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5.2,认识物质的量浓度doc
- 格式:doc
- 大小:165.50 KB
- 文档页数:11
物质的量浓度概念及计算计算物质的量浓度可以根据已知的数据使用不同的公式来实现。
以下是常见的计算物质的量浓度的公式及对应的示例:1.摩尔浓度(C):摩尔浓度是指溶液中溶质的摩尔数与溶液体积的比值。
摩尔浓度的计算公式为:C=n/V其中,C为摩尔浓度,n为溶质的摩尔数,V为溶液的体积。
示例:已知溶液中含有0.5mol硫酸,并且体积为2L,那么摩尔浓度为0.5 mol/2 L = 0.25 mol/L。
2.质量浓度(C):质量浓度是指溶液中溶质质量与溶液体积的比值。
质量浓度的计算公式为:C=m/V其中,C为质量浓度,m为溶质的质量,V为溶液的体积。
示例:已知溶液中含有20g盐,并且体积为500mL,那么质量浓度为20g/0.5L=40g/L。
3.相对分子质量浓度(C):相对分子质量浓度是指溶液中溶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与溶液体积的比值。
相对分子质量浓度的计算公式为:C=M/V其中,C为相对分子质量浓度,M为溶质的相对分子质量,V为溶液的体积。
示例:已知溶液中含有10g硝酸,并且体积为2L,硝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3g/mol,那么相对分子质量浓度为63g/mol/2 L = 31.5 g/L。
除了以上的计算物质的量浓度的公式之外,还有其他的情况需要注意。
例如,在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也可以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来计算。
这时,需要根据方程式中的物质的量比例来计算摩尔浓度。
另外,还有一些特定的浓度单位,比如百分比浓度(%)和摩尔分数(mol fraction),也是常见的浓度计算方式。
总而言之,物质的量浓度是指单位体积或单位质量内所含物质的量的多少,可以根据不同的公式进行计算。
在计算物质的量浓度时,需要根据已知的数据和公式进行相应的计算,以得出所需的浓度值。
《物质的量浓度》讲义◆要求1.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2.掌握配制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和技能;3.了解物质的量浓度溶液中溶质粒子数目的计算;4.掌握有关物质的量浓度的基本及综合计算。
◆导读一.物质的量浓度1.概念:,叫做溶质B的物质的量浓度。
2.物质的量浓度的符号:;常用单位:。
3.物质的量浓度数学表达式:4.注意:(1)体积是指,而不是体积,单位常用;(2)溶质的量是用来表示的,不能用物质的质量等来表示;(3)溶液一旦配好,即确定了物质的量浓度,由于溶液的均一性,使得溶液内部处处浓度。
无论取出多少体积的溶液,浓度始终不变,但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或质量会因体积的不同而。
二.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1.使用的主要仪器:。
2.配制步骤(1)计算:求配制一定浓度的溶液所需溶质的(固体)或(液体);(2)称量:用称取固体质量或用量取液体体积;(3)溶解:在溶解或稀释溶质并;(4)转移:将烧杯内溶液小心地转入一定体积的中;(5)洗涤:用洗涤2-3次,并将洗涤液转移入容量瓶中,轻轻振荡,使溶液;(6)定容:向容量瓶中加水至离刻度处,改用加水至;(7)摇匀:盖好瓶塞,用顶住瓶塞,另一只手的托住瓶底,把容量瓶,使溶液混合均匀。
3.注意事项:(1)溶质的溶解必须在内进行,加水要;(2)若溶解热效应明显,要 再转移至容量瓶中; (3)仪器的洗涤只洗 ,量筒 ,每次用适量水;(4)定容时液面距刻度线 时必须改用 加水, 视刻度与溶液凹面 ;(5)摇匀后液面低于刻度线时 加水。
三.物质的量浓度溶液中溶质粒子数目1.溶质在溶液中的存在形式与溶质电离情况有关:不能电离的溶质在溶液中以 形式存在;强酸、强碱和绝大多数盐在溶液中完全电离,以 形式存在;而弱酸、弱碱,在溶液中只有部分电离,所以既有 又有 存在,较为复杂。
2.对于完全电离的溶质,其离子浓度的计算方法为:溶液的浓度(C B )×离子个数(化学式中);离子物质的量则为:溶液的浓度(C B )×溶液的体积(V )×离子个数。
5.2 认识物质的量浓度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 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理解溶液中物质的量浓度,物质的量和溶液体积三者之间的关系及进行有关计算2、 学会配制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方法及容量瓶的使用方法3、 理解PH 的意义和简单计算过程与方法在学会配制物质的量浓度的过程中,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酸雨的学习,进一步树立关注环境的意识重点和难点1、 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计算2、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问)我们曾学过哪些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 C% = m (溶质)/ m (溶液) × 100%只能反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多少?如100g5%NaOH 溶液和100g6%的NaOH 溶液(1) 不能反映溶液中构成溶质的微粒(Na + OH -) (2)不能反映溶液之间反应中物质的量的关系(3)实验中取用溶液时,一般不是用天平称量质量,而是用容量仪器来量取溶液体积(如量筒、烧瓶)我们必须把物质的量和溶液的体积建立关系来表示溶液的浓度,对实际生产,科学实验尤为重要前面建立关系的复习一、 物质的量浓度1、 概念: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来表示的溶液浓度的物理量符号: c 单位:mol/L c(H 2SO 4) 2、 计算式 c(mol/L) =)()(L V mol nn = CV V 是溶液体积的单位(L )(练习)1、1L溶液中含有0.5mol的溶质,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0.5mol/L 。
(2L 0.25mol/L)2、500mL1mol/LH2SO4取出10mL,浓度1mol/L ,物质的量是0.01mol 。
(浓度不变,溶质质量改变)3、0.1mol/LAlCl310mL与0.3mol/LNaCl溶液100mL中氯离子浓度相等,(与体积大小无关,从浓度考虑)3、有关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1)c 、V(溶液)、n、m、Vm等之间的互算练习(1)把 3.36L(S.T.P)HCl气体导入水中,配成500mL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0.3mol/L .(2)用8gNaOH溶于水配成100mL溶液,此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mol/L 。
一、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1.定义以1L 溶液里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来表示的溶液组成的物理量。
2.表示方法物质的量浓度用_________表示,单位是_____________。
3.计算公式物质的量浓度(mol/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即c(A)=___________。
注意:(1)体积是_____的体积,单位是________;溶质的量是物质的量的量而不是质量。
(2)溶质可以是化合物,也可以是离子或其他特定组合。
判断溶质时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CuSO 4·5H 2O→____________、SO 3→___________等。
如:NH 3、Cl 2等物质溶于水后成分复杂,但计算浓度时,仍以溶解前的NH 3、Cl 2为溶质。
(3)带有结晶水的物质作为溶质时,其“物质的量”的计算或“质量”的计算要多加注意,如:n(CuSO 4·5H 2O)=n(CuSO 4)。
(4)同一溶液无论取出多少体积,其各种浓度(物质的量浓度、溶质的质量分数、离子浓度)均不变。
【答案】Cmol/L 或mol ·L -1溶质的物质的量溶液的体积()()mol L液()n A V 溶液 L CuSO 4H 2SO 4【练一练】下列各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 的是 ()A .将25g 胆矾溶于100mL 水所得到的溶液B .将80gSO 3溶于水配成1L 的溶液C .将0.5mol/L 的NaNO 3溶液100mL 加热蒸发掉50g 水的溶液D .从100mL0.5mol/L 稀硫酸中取出50mL 溶液 【答案】B物质的量浓度知识梳理二、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1.物质的量与其他公式之间的转换【思考】物质的量与质量、微粒个数、标况下的气体体积之间的关系?【答案】n=m/M=V/V m=N/N A【练一练】将8gNaOH溶于水配成250mL溶液,此溶液中N a OH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取出10mL此溶液,其中含N a OH多少克?【答案】0.8mol/L;0.32g2.溶液中离子浓度的计算思考:如果已知某化合物的浓度,如何求出该化合物中某一离子的浓度呢?反之,已知某离子的浓度,怎样求化合物的浓度呢?【练一练】(1)0.3mol/L的Al2(SO4)3溶液中,铝离子、硫酸根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是多少?答案:0.6mol/L0.9mol/L(2)Al3+物质的量浓度是0.8mol/L的Al2(SO4)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多少?答案:0.4mol/L(3)0.5L1mol/L的FeCl3与0.2L1mol/L的CaCl2溶液中,Cl-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______。
《物质的量浓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及意义。
2. 让学生掌握物质的量浓度计算方法。
3. 培养学生运用物质的量浓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物质的量浓度定义:单位体积(或单位质量)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
2. 物质的量浓度计算公式:c = n/V(其中,c表示物质的量浓度,n表示溶质的物质的量,V表示溶液的体积)。
3. 物质的量浓度单位:mol/L。
4. 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浓度、体积浓度的关系。
5. 物质的量浓度在实际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2. 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浓度、体积浓度的转换。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物质的量浓度的定义、计算公式及应用。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问题中物质的量浓度的运用。
3. 采用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提问、讨论。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饮料、药剂等,引导学生思考溶液中物质的量浓度的重要性。
2. 讲解物质的量浓度定义、计算公式及单位。
3. 举例说明物质的量浓度在实际中的应用,如医学、化学等领域。
4. 练习计算:给学生发放练习题,让学生运用物质的量浓度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5. 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解答学生的疑问,布置课后作业。
6. 课后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巩固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讲授:观察学生对物质的量浓度概念、计算方法和实际应用的理解程度。
2. 练习解答:评估学生在练习题中的表现,检验其对物质的量浓度计算的掌握。
3. 课后作业:通过学生的课后作业,了解其能否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七、教学资源:1. 教材:选择合适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资料。
2. 课件:制作课件,辅助讲解,增加课堂趣味性。
3. 练习题:准备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实际案例:收集生活中的实例,用于说明物质的量浓度在实际中的应用。
教育学科教师辅导讲义讲义编号学员编号:年级:高一课时数:3 学员姓名:辅导科目:化学学科教师:课题认识物质的量浓度授课时间:备课时间:201教学目标1、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2、物质的量浓度概念3、有关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4、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原理重点、难点1、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2、溶液酸碱性与pH的关系3、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配制方法教学内容[知识点归纳]一、溶液的pH1、pH的含义:pH是常用来表示溶液酸碱性的强弱的数值,它是氢离子物质的量浓度数值的负对数。
2、pH数学表达式:pH = —lgc(H+)二、物质的量浓度1、定义: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浓度的物理量,叫做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
2、表达式:符号为c,单位是mol/L或mol·L-1。
计算公式为:c=n/V三、溶液酸碱性与pH关系1、水的电离与水的离子积:纯水电离方程式:H2O H+ + OH-在一定温度下c(H+)与c(OH-)的乘积是一个常数,即c(H+)·c(OH-)=K W,这个常数K W叫做水的离子积常数,简称为水的离子积。
25℃时,纯水中c(H+)= c(OH-)=10-7mol·L-1,K W=10-14。
在任何物质的水溶液中,水的电离总是客观存在。
且在常温下,任何物质的水溶液中,水的离子积不变。
2、溶液酸碱性:室温时溶液的酸碱性可用c(H+)和c(OH-)的关系表示如下:中性:c(H+) = c(OH-) = 1×10-7mol/L酸性:c(H+) > c(OH-),c(H+) > 1×10-7 mol/L碱性:c(OH-) > c(H+),c(OH-) > 1×10-7 mol/L3、溶液酸碱性与溶液pH的关系:在常温下(25℃),酸性溶液pH<7,碱性溶液pH>7,中性溶液pH=7。
4、依据pH数学表达式,如何计算碱性溶液的pH?先计算碱性溶液的c(OH-),然后根据K W换算成c(H+),代入pH数学表达式。
《物质的量浓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2. 让学生掌握物质的量浓度计算公式及应用。
3. 培养学生运用物质的量浓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物质的量浓度定义:单位体积(或单位质量)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
2. 物质的量浓度表示方法:mol/L(摩尔/升)或g/L(克/升)。
3. 物质的量浓度计算公式:c = n/V,其中c为物质的量浓度,n为溶质的物质的量,V为溶液的体积。
4. 物质的量浓度应用:溶液稀释、溶液配制、物质的量计算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物质的量浓度概念、表示方法、计算公式及应用。
2. 教学难点:物质的量浓度计算公式的运用,溶液稀释与配制。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物质的量浓度概念、表示方法、计算公式及应用。
2. 利用案例分析,让学生参与溶液稀释与配制的实践操作,巩固知识。
3.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饮料、药剂等,引导学生思考溶液中物质的量浓度的重要性。
2. 讲解物质的量浓度概念、表示方法、计算公式。
3. 案例分析:以一瓶1L的0.1mol/L的NaCl溶液为例,引导学生运用物质的量浓度计算公式进行计算,了解溶液稀释与配制的方法。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围绕“如何配制一定浓度的溶液”展开讨论,分享各自的思路与方法。
六、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布置有关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题和应用题,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2. 课堂练习:课堂上设置一些实时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以检查学生的理解程度。
3.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提出的观点,评价其合作学习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权威、合适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知识体系。
2. 课件:制作生动、直观的课件,辅助讲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实验器材:准备溶液配制、稀释等实验所需的器材,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增强实践能力。
5.2 认识物质的量浓度【知识点梳理】一:物质的量浓度1. 概念: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浓度的物理量。
2. 符号:c3. 单位:摩/升(mol/L )4. 计算公式A n m N c V MV N V=== 5. 注意:1) 单位体积为溶液的体积,不是溶剂的体积。
2) 溶质必须用物质的量来表示。
3) 计算公式为概念中的单位体积一般指1升,溶质可以指单质或化合物,也可以指离子或其它特定组合。
二:溶液的稀释与混合1. 溶液的稀释定律由溶质的质量稀释前后不变有:m =m 浓×ω浓%=m 稀×ω稀%由溶质稀释前后物质的量不变有:C=c 浓×V 浓=c 稀×V 稀2. 溶液在稀释或混合时,溶液的总体积不一定是二者混合的体积之和。
如给出溶液混合后的密度,应根据质量和密度求体积。
3. 物质的量浓度C 与溶质质量分数ω%的换算(ρ为该溶液的密度) Mc %1000ρω=三: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1. 水的电离程度很小,在250C 时,1L 纯水中只有1×10-7mol/LH 2O 电离。
水的离子积(适应纯水或其它水溶液):K W = c (H +)·c (OH —)由于250C 时,c (H +)= c (OH —)= 1×10-7mol/L所以250C 时,K w = c (H +)·c (OH —)=1×10-14注:温度升高时K w 增大,所以说K w 时要强调温度。
2. 溶液的pH :1) 定义:pH =-lgc (H +)2) 溶液的酸碱性与pH 的关系:中性溶液c (H +)= 1×10-7mol/L pH=7酸性溶液c (H +)> 1×10-7mol/L pH<7碱性溶液c (H +)< 1×10-7mol/L pH>73) 适应范围:稀溶液,0~14之间。
学科: 化学教学内容:【基础知识精讲】一、物质的量浓度1.概念: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 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质B 的物质的量浓度.2.表达式: c(B)=)())((L V mol B n 和溶液的质量分数w(B)=)())((g m g B m ×100%有本质区别. 3.从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中取出任意体积的溶液,其浓度不变,但所含溶质的量因体积不同而不同.二、物质的量浓度的配制(1)认识新仪器——容量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是本节重点之一.首先应用明确,配制这种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所用的专用仪器——容量瓶,它的使用要注意以下几点.①只用于配制溶液,不能用作反应容器;②溶液注入容量瓶前需恢复到常温.因为溶质在烧杯内稀释或溶解时会吸热或放热,而容量瓶必须在常温下使用;③用容量瓶不能配制任意体积的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这是因为容量瓶的规格是固定的,常用的有50mL 、100mL 、250mL 、500mL 、1000mL 等规格,配制溶液时可据所需溶液的体积选择合适的容量瓶;④使用前,除洗涤外,还应检验容量瓶是否漏液;⑤向容量瓶注入液体时,应沿细玻璃棒注入,以防注入操作时液体流出而损失;⑥容量瓶上只有一个刻度线,正确读数时,要使视线、容量瓶刻度线和瓶内液面的最低点相切.(2)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步骤:①计算:求出所配制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和溶液的体积.如果是用浓溶液(如浓H 2SO 4)来配制物质的量浓度的稀溶液,则需求算出浓溶液所需用的体积;②称量:如果溶质是固体,可用天平称量溶质的质量;如果是浓溶液,可用量筒来量取溶液的体积;③溶解、移液:把称量好的溶质或浓溶液放入烧杯中,加适量的蒸馏水溶解、搅拌静置到室温下,再用玻璃棒引流,让溶解后的溶液沿玻璃棒注入容量瓶内;④洗涤、移液: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每次洗涤后的溶液都要注入容量瓶内,以确保溶质全部进入容量瓶,防止产生误差;⑤摇匀、定容:把上述容量瓶小心摇动,使里面的溶液混合均匀,然后注入蒸馏水直至液面离刻度线2~3cm,改用胶头滴管逐滴加水至与液面刻度线相平.盖好瓶塞,倒置后摇匀.⑥装瓶、贴签:最后把上面配好的溶液转移至规定的试剂瓶,贴好标签,写明溶液名称和物质量浓度.注:a.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量筒内壁的残液为什么不要冲洗?因常用的量筒与移液管、滴定管一样均属于“流出量式”的量具.如用量筒量取20mL 硫酸,倒出的液体(不包括内壁残留液)就是20mL.b.用胶头滴管滴入蒸馏水定容后,再盖上容量瓶盖颠倒几次后出现液面低于刻度线,为什么?能否再加蒸馏水?因为容量瓶属“容纳量式”的玻璃量器.用胶头滴管加入蒸馏水定容到液面正好与刻度线相切时,溶液体积恰好为容量瓶的标定容量.如果再振荡容量瓶(一般用手指压紧容量瓶的磨口玻璃塞颠倒几次)后,竖直容量瓶时会出现瓶内液面低于刻度线,这是因为极少量溶液在磨口处损耗了(沾在瓶塞或磨口处).容量瓶的刻度是以“容纳量”为依据,所以颠倒后不需再加蒸馏水至刻度,若再加,则所配溶液浓度会变小.三、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质的质量分数间的关系c(B)=)mol/g(M)L(1w)mL/g()mL(1000⨯⨯ρ⨯四、溶液稀释:溶质不变: m浓·w浓=m稀·w稀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c浓·v浓=c稀·v稀【重点难点解析】1.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应注意以下问题①配制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是将一定质量或体积的溶质按溶液的体积在选定的容量瓶中定容,因而完全不需要计量水的用量.②不能配制任意体积的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是因为配制过程中是用容量瓶来定容的,而容量瓶的规格又是固定的.常用的有25mL、50mL、100mL、250mL、500mL、1000mL等.③溶液注入容量瓶前需恢复到室温.这是因为溶质在烧杯内稀释或溶解时常有热效应.④用胶头滴管定容后再振荡,出现液面低于刻度线时不要再加水.这是因为容量瓶是属“容纳量”式的玻璃量器(指注入量器的液体体积等于刻度所示的体积),用胶头滴管定容到液面正好和刻度线相切时,溶液体积恰好为容量瓶的标定容量.之所以在把容量瓶再振荡后,竖直容量瓶时会出现瓶内液面低于刻度线的现象,是因为极少量溶液在湿润磨口处而损失了.⑤配制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切不可直接将溶液转入容量瓶中,更不可用于进行化学反应的实验.⑥如果加水定容时超过了刻度线,不能将超出的部分再吸走,必须重新配制.⑦如果摇匀时不小心洒出几滴,不能再补加水到刻度,必须重新配制.因洒出的溶液中带走了一部分溶质,再补加水,同样也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低.⑧溶质溶解的操作在转移至容量瓶时,必须用少量蒸馏水将烧杯及玻璃棒洗净2~3次,并将洗涤液一并倒入容量瓶中.因为烧杯壁及玻璃棒表面沾有溶质,如不洗涤,溶质有损失,所配溶液的浓度偏低.⑨用溶液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需用移液管移取原溶液.先将移液管洗净,然后用原溶液润洗2~3次移液管再取溶液,否则使所配溶液浓度偏低.另外,称液管尖嘴部分残留的液滴不能吹入容量瓶中,否则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高.⑩配制NaOH 溶液时,必须用带盖的称量瓶或用小烧杯快速称量NaOH 固体.因NaOH 固体易潮解,且有腐蚀性,称量过程中时间越长,吸水越多,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低;若在纸上直接称量,NaOH 吸水潮解并粘在纸上,会损失部分NaOH ,使所配溶液浓度偏低.另外,潮解后固体表面的溶液渗过纸后会腐蚀托盘.2.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分数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例1 市售浓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98%,密度为1.84g/cm .计算市售浓硫酸中H 2SO 4的物质的量浓度.解析 利用公式:)SO (H 42c =MW ρ1000 mol/L =98%9884.11000⨯⨯mol/L =1.84mol/L例2 在标准状况下,将V 升A 气体(摩尔质量为Mg/mol)溶于1L 水中,所得溶液密度为dg/mL,则此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 22400100+MV Vd B.22400+MV Vd C. 22400100+MV VdM D.d )1V (4.22MV + 解析 此题要求的是物质的量浓度.根据定义只有求出溶质的物质的量及溶液体积才可求得.标准状况下1LA 气体的物质的量=V/22.4摩,溶液的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MV/22.4+1×1000,将溶液质量变为溶液的体积需要借助“密度”这一桥梁,此处所得的体积为mL ,必须再除1000变为L ,总式如下:dM V V⨯⨯+•1000100014.224.22答案 A【难解巧解点拨】例1使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MgCl2、AlCl3溶液中的Cl-离子完全沉淀时,若所用浓度相同的AgNO3溶液体积比为3∶2∶1,则上述三种溶液的体积比是( )A.9∶3∶1B.3∶2∶1C.6∶3∶2D.9∶4∶1分析变形法.若消耗AgNO3溶液的体积一样多时,变形式如下:NaCl MgCl2AlCl3↓↓↓6NaCl 3MgCl22AlCl3体积比6∶3∶2↓×3 ↓×2 ↓×118NaCl 6MgCl2 2AlCl3体积比9∶3∶1故选(A).例2今有3mol/L的盐酸和硫酸溶液各100mL,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铁粉,反应完毕,生成的气体质量之比是3∶4,则盐酸中加入铁粉的质量为( )A.5.6gB.8.4gC.11.2gD.16.8g分析极限估算法.加入的是等质量的铁,为什么产生的氢气不是1∶1,说明等质量的金属在一种酸中未溶解完,在另一种酸中溶解完了.具体地说,金属在盐酸中应有剩余.盐酸0.3mol含H+0.3mol,硫酸0.3mol含H+0.6mol,如果两酸都反应完了,则氢气质量之比应为1∶2,已知其比为3∶4,故含H+多的硫酸未反应完;含H+较少的盐酸反应完了,但铁过量(有剩余).找极限.硫酸最多耗铁16.8g(0.6×56/2=16.8),盐酸最多耗铁8.4g(0.3×56/2=8.4),因此,根据上述分析可以想象,加入的铁粉必然小于最高极限16.8g(因酸有剩余)而大于8.4g(因铁过量),不必经过计算,符合3∶4要求的铁究竟是多少克,可以估算出来,答案是(C).例3 (1)用18mol/L的硫酸配制100mL 1.0mol/L硫酸,若实验仪器有A.100mL量筒B.托盘天平C.玻璃棒D.50mL容量瓶E.10mL量筒F.胶头滴管G.50mL烧杯H.100mL容量瓶实验时应选用仪器的先后顺序是(填入编号) .(2)在容量瓶的使用方法中,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填写标号).A.使用容量瓶前检查它是否漏水.B.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再用待配溶液润洗.C.配制溶液时,如果试样是固体,把称好的试样用纸条小心倒入容量瓶中,缓慢加入蒸馏水到接近标线2cm~3cm处,用滴管滴加蒸馏水到标线.D.配制溶液时,如果试样是液体,用量筒量取试样后直接倒入容量瓶中,缓慢加入蒸馏水到接近标线2cm~3cm处,用滴管滴加蒸馏水到标线.E.盖好瓶塞,用食指顶住瓶塞,用另一只手的手指托住瓶底,把容量瓶倒转和摇动多次.分析 (1)用18mol/LH2SO4配制1.0mol/LH2SO4,实际是稀释问题的计算及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实验操作.根据稀释定律c1V1=c2V2可计算18mol/L浓H2SO4的体积,V1=c2V2/c1=1.0mol/L×100mL(18mol/L)=5.6mL.该体积的液体用10mL量筒量取比用100mL量筒量取误差要小,故应选E,不能选A.答案为:G、E、C、H、F或E、G、C、H、F.(2)主要涉及的是容量瓶的使用方法.用待配溶液润洗容量瓶,这样会使内壁附着溶质,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大,B不正确;若在容量瓶中进行溶解或稀释,由于热效应会使溶液的体积和容量瓶的容量发生改变,所配溶液浓度有误差,C、D不正确.答案为B、C、D.例4用10mL,0.1mol·L-1的BaCl2溶液恰好使相同体积的硫酸铁、硫酸锌和硫酸钾三种溶液中的硫酸根离子完全转化为硫酸钡沉淀.则三种硫酸盐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是( )A.3∶2∶2B.1∶2∶3C.1∶3∶3D.3∶1∶1分析 此题虽给出BaCl 2溶液的量,但求的是硫酸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简化运算,可抛开BaCl 2的给出量而设BaCl 2为1mol ;由Fe 2(SO 4)3、ZnSO 4、K 2SO 4的化学式可看出,能沉淀1molBa 2+需SO 42-1mol ,而需三种盐的物质的量分别是31mol 、1mol 、1mol ,又因三种盐的体积相同,浓度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为31∶1∶1=1∶3∶3,故答案为C. 例5 某温度下22%NaNO 3溶液150mL.加水100g 稀释后浓度为14%,求原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分析 (一)利用稀释规律和公式c B =Vn B 解:m [NaNO 3(aq)]×22%=(m [NaNO 3(aq)]+100g)×14%m [NaNO 3(aq)]=175g故原c(NaNO 3)= Lmol g g 15.085%221751-•⨯=3.0mol ·L -1 (二)利用c=)(1)/()/()(1000L mol g M W mL g mL ⨯⨯⨯ρ公式 先求原溶液的密度ρ即据 150mL ×ρ×22%=(150mL ×ρ+100g)×14%故ρ=1.17g ·mL -1故原c(NaNO 3)= Lmol g mL g mL 185%2217.1)(100011⨯•⨯•⨯--=3.0mol ·L -1【课本难题解答】P62 三、4 )SO H (42n 浓=M W PV •=98%9884.1250⨯⨯=4.6mol )SO (H 42C =V n =3106006.4-⨯=7.67mol/L【典型热点考题】例1 将50%的硫酸溶液和10%的硫酸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 )A.大于30%B.小于30%C.等于30%D.无法判断解析 通过转变假设方法,改变条件,迅速得出结论.设50%和10%两硫酸密度分析为ρ1和ρ2,并将其等质量混合,质量均为m ,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mm m 2%10%50⨯+⨯×100%=30%.因为对于硫酸溶液而言,浓度越大,密度越大,即ρ1>ρ2,所以两溶液等体积混合时,50%硫酸溶液的质量必大于10%硫酸溶液的质量,混合溶液的质量分数必大于30%.答案 A例2 把70%的HNO 3溶液(ρ=1.4g/cm 3)加到等体积水中,稀释后HNO 3溶液的质量分数是( )A.0.35B.<0.35C.>0.35D.≤0.35解析 HNO 3溶液等质量稀释,11%701+⨯=0.35;等体积稀释,114.11%704.11⨯+⨯⨯⨯=0.41,0.41>0.35.结论是密度大于1的溶液等体积稀释的质量分数大于等质量稀释.本题选C.例3 现有100mL1mol ·L -1的纯碱溶液和100mL1.25mol ·L -1的盐酸.(1)若将上述纯碱溶液逐滴加入到盐酸中,忽略CO 2溶解的量,求收集到CO 2的体积(标准状况).(2)若将上述盐酸逐滴加入到纯碱溶液中,反应完全后,CO 2在溶液中的浓度为0.04mol ·L -1,假定溶液体积不变.求收集到CO 2的体积和生成物NaCl 的物质的量浓度.解析 n(Na 2CO 3)=0.1L ×1mol ·L -1=0.1moln(HCl)=0.1L ×1.25mol ·L -1=0.125mol(1)将纯碱溶液逐滴加入到盐酸溶液中,盐酸相对过量,发生的反应为:Na 2CO 3 + 2HCl = 2NaCl+H 2O+ CO 21mol 2mol 22.4L0.1mol 0.125mol V(CO 2)因为Na 2CO 3过量,所以:2mol ∶0.125mol=22.4L ∶V(CO 2)V(CO 2)=1.4L(2)将盐酸逐滴加入到纯碱溶液中,发生的反应为:先 Na 2CO 3 + HCl = NaCl+NaHCO 30.1mol 0.125mol 0.1mol后 NaHCO 3 + HCl = NaCl+H 2O+CO 2↑0.1mol (0.125-0.1)mol n(CO 2)从后一个反应看,NaHCO 3过量,所以:n(CO 2)=0.025mol又溶解的CO 2为:n(CO 2)=c ·V=0.04mol ·L -1×(0.1L+0.1L)=0.008mol故收集到的CO 2的体积为:V(CO 2)=(0.025mol-0.008mol)×22.4L/mol ≈0.381L因为HCl 全部反应,则生成的NaCl:n(NaCl)=n(HCl)c(NaCl)=L L HCl n 1.01.0)(+=Lmol 2.0125.0 =0.625mol/L 答案 略例4 在标准状况下,一由排空气法收满氯化氢气体的烧瓶,测得烧瓶内气体对氢气的相对密度为17,现将烧瓶倒立于水中,求进入烧瓶中液体的体积占烧瓶体积的几分之几?若溶液不扩散,烧瓶内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解析 排空气法收集HCl 气体不够纯净,内混有空气,烧瓶内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量为2×17=34,由“十字交叉法”∴烧瓶内的气体是体积比为2∶1的HCl 和空气,由于只有HCl 易溶于水,所以HCl 占烧瓶体积的2/3,故进入烧瓶的水也占烧瓶体积的2/3.设烧瓶的体积为VL ,则[HCl ]=V V 324.22/32=4.221=0.045(mol/L)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烧瓶内充满的全部是氯化氢,还是部分充满氯化氢气体,只要溶质不发生扩散,则浓度均为1/22.4(mol/L).例5 取1.5mol ·L -1的硫酸11.5mL ,投入0.4g 镁条,再滴入1mol ·L -1NaOH 溶液,要将溶液中Mg 2+全部沉淀下来,氢氧化钠溶液的用量至少是多少毫升?解析 本题可用两种方法解题:常规方法 按图索骥,分步求解.镁与H 2SO 4反应,过量的H 2SO 4用NaOH 中和,中和后NaOH 再将Mg 2+沉淀完全.Mg + H 2SO 4 = MgSO 4+ H 2↑244.0mol 244.0mol 244.0mol 剩余H 2SO 4:1.5mol ·L -1×0.0115L-244.0mol=120007mol 2NaOH + H 2SO 4 = Na 2SO 4+H 2O2mol 1mol 60007mol 120007mol 2NaOH + MgSO 4 = Na 2SO 4+Mg(OH)2↓2mol 1mol301mol 244.0mol 共用去NaOH: 60007mol+301mol=0.0345mol 耗1mol ·L -1NaOH 溶液: V(NaOH)=c n = 110345.0-•L mol mol =0.0345L=34.5mL 巧解巧算 始终态守恒,不考虑过程.假设反应过程没有Mg 条参与,NaOH 则只有与H 2SO 4中和,镁参与的结果是由部分Mg2+替代了H +,且这种替代是阳离子正电荷守恒的替代.因此,从计算上说,OH -与H +结合转成OH-与Mg 2+的结合,两者是相等的.所以完全可以从原始H 2SO 4的物质的量,求NaOH 的物质的量,而与镁是否参与或有多少镁参加反应没有关系.n(NaOH)=2n(H 2SO 4)=2×1.5mol ·L -1×0.0115L=0.0345mol V(NaOH)=110345.0-•L mol mol =0.0345L=34.5mL 答:略【同步达纲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0.5mol/LBa(NO 3)2溶液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1L 溶液中所含阴阳离子总数是1.5N A 个B.1L 溶液中含0.5N A 个NO 3-C.500mL 溶液中Ba 2+的浓度是0.5mol/LD.500mL 溶液中含有1N A 个NO 3-2.100mL98%的浓硫酸(ρ=1.84g ·ml -1)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A. 1.098%9884.1100⨯⨯⨯ mol/L B.198%9884.1100⨯⨯⨯mol/L C. 98%9884.1100⨯⨯ D. 10098%9884.1⨯⨯ 3.同物质的量浓度的KCl 、CaCl 2、AlCl 3三种溶液的体积比为3∶2∶1,这三种溶液中Cl -浓度之比是( )A.3∶2∶1B.1∶2∶3C.1∶1∶1D.2∶3∶14.同体积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两种溶液,其中相同的是( )A.溶质的质量B.溶液的质量C.溶质的物质的量D.溶液的物质的量5.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KOH 溶液时,导致浓度偏低的原因可能是( )A.容量瓶中原有少量的蒸馏水B.移液时,不慎将液体流到瓶外C.溶解后没有冷却就转移到容量瓶中D.定容时仰视观察刻度线和液面6.体积为V 、密度为ρ的溶液,含相对分子质量为Mr 的溶质质量为m,其物质的量浓度为c ,溶质的质量分数为W %.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A.c=MrW ρ100⨯ B.m=V ρ100W C.W %=ρ1000cMr % D.c=MrV m 7.100mL0.3mol ·L -1Na 2SO 4溶液和50mL0.2mol ·L -1Al 2(SO 4)3溶液混合后,溶液中SO 2-4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0.20mol ·L -1B.0.25mol ·L -1C.0.40mol ·L -1D.0.5mol ·L -18.下列一定表示溶液浓度单位的是( )A.g/LB.%C.mol/LD.L/mol9.下列溶液中氯离子浓度与50mL1mol/L 氯化铝溶液中氯离子浓度相等的是( )A.150mL1mol/L 的NaCl 溶液B.75mL2mol/L 的NH 4Cl 溶液C.150mL3mol/LKCl 溶液D.75mL1mol/lCuCl 2溶液二、填空题10.以溶液里含有表示的溶液组成的叫做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11.1L1mol·L-1的蔗糖溶液中含有个蔗糖分子,1L·1mol·L-1的CaCl2溶液中含Cl-离子的物质的量为,含Ca2+的物质的量为,含Cl-数目为,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2.配制0.5L0.1mol·L-1Na2CO3溶液的步骤是:先把天平调整好,在托盘天平的两盘上各放,在盘上用放g砝码,并将游码移到适当的位置上;用取Na2CO3粉末放于盘上,当天平指针时,将称得的Na2CO3放入中,加入使之完全溶解.把溶液沿倒入经检验不漏水的mL 中,再用洗涤和2次,洗涤液都移入中.继续向容器中加,当液面距刻度线cm时,改用滴加,至为止.最后盖好瓶塞,倒转、振荡、摇匀.1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打×或√)(1)22.4L任何气体溶于2L水配成的溶液,其浓度一定是1/2mol·L-1.( )(2)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同种溶液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不一定相等.( )(3)把体积不同,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同种溶液混合在一起,混合后溶液的浓度不变.( )(4)体积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两种不同电解质溶液中的各种离子浓度一定相同.( )(5)相同体积和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强酸和强碱相混合,所得溶液一定是中性的.( )三、计算:14.配制0.1mol·L-1H2SO4溶液200mL需溶质质量分数为98%(ρ=1.84g·/cm3)的浓H2SO4多少毫升?15.ZnCl2样品中含有CuCl2杂质,称取该样的29.89g溶于水配成100mL溶液,然后向此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纯锌片完全反应后耗去1.30g锌.求(1)样品纯度.(2)原溶液中Cl-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素质优化训练】一、选择题1.有一在空气中暴露过久的KOH固体,经分析得知其含水a%、K2CO3b%,其余为KOH,取此样品mg溶于100mL1mol·L-1的硫酸里,剩余酸需加入ngKOH刚好中和完全.由此可知蒸发中和后的溶液可得固体质量( )A.14.2gB.17.4gC.20.6gD.无法计算2.将0.1mol/L的K2SO4溶液0.2mol/L的Al2(SO4)3溶液和纯水混合,要使混合溶液中K+、Al3+、SO42-的浓度分别为0.1mol/L、0.1mol/L、0.2mol/L,则所取K2SO4溶液、Al2(SO4)3溶液、纯水三者体积比是( )A.1∶1∶1B.2∶1∶2C.1∶1∶2D.2∶1∶13.VLFe2(SO4)3溶液中含Fe3+mg,溶液中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A.V m 56mol/LB.V m 563 mol/LC.V m 56 mol/LD.V m 1123 mol/L 4.密度为0.97g/cm 3的氨水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5%.该氨水用等体积水稀释后,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A.等于0.125B.大于0.125C.小于0.125D.无法确定5.t ℃时相对分子质量为A 的某物质饱和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为Bmol/L ,密度为ρg/cm 3.则该物质在t ℃时的溶解度为( ) A.ρ100AB ×100(g) B.ABAB -ρ100(g) C.AB AB -ρ1000100(g) D.ABAB -ρ100×100% 6.将4.6gNa 放入水中,若使所得溶液中Na +与H 2O 分子数之比为1∶100,则需加水( )A.360gB.360.4gC.363.6gD.365g7.使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 、MgCl 2、AlCl 3溶液中的Cl -完全沉淀时,若所用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AgNO 3的体积比为3∶2∶1则上述三种溶液的体积比为( )A.9∶3∶1B.3∶2∶1C.6∶3∶2D.9∶4∶18.已知某溶液的①体积 ②密度 ③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 ④溶质的摩尔质量,要根据溶质的溶解度计算其饱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时,上述条件中必不可少的是(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④D.①④9.下列各溶液中,Na +浓度最大的是( )A.4L0.5mol/LNaCl 溶液B.1L0.3mol/L 的Na 2SO 4溶液C.0.8L0.4mol/LNaOH 溶液D.2L0.15mol/LNa 3PO 4溶液二、填空10.在实验室用98%的浓H 2SO 4配制250mL 、8mol/L 的硫酸时,(1)所需用的玻璃仪器(2)应将 缓缓倒入 中并不断搅拌.11.t ℃时将Wg 胆矾溶解于VmL 水中配制成饱和溶液(该饱和溶液密度为ρg/cm 3),则t ℃时CuSO 4的溶解度 ,该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是 ,物质的量浓度 .12.某同学在配制NaOH 溶液时有以下现象发生,则对所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有何影响?(填偏高、偏低或不变)(1)在容量瓶中加入、使溶液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2)NaOH 颗粒表面部分变质 .(3)未将烧杯的洗液注入容量瓶 .(4)用胶头滴管向容量瓶中加水时凹面高于刻度线.此时立即用胶头滴管将瓶内液体吸出,使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5)容量瓶使用前用蒸溜水洗过 .三、计算题.13.实验室欲配制6mol/L 的硫酸溶液.现在三种不同浓度的硫酸:①240mL 、1mol/L 的硫酸 ②150mL25%(ρ=1.18g/cm 3)的硫酸③18mol/L 的H 2SO 4足量.还有三种规格的容量瓶:11 250mL 、500mL 、1000mL.配制要求:①②两种H 2SO 4全部用完,不足部分由③补充.问需选用哪种容量瓶?需用18mol/L 浓H 2SO 4多少毫升?参考答案:【同步达纲练习】一、1.BD 2.A 3.B 4.C 5.BD 6.BD 7.C 8.C 9.C二、10.单位体积。
第五章:评说硫、氮的“功”与“过”第7讲 5.2 认识物质的量浓度【教学目标】 1.理解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使学生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
2.掌握有关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计算。
3.使学生初步学会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
课前自学1.我们知道溶液有浓、稀之分,那么如何定量的表示溶液的浓稀程度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初中学过用溶质的质量分数表示溶液的浓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配制一定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溶液的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用主要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我们知道水溶液的酸碱性通常用pH的大小表示,什么是p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什么是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探究知识点一、物质的量浓度引入:质量相同、溶质的质量分数也相同的任何溶液里,含有溶质的质量相等,但是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同。
在使用溶质的质量分数时有不便之处。
例如:在科学实验和工农业生产中,人们在使用溶液时,一般都量取溶液的体积,而较少去称量其质量。
此外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时,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之间有一定的比例关系,比质量关系要简单多了。
所以有必要学习另外一种表示浓度的方法。
是用溶液的体积和物质的量表示的。
本节就学习这种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物质的量浓度。
一、物质的量浓度[学生形成设想]与溶质的质量分数进行类比并提出“物质的量浓Array度”设想:单位体积溶液溶质的物质的量用于物质的量计算1.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示的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质B的物质的量浓度。
用符号c(B)表示,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mol/L或mol/m3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注】(1)溶液体积为1升,而不是溶剂体积是1升;(2)溶质是物质的量表示,而不是用摩尔质量表示。
【课堂练习】1.用40gNaOH配成2L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_mol/L2.58.5gNaCl配成500mL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_。
3.标准状况下,22.4LHCl配成0.5L盐酸,其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_mol/L4.物质的量浓度为2mol/L的硫酸溶液250mL,含硫酸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质量为_____。
(参考答案:0.5mol/L;2mol/L;2mol/L;49g)2. 讨论:1.将342gC12H22O11(蔗糖)溶解在1L水中,其物质的量浓度是1mol/L吗?不正确。
因为物质的量浓度是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的组成,而不是单位体积的溶剂里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
2.从1L浓度为1mol/L的蔗糖溶液中取出100mL,这100mL溶液的浓度是多少?取出的溶液与原溶液相比,哪些量变化了,哪些量没变?所取溶液的浓度不变。
例如:日常生活中从一大杯盐水中倒出一小杯,盐水的浓度不变。
对比取出液和原溶液,浓度没变,溶质的物质的量变小了,溶质的质量变了。
溶液的体积变小了。
就象大杯中的盐多,小杯中的盐少。
3.若两种不同溶质的溶液,体积相同,浓度也相同,溶质的物质的量如何?质量如何?例如:1L1mol/L 的氯化钠溶液与同体积同浓度的盐酸溶质的物质的量相同,而质量不同。
小结:体积相同,物质的量浓度也相同的任何溶液里,含有溶质的物质的量都相同,但是溶质的质量不同。
课堂练习:1.0.1molAl2(SO4)3溶液中Al3+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___,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________。
2.有5瓶溶液分别是①10mL0.60mol/LNaOH水溶液,②20mL0.50mol/LH2SO4水溶液,③30ml0.40mol/LHCl 水溶液,④40mL0.30mol/L醋酸水溶液,⑤50m0.20mol/L蔗糖水溶液。
以上各瓶溶液所含分子、离子总数的大小顺序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0.2mol/L,0.3mol/L 2. ⑤>④>③>②>①。
在解答本题时,必须考虑到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两个因素。
而溶质又有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之分。
对于10mL10mL0.60mol/LNaOH 水溶液来说,由于NaOH完全电离,其中溶质离子的物质的量是0.60×0.01×2=0.012mol,溶剂水的物质的量约为10/18=0.55mol,相比之下,溶剂分子占绝大多数,其他4瓶溶液中,溶剂的物质的量更大,而且依次增大。
因此只要比较溶剂的量的大小就可以排出顺序。
【学以致用】:【基础类】:1.判断对错:(1)将40gNaOH固体溶解在1L水中,得到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
()(2)制备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H2SO4和H3PO4溶液,所得H2SO4和H3PO4的质量是相同的。
()(3)在100ml0.2mol/LNaCl溶液中,取出50ml,则取出溶液的浓度为0.1mol/L。
()(4)50ml0.4mol/L的HCl溶液和100ml0.2mol/L的HCl溶液所含溶质一样多。
()2.30ml1mol/LNaCl溶液和40ml0.5mol/LCaCl2溶液混合后,混合液中的Cl-浓度为_________。
3.同物质的量浓度的KCl、CaCl2、AlCl3三种溶液的体积比为3:2:1,这三种溶液中Cl-浓度之比是:____________。
【提升类】4.使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MgCl2、AlCl3溶液中的Cl-完全沉淀时,若所用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AgNO3的体积比为3:2:1,则上述三种溶液的体积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
5.有一在空气中暴露过久的KOH固体,经分析得知其含水a%、K2CO3b%,其余为KOH,则此样品mg溶于100ml1mol/L的硫酸里,剩余酸需加入ngKOH刚好中和完全。
由此可知中和后的溶液可得固体质量__________g。
6.将224L(STP)氯化氢溶于635ml水中,所得盐酸溶液的密度为 1.18g/cm3,计算该溶液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
【过渡】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是生产上和科学实验上常用的一种表示溶液组成的重要方法。
因此,我们要学会配制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知识点二、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一、配制500mL0.1mol/LNa 2CO 3溶液为例。
1.计算:如何计算出需要胆矾的质量?如果溶质是液体如何计算?2.称量:提问:知道了质量如果取固体?如果是液体呢?天平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如果需要配制氢氧化钠溶液,如果称量其固体?配制用的主要仪器――容量瓶。
让学生观察容量瓶,注意有体积、温度和刻度线。
介绍其规格,如何检验是否漏水及其使用方法。
验漏:将容量瓶注水,盖上瓶塞,反转,再将瓶塞旋转180度,反转,以检验其是否漏水。
容量瓶:准确量取液体体积的玻璃仪器。
常用规格:50ml 100ml 250ml 500ml 1000ml标示:温度20℃ 规格 刻度线3.溶解:溶解能够在容量瓶中进行吗?根据我们前面所学的知识,溶解固体物质应在哪儿溶解?用到哪些仪器?在溶解过程中还应注意哪些问题?把溶解好的溶液冷却后,从小烧杯转移到500mL 的容量瓶里。
在烧杯中溶解固体,用玻璃棒搅拌加速溶解。
边演示边讲解注意事项:溶解时不能加入太多的水;搅拌时玻璃棒不能碰烧杯壁;不能把玻璃棒直接放在实验台上;待溶液冷却后,再转移到容量瓶中,因此第四步是转移。
4.转移:由于容量瓶瓶颈很细,为了避免溶液洒落,应用玻璃棒_______。
引流提问:烧杯和玻璃棒上残留的液体应如何处理?5.洗涤: 为保证溶质尽可能全部转移到容量瓶中,应该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二、三次。
每次的洗涤液也转移到容量瓶中。
如果用量筒量取液体药品,量筒不必洗涤。
因为这是量筒的“自然残留液”,若洗涤后转移到容量瓶中会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高。
但是使用量筒时应注意选择的量筒与量取液体的体积相匹配。
6.定容:向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据刻度线2~3cm 时停止。
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提问:若水加多了,超过了刻度线,如何处理? 定容时如果不小心水加多了,可否用胶头滴管取出多余的溶液呢?定容失败,只好重新做。
定容时还要注意凹液面下缘和刻度线相切,眼睛视线与刻度线呈水平,不能俯视或仰视,否则,都会造成误差。
定容后的溶液各处的浓度一样吗?7.摇匀:把容量瓶倒转和摇动数次,使得溶液混合均匀。
提问:此时溶液的液面不再与刻度线相切,如何处理?需要再加入蒸馏水吗?不能再加入蒸馏水,因为定容时体积一定,摇匀后,液面低于刻度线是因为少量液体沾在瓶塞或磨口处。
讲述:由于容量瓶不能长期存放溶液,因此应将配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贴好标签,注明溶液名称和浓度。
8.装瓶贴签:将配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贴好标签。
二、误差分析:1.理论依据根据c B =n B V,若在配制一定浓度溶液时,因操作上的错误而导致n B 值比实际理论值小,或V 值比实际理论值大时,都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小;反之偏大。
2.误差分析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实验中,下列操作对所配得溶液无影响的是(写序号)______;会使所配溶液的浓度偏大的是 _________;会使所配溶液的浓度偏小的是__________。
①称量时,物质与砝码位置颠倒_______________。
②容量瓶内存在水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将热溶液直接转移至容量瓶中_______________。
④转移时有少量液体溢出____________________。
⑤未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