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系统疾病病人症状体征的护理
- 格式:doc
- 大小:299.50 KB
- 文档页数:19
泌尿系统疾病病人常见症状或体征的护理教案标题:深入了解泌尿系统疾病病人常见症状或体征的护理教案总结:泌尿系统疾病是指影响肾脏、膀胱、尿道和尿液排泄等器官的疾病。
在护理泌尿系统疾病病人时,我们需要对常见症状或体征有深入的了解,并提供相应的护理教案。
本文通过从浅入深的探讨,向您介绍了泌尿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或体征,并为护理人员提供了一份有价值的教案,帮助他们更好地照顾和管理泌尿系统疾病病人。
一、尿量异常1. 多尿:多尿可能是泌尿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之一,如糖尿病、慢性肾炎等。
护理教案建议检测尿液中的葡萄糖、蛋白质等指标,定期记录尿量以及尿液的颜色和气味。
饮食要合理搭配、均衡,避免过多的咖啡因和酒精摄入。
病人和护理人员要合理安排如厕时间,以减轻病人的不适感。
2. 少尿或无尿:少尿或无尿常见于急性肾衰、尿路梗阻等,可能会导致尿毒症。
护理教案建议密切观察尿量、质地和颜色的变化。
病人应该避免过多摄入盐分和饮水不足,护理人员要定期监测尿液有无血尿、白细胞等异常情况。
二、尿频、尿急、尿痛1. 尿频:尿频可能是尿路感染、膀胱炎等疾病的常见症状之一。
护理教案建议给予适当的饮水量,加强个人卫生习惯,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饮食宜清淡,避免辛辣食物和饮品,如咖啡、茶等。
2. 尿急:尿急可能是泌尿系统疾病如膀胱过度活动、尿道炎等的症状。
护理教案建议病人进行耐心的膀胱训练,尽量延长排尿间隔时间。
避免摄入过多刺激性食物和酒精,保持充足的饮水量。
3. 尿痛:尿痛可能是泌尿系统感染或结石等引起的症状。
护理教案建议饮食宜清淡,避免辛辣食品和饮品,同时病人可以适量摄入含高碱度的饮品,如柠檬水。
多饮水可以帮助稀释尿液,减少尿液对尿道的刺激。
三、腹痛、背痛、恶心、呕吐1. 腹痛:泌尿系统疾病如尿路感染、肾结石等常常伴随腹痛。
护理教案建议给予病人适当的镇痛药物,并观察疼痛的部位、性质和持续时间。
病人应保持适当的卧床休息,避免过度运动。
2. 背痛:背部疼痛可能是肾脏疾病如肾结石、肾积水等的常见体征。
泌尿外科护理常规全精选资料.08年业务培训材料第一节泌尿外科一般护理常规多数泌尿外科疾病常出现排尿异常及血压的变化,除外科一般护理外,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鼓励病人多饮水,但肾功能不全、高血压、青光眼等病人应限制饮水量。
2、观察病人排尿情况、有无尿液颜色改变、尿潴留等异常现象,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3、协助做好各项检查和诊疗。
检查前向病人及家属讲解检查、治疗的目的和可能发生的反应,以消除其思想顾虑,取得配合。
正确采集血、尿标本,确保数据准确,为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4、引流管的护理:(1)妥善固定引流管,确保引流通畅,防止牵拉、打折、受压、脱落及引流液返流。
如有引流不畅,应及时调整引流管的位置,冲洗引流管或重新留置。
(2)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发现引流液异常,应报告医师进行处理。
(3)感染的预防:①留置尿管的男性患者每日用0.2‰碘伏棉球擦试尿道口,女性患者用0.2‰碘伏溶液行会阴冲洗,以去除尿道口及导尿管上的血痂及分泌物,确保尿管及会阴部清洁、干燥,防止尿路逆行感染。
②所有引流袋每日更换,普通导尿管每周更换1次,气囊导尿管可恰当处长更换时间,但不宜超过1个月。
5、病情观察:(1)定时巡视病房,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和心理,满足患者需要。
(2)观察生命体征的变革:入院后每3天测体温、脉搏、呼吸4次,体温在37.5℃以上者,每4小时测量1次,体温正常后每日测量1次;手术前1日到术后第3日每日测4次,体温正常后每日测1次。
定时测量血压,血压高者,积极防治,防止意外发生。
对以肾上腺肿瘤收入院的患者应监测血压,每日2次。
(3)泌尿系外伤的患者有随时发生出血的可能,应密切观察患者脉搏、血压的变化。
尿道断裂合并有骨盆骨折的患者应备硬板床。
可修改编辑精选资料.(4)经泌尿系器械检查、治疗后的患者有可能发生尿频、尿急、尿痛、血尿、无尿、吐逆、寒战、发烧等反应,应按照病情嘱咐并协助患者多饮水,需要时报告医师、按医嘱进行处置惩罚。
泌尿系统疾病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一.肾源性水肿1.水肿是肾小球疾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
按发生机制可分为肾炎性水肿和肾病性水肿。
肾炎性水肿,主要指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而肾小管重吸收功能相对正常造成球管失衡,导致钠水潴留而产生水肿,主要由肾小球肾炎引起;肾炎性水肿多从颜面部开始,重者可波及全身。
肾病性水肿,主要指血浆渗透压降低,液体从血管内进入组织间隙内,产生水肿,多见于肾病综合征;肾病性水肿一般比较严重,多从下肢部位开始,常为全身性、体位性和凹陷性。
2.护理措施及依据:体液过多A.休息:严重水肿应卧床休息,下肢明显水肿者卧床休息时可抬高下肢。
B.饮食护理:钠盐,限制钠盐摄入,予以低盐饮食,每天以2-3g为宜;液体,若每天尿量小于500ml或有严重水肿者需限制水的摄入,每天液体入量应不超过前一天24小时尿量加上不明显失水量(约500ml);蛋白质,若无氮质潴留,可给予0.8-1.0g/(kg*d)的优质蛋白,有氮质血症的水肿病人则应限制蛋白质的摄入,一般给予0.6-0.8g/(kg*d)的优质蛋白,慢性肾衰竭病人需根据GFR来调节蛋白质的摄入量;热量:补充足够热量;注意补充各种维生素。
C.病情观察:记录24小时出入液量,监测尿量变化;定期测量病人体重;监测生命体征;监测实验室检查结果。
D.用药护理:遵医嘱使用利尿剂。
二.尿路刺激征1.尿路刺激征:指膀胱颈和膀胱三角区受炎症或机械刺激而引起的尿频、尿急、尿痛。
2.护理诊断及措施:排尿障碍A.休息B.增加水分的摄入C.保持皮肤黏膜的清洁D.缓解疼痛E.用药护理三.肾性高血压:肾脏疾病常伴有高血压,称肾性高血压。
四.尿异常:尿量异常(少尿、无尿,多尿,夜尿增多);蛋白尿;血尿;白细胞尿、脓尿和菌尿;管型尿。
五.肾区痛:肾区痛系肾盂、输尿管内张力增高或包膜受牵拉所致,表现为肾区胀痛或隐痛、肾区压痛和叩击痛阳性。
多见于肾脏或附近组织炎症、肾肿瘤等。
第二节泌尿系统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
学习目的和要求
掌握泌尿系统常见症状和体征的临床表现
掌握肾源性水肿护理评估、常用护理诊断/合作性问题及其相关因素,以及相应护理措施和依据
1. 肾源性水肿(肾炎性水肿,肾病性水肿)
肾炎性水肿
机制
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肾小管重汲取功能相对正常造成“球-管失衡”肾小球滤过分数(肾小球滤过率/肾血浆流量)下降
水钠潴留水肿
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加重)
肾炎性水肿
特点
早期晨起眼睑、颜面水肿
重者波及全身
指压凹陷不明显
血压可升高
肾病性水肿
肾病性水肿
特点
较严峻
从下肢开始
全身性、体位性、凹陷性
可无高血压及循环瘀血的表现
护理评估
·病史
时刻、诱因、缘故
特点、进展情况
伴随症状
治疗、用药情况
24h出入液量
心理状况
·躯体评估
一般状况:生命体征、精神状况、体重、尿量
水肿:范围、程度、特点
胸腹部检查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尿常规、尿蛋白定性和定量、肾功能、血清电解质B超、静脉肾盂造影、肾活组织检查
护理诊断/问题
体液过多与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致水钠潴留、大量蛋白尿致血浆清蛋白浓度下降有关
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皮肤水肿、营养不良有关
护理措施
1.体液过多
·休息
严峻水肿者卧床休息
采取合适体位
水肿减轻后,可起床活动
·饮食
钠盐:少盐(2~3g/d或酱油10~15ml/d)
液体:依照水肿情况及尿量而定
水肿轻、尿量>1000ml/d——不严格限水
严峻水肿、尿量<500ml/d——限水
量出为入:每日液体自入量=前一天尿量+不显性失水量(500ml)蛋白质:优质蛋白
低蛋白血症无氮质潴留— 1g/(Kg.d)
有氮质血症— 0.6~0.8g/(Kg.d)
慢性肾衰—依照GFR调节蛋白质摄入
热量:足够 30Kcal/(Kg.d)
其他:补充各种维生素
GFR与每日蛋白质摄入量
·病情观看
24h出入液量
体重、水肿情况
生命体征
实验室检查结果
·用药护理
遵嘱使用利尿剂,观看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低钾、低钠血症,低
氯性碱中毒(排钾类),有效血容量不足,耳毒性
监测生命体征,记录24h出入液量,查看电解质及血气分析结果
·健康指导
告知水肿的缘故、限制水钠对水肿消退的重要性及具体要求
嘱按饮食打算进食
指导正确评估水肿变化
用药指导
2.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皮肤护理
衣着柔软、宽松
长期卧床者经常变换体位
保持皮肤清洁
幸免皮肤损伤
肌注时将水肿皮肤推向一侧后进针,拔针后按压;严峻水肿者幸免肌注
·皮肤观看
2. 尿路刺激征(urinary irritation symptoms)
定义:膀胱颈和膀胱三角区受炎症或机械刺激而引起的尿频、尿急、尿痛,可伴有排尿不尽感及下腹坠痛
发生机制:膀胱、尿道粘膜受炎症或机械刺激,紧张度增高
临床表现:尿频、尿急、尿痛
临床意义:常见于尿路感染、结石、肿瘤等
护理评估
·病史
排尿情况
起始时刻,伴随症状
诱因、缘故
治疗、用药情况
心理状况
·躯体评估
精神、营养状况
肾区,输尿管点,尿道口·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尿液检查
影像学检查
常用护理诊断/问题
排尿障碍:尿频、尿急、尿痛与尿路感染所致的膀胱激惹状态有关
护理措施
·休息
卧床,取屈曲位
幸免一切恶性刺激
·增加水份的摄入:多饮水、勤排尿
·保持皮肤黏膜的清洁:注意个人卫生,尤其会阴部清洁
·缓解疼痛
局部热敷或按摩
保持心情愉快
进行一些感兴趣的活动以分散注意力
针灸
·用药护理
遵医嘱给予抗菌药、抗胆碱能药物和口服碳酸氢钠注意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
3. 高血压
按病因分
肾血管性
肾实质性
单侧或双侧肾动脉狭窄
多见
3. 高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