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必修三
- 格式:doc
- 大小:92.00 KB
- 文档页数:5
高中物理必修3公式定理定律概念大全第一章电场1、电荷、元电荷、电荷守恒(A(1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用_丝绸_摩擦过的_玻璃棒_带正电荷,用_毛皮__摩擦过的__带负电荷。
同种电荷相互_,异种电荷相互_。
电荷的多少叫做_,用_(2用_摩擦_和_感应_的方法都可以使物体带电。
无论那种方法都不能_创造_电荷,也不能_消灭_电荷,只能使电荷在物体上或物体间发生_转移_,在此过程中,电荷的总量_不变_,这就是电荷守恒定律。
2、库仑定律(A(1内容: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跟它们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2公式:122Q Q F k r其中9 N﹒m 2/C23、电场、电场强度、电场线(A(1带电体周围存在着一种物质,这种物质叫_电场_,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就是通过_电场_发生的。
(2电场强度(场强①定义:放在电场中某点的电荷所受电场力F跟它的电荷量的比值②公式: E=F/q_由公式可知,场强的单位为牛每库③场强既有大小_,又有方向,是矢量。
方向规定:电场中某点的场强方向跟正电荷在该点所受的电场力的方向相同。
(3电场线可以形象地描述电场的分布。
电场线的疏密程度反映电场的强弱;电场线上某点的切线方向表示该点的场强方向,即电场方向。
匀强电场的电场线特点:距离相等的平行直线。
(几种特殊电场的电场线线分布4、静电的应用及防止(A(1静电的防止:放电现象:火花放电、接地放电、尖端放电等。
避雷针利用_尖端放电_原理来避雷:带电云层靠近建筑物时,避雷针上产生的感应电荷会通过针尖放电,逐渐中和云中的电荷,使建筑物免遭雷击。
(2静电的应用:静电除尘、静电复印、静电喷漆等。
5、电容器、电容、电阻器、电感器。
(A(1两个正对的靠得很近的平行金属板间夹有一层绝缘材料,就构成了平行板电容器。
这层绝缘材料称为电介质。
电容器是容纳电荷的装置。
(2电容器储存电荷的本领大小用电容表示,其国际单位是法拉(F。
高中物理必修三第一篇:运动的描述运动是物质在空间中变化位置过程的称谓,通常包括物体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
它是高中物理必修三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涉及到了物理学中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一个物体的位置可以用位置矢量来描述,这个矢量的大小是物体到参考点的距离,方向是运动方向的沿着参考点的连线。
而速度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也可以描述为位置的变化速率。
加速度则是速度的变化率,可以描述为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
在运动中,物体遵循牛顿力学定律,即保持惯性和受到的力的影响。
物体具有质量,所以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需要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来描述。
例如一个物体受到的力增加,其加速度也会相应地增大,而当物体的速度相对参考系不变时,则物体的运动状态是稳定的。
运动的描述还包括了轨迹和周期的概念,轨迹是运动物体呈现的运动路线,而周期则是一个物体经过一次完整运动所需要的时间。
力、质量、速度和加速度等基本概念和原理是我们理解广泛应用的运动规律的基础,是高中物理必修三的核心内容。
第二篇:力的作用力是物理学中的基本概念,是高中物理必修三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对各种物体运动和力学定律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力的作用可分为牵引力和推力。
牵引力是一个物体受到的拉力,而推力则是一个物体受到的压力。
在动力学中,力是引起运动或变形的原因。
例如,当一个人推车时,推车所受到的力是人所施加的推力,当一个人用绒布擦拭物体表面时,物体所受到的力是人所施加的牵引力。
不同的物体会受到不同的力的影响,它们的受力性质也均不相同。
例如,对于两个物体的碰撞,碰撞中的每个物体都会受到一个给定的作用力,这个作用力对于每个物体来说都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状态,速度、方向和加速度等都可以通过力来改变。
力的大小和方向也很重要,它们决定了物体所受力的效果。
力的大小单位通常为牛,而力的方向可用瞬时速度、反向或运动方向来表示。
物理学中的各种定律和公式都是以力作为重要的变量而推导出来的,所以对于力的理解非常重要。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3课程目录与教学计
划表
课程目录
1. 第一章光的直线传播
- 1.1 光的直线传播特性
- 1.2 光的反射
- 1.3 镜子中的像
- 1.4 光的折射
- 1.5 细棱镜光的偏转和分光
- 1.6 选择折射率规律
- 1.7 光的全反射
- 1.8 光的色散与衍射
- 1.9 眼镜和光仪器
2. 第二章光的波动性及其应用
- 2.1 单色光
- 2.2 光的干涉
- 2.3 论干涉条纹
- 2.4 干涉仪
- 2.5 光的衍射
- 2.6 论衍射条纹
- 2.7 哈密顿原理及其应用
- 2.8 光波的多普勒效应
- 2.9 光的偏振
3. 第三章量子物理学原理
- 3.1 稳定原子模型及能级图
- 3.2 光电效应
- 3.3 单色光的能量量子化
- 3.4 X射线的产生及应用
- 3.5 康普顿效应
- 3.6 德布罗意波
- 3.7 玻尔原子模型和玻尔频率条件- 3.8 原子能级和光谱
教学计划表
以上为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3课程目录与教学计划表,共计28个课时。
注:每个课时的重点、难点和教学时长仅供参考,根据实际教学情况有所调整。
高中物理必修三教案全册
一、电磁感应
1. 掌握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基本原理和公式:$\varepsilon =
-\dfrac{d\varPhi}{dt}$
2. 理解电磁感应实验的原理并进行实验操作。
3. 研究电磁感应现象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二、交流电
1. 理解交流电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掌握交流电压的表示方法。
2. 研究交流电路中的电阻、电容和电感的作用。
3. 知道交流电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如发电机、变压器等设
备的工作原理。
三、原子核物理和放射性
1. 了解原子核结构和射线的基本特点。
2. 研究放射性物质的性质,掌握放射性衰变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3. 了解核能的利用和核辐射对人体的影响。
四、半导体物理
1. 了解半导体的基本特性和掺杂过程。
2. 探究半导体二极管、三极管等器件的原理和工作方式。
3. 研究半导体在电子技术中的应用,如集成电路等。
以上是高中物理必修三教案全册的概要内容,涵盖了电磁感应、交流电、原子核物理和放射性以及半导体物理等知识点。
学习物理
的过程中,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并了解物理在现实生活和工
业中的应用。
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增强对物理学的
兴趣和理解能力。
必修三高中物理所有教案(全)一、电磁学1. 电场与电势- 教案一:电荷与静电力- 教案二:电场强度- 教案三:电场力- 教案四:电势与电势差- 教案五: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教案六:电荷在电场中的能量2. 电流与电阻- 教案一:电流的基本规律- 教案二:欧姆定律- 教案三:串、并联电阻与分压、强弱电流- 教案四:热效应与电功率3. 电磁感应- 教案一:磁通量与安培环路定理- 教案二:电磁感应定律- 教案三:感应电动势、磁感应强度与电磁感应电流- 教案四:自感、互感与动生电动势- 教案五:发电机与电磁铁4. 电磁振荡与电磁波- 教案一:电磁振荡概述- 教案二:单摆振荡与简谐振动- 教案三:简谐振子的能量- 教案四:电磁波的基本性质二、光学1. 几何光学- 教案一:光的传播路径与光的反射- 教案二:光的折射与光的全反射- 教案三:薄透镜成像规律- 教案四:光的干涉与衍射2. 光的波动性- 教案一:光的偏振与波动模型- 教案二:光的干涉与衍射现象- 教案三:杨氏双缝干涉与普朗克光电效应3. 光的电磁波性质- 教案一:光的干涉与衍射现象- 教案二:光的偏振与波动模型- 教案三:杨氏双缝干涉与普朗克光电效应三、现代物理1. 物质的结构与性质- 教案一:物质的状态与性质- 教案二:原子的结构与周期表- 教案三:分子与离子键的成因- 教案四:物态变化与能量转化- 教案五:材料的特征与分类2. 光的粒子性质- 教案一:光的微粒性质- 教案二:波粒二象性与德布罗意假设- 教案三:波粒二象性与干涉实验3. 原子核与放射性- 教案一:原子核结构与放射性- 教案二:物质的变质与半衰期- 教案三:放射性同位素应用4. 核能的利用与核辐射的防护- 教案一:核能利用与核反应- 教案二:核电站与人工放射源- 教案三:核辐射的防护与测量以上是《必修三高中物理所有教案(全)》的目录,其中包含了电磁学、光学和现代物理三个部分,共计800多字的内容。
高中物理必修3公式大全高中物理必修3公式大全 11)匀变速直线运动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2.有用推论Vt2-Vo2=2as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4.末速度Vt=Vo+at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Vt2)/2]1/26.位移s=V平t=Vot+at2/2=Vt/2t7.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8.实验用推论Δs=aT2 {Δs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V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时间(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注:(1)平均速度是矢量;(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参考系、时间与时刻〔见第一册P19〕/s--t图、v--t图/速度与速率、瞬时速度〔见第一册P24〕。
2)自由落体运动1.初速度Vo=02.末速度Vt=gt3.下落高度h=gt2/2(从Vo位置向下计算)4.推论Vt2=2gh注:(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2)a=g=9.8m/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3)竖直上抛运动1.位移s=Vot-gt2/22.末速度Vt=Vo-gt (g=9.8m/s2≈10m/s2)3.有用推论Vt2-Vo2=-2gs4.上升最大高度Hm=Vo2/2g(抛出点算起)5.往返时间t=2Vo/g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注:(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3)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
必修三物理教案7篇必修三物理教案篇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现代教育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的应用。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参观或看录像等方式,从有关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中获得社会生活中声音利用方面的知识。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了解声音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进一步增加学生对科学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现代教育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的应用。
难点:掌握声在社会中的应用。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启动课堂知识回顾:复习噪声的产生、等级以及控制过程。
进入新授课:1、声音的利用在人类生活中是非常广泛的。
让学生展示课前通过网络或者图书馆搜集有关声音利用的资料。
2、请同学们列举所搜集到的有关声音利用的资料。
要求在同学发言时,其他同学仔细听,不要对同学的发言作评价。
3、对学生的回答给与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并将学生搜集到的有关声音利用的例子分为两类:“声与信息”和“声与能量”。
(一)声在医疗上的应用1、中医诊病通过“望、闻、问、切”四个途径,其中“闻”就是听,这是利用声音诊病的最早例子。
2、利用b超或彩超可以更准确地获得人体内部疾病的信息。
医生向病人体内发射超声波,同时接收体内脏器的'反射波,反射波所携带的信息通过处理后显示在屏幕上。
超声探查对人体没有伤害,可以利用超声波为孕妇作常规检查,从而确定胎儿发育状况。
3、药液雾化器对于咽喉炎、气管炎等疾病,药力很难达到患病的部位。
利用超声波的高能量将药液破碎成小雾滴,让病人吸入,能够增进疗效。
4、利用超声波的高能量可将人体内的结石击碎成细小的粉末,从而可以顺畅地排出体外。
(二)超声波在工业上的应用1、利用超声波对钢铁、陶瓷、宝石、金刚石等坚硬物体进行钻孔和切削加工,这种加工的精度和光洁度很高。
2、在工业生产中常常运用超声波透射法对产品进行无损探测。
超声波发生器发射出的超声波能够透过被检测的样品,被对面的接收器所接收。
如果样品内部有缺陷,超声波就会在缺陷处发生反射,这时对面的接收器便收不到或者不能全部收到发生器发射出的超声波信号。
高中物理必修三高中物理必修三一、导言高中物理必修三是物理学习的重要阶段,也是学生深入掌握物理知识的期望之一,本课程旨在从电磁学、光学和相对论三个方面向学生介绍物理学的最新发展,并探讨物理学在现代科学和工程领域中的应用。
二、课程目标1. 掌握物理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如电荷、电场、磁场、电磁波、像等;2. 研究电与磁的相互作用及其运动的基本规律;3. 探讨光的独有性质,如折射、反射、干涉和衍射等;4. 研究相对论理论,了解质量、动量和能量之间的关系;5. 学习物理学在现代工程和科学领域中的应用。
三、课程内容1. 电磁学1.1 电荷及其运动规律1.2 电场及其性质1.3 磁场及其性质1.4 电磁波和光1.5 感应现象及其应用2. 光学2.1 光的干涉和衍射2.2 光的反射和折射2.3 光的成像及其应用2.4 光的波粒二象性3. 相对论3.1 相对论假设及其影响3.2 时间膨胀和长度收缩3.3 质量与能量的关系3.4 相对论中的动量四、教学方法1.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本课程采用小组讨论、问题解决、案例探究、实验演示、游戏体验和讲座等多种教学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
2. 围绕应用的教学方法:通过实际案例、文献阅读、讲座、实验和调查等多种途径,让学生了解物理学在现代工程和科学领域应用的实际情况,建立物理学应用的概念意识。
五、教学评估1. 个人学习总结:每个学生需要在学期末交一份个人学习总结,描述所学内容、解决问题的过程、参加活动的经历以及对知识和思维方法的掌握情况。
2. 实验报告和作业:实验报告和作业是本学期学习的一部分,学生应该根据老师的要求完成这些任务。
3. 小组综合评价:学生可以根据小组合作、活动讨论和任务分配等多个方面互相评价,在完成小组任务的过程中,学会协作和互动,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六、总结高中物理必修三是接受物理学习的最高阶段之一,除了熟练掌握物理学的一些基本知识之外,还需要掌握物理学中重要的概念和应用。
高中物理必修三知识点整理一、静电场。
1.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 自然界存在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
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
- 电荷守恒定律:电荷既不会创生,也不会消灭,它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保持不变。
- 元电荷:最小的电荷量,e = 1.6×10^-19C,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
2. 库仑定律。
- 内容: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与它们的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 表达式:F = k(q_1q_2)/(r^2),其中k = 9.0×10^9N· m^2/C^2。
3. 电场强度。
- 定义:放入电场中某点的电荷所受的电场力F与它的电荷量q的比值,叫做该点的电场强度,E=(F)/(q)。
电场强度是矢量,其方向与正电荷在该点所受电场力的方向相同。
- 点电荷的电场强度:E = k(Q)/(r^2)(Q为场源电荷的电荷量)。
- 电场强度的叠加: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为各个点电荷单独在该点产生的电场强度的矢量和。
4. 电势能和电势。
- 电势能:电荷在电场中具有的势能,E_p = qφ。
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的关系为W_AB=E_pA-E_pB(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大)。
- 电势:电场中某点的电势等于单位正电荷由该点移动到参考点(零电势点)时电场力所做的功,φ=(E_p)/(q)。
沿着电场线方向电势逐渐降低。
- 等势面:电场中电势相等的点构成的面。
等势面与电场线垂直。
5. 电势差。
- 定义:电荷在电场中两点间移动时,电场力所做的功与电荷量的比值,U_AB=frac{W_AB}{q},也可表示为U_AB=φ_A - φ_B。
- 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U = Ed(d为沿电场方向的距离)。
高中物理必修三----静电场题型
1如图所示竖直绝缘墙壁上的Q处有一固定的质点A,Q正上方的P点用丝线悬挂另一质点B,A、B两质点因为带电而相互排斥,致使悬线与竖直方向成θ角,由于漏电使A、B两质点的带电量逐渐减小。
在电荷漏完之前悬线对悬点P的拉力大小()
A、保持不变;
B、先变大后变小;
C、逐渐减小;
D、逐渐增大。
2如图甲所示,在x轴上有一个点电荷Q(图中未画出),O、A、B为轴上三点。
放在A、B两点的检验电荷受到的电场力跟检验电荷所带电荷量的关系如图乙所示。
以x轴的正方向为电场力的正方向,则()
A.A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为2×103N/C B。
B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为2×103N/C
C.点电荷Q在AB之间D。
点电荷Q在AO之间
3如图所示,P、Q是两个电量相等的正点电荷,它们连线的中点是O,A、B是中垂线上的两点,OA<OB,用EA、EB和A、B分别表示A、B两点的场强和电势,则()
A.EA一定大于EB,φA一定大于φB
B.EA不一定大于EB,φA不一定大于φB
C.EA一定大于EB,φA不一定大于φB
D.EA不一定大于EB,φA一定大于φB
4如图所示,a、b带等量异种电荷,MN为ab连线的中垂线,今有一带电粒子从M点以一定的初速度v0
射入,开始的一段时间运动轨迹如图中实线所示,不考虑粒子的重力,则在飞越该电场的过程中,该粒子()
A.电势能先增后减
B.动能先增后减
C.必带负电
D.运动到无穷远处后,速率一定仍为v
5(2011•江苏)一粒子从A点射入电场,从B点射出,电场的等势面和粒子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图中左侧前三个等势面平行,不计粒子的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粒子带负电荷B.粒子的加速度先不变,后变小
C.粒子的速度不断增大D.粒子的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6空间有一沿x轴对称分布的电场,其电场强度E随X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O点的电势最低B.X2点的电势最高
C.X1和- X1两点的电势相等D.该电场是等量负电荷从两电荷连线的中点沿中垂线向两侧外移形成的
7如图所示,匀强电场中有a、b、c三点。
在以它们为顶点的三角形中,∠a=30°、∠c=9
0°。
电场方向与三角形所在平面平行。
已知a、b和c点的电势分别为V、
V和2V。
该三角形的外接圆上最低、最高电势分别为()
A.V、V
B.0V、4V
C.V、V
D.0V、V
8一平行板电容器的两个极板水平放置,两极板间有一带电量不变的小油滴,油滴在极板间运动时所受空气阻力的大小与其速率成正比。
若两极板间电压为零,经一段时间后,油滴以速率v匀速下降:若两极板间的电压为U,经一段时间后,油滴以速率v匀速上升。
若两极板间电压为-U,油滴做匀速运动时速度的大小、方向将是()
A.2v、向下B.2v、向上C.3v、向下D.3v、向上
9有一个半径R=5√3m的光滑绝缘圆周轨道固定在竖直面内,位于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一个质量为m的带电小球在圆周轨道内侧运动,小球所受的电场力与重力之比为1:√3,要使小球在整个圆周轨道内侧运动不脱离轨道,小球在轨道内侧运动过程中的最小速度值为()
A.6√3m/s B。
5√3m/s C.5√(2√3)m/s D10m/s
10如图,水平放置的两平行金属板,板长L=1.0m,板间距d=0.06m,上板带正电,下板带负电,两板间有一质量m=0.1g,带电量q=-4×10-7C的微粒沿水平方向从两极板的中央以v0=10m/s的初速度射入匀强电场,要使带电微粒能穿出极板,两电极间的电压值的范围是()
11(2011•北京)静电场方向平行于x轴,其电势φ随x的分布可简化为如图所示的折线,图中φ0和d为已知量.一个带负电的粒子在电场中以x=0为中心,沿x轴方向做周期性运动.已知该粒子质量为m、电量为-q,其动能与电势能之和为-A(0<A<qφ0).忽略重力.求:
(1)粒子所受电场力的大小;
(2)粒子的运动区间(3)粒子的运动周期.
12在底边中点O处固定一正点电荷Q.让一质量为m的带正电的点电荷q,从斜面顶端A 处释放,沿斜面下滑(不脱离斜面).现测得它滑到B点在斜边上的垂足D点处的速度为v,加速度为a,方向沿斜面向下。
则q滑到斜面底端C点时的速度为? 加速度为?
13如图(甲)所示,A、B是真空中平行放置的金属板,加上电压后,它们之间的电场可视为匀强电场,A、B两板间距离d=15cm.今在A、B两板间加上如图(乙)所示的交变电压,周期为T=1.0×10-6s.t=0时,A板电势比B板电势高,电势差U0=1080V,一个荷质比
q
m
=1.0×108C/Kg的带负电的粒子在t=0的时刻从B板附近由静止开始运动,不计重力,问:
(1)当粒子的位移为多大时,粒子的速度第一次达到最大?最大速度为多大?(2)粒子撞击极板时的速度大小?
2013/10/4上午
编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