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教育》阅读交流课
- 格式:docx
- 大小:14.75 KB
- 文档页数:3
《爱的教育》教学设计《爱的教育》阅读交流课同学们,今天是12月25日,圣诞节,就让我们和《爱的教育》里的小朋友、大人们一起过圣诞节吧!一、回顾人物——找朋友1、(出示书中人物)请读出他们的名字。
(示范用外语语调读)勇敢救人洛佩谛——奋不顾身救小学生,自己脚受伤。
平诺脱——不顾一切救落水的小孩子。
勤劳用功、意志坚强代洛西——聪明,成绩总考第一名,有趣,一次背诵意大利地图呢。
克洛西——手有残疾,坚持学习。
可莱谛——勤奋坚强,一边干活一边复习功课,在店里搬柴、锯柴,还要照顾母亲。
斯带地——爱看书,把书当宝贝,只要有钱,就会买书,堆成了一个私人图书馆;酷暑来临,也坚持拼命用功。
耐利——驼背,受人欺负,意志顽强,凭借毅力参加器械运动。
正直、善良、孝顺卡隆——正义小战士,帮克洛西、耐利打抱不平,替克洛西承认错误,原谅欺负克洛西的同学。
叙里奥——孝顺善良,熬夜帮父亲抄写文件,宁可挨骂,也不向父亲说实话。
泼来可西——善良孝顺,学习用功,他父亲喝醉酒后经常无缘无故地打他,但他无论如何都不承认父亲打他。
西西诺——像照顾自己的父亲一样,照顾不认识的人。
幼儿园小朋友——可爱天真,有点把饭涂抹在胸间,有的用小拳头把牛油捏得不成样子。
玛尔可——不畏艰辛,长途跋涉六千英里寻找母亲。
卡——德——利那•乔尔达诺——照顾齐齐阿,教她针线活。
齐齐阿——聋哑小姑娘。
知错能改诺皮斯——高傲,欺负培谛,骂培谛的父亲是叫花子。
卡洛斐——扔雪球打伤老人眼睛,勇敢承认错误,把自己的宝贝邮票送给老人;精明,用红纸做成纸扇,一把卖一个铜币。
培谛——父亲卖炭,年纪最小。
个性突出勿兰谛——调皮,学克洛西母亲走路,捉弄驼背耐利。
华梯尼——虚荣心强,卖弄阔绰,显摆靴子;嫉妒心强,校长说:“不要养着嫉妒的蛇!这条蛇会吃掉你的头脑,咬坏你的心胸的。
”善良的大人们安利柯母亲——有一颗善良和慈爱的心,送妇人布,帮泼来可西的爸爸把泼来可西的妹妹托付给幼儿园园长。
总是会为他人着想:不让克洛西知道自己母亲接受同学家的施舍;卡隆母亲去世时,她把安利柯推看,免得卡隆触景生情;去畸形儿学校时,不让安利柯进学校,不想让这些不幸的孩子因为看到健康的小孩儿更加痛苦难过。
《爱的教育》阅读交流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我指导的是四年级图书阅读交流课。
我选的图书是《爱的教育》.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
2、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想象能力,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培养学生做读书笔记的习惯。
3、学生通过阅读《爱的教育》,使他们的心灵得到净化,丰富学生的情感。
4、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读书的快乐,激发学生继续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学情分析现在的孩子都沉迷于电子产品游戏,很少孩子爱读书.小学生的语文阅读量严重不够、语文积淀浅薄,只有一小部分孩子能够自主的读书.阅读,能够为孩子开启探究过去、现在、未来奥秘的大门;阅读,可以培养孩子高尚的情感、深刻的思维。
所以,阅读是孩子们成长历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生活内容。
同时,阅读还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
四、教学过程(一)名言导入上课伊始,我首先通过名人名言导入新课.毛泽东的名言“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这句话很容易让学生理解,同时知道读书的重要性。
接着引出最近一直在读的《爱的教育》,让他们从曾经学过的课文、自己近段的阅读、老师的介绍,更全面的了解《爱的教育》这本书。
(二) 了解内容第二个环节,在学生的交流中,了解看一本书的方法应该从封面、前言、目录、正文这些方面去了解这本书的内容。
(三)熟悉人物第三个环节用抢答的方式一起交流这本书中的一些人物形象,熟悉书中的人物。
(四)交流片段接下来是一起读同一个故事《见义勇为的卡隆》,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填写阅读卡,展示汇报交流读书感受。
(五)积累分享第五个环节是积累分享。
同样用毛泽东的读书名言“不动笔墨不读书"来引出学生的书海拾贝.我们班读这本书有将近一个月的时间,我要求学生在阅读时一定要摘抄精彩词、句、段。
这个时候来读一读自己的摘抄,并说一说这样摘抄的理由.这样让孩子们进一步掌握了摘抄的方法.(六)推荐好书最后一个环节就是向学生推荐同类型的一本书《夏洛的网》,让我们的课外阅读继续延续下去。
《爱的教育》读书交流会阅读课教学设计教案爱的教育-读书交流会阅读课教学设计教案一、引言在阅读过程中,读书交流会是一种有效的方式,旨在促进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深入思考、对话和探索。
本文将介绍一堂以《爱的教育》为主题的阅读课的教学设计。
通过本次读书交流会,学生将有机会分享对这本书的理解,并从彼此的观点中获取启发和深入的思考。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爱的教育》的情节和主题,并能就其中的人物形象和情感展开讨论。
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文字分析能力,使他们能够用适当的证据支持自己的观点。
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并与同学分享自己的见解。
4.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激发他们进一步探索和阅读其他相关作品的欲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介绍《爱的教育》这本书的背景和作者简介,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并提出本节课的主题:爱的教育。
2. 阅读时间(15分钟)学生开始独立阅读《爱的教育》。
鼓励他们在阅读过程中做好书签或做一些读书笔记,以便后续的讨论。
3. 小组讨论(2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由4-5名学生组成。
他们将分享彼此的阅读理解和观点,并讨论以下问题:a. 你认为故事主要讲述了什么?b. 作者如何描述爱的教育?你认为这种教育方式有效吗?c. 哪位人物的形象对你印象最深刻?为什么?d. 是否有任何情节或场景让你感到困惑或不满意?为什么?4. 小组汇报(15分钟)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向全班汇报他们的讨论结果,并分享他们在小组讨论中得出的结论和观点。
鼓励其他学生就相同或不同的观点提出问题或提供反驳意见。
5. 教师引导讨论(15分钟)在小组汇报后,教师将对学生的回答和讨论进行总结,并引导更深入的思考和讨论:a. 是否有其他可能的解读或观点?b. 爱的教育是否适用于现实生活中的家庭和学校教育?为什么?c. 你认为这本书对你的人生观或价值观产生了哪些影响?6. 结束(5分钟)教师总结本堂课的讨论内容,并鼓励学生继续阅读和探索其他相关的文学作品。
《爱的教育》读书心得交流《爱的教育》是法国作家法迪奥·多斯通的作品,这是一本以法国学校教育为背景的小说。
小说通过描述一个教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探讨了爱与教育、自由与约束、权威与反抗等问题。
阅读这本书让我深思教育的真正意义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下面是我对这本书的读后感。
首先,这本书让我思考了教育的本质。
在小说中,教授们在教育过程中往往过于强调知识的灌输,而忽略了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育应该是一种启发,是激发学生内在潜能和兴趣的过程。
教育者应该成为学生的引导者和伙伴,而不是权威的象征。
因此,仅仅追求学生的成绩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让他们真正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终身学习的态度。
其次,这本书也让我反思了爱与教育之间的关系。
教育应该是爱的教育,要以爱为基础。
教育者应该充满爱心,并且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爱不仅仅是对学生的关怀,也包括对他们的要求和引导。
爱是一种双向的情感,教育者需要倾听学生的声音并且尊重他们的个性和需求。
只有通过真正的爱和关心,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帮助他们成长为自信和独立的人。
另外,这本书还让我思考了自由与约束之间的平衡。
在教育过程中,应该给予学生一定的自由度,让他们能够发展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性。
但是,过多的自由也会导致学生无法自律和约束。
所以,教育者需要找到一个合适的平衡点,既给予学生足够的自由,又给予必要的引导和规则。
只有在自由与约束之间找到平衡,才能使教育真正起到培养学生健康发展的作用。
最后,这本书还让我思考了权威与反抗的问题。
小说中的教授们以权威的姿态来对待学生,但是这种权威并没有获得学生的尊重和认同。
相反,学生们选择反抗和抵抗权威的压迫。
这让我反思了权威的本质。
权威不应该是一种强加于人的压力,而应该是一种来自内心的认同和尊重。
教育者应该通过自己的温暖与关怀,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尊敬。
只有当权威建立在爱与尊重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引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爱的教育》好书分享交流《爱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所写的,这本书诉说崇高纯真的人性之爱就是一种最为真诚的教育,而教育使爱在升华。
那么当下我们在渗透素质教育的过程中遇到各种困惑,历经失败、反思、学习后最终认识到:“最好的教育就是爱的教育,无条件地关注和接纳每个孩子以及孩子的整个世界,被这样爱着的孩子才能真正的成长和发展。
”我看完这本书提炼出了三个关键词:师生之爱、父母之爱、祖国之爱,接下来我将围绕这三个关键词和大家展开来分享。
首先是“师幼之爱”。
读完后给我的第一感触,那就是——爱,吸引我的,似乎并不是其文学价值有多高,而在于那平凡而细腻的笔触中体现出来的近乎完美师生之情,这部处处洋溢着爱的小说,所蕴涵散发出的那种深厚、浓郁的情感力量,真的很伟大。
赫尔巴特曾经说过:“孩子需要爱,特别是当孩子不值得爱的时候”。
在我们工作中,常常会遇到这些情况,孩子会故意捣乱,来引起老师的注意。
如果此刻我们没有理解孩子,可能会进行批评,但是他捣乱的行为还是会继续,于是我们会困惑,这时候就需要我们静下来心来去观察,随着观察的深入和广泛,我们会发现一个又一个新的孩子。
当下我们正在开展的一对一倾听记录,我们班有一个“特殊”的孩子,平时在班级和老师同伴不沟通、不交流,每天生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
如果我们不蹲下来倾听孩子的声音,不去解读他的表征作品,单从他的表征内容来看,我们会出现这样的评价:“表征水平低或者不会表征”等,但当我们尝试去解读他的表征作品时,我震撼到了。
他指着自己的表征作品说:“今天我去野战区了,这个穿绿色衣服的就是我,我手里握着一把枪,周围都是我的战友,长大了我想当一名警察。
我们口中所谓的“特殊”孩子完整地把游戏过程讲了一遍,他还“特殊”吗?不,他只是不爱表达,但当孩子感受到老师的善意和关注,感到无条件的爱时,改变和发展才得已开始。
《爱的教育》就像是心灵鸡汤,给我带来的是人世间最伟大的爱—父母之爱。
有个名叫马尔可的男孩。
爱的教育阅读交流课教学设计(公开课) 《爱的教育》阅读交流课教学设计东城学校何娟一、名言导入。
1.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句关于读书的名言请大家齐读: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
----毛泽东(课件出示)2. 这段时间大家都读了些什么书?(爱的教育)随机板书:爱的教育3. 其实这本书我们并不陌生,在我们的语文课本中曾经出现过的《争吵》、《卡罗纳》都是选自《爱的教育》这本书。
4. 简介《爱的教育》二、了解内容。
1. 把你们手中的书举起来给老师看看。
看来还有各种不同的版本哦。
2. 仔细观察你们手中的书,从这本书的封面上,你能了解到哪些信息?(作者、翻译者、书名)3. 读一本好书,我们应该从这本书的封面、前言、目录、正文这些方面来读,特别重点熟读正文内容。
板书:了解内容三、熟悉人物。
1.《爱的教育》是一本日记体小说,你了解书中的哪些人物?板书:熟悉人物2.自由交流。
(课件出示人物名字。
)3.一本好书之所以能吸引人,离不开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鲜活的人物,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下面我来考考大家。
(课件出示人物荟萃。
)4.抢答汇报。
四、交流片段。
1. 安利柯是个四年级的学生,就跟我们班的同学一样大小,在他的身边一个个可爱的人身上,发生了一个个有趣、感人的故事,下面我们一起走进《见义勇为的卡隆》这个故事,感受故事中的爱。
板书:交流片段2. 再度这个故事,小组合作学习,完成阅读记录卡。
(课件出示)3. 展示汇报。
五、积累分享。
1. 我们读同一个片段,而每个人的理解却不同,正如这样一句话: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这就告诉我们,读一本好书的时候,要多与别人交流、分享。
板书:分享积累2. 毛泽东还有这样一句读书名言:不动笔墨不读书。
我们班的孩子都能做到一边读书,一边笔记。
下面把你们的书海拾贝拿出来,与大家分享你在读《爱的教育》这本书时的收获吧!3. 总结读书方法。
六、推荐好书。
今天老师再推荐一本好书给大家《夏洛的网》由美国著名作家E.B怀特所著,这是一本赞美生命、友情、爱与忠诚的书,十分励志,很值得大家去读一读。
《爱的教育》读书交流教学设计【研究目标】1.交流读书收获,积累爱的词语,感知爱的人物。
2.抓住体现“爱”的段落深入体会,懂得爱的意义。
3.激发课外阅读的兴趣,培养自主读书的能力。
【研究重点难点】抓住体现“爱”的人物和故事,品读爱的段落,交流读书收获,懂得爱的意义。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这本书咱们已经在课余时间读完了,我想了解一下,当你们拿到这本书之后,是从哪里开始读的?引导学生掌握读书时先看封面,了解书名和作者;再看目录,了解基本内容的读书方法。
二、读书交流读书重在积累,我想知道读这本书,你有积累了哪些好的词语呢?首先进入寻爱第一环节:寻爱一:寻找爱的词语1.请从读书笔记中找出能够体现爱的词语。
学生交流2.教师PPT出示几个包含色彩的词语,指导学生积聚。
寻爱二:结识爱的人物1.请你说一说你最喜欢书中的哪个人物?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学生自由交谈2.大家对这些人物有自己独特的见解,那能分辨出这些人物吗?(书中人物选一选,进一步感知书中的人物形象。
(PPT)XXX戴XXX梯尼各科成绩都第一的是()爱慕虚荣、妒忌心强的是()小石匠是()爱集邮的少年是()非常傲慢的是()耐利的保护者是()寻爱三:寻找爱的故事,品味爱的语言1.你认为这本书中哪个故事最能体现爱?可以简单概括一下这个故事,并从中找到体现爱的语言,谈一谈你的感触感染。
2.出示几个爱的句子共享(PPT)(1)听写的时候,他走下讲台在课桌间巡视。
看见一个脸上长着红疹的同学就停下来,拖着他的脸仔细观察,问他有什么病,还摸摸他的额头看看有没有发烧。
——出自《我们的老师》爱就是关心(2)“嘘!”母亲向我耳语说,“如果他知道自己的母亲接受你的施舍,会觉得羞耻的。
”——出自《露台上的小屋》爱就是尊重(3)XXX凑到老师耳旁,低声说了些什么。
老师转身向四个犯错的学生说:“此次就饶恕你们!”——出自《见义勇为的卡隆》爱就是宽容(4)原来那正是XXX的邮票簿,里面装满他平日费尽心机搜罗得来的邮票。
《爱的教育》读书心得交流(通用19篇)《爱的教育》读书心得交流篇1《爱的教育》,当我看到这本书时,心中便会有一种暖暖的感觉,感觉身边充满了温暖,大家都是互相帮助的好朋友。
书中的那些同学们,让我感到他们是那么可爱,可敬,让人感觉到这个世界是多么温暖。
真高兴我能认识你们,虽然只是在书中。
真想跟你们交朋友,和你们畅谈。
亲爱的罗贝蒂,你真了不起,不愧是一名军人的儿子,我为你叫好,为你感到自豪。
虽然你为了救那名即将要被碾于车轮下的学生而失去了自己的脚,因此而不得不拄着拐杖走路。
但就是你,挽回了一个鲜活的生命。
你,是伟大的!英勇的伦巴第小哨兵,你真是好样的。
你能像猫一样敏捷,你的头发像金子一样闪光,而你那英勇无畏的精神更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敬畏。
坚强的马尔科,你真棒。
只有十三岁的你为了寻找日夜思念的母亲,孤身一人离开家乡前往遥远的美洲,在大海上漂泊了27天,历尽千辛万苦,度过了一个个难熬的日日夜夜。
钱被偷,流落街头,脚上磨出了泡,你没有停下脚步;他人的折磨和欺辱没有让你停下,寒冷、饥饿、病痛和精神上的折磨更是没有让你停下寻找母亲的脚步。
这是怎样一种钢铁般的意志啊。
这种意志让你一路追寻着母亲走过的足迹。
你经历的痛苦、失望和恐怖也都被都被你这种钢铁般的意志战胜,一次次地重新燃起走下去的希望。
正是这种意志让你最终找到了千思万想的母亲。
这本书里的小主人公们都是那么令人敬佩,他们善良、勇敢、坚强、热情,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真挚的爱国情感让我久久回味。
《爱的教育》这本书让我懂得了许多道理:如果你做错了,要有勇气承认并承担责任。
发现不公平的事,要见义勇为、打抱不平等等其中最让我感动的就是撒丁岛的小鼓手了。
库斯托扎战打响的第一天有六十人在楼房里被敌人围攻。
指挥这六十人的是一个上尉和两个下级军官,小鼓手和上尉形影不离,他们成了好朋友。
围攻了几天,他们快坚持不住了,上尉就问小鼓手有没有胆量,小鼓手自信的说:“有”。
上尉就让他去找人求救,小鼓手顺着窗户下去就向前飞快的向前跑去。
《爱的教育》阅读交流教学目标:1、回顾故事情节,评价书中人物,感受爱。
2、分享读书方法和阅读收获。
3、能通过阅读经典获得积极向上、勇敢坚强的精神力量。
保持阅读的热情。
教学过程:一、导入:快乐读书吧1、我们从出生起,就踏上了成长之旅。
很多作家的作品讲诉了成长的故事,这些故事的主人公有的是和我们同龄的孩子。
他们的生活,有欢笑和喜悦,也有磨难和痛苦。
这些获甜或苦的经历,教他们一步步向前,勇敢地面对未来。
过渡:成长的故事各不相同,却同样带给我们感动。
最近这一段时间,我们阅读的课外书是《爱的教育》。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再次走进这本书,一起重温经典,感受“爱的教育”。
2、出示课堂目标二、交流一:最触动心灵的故事1、在这本书中有100多个小故事,哪一个故事最令你感动呢?为什么?2、先小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
3、通过评价语,引导学生如何说好感受。
(评价语:谈感受时要联想到自己;先简要介绍故事内容,再说感受;不光要打动自己,也要感动他人。
)4、老师分享感动片段。
(课件出示几处感人的片段)三、交流二:最钦佩的一个人物1、过渡:在这本书中,作者描写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
我们先来熟悉一下。
2、“人物猜猜看”游戏。
3、大家在阅读过程中,一定有一些人物让你钦佩不已,请选择其中一个人物,谈谈他的主要事迹以及你对她的赞美?4、作者是怎样把人物写的栩栩如生的呢?对我们的习作有什么启发呢,请发表自己的看法。
四、交流三:阅读方法和收获1、分享读书笔记,总结读书方法。
(1)封面——目录——序言——正文(2)时间顺序,孩子视角。
(3)自己的批注笔记。
2、对比未读《爱的教育》和读完这本书后,你的收获是什么?五、鼓励继续阅读精彩的成长故事还有很多,接下来让我们一起阅读《小英雄雨来》,同学们会获得更多。
阅读交流展示课
教学目标:
1、了解《爱的教育》的作者、内容。
2、通过选文片段的学习,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
3、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启迪学生拥有爱心,学会关爱他人。
教学重难点:交流读书体会,学生受到爱的教育。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有的书能影响人的一生,改变人的命运,《爱的教育》就是这么一本好书。
一百多年来,它深受人们特别是青少年的喜爱,风靡全球。
是什么让它长久不衰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它,探索其中的奥秘,感受它的魅力。
老师这段时间很开心,天天看到同学们手捧这本名著,沉浸其中。
老师想知道,你们都读到哪儿,了解了一些什么内容?今天我就以“寻爱”为主题,展开读书交流活动。
二、介绍作者及故事简介
1、学生先汇报搜集的资料,老师补充。
2、指导看书封面、目录,引导这种读书方法。
三、学习故事,感受“爱”
1、有人说,爱是一缕温暖的阳光,有人说,爱是一阵及时的雨露,有人说,爱是一把打开心扉的钥匙。
爱到底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走进《爱的教育》中的每个小故事,去感受不同的爱。
2、一个好的故事之所以吸引人,离不开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人物变得鲜活了,就会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你们在读这本书时,那几个人物令你印象深刻?(学生汇报)老师从这些人中找出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卡罗纳波列科西小泥瓦匠爱国少年母亲。
说说你最喜欢谁?他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3、说的真棒,看来你们对这些人物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啊,那能分辨出谁是谁吗?我们来做个游戏——书中人物猜一猜
4、这都难不倒大家,可见你们读书是多么认真啊!《爱的教育》中每个小故事虽然没有跌宕起伏,但是感人肺腑,其中离不开一句句让人感动的句子。
不如我们来交流交流,让我们在读书时感动的语句。
5、其实,老师在读这本书时,也被其中的句子深深地感动着,我们来欣赏几句,看大屏幕:
(1)、“你们这种人的钱,我不稀罕要!”少年从床帷的缝儿探出头来嚷着,“你们侮辱我的国家!你们这种人的的钱,我才不稀罕
出处《爱国少年》爱就是维护尊严
(2)、我看见“小泥瓦匠”上衣上的白粉沾在椅背上了,就想用手去擦。
不知为什么,爸爸忽然拦住我的手。
过了一会儿,父亲自己偷偷地擦干净了。
出处《小泥瓦匠》爱就是尊重
(3)、同学们见到他,都说:“这回一定是你父亲干的,你可不能再说‘没有的事’吧?告诉校长,把他送到警察局!”
波列科西面颊涨得绯红,用颤抖的声音生气地说:
“不!不是!没有的事!父亲从不打我,出处《铁匠的儿子》爱就
是包容理解
(4)、可怜!费兰蒂的母亲跪倒在校长先生面前,合掌恳求着说:“啊!校长先生!请你发点慈悲,让这孩子再到学校里来!这三天里,我把他藏在家里,如果被他父亲知道,也许要弄死他的。
怎么办好呢!恳求你救救我!”出处《费兰蒂的母亲》爱就是给他改过的机会
四、拓展升华
1、爱的教育》教给我们用一颗宽容的、真诚的、进取的、善良的心去爱祖国、爱家长、爱老师,爱同学、爱弱小。
爱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处处充满着爱,让我们去寻爱吧!
2、爱有千千万万种,最后,让我们齐读这首爱的小诗。
课后,找你的父母、老师、同学和身边爱你的人,大声说出你对他们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