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_豆豉的生产工艺
- 格式:ppt
- 大小:735.00 KB
- 文档页数:16
方法一传统制曲加工的豆豉虽然出缸味道鲜美,但受气候条件制约,发酵周期长、产量低;而单一菌种加工豆豉风味欠佳,还易发嗅。
采用多菌种制曲、用厌氧发酵、生物降解除臭技术,所产豆豉气浓郁、味道鲜美。
发酵周期由传统的1年以上缩短到两三个月。
1.制作方法(1)筛选选颗粒硕大、饱满、粒径大小基本一致、充分成熟、表皮无皱、有光泽的大豆,经分选去杂备用。
(2)润水按1∶2加水泡豆,水温控制在20℃~25℃,ph值为6.5以上,根据不同季节浸泡15h~25h,以豆膨胀无皱皮、手感有劲、豆皮不轻易脱离为宜。
(3)蒸煮用常压锅蒸煮4h,停火甑闷豆4h,所煮的豆粒熟而不烂,内无生心。
蒸煮豆含水量在52%左右出锅冷却。
(4)接种出蒸熟豆摊晾在曲台上待品温降至34℃左右时,接入毛霉和泸酿3.042米曲精(米曲霉),种曲先用1%杀菌面粉拌匀后再接种,种曲与熟豆拌时要迅速而均匀。
(5)制曲将曲料以丘形堆积于曲盘中央,保室温28℃~30℃,品温最高不超过36℃,每6h倒盘1次,经16h~18h曲料结块,进行搓曲,用手将曲料轻轻搓碎摊平,使曲料松散,并保持豆粒完整,搓曲后12h左右豆粒普遍呈黄绿色孢子,品温趋于缓和,曲子成熟,开窗排潮,水分为20%~25%.(6)洗曲将成曲放入冷水中洗净曲霉,反复用清水冲洗至黄水,用手抓不成团为宜。
然后滴干余水,放入垫有茅草的箩内。
(7)配料将乳酸菌和酵母菌按0.1%的比例溶入35℃温水中,再将洗曲后的豆曲边堆积边洒水,当水分含量在50%左右用草垫或麻袋片盖上保温,当品温上升到38℃时,把食盐、鲜姜碎汁、白酒、发酵型米酒、红塘、花椒、桂皮、大茴等充分拌匀。
(8)装罐把配制好的豆曲料装入浮水罐,每罐必装满,压紧罐口部位,并不加盖面盐,用油纸、藕叶等封好罐口,加盖,装满浮水。
保持勤换水不干涸,绝对不能让发酵罐漏气、浸水。
(9)晒露将封好的发酵罐,放在室外或房顶,让其日晒夜露,利用昼夜温差的变化,使生化反映加快。
豆豉制作工艺豆豉,这可是咱中国人厨房里的宝贝呀!你可别小瞧了那一颗颗黑不溜秋的小东西,它能给菜肴增添的风味,那可真是绝了!制作豆豉可不简单哦,就好像孕育一个小生命一样。
咱得先准备好黄豆呀,把那些圆滚滚、金灿灿的黄豆挑出来,就像挑拣宝贝似的。
然后把它们泡在水里,让它们舒舒服服地洗个澡,泡得鼓鼓囊囊的。
接下来就是煮黄豆啦,这就好比给它们来一场温泉之旅。
把泡好的黄豆放进锅里,加上水,煮啊煮,煮到它们变得软软糯糯的。
想象一下,这些黄豆就像一群小精灵在锅里欢快地跳舞呢!煮好后,把黄豆捞出来沥干水分,然后就要给它们找个温暖的小窝啦。
找个干净的竹匾或者纱布,把黄豆均匀地铺在上面,再用布盖起来,让它们在里面安安静静地发酵。
这时候呀,就好像给它们盖上了一层温暖的小被子,让它们做个美美的梦。
过几天再去看它们,哇,你会发现它们身上长出了一层白白的绒毛,就像冬天里的雪花落在了上面。
别害怕,这可都是正常的呢。
这时候,就要给它们加点调料啦,盐呀、辣椒呀、姜呀、蒜呀,根据自己的口味来,就像给它们穿上了漂亮的花衣服。
然后把调好味的豆豉装到罐子里,密封起来,让它们继续在里面发酵。
这就好比把它们关进了小黑屋,让它们好好地修炼一番。
等过一段时间,你再打开罐子,哇,那股浓郁的香味扑鼻而来,就像一个小精灵在你的鼻子里跳舞。
这时候的豆豉,已经变得乌黑发亮,就像一颗颗黑珍珠。
用这豆豉来做菜,那味道,啧啧,简直了!炒个青菜,加一点豆豉,青菜立马变得有滋有味;蒸个鱼,铺上一层豆豉,鱼都变得更香了;就算是最简单的白粥,配上一点豆豉,也能让你吃得津津有味。
你说这豆豉是不是很神奇呀?它虽然小小的,却有着大大的能量。
它能让平凡的菜肴变得不平凡,能让我们的味蕾感受到别样的快乐。
所以呀,大家可别小看了这小小的豆豉,它可是咱中国饮食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呢!赶紧自己动手做起来吧,让这神奇的豆豉给你的生活增添更多的美味和乐趣!。
豆鼓的制作工艺流程
豆豉主要以纯净的黑豆或黄豆为原料,经蒸煮、发酵、冲洗、晾晒和味而成,其酿制技艺主要包括筛选、润水、蒸煮、制曲、洗曲、配料、装坛、晒露、成品等九道工序。
一是筛选,选颗粒硕大、饱满、粒径大小基本一致、充分成熟、表皮无皱、有光泽经分选去杂的黑豆或黄豆备用。
二是润水,按1∶2加水泡豆,水温控制在20℃~25℃,根据不同季节浸泡15~25小时,以豆膨胀无波皮,手感有劲,豆皮不轻易脱离为宜。
三是蒸煮,用平底锅蒸煮3-4小时,停火甑闷豆4小时,蒸煮豆含水量在50%左右,出锅冷却。
四是制曲,传统的豆豉都不接种,都是常温制曲自然接种,出甑熟豆摊晾待其温度降至34℃左右时分别装在簸箕里,然后放进发酵房进行自然发酵制曲,保持室温28~30℃,品温最高不超过36℃,发酵10天左右,水分为20%~25%。
五是洗曲,将成曲的豆豉放入溪河中洗净曲霉,把黄霉菌搓掉、扬净,反复洗至没有黄水用手抓不成团为宜;再用凉开水浸泡豆子,待豆子恢复到煮熟时的原状,然后滴干余水,放入箩内。
六是配料,将洗曲后的豆曲边堆积边洒水,当水分含量在50%左右时用草垫或麻袋片盖上保温,当品温上升到38℃时,把食盐、鲜姜碎汁、白酒等充分拌匀。
七是装坛,把配制好的豆曲料装入小口坛内,每坛必装满,用油纸、莲叶等封好坛口,加盖。
八是晒露,将装好豆曲料的坛子,放在室外或房顶,让其日晒夜露,春、秋季要放在室外晒,夏季放荫凉处自然发酵,晒露历经1年。
九是成品,坛子内的豆豉约经一年发酵完毕,从坛中取出置于一定温度的空中晒干或晾干即为成品。
豆豉加工技术豆豉是整粒大豆(或豆瓣)经蒸煮后发酵而成的调味品。
味道鲜美可口,既能调味,又能入药,长期食用可开胃增食、消积化滞、驱风散寒。
豆豉在我国生产历史悠久,各地工艺各异。
从形态看,大多数豆豉为完整的发酵豆,但也有豆瓣状的。
以加工原料分,可分为黄豆豆豉和黑豆豆豉两类。
以口味又可分为淡豆豉、咸豆豉和酒豆豉三类。
淡豆豉又称家常豆豉,它是将煮熟的黄豆或黑豆,盖上稻草或南瓜叶,自然发酵而成的。
咸豆豉是将煮熟的大豆,先经制曲,再添加食盐、白酒、辣椒、生姜等香辛料,入缸发酵晒干而成的。
将咸豆豉浸于黄酒中数日,取出晒干,即制成酒豆豉。
以发酵微生物来分类,豆豉可分为毛霉型豆豉、曲霉型豆豉和细菌型豆豉三种。
以产品形态分可分为干豆豉和水豆豉两类。
1.工艺流程大豆→清选浸泡→蒸煮→冷却→制曲→洗曲→拌曲→发酵→干燥→干豆豉↑辅料2.选料与浸泡生产豆豉要选择蛋白质含量高、颗粒饱满的小型豆。
新鲜豆比陈豆为佳。
原料在浸泡前需经过挑选,除去虫蛀豆、伤痕豆、杂豆及杂物。
大豆浸泡的目的是使大豆中蛋白质吸收一定的水分,以便在蒸煮时迅速变性,利于微生物所分泌的酶的作用。
浸泡后的大豆含水量与制曲及产品质量密切相关。
生产实践表明,大豆含水量低于40%,不利于微生物生长繁殖,发酵后的豆豉坚硬,豉内不疏松,俗称“生核”;含水量超过55%,曲料过湿,制曲品温控制困难,常常出现“烧曲”现象,杂菌乘机侵入,使曲料酸败、发粘,发酵后的豆豉味苦,表皮无光,不油润。
大豆浸泡后的含水量在45%左右为宜。
浸泡时间的长短,可根据季节气候,以及大豆组织的软硬程度和成分而定。
一般冬季5~6小时,春、秋季3小时,夏季2小时。
3.蒸豆蒸豆的目的是使大豆组织软化,蛋白质适度变性,以利于酶的分解作用。
同时蒸豆还可以杀死附于豆上的杂菌,提高制曲的安全性。
蒸豆的方法有两种,即水煮法和汽蒸法。
水煮法是:先将清水煮沸,然后将泡好的豆放入沸水中,待锅中的水再煮沸,即可出锅;汽蒸法是将浸泡好的大豆沥尽水,直接用常压蒸汽蒸2小时左右为宜。
生物学角度探讨豆豉的发酵工艺一、豆豉的背景介绍豆豉是中国传统的发酵食品之一,用黄豆为原料,经过发酵后制成的豆制品。
目前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广受欢迎的调味品之一,并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
二、豆豉的发酵工艺1.原料处理打豆浆:将黄豆浸泡后磨成豆浆。
净豆渣:将豆浆过滤,去除豆渣。
水洗:将豆渣用清水冲洗干净,使其不含盐分和存活的微生物。
晾晒:将豆渣晾晒至干燥状态,这样才能放心地使用它进行发酵。
2.发酵培养主要的菌种有曲霉、酵母、乳酸菌等,它们可以被广泛应用于豆豉的发酵过程。
首先,将净豆渣和微生物混合匀称,然后进行转动和摇晃,促进微生物的均匀分布。
接下来,将混合物放置在适宜的环境中进行发酵。
3.成品制备成熟的豆豉将被捞出,并加入辣椒、大蒜和食用油等辅料。
这些材料将在成品中起到调味和保鲜的作用。
三、豆豉的生物学特点豆豉的发酵工艺是一种混合菌群发酵过程,涉及多种微生物,其中曲霉是最为常见的微生物。
曲霉能够分解豆渣中的淀粉和蛋白质,转化为有营养的物质,同时还产生一些利于口感和香味的化合物。
除此之外,乳酸菌也是豆豉的关键成分之一,它能够产生乳酸和其他营养物质。
这些物质具有抑菌、防腐等作用,促进了豆豉长期保存的能力。
四、豆豉的健康价值豆豉是一种低脂、高蛋白的食品,其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
豆豉中含有大量的乳酸菌和其他有益的微生物,可以帮助人们改善肠道菌群,降低胆固醇水平,预防肠道疾病等。
此外,豆豉中富含蛋白质、钙、铁等矿物质和维生素,能够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增强身体免疫力。
五、总结豆豉作为一种传统的发酵食品,其制作过程十分复杂,涉及到多种微生物的参与。
由于其具有一定的生物学特点和健康价值,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关注并接受豆豉这种食品。
豆豉的制作工艺豆豉是一种常见的调味品,制作工艺相对简单,但却有其独特的风味和营养价值。
下面将介绍豆豉的制作工艺。
豆豉的主要原料是大豆。
选用新鲜、质量好的大豆作为制作豆豉的基础,确保豆豉的质量和口感。
新鲜的大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制作出的豆豉口感更佳。
大豆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处理步骤。
首先,将大豆浸泡在清水中,使其充分吸水。
然后,将浸泡好的大豆蒸熟,使其变软,便于后续的处理。
蒸熟后的大豆需要晾凉,以便后续的磨碎。
接下来,将晾凉的大豆磨碎成豆饼。
这一步骤可以使用石磨或者机械磨碎器进行。
磨碎后的豆饼需要晾干,以便后续的发酵过程。
发酵是制作豆豉的关键步骤。
将晾干的豆饼放入发酵室中,进行长时间的发酵。
发酵的时间一般为3-6个月,期间需要定期翻动和搅拌,以保证发酵均匀。
发酵过程中,豆饼中的蛋白质会被分解为氨基酸,形成豆豉特有的香味。
同时,发酵还能增加豆豉中的益生菌和酶的含量,提高其营养价值。
发酵完成后,将发酵好的豆饼晾干,去除多余的水分。
然后,将晾干的豆饼加入适量的盐,搅拌均匀,使盐均匀分布在豆饼中。
盐的加入不仅能够增加豆豉的储存时间,还能提升其风味。
将加盐均匀的豆饼放入阳光下晒干。
晒干的时间一般为1-2天,期间需要定期翻动和晾晒,以保证豆豉的干燥程度。
晒干后的豆饼即可成为香味浓郁的豆豉。
豆豉制作工艺虽然简单,但却需要耐心和细致的操作。
制作出的豆豉不仅能够增添菜肴的风味,还富含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和益生菌,对人体健康有益。
因此,豆豉是一种受人们喜爱的调味品。
总结起来,豆豉的制作工艺包括选材、浸泡、蒸熟、磨碎、晾干、发酵、加盐和晒干等步骤。
每一步骤都需要细心和耐心,以保证豆豉的质量和口感。
制作好的豆豉不仅能够提升菜肴的风味,还有着丰富的营养价值。
希望以上介绍对大家了解豆豉的制作工艺有所帮助。
豆豉的工艺流程豆豉的工艺流程一、工艺流程technic process黑豆→筛选→洗涤→浸泡→沥干(TY-Ⅱ)→蒸煮→冷却→接种→制曲→洗豉→浸FeSO4→拌盐→发酵→晾干→成品(干豆豉)black soy bean—sorting---cleansing---draining---steaming---cooling---germdevelopment(or inoculation)---stir(add salt, white wine)---fermentation(at least nine monthes)—draining----sorting(elimination)---packaging二、操作要点key operational process(一)原料处理material handling1.原料筛选:择成熟充分、颗粒饱满均匀、皮薄肉多、无虫蚀、无霉烂变质、并且有一定新鲜度的黑大豆为宜。
Material sorting (sifting):choose the mature,rich,no warm eaten,no mildew and fresh black soy bean2.洗涤: 用少量水多次洗去大豆中混有的砂粒杂质等。
Cleansing:use water to clean the black soy bean and eliminate foreign substance.3.浸泡: 浸泡的目的是使黑豆吸收一定水分,以便在蒸料时迅速达到适度变性;使淀粉质易于糊化,溶出霉菌所需要的营养成分;供给霉菌生长所必需的水分。
浸泡时间不宜过短。
当大豆吸收率<67%时,制曲过程明显延长,且经发酵后制成的豆豉不松软。
若浸泡时间延长,吸收率>95%时,大豆吸水过多而胀破失去完整性,制曲时会发生“烧曲”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