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豉的工艺流程
- 格式:docx
- 大小:17.73 KB
- 文档页数:4
豆豉制作的工艺流程
制作豆豉的工艺流程如下:
1. 材料准备:将黄豆晾干,除去杂质并洗净。
2. 浸泡:将干净的黄豆浸泡在适量的清水中,一般浸泡12-20小时,以使豆子变软,便于发酵。
3. 磨豆腐:将浸泡好的黄豆研磨成黄豆浆,可以使用搅拌机或石磨机。
4. 煮豆腐:将研磨好的黄豆浆倒入锅中,用中小火慢慢煮开,同时用勺子不断搅拌,避免黄豆浆粘锅或糊底。
5. 熬煮:保持黄豆浆的煮沸状态,用小火慢慢熬煮,约熬煮2小时,使黄豆浆脱水凝结。
6. 按捺:将煮好的黄豆浆倒入宽口容器中,稍微晾凉,同时用勺子轻轻按捺,使黄豆浆凝结成豆腐。
7. 切块:待豆腐凝结后,可以将其切成块状。
8. 加盐:将切好的豆腐块放入容器中,加入适量的盐,轻轻拌匀。
9. 发酵:盖上盖子,放置在阴凉通风的地方,发酵2-3天。
10. 晾干:将发酵好的豆豉晾干,可晾晒或用低温烘干。
11. 储存:将晾干的豆豉放入干燥的容器中密封保存。
注意事项:
- 制作豆豉时,要注意卫生,避免细菌感染。
- 在发酵过程中要注意通风,以防止异味和霉菌滋生。
- 制作豆豉的时间和具体操作步骤可能会因地区和个人口味略有不同,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适当调整。
浏阳豆豉生产工艺
浏阳豆豉是湖南省浏阳市特产之一,以其浓郁的香味和鲜美的口感而广受欢迎。
其生产工艺是一个关键因素,下面将详细介绍浏阳豆豉的生产工艺。
豆豉的采摘是影响浏阳豆豉质量的重要因素。
采摘时要选取成熟的豆荚,将其晒干或烘干,以保证豆豉的质量。
接下来,将晒干或烘干的豆荚放入水中浸泡,使其吸水膨胀后取出,晾干备用。
然后,豆豉的发酵是制作浏阳豆豉的关键步骤。
首先将晾干的豆荚放入一个坛子里,加入适量的盐,然后用木棒或石臼捣碎,使其表面裂开,便于入味和发酵。
接下来,将捣碎的豆荚放入一个石臼中,用力搅拌,直至豆豉变为黄色透亮。
然后将搅拌好的豆豉装入坛子中,加入适量的盐、酱油和辣椒等调味料,然后盖上盖子,放置在阴凉通风处进行发酵。
在发酵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保持坛子的干燥和通风,以免豆豉变质;二是要适时地搅拌豆豉,使其均匀发酵;三是要掌握好时间,一般需要发酵10-15天,过长或过短都会影响豆豉的质量。
将发酵好的豆豉晾干或烘干,即可制成浏阳豆豉。
在晾干或烘干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好时间和温度,以免豆豉变质或过度干燥。
浏阳豆豉的生产工艺需要经过严格的操作和控制,才能制作出高质量的豆豉。
只有掌握好每一个步骤,才能制作出口感鲜美、香味浓郁的浏阳豆豉。
教您做豆豉一、制霉豆:取黄豆500克,用水洗净,浸泡8~15小时(夏天8小时,冬天15小时),待黄豆发涨后,换清水入锅(以淹没黄豆为度),加热煮开,改用文火煮5~6个小时至黄豆酥烂(煮豆时,若汤汁熬干,可加适量热水,切忌加冷水),然后将黄豆倒入笊篱中,沥净汁液,装入带盖沙锅中在40℃的环境中放置1~2天,制好后即可食用。
霉豆制好后稍有氨气,可打开盖,使氨气挥发。
制好的霉豆有长长的黏丝,且越拉越长,这是成功的标志。
如果拉不出丝来,可能有杂菌渗入,不可食用。
二、制豆豉:将500克霉豆倒入容器中,加15克盐拌匀,放置24小时后取出,放在阳光下摊开,晾晒1天,再装回容器内,撒入10克面粉,第二天继续摊晒,至完全干燥后装罐保存。
将125克酱油、25克白砂糖、5克盐、1克胡椒、1克五香粉与500克霉豆混合,放置3~5日,待料液完全渗入霉豆中,取出摊晒晾干,即成上品豆豉。
梅林<释名>上说:"豉,嗜也.五味调和须之而成,乃可甘嗜也.故齐人谓豉声为嗜".<释名>简略地解释了豆豉的功能,那就是做调味品,必须有豆豉五味方可调和成美味,看来,豆豉在古代的烹调上功莫大焉.<释名>还谈到西汉齐地的人民把"豉"的发音念成"嗜",至今四川话里,豉也是这样发音的.古代歌谣唱道:"美豉出xx",<xx.招魂>:"大苦酸咸,辛甘行"指的就是豆豉,由此,至少在战国时期的齐,楚,豆豉已经问世了,所以我想,豆豉可能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调味品.西晋xx<博物志>说:"外国有豉法,以苦酒溲豆,暴令急燥,以油麻蒸迄复暴,三过乃止,然后细捣椒屑筛下,随多少合投之."博物学家张华在这里向读者介绍了非中原某地人民的一种豆豉制作法,以醋来浸泡豆子,经过暴晒,干后再用油和芝麻反复处理,最后随意撒上花椒粉.豆豉的做法二一、原料配方:黑豆40公斤、茄子(去蒂)62.5公斤、花椒2公斤、杏仁公斤、香油17.5公斤、白酒15公斤、生姜5公斤,紫苏叶250克、盐12.5公斤、苯钾酸钠少量。
潼川豆豉的制作工艺
首先,潼川豆豉的原料选自当地的优质黄豆,这些黄豆经过筛选、洗净后,进行浸泡。
浸泡的时间通常需要数小时,以确保豆子充分吸水,变得柔软。
接下来,浸泡好的黄豆进行蒸煮,使其变得软糯。
然后将蒸煮好的黄豆晾凉,待其表面出现微微的白霜后,开始进行发酵。
发酵是潼川豆豉制作的关键步骤。
在潼川豆豉的制作中,发酵的时间和条件非常重要,通常需要在潮湿、温暖的环境下进行。
发酵过程中,黄豆中的淀粉会转化为糖分,蛋白质会分解为氨基酸,这些化学变化赋予了豆豉独特的风味。
经过数月的发酵后,潼川豆豉的制作还需要晒干。
这一步骤不仅可以让豆豉更加干燥,还可以进一步提升豆豉的口感和风味。
最后,经过晒干的潼川豆豉进行分选、包装,最终成为了市面上的美味佳品。
潼川豆豉的制作工艺虽然看似简单,但其中却蕴含着丰富的传
统技艺和经验。
通过精心的制作工艺,潼川豆豉成为了中国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佳品,也传承了悠久的美食文化。
自制发酵豆豉的做法步骤是什么?都吃这种调味料直到今天还非常受欢迎,这是非常有中国特色的一种传统的调料,人们制作豆豉的主要原料是黑豆或者黄豆,不过制作豆豉的工艺比较复杂,比如要经过发酵过程,要让黄豆或者黑豆通过发酵分解,从而才有豆豉的味道,下面介绍做发酵豆豉的详细步骤。
★自制发酵豆豉的做法:非物遗产党和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重庆市永川区的“永川豆豉酿制技艺”和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的“潼川豆豉酿制技艺”作为“豆豉酿制技艺”的代表,于2008年6月7日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类)。
加工豆豉富含蛋白质、各种氨基酸、乳酸、磷、镁、钙及多种维生素,色香味美,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国南北部都有加工食用。
但若不注意加工艺,会致使品质下降,甚至霉变,造成经济损失。
一、工艺流程黑豆→筛选→洗涤→浸泡→沥干(TY-Ⅱ)→蒸煮→冷却→接种→制曲→洗豉→浸FeSO4→拌盐→发酵→晾干→成品(干豆豉)二、操作要点原料处理1.原料筛选:择成熟充分、颗粒饱满均匀、皮薄肉多、无虫蚀、无霉烂变质、并且有一定新鲜度的黑大豆为宜。
2.洗涤:用少量水多次洗去大豆中混有的砂粒杂质等。
3.浸泡:浸泡的目的是使黑豆吸收一定水分,以便在蒸料时迅速达到适度变性;使淀粉质易于糊化,溶出霉菌所需要的营养成分;供给霉菌生长所必需的水分。
浸泡时间不宜过短。
当大豆吸收率<67%时,制曲过程明显延长,且经发酵后制成的豆豉不松软。
若浸泡时间延长,吸收率>95%时,大豆吸水过多而胀破失去完整性,制曲时会发生“烧曲”现象。
经发酵后制成的豆豉味苦,且易霉烂变质。
因此,在生产加工中应选择浸泡条件为40℃、150分钟,使大豆粒吸收率在82%,此时大豆体积膨胀率为130%。
4.蒸煮:蒸煮目的是破坏大豆内部分子结构,使蛋白质适度变性,易于水解,淀粉达到糊化程度,同时可起到灭菌的作用。
确定蒸煮条件为1kgf/cm2,15分钟或常压150分钟。
豆豉的工艺流程
一、工艺流程technic process
黑豆→筛选→洗涤→浸泡→沥干(TY-Ⅱ)→蒸煮→冷却→接种→制曲→洗豉→浸FeSO4→拌盐→发酵→晾干→成品(干豆豉)
black soy bean—sorting---cleansing---draining---steaming---cooling---germ
development(or inoculation)---stir(add salt, white wine)---fermentation(at least nine monthes)—draining----sorting(elimination)---packaging
二、操作要点key operational process
(一)原料处理material handling
1.原料筛选:择成熟充分、颗粒饱满均匀、皮薄肉多、无虫蚀、无霉烂变质、并且有一定新鲜度的黑大豆为宜。
Material sorting (sifting):choose the mature,rich,no warm eaten,no mildew and fresh black soy bean
2.洗涤: 用少量水多次洗去大豆中混有的砂粒杂质等。
Cleansing:use water to clean the black soy bean and eliminate foreign substance.
3.浸泡: 浸泡的目的是使黑豆吸收一定水分,以便在蒸料时迅速达到适度变性;
使淀粉质易于糊化,溶出霉菌所需要的营养成分;供给霉菌生长所必需的水分。
浸泡时间不宜过短。
当大豆吸收率<67%时,制曲过程明显延长,且经发酵后制成的豆豉不松软。
若浸泡时间延长,吸收率>95%时,大豆吸水过多而胀破失去完整性,制曲时会发生“烧曲”现象。
经发酵后制成的豆豉味苦,且易霉烂变质。
因此,我们在生产加工中应选择浸泡条件为40℃、150分钟,使大豆粒吸收率在82%,此时大豆体积膨胀率为130%。
Soak:the aim of soak black soy bean lead it absorb enugh water for starch decomposition and germ resolution. The absorptivity is from 67% to 95% for germ developmetn ,finished-goods softy,good appearance and good flavor. The best soaking condition is at 40 celsius degree for 50 munites.
4.蒸煮:蒸煮目的是破坏大豆内部分子结构,使蛋白质适度变性,易于水解,淀粉达到糊化程度,同时可起到灭菌的作用。
确定蒸煮条件为1kgf/cm2,15分钟或常压150分钟。
Steaming: the aim of steaming is break out the inner structure to facilitate the protein and starch decopose,meanwhile sterilization.
(二)制曲制曲的目的是使煮熟的豆粒在霉菌的作用下产生相应的酶系。
在酿造过程中产生丰富的代谢产物,使豆豉具有鲜美的滋味和独特风味。
把蒸煮后大豆出锅,冷却至35℃左右,接种沪酿3•042或TY-Ⅱ,接种量为0.5%,拌匀入室,保持室温28℃,16小时后每隔6小时观察。
制曲22小时左右进行第一次翻曲,翻曲主要是疏松曲料,增加空隙,减少阻力,调节品温,防止温度升高而引起烧曲或杂菌污染。
28小时进行第二次翻曲。
翻曲适时能提高制曲质量,翻曲过早会使发芽的孢子受抑,翻曲过迟,会因曲料升温引起细菌污染或烧曲。
当曲料布满菌丝和黄色孢子时,即可出曲。
一般制曲时间为34小时。
(三)发酵豆豉的发酵,就是利用制曲过程中产生的蛋白酶分解豆中的蛋白质,形成一定量的氨基酸、糖类等物质,赋予豆豉固有的风味。
1.洗豉:豆豉成曲表面附着许多孢子和菌丝,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酶类,如果孢子和菌丝不经洗除,继续残留在成曲的表面,经发酵水解后,部分可溶和水解,但很大部分仍以孢子和菌丝的形态附着在豆曲表面,特别是孢子有苦涩味,会给豆豉带来苦涩味,并造成色泽暗淡。
2.加青矾,使豆变成黑色,同时增加光亮。
3.浸焖:向成曲中加入18%的食盐、0.02%的青矾和适量水,以刚好齐曲面为宜,浸焖12小时。
4.发酵:将处理好的豆曲装入罐中至八、九成满,装时层层压实,置于28℃~32℃恒温室中保温发酵。
发酵时间控制在15天左右。
(四)晾干豆豉发酵完毕,从罐中取出置于一定温度的空中晾干,即为成品。
三、质量标准
(一)感官指标
1.色泽:黑褐色、油润光亮。
2.香气:酱香、酯香浓郁无不良气味。
3.滋味:鲜美、咸淡可口,无苦涩味。
4.体态:颗粒完整、松散、质地较硬。
(二)理化指标
1.水分:不低于18.54%;2.蛋白质:2761g/100g;3.氨基酸:1.6g/100g;4.总酸(以乳酸计)3.11g/100g;5.盐分(以氯化钠计)14g/100g;6.非盐固形物:29g/100g;7.还原糖(以葡萄糖计):2.09g/10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