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基绿染色液(1%)
- 格式:doc
- 大小:30.25 KB
- 文档页数:2
实验室规那么和要求一般规定1.上课第一天请先熟悉环境,牢记“平安〞是进展任何实验最重要的事项。
2.在实验室内请穿著实验衣〔最好长及膝盖下〕,防止穿著凉鞋、拖鞋〔脚趾不要裸露〕。
留有长发者,需以橡皮圈束于后,以防止引火危险或污染实验。
3.在实验室内制止吸烟、吃东西、饮食、化装、嚼口香糖、嬉戏奔跑,食物饮料勿存放于实验室的冰箱中,实验桌上勿堆放书包、书籍、衣服外套及杂物等。
4.所有实验仪器、耗材、药品等均属实验室所有,不得携出实验室外。
每组分配之仪器、耗材请在课程开场前确定清点与保管,课程完毕后如数清点缴回。
公用仪器请善加爱惜使用。
实验前后,请把工作区域清理擦拭,并随时保持环境清洁。
5.实验前详阅实验内容,了解实验细节的原理及操作,注意上课所告知的考前须知。
实验进展中有任何状况或疑问,随时发问,切勿私自变更实验程序。
打翻任何药品试剂及器皿时,请随即清理。
实验后,适切记下自己的结果,严禁抄袭,确实关闭不用之电源、水、酒精灯及瓦斯等。
6.身体不适、睡眠缺乏、精神不济或注意力无法集中,请立即停顿实验。
实验时间假设延长,请注意时间的管制及自身的平安,不可自行逗留实验室。
7.实验完毕,请清理实验室、倒垃圾、灭菌、关闭灯光及冷气,离开实验室前记得洗手。
8.任何意外事件应立即报告教师或实验室管理人员,并应熟知相关之应变措施。
药品1.使用任何药品,请先看清楚标示说明、考前须知,翻阅物质平安资料,查明是否对人体造成伤害,使用完毕请放回原位。
2.新配制的试剂请清楚注明内容物、浓度、考前须知及配制日期,为防止污染,勿将未用完的药剂倒回容器内。
3.挥发性、腐蚀性、有毒溶剂〔如甲醇、丙酮、醋酸、氯仿、盐酸、硫酸、-巯基乙醇、甲醛、酚等〕要在排烟柜中戴手套量取配制,取用完应随即盖好盖子,假设不小心打翻试剂,马上处理。
4.有毒、致癌药剂例如丙稀酰胺〔神经毒〕、溴化乙啶〔突变剂〕、SDS〔粉尘〕请戴手套及口罩取用,并勿到处污染,脱下手套后,养成洗手的好习惯。
实验室常⽤药品试剂的配置与使⽤实验室常⽤药品试剂的制备与使⽤(⼀)认识药品规格纯度规格简写标签颜⾊级别特点(⼆)染⾊试剂的配制1.甲基绿(DNA—绿⾊)和吡罗红(RNA—红⾊)染⾊剂配制:a)A液:取甲基绿2 g溶于98 mL蒸馏⽔中,取吡罗红G 5 g溶于95 mL蒸馏⽔中。
取6 mL甲基绿溶液和2 mL吡罗红溶液加⼊到16 mL蒸馏⽔中,置于棕⾊瓶中备⽤。
b)B液:是⼀种缓冲液,由⼄酸钠和⼄酸混合⽽成。
先取⼄酸钠16.4 g,⽤蒸馏⽔溶解⾄1000 mL备⽤;再取⼄酸12 mL,⽤蒸馏⽔稀释⾄1000 mL备⽤。
取配好的⼄酸钠溶液30 mL和稀释的⼄酸20 mL,加蒸馏⽔50 mL,配成pH为4.8的B液(缓冲液)。
c)取A液20 mL和B液80 mL混合,就是实验中所⽤的吡罗红甲基绿染⾊剂。
应该注意的是该试剂应现⽤现配。
2.I2-KI溶液(淀粉—蓝紫⾊,蛋⽩质—黄⾊)配制:将碘化钾3g溶于蒸馏⽔中,待全部溶解后加⼊碘1g,振荡使其溶解,将此液保存在棕⾊玻璃瓶内。
3.苏丹Ⅲ或苏丹Ⅳ(⽊栓化、⾓质化细胞壁—红⾊,脂肪、挥发油、树脂等—红⾊或淡红⾊)配制:苏丹Ⅲ或苏丹Ⅳ⼲粉0.1g与95%⼄醇10 mL混合,过滤后再加⼊10 mL⽢油。
4.1% 醋酸洋红染料(染⾊体—紫红⾊)配制:将洋红1 g与45% 醋酸100 mL煮沸2h 左右,并随时注意补充加⼊蒸馏⽔到原含量。
冷却后过滤,加⼊4% 铁明矾溶液1~2滴,放⼊棕⾊瓶中备⽤。
5.龙胆紫酸性染料(染⾊质—紫⾊)配制:取龙胆紫1 g,溶于少量2% 醋酸溶液中,滴加2% 醋酸溶液,直⾄溶液不呈深紫⾊为⽌。
6.卡宝染⾊剂(染⾊体—红⾊,着⾊深,保存性好)⼜名苯酚-品红染⾊剂配制:a)原液A:将3g碱性品红溶于100 mL 70% 的⼄醇中。
b)原液B:取原液A 10 mL 加⼊到90 mL 5% 苯酸⽔溶液中。
(两周内有效)c)原液C:取原液B 55 mL,加⼊6 mL福尔马林和6 mL冰醋酸。
甲基绿派洛宁染色原理甲基绿是一种常用的生物染色剂,它在细胞学和组织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而甲基绿派洛宁染色法则是一种常用的细胞染色方法,它可以用于观察细胞核的形态和结构,有助于研究细胞的生物学特性。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甲基绿派洛宁染色的原理及其在细胞学研究中的应用。
甲基绿派洛宁染色法是一种常用的细胞染色方法,它主要用于观察细胞核的形态和结构。
该方法的原理是利用甲基绿染料与派洛宁溶液结合后,能够在细胞核内形成一种特殊的染色效果。
这种染色效果能够使细胞核显现出深蓝色或紫色,从而便于观察和研究细胞核的形态和结构特征。
甲基绿派洛宁染色法的操作步骤相对简单,首先将待染细胞进行固定处理,然后用甲基绿染料染色,再用派洛宁溶液进行后续处理,最后用显微镜观察染色效果。
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清晰地观察到细胞核的形态、大小和结构,有助于研究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如细胞分裂、细胞凋亡等过程。
甲基绿派洛宁染色法在细胞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首先,它可以用于观察细胞核的形态和结构,有助于研究细胞的生物学特性。
其次,该方法还可以用于细胞计数和细胞分类,对于细胞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甲基绿派洛宁染色法还可以用于临床病理诊断,帮助医生观察和诊断细胞核异常的病变情况。
总之,甲基绿派洛宁染色法是一种常用的细胞染色方法,它能够清晰地显示细胞核的形态和结构,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
在细胞学研究和临床病理诊断中,甲基绿派洛宁染色法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推动细胞学和病理学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本文能够对甲基绿派洛宁染色法的原理及应用有所帮助,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山东大学细胞生物学实验报告蟾蜍红细胞甲基绿—派洛宁染色姜政2012/10/9实验目的:学习用甲基绿—派洛宁染色观察验证蟾蜍红细胞中DNA和RNA的分布,掌握血涂片制作,了解甲基绿—派洛宁染色的基本原理和应用以及细胞化学的基本概念。
实验原理:核酸(脱氧核糖核酸,DNA;核糖核酸,RNA)的结构单体核苷酸由核糖、碱基和磷酸基团构成。
由于嘌呤碱基和嘧啶碱基环上都有含孤对电子的N,胸腺嘧啶、胞嘧啶和鸟嘌呤都含有-NH2,因此,在水溶液中,核苷酸碱基(图1)上这些含有孤对电子的N既可以接受质子(-NH2+H+→-NH3+,N:+H+→N+:H),也可以释放质子(-NH3+→-NH2+H+,N+:H- H+→N:+H+)。
通常,核苷酸中的磷酸基团存在两步解离,且碱基N上H+的解离常数在磷酸基团一级解离(-PO3H2→-PO3-H+H+)常数和二级解离(-PO3-H→-PO32-+H+)常数之间,所以,当磷酸基团一级解离与碱基N上H+的解离恰好使核苷酸静电荷为零时,核苷酸就达到了等电点。
因此,在水溶液中,核酸分子可以被看作是两性电解质,由于DNA与RNA的组成不同,两者等电点不同,在同一份溶液中的电性就略有不同。
图1. 五种核苷酸碱基的结构和孤对电子示意图(左,引自Stacey D. Wetmore等,2000)和甲基绿、派洛宁的分子结构(右)。
甲基绿(Methyl Green)和派洛宁(Pyronin)都是具有芳香体系且能够发生电离的染料分子(图1),在水中发生电离后都成为带正电的分子。
因此,甲基绿和派洛宁都是碱性染料,专染酸性核酸分子。
电离后的甲基绿分子带两个正电荷,派洛宁分子带一个正电荷。
这种电荷上的差异使两种染料分子具有不同的染色性质。
加之两种染料分子具有完全不同的颜色(甲基绿是亮绿色,派洛宁是红色),两种染料配合使用的染色剂(Unna试剂)很早就成为区分细胞中DNA与RNA分布的常用试剂[1]。
甲基绿-派洛宁对核酸着色的机理可以分解为两步,第一步是电荷相互作用下染料分子向特定核酸分子的靠近,第二步是疏水相互作用下染料分子与核酸分子的结合[2,3]。
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染色的原理1、原理与解析(1)真核细胞的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内,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
(2)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甲基绿对DNA亲和力强,使DNA显现出绿色,而吡罗红对RNA的亲和力强,使RNA呈现出红色。
用甲基绿、吡罗红的混合染色剂将细胞染色,可同时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3)盐酸的作用①盐酸能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的跨膜运输;②盐酸使染色体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便于DNA与染色剂的结合。
吡罗红(G)甲基绿染色剂(methyl green-pyronin)为碱性染料,它分别能与细胞内的DNA、RNA结合呈现不同颜色。
当甲基绿与派洛宁作为混合染料时,甲基绿与染色质中DNA选择性结合显示绿色或蓝色;派洛宁与核仁、细胞质中的RNA选择性结合显示红色。
其原因可能是两种染料的混合染液中有竞争作用,同时两种核酸分子都是多聚体,而其聚合程度有所不同。
甲基绿易与聚合程度高的DNA结合呈现绿色。
而派洛宁则与聚合程度较低的RNA结合呈现红色(但解聚的DNA也能和派洛宁结合呈现红色)。
即RNA对派洛宁亲和力大,被染成红色,而DNA对甲基绿亲和力大,被染成绿色。
注意事项1.材料的选择①选用的实验材料既要容易获得,又要便于观察;②常用的观察材料由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为避免原有颜色的干扰,不可使用紫色表皮细胞)2.取材要点①取口腔上皮细胞之前,应先漱口,以避免装片中出现太多的杂质;②取洋葱表皮细胞时,尽量避免材料上带有叶肉组织细胞。
3.冲洗载玻片时水的流速要尽量慢,切忌直接用水龙头冲洗。
4.安全要点①用酒精灯烘烤载玻片时,不要只集中于材料处,而应将载玻片在火焰上来回移动,使载玻片均匀受热,以免破裂;②烘烤后的载玻片不要马上放入盛有稀盐酸的烧杯中,最好先自然冷却1分钟。
5.换用高倍镜观察材料时,只能用细准焦螺旋进行调焦,切不可动粗准焦螺旋。
甲基绿派洛宁染色原理甲基绿是一种常用的核酸染色剂,它能够与DNA发生特异性的结合,因此在生物学实验和临床诊断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而派洛宁则是一种经常与甲基绿一起使用的染色剂,它们的结合可以增强染色效果,使得细胞核和染色体更加清晰可见。
本文将介绍甲基绿派洛宁染色原理,以及其在实验和临床中的应用。
甲基绿派洛宁染色的原理主要是基于甲基绿和派洛宁与DNA的特异性结合。
甲基绿是一种碱性染料,它可以与DNA的磷酸基团发生静电作用,从而使得DNA分子呈现出深蓝色。
而派洛宁则可以与甲基绿形成复合物,增强染色效果,使得细胞核和染色体更加清晰可见。
这种染色原理使得甲基绿派洛宁在核酸染色实验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实验室中,甲基绿派洛宁染色常常用于核酸电泳实验。
核酸电泳是一种常用的生物学实验方法,用于分析DNA或RNA的大小和数量。
在核酸电泳实验中,样品中的DNA或RNA经过电泳分离后,需要进行染色以观察其分离情况。
甲基绿派洛宁染色可以使得DNA 或RNA在凝胶中呈现出明显的条带,便于分析和识别。
此外,甲基绿派洛宁染色还常用于细胞核染色和染色体观察,能够帮助研究人员观察细胞结构和染色体形态,从而进行细胞生物学和遗传学研究。
除了在实验室中的应用,甲基绿派洛宁染色在临床诊断中也具有重要意义。
在临床病理学中,医生常常需要观察组织切片中的细胞核和染色体,以帮助诊断疾病。
甲基绿派洛宁染色可以使得细胞核和染色体清晰可见,有助于医生进行病理诊断。
此外,在肿瘤细胞学检查中,甲基绿派洛宁染色也常用于观察肿瘤细胞的形态和结构,为临床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总的来说,甲基绿派洛宁染色原理是基于甲基绿和派洛宁与DNA的特异性结合,能够使得细胞核和染色体清晰可见。
在实验室和临床中,甲基绿派洛宁染色被广泛应用于核酸电泳实验、细胞核染色、染色体观察以及临床病理诊断等领域,为科研工作者和医生提供了重要的帮助。
通过对甲基绿派洛宁染色原理的深入了解,可以更好地掌握其在实验和临床中的应用,为科研和医学工作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三、常用染料介绍(一)天然染料1、苏木精苏木精是从南美的苏木(热带豆科植物)干枝中用乙醚浸制出来的一种色素,是最常用的染料之一。
苏木精不能直接染色,必须暴露在通气的地方,使他变成氧化苏木精(又叫苏木素)后才能使用,这叫做“成熟”。
苏木精的“成熟”过程需时较长,配置后时间愈久,染色力愈强。
被染材料必须经金属盐作媒剂作用后才有着色力。
所以在配制苏木精染剂时都要用媒染剂。
常用的媒染剂有硫酸铝按、钾明矾和铁明矾等。
苏木精是淡黄色到锈紫色的结晶体,易溶于酒精,微溶于水和甘油,是染细胞核的优良材料,他能把细胞中不同的结构分化出各种不同的颜色。
分化时组织所染的颜色因处理的情况而异,用酸性溶液(如盐酸—酒精)分化后呈红色,水洗后仍恢复青蓝色,用碱性溶液(如氨水)分化后呈蓝色,水洗后呈蓝黑色。
2、洋红洋红又叫胭脂红或卡红。
一种热带产的雌性胭脂虫干燥后,磨成粉末,提取出虫红,再用明矾处理,除去其中杂质,就制成洋红。
单纯的洋红不能染色,要经酸性或碱性溶液溶解后才能染色。
常用的酸性溶液有冰醋酸或苦味酸,碱性溶液有氨水、硼砂等。
洋红使细胞核的优良染料,染色的标本不易褪色。
用作切片或组织块染都适宜,尤其适宜于小型材料的整体染色。
用洋红配成的溶液染色后能保持几年。
洋红溶液出现浑浊时要过滤后再用。
(二)人工染料人工染料,即苯胺染料或煤焦油染料,种类很多,应用极广。
它们的缺点是经日光照射容易褪色,苯胺蓝、亮绿、甲基绿等更易褪色。
在制片中注意掌握酸碱度,并避免日光直射,也能经几年不褪色。
1、酸性品红酸性品红是酸性染料,呈红色粉末状,能容于水,略溶于酒精(0.3%)。
他是良好的细胞制染色剂,在动物制片上应用很广,在植物制片上用来染皮层、髓部等薄壁细胞和纤维素壁。
他跟甲基绿同染,能显示线粒体。
组织切片在染色前先浸在带酸性的水中,可增强它的染色力。
酸性品红容易跟碱起作用,所以染色过度,易在自来水中褪色。
2、刚果红刚果红是酸性染料,呈枣红色粉末状,能溶于水喝酒精,遇酸呈蓝色。
实验七细胞组分的化学反应【实验目的】了解核酸、蛋白质、糖及酶的细胞化学反应原理,掌握Brachet反应及碱性蛋白、酸性蛋白、糖原和过氧化物酶的细胞化学染色方法。
【实验用品】一、材料和标本蟾蜍、小白鼠各一只、肝脏石腊切片、培养的Hela细胞。
二、器材和仪器光学显微镜、解剖器材、蜡盘、载玻片、吸水纸、染色缸、盖玻片、水浴箱。
三、试剂PBS缓冲液(pH7.2)、甲基绿一呱咯宁醋酸缓冲液、纯丙酮、l/2丙酮+1/2二甲苯、纯二甲苯、70%乙醇、5%三氯醋酸、0.1%碱性固绿、0.1%酸性固绿、0.5%硫酸铜、联苯胺混合液、1%番红、无水乙醇、过碘酸酒精液、Schiff 氏酒精液、亚硫酸水、Ehrlieh苏木精、95%乙醇、Carnoy固定液(甲醇:冰醋酸=3:1,体积比)【实验内容】细胞的组织化学方法,是研究细胞成分常用的方法之一。
它是利用化学试剂与细胞内的某些物质进行化学反应,从而在细胞局部形成有色沉淀物,再通过显微镜对组织内的生物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定位、定量研究。
一、Brachet反应一显示细胞内的DNA和RNA(一)原理细胞经甲基绿一呱咯宁混合液处理后,其中的DNA和RNA出现不同的呈色反应,一般认为这是由于带有负电荷的核酸对碱性染料呱咯宁和甲基绿具有亲和力,且这两种染料的作用有选择性,甲基绿染高聚分子的DNA呈蓝绿色,呱咯宁染低聚分子的RNA呈红色。
由此对细胞中的DNA和RNA进行定位、定性、和定量分析。
(二)方法l.接种Hela细胞于盖片上并培养24~48小时,使长成单层。
2.取出盖片,用PBS(pH7.2)轻轻冲洗盖片表面去除残渣。
3.放入Carnoy固定液中固定l小时。
4.浸入甲基绿一呱咯宁醋酸缓冲液中30分钟染色。
甲基绿染色液(1%)
简介:
甲基绿又称双绿SF,属于碱性染料,是具有金属光泽的绿色微结晶或粉末,分子量为608.78,分子式为C27H35Cl4N3Zn。
Leagene Methyl Green Stain (1%)在组织或细胞染色中对细胞核进行染色,常用于鉴定DNA,细胞核中的DNA遇甲基绿会被染成蓝绿色,亦可用于免疫荧光染色或免疫组化染色。
10ml染色液可以染色20个样本。
组成:
自备材料:
1、4%多聚甲醛
2、蒸馏水
3、系列乙醇
操作步骤(仅供参考):
1、样品处理
a)对于石蜡切片:
二甲苯中脱蜡。
更换新鲜的二甲苯,再脱蜡5~10min。
无水乙醇5min。
乙醇2min。
乙醇2min。
蒸馏水2min。
b)对于冰冻切片:
蒸馏水2min。
c)对于培养细胞:
用多聚甲醛固定10min以上。
蒸馏水洗涤2min。
更换新鲜的蒸馏水,再洗涤2min。
编号
名称
DN0003 Storage Methyl Green Stain(1%)100ml RT 避光使用说明书1份
2、甲基绿染色
a)对于上述处理好的样本,用Methyl Green Stain(1%)染色5~10min。
b)用蒸馏水冲洗2次,此时样本呈蓝色。
c) 乙醇处理5s。
d)用乙醇洗涤2次,直接观察或按下列组织切片操作步骤进行。
3、组织切片染色
a) 乙醇脱水2min。
b)更换新鲜的乙醇再脱水2min。
c)二甲苯透明5min。
d)二甲苯透明5min。
e)中性树胶或其它封片剂封片。
f)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核呈绿色或蓝绿色。
4、荧光染色
a)如果进行免疫荧光染色,在甲基绿染色液染色后,乙醇洗涤2次,每次2min。
b)乙醇脱水2min。
c)PBS或生理盐水或TBS等用于免疫染色或荧光染料染色的溶液浸泡5min。
d)进行免疫荧光染色或其它荧光染料的染色。
染色结果:细胞核呈绿色或蓝绿色。
注意事项:
1、首次使用本染液时建议先取1~2个样品做预实验。
2、甲基绿染色可以根据染色结果和要求调整时间。
3、为了您的安全和健康,请穿实验服并戴一次性手套操作。
有效期:6个月有效。
相关:
编号名称
DC0032 Masson三色染色液
DN0001 甲基绿-派络宁染色液
DN0010 福尔根DNA染色液
TC1213总胆固醇(TC)检测试剂盒(COD-PAP单试剂比色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