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教育》课外阅读指导课()
- 格式:docx
- 大小:13.85 KB
- 文档页数:5
《爱的教育》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爱的教育》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爱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作品,是通过亚米契斯的儿子的日记改编的,被认为是意大利人必读的十本小说之一,是世界文学史上经久不衰的名著,被各国公认为最富爱心和教育性的读物。
今天应届毕业生店铺特意为大家整理了《爱的教育》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欢迎阅读。
教学目的:1.让学生在好书推荐活动中认识《爱的教育》一书。
2.深入激发学生阅读《爱的教育》的兴趣。
教学重点: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进行读书方法的指导,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形成初步的鉴赏能力。
2.在活动中,引导学生学会感受爱、奉献爱。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人,感受爱。
同学们,很高兴能有一节课的时间与你们共同静静地读书了。
我们曾经学习过《争吵》一课,同学们都知道这篇文章选自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名著《爱的教育》。
但你们知道吗,这是一本风靡世界的书,亚米契斯能将生活中的爱心故事记录下来,装订成册,那是一部很感人的书。
整部小说以一个小学生的眼光审视着身边的美与丑、善与恶,完全在用爱去感受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让读者感受到爱无处不在,只要用心感受!今天,老师就要带大家去读一这本将爱表现得淋漓尽致的《爱的教育》。
(二)推荐《爱的教育》。
1.了解封面⑴出示书的封面。
⑵请你认真看一看书的封面,告诉大家,从书的封面,你了解到了什么?⑶你还想了解什么呢?2.了解大体内容⑴出示内容简介《爱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耗时近十年写的.一部极富感染力的儿童小说。
它通过一个小学四年级学生安利科写的日记,抒发了人类最伟大的感情——爱。
书中讲述了发生在安利科身边各式各样感人的小故事,父母、姐姐在他日记本上写的劝诫启发性的文章,以及 10则老师在课堂上宣读的精彩的每月故事。
它告诉我们:一个人从小不仅要学好各种文化知识,还要学习比这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对祖国、对家乡、对人民、对父母、对师长、对同学、对周围所有人的爱与尊重。
《爱的教育》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精选五篇)第一篇:《爱的教育》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爱的教育》阅读指导课指导目的:1、让学生在读书指导活动中认识《爱的教育》这本书,进一步提高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在阅读的过程中让孩子体会到读书的快乐,阅读的乐趣。
2、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进行读书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想象能力。
3、在活动中对读书笔记的书写进行指导,让学生养成读课外书做读书笔记的好习惯。
指导重点: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进行读书方法的指导。
指导难点:1.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形成初步的鉴赏能力。
2.在活动中,引导学生学会感受爱、奉献爱。
指导过程:一、激情导入同学们,很高兴能有一节课的时间与你们共同静静地读书了。
我们曾经学习过《小抄写员》一课,大家都知道这篇文章选自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名著《爱的教育》,今天,老师就要带大家去读一读这本风靡世界的《爱的教育》。
(板书课题)二、初步介绍1、了解封面同学们,者是谁?(生答)小结:拿到一本课外读物,首先我们要了解这本书的作者,如果是外国名著,我们还要了解翻译者是谁。
2、了解主要内容了解了课外读物的作者和译者之后,接下来就要读一读前言、编者的话或者是文章简介,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板书:了解主要内容)(《爱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耗时近十年写的一部极富感染力的儿童小说。
它通过一个小学四年级学生安利柯写的日记,抒发了人类最伟大的感情——爱。
书中讲述了发生在安利柯身边各式各样感人的小故事,父母、姐姐在他日记本上写的劝诫启发性的文章,以及 10则老师在课堂上宣读的精彩的每月故事。
它告诉我们:一个人从小不仅要学好各种文化知识,还要学习比这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对祖国、对家乡、对人民、对父母、对师长、对同学、对周围所有人的爱与尊重。
书中的每一个故事都让人动情,字里行间洋溢着儿童的纯真与情趣。
)三、阅读正文首先让我们一起走近人物角色。
(板书:走近人物角色)1、分析人物。
《爱的教育》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理解《爱的教育》的主题和内容1.2 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1.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第二章:教学内容2.1 《爱的教育》的作者和背景介绍2.2 小说的主线和主要人物介绍2.3 小说中的教育和爱的主题分析第三章:教学方法3.1 阅读指导:如何阅读《爱的教育》3.2 小组讨论: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章节进行讨论,分享阅读心得和感悟3.3 写作练习:让学生写一篇读后感,表达对小说主题的理解和感悟第四章:教学评估4.1 阅读理解测试:测试学生对小说内容的理解程度4.2 小组讨论评估: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思考深度4.3 读后感评估:评估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对主题的理解程度第五章:教学计划5.1 第一周:介绍作者和背景,阅读第一章至第五章5.2 第二周:阅读第六章至第十章,进行小组讨论5.3 第三周:阅读第十一章至第十五章,写读后感5.4 第四周:进行阅读理解测试和评估第六章:教学策略6.1 激发学生阅读兴趣:通过引入真实的教育案例,让学生了解《爱的教育》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
6.2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出思考题,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小说中的教育现象。
6.3 鼓励学生分享感悟: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阅读感悟,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第七章:教学活动7.1 角色扮演: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人物,进行角色扮演,体会人物的心情和感受。
7.2 图片展示:让学生带来与《爱的教育》相关的图片,分享图片背后的故事。
7.3 观看改编电影:组织学生观看《爱的教育》改编的电影,讨论电影与小说的差异。
第八章:教学资源8.1 推荐阅读材料:为学生提供与《爱的教育》主题相关的阅读材料,拓展学生的视野。
8.2 在线讨论区:创建在线讨论区,让学生在课下交流阅读心得,分享感悟。
8.3 教育案例库:为学生收集各类教育案例,方便学生查阅和分析。
第九章:教学拓展9.1 参观学校:组织学生参观学校,了解现实中的教育现象,与小说中的教育主题进行对比。
《爱的教育》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爱的教育》的作者、背景及作品特点。
2. 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果。
3. 培养学生热爱阅读、乐于分享的良好习惯。
4. 通过对作品的深入学习,感悟爱的力量,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了解《爱的教育》a. 作者简介b. 作品背景c. 作品特点2. 第二课时:掌握阅读方法a. 选择合适的阅读环境b. 制定阅读计划c. 学会做笔记d. 深入理解人物形象3. 第三课时:分享阅读感悟a. 小组内分享阅读心得b. 选取代表进行全班分享c. 教师点评与指导4. 第四课时:探讨爱的力量a. 分析作品中的爱b. 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c. 讨论爱的力量5. 第五课时:延伸阅读与拓展a. 推荐类似作品b. 制定个人阅读计划c. 总结收获与成长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爱的教育》的作者、背景及作品特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阅读方法,自主阅读《爱的教育》并提出疑问。
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阅读心得,分享自己的感悟。
4. 全班交流:选取代表进行全班分享,教师点评并指导。
5. 深入探讨: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作品中的爱,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讨论爱的力量。
6. 延伸阅读:教师推荐类似作品,学生制定个人阅读计划。
7. 总结收获:学生总结本次阅读活动的收获与成长。
四、教学评价1. 学生阅读笔记的质量。
2. 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全班交流中的表现。
3. 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深度和感悟程度。
4. 学生延伸阅读的情况。
五、教学资源1. 《爱的教育》原著。
2. 作者埃德蒙多·德·阿米奇斯的简介。
3. 与《爱的教育》主题相关的文章、视频等资料。
六、教学建议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3. 注重学生情感的培养,引导他们感悟爱的力量。
4. 定期检查学生的阅读进度,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爱的教育》阅读指导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爱的教育》的主题思想和基本情节。
3. 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和文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章节简介:《爱的教育》是一部描写一个小学四年级学生恩里科成长历程的小说,记录了他在学校、家庭和街头巷尾所经历的成长故事。
2. 重点词汇和句子解析:课文中出现的重点词汇和句子,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其含义。
3. 人物分析:分析小说中的主要人物,了解他们的性格特点和成长变化。
4. 主题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小说所传达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的爱心和责任感。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爱的教育》的作者和教育背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阅读理解: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 词汇解析:教师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4. 人物分析:学生分享自己对小说中人物的理解和感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5. 主题讨论: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小说的教育理念,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和体会。
四、作业布置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2. 写一篇读后感,表达自己对《爱的教育》的理解和感悟。
五、教学评价1. 通过课后练习题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2. 读后感的质量,评估学生对小说主题思想的把握和感悟。
3. 课堂参与度和讨论表现,评估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文学素养。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和事件,深入理解教育理念。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口头表达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材:《爱的教育》原著。
2. 辅助材料:相关教育文章、视频等。
3.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教学内容和辅助教学。
八、教学步骤1. 导入: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新的学习。
2. 课文讲解:详细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3. 人物分析:分析小说中的主要人物,了解他们的性格特点和成长变化。
《爱的教育》阅读指导课教学目标:1.了解《爱的教育》的作者、内容。
2.通过选文的学习,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3.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启迪学生明白爱的相互性,懂得爱心传递。
学习重难点:1.指导阅读精彩的片断,感悟爱的相互性。
2.《爱的教育》阅读方法渗透。
一、激情导入1.师述:有人说,爱是一缕温暖的阳光,有人说,爱是一阵及时的雨露,有人说,爱是一把打开心扉的钥匙。
2.《古诗两首》是朋友之爱,《撘石》是邻里之爱,《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是同胞之爱。
今天,让我们走进《卡罗纳》,看看又是一种什么之爱呢?二、交流课内《卡罗纳》的感受《卡罗纳》讲了一件什么事?文章用了哪些细节描写,表达了哪些爱?三、走向课外《爱的教育》的推荐。
你们知道《卡罗纳》选自哪本书吗?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爱的教育》,了解更多爱的故事。
1.指导看封面,介绍作者、主要内容等。
2.指导看目录。
3.介绍作者和翻译者对这本书的评价。
3.师总结方法:同学们,我们刚才读了这本书的封面、前言、目录、对这本书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
这是我们拿到一本书时,首先用的一种读书方法浏览。
四、精读选文《重病的小泥瓦匠》请同学们集中注意力快速默读《重病的小泥匠》,用上浏览方法,边读边想,这篇文章主要写谁,讲了一件什么事?1.师生交流主要内容。
2.品读语言,体会爱的相互性。
同学们找出最打动你的情节片段,作批注,再次细细品味同学们的关爱。
(阅读方法:精读——批注(人物形象或品质)、联系实际、摘抄、感悟)3.师生交流,感悟:卡罗纳母亲去世,别人关爱他,同样,同学遇到到了不幸,他也同样关爱。
体会爱的相互和传递性。
4.学生联系实际谈谈当你遇到困难时,别人如何关爱你?同样,你又如何关爱别人。
5.体会《爱的教育》中更多相互的爱:师生之爱、父母与儿女之爱等。
五、总结升华:1.书中包含之类浓浓的爱。
《爱的教育》告诉我们,/爱,是与生俱来的情感。
/爱祖国,祖国的尊严不容玷污。
《爱的教育》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活动目的:1、检查半学期来,学生阅读《爱的教育》的情况。
2、在对最佩服的人物的交流中,受到熏陶和启发,引导孩子形成积极向上的人格和勇敢坚强的精神。
3、引导学生在感动中懂得关爱别人,学会帮助和关心他人。
活动过程:一、激情导入。
1、音乐渲染。
2、师述:有人说,爱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阳光;也有人说,爱是一泓出现在沙漠里的泉水。
同学们,在你心中,爱到底是什么?3、生自由畅谈心中对爱的理解。
(1)你说,评:爱是妈妈一个深情的拥抱,你的体会很形象。
(2)你说,评:爱是宽容,爱是责任,你的体会很深刻。
4、问:老师读懂了你们的爱,那么是什么让你懂得了爱?(1)你说,评:父母的言传身教。
(2)你说,评:老师的谆谆教诲。
(3)再请你说,评:故事书中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同学们通过各种途径懂得了爱,受到爱的教育,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爱的教育》,感受爱的温暖与力量。
)板书: 走进《爱的教育》5、简介相关内容《爱的教育》是一部流传世界各地的着作,作者是意大利的亚米契斯,它是以一个小孩的日记方式来写的,虽然每篇的篇幅不长,但都有一个感人的故事. 人们追求爱,也希望能拥有爱,爱能使人与人之间变得更加美好.我们要完全的拥有它,就必须去充实它,让我们携手,共创出人世间最美好的爱.这就是这本书要告诉我们的。
二、走进人物1、开学时老师已经布置同学们读这本书了,作者在书中描写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老师先来考考大家!一起来看作业纸的第一题。
(1)这本书是写身边发生的一个个小故事。
(评:他是一个三年级的学生,非常尊敬老师。
)(2)瘦弱可怜的驼背奈里的保护者是。
(评:卡隆正直善良,常常保护弱小者)(3)学习成绩好,每次都获得头等奖的男孩是。
(评:代洛西不仅学习好,而且非常关心他的同学。
)(4)可怜又坚强的铁匠之子是。
(评:他非常爱他的爸爸,不管父亲如何打骂他,他都守口如瓶,勤奋学习。
最终他的无赖父亲也被他感动,成了一个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爱的教育》课外阅读指导课用心灵感悟爱.用行动诠释爱——《》课外阅读指导课执教者:XXXXXX教学目标:1、了解《》的作者、内容。
2、通过选文的研究,教给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性阅读的能力。
3、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启迪学生拥有爱心,学会关爱他人。
教学重难点:走近人物角色,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指导阅读精彩的片断。
教学方法:以人物为主线,从人物塑造,语言描写,情感表达等方面阐述,启迪爱,发现爱,从而提炼阅读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阅读方法。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1、师:有人说,爱是温暖的阳光,爱是甘甜的雨露,爱是打开美好心灵的金钥匙。
爱要用心灵去感悟,爱要用行动来诠释。
我们的生活中“爱”无处不在,父母的心疼、老师的关爱、同学的友好……那我们怎样去感受爱,理解爱,感恩爱,报答爱呢?今天我们就来一同分享一部世界名著。
它是全世界儿童、老师、家长都喜欢读的书,那就是——生:《》。
师:我们赞美“”,我们感恩“”。
2、引见内容、师:(点击出示)《》是意大利著名作家——德·XXX的代表作品。
这本书介绍了意大利小孩XXX的生活和研究。
师:齐读作家名字,他就是生;意大利著名作家——德·XXX学生看屏幕引见:(看屏幕)这本书分为三个部分,一个是以日记形式,写发生在XXX身边各式各样感人的小故事、二是父母、姐姐在他日记本上写的劝戒启发性的文章,三是老师在课堂上宣读的精彩的“每月故事”。
3、点明读书方法:师:如何读好一本好书呢?当我们拿到一本好书,从作者简介、内容概要、前言、目录、到正文故事,都要从头到尾通读一遍。
而重点是读好每一篇正文故事,要读懂读透,应该注意读书方法。
(齐读——读书方法)(课件出示:了解故事内容走近人物脚色观赏精彩片段品悟个中情感)这节课,我们就运用这四种研究方法走进《》这本书中。
4、初识书中人物:你们知道书中的哪些主要人物?1师:一本好书之所以吸引人,离不开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人物变得鲜活了,就会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爱的教育》阅读指导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爱的教育》的主题思想和故事情节。
2. 引导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作品中的教育观念。
3.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4. 鼓励学生将所学应用于实际生活,学会关爱他人。
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介绍《爱的教育》的作者、背景及作品特点。
2. 第二章:分析主人公恩里科的成长历程。
3. 第三章:探讨作品中的教育观念。
4. 第四章:解读恩里科与他的老师、同学之间的关系。
5. 第五章:总结作品的主题思想,联系实际生活。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作品背景、作者生平及教育观念。
2. 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分析主人公的成长历程,分享自己的感受。
3.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作品中的教育观念。
4. 小组合作法:分组讨论,促进学生相互学习、交流。
四、教学步骤1. 导入:简要介绍《爱的教育》的作者、背景及作品特点。
2. 阅读与讨论:学生自主阅读第一章,老师提问引导学生探讨作品中的教育观念。
3. 分析与解读:讲解恩里科的成长历程,让学生理解作品中的教育观念。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5.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思考如何将作品中的教育观念应用于自身。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回答问题时的积极性。
2. 阅读理解能力:评估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理解程度。
3. 小组合作能力: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如沟通、协作等。
4. 反思与总结:检查学生是否能将作品中的教育观念应用于实际生活。
六、教学内容6. 第六章:分析作品中的家庭教育环境对恩里科成长的影响。
7. 第七章:探讨恩里科在学校教育中的经历与感悟。
8. 第八章:解读作品中的友情、师生情等情感元素。
9. 第九章:分析《爱的教育》中的经典教育案例,如罚站、鼓励等。
10. 第十章:总结整部作品的教育意义,布置阅读拓展任务。
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家庭教育环境对恩里科成长的影响。
《爱的教育》阅读指导课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一、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了解《爱的教育》的作者、背景及作品特点。
2. 激发学生对本书的阅读兴趣,培养阅读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作者及作品背景介绍2. 作品特点概述三、教学过程1. 教师简要介绍埃德蒙多·德·阿米奇斯及《爱的教育》的写作背景。
2. 分析作品特点,如现实主义、教育主题等。
3. 引导学生关注本书的教育意义,激发阅读兴趣。
四、课后作业1. 阅读《爱的教育》第一章,了解主人公恩里科的生活环境及性格特点。
2. 写一篇短文,谈谈你对本书的初步印象及阅读感悟。
第二章:人物分析一、教学目标1. 通过对主人公恩里科及其周围人物的分析,理解作品中的教育主题。
2. 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学会关爱他人。
二、教学内容1. 主人公恩里科的性格特点及成长历程2. 恩里科与家人、同学、老师之间的关系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恩里科的性格特点,如勇敢、善良、有爱心等。
2. 讨论恩里科与家人、同学、老师之间的互动,分析作品中的教育理念。
3.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谈谈如何在生活中关爱他人。
四、课后作业1. 阅读《爱的教育》第二章,关注恩里科与同学之间的关系。
第三章:情节梳理一、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梳理《爱的教育》的主要情节,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2. 培养学生概括总结能力,提高阅读效果。
二、教学内容1. 本书的主要情节概括2. 重点情节分析三、教学过程1. 教师引导学生概括本书的主要情节,如恩里科的成长历程、曲折的爱情故事等。
2. 分析重点情节,如恩里科与老师的冲突、父母的关爱等。
3. 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讨论作品中的教育意义。
四、课后作业1. 阅读《爱的教育》第三章,关注恩里科与老师之间的关系。
2. 结合本书情节,写一篇短文,谈谈你对作品主题的理解。
第四章:作品鉴赏1. 引导学生欣赏《爱的教育》中的优美语句,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本书中的优美语句、段落欣赏2. 作品中的教育思想探讨三、教学过程1. 教师挑选本书中的优美语句、段落进行品读,感受作品的艺术魅力。
《爱的教育》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
活动目的:
1、检查半学期来,学生阅读《爱的教育》的情况。
2、在对最佩服的人物的交流中,受到熏陶和启发,引导孩子形成积极向上的人格和勇敢坚强的精神。
3、引导学生在感动中懂得关爱别人,学会帮助和关心他人。
活动过程:
一、激情导入。
1、音乐渲染。
2、师述:有人说,爱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阳光;也有人说,爱是一泓出现在沙漠里的泉水。
同学们,在你心中,爱到底是什么?
3、生自由畅谈心中对爱的理解。
(1)你说,评:爱是妈妈一个深情的拥抱,你的体会很形象。
(2)你说,评:爱是宽容,爱是责任,你的体会很深刻。
4、问:老师读懂了你们的爱,那么是什么让你懂得了爱?
(1)你说,评:父母的言传身教。
(2)你说,评:老师的谆谆教诲。
(3)再请你说,评:故事书中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同学们通过各种途径懂得了爱,受到爱的教育,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爱的教育》,感受爱的温暖与力量。
)
板书: 走进《爱的教育》
5、简介相关内容
《爱的教育》是一部流传世界各地的着作,作者是意大利的亚米契斯,它是以一个小孩的日记方式来写的,虽然每篇的篇幅不长,但都有一个感人的故事. 人们追求爱,也希望能拥有爱,爱能使人与人之间变得更加美好.我们要完全的拥有它,就必须去充实它,让我们携手,共创出人世间最美好的爱.这就是这本书要告诉我们的。
二、走进人物
1、开学时老师已经布置同学们读这本书了,作者在书中描写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老师先来考考大家!一起来看作业纸的第一题。
(1)这本书是写身边发生的一个个小故事。
(评:他是一个三年级的学生,非常尊敬老师。
)
(2)瘦弱可怜的驼背奈里的保护者是。
(评:卡隆正直善良,常常保护弱小者)
(3)学习成绩好,每次都获得头等奖的男孩是。
(评:代洛西不仅学习好,而且非常关心他的同学。
)
(4)可怜又坚强的铁匠之子是。
(评:他非常爱他的爸爸,不管父亲如何打骂他,他都守口如瓶,勤奋学习。
最终他的无赖父亲也被他感动,成了一个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
4、同学们的记忆力很不错.那么在这本书中,还有哪些人物?
(1)评:克莱蒂是安利柯的好朋友,他孝敬父母,一边学习,一边起早贪黑地帮爸爸照看柴火店的生意。
(2)评:卡罗的父亲虽然是一个有钱的绅士,但他很尊重劳动者。
(3)评:这位热那亚少年只有11岁,穷得身无分文,但他把祖国的荣誉看得比生命还重要,令人敬佩。
(4)评:罗宾诺队长,他曾无数次冲入火海营救灾民,是人们心目中的英雄。
5、指导:在这些人物中,我最佩服的是安利柯一年级的女老师,因为她像慈母一样爱着自己的学生,她,经常牺牲休息时间备课,批改作业,辅导差生,走访家长.在她去世前的一周,她还在安利柯家家访.她的这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敬业精神令人折服.
6、交流:在这些人物中,你最佩服谁?为什么?
7、评价:
(1)听得出,你对英勇顽强的少年鼓手的敬佩之情是发自内心的。
(2)老师能看出,你对孤身一人,从意大利远赴美洲寻母的马尔可佩服得五体投地。
但是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是什么让他们如此的勇敢顽强?谁来说一说。
8、评:对,是爱给了他们克服万难的勇气,是对祖国的一颗赤诚之心,让少年鼓手即使在一条腿中枪的情况下仍然坚持爬行很长一段路把情报送出去;是对母亲深深的爱鼓舞着马尔可克服了旅途中的千难万险;
三、印象最深的故事。
1、过渡:在这一个个平凡而伟大的人物身上发生了很多平凡而伟大的故事,在书中100多个小故事中,哪一个给你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2、故事情节交流
(1)评价:你讲得很流畅。
(2)评价:这个故事你都已经熟烂于心了。
3、引导:老师想知道,你们为什么对这个故事印象如此深刻?
4、评价:是呀,这些人物不管年龄大小,家境如何,工作怎样,都在用他们的宽容,真诚,善良为祖国为社会为他人奉献自己的爱心。
四、感人的片段。
1、过渡:同学们,读一本书,除了快速浏览和默读外,遇到感受深的片段,不妨停留片刻,细细咀嚼一番,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世界,这就是精读赏析。
这本书中有许多地方深深地打动了老师,老师也曾不止一次阅读这些片段,每一次阅读,都会有更多的体会。
现在老师把读的过程中最感动的片段来和大家一起分享。
2、请同学们看课前发给你的精彩句段,谁来读第一段?
出示:裘里亚听了父亲这一席话,本想吐露真情,可现在他又把已到嘴边的话咽回去了。
他暗自下决心说:“我什么也不告诉你了。
为了这个家能支撑下去,我必须守口如瓶,宁可受点委屈!父亲伤心的是我的功课不如以往了,今后我要咬紧牙关,坚持学好功课,非升级不可!可最要紧的还是要协助父亲养活一家人,减轻父亲的负担,他太累了,太可怜了!”
评价:你的朗读让这段文字再次感动了老师。
小裘里亚和我的女儿一样大,只有十二岁,为了多挣点钱贴补家用,他每天深夜都偷偷起床帮父亲抄写订单,为此成绩下降,受到了父亲严厉的训斥,他本可以说出实情,但一想到日夜操劳的父亲,想到全家人的生活,他毅然决定继续隐瞒下去。
他的这段内心独白,让老师读懂了他的悲伤,读懂了他的纠结,更读懂了他对家人无私的爱。
3、谁来读第二段?
出示:
听到喊声,一种求生的本能立即使昏迷中的西西里少年和他的同伴一跃而起,一下就跑到大船边,准备跳上小艇。
“快!来一个小一点的孩子!”水手叫道。
“朱利叶,你比我小,比我轻!”马利奥突然大声说道。
“不,马利奥,还是你上去吧!”朱利叶说。
“不,你还有父母,我就是一个人了,快上去,小艇要开走了!”马利奥声嘶力竭地叫喊着。
“好,就这个小女孩吧!快把她抛过来!”水手们喊着。
马利奥抱起小女孩,不容她分说,使劲把她抛了下去。
小女孩惊叫一声,落入水中,水手们急忙把她拉上了小艇。
在小艇离开不久,大船在一片恐怖的哀号声中渐渐沉没了,水面上泛起了一阵巨大的漩涡。
评价:你的朗读让老师仿佛看到了沉船前那悲壮的一幕。
12岁的马里奥是一个孤儿,他和朱丽叶是一对在船上刚刚认识的朋友,在灾难来临只有一人能逃生的情况下,他们首先想到的是对方。
老师曾不止一次问自己,如果是我,我会怎么做?透过这段简短有力的对话,老师看到了忠诚,看到了牺牲,看到了人类最高尚的情感——-爱。
4、在你读的过程中有没有把打动你的地方划下来?谁来和大家一起分享。
(1)、评:老铁匠父子真情表白的场景温馨甜蜜,不仅感动了你,也感动了大家。
(2)、评:从哑女吉吉阿的老师这段话中,我们读懂了她对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的确让人感动。
5、通过刚才的朗读,同学们一定比以前有了更多的体会。
人的一生中,应该多给予他人一些关怀,一些帮助,为家人操一份心,为社会为国家做一点贡献,就好比在编织一张网,编织一张爱的网,一张夏洛的网,把生命保护,把爱播撒。
6、推荐《夏洛的网》。
同学们看过《夏洛的网》吗?它是美国作家怀特于五十六年前写的一部童话,它是一首关于生命,友情,爱与忠诚的赞歌!一部傲居“美国最伟大的十部儿童文学名着”首位的童话!夏洛是一只蜘蛛,威尔伯则是一只小猪,当小猪不可避免地要走向它一生的终点时,夏洛英勇地站了出来,它拼尽全力用自己的网在猪栏上织出了一些赞美小猪的字,从而使小猪在展览会上赢得特等奖和一个安享天年的未来。
就在这时,夏洛的生命却走到了尽头。
这种奇特而温馨的友谊感染了无数的人。
老师敢断言,当你捧起这本书时,你一定会有潸然泪下的时刻。
五、小结。
1、读了《爱的教育》,从书中这些人和事中,你有没有受到什么启发?
2、你能试着用谁教会我什么的句式说一说吗?。
(1)评:爸爸妈妈听到你的话一定会很开心。
(2)评:老师为有你这样的学生而骄傲。
3、小结:同学们,今天我们重温了经典,领悟了爱的真谛,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同学们也会和书中人物一样,用一颗宽容的、真诚的、进取的、善良的心去爱祖国,爱亲人、爱老师,爱同学、爱弱小,创造一个充满爱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