阶段6.(2017·六盘水中考)有一首歌唱道:“你手持汉阳造血染台儿庄/我手握大刀片喋血平型关/在战壕中你我分享着一口干粮……”歌词所反映的史实发生于( )A.北伐战争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C.朝鲜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7.(2017·龙东中考)李宗仁在回忆录中写道:“捷报传出后,举国若狂。
……抗战前途露出一线曙光……为抗战发动以来的第一快事”。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巩固特训特训: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一、选择题1. 1942—1943年河南发生大饥荒。
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发出“不饿死一个人”的号召,采用教育民众互助友爱、组织开展纺织运动、协助灾民发展生产等方式,安置了25万涌入边区的灾民。
这主要反映出()A.恶劣的战时环境导致灾情扩大B.抗日根据地适时调整了工作重心C.新民主主义经济模式正式确立D.中国共产党充分认识到战争胜利的根源2.以下为日本天皇某一公告内容节选:“朕深鉴于世界之势及帝国之现状,欲采取非常之措施,收拾时局,兹告尔等臣民,朕已饬令帝国政府通告美、英、中、苏四国,愿接受其联合公告。
”该公告()A.继续垂涎中国领土B.抹杀日军在华暴行C.建议中日和平谈判D.体现了中国的胜利3. 1948年,为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中共中央发表“五一口号”,将初稿第24条“中国劳动人民和被压迫人民的组织者,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领导者——中国共产党万岁”,修改为“中华民族解放万岁”。
这种修改是为了()A.促成战略决战B.扩大统一战线C.转移工作重心D.实现民族平等4.1949年,国民政府在南京失守前要求各国大使馆先迁往广州,而后再迁往台湾,但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则受美国国务院之命留南京观望数月。
美国此举()A.有试探新政权外交政策的意图B.意在表明国民政府已失去了民心C.试图争取中国共产党人的好感D.顺应了解放战争大局已定的现实5.全面抗战爆发以后,国民党第一、二、五战区等虽然都部署了大股部队留驻敌后,开展游击战争,但多以失败而告终,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则获得了重大发展。
这一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国共两党()A.军队的武器装备不同B.游击战战略地位不同C.作战地域的分布不同D.抗战指导思想的不同6. 1942年10月,国民政府就晚清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分别开始与美、英两国进行谈判。
美、英经过协商,主动提出废除两国与中国的不平等条约。
美、英做法意在()A.维护中国国家主权B.激发中国抗日的热情C.调解国共两党矛盾D.促进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成立7. 1945年9月,著名画家丰子恺先生创作和发表了漫画《炮弹作花瓶,万世乐太平》,这反映了当时我国()A.反帝斗争取得完全胜利B.和平成为民心所向C.媒体积极参与反战运动D.国共签订和平协定8.1931年10月12日,中共中央向中共满洲省委发出《关于满洲士兵工作的指示》,指出要“抓住有利时机,建立游击队和开辟游击区”。
··1#$%&Q`a b c de%f g b c4h_>◇黑龙江省塔河县第一中学 许桂香1.日本某特务机关的一份电报指出:18日夜十时半许,暴戾的中国军队在奉天北面的北大营以西,破坏南满铁路线,袭击我守备队,与我前来之一部守备队发生冲突。
据报告,奉天独立守备队第二大队正向现场出动。
对此电报解读正确的是( )A.此电报客观地反映了当时中日间的冲突B.中国人民开始局部抗战C.说明当时中日事变确由中方引起D.揭开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序幕2.“此次中国共产党发表之宣言,即为民族意识胜过一切之例证。
宣言中所举诸项,如放弃暴动政策……取消苏区与红军,皆为集中力量救亡御侮之必要条件……而其宣称愿为实现三民主义而奋斗,更足证明中国今日只能有一个努力之方向。
”蒋介石的以上谈话( )A.推动了国民革命的兴起B.标志着局部抗战的开始C.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D.促使抗战进入相持阶段3.1937年11月20日,国民政府发表宣言:“淞沪一隅,抗战亘于三月,各地将士闻义赴难,朝命夕至,其在前线以血肉之躯,筑成壕堑,有死无退。
”材料表明淞沪会战的积极作用是( )A.取得抗战以来的首次胜利51B.推动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C.粉碎日军迅速灭亡中国的计划D.扭转抗战初期的不利局面4.1939年毛泽东撰文指出:“一二·九运动发生在红军北上抗日到达了陕北之时。
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胜利帮助了一二·九运动,同时,一二·九运动也帮助了红军。
这两件事的结合,就帮助了全民抗战的发动。
”可见,毛泽东认为“这两件事”( )A.促使国民政府内外政策改变B.促进了中国共产党工作重心的转移C.推动了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D.实现了国内政治力量的平衡5.1941年底,第三次长沙会战爆发,中国长沙守军顽强坚守,不断挫败日军进攻。
在多处给予来犯日军重大打击,最终来犯之敌狼狈逃窜,……恢复战前态势。
第八单元第23课【学考过关练】一、选择题1.20世纪30年代初,一群东北作家流亡到内地,他们创作的一批描写东北遭到异族蹂躏的作品迅速流行。
这批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是( )A.列强掀起瓜分狂潮B.局部侵华,东北沦陷C.全国性的抗战爆发D.国共合作,携手抗日【答案】B 【解析】从“20世纪30年代初”“描写东北遭到异族蹂躏的作品”这些关键信息可以看出这些作品与东北沦陷有关,故B项符合题意。
2.某电文载:“把皇帝带到沈阳。
……我们可以制造欢迎中国皇帝的公众舆论,来制造一场看起来很像是中国的政治运动。
”此电文若作为第一手史料引用,适用于研究( ) A.辛亥革命B.袁世凯称帝C.张勋复辟D.伪满洲国【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把皇帝带到沈阳”“制造一场看起来很像是中国的政治运动”指的是日本侵略者扶植清废帝溥仪做傀儡,成立伪满洲国的史实,故选D项。
3.在中华民族十四年的抗日战争中,无数的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
下列人物中最早进行抗战的民族英雄是( )A.杨靖宇B.张学良C.杨虎城D.蒋介石【答案】A 【解析】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人民开始了局部抗战,东北人民和中国共产党组织东北抗日联军反抗日本侵略者,其中东北抗日联军领导人杨靖宇最早进行抗日爱国行动。
故选A项。
4.国民党要员郝柏村回忆说:“以武力营救蒋委员长的军事行动,幸赖蒋夫人大智、大仁、大勇的人格,使蒋委员长平安脱险,并停止了中国人打中国人的十年内战。
”他描述的事件是( )A.西安事变B.北伐战争C.七七事变D.九一八事变【答案】A 【解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标志着国共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故选A项。
5.第二十九军司令部命令“卢沟桥即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
与该命令相关的事件是( )A.西安事变B.八一三事变C.七七事变D.九一八事变【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第二十九军”“卢沟桥”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指的是七七事变,故C项正确。
部编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课时同步练习 年级:五年级下册 科目:《道德与法治》 (十)、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1、1931年9月至(1945)年8月14年间,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践踏了(中国)大好河山,人民生灵涂炭,国土惨遭蹂躏,(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灾难。
2、在每个中国人心中,(九一八事变),南京大屠杀都是最屈辱的记忆,它是(民族)的苦难,国家的灾难,我们要铭记历史,(勿忘国耻),永保和平。
3、面对(民族)存亡的空前危机,具有(爱国精神)的全体中华儿女汇聚成气势磅礴的力量,(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为民族而战,为祖国而战,掀起了(全民族)抗战的高潮。
4、在(民族危机)的紧要关头,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大旗),主张全民族抗战、(持久抗战),开辟敌后战场,建立并巩固了敌后(抗日根据地)。
5、由于敌人的疯狂扫荡和严重的(自然灾害),根据地的生存遭遇严重的(危机),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共产党员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在延安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为夺取抗战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装----------------------------------订-------------------------------------线----------------------6、经过(14)年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中国人民终于迎来了抗战的伟大胜利,(1945)年9月2日,日本在投降书上签字,正式宣告(日本帝国主义)的彻底失败和世界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9月3日被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第八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能力提升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考试时间:4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学号填写在试卷上。
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将答案填在选择题上方的答题表中。
3.回答第II卷时,将答案直接写在试卷上。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0·湖北襄阳五中、夷陵中学、钟祥一中三校6月适应性考试·30)毛泽东说“边区是民主的根据地,是实施三民主义最彻底的地方”,“粉碎了人民不关心政治或人民政治程度不够不能行使民主权利的谬论”,这体现出()A.工农运动的发展推动国民革命 B.土地革命激发农民革命积极性C.民族战争时期民主政治的发展 D.民主人士反对国民党专制独裁【答案】C【解析】“边区是民主的根据地,是实施三民主义最彻底的地方”,“粉碎了人民不关心政治或人民政治程度不够不能行使民主权利的谬论”体现了在抗日战争时期,大众积极参与政治的发展,是民主的体现,故选C项;“边区是民主的根据地,是实施三民主义最彻底的地方”这时体现的是抗日战争,不是国民革命,排除A项;“粉碎了人民不关心政治或人民政治程度不够不能行使民主权利的谬论”这里的人民是提全民族人民,不是专指农民,排除B项;“边区是民主的根据地,是实施三民主义最彻底的地方”只能说明边区的情况,但不能体现国民党的统治情况,排除D项。
2.(2020·重庆一中高三6月模拟·30)有学者在分析中国某一时期政治形势时说。
“国民党被赶出长江中下游地区,并丧失了精锐部队,同时中国共产党正在广阔农村扩大力量,并赢得民众的支持。
九年级历史专题训练15 2012-3-21主题: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班级姓名主备人:曹继付组员:柳现菊一、选择题1、“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
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了那无尽的宝藏。
”这首凄怆的《松花江上》时刻告诫着我们勿忘国耻。
九一八事迹距今【】A、71周年B、81周年C、91周年D、101周年2、1936年12月13日,《西北文化日报》登载了一则重要新闻,标题为:“争取中华民族生存,张杨昨发动对蒋兵谏”。
该新闻报道的事件应是【】A、九一八事变B、西安事变C、七七事变D、平型关大捷3、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在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在这场正义战争中,促成国共合作抗日局面,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历史事件是【】A、渡江战役B、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C、五四运动4、近代历史上中华民族形成统一的抵抗力量,抗击外来侵略并取得完全胜利的战争是【】A、鸦片战争B、北伐战争C、抗日战争D、解放战争5、11940年8月,为粉碎敌人的“囚笼政策”,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对日寇展开了一场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
这次战役是【】A、血战卢沟桥B、平型关大捷C、台儿庄战役D、淮海战役6、据日军《步兵第10团战斗详报》记载,台儿庄中国守军“决死奋战之状历历在目”,“士兵依靠堑壕顽强抵抗直到最后”,“睹其壮烈者变为之感叹”。
台儿庄中国守军的总指挥是【】A、李宗仁B、彭德怀C、张学良D、杨虎城7、有人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主我革命是从一条船只开始,到一片船只结束。
”请问“一片船只”指的是【】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8、下列描述的人民解放战争时期的重大战役中,直接导致国民党政权垮台的是【】A、“关门打狗”,决战东北B、大军合力战淮海C、兵临城下,直取平津D、百万雄师过大江9、硝烟散尽,回望历史,抗战精神将化为永恒,它激励着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下列与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无关的是【】A、中国人民实现了真正的和平与民主B、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C、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了突出贡献D、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取得的第一次完全月利10、西安事变与重庆谈判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两者的相同点有【】①张学良都直接参与其中②中国共产党都做出了积极的努力③都初步出现了有利于中华民族的局面④都预示着团结抗日新局面的到来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11、为迎接中国共产党91周年华诞,央视一套隆重播出了电视剧《中国1921》。
标记题目信息文本一、判断题题目1正确获得1.00分中的1.00分标记题目题干1、1923年8月,根据共产国际的指示,中国共产党召开会议,决定与国民党实行党内合作,同时保持组织的独立性。
选择一项:对错反馈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2正确获得1.00分中的1.00分标记题目题干2、1924年1月,孙中山在广州主持召开了国民党一大,这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的标志。
选择一项:对错反馈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3正确获得1.00分中的1.00分标记题目题干3、1925年5月30日,上海两千余名学生游行抗议日本纱厂资本家镇压工人大罢工、打死工人顾正红,声援工人,并号召收回租界,被英国巡捕逮捕一百余人,开枪打死13人,打伤数十人,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
选择一项:对错反馈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4正确获得1.00分中的1.00分标记题目题干4、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召开了“清共”会议,决定清除武汉国民政府和军队中的共产党员。
选择一项:对错反馈召开了“分共”会议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5正确获得1.00分中的1.00分标记题目题干5、1927年8月1日的南昌起义,打响了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开始了党独立领导和创建武装力量的新时期。
选择一项:对错反馈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6正确获得1.00分中的1.00分标记题目题干6、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武汉召开了“八七会议”,制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
选择一项:对错反馈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7正确获得1.00分中的1.00分标记题目题干7、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武汉召开了“八七会议”,制定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
选择一项:对错反馈制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
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8正确获得1.00分中的1.00分标记题目题干8、在秋收起义中,为了稳住官兵的情绪、刹住失败主义的歪风邪气,毛泽东开展了“三湾改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这其中,通过将党支部建在连上,实行党指挥枪,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基础知识梳理】一、抗日战争1.日本侵华(1)侵华史实①局部侵华:1931年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占领东北三省,华北地区日趋殖民化,民族危机加深。
②全面侵华:1937年7月7日,日本制造了七七事变,全面侵华战争爆发。
之后,日本又先后占领北平、天津、广州、武汉等地,中国失去华北、华南等大片领土。
(2)侵华罪行①1937年12月,制造了南京大屠杀。
②1941年初,制造了河北省丰润县潘家峪惨案。
③在东北成立专门研究细菌战的“七三一部队”。
2.全民族抗战(1)抗战初期①共同抗日:国共两党停止内战,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全国军民奋起抗战。
②敌后战场:中国共产党制定全面抗战路线,即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的人民战争路线。
广泛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
③正面战场:国民政府先后组织了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多次重大战役,广大军民英勇抵抗日军侵略。
④抗战结果:中国军队虽然取得了平型关、台儿庄等战役的胜利,但无力阻止日军的疯狂进攻。
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2)相持阶段①中国共产党:1940年下半年,彭德怀指挥八路军在华北发动百团大战,这是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大规模战役。
②国民政府:除在中国境内作战外,中国军队还开辟了国外战场,派遣远征军到缅甸作战。
(3)抗战胜利: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
中国的抗日战争取得了伟大胜利。
(4)意义①国内: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外来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②国际: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概念阐释]党内合作与党外合作(1)党内合作: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方式。
所谓党内合作,是指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国共两党的合作在国民党一党内部进行。
(2)党外合作:是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方式。
专题练习三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1931年-1949年)
一、基础史实填空
1.十四年抗战的时间。
中国局部抗战开始的标志是;全国性抗战开始的标志是。
2.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正式形成的标志。
3.日本的侵华典型的历史事件是:;中国人民的抗争典型的历史事件是。
4.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的标志是;揭开战略进攻序幕的是;国共的战略决战指;结束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的战役。
二、选择题
1.1937年12月,日军攻陷国民政府所在地,屠杀中国同胞30万人以上,而现在却被日本右翼势力称之为“二十世纪最大谎言”的事件是
A. 九一八事变
B. 南京大屠杀
C. 卢沟桥事变
D. 常德细菌战
2.1938年,著名戏剧家田汉在中国军队取得一次战役的重大胜利后,写下了祝捷歌词:“将士的喊声,震动了南部山东,榴弹掷处血光红,敌人如鼠我如龙。
保卫华中,中华民族不愿做奴隶,要做主人翁!”这次战役应是
A. 卢沟桥保卫战
B. 淞沪抗战
C. 台儿庄战役
D. 百团大战
3.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努力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不断奋斗。
下列哪一事件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A. 辛亥革命推翻清朝
B. 红军长征到达陕北
C. 抗日战争取得胜利
D.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4.“毛泽东和中央军委走了两步最关键又最精彩的棋:一是首先歼灭黄百韬兵团,争取了战役主动权;二是截断徐蚌线,对整个战役的发展起了加速作用。
”材料中的战役是( )
A.辽沈战役
B.平津战役
C.渡江战役
D.淮海战役
5.4月23日的那一晚,整个南京城的人们恐怕都难以入眠,等待着这个城市的又一次历史交替,国民党的军队和警察都撤了……与上述情景相关的战役是( )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三、史料研读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7年7月,日本侵略者发动全国侵华战争,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并肩抗战。
材料二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主要场及时间表
材料三抗日战争时期百年饱受分离之苦的中国重新统一出来,增强了国民对国家认同的程度和对政府的监督程度,……从而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枢纽。
——《抗战燃起中国现代国家梦想》请回答:
(1)结合上述材料分析,面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国共两党作出了相同的反应是什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