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豉发酵工艺
- 格式:pptx
- 大小:328.17 KB
- 文档页数:4
豆豉制作的工艺流程豆豉是一种由黄豆经过发酵而成的中国传统食品,它不仅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还有独特的风味。
下面将介绍一下豆豉的制作工艺流程。
首先,制作豆豉需要准备好新鲜的黄豆。
将黄豆洗净,然后放在清水中浸泡约8小时,使其变软。
浸泡完毕后,将黄豆放入大锅中加水,用中火煮沸。
当水煮沸后,将黄豆捞出,用凉水冲洗去掉表面的杂质。
然后将黄豆晾干,可以晒干或者用吹风机吹干。
晾干的黄豆将放入一个干净的容器中,加入适量的盐,搅拌均匀。
然后将腌制好的黄豆放在一个密封的罐子里,放入一个阴凉通风的地方。
接下来,静置的黄豆会开始发酵的过程。
发酵的时间一般为7-10天,根据气温和湿度的不同可能会有所差异。
在发酵过程中,每天需要搅拌一到两次,以充分接触空气。
此外,需要定期检查黄豆的发酵情况,如果出现异味或者发霉的情况,需要及时处理。
发酵结束后,将发酵好的黄豆晾干,可以晒干或者用吹风机吹干。
最后,将晾干的黄豆研磨成细粉末状,即可得到豆豉。
将豆豉装入干净的罐子中密封保存,以保持其新鲜度和风味。
这样,经过一系列的步骤,我们就成功地制作出了美味的豆豉。
豆豉的制作虽然看似简单,但是每一个步骤都需要掌握到位,技术要求较高。
制作豆豉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卫生和干燥,以免豆豉受到污染或发霉。
此外,豆豉的质量也与黄豆的选择有关,新鲜的黄豆会制作出更好口感的豆豉。
豆豉是一种独特的食材,在中国的烹饪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可以用来调味,还可以作为独立的菜肴,令菜肴更加美味可口。
同时,豆豉还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富含蛋白质、纤维和维生素,对人体健康有益。
总之,豆豉的制作是一个繁琐而值得的过程,它需要耐心和技巧。
通过制作豆豉,我们不仅可以品尝到美味,还可以体验到传统食品的独特魅力。
豆豉发酵制作工艺及研究豆豉发酵是一种传统的中国食品加工工艺,采用黄豆作为原料通过发酵制作而成。
豆豉具有独特的风味和口感,常用于烹饪中增加菜肴的香味和口感。
在豆豉的发酵过程中,会生成一系列对人体有益的物质,如有利于消化吸收的有机酸、维生素和益生菌等。
豆豉发酵制作的原料主要包括黄豆、盐和水。
首先,将黄豆洗净后浸泡在水中,一般需要浸泡12小时左右。
然后将浸泡后的黄豆沥干水分,再将其蒸熟。
蒸熟的黄豆放凉后,将盐均匀地撒在黄豆上,并将其拌匀。
接着,将拌好的黄豆装入发酵容器中,盖上盖子,放置在通风干燥的地方进行发酵。
发酵时间一般需要7-10天,具体发酵时间根据气温和个人口感而定。
发酵过程中,需要每天搅拌几次,以促进豆豉的均匀发酵。
豆豉发酵过程中的微生物主要是各类益生菌。
这些益生菌通过代谢作用产生有机酸等物质,从而改变豆豉的风味和质地。
此外,发酵过程中还会生成一些对人体有益的物质,如维生素B2、B6和B12,有机酸以及多种酶类。
这些物质对人体具有促进消化吸收、增强免疫力等作用。
豆豉的发酵时间和发酵温度是影响豆豉质量的重要因素。
豆豉的发酵时间过长容易导致其变质或变得酸味过重,而发酵时间太短则可能导致豆豉风味不足。
豆豉的发酵温度一般在25-30摄氏度之间,过高的温度会促进腐败菌的生长,而过低的温度则会使发酵速度变慢。
在豆豉发酵制作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卫生和安全。
工具和容器应保持清洁,以防止细菌和其他有害物质的污染。
发酵容器的盖子要密封好,以防止外界空气进入造成污染。
此外,切勿在豆豉发酵过程中加入任何添加剂,如防腐剂等,以保持豆豉的天然品质。
豆豉发酵是一项传统的加工工艺,通过发酵可以提高食品的口感和营养价值。
研究豆豉发酵制作工艺,有助于改善豆豉的品质,并且可以应用于更广泛的食品加工领域。
随着人们对健康和营养需求的提高,豆豉这种传统食品在现代人们餐桌上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
通过持续的工艺研究,可以更好地保持豆豉的传统风味,同时提高其的营养价值,满足现代人们不同口味和健康需求的变化。
豆豉发酵工艺技术豆豉是一种古老的中式调味品,它是以黄豆为原料,经过一定的发酵工艺制成的。
豆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并且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豆豉发酵技术是制作豆豉的核心环节,它不仅影响豆豉的质量和口感,还直接影响到豆豉的保质期和保存效果。
豆豉的发酵工艺技术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步是豆豉的准备工作。
首先,选用优质的黄豆作为原料。
黄豆要先用水浸泡,时间一般为10-12个小时,然后再加水烧开,用火焯水,使其表面的脱皮物质去除,达到去异味的目的。
接下来,将焯水后的黄豆晾干备用。
第二步是豆豉的发酵。
将晾干的黄豆放入大盆内,加入一定比例的食盐和豆曲进行混合。
食盐的加入可以起到抑菌的作用,而豆曲则是发酵的起始剂,可以帮助黄豆的蛋白质发酵成为豆豉的主要成分。
此外,还可以根据个人口味的喜好,加入一些调味料提升豆豉的风味,比如辣椒粉、五香粉等。
混合均匀后,将豆豉放入专用的发酵箱内进行发酵。
第三步是豆豉的压制和贮存。
一般来说,豆豉的发酵时间为5-7天,过程中需要定期搅拌和翻动,以促进发酵均匀。
当豆豉的颜色变为深黑色,并且散发出独特的香味时,表示发酵完成。
然后将发酵好的豆豉放入木制或塑料制的豆豉桶内,用重物压制,使其排出水分,同时又能保持豆豉的形状。
最后,将豆豉放置在干燥通风的环境中晾干,以保持豆豉的质量和口感,然后可以封装贮存,以延长保质期。
豆豉发酵工艺技术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掌握好发酵的时间和温度。
发酵时间过短,豆豉的口感较硬,发酵时间过长,会导致过度软化,影响口感。
发酵温度过低,会导致发酵时间延长;发酵温度过高,会导致豆豉内部腐败。
因此,在发酵过程中严格控制好时间和温度是至关重要的。
综上所述,豆豉发酵工艺技术是制作豆豉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影响到豆豉的质量和口感。
只有合理掌握好发酵的时间和温度,才能制作出色香味美的豆豉产品。
在这个过程中,也需要具备一定的发酵知识和经验。
希望通过不断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能够提升豆豉发酵工艺技术水平,进一步推动豆豉产业的发展。
米曲霉发酵法制作豆豉新工艺豆豉的传统生产工艺是利用毛霉、典霉和细菌蛋白酶的作用,分解大豆蛋白质达到一定程度时,即以加食盐、加酒和干燥等方法抑制酶的活力,延缓发酵进程,让熟豆的一部分蛋白质和分解产物在特定条件下保存下来,形成具有特殊风味的发酵食品。
用传统工艺制作豆豉的缺点是质量不稳定、酶活力不高、发酵周期长且生产受季节限制。
采用米曲霉发酵法生产豆豉,不但发酵时间和生产周期大为缩短,而且突破了季节性限制,减轻了劳动强度。
采用通风制曲和低盐固态发酵法为米曲霉的生长、产酶及酶的作用创造了适宜的条件,使大豆中的蛋白质和淀粉得到了较好的分解,生产的豆豉颗粒松散、清香鲜美,各项理化指标大大提高。
一、主要设备筛选机、浸料罐、蒸煮设备、曲室和发酵缸。
二、配方(见下表)原料用量(千克)原料用量(千克)大豆100食盐18花椒面2其它辛香料适量面粉20生姜5小茴香0.05三、工艺流程大豆筛选→浸泡、蒸煮→冷却拌粉→制曲→翻曲→发酵缸→豆醅→发酵→成品。
四、制作要点1.大豆筛选选用颗粒饱满、无霉变、无虫蛀、无伤痕的大豆,淘洗后用清水浸泡至豆粒表面刚呈涨满状、液面不出现泡沫。
捞起,沥干水分,用水反复冲洗,除净泥沙。
2.蒸煮浸泡后的大豆在常压下蒸煮至豆粒基本软熟(切勿太烂).若加压蒸煮,在9千帕压力下蒸煮30-40分钟即可。
3.冷却,拌粉将蒸煮后的大豆摊开,蒸发多余水分,加入面粉,拌匀。
4.制曲豆豉原料温度为35-40℃时,接种3.042米曲霉,接种量为原料的1%,拌匀后移入曲池。
原料厚度为20-30厘米,堆积疏松子整,控制品温在30℃作恒温培养。
其间每隔1-2小时通风1-2分钟,品温不得高于35℃。
人池11-12/小时,菌丝结块,料层温度出现下低上高现象,品温升高,即进行第一次翻曲。
培养18小时后,进行第二次翻曲。
经50小时恒温培养,曲料变成黄绿色,即为成曲。
5.发酵发酵方法为低盐固态发酵法。
将成曲转入发酵缸中,加入温度50-55℃、浓度13%的食盐水。
豆豉工艺技术豆豉,即豆豉酱,是中国传统的一种调味品,由黄豆经过发酵制成,具有特殊的风味和香气。
豆豉工艺技术主要包括黄豆的准备、豆豉的发酵和豆豉的加工过程。
首先,黄豆的准备是豆豉工艺中的第一步。
选择去壳、饱满的黄豆,将其浸泡在水中约12小时,使黄豆充分吸收水分,增加其含水量。
然后将泡好的黄豆进行蒸煮,时间约为1-2小时,以确保豆豉的质地松软。
蒸煮完成后,将黄豆晾凉备用。
接下来是豆豉的发酵过程。
将晾凉的黄豆均匀撒上盐,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配盐,一般是每10公斤黄豆加盐1.2-1.3公斤。
然后将盐拌匀的黄豆装入发酵器中,进行发酵。
发酵器内的温度和湿度需要严格控制,一般是在35℃左右的高温环境下,湿度保持在60%-70%之间。
经过约3-5天的发酵,黄豆开始产生玫瑰红色的霉菌,发酵完成后便得到了豆豉。
发酵过程中,要注意保持环境的干净和卫生,以免产生不良细菌对豆豉的质量产生影响。
最后是豆豉的加工过程。
将发酵好的豆豉取出,用清水洗净并晾干,然后进行烘焙。
烘焙温度一般控制在60℃左右,时间约为1-3小时,直到豆豉完全干燥。
烘焙完成后,将豆豉贮存在干燥、通风的地方,以防潮腐败。
豆豉的包装和贮存也需要注意,在密封的条件下,避免接触阳光和氧气,以保持其新鲜和风味。
豆豉工艺技术的掌握对于豆豉的质量和口感有着重要影响。
在准备黄豆时,选择质量好、营养丰富的黄豆是关键。
发酵过程中,温湿度的控制非常重要,太高或太低都会影响发酵效果。
加工过程中的干燥和烘焙也需要注意时间和温度的控制,以确保豆豉质地干燥,口感酥脆。
豆豉作为传统调味品,在中国的家庭中被广泛使用。
其特殊的风味和香气,不仅可以增加菜肴的口感,还具有一定的美容养颜作用。
豆豉工艺技术的不断改进和推广,进一步促进了豆豉产业的发展。
未来,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追求,豆豉工艺技术将会更加完善和先进,同时也会推出更多新的豆豉产品,满足人们多样化的口味需求。
家庭制作传统豆豉家庭制作传统豆豉传统制曲加工的豆豉虽然出缸味道鲜美,但受气候条件制约,发酵周期长、产量低;而单一菌种加工的豆豉风味欠佳。
采用多菌种制曲、用厌氧发酵、生物降解除臭技术,所产豆豉香气浓郁、味道鲜美。
发酵周期由传统的1年以上缩短到两三个月。
一、工艺流程。
大豆→筛选→润水→蒸煮→接种→制曲→洗曲→配料→装罐→晒露→成品二、制作方法。
⑴筛选:选颗粒硕大、饱满、粒径大小基本一致、充分成熟、表皮无皱、有光泽的大豆,经分选去杂备用。
⑵润水:按1:2加水泡豆,水温控制在20-25℃,pH值为6.5以上,根据不同季节浸泡15-25小时,以豆膨胀无皱皮、手感有劲、豆皮不易脱离为宜。
⑶蒸煮:用常压锅蒸煮4小时,停火后闷豆4小时,所煮的豆粒熟而不烂,内无生心。
蒸煮豆含水量在52%左右出锅冷却。
⑷接种:出蒸熟豆摊晾在曲台上待品温降至34℃左右时,接入毛霉和泸酿3.042米曲精,种曲先用1%杀菌面粉拌匀后再接种,种曲与熟豆拌时要迅速而均匀。
⑸制曲:将曲料以丘形堆积于曲盘中央,保室温28-30℃,品温最高不超过36℃,每6小时倒盘1次,经16-18小时曲料结块,进行搓曲,用手将曲料轻轻搓碎摊平,使曲料松散,并保持豆粒完整,搓曲后12小时左右豆粒普遍呈黄绿色孢子,品温趋于缓和,曲子成熟,开窗排潮,水分为20-25%。
6、洗曲:将成曲放入冷水中洗净曲霉,反复用清水冲洗至黄水,用手抓不成团为宜。
然后滴干余水,放入垫有茅草的箩内。
7、配料:将乳酸菌和酵母菌按0.1%的比例溶入35℃温水中,再将洗曲后的豆曲边堆积边洒水,当水分含量在50%左右用草垫或麻袋片盖上保温,当品温上升到38℃时,把食盐、鲜姜末汁、白酒、发酵型米酒、红塘、花椒、桂皮、大茴香等充分拌匀。
8、装罐:把配制好的豆曲料装入浮水罐,每罐必须装满,压紧罐口部位,并不加盖面盐,用油纸、藕叶等封好罐口,加盖,装满浮水。
保持勤换水不干涸,绝对不能让发酵罐漏气、进水。
教您做豆豉一、制霉豆:取黄豆500克,用水洗净,浸泡8~15小时(夏天8小时,冬天15小时),待黄豆发涨后,换清水入锅(以淹没黄豆为度),加热煮开,改用文火煮5~6个小时至黄豆酥烂(煮豆时,若汤汁熬干,可加适量热水,切忌加冷水),然后将黄豆倒入笊篱中,沥净汁液,装入带盖沙锅中在40℃的环境中放置1~2天,制好后即可食用。
霉豆制好后稍有氨气,可打开盖,使氨气挥发。
制好的霉豆有长长的黏丝,且越拉越长,这是成功的标志。
如果拉不出丝来,可能有杂菌渗入,不可食用。
二、制豆豉:将500克霉豆倒入容器中,加15克盐拌匀,放置24小时后取出,放在阳光下摊开,晾晒1天,再装回容器内,撒入10克面粉,第二天继续摊晒,至完全干燥后装罐保存。
将125克酱油、25克白砂糖、5克盐、1克胡椒、1克五香粉与500克霉豆混合,放置3~5日,待料液完全渗入霉豆中,取出摊晒晾干,即成上品豆豉。
梅林<释名>上说:"豉,嗜也.五味调和须之而成,乃可甘嗜也.故齐人谓豉声为嗜".<释名>简略地解释了豆豉的功能,那就是做调味品,必须有豆豉五味方可调和成美味,看来,豆豉在古代的烹调上功莫大焉.<释名>还谈到西汉齐地的人民把"豉"的发音念成"嗜",至今四川话里,豉也是这样发音的.古代歌谣唱道:"美豉出xx",<xx.招魂>:"大苦酸咸,辛甘行"指的就是豆豉,由此,至少在战国时期的齐,楚,豆豉已经问世了,所以我想,豆豉可能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调味品.西晋xx<博物志>说:"外国有豉法,以苦酒溲豆,暴令急燥,以油麻蒸迄复暴,三过乃止,然后细捣椒屑筛下,随多少合投之."博物学家张华在这里向读者介绍了非中原某地人民的一种豆豉制作法,以醋来浸泡豆子,经过暴晒,干后再用油和芝麻反复处理,最后随意撒上花椒粉.豆豉的做法二一、原料配方:黑豆40公斤、茄子(去蒂)62.5公斤、花椒2公斤、杏仁公斤、香油17.5公斤、白酒15公斤、生姜5公斤,紫苏叶250克、盐12.5公斤、苯钾酸钠少量。
自制发酵豆豉的做法步骤是什么?都吃这种调味料直到今天还非常受欢迎,这是非常有中国特色的一种传统的调料,人们制作豆豉的主要原料是黑豆或者黄豆,不过制作豆豉的工艺比较复杂,比如要经过发酵过程,要让黄豆或者黑豆通过发酵分解,从而才有豆豉的味道,下面介绍做发酵豆豉的详细步骤。
★自制发酵豆豉的做法:非物遗产党和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重庆市永川区的“永川豆豉酿制技艺”和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的“潼川豆豉酿制技艺”作为“豆豉酿制技艺”的代表,于2008年6月7日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类)。
加工豆豉富含蛋白质、各种氨基酸、乳酸、磷、镁、钙及多种维生素,色香味美,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国南北部都有加工食用。
但若不注意加工艺,会致使品质下降,甚至霉变,造成经济损失。
一、工艺流程黑豆→筛选→洗涤→浸泡→沥干(TY-Ⅱ)→蒸煮→冷却→接种→制曲→洗豉→浸FeSO4→拌盐→发酵→晾干→成品(干豆豉)二、操作要点原料处理1.原料筛选:择成熟充分、颗粒饱满均匀、皮薄肉多、无虫蚀、无霉烂变质、并且有一定新鲜度的黑大豆为宜。
2.洗涤:用少量水多次洗去大豆中混有的砂粒杂质等。
3.浸泡:浸泡的目的是使黑豆吸收一定水分,以便在蒸料时迅速达到适度变性;使淀粉质易于糊化,溶出霉菌所需要的营养成分;供给霉菌生长所必需的水分。
浸泡时间不宜过短。
当大豆吸收率<67%时,制曲过程明显延长,且经发酵后制成的豆豉不松软。
若浸泡时间延长,吸收率>95%时,大豆吸水过多而胀破失去完整性,制曲时会发生“烧曲”现象。
经发酵后制成的豆豉味苦,且易霉烂变质。
因此,在生产加工中应选择浸泡条件为40℃、150分钟,使大豆粒吸收率在82%,此时大豆体积膨胀率为130%。
4.蒸煮:蒸煮目的是破坏大豆内部分子结构,使蛋白质适度变性,易于水解,淀粉达到糊化程度,同时可起到灭菌的作用。
确定蒸煮条件为1kgf/cm2,15分钟或常压150分钟。
生物学角度探讨豆豉的发酵工艺一、豆豉的背景介绍豆豉是中国传统的发酵食品之一,用黄豆为原料,经过发酵后制成的豆制品。
目前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广受欢迎的调味品之一,并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
二、豆豉的发酵工艺1.原料处理打豆浆:将黄豆浸泡后磨成豆浆。
净豆渣:将豆浆过滤,去除豆渣。
水洗:将豆渣用清水冲洗干净,使其不含盐分和存活的微生物。
晾晒:将豆渣晾晒至干燥状态,这样才能放心地使用它进行发酵。
2.发酵培养主要的菌种有曲霉、酵母、乳酸菌等,它们可以被广泛应用于豆豉的发酵过程。
首先,将净豆渣和微生物混合匀称,然后进行转动和摇晃,促进微生物的均匀分布。
接下来,将混合物放置在适宜的环境中进行发酵。
3.成品制备成熟的豆豉将被捞出,并加入辣椒、大蒜和食用油等辅料。
这些材料将在成品中起到调味和保鲜的作用。
三、豆豉的生物学特点豆豉的发酵工艺是一种混合菌群发酵过程,涉及多种微生物,其中曲霉是最为常见的微生物。
曲霉能够分解豆渣中的淀粉和蛋白质,转化为有营养的物质,同时还产生一些利于口感和香味的化合物。
除此之外,乳酸菌也是豆豉的关键成分之一,它能够产生乳酸和其他营养物质。
这些物质具有抑菌、防腐等作用,促进了豆豉长期保存的能力。
四、豆豉的健康价值豆豉是一种低脂、高蛋白的食品,其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
豆豉中含有大量的乳酸菌和其他有益的微生物,可以帮助人们改善肠道菌群,降低胆固醇水平,预防肠道疾病等。
此外,豆豉中富含蛋白质、钙、铁等矿物质和维生素,能够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增强身体免疫力。
五、总结豆豉作为一种传统的发酵食品,其制作过程十分复杂,涉及到多种微生物的参与。
由于其具有一定的生物学特点和健康价值,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关注并接受豆豉这种食品。
豆豉的生产工艺流程豆豉可是个超有趣的东西呢,今天就来好好聊聊它的生产工艺流程。
一、原料准备。
做豆豉呀,原料可不能马虎。
咱得先选好豆子,一般来说,大豆是最常用的啦。
那些豆子要颗粒饱满,就像一个个胖娃娃似的。
要是豆子瘪瘪的,那做出来的豆豉口感肯定不好。
把选好的豆子挑出来后,还得好好清洗一下。
就像给豆子们洗个澡,把表面的脏东西都去掉。
这一步可不能偷懒哦,要是有杂质混在里面,豆豉可能就会有怪味。
二、浸泡。
清洗干净的豆子就该浸泡啦。
这个浸泡可有讲究啦。
要把豆子放在水里泡一段时间,让豆子们喝饱水。
泡的时间得合适,泡太久了,豆子可能就会泡烂,泡的时间不够呢,豆子又没泡透。
就像人喝水一样,喝太多会撑着,喝太少又不解渴。
通常呢,根据不同的豆子品种和环境温度,浸泡的时间会有所不同。
一般要泡到豆子体积膨胀个一两倍的样子。
这时候的豆子摸起来软软的,就像捏着个小棉花球。
三、蒸煮。
四、发酵。
蒸煮好的豆子放凉之后,就进入发酵环节啦。
这可是豆豉生产中最神奇的一步。
要把放凉的豆子放在一个合适的环境里,让微生物们在豆子上大展身手。
一般会在豆子里加入一些曲霉之类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就像一群小工匠,它们在豆子里开始工作。
发酵的环境也很重要哦,温度和湿度都要合适。
温度太高或者太低,微生物们可能就不乐意工作了。
发酵的时候,豆子会慢慢发生变化,颜色会变深,还会散发出一种独特的香味。
这就像豆子在经历一场神奇的变身魔法。
五、调味与保存。
发酵好的豆豉还得进行调味呢。
可以根据不同的口味加入盐、辣椒、花椒之类的调料。
要是喜欢吃辣的,就多加点辣椒,做出来的豆豉辣辣的,超级过瘾。
调味好的豆豉就可以保存起来啦。
可以把豆豉放在密封的罐子里,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
这样豆豉就能保存很长时间,随时都能拿出来吃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