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质量管理学-第1讲-食品质量设计
- 格式:ppt
- 大小:1.94 MB
- 文档页数:58
食品质量一、质量特性的定义:质量特性是指产品所具有的满足用户特定需求的,能体现产品使用价值,有助于区分和识别产品的,可以描述或可以度量的基本属性二、食品质量特性:1、功能性:饱腹、营养、保健等2、经济性:成本、价格、运输费用、保藏费用3、可信性:保藏保存期限4、安全性:安全、卫生、无毒无害5、适应性:包装、保藏、口味符合人们习惯等6、时间性:新鲜不新鲜三、质量概念本身还具有经济性、广义性、时效性和相对性等特点四、食品质量的重要性:1、食品质量关乎人民的健康2、食品质量影响着国家的经济发展3、食品质量影响到消费者对政府的信任4、食品质量问题威胁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食物中毒事件、食品污染事件所造成的社会恐慌、社会不满的危害性极大五、质量环:它是对产品质量的产生、形成和实现过程进行的抽象描述和理论概括。
这一过程一系列活动一环扣一环,互相制约、互相依存。
过程不断循环,每循环一次就意味着产品质量的一次提高。
任何产品形成的基本遵循这样的过程:市场调研、产品研发、生产设计、采购、生产制造、检验、包装、储存、运输、销售、服务、营销和市场调研食品质量管理一、管理的基本功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二、质量管理的发展阶段:1、质量检验阶段(20世纪初及40年代)2、统计质量控制(SQC)阶段(20世纪40年代至50年代)3、全面质量管理(TQM)阶段(20世纪50年代今)全面质量管理: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相关方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一种管理途径。
相关方:指本组织所有者、员工、供方、合作伙伴或社会。
(8大原则:1、以顾客为中心2、领导的作用3、全员参与4、过程方法5、系统管理6、持续改进7、以事实为基础8、互利的供方关系内涵:以顾客需求为中心,坚持不断改进,向员工授权全员参与,改进组织中每项工作的质量,精确的度量)三、朱兰质量“三部曲”1、质量计划:明确顾客、明确顾客需求、开发满足顾客需求的产品特征、开发工艺、交付生产工艺2、质量控制:评价产品性能、与设计目标比较、采取纠偏措施3、质量改进:建立改进的基础条件、确定改进项目、建立项目组、为小组提供资源、培训和激励以便诊断原因、弥补损失、建立控制四、戴明循环----PDCA循环(全面质量管理的工作方法)4个阶段:PLAN------第一阶段是策划DO------第二阶段是实施CHECK-----第三阶段是检查ACTION-----第四阶段是行动、处置PDCA的8大步骤:分析现状找出问题、分析产生的问题的原因、找出主要原因、拟定措施制定计划、执行措施计划、检查工作调查效果、标准化固定成绩、遗留的转入下期戴明循环的特点:1、周而复始,不断循环。
食品工业企业全面质量管理第一节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和要求一、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食品工业企业的全面质量管理就是对食品质量管理内容和任务的概括和总结,是食品质量管理更高层次的发展。
全面质量管理,简称TQC(Total Quality Control),最先起源于美国。
1924年,美国贝尔电话实验室的休哈特(W.A.Shewhart)创造了质量控制图;1961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质量管理部部长费根堡姆(A.V.Feigenbaum)首先提出了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并在一些工业发达国家开始推行。
60年代后期,日本又有了新的发展。
经过多年的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全面质量管理现在已成为一门边缘科学。
所谓全面质量管理就是企业全体人员参加的质量管理,全过程实行控制的质量管理。
即是企业全体职工及有关部门同心协力,把专业技术、经营管理,数理统计和思想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起产品的研究设计、生产制造、售后服务等活动全过程的质量保证体系,为确保产品质量,满足用户需要,多快好省地进行研制、生产、销售和服务等一整套质量管理工作。
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核心是强调提高人的工作质量,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达到全面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目的。
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特点就是改革过时的,传统的管理方法;把过去的消极的事后检验和把关为主转变为积极的预防和改进为主,从管结果变为管因素,把影响质量的诸因素查出来,抓住主要矛盾,依靠科学管理的理论、程序和方法,使生产的全过程都处于控制状态,从少数人管理质量改为发动全员、全部门参加质量管理;从只重视产品质量,改为不仅保证产品质量,而且更重视服务质量、工作质量和降低成本,从凭经验管理质量改为运用统计分析,用数据说话来控制质置,从以国家标准来衡量产品质量改为最终以用户意见,使用价值作为标准。
从而使质量控制、生产指挥、经营管理都发生新的变化,推动企业各个方面的工作。
在振兴中华、建设四化之际,探索和推行适合我国国情的全面质量管理,特别具有重大的意义。
食品安全与质量管理摘要: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
食品安全问题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食品安全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
本文主要阐述了我国食品安全隐患,强调了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并针对如何进行食品质量管理,提出具体措施。
关键字:食品安全隐患,质量管理重要性,具体措施食品质量安全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问题,如今食品质量安全问题事件频频爆出,阜阳大头娃娃奶粉、苏丹红事件、三鹿奶粉结石宝宝问题、染色馒头问题、明胶重金属超标、“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等事件,已严重影响和威胁到国民的健康与生命,食品安全已经成为亟需解决的重大民生问题。
接连不断的食品安全事件,折射出我国食品产业的种种不足。
[1]1.我国食品安全隐患1.1传统安全隐患1.1.1化学污染①农用化学品残留为了提高产量或减少农畜产品的发病率以及提高饲料利用率等,化肥、农药、兽药、激素、抗生素等农用化学品的大量非法或违规使用,使农产品和畜产品等食品生产原材料。
对人体有害物质的残留量增加,从源头上给食品安全带来了极大的隐患。
农药、兽药、激素和生长调节剂使用不当或非法使用,所生产的农产品、畜禽产品和水产品不经必要的处理直接上市或用作食品生产原料,人们食用后,不仅对人体健康造成直接危害,还导致人畜共患病和疫病的增加。
1999 年广东省发生的46名学生使用带有甲胺磷农药残留的“蔬菜”中毒事件以及2001 年杭州市民食用含有“瘦肉精”的猪肉中毒事件、敌百虫腌制咸鱼、罗非鱼中的含有孔雀石绿等事件均为违规或非法使用农用化学品,引发了及其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2]。
另外,我国因为畜禽肉长期因畜药残留问题和茶叶农药残留问题而出口受阻,导致我国农产品加工企业受到了极大的损失。
②重金属污染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工业生产企业也越来越多,但是由于一味追求经济效益,对环境保护和废弃物处理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导致工业废水和废弃物污染了食品原材料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在我国1200 条河流中,850条江河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130多个湖泊和近海区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富营养化问题,在工业污染物中尤以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污染最为严重。
食品质量一、质量特性的定义:质量特性是指产品所具有的满足用户特定需求的,能体现产品使用价值,有助于区分和识别产品的,可以描述或可以度量的基本属性二、食品质量特性:1、功能性:饱腹、营养、保健等2、经济性:成本、价格、运输费用、保藏费用3、可信性:保藏保存期限4、安全性:安全、卫生、无毒无害5、适应性:包装、保藏、口味符合人们习惯等6、时间性:新鲜不新鲜三、质量概念本身还具有经济性、广义性、时效性和相对性等特点四、食品质量的重要性:1、食品质量关乎人民的健康2、食品质量影响着国家的经济发展3、食品质量影响到消费者对政府的信任4、食品质量问题威胁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食物中毒事件、食品污染事件所造成的社会恐慌、社会不满的危害性极大五、质量环:它是对产品质量的产生、形成和实现过程进行的抽象描述和理论概括。
这一过程一系列活动一环扣一环,互相制约、互相依存。
过程不断循环,每循环一次就意味着产品质量的一次提高。
任何产品形成的基本遵循这样的过程:市场调研、产品研发、生产设计、采购、生产制造、检验、包装、储存、运输、销售、服务、营销和市场调研食品质量管理一、管理的基本功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二、质量管理的发展阶段:1、质量检验阶段(20世纪初及40年代)2、统计质量控制(SQC)阶段(20世纪40年代至50年代)3、全面质量管理(TQM)阶段(20世纪50年代今)全面质量管理: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相关方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一种管理途径。
相关方:指本组织所有者、员工、供方、合作伙伴或社会.(8大原则:1、以顾客为中心2、领导的作用3、全员参与4、过程方法5、系统管理6、持续改进7、以事实为基础8、互利的供方关系内涵:以顾客需求为中心,坚持不断改进,向员工授权全员参与,改进组织中每项工作的质量,精确的度量)三、朱兰质量“三部曲”1、质量计划:明确顾客、明确顾客需求、开发满足顾客需求的产品特征、开发工艺、交付生产工艺2、质量控制:评价产品性能、与设计目标比较、采取纠偏措施3、质量改进:建立改进的基础条件、确定改进项目、建立项目组、为小组提供资源、培训和激励以便诊断原因、弥补损失、建立控制四、戴明循环--——PDCA循环(全面质量管理的工作方法)4个阶段:PLAN—-——--第一阶段是策划DO-——--—第二阶段是实施CHECK-----第三阶段是检查ACTION----—第四阶段是行动、处置PDCA的8大步骤:分析现状找出问题、分析产生的问题的原因、找出主要原因、拟定措施制定计划、执行措施计划、检查工作调查效果、标准化固定成绩、遗留的转入下期戴明循环的特点:1、周而复始,不断循环。
食品质量与安全管理质量特性是指产品所具有的满足用户特定(明确和隐含的)需要的,能体现产品使用价值的,有助于区分和识别产品的,可以描述或可以度量的基本属性。
不同种类的产品具有不同的质量特性,根据产品的种类,可分为有形产品质量特性、服务质量特性、过程质量特性和工作质量特性四类。
1.有形产品质量特性(1)功能性指产品满足使用要求所具有的功能。
功能性包括外观功能和使用功能两个方面。
外观功能包括产品的状态、造型、光泽、颜色、外观美学等。
使用功能包括食品的营养功能、感官功能、保健功能、包装物的保藏功能等。
传统的食品功能一般具有:一是维持生命的功能,即基本营养功能;二是给人以嗅觉、味觉和触觉的功能,即感官功能。
21世纪食品的功能性既包括基本营养功能、娱乐感官功能,又包括特殊的生理功能三个方面。
功能性食品是指具有特定营养保健功能的食品,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食品。
功能性食品除营养(一次功能)和感官(二次功能)之外,还具有调节生理活动(三次功能)。
(2)可信性指产品的可用性、可靠性、可维修性等,即产品在规定的时间内具备规定功能的能力。
(3)安全性指产品在制造、贮存、流通和使用过程中能保证对人身和环境的伤害或损害控制在一个可接受的水平。
(4)适应性指产品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外界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5)经济性指产品对企业和顾客来说经济上都是合算的。
(6)时间性指在数量上、时间上满足顾客的能力。
食品安全:1996年WHO定义:对食品按其原定用途进行制作、食用时不会使消费者健康受到损害的一种担保。
食品卫生:为确保食品安全性和适用性在食物链的所有阶段必须采取的一切条件和措施。
食品质量:指食品满足消费者明确的或者隐含的需要的特性。
绝对安全性,被认为是指确保不可能因食用某种食品而危及健康或造成伤害的一种承诺,即食品应绝对没有风险。
相对安全性,被定义为一种食物或成分在合理食用方式和正常食量的情况下不会导致对健康损害的实际确定性。
HACCP食品质量管理体系——原理和实施方法简介课程目录HACCP的定义HACCP的产生和发展历程HACCP与ISO9000的关系HACCP的基本原理——7大原则HACCP计划的编写和验证我国实施HACCP的必要性HACCP的定义HACCP是英文Hazard Analysis and Critical Control Point的缩写,意思是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它是控制食品安全经济而有效的管理体系。
国际标准CAC/RCP-1《食品卫生通则》1997修订第三版对HACCP的定义是:鉴别、评价和控制对食品安全至关重要的危害的一种体系;HACCP的产生和发展历程HACCP产生和发展的原因HACCP的特点HACCP的优缺点;HACCP的发展历程HACCP的发展趋势HACCP产生和发展的原因HACCP的产生与发展与现代食品安全有关;与欧美发达国家对HACCP发展与应用的大力推动有关;HACCP的特点改变了以最终检验为主的传统控制观念,是从原料到消费每一个关键环节全面控制的控制体系;分析食品中的危害,达到控制危害的目的,保证食品的安全;适用于食品、饮品行业;HACCP的优缺点、优点:1、最大优点就在于它是一种系统性强、结构严谨、理性化、有多向约束、适应性强而效益显著的预防为主的质量保证方法。
2、运用恰当则没有任何方法或体系象它那样能提供相同程度的安全性和质量保证,而HACCP 的日常运行费用要比靠大量抽样检验的方式少的多。
3、在问题出现之前就可采取纠正措施,因而是积极主动的控制;4、通过易于监视的特性如时间、温度和外观实施控制;5、在需要时能采取及时的纠正措施,进行迅速控制;6、与依靠化学分析、微生物检验进行控制相比较,费用低廉;7、由直接专注于加工食品的人员控制生产操作;8、由于控制集中在生产操作的关键点,就可以对每批产品采取更多的保证措施;9、HACCP能用于潜在危害的预告;10、HACCP涉及到与产品安全性有关的各层次的职工,包括非技术性的人员。
《食品质量控制与管理》复习题附答案全《食品质量控制与管理》复习题一名词解释食品食品安全质量食品质量食品卫生质量控制 D值二填空1食品是指各种供人食用或引用的原材料或成品,以及按照传统解释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但是不包括以治疗为目的的物品。
2食品安全要求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
3)食品质量特性包括明确特性和隐含特性两方面。
4食品卫生是指为防止食品在生产、收获、加工、贮藏、销售等环节被有害物质污染,使得食品质地良好、有益于人体健康所采取的各项措施。
5对于产品、生产过程或系统进行控制时,首先要了解质量波动。
质量波动包括一般波动和特殊波动。
6确定检验数量的方法有:全检和抽样检验。
7质量控制技术包括两大类:抽样检验和过程质量控制。
8 质量控制的最关键有两点:质量控制系统的设计和质量控制技术的选用。
9 GMP的具体内容包括人员、设计与设施、原料与成品的贮存和运输、生产过程、品质管理、卫生管理。
10 4M1E指的是原料、厂房和机械设备、人员、方法、环境。
11食品检验包括原料检验、过程检验、成品检验。
12 对照度有特殊要求的生产部位可设置局部照明。
厂房应有应急照明设施。
13 进入洁净区的空气必须净化,并根据生产工艺要求划分空气洁净级别。
14洁净区内的空气的微生物数和尘粒数应定期检测,结果应记录存档。
15 洁净区的窗户、天棚及进入室内的管道、风口灯具与墙壁、天棚的连接部位均应密封。
16 洁净区的温度和相对湿度与食品生产工艺要求相适应。
无特殊要求时,温度应控制在 18—26 ℃,相对湿度应控制在 45—65 %。
17洁净区内安装的水池、地漏不得对食品生产污染。
18不同洁净级别的洁净区之间的人员及物料出入,应有防止交叉污染的措施。
19为了控制粉尘飞扬,厂房必要时应有防尘和捕尘设施。
20与食品直接接触的干燥用空气、压缩空气和惰性气体应经净化处理,符合生产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