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道内支架置入术详解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5
胆道内支架植入术病人的护理胆道内支架植入术主要适用于胆道良性、恶性狭窄的治疗,将胆汁直接引流入十二指肠,保持胆汁内引流和正常的胆盐肠肝循环,以利于肝功能的恢复和后续治疗,采用的途径有经皮肝穿途径和经内镜逆行途径。
【观察要点】1、术前进行心理指导及各项生理功能的检查、评估。
2、术后主要做好各项并发症的预防。
【护理措施】术前护理1、术前准备常规检查出凝血时间,测定血小板、肝肾功能,术前1天行青霉素、碘过敏试验,右胸腹部备皮,术前4小时禁食,术前半小时肌肉注射安定10mg。
2、心理护理:患者身患疾病,精神负担重,对新的治疗技术缺乏了解,护士应根据患者的心理个性特征、受教育程度耐心仔细的讲解,让患者充分认识到这项治疗对缓解病痛的重要性,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争取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术后护理1、术后绝对卧床休息24小时,心电监护24小时,观察生命征的变化。
手术当天即可进清淡、低脂饮食。
2、引流管的护理严格遵守“无菌、固定、通畅、观察、记录”十字原则。
引流不畅,可用生理盐水行胆道冲洗,待其自然流出,一般不采用抽吸的方法。
观察引流液的量、色、质的变化;夹管后应注意观察有无腹痛、腹胀,注意腹部体征、穿刺处有无胆汁渗漏、黄疸消退情况及大小便的颜色。
3、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胆道内支架植入术后常见并发症有胆道出血、胆道感染、胆汁外漏、支架移位等。
(1)胆道出血:主要由于球囊扩张时胆管或肿瘤被撕裂或操作时对血管的损伤,一般由于内支架的压迫多在24—48小时后自行停止,术后应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及量,监测血压、脉搏的变化,按医嘱常规给予止血药,告知患者卧床休息,出血量多时及时通知医生处理,禁用负压吸引装置。
(2)胆道感染:应注意观察胆汁的颜色,正常胆汁为金黄色,绿色和混浊胆汁常提示合并感染,应及时采样送检并行细菌培养,按医嘱给以敏感抗生素抗炎治疗。
监测患者体温变化,高热患者及时予以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同时鼓励患者多饮水,增加排泄,以利于散热。
内镜下胆道支架置入术治疗恶性胆道梗阻性黄疸术护理1. 引言1.1 胆道梗阻性黄疸概述胆道梗阻性黄疸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通常由于胆道内结石、胆道狭窄或胆道肿瘤等因素引起。
胆道梗阻导致胆汁不能正常排泄,进而造成胆红素在血液中积聚,使患者皮肤、巩膜、尿液等变黄。
其他症状还包括皮肤瘙痒、腹部不适、恶心、体重减轻等。
对于胆道梗阻性黄疸患者来说,及时进行内镜下胆道支架置入术是至关重要的。
术前的充分准备和了解手术前后的注意事项、护理措施、并发症及处理方法、以及患者教育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关键。
在接下来的内容中,将详细介绍内镜下胆道支架置入术的操作步骤、注意事项,以及术后的护理措施和患者教育内容。
1.2 内镜下胆道支架置入术介绍内镜下胆道支架置入术是一种用于治疗恶性胆道梗阻性黄疸的介入性手术方法。
在内镜下进行此类手术可以避免传统开放手术的创伤和并发症,为患者提供更为安全和有效的治疗方案。
内镜下胆道支架置入术的原理是通过内窥镜引导下,在胆道梗阻部位放置支架,从而解除胆道梗阻,恢复胆汁的通畅排泄,进而缓解黄疸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这种手术方法因其微创性、可靠性和疗效显著而受到广泛应用,成为治疗恶性胆道梗阻性黄疸的首选方法之一。
内镜下胆道支架置入术需要具备一定的内镜技术和操作经验,医护人员在操作时需严格遵守操作规范,以确保手术的安全和有效进行。
在术前准备充分的情况下,内镜下胆道支架置入术能够为患者带来明显的治疗效果,是一种值得推广和应用的技术。
1.3 术前准备术前准备是内镜下胆道支架置入术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为了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并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在进行内镜下胆道支架置入术前,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准备,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术前检查:患者需要接受一系列的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如血常规、肝功能检查、凝血功能检查、胆囊超声、CT或MRI等,以评估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和确定手术方案。
2. 术前禁食:患者需严格按照医嘱规定进行术前禁食,一般要求至少禁食8小时以上,以避免手术中出现误吸或其他并发症。
胆道支架【导读】胆道系统具有分泌、贮存、浓缩和输送胆汁的功能,对胆汁排入十二指肠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由胆管癌、肝癌、胰腺癌及转移癌等恶性肿瘤所致的恶性胆道梗阻,发病率较高,发现时常常已是晚期。
将胆道支架植入到狭窄或阻塞部位是治疗胆道梗阻的较好方法。
胆道支架的产品介绍胆道支架是一种医疗器械,用于治疗胆道疾病,特别是胆管狭窄或阻塞的情况。
以下是对胆道支架的产品介绍:定义:胆道支架是一种金属或合成材料制成的管状装置,通过放置在胆管内来恢复胆管的通畅性。
它可以用于治疗胆管狭窄、胆管结石、胆管癌等疾病。
材料:胆道支架通常由不锈钢、镍钛合金或聚合物等材料制成。
这些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耐腐蚀性,以确保在体内长期使用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结构:胆道支架通常呈管状或网状结构,具有足够的柔韧性和弹性,以便在放置时适应胆管的形状和曲率。
支架的设计使其能够提供足够的支撑力和通畅性,同时减少对周围组织的刺激和损伤。
放置过程:放置胆道支架通常需要内窥镜或影像引导下的介入手术。
医生会通过胆道进入胆管,并将支架定位于狭窄或阻塞的部位。
一旦放置好,支架将保持在胆管内,恢复胆汁的正常流动。
功能:胆道支架的主要功能是扩张和稳定胆管,恢复胆汁的正常流动,从而缓解症状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它可以减轻胆道狭窄或阻塞引起的疼痛、黄疸和胆汁淤积等问题。
维护和移除:胆道支架通常需要长期留置,但其中一些支架也可以进行拆除或更换。
定期的医学检查和随访非常重要,以确保支架的功能正常,并及时处理任何并发症或问题。
胆道支架是一种有效的治疗工具,可以改善胆道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并提供长期的疾病管理。
然而,具体使用胆道支架的适应症和操作过程应由医生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决定。
胆道支架的组成结构胆道支架的组成结构可以根据不同的设计和制造厂商而有所差异,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常见的组成部分:主体支架(Main Stent):主体支架是胆道支架的主要组成部分,通常是一个管状或网状结构。
内镜下胆道支架置入术治疗恶性胆道梗阻性黄疸术护理内镜下胆道支架置入术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恶性胆道梗阻性黄疸的介入性手术,该手术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黄疸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但手术后患者需要得到细心的护理。
本文将从手术前、手术中和手术后三个阶段为您介绍内镜下胆道支架置入术治疗恶性胆道梗阻性黄疸的护理要点。
一、手术前的护理1、术前准备:术前应加强对患者的评估,包括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病史、过敏史等,保证患者出入科室时的安全。
患者应禁食禁饮8小时以上,以保证手术过程中不出现误吸风险。
需要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化验和检查,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2、心理护理:患者在进行手术前往往会有一定的紧张和焦虑心理,医护人员应进行必要的解释和安慰,帮助患者放松心情,缓解紧张情绪。
1、手术协助:在手术进行期间,护士需要协助医生完成一系列的操作,包括递送工具、保持术野清洁整洁、协助医生抽取标本等。
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2、神经阻滞:手术可能需要对患者进行神经阻滞,这就需要护士的配合协助医生进行操作,并且在手术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术野情况,确保手术操作的顺利进行。
1、术后观察:手术结束后,患者需要被送到恢复室进行观察。
护士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呼吸等情况,以及术后可能出现的不适症状。
2、疼痛管理:术后患者可能会有一定的疼痛感,护士需要及时进行疼痛评估,根据患者的情况给予必要的止痛药物,确保患者的舒适度。
3、药物护理:术后患者可能需要一段时间的药物治疗,护士需要对药物的使用剂量、频率等进行严格把控,确保患者能够按时按量使用药物。
4、并发症预防:术后患者需要防止出现感染、出血等并发症,护士需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及时观察,并且做好相关并发症的预防工作。
5、营养支持:术后患者可能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情况,护士需要做好患者的营养评估,并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营养支持,确保患者能够获得足够的营养。
内镜下胆道支架置入术治疗恶性胆道梗阻性黄疸术护理内镜下胆道支架置入术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恶性胆道梗阻性黄疸的方法。
该术语描述了通过内镜在胆管内放置金属或塑料支架,以恢复胆汁的正常流动。
这个过程通常是在手术室或内镜室进行的,需要配备适当的设备和医疗人员。
术前的准备、术中的操作以及术后的护理都是非常关键的。
术前准备:1. 医护人员要详细了解病人的病史和胃肠道情况,以便确定术中给予的镇静和麻醉剂。
2. 病人需要在术前禁食,禁止饮水,通常需要禁食8小时。
3. 医护人员需要清理病人的皮肤,并在静脉穿刺部位做好消毒,以防止感染。
4. 需要准备好内镜和支架的器械以及所需的参考资料。
术中操作:1. 病人在手术室或内镜室进行,通常在躺卧位或半卧位。
2. 医护人员首先给予局部麻醉或静脉镇静,使病人保持安静和舒适。
3. 医护人员通过病人的鼻孔或口腔插入内镜,引导内镜进入胃部和十二指肠,再进入胆管。
4. 医生使用特殊的工具在胆管中插入支架,通常是金属或塑料材料制成的。
支架将胆管撑开,恢复正常的胆汁流动。
5. 医生通过内镜观察支架的位置和效果,确保支架正确放置。
6. 术中可能会需要取一些胆汁样本进行实验室检查。
术后护理:1. 病人在手术后需要观察一段时间,以确保没有并发症发生。
通常约1至2小时。
2. 医护人员需要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并观察有无不适症状。
3. 病人需要继续禁食,禁止饮水一段时间以便胆道充分恢复。
4. 医护人员需要监测病人的胆汁排出情况,观察是否恢复正常。
5. 病人需要继续接受药物治疗,例如抗生素或止痛药。
6. 医生需要安排术后随访,在此期间重新评估治疗效果,并根据需要调整治疗方案。
内镜下胆道支架置入术是治疗恶性胆道梗阻性黄疸的一种常见方法,在术前准备、术中操作和术后护理中都需要严格的操作和观察。
医护人员需要密切配合,确保手术的成功和病人的安全。
医疗器械注册产品标准:YZB/国 0511-2003 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号:国食药监械(准)字2006第3460123号产品规格型号:支架直径:8~10(mm)支架长度:40~80(mm)支架标示直径是支架中部的直径。
支架的形状及规格尺寸可依据客户的需求进行相应的调整,按合同订制。
产品技术说明(产品描述):1. 产品的材料:钛镍形状记忆合金。
2. 特点:钛镍形状记忆合金的特性,使它在导管、内窥镜等器械的帮助下,易于到达病变部位,释放出来,恢复其记忆形状,扩张病变部位的通道,达到治疗效果。
这种技术目前在介入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2.1 支架用钛镍形状记忆合金制作,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介入管腔安全无毒;2.2 支架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可长期置放;2.3 支架具有良好的柔韧性,能顺应管腔的自然弯曲;2.4 支架具有记忆特性,可在0~50C 下变形至细小易于放置,变形的支架在体温下即自行恢复至原设计的尺寸;2.5 支架具有超弹性,能持久的保持稳定的张力,与管腔壁紧密贴合,维持管腔通畅;产品使用说明:★使用前,请仔细阅读产品使用说明书。
1. 适应症:本产品临床适用于胆道的支撑。
2. 操作说明:1) 使用前,需事先诊断患者的病情是否符合使用本产品的要求,确定使用产品的型号和规格尺寸,以选择适当的支架。
支架长度建议选择超出病变部位两端各1㎝。
2) 操作说明:(1) 常规行经皮穿刺胆管造影(PTCD)或内镜检查,了解病变部位、范围和长度,选择合适型号(直径和长度)的胆道支架。
(2) 产品以无菌与非无菌两种方式提供。
a. 无菌产品:采用环氧乙烷灭菌方法,标签中注明“灭菌日期和有效期至”字样;b. 非无菌产品:标签中注明“产品未消毒,手术前请消毒后使用” 字样。
建议手术前用75%的酒精浸泡15分钟以上消毒,或按内镜消毒规程消毒;(3) 确认支架安装正确且输送器的安全锁锁死(如果有安全锁)。
(4) 根据操作需要,选择经皮肝穿放置支架或经十二指肠放置支架。
经内镜胆道支架置入内引流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疗效分析
及其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经内镜胆道支架置入内引流术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方法,以其安全、可靠、有效等特点受到医生和患者的青睐。
本文旨在分析该方法的疗效并探讨其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经内镜胆道支架置入内引流术指的是采用内镜技术在梗阻性黄疸患者的胆道内植入缩短型金属支架,使胆汁能够自由流通,从而缓解黄疸症状。
该方法不仅能够有效控制黄疸的程度,还能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研究表明,经内镜胆道支架置入内引流术的总有效率可高达90%以上。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经过相关检查,包括血液检查、胆囊和肝胆道的超声等。
如果患者合适,手术将在经麻醉后进行。
经内镜胆道支架置入内引流术是一项微创手术,不需要大剂量麻醉和手术,其术后恢复期短,对患者创伤小,人体副作用小。
在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过程中,细胞免疫功能是一个重要的评估指标。
研究发现,经内镜胆道支架置入内引流术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减轻炎症反应,降低感染率,提高生存质量。
通过减轻黄疸症状和提高免疫功能,该方法能够显著提高患者治愈的可能性,并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总之,经内镜胆道支架置入内引流术是一种安全、可靠、有效的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方法。
该方法对提高患者的细胞免疫
功能和生活质量有重要的意义,对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需要指出的是,该方法需要严格掌握并保证操作的安全性。
掌握手术的技巧,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可以明显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治疗效果。
胆结石的治疗胆道支架的优点和缺点胆结石是一种常见的胆道疾病,其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包括手术切除和非手术治疗等。
而胆道支架是一种常用的非手术治疗方法,被广泛应用于胆结石的治疗过程中。
本文将重点讨论胆道支架的优点和缺点,并分析其在胆结石治疗中的应用情况。
一、胆道支架的优点1. 非创伤性治疗:相比于传统的手术切除方法,胆道支架的安装是通过内窥镜等无创伤的方式进行的,患者无需手术切割和创伤,术后恢复快。
这对于年龄较大或有其他合并症的患者来说,是一个较为理想的治疗选择。
2. 显著缓解症状:胆道支架的安装可以有效缓解胆道梗阻导致的疼痛、黄疸等症状。
支架的存在可以让胆汁顺利流动,缓解胆囊和胆管的压力,对于梗阻引起的胆绞痛和黄疸等症状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3. 可逆性治疗:相比于手术切除,胆道支架具有可逆性的治疗优势。
如果患者需要长期或终身使用支架,可以定期更换,避免了永久性的手术后遗症和并发症。
4. 辅助治疗作用:胆道支架可以作为其他治疗方法的重要辅助手段,如能更好地对接手术切除和药物治疗等。
在手术切除前,胆道支架可以先行缓解病情,减少手术风险;在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时,胆道支架可以提高药物的疗效。
二、胆道支架的缺点1. 支架移位及梗阻:支架在安装后可能会发生移位或梗阻的情况,导致胆道再次堵塞。
这种情况通常需要再次手术或更换支架来解决,增加了治疗的复杂性和风险。
2. 感染风险:在安装胆道支架的过程中,有一定的感染风险。
如果支架周围感染,可能引发胆管炎和其他感染性疾病,需要积极处理和治疗。
3. 高费用:与其他非手术治疗方法相比,胆道支架的安装和维护费用较高。
支架的选用、安装、定期更换等都需要一定的费用支出,对于经济负担较重的患者来说可能是一种制约因素。
4. 长期并发症:长期使用胆道支架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如胆管炎、胆道狭窄等。
这些并发症需要及时发现并进行处理,否则会影响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总结:胆道支架作为胆结石治疗的一种非手术方法,在一些特定情况下具有显著的优势。
广州现代医院经皮穿刺胆道引流术及支架植入术知情同意书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科室/床号放射科号病历号/门诊号疾病介绍和治疗建议医生已告知我患有,需要在麻醉下进行□经皮穿刺胆道引流术及支架植入术□其他:手术。
(1)血管介入检查/治疗是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将特制的导管等介入器材,经血管送至病变部位,根据造影表现,了解病变区域的解剖及病理结构变化,以帮助诊断或进行病变血管成形、栓塞、注药或异物取出等治疗的微创技术。
(2)非血管介入性检查/治疗是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通过经皮穿刺路径或经人体的非血管管腔送入特制的导管等介入器材,进行肿瘤活检、引流、管腔成形或异物取出等诊断和治疗操作的微创技术。
手术目的:⏹1.通过血管、非血管造影或活检,协助诊断肿瘤及血管病。
⏹2.通过血管内注药或化学、物理消融的方法,杀灭肿瘤,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3.进行血管或非血管管腔成形,缓解梗阻症状,挽救、改善缺血或梗阻器官的功能。
其他手术潜在风险和对策医生告知我如下放射科介入手术可能发生的风险,有些不常见的风险可能没有在此列出,具体的手术术式根据不同病人的情况有所不同,医生告诉我可与我的医生讨论有关我手术的具体内容,如果我有特殊的问题可与我的医生讨论。
1.我理解任何手术及麻醉都存在风险。
2.我理解任何所用药物都可能产生副作用,包括轻度的恶心、皮疹等症状到严重的过敏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
3.我理解此手术可能发生的风险及医生的对策:1)上腹部及穿刺点疼痛、出血、胆汁及腹水外渗;肝包膜、胸膜破损致胸/腹腔出血、胆道出血,严重时需行其它治疗,且可能危及生命。
2)出现引流管外渗血,或出现胆漏,甚至胆汁性腹膜炎。
3)术后出现感染如肝脓肿、菌血症、败血症等。
4)术中患者不能合作或病人条件不允许,无法完成本次治疗。
5)术中发现肝内多支胆管梗阻,需放置多根引流管或支架,仍可导致术后引流不畅,黄疸未能改善。
6)术中因为胆管条件差、狭窄程度严重,引流管未能通过狭窄段,仅作外引流,需于二周后换支架或内外引流管,甚至需要长期留置外引流管。
I粒子条联合胆道内支架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概述恶性肿瘤在晚期常导致梗阻性黄疸,给患者带来较大痛苦。
I粒子条和胆道内支架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两种主要方法,联合应用这两种方法也被广泛研究并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本文将对I粒子条联合胆道内支架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I粒子条介绍I粒子条是一种新型的内镜下支架,由特制的奇异金属合金丝制成。
它具有选择性的膨胀能力,可以适应不同管径和形态的胆道,且不会对胆道壁造成明显破损。
因此,I粒子条已被广泛应用于胆道梗阻、胆道狭窄、胆囊疾病等疾病的治疗中。
胆道内支架介绍胆道内支架是一种介于手术和非手术之间的治疗方法,它通过内镜技术将金属支架植入狭窄或闭塞的胆道内,使胆汁顺畅流通。
它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已成为治疗恶性肝胆管梗阻的主要手段之一。
I粒子条联合胆道内支架I粒子条联合胆道内支架是近年来新兴的恶性肝胆管梗阻治疗方法,其主要优势在于,既可以通过I粒子条将胆道扩张,进一步引导胆道内支架顺利放置,同时,I粒子条和胆道内支架的联合使用可以增加梗阻通畅率和生存率,有效改善黄疸等症状。
临床应用I粒子条联合胆道内支架在治疗恶性肝胆管梗阻方面已被广泛应用,临床研究表明,在治疗梗阻黄疸和胆汁淤积方面,使用I粒子条联合胆道内支架相较于单一治疗效果更为明显。
同时,该方法的并发症较少,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I粒子条联合胆道内支架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恶性肝胆管梗阻的方法,其应用广泛且已有很多研究和临床实践的证明。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临床研究的深入,相信该方法在恶性肝胆管梗阻的治疗中将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医疗器械注册产品标准:YZB/国 0511-2003 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号:国食药监械(准)字2006第3460123号产品规格型号:支架直径:8~10(mm)支架长度:40~80(mm)支架标示直径是支架中部的直径。
支架的形状及规格尺寸可依据客户的需求进行相应的调整,按合同订制。
产品技术说明(产品描述):1. 产品的材料:钛镍形状记忆合金。
2. 特点:钛镍形状记忆合金的特性,使它在导管、内窥镜等器械的帮助下,易于到达病变部位,释放出来,恢复其记忆形状,扩张病变部位的通道,达到治疗效果。
这种技术目前在介入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2.1 支架用钛镍形状记忆合金制作,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介入管腔安全无毒;2.2 支架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可长期置放;2.3 支架具有良好的柔韧性,能顺应管腔的自然弯曲;2.4 支架具有记忆特性,可在0~50C 下变形至细小易于放置,变形的支架在体温下即自行恢复至原设计的尺寸;2.5 支架具有超弹性,能持久的保持稳定的张力,与管腔壁紧密贴合,维持管腔通畅;产品使用说明:★使用前,请仔细阅读产品使用说明书。
1. 适应症:本产品临床适用于胆道的支撑。
2. 操作说明:1) 使用前,需事先诊断患者的病情是否符合使用本产品的要求,确定使用产品的型号和规格尺寸,以选择适当的支架。
支架长度建议选择超出病变部位两端各1㎝。
2) 操作说明:(1) 常规行经皮穿刺胆管造影(PTCD)或内镜检查,了解病变部位、范围和长度,选择合适型号(直径和长度)的胆道支架。
(2) 产品以无菌与非无菌两种方式提供。
a. 无菌产品:采用环氧乙烷灭菌方法,标签中注明“灭菌日期和有效期至”字样;b. 非无菌产品:标签中注明“产品未消毒,手术前请消毒后使用” 字样。
建议手术前用75%的酒精浸泡15分钟以上消毒,或按内镜消毒规程消毒;(3) 确认支架安装正确且输送器的安全锁锁死(如果有安全锁)。
(4) 根据操作需要,选择经皮肝穿放置支架或经十二指肠放置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