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绿色记事本_教案
- 格式:pdf
- 大小:91.75 KB
- 文档页数:3
四年级下册语文《绿色记事本》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绿色记事本》的主要内容和主题。
学习生字词并能够正确书写和运用。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学会通过课文中的线索,推测故事情节的发展。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理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学会珍惜资源,提倡绿色生活。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绿色记事本》是一篇描写环保主题的短文,通过一个小学生使用绿色记事本的经历,引发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思考。
2.2 生字词学习: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包括:绿色、记事本、环保、资源、珍惜等。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主题。
学生能够正确书写和运用生字词。
学生能够通过课文中的线索,推测故事情节的发展。
3.2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环保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学生能够通过课文中的细节,理解绿色记事本的含义。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环保的图片,引起学生对环保话题的兴趣。
4.2 朗读课文:学生集体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和情感。
4.3 学习生字词:学生自主学习生字词,并通过组内讨论来巩固记忆。
第五章:作业与评价5.1 作业:学生回家后,写一篇关于环保的小短文,可以是关于如何保护环境,或者自己身边的环保行动等。
5.2 评价:通过学生的作业,评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程度,以及对环保意识的培养。
第六章:教学拓展6.1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实践绿色生活,例如节约用水、减少使用一次性产品等。
6.2 分享与展示:每个小组选择一种环保行动,制作海报或小视频进行展示,并分享给全班同学。
第七章:课堂小测7.1 选择题:设计一些关于课文内容的选择题,测试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7.2 答案讨论:学生集体讨论答案,教师进行讲解和解析。
第八章:课堂总结8.1 重点回顾: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包括生字词的学习和课文内容的理解。
语文(S)教学设计教材:语文(S)四年级下册课文:12* 绿色记事本板块:教学设计—教案设计思路:本课是略读课文,内容浅显易懂,写的又是一些生活小事,贴近儿童的认知世界。
教学时应放手以学生自学为主,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抓住重点问题,进行阅读探究。
了解小奥茨记事本的内容之后,设疑继续深入探究,联系生活实际,进而体会到环保就在我们身边,人人争当环保“小卫士”!教学目标:1.认识“供、耗、捐、购、臭、簿、限”等7个生字。
2.朗读课文,理解小奥茨和他的同学的“绿色记事本”上记录的内容。
学写环保日记。
3.教育学生保护环保要从小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自觉养成保护环境的习惯。
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理解小奥茨和他的同学的“绿色记事本”上记录的内容,知道孩子们在保护环境方面做了些什么,有些什么感想。
教学难点:组织学生合作学习,在交流的基础上解决问题。
课前准备:1.生词卡片。
2.让学生了解环保小知识。
3.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 课时教学过程:五、板书设计2 只拣儿童多处行颐和园门知春亭畔儿童多处就是春湖面湖边玉澜堂(花儿——儿童)第三课时一、导入“同学们,春天在哪里呢?”你有没有新的发现?指名回答:春天在儿童多的地方!春天在儿童身上!二、学习第九自然段(一)齐读第九自然段。
(二)进行句式变换,理解句意。
出示句子:1.当你春游的时候,记住“只拣儿童多处行”,是永远不会找不到春天的!2.你能把句子换个说法,不改变原意吗?学生练习,并且读句子。
(展示课件第十四屏)(三)为什么“只拣儿童多处行”,就能找到春天?因为儿童就是最美好的人间春光。
板书儿童是最美的春光三、拓展延伸1.冰心曾经说过:世界上最大的是儿童,除了宇宙之外还是儿童。
同学们,我们就带着冰心奶奶对儿童特殊的爱的情感,一起走进冰心的世界。
(“有了爱就有了一切”这是冰心老人常说的一句话,这句话已永远镌刻在她的墓碑上!她曾说:“我们生命的道路,如同一道小溪,从浅浅的山谷中,缓缓地、曲折地流以“只拣儿童多处行”来结束全文,既落实了教学重点,又能首尾呼应。
语文(S)教学设计教材:语文(S)四年级下册课文:12* 绿色记事本板块:教学设计—教案设计思路:本课是略读课文,内容浅显易懂,写的又是一些生活小事,贴近儿童的认知世界。
教学时应放手以学生自学为主,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抓住重点问题,进行阅读探究。
了解小奥茨记事本的内容之后,设疑继续深入探究,联系生活实际,进而体会到环保就在我们身边,人人争当环保“小卫士”!教学目标:1.认识“供、耗、捐、购、臭、簿、限”等7个生字。
2.朗读课文,理解小奥茨和他的同学的“绿色记事本”上记录的内容。
学写环保日记。
3.教育学生保护环保要从小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自觉养成保护环境的习惯。
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理解小奥茨和他的同学的“绿色记事本”上记录的内容,知道孩子们在保护环境方面做了些什么,有些什么感想。
教学难点:组织学生合作学习,在交流的基础上解决问题。
课前准备:1.生词卡片。
2.让学生了解环保小知识。
3.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第萧山杨梅简介萧山盛产杨梅,时在夏至前后,故有“夏至杨梅满山红,南山数过是湘湖”之谚语。
杨梅不但鲜甜可口,而且誉满中外,特别是江浙沪一带。
萧山从古到今还有一定的“杨梅文化”。
相传萧山杨梅原叫红梅,早先虽是江南鲜果,鲜嫩可爱,但名气并不大。
至唐朝,有位王尚书,回萧探亲,正好夏至前后,亲眷送了他一篮红梅。
吃吃味道鲜美,看看实在可爱,心想何不回朝时带一点去,朝贡当今皇上和娘娘呢!翌日,王尚书亲自进山,采办了上好的红梅,垫好果叶嫩草装好箩筐,日夜兼程前往京城。
时值天宝年间,唐明皇李隆基正与娘娘杨贵妃相对弈棋,却有王尚书江南美果进献,即命高力士托盘上来,水淋红嫩,即刻品尝,这一尝可把皇上和贵妃吃出胃口来了。
速传王尚书,此果为何名?王尚书是萧山人,头脑灵活,随机应变曰:“此果盛产永兴,即是皇上新命名之萧山县,但尚无果名,求陛下亲赐一名。
皇帝哈哈大笑曰:此果色美,味美,贵妃又吃得好美,就赐名为杨梅吧!从此朝廷年年进贡萧山杨梅。
四年级下册语文《绿色记事本》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1. 能够理解课文《绿色记事本》的主要内容和情感表达。
2. 能够掌握一些生词和短语,并正确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1.2 技能目标1. 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进行适当的表情和语调处理。
2. 能够通过课文内容,培养观察自然、关注环境保护的意识。
1.3 情感目标1. 能够体验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情感。
2. 能够激发学生对环境保护的关注和行动。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简介《绿色记事本》是一篇描写大自然美好景色和环境保护重要性的散文。
课文通过描述一片绿色的森林和其中各种生物的生活,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环境保护的呼吁。
2.2 生词和短语绿色记事本:一种环保型的笔记本,用来记录生活和思考。
森林:一片覆盖着树木的地区,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栖息地。
生物:指所有生命体,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环境保护:指采取各种措施来保护自然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活动。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课文《绿色记事本》的阅读与理解。
生词和短语的掌握和运用。
3.2 教学难点对课文中所表达的自然环境保护意识的理解和实践。
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语言和观点,进行相关的写作和表达。
第四章:教学方法与手段4.1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通过提问和思考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使用情景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料,创设相关的教学情境。
4.2 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课件和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课文内容。
利用绿色植物等实物,让学生亲身体验自然的美好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第五章:教学安排与步骤5.1 教学安排每节课时:40分钟总共课时:2课时5.2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1. 导入:通过展示绿色植物和自然环境的图片,引起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 阅读理解:学生自读课文,回答相关问题,理解课文内容和情感表达。
3. 生词学习:学生学习并掌握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进行相关的练习和运用。
《绿色记事本》教学设计12.绿色记事本辽宁省盖州市长征小学许爽教材内容:小学语文S版第八册12课课型:阅读课文教材分析: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讲的是小奥茨的老师发给孩子们一本“绿色记事本”,用来记录一些环保行为和想法。
通过这种写环保日记的形式,让孩子们自觉养成保护环境的习惯,并从生活中学习环保知识。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明白环保要从小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教育学生养成保护环境的习惯。
教学目标:1、认识“供、耗”等7个生字。
2、理解小奥茨和他同学的“绿色记事本”上记录的内容。
学写环保日记。
3、教育学生保护环保要从小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自觉养成保护环境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1)说说这个本子为什么叫“绿色记事本”。
(2)理解“这样自觉地严于律己,让大人们也不禁肃然起敬”这句话的意思。
学情分析:本课是一篇略读课文,文章内容浅显易懂,写的又是一些生活小事,贴近儿童的认知世界,教学时应放手以学生自学为主。
师:因为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书后没有要求我们会写的一类生字,只有要识记的二类字,现在我就把它和你想推荐的词语合在一起来解决。
好。
谁先来说,你想推荐给大家的词语。
师:现在看黑板,我们把这些词语快速地读一遍。
师:现在,把这些词语整理到课堂笔记中。
三、默读课文,探究内容(一)现在我们再把这些词语带进课文中,再读课文看看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二)出示阅读要求:师:现在就带着这些问题再读课文,到文中去寻找答案,边读边勾画,读懂的地方可以做批注汇报:谁来说一下你找到的答案师:板:封面用途原料内容用途:师:看一下这段话,不知道大家发现没,这段话中运用了一些关联词语,找一下→是什么?(不是……也不是……更不是……而是……)。
平时经常用的关联词语都是由2个词语组成的→而这段话中的关联词语却都由4个词语组成。
观察一下,句子有什么关系?你能不能仿照这段话用这但关联词语说一段话,同桌练习说一下。
12*.绿色记事本教学目标:1、认识“供、耗”等7个生字。
2、理解小奥茨和他同学的“绿色记事本”上记录的内容。
学写环保日记。
3、教育学生保护环境要从小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自觉养成保护环境的习惯。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1、理解小奥茨和他同学的“绿色记事本”上记录的内容。
2、知道孩子们在保护环境方面做了些什么,有些什么感想。
教学难点: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在交流的基础上解决问题。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等。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新课。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2、师生共同评价学生朗读情况。
3、幻灯片出示本课生字词。
4、指名认读生字,并做到口头组词。
5、学生轻声自由朗读课文,找出你最感兴趣的句子,并在句子旁边写出自己的感受。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以小组为单位,小组讨论: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事什么事?2.反馈学习情况。
《绿色记事本》这篇课文讲述了在新学期,学校在注册的时候,给每个学生一本绿色记事本,专门用来记录有关“环保”的行为和想法。
小奥茨和他的同学们都做了详细的记录,同学们互相传阅了自己的记事本,这样做,学生们自觉地保护环境了。
3.讨论分段。
四.学习课文。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2、师生共同评价朗读情况。
3、出示学习提纲:(1)什么是“绿色记事本”?,它有什么作用?((2)小奥茨的绿色记事本里记录了些什么?(3)你认为他做的最“与众不同”的事情是什么?(4)小当娜煮鸡蛋的新方法你了解了吗?(5)费格小朋友的什么做法让大人们都肃然起敬?(6)学习课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4、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自学,小组内先互相交流。
5、反馈学习情况。
绿色记事本是用再生纸制成的,原料是废纸和垃圾,因而不用耗费大量的木材。
作用:给学生专门记录环保行为和想法。
五.总结。
1.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学了这篇课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3.你喜欢他们的绿色记事本吗?为什么?4.学了这一课,你想说些什么吗?(学生自由发言)六.布置作业。
语文(S)教学设计教材:语文(S)四年级下册课文:12* 绿色记事本板块:教学设计—教案设计思路:本课是略读课文,内容浅显易懂,写的又是一些生活小事,贴近儿童的认知世界。
教学时应放手以学生自学为主,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抓住重点问题,进行阅读探究。
了解小奥茨记事本的内容之后,设疑继续深入探究,联系生活实际,进而体会到环保就在我们身边,人人争当环保“小卫士”!教学目标:1.认识“供、耗、捐、购、臭、簿、限”等7个生字。
2.朗读课文,理解小奥茨和他的同学的“绿色记事本”上记录的内容。
学写环保日记。
3.教育学生保护环保要从小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自觉养成保护环境的习惯。
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理解小奥茨和他的同学的“绿色记事本”上记录的内容,知道孩子们在保护环境方面做了些什么,有些什么感想。
教学难点:组织学生合作学习,在交流的基础上解决问题。
课前准备:1.生词卡片。
2.让学生了解环保小知识。
3.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第语文(S)教学设计教材:语文(S)四年级下册课文:14 陈嘉庚办学板块:教学设计—教案设计思路:本课教学中搭建阅读平台,帮助学生结合生活、情感,让“文心融我心”,与文字为友,抓住人物的语言、神情、心理、行动描写的句子,让学生在读中理解,加深理解,在学得充分、学得深刻的前提下,体验人物的爱国情,领悟这种情感是怎样表达出来的,并进行语言积累,从而达到语言和精神的共舞。
精心设疑,让学生多角度的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求异性思维,在学习中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教学目标:1.读懂课文,弄清陈嘉庚为什么要办学,他是怎么说的,是怎样办学的,体会陈嘉庚的爱国精神,激发学生爱国情感。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要求会认“侨、涉、耽、赚、范”5个生字,会写“袖、涉、隆、蓄、犹、豫、赚、范、欺、侮”10个字,掌握“远涉重洋、兴隆、犹豫、赚钱、师范、欺侮”等词语。
语文(S)教学设计
教 材:语文(S)四年级下册
单 元:12 绿色记事本
板 块:教学设计—教案
设计思路:
本课是略读课文,内容浅显易懂,写的又是一些生活小事,贴近儿童的认知世界。
教学时应放手以学生自学为主,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抓住重点问题,进行阅读探究。
了解小奥茨记事本的内容之后,设疑继续深入探究,联系生活实际,进而体会到环保就在我们身边,人人争当环保“小卫士”!
教学目标:
1.认识“供、耗、捐、购、臭、簿、限”等7个生字。
2.朗读课文,理解小奥茨和他的同学的“绿色记事本”上记录的内容。
学写环保日记。
3.教育学生保护环保要从小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自觉养成保护环境的习惯。
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理解小奥茨和他的同学的“绿色记事本”上记录的内容,知道孩子们在保护环境方面做了些什么,有些什么感想。
教学难点:组织学生合作学习,在交流的基础上解决问题。
课前准备:
1.生词卡片。
2.让学生了解环保小知识。
3.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设计说明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引入课题
1.课前谈话。
同学们都见过记事本吧,有一个小朋友叫小奥茨,在新学期开始时,他得到了一本记事本,这是一本与众不同的记事本。
你们想看一看吗?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这篇课文。
(板书课题)
2.质疑课题。
看到课题你想到了什么问题?
读题,据题质疑,引起学习兴趣。
(1)为什么叫绿色记事本?颜色是绿色的吗? (2)谁给他的记事本?为什么要给他?
(3)这本“绿色记事本”中记录了什么内容?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一)同学们提了很多问题,这些问题都提到很好,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自己先读读课文吧!
自读提示:(展示课件第三屏)
1.认真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本课的生字。
2.边读,边想课文中关于“绿色记事本”写了什么内容?
(二)学生自由读课文。
(三)汇报读文,检查自学情况。
1.读音:供 濒临 捐 攒 臭 簿 耗 购 限
2.理解词语:
耗费 濒临灭绝 购物 收支簿 限额
3.读了课文,你们的问题解决了吗?你知道了什么?
三、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1.老师给他的“绿色记事本”很有特点,谁来读一读,你觉得这样的记事本怎样?喜欢吗?读出感情来。
2.这个记事本还有什么特别之处?
3.说一说为什么叫它“绿色记事本”?
4.小结。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指名说一说小奥茨的绿色记事本有什么特别之处?
2.导入:小奥茨和他的同学们在这绿色的记事本上都记录了些什么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二、默读课文,继续探究
(一)学习三到十自然段。
1.围绕“你喜欢小奥茨和他同学的绿色记事本吗”这个问题来进行合作学习。
默读课文,在小组里说说小奥茨和他同学的“绿色记事本”上记录了一些什么内容,孩子们在环保方面有一些什么好的做法,然后说说自己的感想。
(1)出示自学提示。
(展示课件第四屏)
*小奥茨的“绿色记事本”上记录了一些什么内容?
*你喜欢小奥茨的“绿色记事本”吗?为什么?
(2)小组交流。
设计本环节,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自学生字能力
引导理解绿色记事本的特别之处。
从开始的老师引导学,到小组讨论,到学生自学,循序渐进引导学生,培养、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2.全班交流。
(引导学生学习奥茨及他的同学时时保护环境、处处保护环境的好习惯。
)
(1)小奥茨的“绿色记事本”上记录了一些什么内容?
(课件展示第五屏步骤一至六)
(2)你觉得小奥茨记事本的内容有什么特点?你认为他哪件事做得最让你欣赏?把你喜欢的内容读给大家听。
(二)学习最后三个自然段。
当老师表扬小奥茨的记事本时,他得意洋洋,可
是,当他看了其他人的记事本后,就不敢“翘尾巴”了,这是为什么?自读课文,找找答案。
1.小奥茨为什么不再骄傲了?你从哪读出来的?
2.让他佩服的两名同学的记事本记录了什么特别的内容?
3.了解了这些学生的“绿色记事本”中的内容,你有什么感想?
4.现在,你能说一说它为什么叫“绿色记事本”吗?你喜欢“绿色记事本”吗?
三、总结全文
小奥茨的“绿色记事本”记录的虽然是生活中
的小事,但可以看出环保意识已经在他心中留下了烙印。
我们也应该向他学习,从现在开始树立环保意识,在实践中努力争当一名优秀的环保小卫士。
四、拓展训练
在我们的生活中,关于保护环境,节约能源,又有哪些好办法呢?
(展示课件第六至九屏)
交流平时在环保方面的所见、所闻、所感,及生活中的小窍门。
五、布置作业
1.写一篇环保日记。
2.搜集生活中节约能源的小窍门,以小组为单位制作一期环保小报。
板书设计:
12 绿色记事本
“绿色”―――――“环保”
记事本封面 记录内容 制作材料
节约能源、保护环境
人人争当环保“小卫士”
了解了小奥茨记事本的内容之后,设疑引导继续深入探究,体会环保就在我们身边,我们应该增强环保意识。
在交流中学习关于环保节能的一些知识,动员全体学生都参与到环保行动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