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教育》阅读推荐课
- 格式:doc
- 大小:16.00 KB
- 文档页数:2
《爱的教育》阅读推进课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更加有效地进行课外阅读。
2、激发学生细读《爱的教育》的兴趣。
教学重点:1、让学生找出读书过程中错误的做法,指导以后阅读方向。
2、交流展示近段时间读书成果。
教学过程:一、回顾展示师:同学们,从开展班级读书会到现在,我们已经读了不少课外书。
前段时间,同学们都作了一个统计,今天我们来作个交流展示吧!分小组展示(在课外阅读的指导上,我们要多点细心,精心呵护着每朵将欲盛开的花朵。
学生最需要的是自信,而自信的来源当然是自尊。
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都感受到自己是可以把握成功的,只要自己比过去努力,就一定要成功,从而对于阅读产生兴趣,充满信心,以积极的态度来对待阅读。
)二、给自己打分1. 前段时间,老师给你们介绍了一位好朋友——《爱的教育》给大家读,你觉得自己读得怎么样,要是让你打个分,你给自己打多少分。
2. 通过大家给自己打分,老师很高兴同学们对自己读书收获了自信。
三、小考题1.但老师还想进一步确认一下你们的自信,出几道题和大家共享一下《爱的教育》,敢挑战吗?2. 那就让我们进入《爱的教育》读书知识竞答中来吧!(1)《爱的教育》作者是(),他的国籍是()。
(2)学习成绩好,每次都获得头等奖的男孩是()。
(3)()为了救一年级的学生,脚被马车碾断了。
(4)()的家里来了小偷,他为了救奶奶,被小偷杀死了。
(5)可怜又坚强的铁匠之子是()。
(6)半夜起来帮爸爸抄写封条的是()。
(7)爱的教育的主人公是,他的家庭成员有()。
(8)驼背奈里被人欺负时,是()救了他。
(9)()从一个别人眼中的笨孩子变成了二等奖的获得者。
(10)生性活泼快乐的可莱谛爱穿()色的裤子,戴一顶()皮帽,。
3. 总结:看,这么多的问题,有些还真难倒你们了吧!看来你们还未真正走进《爱的教育》。
于是我总结了以下两点:1、要教学生懂得读书中的哪些信息?2、怎么去读书才更有效?通过这个小测验,让学生自己找出他们读书时存在的问题。
《爱的教育》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精选五篇)第一篇:《爱的教育》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爱的教育》阅读指导课指导目的:1、让学生在读书指导活动中认识《爱的教育》这本书,进一步提高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在阅读的过程中让孩子体会到读书的快乐,阅读的乐趣。
2、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进行读书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想象能力。
3、在活动中对读书笔记的书写进行指导,让学生养成读课外书做读书笔记的好习惯。
指导重点: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进行读书方法的指导。
指导难点:1.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形成初步的鉴赏能力。
2.在活动中,引导学生学会感受爱、奉献爱。
指导过程:一、激情导入同学们,很高兴能有一节课的时间与你们共同静静地读书了。
我们曾经学习过《小抄写员》一课,大家都知道这篇文章选自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名著《爱的教育》,今天,老师就要带大家去读一读这本风靡世界的《爱的教育》。
(板书课题)二、初步介绍1、了解封面同学们,者是谁?(生答)小结:拿到一本课外读物,首先我们要了解这本书的作者,如果是外国名著,我们还要了解翻译者是谁。
2、了解主要内容了解了课外读物的作者和译者之后,接下来就要读一读前言、编者的话或者是文章简介,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板书:了解主要内容)(《爱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耗时近十年写的一部极富感染力的儿童小说。
它通过一个小学四年级学生安利柯写的日记,抒发了人类最伟大的感情——爱。
书中讲述了发生在安利柯身边各式各样感人的小故事,父母、姐姐在他日记本上写的劝诫启发性的文章,以及 10则老师在课堂上宣读的精彩的每月故事。
它告诉我们:一个人从小不仅要学好各种文化知识,还要学习比这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对祖国、对家乡、对人民、对父母、对师长、对同学、对周围所有人的爱与尊重。
书中的每一个故事都让人动情,字里行间洋溢着儿童的纯真与情趣。
)三、阅读正文首先让我们一起走近人物角色。
(板书:走近人物角色)1、分析人物。
《爱的教育》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5篇范文第一篇:《爱的教育》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爱的教育》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学习目标:1.了解《爱的教育》的作者、内容。
2.通过选文的学习,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3.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启迪学生拥有爱心,学会关爱他人。
学习重难点:1.如何阅读《爱的教育》是这节课要解决的问题。
2.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指导阅读精彩的片断。
学习过程:一、激情导入1.师述:有人说,爱是一缕温暖的阳光,有人说,爱是一阵及时的雨露,有人说,爱是一把打开心扉的钥匙。
同学们,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存在着“爱”,那我们怎么去体会爱,理解爱,付出爱呢?今天我们来认识一部全世界儿童、老师、家长必读的书,那就是——《爱的教育》。
(板书书名)2.老师这段时间很开心,天天看到同学们手捧一本《爱的教育》,老师想知道,你们都读到哪儿,了解了一些什么内容?二、介绍书名及作者《爱的教育》是意大利著名儿童文学家德·亚米契斯的代表作,自问世以来被译成数百种文学和方言,成为一代又一代读者爱不释手的读物,也是我国家喻户晓的作品。
书的原名翻译是“心”。
并定名为《爱的教育》。
作品以日记形式进行爱的教育,是一本写给儿童的做人的教科书。
用孩子的日记讲述故事,仿佛事情就在我们中间。
读书里的故事让我们做真正的人。
亚米契斯(1846-1908年),意大利著名作家。
他创作了许多反映教育事业的作品,其中耗时近十年完成创作的《爱的教育》(也译作《心》)使他的创作生涯达到了顶峰。
后来他漫游世界各地,著成游记多本,主要有《西班牙》、《荷兰》、《君士坦丁堡》等。
主要内容:这本书介绍了意大利小孩安利柯的生活和学习。
写发生在安利柯身边各式各样感人的小故事。
主要人物:安利柯、卡隆、代洛西、可莱谛、克洛西等。
三、学习故事:感人的片段1.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十月的几篇文章中,去感受,去体会,去接受爱的教育。
2.一个好的故事之所以吸引人,离不开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人物变得鲜活了,就会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爱的教育》阅读推荐课(教案)教学内容:《爱的教育》原名《心》,在意大利语中是“Cuore”,在意大利语中就是“心”的意思。
本书采用日记的形式,讲述一个叫安利柯的小男孩成长的故事,因此书名又叫《一个意大利四年级小学生的日记》。
内容主要包括发生在安利柯身边各式各样感人的小故事、父母在他日记本上写的劝诫启发性的文章,以及老师在课堂上宣读的“每月故事”。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认识《爱的教育》这本书,初步了解书的内容,认识书中的主要人物,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2. 过程与方法:能根据文字展开想象,体会书中精彩的故事情节,初步感知书中人物形象。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阅读的快乐,培养学生阅读课外书籍的兴趣。
教学难点:1. 激发学生阅读《爱的教育》的兴趣。
2. 引导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学会写读书笔记。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爱的教育》课件、原著或书籍、阅读推荐课教案等。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笔、原著或书籍等。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1. 谈话:同学们,你们听说过《爱的教育》这本书吗?谁来说说你知道的关于这本书的信息?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爱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埃迪蒙托·德·亚米契斯创作的长篇日记体小说,首次出版于1886年。
全书采用日记体的形式,讲述了一个叫安利柯的四年级小男孩的成长故事,因此书名又叫《一个意大利四年级小学生的日记》。
内容主要包括发生在安利柯身边各式各样感人的小故事、父母在他日记本上写的劝诫启发性的文章,以及老师在课堂上宣读的“每月故事”。
二、了解作者,作品背景1. 介绍作者:埃迪蒙托·德·亚米契斯,意大利小说家、诗人、儿童文学作家。
亚米契斯出生于意大利里古利亚的一个海军军官家庭,曾就读于军事学院,未毕业就退学,从事文学创作,曾周游世界各国,有大量游记作品广泛流传。
1886年,出版了第一部长篇小说《爱的教育》,这部作品是他的代表作,也是他广泛流传的佳作。
《爱的教育》阅读指导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爱的教育》的主题思想和基本情节。
3. 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和文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章节简介:《爱的教育》是一部描写一个小学四年级学生恩里科成长历程的小说,记录了他在学校、家庭和街头巷尾所经历的成长故事。
2. 重点词汇和句子解析:课文中出现的重点词汇和句子,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其含义。
3. 人物分析:分析小说中的主要人物,了解他们的性格特点和成长变化。
4. 主题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小说所传达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的爱心和责任感。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爱的教育》的作者和教育背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阅读理解: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 词汇解析:教师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4. 人物分析:学生分享自己对小说中人物的理解和感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5. 主题讨论: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小说的教育理念,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和体会。
四、作业布置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2. 写一篇读后感,表达自己对《爱的教育》的理解和感悟。
五、教学评价1. 通过课后练习题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2. 读后感的质量,评估学生对小说主题思想的把握和感悟。
3. 课堂参与度和讨论表现,评估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文学素养。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和事件,深入理解教育理念。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口头表达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材:《爱的教育》原著。
2. 辅助材料:相关教育文章、视频等。
3.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教学内容和辅助教学。
八、教学步骤1. 导入: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新的学习。
2. 课文讲解:详细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3. 人物分析:分析小说中的主要人物,了解他们的性格特点和成长变化。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爱的教育》备课人:寿光市实验中学小学部高赛梅【课型】阅读推荐课【教学目标】1.大体了解《爱的教育》和作者等信息,掌握读新书的方法。
2.读精彩章节,谈喜欢的人物或者事件,激发读书的兴趣。
【教学重点】读精彩章节,谈喜欢的人物或者事件,激发读书的兴趣。
【教学难点】读精彩章节,谈喜欢的人物或者事件,激发读书的兴趣。
【教具准备】1.PPT课件。
2.准备《爱的教育》一书。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引出书名1.寒假中同学们又读了哪些书?(生交流读过的书籍,教师点评)2.看来大家读的书真不少啊,老师为你们点赞。
书是我们最好的朋友,读一本好书,就像在跟聪明的人对话,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一本好书。
(出示《爱的教育》)读过这本书的同学请举手?预设:如有读过的同学,则引领其说一下书中的几个故事或人物。
如没有同学读过,则引入此书的学习。
(板书书名)二、掌握方法,了解内容交流:拿到一本新书,我们应先从哪里读起?1.看封面,了解书名、作者、译者、出版社;预设:有的孩子会关注到出版社和译者的问题正是因为出版社不同,所以我们拿在手中的书籍是不同的,有的是注音版的,有的是没有注音的,有的是精简版的,有的则内容详细,译者也不同,选书时我们应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水平和阅读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书籍。
如果你认识的字特别多,那你选择注音版的是不是就不合适了。
从封面中的相关信息中,我们得知这是一本好书,因为它令亿万人感动而泣。
对于本文的作者亚米契斯,我们可能不了解,老师带来了他的资料,我请一位同学把他介绍给大家。
出示亚米契斯的资料:亚米契斯,生于意大利的一个小镇,自幼酷爱学习和写作,是著名的小说家。
十五岁从军。
《爱的教育》出版,为他赢得世界声誉,使他的创作生涯达到顶峰。
这是一部日记体小说,记录了意大利四年级小学生安利柯的十个月日记,情感丰富且文笔优美。
2.读目录,了解书中的大体内容。
引导学生读目录,说一说这本书中记录了哪些内容。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爱的教育》阅读推荐课(一等奖创新教案)《爱的教育》阅读推荐课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爱的教育》,学习一些基本阅读方法。
2.通过阅读《爱的教育·少年笔耕》片断,感受爱的力量,培养善良进取的品德。
3.激发课外阅读兴趣。
教学重点:1.通过阅读《爱的教育》,学习一些基本阅读方法。
2.通过阅读《爱的教育·少年笔耕》片断,感受爱的力量,培养善良进取的品德。
教学难点:1.通过阅读《爱的教育·少年笔耕》片断,感受爱的力量,培养善良进取的品德。
课前准备:1.书本《爱的教育》。
2.课件《爱的教育》。
3.歌曲《爱的奉献》音频文件。
教学过程:一、欣赏歌曲,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我们刚才欣赏的《爱的奉献》这首歌的结尾反复歌唱“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问题来了,“人人都献出一点爱”的力量真的有这么大吗?请大家带上这个问题,带上自己的思考,翻开《爱的教育》,我们一起来验证这个判断能否成立。
二、介绍推荐理由(出示课件)1.中心思想看导读+译者序言+序,悟中心看导读,注意第三段末尾:小说原名《心》,夏先生觉得这个书名不醒豁,不能表明内容,先想改成《感情教育》,最后决定用《爱的教育》。
看目录,读译者序言,注意第五段,感悟译本书名的来之不易,培养实事求是、字斟句酌的作文习惯。
看序,注意第二段,感悟作品的来之不易,养成“文章不厌千回改”的作文意识。
这是一本关于爱的书。
书中的爱都有哪些?(书中的爱有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爱家长、爱老师、爱同学、爱弱小、爱英雄等等。
)2.主要内容看目录,理结构看目录,总共有多少篇章?多少故事?这些故事都发生在什么地方?(学校里?班级里?家庭里?)学生一一回答。
注意篇章题目后括号里的内容:日期(安利科的日记)或者每月例话(老师分享的每月故事)。
翻看正文内容验证。
第15页学校(二十八日)内容,落款为父亲(父亲写的劝诫文)。
还有其他劝诫文吗?学生查找第19页万灵节(二日)(母亲写的劝诫文)等。
《爱的教育》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目标:1、了解《爱的教育》的作者、内容。
2、通过片段的学习,教给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性阅读的能力。
3、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启迪学生拥有爱心,学会关爱他人。
教学重难点:走近人物角色,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指导阅读精彩的片段。
教学方法:以人物为主线,从人物塑造,语言描写,情感表达等方面阐述,启迪爱,发现爱,从而提炼阅读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阅读方法。
教学重点: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1、指名读:终生的承诺世界上最动人的皱眉是在读书时那苦思的刹那;世界上最自然的一刻是在读书时那会心的微笑。
自己再累也要读书;工作再忙也要谈书;收入再少也要买书;住处再挤也要藏书;交情再浅也要送书。
最庸俗的人是不读书的人;最吝啬的人是不买书的人;最可怜的人是与书无缘的人。
2、同学们,让我们与书为伴,让阅读伴随我们终生!3、本学期课文中有一个人物,猜一猜他是谁?他十二岁,是家里的老大,父亲是一名铁路职员,家里还有好几个比他小的儿女,钱总是不够用,一家人过着清苦的生活。
父亲年纪大了,一家人的生活重担全压在他的肩膀上,他白天在铁路上工作,晚上从别处接了文件来抄写,每天很晚才睡觉。
为了减轻父亲的负担,他主动提出要帮助父亲抄写,但父亲拒绝了,于是他每天夜里12点偷偷帮父亲抄写,但这样影响到了他的学习,父亲误解了他,一次次责骂他,他一次次忍受着委曲,最终父亲发现了儿子在替他抄写工作,父更爱儿子了。
二、走进《爱的教育》1、《小抄写员》一文选自《爱的教育》,一部全世界儿童、老师、家长必读的书。
阅读这本书,你会从那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和品德的启示,品味爱的真谛。
它教给我们用一颗宽容的、真诚的、进取的、善良的心去爱祖国、爱家长、爱老师,爱同学、爱弱小,我们在爱中受到了教育,相信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今天老师给大家推荐的这本书就是《爱的教育》。
(板书:《爱的教育》)2、投影课前小调查的情况。
《爱的教育》课外阅读推荐课1.通过“爱的教育”系列丛书或文章的推荐,让学生感受爱,理解爱,学会表达爱,同时激发读书的兴趣。
2.通过选文的学习,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积累选文中的妙词佳句。
3.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启迪学生拥有爱心,学会关爱。
教学重点:让学生感受爱,理解爱,学会表达爱,同时激发读书的兴趣。
教学难点: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启迪学生拥有爱心,学会关爱。
教学过程:一、品味书香,畅说名言1.【课件(乐起)】师:同学们,【莎士比亚说过:“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书籍是我们最好的朋友,它能陶冶我们的情操,启迪我们的智慧,丰富我们的人生。
】2.师:老师相信你也知道不少关于读书的的名言,谁愿意与大家共同分享呢?【学生畅说名言】【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韬略终须建新国,奋发还得读良书——郭沫若读书也像开矿一样“沙里淘金”——赵树理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臧克家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统——莎士比亚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列夫·托尔斯泰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惠普尔】师:看样子,咱同学都爱读书、并且养成了在读书中积累名言的好习惯。
非常好!老师这儿也积累了一些读书的名言,让我们来一同分享吧!【课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毛泽东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二、音乐渲染,激情导入1.【课件(音乐渲染)是啊,名人名言让我们受益匪浅,好的书籍更可以让我们步入心灵的殿堂。
《爱的教育》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活动目的:1、检查半学期来,学生阅读《爱的教育》的情况。
2、在对最佩服的人物的交流中,受到熏陶和启发,引导孩子形成积极向上的人格和勇敢坚强的精神。
3、引导学生在感动中懂得关爱别人,学会帮助和关心他人。
活动过程:一、激情导入。
1、音乐渲染。
2、师述:有人说,爱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阳光;也有人说,爱是一泓出现在沙漠里的泉水。
同学们,在你心中,爱到底是什么?3、生自由畅谈心中对爱的理解。
(1)你说,评:爱是妈妈一个深情的拥抱,你的体会很形象。
(2)你说,评:爱是宽容,爱是责任,你的体会很深刻。
4、问:老师读懂了你们的爱,那么是什么让你懂得了爱?(1)你说,评:父母的言传身教。
(2)你说,评:老师的谆谆教诲。
(3)再请你说,评:故事书中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同学们通过各种途径懂得了爱,受到爱的教育,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爱的教育》,感受爱的温暖与力量。
)板书: 走进《爱的教育》5、简介相关内容《爱的教育》是一部流传世界各地的着作,作者是意大利的亚米契斯,它是以一个小孩的日记方式来写的,虽然每篇的篇幅不长,但都有一个感人的故事. 人们追求爱,也希望能拥有爱,爱能使人与人之间变得更加美好.我们要完全的拥有它,就必须去充实它,让我们携手,共创出人世间最美好的爱.这就是这本书要告诉我们的。
二、走进人物1、开学时老师已经布置同学们读这本书了,作者在书中描写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老师先来考考大家!一起来看作业纸的第一题。
(1)这本书是写身边发生的一个个小故事。
(评:他是一个三年级的学生,非常尊敬老师。
)(2)瘦弱可怜的驼背奈里的保护者是。
(评:卡隆正直善良,常常保护弱小者)(3)学习成绩好,每次都获得头等奖的男孩是。
(评:代洛西不仅学习好,而且非常关心他的同学。
)(4)可怜又坚强的铁匠之子是。
(评:他非常爱他的爸爸,不管父亲如何打骂他,他都守口如瓶,勤奋学习。
最终他的无赖父亲也被他感动,成了一个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爱的教育》阅读指导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爱的教育》的主题思想和故事情节。
2. 引导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作品中的教育观念。
3.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4. 鼓励学生将所学应用于实际生活,学会关爱他人。
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介绍《爱的教育》的作者、背景及作品特点。
2. 第二章:分析主人公恩里科的成长历程。
3. 第三章:探讨作品中的教育观念。
4. 第四章:解读恩里科与他的老师、同学之间的关系。
5. 第五章:总结作品的主题思想,联系实际生活。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作品背景、作者生平及教育观念。
2. 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分析主人公的成长历程,分享自己的感受。
3.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作品中的教育观念。
4. 小组合作法:分组讨论,促进学生相互学习、交流。
四、教学步骤1. 导入:简要介绍《爱的教育》的作者、背景及作品特点。
2. 阅读与讨论:学生自主阅读第一章,老师提问引导学生探讨作品中的教育观念。
3. 分析与解读:讲解恩里科的成长历程,让学生理解作品中的教育观念。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5.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思考如何将作品中的教育观念应用于自身。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回答问题时的积极性。
2. 阅读理解能力:评估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理解程度。
3. 小组合作能力: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如沟通、协作等。
4. 反思与总结:检查学生是否能将作品中的教育观念应用于实际生活。
六、教学内容6. 第六章:分析作品中的家庭教育环境对恩里科成长的影响。
7. 第七章:探讨恩里科在学校教育中的经历与感悟。
8. 第八章:解读作品中的友情、师生情等情感元素。
9. 第九章:分析《爱的教育》中的经典教育案例,如罚站、鼓励等。
10. 第十章:总结整部作品的教育意义,布置阅读拓展任务。
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家庭教育环境对恩里科成长的影响。
《爱的教育》阅读指导课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一、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了解《爱的教育》的作者、背景及作品特点。
2. 激发学生对本书的阅读兴趣,培养阅读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作者及作品背景介绍2. 作品特点概述三、教学过程1. 教师简要介绍埃德蒙多·德·阿米奇斯及《爱的教育》的写作背景。
2. 分析作品特点,如现实主义、教育主题等。
3. 引导学生关注本书的教育意义,激发阅读兴趣。
四、课后作业1. 阅读《爱的教育》第一章,了解主人公恩里科的生活环境及性格特点。
2. 写一篇短文,谈谈你对本书的初步印象及阅读感悟。
第二章:人物分析一、教学目标1. 通过对主人公恩里科及其周围人物的分析,理解作品中的教育主题。
2. 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学会关爱他人。
二、教学内容1. 主人公恩里科的性格特点及成长历程2. 恩里科与家人、同学、老师之间的关系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恩里科的性格特点,如勇敢、善良、有爱心等。
2. 讨论恩里科与家人、同学、老师之间的互动,分析作品中的教育理念。
3.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谈谈如何在生活中关爱他人。
四、课后作业1. 阅读《爱的教育》第二章,关注恩里科与同学之间的关系。
第三章:情节梳理一、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梳理《爱的教育》的主要情节,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2. 培养学生概括总结能力,提高阅读效果。
二、教学内容1. 本书的主要情节概括2. 重点情节分析三、教学过程1. 教师引导学生概括本书的主要情节,如恩里科的成长历程、曲折的爱情故事等。
2. 分析重点情节,如恩里科与老师的冲突、父母的关爱等。
3. 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讨论作品中的教育意义。
四、课后作业1. 阅读《爱的教育》第三章,关注恩里科与老师之间的关系。
2. 结合本书情节,写一篇短文,谈谈你对作品主题的理解。
第四章:作品鉴赏1. 引导学生欣赏《爱的教育》中的优美语句,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本书中的优美语句、段落欣赏2. 作品中的教育思想探讨三、教学过程1. 教师挑选本书中的优美语句、段落进行品读,感受作品的艺术魅力。
《爱的教育》读书推荐课教案教学理念:书是人类的营养品,读书是一种享受,教师有义务给学生提供丰美的精神大餐,让学生遨游书海,引导学生学会咀嚼,徜徉书海,感悟文字,品味生活。
《爱的教育》是一本旷世巨著,应该介绍学生早一点去认识。
课堂中,以《小抄写员》做引子,感受整本书的基本格调,引导学生走进《爱的教育》,也力求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课外读书的良好习惯。
教学目标:1、梳理《小抄写员》一文,了解故事主要内容;2、感悟叙利奥懂得关心体贴父母、勇于承担家庭责任的美德;3、推荐介绍《爱的教育》;4、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教学重点:以《小抄写员》作例子,激发学生阅读《爱的教育》的兴趣。
教学难度:合理把握《小抄写员》的教学,长文短教,突出目的。
教学过程:一、谈话揭题,引导静读文章。
1、谈话引入主题;2、引导静读;3、学生阅读,教师巡视指导。
二、理清故事大概,搭建故事框架。
1.、独立思考故事梗概读完了课文,你可以掩卷沉思:文章主要写谁,讲的是一件什么事?2、同桌交流,集体交流。
教师归纳:小学生叙利奥四个月来默默忍受父亲的误解责怪,偷偷帮父亲抄写订单挣钱养家。
三、探究故事情节,熟悉人物形象1、开设一个论坛,讨论的主题有三个:叙利奥、叙利奥的家庭、叙利奥的父亲。
师生交流:叙利奥家父亲2、说说叙利奥的家庭,他生活在一个怎样的家庭?引导学生体会家庭的清贫和和睦。
3、说说叙利奥这个人;引导理解:可爱,聪明,懂事,成绩优秀,有责任感,能为家人分忧,甘愿忍受家人的误解。
4、谈谈叙利奥的父亲。
引导理解:很辛苦,很操劳,年纪大了,在铁路工作,晚上还要加班,对子女要求严格,也很爱自己的孩子,尤其是叙利奥,宁可自己辛苦,也不愿占用儿子的一个钟头,为叙利奥的不用功而焦急、伤心、痛心、失望、冷漠、绝望。
四、剖析主要矛盾,解读父子情结1、大家说说父子矛盾的根源是什么。
2、面对这个矛盾,我们不妨来说几个“假如”。
(1)先对叙利奥来几个假设,假如怎么样,矛盾就不会发生了。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爱的教育》阅读推荐课教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好书推荐活动中认识《爱的教育》一书,并深入激发学生阅读《爱的教育》的兴趣。
2、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进行读书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形成初步的鉴赏能力。
3、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启迪学生拥有爱心,学会关爱。
教学重点:在对最佩服的人物的交流中,受到熏陶和启发,引导孩子形成积极向上的人格和勇敢坚强的精神。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在感动中懂得关爱别人,学会帮助和关心他人。
教学过程:
课前三分钟的积累读书名言
一、激情导入
1、(音乐渲染)师述:有人说,爱是一缕温暖的阳光,有人说,爱是一阵及
时的雨露,有人说爱是一把打开心扉的钥匙。
同学们,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存在着“爱”,那我们怎么去体会爱,理解爱,付出爱呢?今天我们来认识一部全世界儿童、老师、家长必读的书,那就是——《爱的教育》。
(板书书名)2、你对这本书有什么了解?(学生介绍对书的了解)
教师小结:《爱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耗时近十年写的一部极富感染力的儿童小说。
这是一本风靡世界的书,亚米契斯能将生活中的爱心故事记录下来,装订成册,那是一部很感人的书。
整部小说以一个小学生的眼光审视着身边的美与丑、善与恶,完全在用爱去感受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让读者感受到爱无处不在,只要用心感受!今天,老师就要带大家去读一这本将爱表现得淋漓尽致的——《爱的教育》它通过一个小学四年级学生安利科写的日记,抒发了人类最伟大的感情——爱。
书中讲述了发生在安利科身边各式各样感人的小故事,父母、姐姐在他日记本上写的劝诫启发性的文章,以及10则老师在课堂上宣读的精彩的每月故事。
它告诉我们:一个人从小不仅要学好各种文化知识,还要学习比这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对祖国、对家乡、对人民、对父母、对师长、对同学、对周围所有人的爱与尊重。
书中的每一个故事都让人动情,字里行间洋溢着儿童的纯真与情趣。
二、介绍书名及作者
(出示幻灯片,指名读)
《爱的教育》是意大利著名儿童文学家德·亚米契斯的代表作,自问世以来被译成数百种文学和方言,成为一代又一代读者爱不释手的读物,也是我国家喻户晓的作品。
书的原名翻译是“心”。
我国最早由夏丏尊先生翻译,并定名为《爱的教育》。
三、介绍推荐理由
1.作者的话(请学生读)
“凡是读这部书的人都将无法抗拒它的魅力……它所饱含的教益、慰藉和激荡的情愫无不使所有的人流下动情的眼泪……”——(意)亚米契斯
2.译者的话(老师介绍)
夏丏尊先生在序言中写道:“我在四年前始得此书的日译文,记得曾流了泪三日夜读毕,就是后来在翻译成或随便阅读时,还深深地感到刺激,不觉眼睛润湿。
这不是悲哀的眼泪,乃是惭愧和感激的眼泪。
……”
3.作品影响。
(全班齐读)
①《爱的教育》出版于一八八六年,在意大利曾轰动一时,仅出版的头两个月就再版40
多次。
100年来,始终畅销不衰,并且多次被改编成动画片、电影、连环画、影响遍布全世界。
②全世界的孩子都喜欢读《爱的教育》,有些国家把《爱的教育》作为小学生的教科书来读。
③《爱的教育》被公认为是一部人生成长中的必读书。
读书里的故事让我们做真正的人。
四、品读《我们的老师》
1、出示“阅读提示”:
(1)这是一位怎样的老师?
(2)划出让你感受深刻的语句,写批注。
(3)这个故事让你感受到怎样的“爱”?
2、听老师读文章,思考:这是一位怎样的老师?
3、指名汇报。
4、自己再默读故事,划出让你感受深刻的语句,写批注。
5、汇报读书体会。
师小结:作者以一种非常口语化的语言描写了老师在回应学生的问候时的神态、关心孩子时手的动作、批评孩子时的语调等,给我们勾勒出一个慈祥的、感性的、亲切中不失威严的好老师形象。
(板:师生之情)
6、小结:(出示目录,激发阅读兴趣)在书中100多个小故事中,作者描写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在这一个个平凡而伟大的人物身上发生了很多平凡而伟大的故事。
五、指导读书方法
1、今天我们一起选读了其中的一个故事,在以下的日子,你准备怎样读这本书呢?
(学生谈自己的阅读计划)
2、老师的提示(出示幻灯片):
(1)用心阅读,有计划地坚持每天读一部分;
(2)重视积累,及时摘抄精彩的语句,写下阅读的心得。
六、总结升华
《爱的教育》教给我们用一颗宽容的、真诚的、进取的、善良的心去爱祖国、爱家长、爱老师,爱同学、爱弱小。
让我们用心阅读,在爱中受到了教育吧,相信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播放歌曲:《爱的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