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基绿-派洛宁染色液染色方法及注意事项
- 格式:pdf
- 大小:66.29 KB
- 文档页数:2
实验八核酸细胞化学——甲基绿一派洛宁法(methyl green—pyronin method)【目的要求】(1) 学会制作血涂片。
(2) 熟悉甲基绿一派洛宁法显示核酸的原理及操作步骤。
(3) 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实验原理】甲基绿、派洛宁为两种碱性染料,与带负电荷的磷酸根形成盐键。
甲基绿分子有两个正电荷,易与双链DNA分子结合,使DNA显示绿色,派洛宁分子有一个正电荷,易与单链RNA结合使RNA显示红色。
也有人认为染色原理与核酸分子的空间构型有关(图5—5)。
【实验用品】(1) 器材:注射器、载玻片、盖玻片、染色缸、显微镜。
(2) 试剂:①0.2mol/L醋酸缓冲液(pH4.8):A.冰醋酸1.2ml加蒸馏水至100ml。
B.醋酸钠(NaAc·3H20)2.72g溶于100ml。
使用时,A液与B液按2:3比例混合。
②甲基绿一派洛宁染色:A.2 g甲基绿加0.2mol/L醋酸缓冲液至100ml;B.1.0g派洛宁Y加醋酸缓冲液至100ml;临用时:甲液与乙液5:2混合即成。
甲基绿中常混有甲基紫,如不除去,会影响染色效果。
纯化甲基绿的方法是:先把甲基绿倒入分液漏斗,加入氯仿,用力摇匀,静置,弃去溶有甲基紫的氯仿,再换入新氯仿。
如此,反复几次,直到氯仿无甲基紫的颜色为止,干燥之后备用。
此法为显示DNA、RNA的经典方法,配制染色试剂时要注意比例适当。
(3) 材料:蟾蜍血涂片。
【方法与步骤】(1) 蟾蜍血涂片,干燥后入70%乙醇溶液固定10min,取出晾干。
(2) 滴染色液于血膜上,染15min。
(3) 蒸馏水冲洗。
(4) 95%乙醇溶液分色,晾干,封片。
【观察结果】蟾蜍红细胞的核因含DNA显绿色,细胞质及核仁因含RNA显示红色。
【作业】绘蟾蜍红细胞图示DNA、RNA的分布。
甲基绿派洛宁染色原理甲基绿是一种常用的生物染色剂,它在细胞学和组织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而甲基绿派洛宁染色法则是一种常用的细胞染色方法,它可以用于观察细胞核的形态和结构,有助于研究细胞的生物学特性。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甲基绿派洛宁染色的原理及其在细胞学研究中的应用。
甲基绿派洛宁染色法是一种常用的细胞染色方法,它主要用于观察细胞核的形态和结构。
该方法的原理是利用甲基绿染料与派洛宁溶液结合后,能够在细胞核内形成一种特殊的染色效果。
这种染色效果能够使细胞核显现出深蓝色或紫色,从而便于观察和研究细胞核的形态和结构特征。
甲基绿派洛宁染色法的操作步骤相对简单,首先将待染细胞进行固定处理,然后用甲基绿染料染色,再用派洛宁溶液进行后续处理,最后用显微镜观察染色效果。
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清晰地观察到细胞核的形态、大小和结构,有助于研究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如细胞分裂、细胞凋亡等过程。
甲基绿派洛宁染色法在细胞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首先,它可以用于观察细胞核的形态和结构,有助于研究细胞的生物学特性。
其次,该方法还可以用于细胞计数和细胞分类,对于细胞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甲基绿派洛宁染色法还可以用于临床病理诊断,帮助医生观察和诊断细胞核异常的病变情况。
总之,甲基绿派洛宁染色法是一种常用的细胞染色方法,它能够清晰地显示细胞核的形态和结构,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
在细胞学研究和临床病理诊断中,甲基绿派洛宁染色法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推动细胞学和病理学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本文能够对甲基绿派洛宁染色法的原理及应用有所帮助,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一)甲基绿—派罗宁法鉴定DNA、RNAJ[原理]核酸分子因含有磷酸根呈酸性,它们对碱性染料甲基绿和派罗宁具有亲和力,但这两种碱性染料具有选择性。
RNA易被派罗宁染成红色,而DNA被甲基绿染成绿色,故可用来鉴定核酸。
[器材与试剂]器材: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烧片、培养皿、吸管、镊子、刀片或切片机、分液漏斗等.试剂:(1)甲基绿的精制:市售的甲基绿中含有甲基紫,甲基紫溶于氯仿,可用萃取法除去甲基紫,方法:先配制2%甲基绿水溶液,置于分液漏斗中,然后加氯仿洗涤数次,弃除氯仿,反复多次直至氯仿层中不显紫色,水层备用。
(2)派罗宁的精制:先配制5%水溶液,置于分液漏斗中,用氯仿洗涤数次,待氯仿不显红色为止,弃除氯仿水层备用。
(3)0.2mol/L醋酸缓冲液,pH4.8(0.2mol/L醋酸40ml+0.2mol/L醋酸60ml)。
(4)甲基绿—派罗宁溶液:1ml2%甲基绿水溶液+1.75ml派罗宁水溶液+pH4.80.2mol/L醋酸缓冲液25ml+水25ml,混合液可保存一周。
[方法与步骤]1.撕取马铃薯嫩茎的表皮或洋葱鳞茎表皮(12层细胞),或制作待鉴材料的切片。
2.把表皮或切片置于载玻片上,加甲基绿—派罗宁溶液(以浸没材料为宜),染色1520分钟。
3.用蒸馏水洗去多余的染液(如染色太深,可用70%乙醇洗涤)。
4.用滤纸吸干水分,用丙酮脱水及分色,20分钟后镜检。
结果:细胞核(DNA)被染成绿色,其中核仁(RNA)被染成红色。
(二)孚尔根法鉴定[原理]在酸性环境(1NHCl,60℃)中,DNA的脱氧戊糖转变为醛的形式,锡夫试剂与醛基反应,产生紫色化合物,此反应可特异地显示核中的DNA。
[器材与试剂]器材:器材同前。
试剂:(1)锡夫试剂(配法见前)。
(2)10%K2S2O5。
(3)1NHCl:8.3ml浓HCl加水稀释至100ml。
(4)亚硫酸溶液:5ml10%K2S2O5加5ml1NHCl,加水稀释至100ml(也可用2%亚硫酸氢钠溶液代替)。
山东大学细胞生物学实验报告蟾蜍红细胞甲基绿—派洛宁染色姜政2012/10/9实验目的:学习用甲基绿—派洛宁染色观察验证蟾蜍红细胞中DNA和RNA的分布,掌握血涂片制作,了解甲基绿—派洛宁染色的基本原理和应用以及细胞化学的基本概念。
实验原理:核酸(脱氧核糖核酸,DNA;核糖核酸,RNA)的结构单体核苷酸由核糖、碱基和磷酸基团构成。
由于嘌呤碱基和嘧啶碱基环上都有含孤对电子的N,胸腺嘧啶、胞嘧啶和鸟嘌呤都含有-NH2,因此,在水溶液中,核苷酸碱基(图1)上这些含有孤对电子的N既可以接受质子(-NH2+H+→-NH3+,N:+H+→N+:H),也可以释放质子(-NH3+→-NH2+H+,N+:H- H+→N:+H+)。
通常,核苷酸中的磷酸基团存在两步解离,且碱基N上H+的解离常数在磷酸基团一级解离(-PO3H2→-PO3-H+H+)常数和二级解离(-PO3-H→-PO32-+H+)常数之间,所以,当磷酸基团一级解离与碱基N上H+的解离恰好使核苷酸静电荷为零时,核苷酸就达到了等电点。
因此,在水溶液中,核酸分子可以被看作是两性电解质,由于DNA与RNA的组成不同,两者等电点不同,在同一份溶液中的电性就略有不同。
图1. 五种核苷酸碱基的结构和孤对电子示意图(左,引自Stacey D. Wetmore等,2000)和甲基绿、派洛宁的分子结构(右)。
甲基绿(Methyl Green)和派洛宁(Pyronin)都是具有芳香体系且能够发生电离的染料分子(图1),在水中发生电离后都成为带正电的分子。
因此,甲基绿和派洛宁都是碱性染料,专染酸性核酸分子。
电离后的甲基绿分子带两个正电荷,派洛宁分子带一个正电荷。
这种电荷上的差异使两种染料分子具有不同的染色性质。
加之两种染料分子具有完全不同的颜色(甲基绿是亮绿色,派洛宁是红色),两种染料配合使用的染色剂(Unna试剂)很早就成为区分细胞中DNA与RNA分布的常用试剂[1]。
甲基绿-派洛宁对核酸着色的机理可以分解为两步,第一步是电荷相互作用下染料分子向特定核酸分子的靠近,第二步是疏水相互作用下染料分子与核酸分子的结合[2,3]。
甲基绿-派洛宁染色方法在慢性子宫内膜炎诊断中的应用目的:探讨甲基绿-派洛宁染色方法在慢性子宫内膜炎诊断中的应用。
方法:采用Cook甲基绿-派洛宁提纯法染色子宫内膜组织,诊断慢性子宫内膜炎。
结果:294例子宫内膜组织有64例诊断为慢性子宫内膜炎。
结论:甲基绿-派洛宁染色方法是一种简便、经济、实用的方法,可以做为慢性子宫内膜炎诊断的首选方法。
标签:甲基绿-派洛宁;慢性子宫内膜炎;诊断慢性子宫内膜炎为子宫内膜的慢性炎症。
慢性子宫内膜炎虽然发病率较低,可一旦患病则会给患者生活、工作带来诸多影响,也给患者本人造成许多痛苦。
在子宫内膜间质内找到浆细胞是诊断子宫内膜炎的关键。
但是,混杂在子宫内膜间质细胞之间的浆细胞很不容易找到,不成熟的浆细胞就更不容易辨认。
造成慢性子宫内膜炎漏诊。
我们应用甲基绿-派洛宁染色方法帮助辨认浆细胞,确诊慢性子宫内膜炎64例,现报告如下。
1材料及方法1.1材料山西省汾阳医院门诊及住院功能性子宫出血病例294例。
1.2方法采用Cook甲基绿-派洛宁提纯法[1][试剂配制](1)甲基绿原液2%甲基绿溶液,氯仿抽提五次。
(2)派洛宁原液2%派洛宁。
(3)醋酸缓冲液(pH4.8)0.2M醋酸液41ml,0.2M醋酸钠59ml。
(4)甲基绿-派洛宁染液。
甲基绿提纯液15ml,派洛宁原液1ml,醋酸缓冲液20ml,甘油10ml。
临用前配制。
[染色步骤](1)组织切片脱蜡至水。
(2)用醋酸缓冲液(pH4.8)浸洗。
(3)置于甲基绿-派洛宁染液染色3分钟。
(4)用醋酸缓冲液(pH4.8)清洗。
(5)滤纸吸干,迅速丙酮分化30秒。
(6)用纯丙酮、二甲苯等量(1:1)混合液分化、脱水30秒。
(7)二甲苯透明,光学树胶封固。
2结果图1294例功能性子宫出血病人的子宫内膜组织,其中64例诊断为慢性子宫内膜炎。
子宫内膜组织呈淡红色,浆细胞核呈绿色,浆细胞胞浆呈鲜红色。
在HE形态下,子宫内膜间质内有散在的或成簇淋巴细胞浸润,部分淋巴细胞出现浆细胞样分化,较少出现典型的成熟的浆细胞。
甲基绿派洛宁染色原理甲基绿是一种常用的核酸染色剂,它能够与DNA发生特异性的结合,因此在生物学实验和临床诊断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而派洛宁则是一种经常与甲基绿一起使用的染色剂,它们的结合可以增强染色效果,使得细胞核和染色体更加清晰可见。
本文将介绍甲基绿派洛宁染色原理,以及其在实验和临床中的应用。
甲基绿派洛宁染色的原理主要是基于甲基绿和派洛宁与DNA的特异性结合。
甲基绿是一种碱性染料,它可以与DNA的磷酸基团发生静电作用,从而使得DNA分子呈现出深蓝色。
而派洛宁则可以与甲基绿形成复合物,增强染色效果,使得细胞核和染色体更加清晰可见。
这种染色原理使得甲基绿派洛宁在核酸染色实验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实验室中,甲基绿派洛宁染色常常用于核酸电泳实验。
核酸电泳是一种常用的生物学实验方法,用于分析DNA或RNA的大小和数量。
在核酸电泳实验中,样品中的DNA或RNA经过电泳分离后,需要进行染色以观察其分离情况。
甲基绿派洛宁染色可以使得DNA 或RNA在凝胶中呈现出明显的条带,便于分析和识别。
此外,甲基绿派洛宁染色还常用于细胞核染色和染色体观察,能够帮助研究人员观察细胞结构和染色体形态,从而进行细胞生物学和遗传学研究。
除了在实验室中的应用,甲基绿派洛宁染色在临床诊断中也具有重要意义。
在临床病理学中,医生常常需要观察组织切片中的细胞核和染色体,以帮助诊断疾病。
甲基绿派洛宁染色可以使得细胞核和染色体清晰可见,有助于医生进行病理诊断。
此外,在肿瘤细胞学检查中,甲基绿派洛宁染色也常用于观察肿瘤细胞的形态和结构,为临床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总的来说,甲基绿派洛宁染色原理是基于甲基绿和派洛宁与DNA的特异性结合,能够使得细胞核和染色体清晰可见。
在实验室和临床中,甲基绿派洛宁染色被广泛应用于核酸电泳实验、细胞核染色、染色体观察以及临床病理诊断等领域,为科研工作者和医生提供了重要的帮助。
通过对甲基绿派洛宁染色原理的深入了解,可以更好地掌握其在实验和临床中的应用,为科研和医学工作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甲基绿派洛宁染色原理
是什么
Methyl green-pyronin staining原理是依靠不同颜色物质分子量的差异来实现染色,最终达到观察特定细胞结构的目的。
Methyl green是一种荧光染料,其分子量较小,可以穿透细胞壁到达细胞质中,其分子量比细胞分子量大,它将大分子质粒,如核酸等染成绿色。
Pyronin是一种陰性染料,其分子量较大,它将小分子质粒,如蛋白质等染成棕色色调。
因此,Methyl green-pyronin结合染色主要依靠不同颜色物质分子量的差异来实现染色,从而达到观察特定细胞结构和成分的目的。
甲基绿-派洛宁染色液简介:甲基绿-派洛宁染色液(Methyl Green-Pyronin Stain ,MGP)甲基绿-派洛宁染色液是一种把细胞核染成绿色或蓝绿色,把细胞浆和细胞核中的核仁染成红色或红紫色的染色液。
甲基绿和细胞核中的DNA 结合,从而使细胞核染成绿色或蓝绿色,派洛宁可以和细胞浆或核仁中的RNA 结合,从而使细胞浆和核仁染成红色或红紫色。
组成:操作步骤(仅供参考):(一)石蜡切片染色1、组织入Carnoy 固定液或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
2、切片5μm ,常规脱蜡至水,蒸馏水稍洗。
3、入Methyl Green-Pyronin Stain 室温浸染。
4、取出切片,用滤纸稍微吸干切片周围染色液。
5、用丁三醇(也可用丙酮或正戊醇)冲洗3次。
6、二甲苯透明,中性树胶封固。
(二)冰冻切片染色1、蒸馏水冲洗2min 。
2、切片入Methyl Green-Pyronin Stain 室温浸染。
3、用蒸馏水冲洗2次,此时样本呈蓝色。
4、余下步骤同石蜡切片染色。
(三)细胞染色1、用4%多聚甲醛固定10min 以上。
2、蒸馏水洗涤。
3、换用新鲜的蒸馏水,再洗涤。
4、用Methyl Green-Pyronin Stain 染色。
5、显微镜下观察。
(四) 荧光染色1、如果进行免疫荧光染色,在染色后应70%乙醇洗涤2次。
编号 名称 DN0001 DN0001 Storage Methyl Green-Pyronin Stain 50ml 100ml RT 避光 使用说明书 1份2、95%乙醇脱水2min。
3、PBS或生理盐水或TBS等用于免疫染色或荧光染料染色的溶液浸泡。
4、进行免疫荧光染色或其它荧光染料的染色。
染色结果:细胞核(DNA) 绿色或蓝绿色细胞浆和核仁(RNA) 红色或红紫色注意事项:1、首次使用染色液时建议先取1~2个样品做预实验。
2、Methyl Green-Pyronin Stain染色可以根据染色结果和要求调整时间。
实验二细胞中核酸染色和两类核酸定位一、实验原理:细胞中,DNA主要散布在细胞核内;RNA主要散布在细胞质中,碱性染料甲基绿和派洛宁对酸性的核酸均有亲和力,可是这两种染料对DNA和RNA却有很强的选择性:DNA 能够被甲基绿染成绿色,RNA却被派洛宁染成红色。
二、实验目的:观察细胞中的DNA、RNA的散布三、实验用具:载玻片,盖玻片,牙签,微量可调移液器,显微镜。
四、试剂配制:甲基绿-派洛宁混合染料:称取甲基绿,吡咯红,乙酸钠,加入蒸馏水90ml, 再加入乙酸192μL,混匀后定容至100ml。
卡诺氏固定液::取无水乙醇60ml, 再加入冰乙酸20ml。
95%酒精:量取95ml酒精,加入5ml蒸馏水。
70%酒精:量取70ml酒精,加入30ml蒸馏水。
五、实验前预备:主要仪器:普通光学显微镜(12个/班,共用)计时器(25个/班,1个/组)微量移液器(25套/班,1套/组)辅助仪器:载、盖玻片(各50个/班,2个/组)镊子(各50个/班,2个/组)耗材:黄、蓝吸头(各25盒/班,1盒/组)材料:洋葱(25个/班,1个/组)试剂:甲基绿-派洛宁混合染料ml /班,500μl /组)卡诺氏固定液(250mL/班,10ml/组) 95%酒精(250ml /班,10ml /组) 70%酒精(250ml /班,10ml /组)备注:甲基绿-派洛宁混合染料(100ml):称取甲基绿,吡咯红,乙酸钠,加入蒸馏水90ml, 再加入乙酸192μL,混匀后定容至100ml。
卡诺氏固定液(320ml):取无水乙醇240ml, 再加入冰乙酸80ml。
95%酒精(300ml):量取285ml酒精,加入15ml蒸馏水。
70%酒精(300ml):量取210ml酒精,加入90ml蒸馏水。
六、实验步骤:1. 取洋葱内表皮细胞,放入卡诺氏固定液固定15min。
然后再放入95%酒精10min,接着再转入70%酒精10min?;2. 将洋葱内表皮放在干净的载玻片上,滴上1~2滴甲基绿-派洛宁混合染料,染色5-10min,用蒸馏水冲去多余染液,盖上盖玻片,用吸水纸吸去多余染液;3. 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观察。
甲基绿-派洛宁染色液染色方法及注意事项
货号:G1670
规格:100mL/500mL
保存:室温避光储存,有效期至少12个月。
产品说明:
甲基绿-派洛宁染色液(Methyl Green-Pyronin Staining Solution,也称MGP染色液)是一种组织或细胞染色时常用的可以把细胞核染成绿色或蓝绿色,把细胞浆和细胞核中的核仁染成红色的染色液。
甲基绿可以和细胞核中的DNA结合,从而产生细胞核染色;而派洛宁可以和细胞浆或核仁中的RNA结合,从而可以使细胞浆和核仁被染色。
可以和免疫荧光染色或免疫组化染色配合使用。
一方面可以在本甲基绿-派洛宁染色液染色后进行免疫荧光染色或其它染料的染色,另一方面也可以在免疫组化染色后再进行甲基绿-派洛宁复染。
一个包装的本染色液至少可以染色200个样品。
染色方法:(仅供参考)
1.样品处理
a.对于石蜡切片:
二甲苯中脱蜡5-10分钟。
换用新鲜的二甲苯,再脱蜡5-10分钟。
无水乙醇5分钟。
90%乙醇2分钟。
70%乙醇2分钟。
蒸馏水2分钟。
b.对于冰冻切片:
蒸馏水2分钟。
c.对于培养细胞:
用4%多聚甲醛固定10分钟以上。
蒸馏水洗涤2分钟。
换用新鲜的蒸馏水,再洗涤2分钟。
2.甲基绿-派洛宁染色
对于上述处理好的样品:甲基绿-派洛宁染色液染色5分钟左右(可以根据染色结果和要求调整时间)。
蒸馏水洗涤2-3次(每次数秒钟)。
3.脱水、透明、封片或进行其它染色
丙酮脱水3次,每次1-2秒。
换用丙酮/二甲苯(1:1)洗涤2次,每次1-2分钟。
二甲苯透明1-2分钟。
换用新鲜的二甲苯,再透明1-2分钟。
用中性树胶或其它封片剂封片。
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核呈绿色或蓝绿色,而细胞浆和核仁呈红色。
注意事项:
1.需自备4%多聚甲醛、70%乙醇和95%乙醇。
如果需要脱水、透明和封片处理,还需
自备二甲苯,中性树胶或其它封片剂。
如果样品是石蜡切片,需自备90%乙醇,无水乙醇以及二甲苯。
2.样品数量较多时,可以使用索来宝的染色架和染色缸,便于操作。
3.第一次使用本试剂盒时建议先取1-2个样品做预实验。
4.为了您的安全和健康,请穿实验服并戴一次性手套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