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课《日本明治维新》导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46.50 KB
- 文档页数:2
日本明治维新第24课日本明治维新(教案+学案)华师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学习目标】1、了解倒幕前日本的政治经济状况及西方列强的入侵;理解倒幕运动的作用;记住明治维新的内容及其影响。
2、认识①明治维新是19世纪中期日本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各类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②改革必须建立在政权巩固的基础之上,推翻幕府统治是明治维新的必然前提。
③改革是历史发展的趋势,也是推动历史进步的重要因素。
(可适当联系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重点难点】重点:明治维新的措施影响。
难点:明治维新的背景。
【教学方法】导读式自主互助型学习【教具学具】1、学案中的图片及阅读材料2、按教材顺序充分利用其相关图片、引文、表格【新课导入】日本和我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也是一个善于向外国学习的民族,回忆:1、日本社会学习外国先进制度并实现其第一次转折是?(大化改新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的过渡学习隋唐)2、1192年,日本进入了什么时期?(幕府统治时期) 。
幕府封建统治日本长达600多年,终于在1868年被推翻了。
这一历史事件发生在日本天皇睦仁改年号为明治的这一年,所以叫“明治维新”。
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上第二次转折,由封建社会过渡到了资本主义社会。
那么,在明治维新之前,日本社会的政治经济状况是怎样的呢?【导学过程】一、德川幕府的统治1、自学阅读教材第153-154页回答:(学生先分组讨论,然后选出代表回答下面问题。
)(1)(2)看下图:幕府为何成为了众矢之的?(提示学生结合154页楷体字从当时的各个阶级阶级阶层:农民、资产阶级、大名、武士等的处境和与幕府的矛盾上思考)2、结合小组回答,老师概述:除了内忧,还有外患。
长期以来,统治日本的幕府推行锁国的政策。
政府曾经明确指示,日本各藩不必向中央政府请示,可以随意击沉一切有登陆日本企图的外国船舰。
19世纪中叶,西方列强打开亚洲许多国家的大门。
中国首当其冲地遭到资本主义的侵略,想一想,1840年,中国发生了什么大事?(同学回答:鸦片战资本主义性质的 数目增多、规模扩大。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4课日本明治维新铜川市桃园第二中小学付耀伟【学习目标】1、掌握日本明治维新的根本原因、开始时间、在位天皇、主要内容、性质和历史影响。
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会运用材料进行归纳分析的方法。
3、充分认识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直接动力;激情学习,享受成功的快乐!【重点和难点】重点: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难点:日本明治维新前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维新变法成功的原因。
【学情分析】学生们对日本明治维新不了解,但对日本大化改新很了解,也知道日本是一个很善于学习他国先进,勇于改革的一个国家。
尤其对中国抗战题材的影视相当熟悉。
针对日本曾对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深恶痛绝。
但对于日本这样一个小国家是如何进一步强大起来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过程却一无所知。
而本课文所讲内容正是他们想迫切了解的知识。
因此学生对本课的学习一定会兴趣很浓,很容易投入历史课堂。
初三学生活泼好动,思维敏捷,有很强的求知欲,但认识能力还不高,仍带有片面性和表面性。
需要教师点拨帮助。
【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以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弘扬学生个性发展,加强学生间学习的合作性,构建以学生发展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为内涵的学习体系,强调课堂教学中的民主气氛,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和主动发展的学习能力,引导学生自主整合学习资源,然后知识迁移,鉴于对《标准》的理解和对教材、学生等因素的分析,确定教师在本课的教学方式以启发、引导为主,课件演示为辅助手段,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引导学生的思维由集中到发散到集中;学生的活动形式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与点评等为主,给学生充分的发散思维空间,培养个性并初步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
【学法指导】:本学案一课时完成,课前,将导学案发放到学生手中,在自觉阅读教材的基础上,独立完成自学内容。
上课时,首先,让学生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继而召集各小组组长交流自主学习内容答案,组长再和本小组学生交流,学生口头展示【预习检测】。
第24课日本明治维新一、课标要求新课标:知道明治维新的主要政策,理解明治维新在日本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旧课标:简述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探讨明治维新在促进日本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中所起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知识记忆点:德川幕府的统治危机、倒幕运动、明治维新的内容和性质。
能力培养法:分析明治维新的社会背景、比较明治维新与中国洋务运动的异同。
感悟与启示:封闭落后就要挨打、国家和民族应该顺应历史潮流和与时俱进。
?三、重点难点1、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
2、明治维新成功了,而洋务运动和维新变法运动却失败了,原因何在?四、温故互查1、1840年,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签订了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打开了中国的大门,谁打开了日本的大门呢?2、646年,日本孝德天皇实行(),向中国()学习,标志着日本由奴隶社会进入了封建社会。
五、设问导读师:甲午中日战争,日本弹丸之国何以能打败天朝泱泱大国——清王朝?日本怎样跻身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列强,成为亚洲唯一独立强国?日本历史的发展给我们哪些启示?生:理解标题:明治维新就是明治改革,改革是出路。
生:阅读认识:明治维新时的社会背景:19世纪的日本和中国相同,都是闭关锁国、保守落后的的封建国家,德川幕府的封建的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封建统治阶级由()、()、()、()构成,()掌握实权,()形同虚设。
师:德川幕府面临什么样的危机?生:阅读认识:1853年,美国()打开日本的大门,日本面临着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
日本明治维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师:日本明治维新的外部原因是什么?明治维新的目是什么?当时,日本发展的障碍是(),所以,封建社会的支柱()发动了(“”)、向西方学习的倒幕运动。
生:阅读认识:下级武士——倒幕派——改革派师:1868年,即明治初年的改革措施有哪些?1869年,明治政府由京都签到()。
生:阅读分析:经济方面政治方面军事方面文化教育这四个方面又叫()()()三大政策师:上述措施产生了什么作用?你有何启示?生:讨论认识师:比较认识:1868年的明治维新成功了,而比明治维新较早的1861年的中国洋务运动却失败了;明治维新30年后的中国戊戌变法也失败了,原因何在?生:六、思维拓展七、图片资料1、2、3、。
九年级上历史导学案日本明治维新学校:芮城三中主备人:赵艳妮审稿人:刘香学习目标:1、知道德川幕府统治及倒幕运动的基本史实。
2、简述日本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
3、了解日本明治维新的影响,探讨明治维新在促进日本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中所起的作用。
1、明治维新的背景:⑴内因:19世纪中期,统治严重阻碍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
⑵外因:外国的入侵,激化了国内阶级矛盾2、倒幕运动:19世纪年代末,以、等诸藩为主的发动了“尊王攘夷”运动。
年10月,统治日本多年的德川幕府被推翻。
3、明治维新⑴开始改革的时间是年。
改革的内容:①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
②经济上: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引进先进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③社会生活上:提倡,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
(2)性质:明治天皇实行的。
(3)影响:①使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改变了社会性质)②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局限性)③日本强大起来后,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如甲午中日战争)★★★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给今天我国的改革开放的启示:⑴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⑵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资金,坚持改革开放⑶倡导科教兴国,努力发展教育。
巩固练习:1、有人认为明治维新是自身条件尚未成熟,在外因催化下发生的资产阶级革命。
这里的“外因”主要是指【】A、大名的强大B、中下级武士的支持C、民族危机的加剧D、倒幕运动的胜利2、日本是近代亚洲唯一没有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而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国家,它之所以避免了类似其它亚洲国家的厄运,是因为它成功实施了()A、大化改新B、明治维新C、天皇专制D、幕府将军的统治3、创新和发展是每一个国家均很关注的文题。
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哪一政策的提出为日本以后的创新与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A、废藩置县B、鼓励发展近代工业C、实行征兵制D、努力发展教育4、下列改革中,就性质、结果和影响而言最为相似的是()①日本大化改新②俄国1861年改革③中国戊戌变法④日本明治维新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5、俄国1861年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相比,最显著的特点是()A、改变了社会性质B、废除了农奴制度C、促进了社会进步D、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6、美国南北战争和俄国1861年改革的相似点不包括()A、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B、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C、维护了国家统一D、为本国资本主义发展扫除了障碍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大约在150年前,(一个)位于太平洋西岸的岛国,在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的胁迫下遭遇了巨大的生存危机。
《第24课日本明治维新》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主要内容:《日本明治维新》教材内容主要由三大板块构成:第一板块“幕府统治危机”第二板块“挟天皇以倒幕”第三板块“明治维新”2、教材地位及作用(1)从日本历史发展进程看,它是日本从封建社会转变为资本主义社会的重要转折点,是日本成为当时亚洲唯一能继续保持民族独立国家的最主要原因,也是近代日本从受外敌入侵到走上对外扩张侵略道路的分水岭。
(2)从世界历史发展阶段看,反映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仍是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主流。
3、教学目标(1)知道明治维新的背景、主要内容。
(2)理解明治维新在促进日本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中所起的作用。
(3)感悟改革是强国之路,“与时俱进”对一个民族的振兴与崛起的重要意义。
4、教学重难点:重点——明治维新的措施及作用;难点——明治维新的社会背景。
二、学情分析优势: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掌握了一定的学科学习方法;自我意识的增强,他们乐于发表对事物的独特见解并渴望被肯定。
不足:仍以感性思维为主,对知识的了解浮于表面,不够深入,缺乏一定系统性和完整性。
对策:双基——自主学习;重难点——合作学习,教师加以精讲、点拨,提升思维能力;中考实战能力——课堂练习;打造高效课堂。
三、教法学法理念:“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打造高效课堂。
模式:导——学——练(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堂巩固)由疑入境----由境成思-----因思得悟,打造高效课堂。
工具:多媒体辅助教学学法:引导学生从图片、文字资料及老师的设问中学会学习历史的方法,材料阅读法、合作讨论法。
掌握辩证地、全面地评价历史事物的历史学科方法。
四、教学过程设计:——导学案解明治维新在促进日本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中所起的作用。
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逼真的历史情境,充分展现历史事件及历史人物的活动,使历史知识生动鲜活起来,以利于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感悟明治维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日本文探究引导易……我们可能永远不能看透日本历史的所有深并针对性做辅导。
大流乡中学九年级历史导学案主备人:罗爱英审核人:段跃杰审批人:段跃杰学案编号:21授课人:罗爱英授课时间:班级:九年级学生:小组:课题: 日本明治维新课型:新授课课时:1 教师复备栏学生笔记栏【学习目标】知道明治维新的条件;能说出明治维新的根本原因;明治维新的时间、内容、人物、性质;会分析明治维新的作用。
(重点)【学法指导】在老师和导学案指导下学习【自主学习】快速阅读课本独立完成下列内容,在书上标划出来做好笔记,不会的用红笔做记号,交流时提出。
一、德川幕府的统治——改革的背景1、19世纪中期,日本的社会情况如何?组成封建统治阶级的是哪些人?谁掌握军政大权?天皇呢?解释“藩”、“武士”、“武士道精神”?2、19世纪中期,日本资本主义发展情况如何?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会带来什么变化?3、最早用武力打开日本大门的国家是?时间是?这对日本的影响是什么?这一时期,在亚洲还有一个国家的境遇与日本类似,也面临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这个国家是?二、倒幕运动1、倒幕运动的背景?2、倒幕运动的主力是?他们的主要观点是什么?3、倒幕运动的结果是什么?三、明治初年的改革1、改革时间?2、改革内容:①经济方面?②军事方面?③政治方面?④思想文化教育方面?3、改革性质?4、改革的影响:①积极影响?②消极影响?【合作交流】先同桌,再小组,后全班。
【合作探究】探讨日本从“锁国”到被迫“开国”,进而主动学习外国先进科学技术的历史性转变,给我们的启示?【展示表达】要求:声音洪亮;仪态大方【课堂小结】幕府 倒幕运动 明治政府 统治 阻 碍 推 翻实 施【达标测评】 见《学习检测》选择1-8小题闭关自守 封建落后 殖产兴业 富国强兵 文明开化 “脱亚入欧”、 摆脱民族危机 明治前 明治维新 明治后 资本主义列强行列 德川幕府 资产阶级改革资本主义 发展。
24课日本明治维新一、上节知识回顾(10*10)1、根本原因:________严重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
2、时间:____年3、沙皇________签署了国务会议批准的农奴制改革的法令和宣言。
4、性质:____________5、历史作用:(积极)(1)废除了____,为________提供了有利条件,加快了俄国____进程;(2)使俄国走上________道路。
(消极)(3)这次改革____,________仍大量存在。
二、自主探究(一)明治维新前的日本1、19世纪中期,日本处于统治下,是一个闭关锁国、保守落后的封建国家。
、、、构成了当时的封建统治阶级。
2、内部危机:_________的封建统治阻碍了日本____________的发展。
新兴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强烈要求改变日本现状。
外来危机:______年,______国舰队入侵日本,随后,迫使日本签订《》条约,随后,英法俄等国也强迫日本签定类似不平等的条约,日本面临着沦为的严重危机。
3、19世纪50年代,日本下级武士发动了“”运动,后随着形式的变化,该运动发展为运动,矛头对向将军,年,幕府统治被推翻。
(二)日本的明治维新1、日本的明治维新的时间:人物:2、内容:(四个词归纳)3、日本的明治维新的性质:(三)明治维新后的日本1、书上划出,明治维新改革对日本带来了哪些影响?(提示从积极影响和局限性两个方面考虑)三、合作探究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戊戌变法性质相同,也都发生在19世纪.结果却一成一败,原因是什么?(从封建力量对比、领导力量、措施实施情况、国际背景四个方面分析)2、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的共同作用?19世纪的美、俄、日的作用分别是什么?3、日本历史上经历过大化改新和明治维新两次改革,试说出这两次改革对日本产生的影响,想想日本的改革对社会主义建设有什么借鉴意义?四、基础训练:复述日本明治维新(背景10分,根本原因10分,直接原因10分,过程20分,改革内容20分,影响30分)组长评分组长签字五、巩固训练1、某校九年级(2)班同学对如何评价日本明治维新进行了积极探讨。
《日本明治维新》导学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知道明治维新的主要政策;【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教材中插图和地图的观察,形成识读图表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理解明治维新在日本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1.明治维新的内容;明治维新对日本历史的影响。
2.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课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2.学生完成相应预习内容;3.学生课前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资料。
教学方法:朗读、自主、合作、探究【导学问题】(一)锁国与开国1.日本明治维新之前的社会---2.幕府的由来:3.幕府统治下的日本对外政策及当时的经济状况(内忧)4.1853年和1854年美国海军军舰两次强行进入日本港口,打开日本国门,日本被迫在不平等条约上签字。
西方国家接踵而至,幕府统治发生动摇。
日本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外患)5.总结明治维新的背景:(二)倒幕与维新1.幕府的镇压使部分下级武士觉醒,从统治阶层中分化出来,形成独立的改革派,公开反对幕府。
他们对内抨击幕府篡权,打着“王政复古”的旗号,主张用天皇亲政取代幕府统治;对外要求废除幕府签定的不平等条约,驱逐侵略者。
西南强藩成为倒幕派的大本营。
2.面对内忧外患,中下级武士联合西南强藩和朝廷公卿,发动了倒幕运动。
3.倒幕派的主要力量有哪些?武装倒幕的经过如何?倒幕的结果怎样?探究三:明治维新1.明治维新的时间、代表人物和目标时间:在位天皇:目的:明治维新时对外政策:2.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学生分组讨论后,教师课件展示)政治上:军事上:经济上:社会生活上:3.明治维新的各项措施分别起到什么作用?(三)崛起与扩张(1)性质:(2)历史作用:(3)局限性:探究四:《中日近代历史大事对照年表》,写出在以下年代中国和日本发生的大事参考答案(一)锁国与开国1.日本明治维新之前的社会---幕府统治。
2.幕府的由来:一词自古代汉语指出征时将军的府署。
在日本最初指近卫大将住所,专指武士首领征夷将军的府邸,以后又称将军为首的中央政府为幕府。
第24课日本明治维新教案天明初中许尔玲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知道19世纪中期德川幕府的统治危机;2.了解倒幕派推翻德川幕府统治的史实;3.知道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性质及影响过程与方法1.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比较日本明治维新与同一时期发生的中国戊戌变法的异同,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认识历史现象的能力。
2.通过引导学生从政治体制、力量对比、改革措施和国际背景等方面进行思考、探究,分析出日本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日本明治维新的史实,使学生认识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发展已成为世界历史不可逆转的趋势;2.通过了解日本从“锁国”到被迫“开国”,使学生认识改革开放、学习先进、不断地调整充实自己是一个国家繁荣富强的必由之路。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日本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明治维新前日本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
三、教学方法讲解法,讨论法,图片辅助法。
四、教学过程1.复习提问:日本是什么时候进入封建社会的?标志是什么?12世纪末日本进入了什么时期?2.导入新课:大化改新后,日本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12世纪末,日本进入幕府统治时期,此后,幕府统治日本长达600多年,终于在1868年被推翻,那么幕府统治为什么被推?之后明治天皇进行了哪些改革?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
[板书]第24课日本明治维新讲授新课(一)出示自学指导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153—157页,边读边思考下列问题并划出要点1、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是什么?2、日本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有哪些?3、日本明治维新的影响是什么?(二)讨论交流上述三个问题1、德川幕府的统治[教师引导]19世纪中期的日本,仍是闭关锁国、落后的封建国家,而幕府是封建势力的总代表。
[出示图片]日本封建等级示意图。
[教师引导]此时的日本社会正在发生着急剧的社会变革:①生产关系的变化:封建领主经济开始瓦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渐发展②阶级关系的变化: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手工工场主、商人、地主及富农同封建统治阶级的矛盾日益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