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身教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3
教师对学生素质教育的负责与作用教师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他们肩负着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任。
学生的素质教育是教师的责任所在,也是他们的使命。
本文将从教师的责任与作用两个方面来探讨教师对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一、教师的责任教师作为学生的引路人,应当对学生的素质教育负起责任。
首先,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素质教育不仅仅是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要关注他们的品德修养、身心健康等方面。
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各种活动,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
其次,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和优势,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激发他们的潜能。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人差异,给予他们充分的自由发展空间,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并引导他们进行深入学习和探索。
最后,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社会责任。
素质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观,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教师可以通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参与公益事业等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社会,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师的作用教师在学生素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教师是学生的榜样。
学生会模仿教师的行为举止和价值观念,因此教师应该以身作则,做一个品德高尚、道德操守良好的榜样。
只有教师自身具备高尚的品质,才能够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
其次,教师是学生的指导者。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和特点,制定合理的教育方案,为学生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帮助。
教师应该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潜力,并引导他们发挥自己的特长,实现自己的价值。
最后,教师是学生的启迪者。
教师应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教师应该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批判思维能力。
总之,教师对学生素质教育的负责与作用不可忽视。
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他们的个性发展和社会责任。
以身作则,以身立教,用爱教育学生教育是每一个国家、每一个社会所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教育工作者更是教育事业中的中流砥柱。
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们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学生们的引路人和榜样。
在教育学生的教师们更应该以身作则,以身立教,用爱来教育学生。
以身作则,是指教师们要以自己的行为和言行来影响学生。
教师要求学生要守时,自己首先要守时;教师要求学生要谦虚,自己首先要表现出谦卑;教师要求学生要爱护环境,自己首先要从自己做起。
只有教师们以自己的行动和榜样来影响学生,才能真正的起到引领作用。
作为教师,要想真正的教育好学生,首先要从自己做起,做一个值得学生尊敬、信服的人。
以身立教,是指教师们要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展示良好的师范形象。
教师对学生的每一言每一行都要有严格的要求,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是否符合学生的榜样,是否体现了一个合格的师范形象。
只有当教师们自身是良好的榜样,才能真正的起到教化和影响学生的作用。
用爱教育学生是教育工作者的职责与使命。
当今社会,教育竞争日益激烈,学生们面临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
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用自己的爱心去关怀、去教育每一个学生。
想办法去了解每一个学生,去关心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道路。
教育应该是一种基于爱和尊重的关系,而不是一种依靠惩罚和恐吓来维持的权威。
只有用爱去感染学生,用爱去影响学生,才能真正的教育好学生。
培养学生的思想、情感、品德,是教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务。
而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以身作则,身立教,以爱心和尊重来对待学生。
在实际教育教学中,教师们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和言行去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引导学生积极的行为表现。
要让学生从教师的行为中学习、认识、感受,从而去模仿,去学习。
努力营造一个积极向上、向善向美的教育氛围。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起到以身作则,以身立教的作用。
除了教育学生,教师们还要主动学习和提高自身修养,不断完善自己,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谈谈“为人师表、以身立教”在教书育人的重要作用内容摘要:教师职责不仅是教书,还要育人。
以自身的人格力量,教会学生如何做人。
在整个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坚持“为人师表、以身立教”。
一、教师的人格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奠基作用、催化作用、修正作用、完善作用。
二、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该如何“以身立教”,以人格培养人格呢?教师待人要真诚;教师的人格要合格;教师要讲究文明,以身作则,教师要全面发展……等等。
关键词:为人师表人格社会影响教师是阳光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他担负着教书育人,传播人类文明,培养合格人才,提高民族素质的重任,教师的知识水平、业务能力、思想道德、心理素质如何,将直接影响到人才的质量与教育的效果。
教师不只是要会教书,而且要会育人,教导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学会如何做人。
一名优秀的教师,除了必须以满腔的热情对待事业,对待学生以外,还必须自觉地,高标准地去塑造自身的人格,从而才能培养出学生健康的人格。
教师要想不愧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光荣称号,就必须在人格塑造上勇于履行“以身立教为人师表”的道德要求。
自古就有“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之说,培养人的工作关系着国家民族的未来与发展。
一、教师职业决定了教师的人格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前提。
1、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起着奠基作用,示模作用是教师本身的思想品德中学生的年龄通常都是在12岁到18岁之间,世界观尚未完全形成,正处于可塑性很强的年龄阶段,是形成人格及人的基本素质的关键时期。
一个人能否成才,首先取决于他是否具有足够的辨别客观事物崐真善美的能力,是否有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学校教育,应首先是“成人”的教育,“成人”才能“成才”。
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是班集体的主要教育者及组织者。
在学生的人格素质的形成中起重要的作用。
人的素质是个整体,而人格素质则是其根和主干,它决定着学生素质的发展方向。
2、一个优秀教师的职业道德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起着催化作用一个优秀的教师不仅品质高尚,而且有着良好的职业道德。
谈如何实施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一种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教育理念,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等综合素质,使其成为具有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能力的人才。
如何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界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下面将从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个层面进行探讨。
首先,在学校层面,实施素质教育需要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学校应注重学生思维方法的培养,引导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老师要发挥引导者和激励者的作用,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此外,学校还应设立多样化的教育活动和课外实践项目,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实训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其次,在家庭层面,实施素质教育需要家长的参与和支持。
家长是学生成长过程中重要的指导者和榜样,他们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教育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长应注重培养孩子的品格和价值观,倡导孩子尊重他人、乐于助人,关心社会、有责任感。
同时,家长要创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关心孩子的学习和成长,与学校保持密切的沟通和合作,共同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最后,在社会层面,实施素质教育需要社会的支持和参与。
社会是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社会资源的合理利用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至关重要。
社会应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引导,举办各类科技、文艺、体育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展示才华的机会,激发学生的潜能。
同时,社会还要积极参与教育改革,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提高教师待遇,完善教育体制,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
综上所述,实施素质教育是当下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
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应共同努力,积极配合,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
只有多方合作,才能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目标,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新时代人才。
要高度重视教师在高职文化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摘要:教师是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关键,加强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刻不容缓。
文章从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师资队伍现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措施、师资队伍建设的意义三方面进行了论述。
abstract: teacher occupies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culture and quality education. it is urgent to enhance the teacher team about the culture and quality education. the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teacher team about the culture and quality education, the measures of enhancing the teacher team building and significance of building the teacher team.关键词:文化素质;教师;作用key words: cultural qualities;teachers;role中图分类号:g45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3-0219-02————————————作者简介:王彦(1964-),女,广西灌阳人,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高职高专课程教学改革、职业口才、文化礼仪与文化素质研究。
0 引言近年来,道德滑坡,社会失范,几乎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提高全民的道德水平,文化素质,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然选择。
要托起伟大的中国梦,在各级各类学校加强文化素质教育越来越引起各方的重视。
而要开展文化素质教育工作,教师是关键。
比起中小学和本科院校来说,理工类高职院校的文化素质教育师资是最薄弱的,因此,加强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刻不容缓。
浅谈高校教师在立德树人中发挥的重要作用高校教师在立德树人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他们是学生成长中的引路人和榜样。
高校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在教育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人格素养,引导学生正确树立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高校教师在立德树人中的作用不容忽视,下面就来浅谈一下高校教师在立德树人中的重要作用。
高校教师在知识传授中注重道德教育。
作为高校教师,他们教授的不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人文精神和道德情操。
在课堂上,高校教师要身体力行,做到身教重于言教,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影响学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传授知识的高校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引导他们学会尊重他人、守信用、勇于承担责任,形成健康、积极、向上的品格。
高校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作为高校教师,他们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国家、社会、家庭和个人之间的关系,正确对待人生中的得与失。
高校教师要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要求,引导学生弘扬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日后的社会生活中胸怀家国情怀,做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
高校教师在学习和生活中身教重于言教。
在学习和生活中,高校教师要做到身教重于言教,用自己的言行举止影响学生,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
只有高校教师自己做到先做好榜样,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的成长。
高校教师要注重提高自身修养和素质,做到言行一致,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高校教师在立德树人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他们既要注重知识传授,更要注重道德教育;不仅在课堂上注重教育,更要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不仅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积极发挥作用,更要在学习和生活中身教重于言教。
只有高校教师做到这些,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成长,培养出品德高尚、综合素质过硬的人才。
希望高校教师们能够珍惜自己的使命和责任,为立德树人贡献自己的力量。
教育学中的身体健康教育教育是人类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意义在于通过传授知识、培养技能和塑造人格,帮助个体发展和社会进步。
身体健康教育作为教育学中的重要分支,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旨在提供全面的健康知识和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本文将探讨教育学中的身体健康教育的意义、方法和挑战。
一、身体健康教育的意义身体健康是人类生活的基础,对学生的成长和学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教育学中,身体健康教育有以下几个重要意义。
首先,身体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研究表明,身体健康与学业表现密切相关。
通过提供适当的体育锻炼和健康的生活方式,身体健康教育可以增强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力和思维能力,提高课堂表现和学习成绩。
其次,身体健康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身体健康教育不仅仅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还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社会健康和情绪健康。
通过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身体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全面发展,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最后,身体健康教育有助于预防和减少疾病。
身体健康教育可以提供疾病预防和健康保健的知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和生活方式。
通过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和健康习惯,身体健康教育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提高学生的整体健康水平。
二、身体健康教育的方法身体健康教育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通过课堂教学、体育锻炼和社会实践等方式实施。
首先,课堂教学是身体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讲授、讲解教材等形式,向学生传递身体健康的知识和信息。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小组讨论、案例分析和角色扮演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其次,体育锻炼是身体健康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学校可以组织各种形式的体育课程和活动,让学生参与到各种体育锻炼中。
体育锻炼可以帮助学生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培养团队合作和竞争意识,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
最后,社会实践是身体健康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外出参观、实地考察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和了解健康生活的重要性。
浅谈身教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摘要】在现代素质教育中,身教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从三个方面谈了身教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Abstract】In the modern education for all-round development, body’s teach be count for much and this text is from three importance function which talked a body to teach in the education for all-round development.
【Key words】Education for all-round development;The body teach;Function
著名教育家蔡元培曾说:“怎么叫做师范?范就是模范,可为人的榜样,自己的行为要做别人的榜样,所以师范生的行为最重要。
”俄国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是什么东西推动学生去追求高尚的美德呢?是教师在精神和道德方面的表率作用……”可见,身教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也是教师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
现代素质教育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的,身教就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从三方面谈身教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1. 身教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
身教对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有特殊的意义。
青少年作为教师的劳动对象,既不是死的自然材料,也不是一般的有生命的植物和动物,而是具有一定的思想、意志、情感、能力、性格和其他个性品质的活生生的人,其身心状况每时每刻都在发展变化着,这是个找道路问是非的年龄,从这个时期开始,他们不仅主动地去认识客观世界,而且主动地认识和塑造自己的主观世界,这个时期能否不失时机地抓紧对其各方面素质的培养,对一个人的知识的开拓,文明习惯的养成以及个性、道德观、人生观的形成,都有着重要的甚至决定性的作用。
这个时期,教师的影响很大,真正起着言传身教的作用,而身教的影响远远大于言教。
一外国教育家曾做了一个较典型的实验:让7~11岁的儿童观看一个成人玩滚积木的游戏,这个成人把赢得的一部分奖品捐赠给了贫苦儿童,然后让这些孩子单独玩这类游戏,结果发现,他们把奖励所得捐赠出来的数量远远超过没有观看过成人模式的孩子。
即使实验过后两个月,这些实验组的被试者与不同的实验者在一起时仍然是那么慷慨。
这说明榜样的影响,即身教的影响是深远的。
实践证明:从幼儿园的儿童到大学生都有模仿教师行为的倾向。
这种影响是其它任何教育手段难以比拟、不可替代的,也是最有利的教育手段。
反之,在工作中对自己要求不严,不拘小节如衣衫不整,浓妆艳抹,随地吐痰,随口说脏话,奢侈浪费等都会对学生产生不良的影响,也会给以后的工作带来大的困难。
一教师习惯在板书之前,将一支粉笔顶端坚硬部分掐去随手扔在地上,动作干净利落,自以为很有风度,不料有一次几个学生上黑板演算时,也都不约而同地将粉笔头掐去扔在地上。
当老师问起此事时,学生们回答说:“我们是从你那儿学来的,全班同学都学会了。
”老师这才大吃一惊,猛悟到自己不以
为然的小事,对学生品德的培养带来了不良的影响,以后在课堂上,在生活中,都处处注意给学生做出良好的榜样。
因此,每位教师都应注意到,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随时随地都在用自己那双敏锐的眼睛观察着老师的一举一动,加里宁曾对此作了形象的比喻:“教师每天仿佛都蹲在一面镜子里,外面有几百双精敏的眼睛,即善于窥伺出教师优点和缺点的孩子的眼睛,在不断的注视着他。
”因此,作为教师比其他任何职业的人,更需要严格要求自己,使自己的行为习惯,思想品德,更加高尚美好。
2. 身教有利于形成教师威信
威信,是一种精神感召力量。
具有威信的教师,使学生感到值得尊敬,可以信赖,愿意听从教诲,使学生亲而信之。
教师的威信是有效地影响学生的重要条件,是完成教育和教学任务的一种推动力量。
教师的威信越高,对学生的心理影响越大,而且有威信的教师的教育效果是真实的、深刻、持久的,即使教师不在场,学生也会自觉地创造性的实践教师所期望的要求。
那么怎样才能在学生中建立起威信呢?这受到很多方面的影响,但身教是教师获得威信的一个必要条件。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只有当威信通过教师的言行一致确立起来时,威信才能成为强大的教育力量。
”大凡学生都有尊重教师,乐意接受教师教育的一面,亦即教师对学生一般都具有一种自然的影响力,但这种影响力仅是建立在教师教育者的身份所赋予的权威、权力的基础上,是极不稳固的。
它会随着对教师的逐渐了解而发生变化,或是增长,或是下降以至丧失,搞不好还会引起学生或硬或软的反抗行为,所以教师要获得真正的可靠的威信,要具有真正的影响力,除了学识、能力等方面的因素外,身教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教师的身教是教育学生克服和改正说空话、大话、假话等弊病的最好办法。
遗憾的是,我们有的教师在日常教育中对此往往不注意,他们要求学生做,自己却不做,他们头头是道地教育学生应该努力学习,而自己却敷衍塞责,不认真教学;他们要求学生遵守纪律,自己却常常迟到、早退;他们要求学生热爱劳动,自己却在一边指手画脚,怕累怕脏;他们教育学生要忠诚老实,自己却在搞名不副实的“观摩教学”,制造假教学效果,如此种种,这怎么能说服教育学生,又怎么能树立起威信?作为一名教师,必须永远记住,要学生做到的,自己先作到;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不说大话,不提自己做不到的诺言,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心悦诚服,自己也才能在学生中树立起威信。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为发展人民的教育事业,处处率先垂范,忘我奋斗。
在南京晓庄师范学校时,为了让学生毕业后能尽心地为人民服务,他身为“洋博士”却脱掉长袍,穿上草鞋和师生一起开荒种地,担水挑粪,他的模范行为,教育和影响了广大学生,赢得了学生们的爱戴。
3. 身教能产生巨大的教育力量
在教学中,对一个教师的要求和评价,往往只局限于学识和业务两方面。
其实,教师的非智力因素,在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语文界的著名教师于漪、魏书生等并非都是科班出身,而且魏老师只是初中毕业。
程翔等主编的《当代优
秀青年语文教师风采录》中选录的104名教师中81%的学历未能达标,但他们都声名远扬。
由此可以看出非智力因素的重要性。
这里的非智力因素是一种无声胜有声的教育手段,它能在无形之中施加给学生深刻的影响,也就是身教,所谓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都说明这种教育手段的作用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