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实验室检查2血液检验
- 格式:ppt
- 大小:3.14 MB
- 文档页数:10
内科护理学――第六章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第一节概述【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造血器官及血细胞的生成、生理功能、血液病的分类。
2.理解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评估。
【教学具体内容】1.血液系统的结构、功能与疾病关系:自学2.血液病的分类。
3.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评估。
难点:血细胞的产生。
重点:血液系统的外周血象检查、骨髓细胞学检查。
第二节血液系统疾病常见症状和体征的护理【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血液系统疾病常见症状体征的病因。
2.理解血液系统疾病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评估。
3.掌握血液系统疾病常见症状体征的常用护理诊断/问题、护理措施及依据。
【教学具体内容】1.出血或出血倾向:概念、常见病因和发病机制、出血倾向的部位、伴随症状等护理评估内容、常用护理诊断/问题、护理措施。
2.发热:继发感染的部位、伴随症状等护理评估内容、常用护理诊断/问题、护理措施。
难点:出血或出血倾向的发病机制。
重点:上述常见症状的主要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
第三节贫血【教学基本要求】1.理解贫血的定义、分类、临床表现及治疗要点。
2.理解缺铁性贫血的病因、临床表现、血象和骨髓象及诊治要点。
3.掌握缺铁性贫血的主要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及依据、口服铁剂的护理。
4.了解再障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5.掌握再障的主要临床表现;理解血象、骨髓象、诊断和治疗要点。
6.掌握再障的常用护理诊断/问题、护理措施及依据。
7.了解健康指导。
【教学具体内容】一、概述:1.概念;血红蛋白测定的诊断标准。
2.病因与发病机理、分类。
3.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治要点。
4.常用护理诊断/问题、目标、护理措施及依据。
二、缺铁性贫血1.概述:概念、发病情况。
2.铁的代谢:铁的分布、来源和吸收、转运和利用、储存及排泄。
3.病因与发病机理:铁的需要量增加、丢失过多、吸收不良。
4.临床表现:原发病表现、贫血表现、缺铁表现。
5.实验室及其检查:外周血象、骨髓象、铁生化检查。
6.疗要点:病因治疗、口服铁剂治疗。
第六章血液系统疾病病例分析病例一患者,女,36岁。
因头晕、心悸、乏力半年多入院。
检查:T36℃,P80次/分,R18次/分,Bp100/70mmHg,神清,倦怠,皮肤、粘膜苍白,无黄染及出血点,发毛稀疏无光泽,浅表淋巴结不大,舌质淡。
心尖区闻及收缩期杂音,肝脾未触及,指端苍白,指甲脆裂呈匙状。
实验室检查:Hb50g/L,RBC2.5×1012/L,WBC9.8×109/L,BPC130×109/L,红细胞呈小细胞低色素。
骨髓检查:红系增生活跃,粒系,巨核细胞无变化,铁染色未见铁粒幼红细胞。
血清铁6.5μmol/L,血清总铁结合力89.6μmol/L。
诊断为缺铁性贫血。
1.该患者诊断为急性肾盂肾炎的依据是什么?2.该患者的主要护理诊断是什么?3.口服铁剂的护理措施?参考答案1.诊断依据病史、一般表现、特殊表现;血象:红细胞呈小细胞低色素性;骨髓象:增生活跃、红细胞体积偏小、铁染色阴性;铁代谢生化检查异常2.护理诊断(1)活动无耐力与贫血引起全身组织缺氧有关。
(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铁摄入不足有关。
(3)知识缺乏缺乏有关防治知识。
3.口服铁剂护理说明解释、餐中或餐后服用铁剂、与酸性饮食同服、避免与茶、咖啡、蛋类、牛奶、H2受体阻滞剂等同服、口服液体铁时用吸管、准确用药。
病例二患者,女,51岁。
有长期服用“安乃近”病史。
近3个月来常感头晕、眼花、牙龈现血、皮肤自发性青紫色斑块,心悸、乏力。
该病人坐卧不安,神色紧张。
检查:T36.2℃,P80次/分,R18次/分,Bp100/70mmHg,贫血貌,四肢多个散在黄豆花生米大瘀斑,压之不褪色,无痛。
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肝脾未触及。
血象:Hb70g/L,RBC3.2×1012/L,WBC2.9×109/L,BPC26×109/L,网织红细胞0.1%。
骨髓检查:红系、粒系增生减低,全片见巨核细胞1个。
一、A1/A2型题1.下列各项检查,采集血液标本时需要抗凝的是()A.肾功能检查B.肝功能检查C.血细胞检查D.血糖检查E.血脂检查2.除下列哪项外,均可出现血钾过高()A.大量输入库存血B.长期腹泻C.严重溶血D.肾衰少尿期E.代谢性酸中毒3.血清尿素氮和肌酐增高对下列哪种病情最有诊断意义()A.上消化道出血B.严重感染C.饮食中蛋白质过多D.肾功能减退E.严重失水4.正常成人24小时尿量为()A.400~600mlB.500~1000mlC.800~1200mlD.1000~2000mlE.3000~4000ml5.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测定均降低应考虑()A.高心病B.甲亢 C.冠心病 D.贫血 E.风心病6.引起中性粒细胞增多的病因是()A.化脓性感染B.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 C.病毒感染D.药物或放射线损害 E.脾功能亢进7.下列哪项检验不需空腹采静脉血()A.血清钾、钠、氯、钙 B.血清总胆固醇C.血清甘油三酯D.血清总蛋白和清、球蛋白 E.血清总胆红素8. 判断肾小球滤过功能损害的早期指标是()A.血尿素氮测定B.血肌酐测定C.内生肌酐清除率D.酚红排泄率E.肾脏浓缩稀释试验9.中性粒细胞增多最常见于()A.急性感染或炎症 B.急性中毒 C.大面积烧伤D.急性溶血 E.恶性肿瘤10.引起中性粒细胞减少的疾病是()A.肺炎球菌肺炎B.再生障碍性贫血C.剧烈运动之后D.葡萄球菌败血症E.急性大出血11.空腹血糖升高主要见于()A.胰岛β细胞瘤B.糖尿病C.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D.颅内压升高E.运动后12.下列标本采集需用动脉血的是()A.血球计数B.血清电解质 C.肝功能 D.血气分析 E.肾功能13.果酱样大便见于()A.食物中毒 B.霍乱 C.过敏性肠炎 D.细菌性痢疾 E.阿米巴痢疾14.少尿是成人24小时的尿量少于( )A. 800mlB.500mlC. 400mlD.200mlE. 100ml15.下列正常值中错误的是()A.成人女性红细胞(3.5~5.0)×1012/L B.白细胞计数(4.0~10.0)×109/L C.嗜酸性粒细胞0.5~5% D.血小板数(100~300)×109/LE.嗜中性粒细胞20~40%16.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见于()A.急性出血 B.急性感染 C.过敏性疾病 D.肺结核 E.伤寒17. 成年男性正常的血红蛋白参考值为( )A、100~140g/LB、110~150g/LC、120~160g/LD、140~170g/LE、170~200g/L18.粘液脓血便不见于()A.霍乱 B.直肠癌 C.细菌性痢疾 D.阿米巴痢疾E.溃疡性结肠炎19.淋巴细胞增多见于()A.化脓性感染B.寄生虫病 C.病毒性感染D.皮肤病E.过敏性疾病20.下列标本采集时,不需空腹采集的是()A. 血清总胆固醇测定B.血清转氨酶C.血清总蛋白D.血清胆红素测定E.红细胞沉降率21.尿液有烂苹果样气味见于()A.正常尿液B.多食水果后C.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慢性膀胱炎E.膀胱直肠瘘22.有关大便标本采集,错误的是()A.留取少许新鲜大便 B.勿混外界杂质和尿液C.置于不吸水的小盒或小瓶D.采取有脓血的部分 E.查阿米巴原虫应预先留置23.肾功能检查时采集的标本是()A.尿液B.静脉血并抗凝C.静脉血不抗凝D.动脉血E.毛细血管采血24.下列对机体具有保护作用的是()A、HBsAg(+)B、抗HBs(+)C、抗HBc(+)D、HBeAg(+)E、抗HBe(+)25.肝功能检查时需抽多少ml静脉血合适()A、1~2mlB、2~3mlC、4~5mlD、5~8mlE、10>ml26.对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酶是()A、ALTB、ASTC、AKPD、LDHE、γ-GT27.尿液呈酱油色见于()A.阻塞性黄疸 B.急性溶血 C.肝细胞性黄疸 D.肾脏肿瘤E.晚期丝虫病28、白细胞分类计数,中性粒细胞正常为()A.0.5%~1%B.50%~75%C.3%~8%D.80%~85%E.20%~40%29、成人男性血红蛋白正常参考值范围为()A.100~140g/L B.140~170g/L C.110~150g/LD.170~200g/L E.120~160g/L30、血沉无明显增快的疾病是()A.心绞痛B.恶性肿瘤晚期C.急性心肌梗塞D.活动性结核E.慢性肾炎31、网织红细胞减少常见于()A.溶血性贫血B.急性出血C.急性中毒D.脾切除术后E.再生障碍性贫血32、周围血象中性粒细胞“核右移”常提示()A.白血病B.过敏性疾病C.造血物质不足D.严重感染E.骨髓造血功能低下33、中性粒细胞增多,多见于()A.过敏性疾病B.寄生虫病C.急性感染D.抗肿瘤药物应用后E.脾功能亢进34、作内生肌酐清除率检查,实验前三日的饮食是()A、高热量饮食B、高蛋白饮食C、无肌酐饮食D、多纤维素饮食E、正常饮食35、镜下脓尿是指离心沉淀后的尿沉渣在每高倍镜视野中见到的白细胞为()A、1个B、2个C、3个D、4个E、5个36、尿蛋白定量标本瓶内应加防腐剂()A、甲苯5mlB、甲醛5mlC、浓盐酸5mlD、稀盐酸5mlE、石碳酸5ml37、下列哪项检查,主要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A、酚红排泄试验B、尿液常规检查C、尿浓缩稀释试验D、内生肌酐清除率检查E、1小时尿细胞排泄率检查38、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粪便可呈()A、脓血样B、果酱样C、米泔样D、柏油样E、白陶土样39、能较早判断肾小球损害的肾功能检查是()A、血尿素氮B、血肌酐C、酚红排泄试验D、内生肌酐清除率E、尿浓缩和稀释实验40、尿液呈酱油色见于()A、阻塞性黄疸B、肝细胞性黄疸C、晚期丝虫病D、急性溶血E、肾脏肿瘤41、镜下血尿是指尿沉渣离心后每高倍视野平均见到红细胞()A、1个B、2个C、3个D、4个E、5个42、多尿是指24小时尿量超过()A. 1500mlB.2000mlC. 2500mlD.3000mlE. 3500ml43、患者男性,4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