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积液心衰的原因及治疗方法
- 格式:docx
- 大小:4.28 KB
- 文档页数:2
胸腔积液胸腔指的是由膈肌和胸廓围成的总腔,胸膜腔是由脏壁两层胸膜在左右两肺周围围成的一个完全封闭的潜在性腔隙,腔内含少量浆液,起到润滑作用。
正常人胸膜腔内有3~15ml液体,在呼吸运动时起润滑作用,正常人,每24小时亦有500~1000ml的液体形成与吸收。
胸膜腔内液体自毛细血管的静脉端再吸收,其余的液体由淋巴系统回收至血液,滤过与吸收处于动态平衡。
若由于全身或局部病变破坏了此种动态平衡,致使胸膜腔内液体形成过快或吸收过缓,临床产生胸腔积液(Ple ural effusion,简称胸液)。
产生机制:胸腔积液健康人的胸膜腔为负压(呼吸时平均为-5cmH2O,1cmH2O=98Pa),胸液中含蛋白质,具有胶体渗透压(8cmH2O)。
胸液的积聚与消散亦与胸膜毛细血管中渗透压、静水压有密切关系。
壁层胸膜由体循环供血,毛细血管静水压高(30cmH2O);脏层胸膜则由肺循环供血,静脉压低(11cmH2 O)。
体循环与肺循环血膜以相等速度被吸收。
胸液中的蛋白质主要经由淋巴管进入胸导管。
病因及发病机制一、胸膜毛细血管内静水压增高如充血性心力衰竭、缩窄性心包炎、血容量增加、上腔静脉或奇静脉受阻,产生胸腔漏出液。
二、胸膜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如胸膜炎症(结核病、肺炎)结缔组织病、胸膜肿瘤、肺梗死、膈下炎症,产生胸腔渗出液。
三、胸膜毛细血管内胶体渗透压降低如低蛋白血症、肝硬化、肾病综合征、急性肾小球肾炎、粘液性水肿等,产生胸腔漏出液。
四、壁层胸膜淋巴引流障碍癌症淋巴管阻塞、发育性淋巴管引流异常等,产生胸腔渗出液。
五、损伤所致胸腔内出血:主动脉瘤破裂、食管破裂、胸导管破裂等。
症状:积液量少于时症状多不明显;若超过,患者渐感胸闷。
积液量增多后,两层胸膜隔开,不再随呼吸摩擦,胸痛亦渐缓解,但呼吸困难亦渐加剧;大量积液时纵膈脏器受压,心悸及呼吸困难更加明显。
诊断影像诊断胸腔积液量~时,X线仅见肋膈角变钝;更多的积液显示有向外侧、向上的弧形上缘的积液影。
双侧胸腔积液怎么治疗双侧胸腔积液在日常的发病率是比较高的,它的发生多是与肺结核,心衰,肺炎等很多疾病的发生有关,常伴有发热、胸痛等症状的出现,对于身体的健康威胁是非常大的,因此一定要及时的就医诊治。
胸腔积液根据性质可分为漏出液与渗出液,良性与恶性,也有血性、脓性、乳糜性等。
良性胸水大多为淡黄色清亮胸水,类似啤酒样。
恶性胸水大多为血性胸水。
根据不同的原因,临床上胸腔积液大致可分为胸膜炎胸水、结核性胸腔积液、类肺炎性胸腔积液、癌性胸腔积液等四大类,根据其性质不同,其相应的治疗方法也是不同的。
TIP1:穿刺针 + 药物治疗 + 中医治疗适应病症:胸膜炎胸水、结核性胸腔积液、类肺炎性胸腔积液等良性病症对于胸腔积液的治疗,首先要明确的一点是,胸腔积液的产生与原发疾病密切相关,因此在治疗时不仅要消除胸腔积液,也要积极治疗原发疾病。
对于胸膜炎胸水、结核性胸腔积液、类肺炎性胸腔积液等良性病症,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相关药物对症治疗,同时采取穿刺针将积液通过人体代谢排出体外。
目前,不少胸腔积液患者通过穿刺抽液的方法治疗后出现复发的现象,抽完的积液过不久又有了。
这一方面是由于原发病症治疗不所致,另一方面是抽液留有残余,很容易导致复发。
对此,济南复大肿瘤医院推荐辅以中医治疗进行整合治疗,通过标本兼治的方式消除体内隐性致病因素,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术后不复发。
TIP2:穿刺针 + 微创治疗 + 中医治疗适应病症:肺癌、乳腺癌、淋巴瘤等恶性肿瘤造成的胸腔积液对于肺癌、乳腺癌、淋巴瘤等恶性肿瘤造成的胸腔积液,有些医生干脆告诉患者,不要抽取胸水,只做全身治疗(也就是化疗),“一网打尽”。
全身化疗是临床上常见的治疗恶性肿瘤的办法,但是一方面这种疗法“好坏通杀”,在消灭癌细胞的同时也将正常细胞一并摧毁,以至于患者免疫力低下,难以承受巨大的毒副作用,最后的结果是“两败俱伤”——不断削弱抵抗力的同时助长了癌细胞的耐药性,反而加速病情恶化,得不偿失。
充血性心力衰竭引起胸腔积液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发表时间:2014-05-23T09:43:22.18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47期供稿作者:赵首元刘霞[导读] 胸腔积液的病因分布十分广泛,几乎涉及到人体的各个系统,病例临床症状和体症也不尽相同。
赵首元刘霞(内蒙古包头市石拐区医院内科 014000)【摘要】目的: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致胸腔积液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因充血性心力衰竭引起的胸腔积液患者的部位、病因、性质、诊断情况。
结果:充血性心力衰竭致胸腔积液以双侧多见,且右侧积液量较左侧大;胸腔积液多为漏出液;及时抗心衰治疗效果较好。
结论:充分认识充血性心力衰竭引起胸腔积液的临床特点,可减少漏诊、误诊率;强心治疗效果较好。
【关键词】充血性心力衰竭胸腔积液治疗【中图分类号】R5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47-0134-01 胸腔积液是一种常见的临床表现,引起胸腔积液因素很多,包括局限于胸膜或肺部的原发病、肺外系统引起的其他脏器功能异常,非特异性感染以及药物等原因诱发。
根据胸腔积液的性质可分为漏出性及渗出性,漏出性胸腔积液多见于充血性心力衰竭,肝硬化,低蛋白血症等。
胸腔积液病因复杂,目前已知病因有50余种。
近十余年国内外来有关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胸腔积液的文献报道日渐增多,发现由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引起的胸腔积液并非少见[1]。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的因充血性心力衰竭所引起的胸腔积液患者临床资料,探讨了充血性心力衰竭引起胸腔积液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报道如下。
1. 研究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和研究对象本院于2011年2月至2014年2月期间共收治胸腔积液患者共297例,其中由充血性心力衰竭引起的胸腔积液患者46例(15.5%),其中男29例,女17例;年龄36岁~81岁,平均58.3岁。
46例患者均经X线检查、B超、CT确诊胸腔积液。
胸腔积液,心脏有些增大一、胸腔积液的治疗方法1、使用利尿剂:胸腔积液主要是因为心脏功能障碍导致血管内液体过多引起的。
因此使用利尿剂可以有效地减少血管内液体,从而减少胸腔内积液的压力,有利于积液的吸收。
目前常用的利尿剂有呋塞米、托拉塞米、氢氯噻嗪等,具体根据病情来选择。
2、胸腔积液引流:通过在胸腔中穿刺放置胸腔积液引流管,将胸腔内的积液引出,以达到通畅胸腔内部环境及减轻病人症状的目的。
3、抗菌药物治疗:如果胸腔积液为感染性积液,则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以防止继发性感染等并发症。
4、糖皮质激素治疗:通过使用糖皮质激素控制炎症反应,改善胸腔积液。
5、胸腔积液治疗:当药物治疗无明显效果或胸腔积液比较大,可考虑行胸腔积液引流术或胸腔镜手术治疗。
二、注意事项1、饮食要合理: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少吃盐、油和辛辣刺激性食物。
2、休息要充足:应该提高睡眠的质量和保持良好的休息状态,避免疲劳和劳累。
3、避免过度活动:胸腔积液患者应谨慎参加高强度的运动或体力劳动,以避免病情加重。
4、注意监测病情:胸腔积液患者应每天测量体温、脉搏、血压、呼吸等病情指标,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5、遵医嘱用药:药物治疗时一定要遵从医嘱,不可自行增减用药量,以免造成不良反应或加重病情。
6、定期复查:胸腔积液患者应按照医生的指示定期复查,如血压、心电图、胸部X线等检查,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三、预防措施1、注意控制体重和血压,避免肥胖和高血压等疾病。
2、戒烟限酒,远离有害的环境污染,避免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
3、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心脏、肺部等慢性疾病,防止其转化为胸腔积液。
4、生活规律,注意饮食和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等因素对身体的伤害。
5、合理用药,避免对身体而言不必要的药物刺激。
心脏搭桥术后7天了,看看这正常不心脏搭桥术后7天,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情况:1.手术切口伤口:手术切口伤口是在手术过程中通过手术器械进入身体内部,搭起搭桥血管的位置,需要在手术后维持手术切口的干净和消毒,避免感染。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胸腔积液心衰的原因及治疗方法
导语:胸腔积液对于身体健康的影响是非常严重的,这话绝不是危言耸听,而我们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不能小看胸腔积液,那么胸腔积液心衰发生的原因
胸腔积液对于身体健康的影响是非常严重的,这话绝不是危言耸听,而我们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不能小看胸腔积液,那么胸腔积液心衰发生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又该如何治疗呢?让我们进一步了解一下吧!
胸腔积液的原因:
1、感染性胸腔积液
常见,包括细菌(结核菌最多见)、真菌、寄生虫,支原体和病毒等致病菌引起的,如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结核性脓胸,非特异性脓胸、胸膜放线菌病,胸膜白色念珠菌病,胸膜阿米巴病,肺吸虫性胸膜炎等。
2、恶性胸腔积液
可为胸膜本身(原发性)或其他部位恶性肿瘤的胸膜转移(继发性),最常见的转移癌来自肺癌,乳癌,卵巢癌,胃癌和淋巴瘤等,原发性胸膜恶性肿瘤为胸膜间皮瘤。
3、结缔组织疾病与变态反应性疾病
结缔组织病中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硬皮病、皮肌炎等可伴有胸腔积液,尚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胸膜炎,心肌梗死后综合征等。
胸腔积液并发症:
胸腔积液往往会引起心衰,因而胸腔积液引起心衰在我们现代的治疗过程中常常会放在一起进行治疗。
胸腔积液心衰治疗方法: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