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8世纪西班牙美术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3.80 MB
- 文档页数:78
西方艺术史:17、18世纪西班牙美术-委拉斯贵支(委拉斯开兹)【32】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和新古典主义的艺术西班牙17世纪最著名的绘画大师是迭戈·罗德里格斯·德席尔瓦·委拉斯贵支(委拉斯开兹diego rodriguez de silva velazquez,1599—1660年)。
他出身于塞维利亚,在17世纪,塞维利亚不仅是一个贸易中心,同时也是个传播人文主义思想的中心。
在委拉斯贵支11岁的时候,父亲把他送进了当地的老埃连拉画室学画,后又转入当时著名画家和理论家巴切柯门下继续学习。
促使委拉斯贵支艺术成长更主要的因素是塞维利亚的下层生活。
当时,在塞维利亚城流行着一种"波德格涅斯"的风格(即西班牙的卡拉瓦乔主义)。
波德格涅斯这一名词含有小饭馆之意。
由于一些古典主义的理论家们瞧不起描绘下层人民生活的风俗画,于是他们以嘲弄的口吻把这类作品通称为"波德格涅斯"的绘画。
委拉斯贵支是一位现实主义的画家,他通常只画能见到的事物,他画的人物,几乎能走出画面;他也画过一些宗教画,其中的神像如同凡人,充满紧张和痛苦的表情;他画的马和狗充满活力,栩栩如生。
《卖水的老人》(约1619)是画家早期的一幅具有典型意义的作品,表明了他对人物性格的努力探索。
画中执杯酣饮者,显然是塞维利亚街头的普通人民。
画家以特写的形式表现出这位塞维利亚卖水的老人严肃、粗犷的性格特征。
老人和买水的小孩构成了主从关系。
老人的外衣已经破烂,他左手搭在陶翁上,右手把一只装水的玻璃杯递给小孩。
物体的明暗部分富有层次。
尽管画家竭力赋予这些普通人以内在的力量,老人的脸上表情欠丰富。
画上的土黄、淡紫两色很浓厚。
《卖水人》这个时期委拉斯贵支创作的风俗画还有《早餐》1617、《音乐师/三位乐师》1616、《女混血儿》、《煎鸡蛋的老妇/煮蛋的老妇人》1618等作品。
这些作品采用了卡拉瓦乔式的明暗对照的方法来组织画面。
简述17、18世纪西班牙美术发展特点及影响
17、18世纪西班牙美术发展特点及影响如下:
1.特点:
(1)17世纪上半叶,西班牙既有充斥着教堂及宫廷的巴洛克壮观,也有数不胜数的现实主义图景。
在这个时代,西班牙的绘画风格以卡拉瓦乔作品为启发,注重光影效果。
(2)17世纪下半叶,现实主义潮流隐退,古典主义与唯美主义势头上升,世俗内容为宗教神话所代替。
(3)西班牙艺术中的波德格涅斯(Bodegones)风格正是在这种精神指引下发展起来的。
这种风格注重在肖像画中描绘底层人民的特质,如鉴定、冷峻、尊严和刚毅的力量。
2.影响:
(1)西班牙的绘画艺术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不仅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背景和人民的生活状态,也展示了艺术家们对现实和理想的独特理解。
(2)西班牙的绘画艺术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对世界各地的艺术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总之,17、18世纪西班牙美术发展呈现出多样性和独特性,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7世纪至18世纪是西方美术史上一个重要的历史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欧洲美术,特别是意大利、佛兰德斯、荷兰、西班牙、法国和英国的美术,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形成了一个流派纷呈、民族画派繁荣的局面。
当然,17、18世纪的美术都都各自的特点。
17世纪概况17世纪是欧洲封建社会的后期,封建制度日趋没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文艺复兴发源地的意大利,由于经济、政治各方面的原因,教皇拥有了最大的权威,反宗教改革势力趁势抬头。
德国遭受了30年的战争浩劫,政治经济都显得十分落后,资本主义势力还非常薄弱。
西班牙自从1588年“无敌舰队”覆灭后,丧失了海上霸权,工商业一蹶不振,人民贫困不堪,成为欧洲流浪汉和乞丐最多的国家,宗教势力横行不法。
在当时,只有荷兰、英国和法国的资本主义得到较大的发展,成为欧洲最先进的国家。
17世纪的欧洲,一些国家的国内矛盾极其复杂和激烈,人民运动此起彼伏,具有鲜明的反封建、反殖民、反宗教压迫的性质,有的运动则带有反资产阶级的色彩。
同时,哲学、自然科学的重大发展也促进了破除宗教迷信、探索真理的积极主动性。
在这样的条件下,美术方面继文艺复兴之后,又开创了一个生气勃勃的新局面,以意大利、佛兰德斯、西班牙、法国和英国最为突出。
意大利、西班牙是天主教势力占统治地位的国家,受到宗教势力支持的巴洛克艺术风行。
君主专制的法国,王权至上,占上风的是古典主义艺术风格。
资本主义较发达的荷兰,流行现实主义的市民艺术和卡拉瓦乔主义。
巴洛克艺术产生于16世纪后半期,17世纪是它的全盛期,至18世纪逐渐衰落。
它与宗教有着密切的关系,巴洛克艺术神秘和豪华的风格成为扩大宗教宣传、满足上层神职人员以及贵族们享乐的最佳工具,而教会的富有则更是对它大力支持。
贝尼尼就是几代教皇的宠儿,他也为创造世界宗教中心罗马的巴洛克艺术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但尽管巴洛克艺术与教会的艺术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二者之间却不能划等号。
因为有些美术家受文艺复兴人文主义传统的影响,在作品中往往流露出世俗情绪,优势还包含着强烈的现实主义成分。
西方艺术史:17、18世纪西班牙美术【31】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和新古典主义的艺术17世纪上半叶,开始了西班牙艺术的黄金时期。
西班牙现实主义绘画最出色的代表是里贝拉、苏巴朗和委拉斯贵支。
何塞·德·里贝拉(胡塞佩·德·里贝拉jusepe deribera,约1591—1652)出生于西班牙的巴仑西亚,少年随父去意大利,长期定居于意大利的那不勒斯,早期曾受意大利画家拉斐尔、米开朗基罗、提香等人的影响,卡拉瓦乔的艺术对他的影响尤为直接和深刻。
从1616年起,他成为那不勒斯总督的宫廷画家。
在他早期的《圣巴多罗买的殉教》(1630)一画中,画家热情地歌颂了理想中的英雄人物。
这些英雄不是神仙,而是一些肌肉健壮,面孔黝黑的普通人民,画面上,既没有宗教气息,也没有悲剧气氛。
《圣巴多罗缪殉教》《圣伊涅萨》(1641)是里韦拉在17世纪40年代创作的另一幅具有强烈世俗气息的作品。
在这幅画上描绘了一个不畏强暴,有着坚定信仰的柔弱的少女。
这是一个令人起敬的形象。
在她的身上反映的不是宗教感情,而是几百年来西班牙人民长期斗争的精神。
除了宗教题材的作品外,里韦拉还创作了一系列出色的肖像画,其中包括有圣徒肖像以及命名为古代哲人的流浪汉、渔夫和农民的肖像。
在这些作品中,更加鲜明地表现了画家朴素、先进的美学观点,美和智慧是来自于下层人民的。
这方面的代表作有:《笑着的德谟克里特》(1630)、《跛足者/跛足少年》(1642)、《雅各的梦》(1639)等。
1648年后他辞去宫廷职务,在忧郁中逝于那不勒斯。
《笑着的德谟克里特》:画家将这位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刻画成一个秃顶、胳腮胡子、穿着褴褛的农民。
尽管他的外形有些丑,但人物却有一颗朴素和善良的心。
这幅画充分体现了17世纪的现实主义肖像画的特点,即不再把人物理想化,而是使人物更加现实化,强调人物的时代风貌以及作品的生活气息。
《笑着的德谟克里特》《雅各之梦》是一幅以《圣经》故事为主题的作品。
17、18、19世纪的美术(外国美术史)一、17世纪意大利美术、荷兰、佛兰德斯美术、西班牙美术和法国美术二、18世纪法国罗可可美术、英国美术和意大利美术三、19世纪法国美术、俄罗斯美术、英国美术17世纪的欧洲美术,是以巴洛克风格为代表的多种风格共存并互有影响的时代。
所谓“巴洛克”,意大利语义为奇形怪状矫揉造作;葡萄牙语义为形状不规则的珍珠。
它是一个贬义词,人们借用巴洛克这个词来嘲弄具有这种风格的艺术。
巴洛克艺术的主要特征有:1、由于它服务于教会上层和贵族,为了宣扬宗教和满足享乐的欲望,不惜重金建造豪华宫殿、住宅和大量装饰绘画、雕刻,使其显得壮观和华丽。
2、文艺复兴的美术强调理性的宁静与和谐;而巴洛克艺术则强调非理性的无穷幻想与幻觉,极力打破和谐与平静,在雕刻和绘画中都充满了紧张的戏剧气氛。
建筑则体现出丰富多变的构造,饱含激情和强烈的运动感是巴洛克艺术的主要特征。
巴洛克式艺术品给人感觉总在不停地运动着,有着强烈而复杂的节奏旋律,强烈的明暗对比造成动感和不稳定感。
在建筑上大量使用曲线和椭圆形。
3、巴洛克艺术很重视空间关系处理,表现出艺术形象的空间立体。
绘画依靠光造型,追求空间深度感,建筑和雕刻强调层次和深度,尽量打破平面。
4、巴洛克艺术还强调综合艺术处理,这种综合在总体上有建筑、雕塑和绘画的综合,也有绘画与雕刻的互相综合、造型和环境的综合,也包含自身各部分的综合。
因为巴洛克艺术受宗教支持庇护,所以不可避免地充满浓厚的宗教色彩。
巴洛克艺术在不同国家、不同社会背景下的艺术风格各不相同:在天主教势力占统治地位的意大利和佛兰德斯,受到宗教势力支配的罗马巴洛克风格占主要地位;在君主专制、王权至上的法国,古典主义风格为主流;而在资本主义比较发达的荷兰和英国则流行现实主义的市民艺术。
17世纪的意大利美术在这个时代背景下,美术家的队伍发生了变化,一部分走向国王、教皇宫廷,成为他们的御用国家,为封建贵族和宗教服务,形成以贝尼尼为代表的“罗马巴洛克”艺术;一部分画家则主张保护和继承文艺复兴大师们的艺术创造成就,建立美术学院,这就是以波伦亚的卡拉齐兄弟为代表的学院主义,他们既不反对受官方教廷支持的巴洛克,也不支持和反对与官方巴洛克对立的走向社会底层的卡拉瓦乔的现实主义。
第四章:17、18世纪欧洲美术17世纪欧洲美术1、17世纪意大利美术:(1.卡拉奇的学院主义美术:学院派的基本主张:A.是继承先辈大师的艺术传统,总结前人经验,并在此基础上培养新的艺术人才。
B..是力图把年轻的艺术家引向所谓的正路,不受样式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干扰。
代表人物有卡拉奇兄弟(古典主义风景画《逃往埃及路上休息的风景》)、以及列尼和格维尔奇诺(2.卡拉瓦乔的现实主义美术:现实主义美术的代表是卡拉瓦乔,他一开始就走写实的道路。
如早期作品《抱水果篮的孩子》,显示了绘画题材的进一步扩大,生活底层的人进入了画面。
卡拉瓦乔所描绘的风俗题材的绘画在当时引起了学院派古典主义者的不满;他早期的作品大多是描绘年轻男女,进入17世纪,卡拉瓦乔进入他的创作巅峰期,著名的作品有《基督下葬》《圣母升天》。
(3.巴洛克美术:17世纪在欧洲出现了巴洛克美术,它发源于意大利,后风靡全欧。
其特点是追求激情和运动感的表现,强调华丽的装饰性。
一定程度上发扬了现实主义的传统。
最能体现巴洛克风格的是建筑。
(4.贝里尼的雕塑:早期杰出的巴洛克艺术家。
他的雕塑作品体现了文艺复兴时代积淀下的巴洛克艺术特点,《阿波罗和达芙娜》:表现了运动中的人体,人体轻盈,优美,有一种乘风向上的感觉。
代表作是为罗马圣彼得大教堂祭坛设计的圣彼得法座,充分发挥了巴洛克美术的热情奔放的特色。
雕刻顶峰标志作品:《德列萨的狂喜》刻画出了德列萨昏迷中渴求爱欲的复杂的内心感情。
2、17世纪佛兰德斯美术:1.鲁本斯的绘画:佛兰德斯画派、巴洛克美术杰出代表,将宏伟华丽的巴洛克艺术风格和尼德兰民族艺术传统融为一体,形成了具有烂漫主义倾向的艺术风格。
注重人物形象的活力和肉体的表现,著名的作品有:《劫持鲁西波斯德女儿》风镜肖像代表有:《有彩虹的风景》《布兰特的画像》2.凡·代克的绘画:佛兰德斯派绘画中的第二号著名人物,鲁本斯助手之一,主要成就是肖像画,代表作品有:《使徒彼得》《家庭肖像》《圣马丁与穷人》,他的肖像影响了英国整整一代的画家。
西方艺术史:17、18世纪西班牙美术【33】在17世纪,西班牙雕刻方面的成就显然不如绘画。
由于西班牙的木雕主要订货人是教会,所以在大多数的作品中较多地保存了宗教的色彩。
在17世纪上半期,北方的重要雕刻家是格利高利·费尔南德斯(格雷戈里奥·费尔南德斯gregorio fernande,约1576—1636),南方的主要雕塑家是胡·马尔蒂尼斯·蒙塔涅斯(J·M·Montánez,1568—1649)。
费尔南德斯的人物形象多有着悲剧性面孔,感情激动,表现出丰富和复杂的内心活动。
他的祭坛木雕《哀悼基督/圣母怜子》(1616)就是这样的作品。
头戴大风帽的圣母正在号陶大哭,脸朝天,左手伸出,右手扶着死去的爱子作出无奈的样子。
基督的身体有点僵硬,略带中世纪艺术的味道。
《圣母怜子》他的代表作还有木雕《死去的基督/基督遗体》和《圣德烈萨》等。
《基督遗体》蒙塔涅斯是塞维利亚的雕刻家和建筑家,他的作品虽然也是表现宗教题材,但是,他比同代的任何一个雕刻家都更注意克服禁欲主义,努力表现人文主义的思想。
他所雕的圣母像完全是人间母亲的形象。
蒙塔涅斯的作品《圣母和圣婴》塑造的人物,没有宗教色彩,如同现实中的母亲。
曾向蒙塔涅斯学习过雕刻的阿劳索·卡诺(A·Cano,1601—1667)是一个当时著名的雕刻家,也是一个画家。
卡诺的风格很接近于他的老师。
他为格拉纳达教堂所作的《圣母像》(1660)是他著名的传世之作。
《圣母像》弗朗西斯科·德·戈雅(Francisco de Goya 1746-1828年)是西班牙浪漫主义画派画家。
画风奇异多变,从早期巴洛克式画风到后期类似表现主义的作品,他一生总在改变,虽然他从没有建立自己的门派,但对后世的现实主义画派、浪漫主义画派和印象派都有很大的影响,是一位承前启后的过渡性人物。
戈雅出生于西班牙东北部阿拉贡自治区的首府萨拉戈萨附近的小村,父亲是农民,家境贫寒,没有受过正规的教育,14岁时一位教士发现了他绘画才能,鼓励他父亲将他送往萨拉戈萨,随何塞·鲁赞·伊·马尔蒂尼斯学画4年,1763年到马德里投靠同乡宫廷画师弗朗西斯哥·巴耶乌,两次投考圣费南多皇家美术学院,都没有被录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