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谈中学历史“情景·实践”教学法
- 格式:docx
- 大小:14.27 KB
- 文档页数:3
初中历史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运用情境教学法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通过创设真实或虚拟的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教学方法。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情境教学法可以提供情境化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与人物,并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以下是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法的一些具体方法和案例:一、角色扮演法角色扮演法是情境教学法的一种常用方法,通过让学生扮演历史人物的角色,使他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事件,深入了解历史人物的思想和背景,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历史。
在教授中国古代史时,可以让学生分组扮演不同的历史人物,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互相交流和展示各自的观点和经历。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历史人物的了解和认识,还能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历史场景模拟法历史场景模拟法是通过创设真实或虚拟的历史场景,让学生亲身参与体验历史事件或时代的特点和背景,从而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在教授二战时期的历史时,可以让学生分组模拟各个国家或角色,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参与二战的军事行动、外交谈判等,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二战时期的各种冲突和矛盾,以及战争对各个国家和人民的影响。
三、探究学习法探究学习法是情境教学法的核心方法之一,即通过问题导入和解决问题的方式,让学生主动探索历史事件和人物,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授文艺复兴时期的历史时,可以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文艺复兴的发生创造了新的历史时期?”然后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互相交流、展开讨论等方式,自主探索文艺复兴的原因和意义,形成自己的观点并进行展示和辩论。
这样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文艺复兴的理解,还能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情境化教学设计情境化教学设计是将历史知识和情境相结合,通过设计情境化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学习的能力。
在教授近代中国史时,可以设计一个情境化的学习活动,让学生扮演当时的新闻记者,通过采访和调查的方式了解清朝的衰落和辛亥革命的兴起,然后撰写新闻报道,向全班展示自己的成果。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运用一、情境教学法的概念及特点情境教学法是指教师利用真实的情境,通过模拟、角色扮演等方式使学生处于一个真实的环境中,从而达到教学目的的一种教学方法。
它的主要特点包括:真实性、情景性、交互性和综合性。
通过情境教学法,学生可以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学习,能够更快地吸收知识、培养能力,提高学习效果。
历史教学是一门注重实际情况和事实的学科,而情境教学法正是基于真实情境的一种教学方法,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具有非常好的适用性。
特别是在教学的历史事件和人物等方面,利用情境教学法进行教学能够增加学生的参与感和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效果。
1. 模拟历史事件可以利用情境教学法进行模拟历史事件的教学。
比如在讲解一些历史事件的时候,可以让学生扮演历史人物,通过角色扮演来模拟历史事件的发生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的内在逻辑和发展规律。
可以让学生通过情境教学法扮演历史人物,模拟历史人物的生活、思想、行为等,从而更深入地了解历史人物的形象和内涵,加深对历史人物的理解和记忆。
3. 制定历史情境任务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历史情境任务,让学生在特定的历史情境中进行思考、讨论和行动,从而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实践能力。
4. 角色扮演利用情境教学法进行角色扮演式的学习,让学生扮演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中的参与者,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历史事件,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体验感。
四、初中历史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意义1. 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情境教学法进行历史教学能够增加学生的学习参与感和兴趣,激发他们对历史的热爱和好奇心。
3.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实践能力情境教学法能够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实践能力,使他们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历史事件的内涵和意义。
4. 提高历史教学的效果情境教学法能够使学生更快速地吸收和掌握历史知识,提高历史教学的效果,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历史知识。
1. 教师角色的重要性在利用情境教学法进行历史教学时,教师的角色非常重要,需要教师起到引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促进学生思考的作用。
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法的实践研究一、前言情境教学法是指通过营造一个符合学习目标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以达到目的。
此法符合人类认知与学习规律,尤其适合历史学科的学习,因为历史学科是一个涉及历史情境、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等维度的学科。
本文针对初中历史课堂进行情境教学法的实践研究,旨在提升学生历史学科认知质量和教学效果。
二、情境教学法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1. 营造历史情境历史学科具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多种维度,因此情境教学法可以通过模拟历史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认知历史事件。
比如,通过在课堂上呈现古代战场、宫廷生活、城市建设等情境,让学生亲身感受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情感、思想和行为。
2. 利用故事讲解历史许多历史事件和人物都有着丰富的情感色彩和戏剧性元素,通过故事情境来讲解历史可以使学生更容易记忆并深入理解相关知识点。
比如,在讲解楚汉战争时,可以通过讲述项羽、刘邦的故事情节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记忆。
3. 模拟历史人物的行为通过模拟历史人物的行为和情感,可以让学生更深刻地领会历史人物的性格和眼界。
比如,在讲解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时,可以让学生通过头脑风暴的方式模拟苏格拉底提出问题和引导对话的行为,从而更好地理解他的哲学思想。
4. 制作历史道具通过制作历史道具,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验历史的文化和情境。
比如,制作古代印章、卷轴、铜镜等道具,在学习相关知识点时引入道具,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历史学科的认知质量。
三、结语情境教学法是具有很大教学价值的教学方法,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认知历史知识点。
在实际教学时,我们应当注重情景的设计和合理应用,让学生在愉悦的学习情境中更好地吸收历史知识。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情景教学法的应用【摘要】本文介绍了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情景教学法的应用。
首先解释了情景教学法的定义和特点,指出其注重情境模拟和实践体验的特点。
其次讨论了情景教学法在历史课堂中的具体运用,以及通过案例分析展示了如何利用情景教学法教授古代战争策略和帮助学生理解历史人物思想和行为。
最后强调了情景教学法可以提升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和参与度,进而提高学习效果。
通过本文的阐述,可以看出初中历史课堂通过情景教学法的应用,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他们的历史学习能力和学习成就感。
【关键词】情景教学法、历史课堂、初中教学、古代战争策略、历史人物思想、学习兴趣、参与度、学习效果。
1. 引言1.1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情景教学法的应用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情景教学法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通过情景教学法,教师可以将历史知识生动地呈现给学生,让他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事件,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
情景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参与度,提高历史学习效果。
在历史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模拟历史场景或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历史事件,感受历史人物的思想和行为。
这种互动式的教学方法能够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历史知识,培养其历史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2. 正文2.1 情景教学法的定义和特点情景教学法是一种教学方法,通过在真实或虚拟的情境中模拟特定的学习目标,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体验和实践所学知识和技能。
这种方法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实践,促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1. 实践性强:情景教学法注重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进行操作和实践,使学生能够亲身经历和体验所学知识,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2. 情感体验:情景教学法通过真实的情境设置,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内容的真实性和情感内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 真实性:情景教学法追求学习环境的真实性,让学生置身于真实的环境中进行学习,以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习动机。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运用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当前教育发展的背景下,教育教学理念逐渐转变,情境教学法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初中历史教学作为学生认识历史、传承文化的重要途径,如何运用情境教学法提高教学效果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历史是一个以时间、空间和事件为基本要素的学科,传统的教学方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导致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程度有限。
初中历史教学中引入情境教学法,可以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体验历史,增强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记忆,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
本文将着重探讨情境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分析其优势、具体实施方式以及通过案例分析来进一步说明情境教学法在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性。
1.2 问题意义初中历史教学中通常会遇到学生缺乏兴趣、记忆力不好、理解能力差等问题。
而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无法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他们对历史知识产生抵触情绪,进而影响学习效果。
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引入情境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理解能力,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情境教学法的运用将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历史背景和事件,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初中历史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有效运用对于促进学生历史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2. 正文2.1 情境教学法的概念情境教学法是一种基于真实或虚构情境的教学方式,通过在特定的情境中展开学习活动,促使学生主动思考、探索和解决问题。
这种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动机,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在情境教学法中,教师往往会设计一些具有现实意义或历史背景的情境,让学生在其中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模拟实验、讨论或解决问题,从而引导学生探索知识、培养创造力和合作精神。
通过与真实情境相关的教学活动,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历史事件的发生原因、背景和影响,提高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情境教学法注重学生的参与性和体验性,让学生在活动中实践和体验历史知识,而非仅仅是passively receive information。
高中历史情境教学法应用实践分析一、引言历史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过去的事实和事件,更重要的是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当今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传统的历史教学往往以死记硬背和单一的教学方式为主,学生很难理解历史的真正含义。
我们需要采用更加生动和情境化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和理解。
本文将围绕高中历史情境教学法的应用实践进行分析,以期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借鉴和启发。
二、高中历史情境教学法的概念高中历史情境教学法是指教师通过创设具有历史情境的教学环境,利用具体事例和案例来引发学生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思考和理解。
它是一种注重情境和体验的教学方法,旨在使学生能够更加生动地理解历史事件的发生原因、影响和意义。
1. 创设历史情境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模拟历史情境的方式来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教师可以模拟历史事件的现场,让学生扮演当时的人物角色,亲身体验历史事件的发生过程和影响。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更加生动地理解历史事件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2. 利用具体事例和案例3. 进行实地考察和调研除了课堂教学,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和调研,让他们亲身感受历史事件的真实情境和影响。
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当地的历史博物馆或文物保护区进行参观和学习,让学生亲身体验历史的魅力和价值。
1. 优势(1)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力。
通过情境化的历史教学,学生可以更加生动地参与学习,激发他们对历史学科的兴趣和热情。
(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通过情境教学,学生可以接触到各种历史事件和人物,从而培养他们对历史事实的批判性思考能力。
2. 挑战(1)教师的能力和素养。
采用情境教学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历史知识和教学能力,才能很好地创设历史情境和引导学生。
(2)教学资源和条件。
情境教学需要较多的教学资源和条件,比如实地考察和调研,这对学校和教师的教学条件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3)学生的学习态度和习惯。
由于传统历史教学的影响,一些学生对情境教学可能存在抵触心理,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过程来逐步接受和适应。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运用历史教学是一门注重实践性的学科,而情境教学法则是一种以经历和实践为基础的教学方法。
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历史的魅力,成为了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情境教学法的概念与特点情境教学法,简单说,是将教学所要求的实践情境开发出来,让学生参与其中,通过具体的实践经历来有效地实现知识的传授。
情境教学法比起传统的黑板带课,有以下几个优点:1.情境教学法可以让学生实践中学习,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
学生会在参与实际情境中,开始思考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及贡献。
2.情境教学法可使学生接受比较直接的信息输入。
学习关系到认识,而认识的偶然和困难是许多人所面临的问题。
情境教学法则是从实践中将知识强化到记忆中,让学生比较容易地接受信息。
3.情境教学法对学生所受的教育是全面的。
情境教学法强调可应用的知识,所学的知识对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具有比较大的帮助。
初中历史是一门讲述社会的历史发展的科目,这门学科强调学生的历史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我认为,情境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既实用又有效。
首先,情境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作用,就是可以通过让学生体验和了解历史情境,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
例如,我们讲授到“文化大革命”这一段历史时,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堂上演练一些景象,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其中的细节和意义。
可以模拟那些年的行为,例如四海红旗飘飘,学生们走在街上高唱文革时期的红歌。
活生生的情境正会彻底地使学生沉浸在历史中,并让历史变得有趣和易懂。
其次,情境教学法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一些任务,更好地理解历史。
例如,在课前布置任务,让学生扮演一名古代普通人,并通过真实的情境和角色扮演来了解和学习古代人的生活,这会使学生们更好地地了解古代的文化和风俗。
对于教师而言,他们可以在制定任务时更好地向学生传递知识并引导学生正确地思考值得回忆的细节信息,达到更有效地教育目的。
三、如何运用情境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运用情境教学法呢?教师应该将知识联系到实际生活中,让学生在实践中寻找相关的知识信息。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运用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将学习任务与实际情境相结合,通过模拟真实情境,构建出近似于生活场景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沉浸在其中,从而达到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
它的核心思想是通过情境创设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情境教学法的主要特点是体现在情境的设置上。
情境教学法的情境必须具有真实感、情感感染力和必要性。
这样才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产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同时,情境教学法还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意意愿,设计出独具特色的情境学习环节,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优点方面,首先情境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
其次,情境教学法可以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历史事件。
此外,情境教学法还能够创造出真实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知识,提升学习效果;同时,情境教学法还能促进学生的审美情趣培育和创造力发展。
下面是一个关于情境教学法的应用实例,以述说汉东省的抗日战争为主题。
首先,为了让学生了解汉东省的历史背景,教师可以通过一张地图呈现出汉东省抗日战争时期的疆域界限和主要城市;接下来,教师可以设置情境背景,让学生想象自己经历抗日战争时期的艰苦生活,比如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生命安危等等。
接着,教师可以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让学生探究抗日胜利的困难和不易,深刻理解历史事件中的人情味和事实真相。
最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表演一个战争故事或抗日英雄事迹,展现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情趣。
通过上述例子可知,情境教学法能够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发挥出很好的教育效果。
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变得更积极主动、有了更多思考和创造的空间,与此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使学生在参与性学习活动中,更加深入、感性、实践性的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情境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分析情境教学法是一种以情境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它通过创造真实的学习情境,使学生能够在真实的情景中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在初中历史教学实践中,情境教学法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情境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历史教学常常以陈述事实或重点知识为主,缺乏趣味性和互动性,导致学生对历史学科缺乏兴趣。
而情境教学法通过创造真实的学习情境,如角色扮演、模拟实验等形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
情境教学法可以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
历史学科需要学生运用多种技能和能力,如阅读、分析、推理等。
而情境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提供学生多种任务和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和培养自己的综合能力,如逻辑思维、分析判断、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情境教学法可以促进学生的合作学习。
历史学科常常涉及到许多复杂的历史事件和现象,需要学生通过合作共同研究和讨论问题。
情境教学法提供了许多合作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在小组中共同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情境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情境教学法能够将学习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通过情境教学,学生可以在实际情境中运用知识,提高知识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情境教学法还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意愿。
情境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价值。
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的合作学习,并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教师应该灵活运用情境教学法,创造适合学生情境的学习环境,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中学历史教育的情景再现法一、情景再现法的内涵历史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涉及到文学、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地理等各个领域,这些领域又组成了整个社会,成为了历史的一部分。
通过历史教学,让学生掌握基础的历史知识,理解历史的变迁,形成历史思维。
传统的历史教学方式比较单一,通常是老师讲解为主,学生被动接受。
然而,这种教学方式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掌握知识的效果并不明显。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新的教学方法应运而生。
其中,情景再现法就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教学方法。
情景再现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一定的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事件和人物,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
这种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二、情景再现法在中学历史教育中的应用(一)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更好地创设情景,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历史。
例如,可以利用图片、视频、音频等多媒体手段,再现历史场景,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
此外,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课件,将历史知识以更加生动有趣的形式呈现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角色扮演创设情景角色扮演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教学方式,通过角色扮演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历史人物的思想和行为,从而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和背景。
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扮演不同的角色,通过模拟历史场景,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历史。
例如,在讲解抗日战争时,可以组织学生扮演抗日战士、日军士兵、平民百姓等不同角色,通过模拟战场、对话等形式再现当时的场景。
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三)讲述故事创设情景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讲述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故事,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历史背景和人物性格特点。
通过故事创设情景,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摘要]“情景·实践”教学法,是为了克服学习历史的深层次障碍和直接障碍的
一种教学方法。根据历史及历史教材的构成要素,可以创设问题情景、人物情景、
事件情景和文物情景。根据实践性活动的广度和深度,可分为课内、课外的实践
性学习和再认再现历史、分析阐释历史、总结借鉴历史的实践性学习。本教学法
的基本环节是引导参与、情景创设、实践探究、成果交流。
[关键词]创设情景实践性学习
中学历史“情景·实践”教学法中的“情景”,是根据特定的课程教学内容创设的
多种形象化、具体化的历史场景;“实践”是指学生的基本学习特征及性质,即学
生的整个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的自学,学习具有实践性。“情景·实践”教学是以历
史情景为前提,以实践探究为中心,以历史问题为主线,以师生共同活动为特征
的一种教学方法。
历史是过去了的现实,这是历史的最大特征;“二手性”则是历史教材的最大
特点,即中学历史教学的内容都是运用别人的研究成果和思想。这两大特点是我
们让学生客观、准确、全面、深刻地了解、理解、把握历史的深层次障碍。因为
身在现实中的我们,对现实的了解、理解、把握都难以客观、准确、全面、深刻,
更何况对已经过去了的历史和具有“二手性”的历史教材呢!现行历史教材基本上
是封闭性教材,单一的材料和单一的结论,很少为学生提供自主思维的空间。受
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现行历史教学活动也形成了封闭和专制的弊端,教材内容
就是教学内容,教学只能“源于教材”,“忠于教材”,不能“高于教材”,更不能“脱
离教材”。而且,就是这种封闭性教材,应试教育还不是让学生去理解,而是去
死记硬背。教材的封闭性和应试教育,是学生学好历史的直接障碍。
现行课改的新理念告诉我们,教师的教学方式要转变,要为学生营造一个兴
趣盎然的良好环境,要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学生的学习方式要转变,要
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改变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中学历史
“情景·实践”教学,要求尽可能真实地再现历史事件(现象)的存在和历史人物活
动的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自主学习、探究,自我完成对历史知识、意义的
构建。因此,我们认为它是让学生克服学习历史的深层次障碍和直接障碍的基本
方法。
历史构成的基本要素是事件(现象)、人物、时空,历史教材构成的基本要
素是陈述、概括和评价。根据历史和历史教材构成的基本要素,中学历史教学中
“情景”的创设大致可分为四类:一是问题情景类,与“概括”、“评价”、历史时空
相对应。为什么这么“概括”、这么“评价”,而不是另外一个样子?这就可以编拟
问题,创设相应的问题情景;二是角色情景类,与历史人物、历史时空相对应。
历史人物为什么只能这样做而不能那样做,他本人到底想怎么做?这就可以创设
出角色情景;三是事件情景类,与历史事件(现象)、历史时空相对应。这个历
史事件为什么发生?发生之后为什么只能是这种样子?这就可以创设事件情景;
四是文物情景类,与历史时空、文化史等相对应。这样的遗址,这样的器物,这
样的环境,这样的雕刻,这样的绘画等,古人们将如何生活、如何使用、如何创
造?这就可以创设文物情景。就此,分别概述于下。
问题情景。所谓问题情景就是疑问建立的逻辑背景。将历史教材中关于历史
事件、历史现象的特征、性质、影响及历史人物的概括和评价,构成疑问的原点;
关于这些特征、性质、影响、结论、评价的论证材料,以及相应的教材上所没有
的、因开放所得的论证材料,构成逻辑背景;这二者组合在一起,就创设出问题
情景。如将“落后就要挨打”这一中国近代史教材上的结论,放到古今中外相应的
逻辑背景中就会产生这样的疑问:这一结论是关于国家关系中强与弱、先进与落
后的规律性结论吗?形成这种疑问后,收集整理古今中外国家关系中的相关史
实,构成多种不同的问题情景,在这些不同问题情景中进行比较分析,然后得出
自己的见解:一、落后就要挨打;二、落后不会挨打;三、先进可能被打。
角色情景。所谓角色情景,即决定历史人物必然性心理活动的特定背景。学
生通过这种心理活动的必然性充当历史的“当事人”,让他们去“导演”历史。如当
我们将朝鲜战争的前前后后、方方面面的材料展示出来,营造了朝鲜战争的特定
背景后,让学生“扮演”毛泽东。因此,很多学生都产生了如下认识和体验:我们
新中国虽然最不需要战争、虽然新中国对这场战争没有必胜的把握、不管这场战
争结局如何对我们新中国可能都是弊大于利……,但是,为了新中国东北大门的
安全,为了打击美帝国主义的狂妄野心,为了打击蒋介石集团蠢蠢欲动的企图,
为了承担“一边倒”外交的道义等,我们还是不得不接受这场战争;毛泽东决定打
这场战争的过程多艰难啊……
事件情景。所谓事件情景,就是利用各种媒体,模拟和再现重大历史事件的
发展梗概或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观察和分析历史。如利用鸦片战争、太平
天国等影视剧中侵略者的“船坚炮利”、清军腐败、清政府统治岌岌可危等有关材
料制成关于“洋务运动”的课件,就能让学生观察和分析鸦片战争中国失败、洋务
运动发生的原因等。再如利用凡尔赛──华盛顿体系、30年代大危机、30年代前
后德国与希特勒的有关媒体材料制成模型、课件等,就能让学生“身临其境”地观
察和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必然性及相关很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