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高中化学高一下册-5.2 认识物质的量浓度-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课件 (共18张PPT
- 格式:ppt
- 大小:1.05 MB
- 文档页数:18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及误差分析教学目标1、掌握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基本方法及操作2、学会分析因实验操作不当而引起的误差分析。
教学过程一、配制100mL,1.00 mol/L NaCl溶液【操作步骤】(预习教材P16的内容并完成以下填空)1.算:需NaCl固体质量为克。
2.称量(用托盘天平称取固体溶质的质量或用量筒量取液体溶质的体积):用托盘天平称取克NaCl固体(应放在滤纸上称量)注意:①托盘天平(量筒)的最小刻度为0.1,读数时必须精确到;② NaOH等具腐蚀性药品应放在中称量。
3.溶解:将称好的NaCl固体放到中,加适量水,用搅拌溶解。
4.移:待烧杯中的溶液后,用玻璃棒引流将溶液注入mL容量瓶中。
强调容量瓶的结构及使用(1)结构:①构造:②容量瓶上标有刻线(无刻度).温度.容积(2)常见规格:、、。
(3)容量瓶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①查漏:容量瓶使用前的第一步操作是查漏。
②洗涤:先用自来水洗涤,再用蒸馏水洗涤。
但不能用待配液洗涤。
③不能将固体或浓溶液直接在容量瓶中溶解或稀释,容量瓶也不能作为反应容器或长期贮存溶液。
④容量瓶的瓶身标有..。
不能将热的溶液转移到容量瓶。
⑤只能配制容量瓶上规定容积的溶液,即不能配制任意体积的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5.洗:用少量蒸馏水洗涤洗涤烧杯次,并将洗涤液,轻轻摇动容量瓶,使溶液均匀。
6.定容:将蒸馏水注入容量瓶,当液面距瓶颈刻度线处,改用滴加蒸馏水,至。
7.摇匀:盖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注意:容量瓶不能保存溶液,所以摇匀后,将容量瓶中的溶液转移到试剂瓶中。
【所需仪器】请根据【操作步骤】把所需仪器写在下面【实验过程】学生动手实验,教师巡视指导,强调实验中出现的问题二、溶液配制过程中的误差分析判断依据:c = n/V 用固体配溶液:c=m/MV (M是恒量)用液体配溶液:c=c浓V浓/V (c浓是恒量)思路:进行误差分析时,根据实验操作弄清是引起误差的原因,再具体进行分析。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学习目标】:1、通过活动探究,了解一定体积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以及溶液体积、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质的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
2、通过交流研讨,学会从物质的量的角度认识化学反应。
【重点、难点】: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学法指导】1、依据自主学习带着预习案中的问题导学,通读教材,对知识点进行梳理,作好必要的标注笔记。
对不能完成的问题用红笔标识小组进行交流讨论,并可记在自己的记录本上。
2、认真阅读课本《必修1》第16—17页,完成《金牌学案》P16-17页中的预习导引。
【课前小测】判断(1—4题)1、将1g NaCl溶于水制成1L溶液,则c(NaCl)=1mol/L ; ( )2、将1mol NaCl溶于1L水中,则C=1mol/L; ( )3、从1L 1 mol/L的NaOH溶液中取出20mL,则C= 1mol/L ( )4、同体积、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不同溶液中,含溶质的物质的量相等;( )5、将40g NaOH 配成2L溶液,其物质的量为mol,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mol.L-16、配制100mL 1.0.mol·L-1的NaCl溶液,需要 NaCl的物质的量是,质量是【课前预习案】【问题导学】1、(请同学们带着以下问题来阅读课本和金牌学案18-19页)如何配置100g生理盐水(0.9%NaCl溶液)?2、如果需要100 mL0.1mol∕L的NaCl溶液,该如何配制?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分数有何区别?试分析要经过哪些步骤?配制过程中,能否直接将称好的NaCl固体加入容量瓶中加水溶解?配制过程中,玻璃棒有何作用?(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的关键点在哪里?)3、初中学过的玻璃量器:量筒(如10mL),量筒上有哪些规格?量筒可以盛装热的溶液么?量筒可以作为反应容器吗?容量瓶上有什么标记?容量瓶有哪些规格?容量瓶的用途是什么?使用前如何检验容量瓶是否漏水?容量瓶可以作为反应容器吗?热溶液配制是如何处理?【课堂探究案】一、配制100mL 1.00mol/L的NaCl溶液,完成下列填空:1、实验仪器:托盘天平、药匙、烧杯、、、。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教学设计一、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容量瓶的使用,会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设计实验、动手操作,提高思维能力,合作能力和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操,民族自豪感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方法。
教学难点:分析配制过程对物质的量浓度的影响,形成正确步骤。
三、教学方法:对比交流、实验探讨、合作学习四、教材分析: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是对物质得量浓度,这一概念的具体应用,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实验技能之一,也是中学化学中有关计算和实验操作的重点内容之一。
通过本节课的探究,既巩固对物质的量地运用,又在初中化学的基础上扩充对溶液组成表示方法的认识。
因此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五、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过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操作方法,有配制溶液的基础,但由于诸多原因使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仪器使用细节方面有所欠缺,因此有必要引入以前的实验来加深巩固。
在新旧知识的对比中,加深巩固,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结果,从而掌握新技能。
六、教法学法:教学方法:本节课我是以问题作为引领,进行小组的活动交流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生成一些新的问题进行下一轮的对比交流从而得到知识的收获和情感的体验。
学生主要是以对比交流、实验探讨、合作学习作为本节课学生活动主题,在活动中他们体会知识由感知道到领悟到升华的过程。
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教学环节1 情景引入【引入】春天到了,患有鼻炎的学生越来越不好受。
我就以市面上常见的洗鼻器,为情景导入本节教学。
【展示】介绍洗鼻器和使用方法。
告诉学生所配制的洗鼻盐水就是质量分数为0.9%的生理盐水,通过它的消炎杀菌作用,来缓解症状。
观察洗鼻器思考吸引学生得注意,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物质的量浓度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在内容上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而在学科价值上,发展学生对溶液的认识,从定性到定量,从单一的表达形式到多种表达形式,从而发展学生的定量认识;在社会价值方面,在工农业生产、医学、科学研究中通常用物质的量浓度来定量研究在溶液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具有广泛的社会价值。
二:学情分析已知:溶液的组成,用质量分数定量表示溶液的组成;物质的量与物质质量、微粒数目之间的关系。
未知:溶液组成的其他表示方法,特别时用物质的量浓度表示。
能知:本学校高中学生的基础知识不是很好,但是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理论分析能力。
怎么知:概念构建教学模式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含义;2、掌握物质的量浓度表达式中各物理量的注意事项;3、能进行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之间关系的换算过程与方法:1、通过固体物质混合不反应以及方程式系数关系的分析,溶液中反应的过程建立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2、通过物质的量浓度以及质量分数之间的换算,进一步巩固物质的量、以及物质的量浓度的有关计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习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并用于指导实践。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含义难点:能进行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之间关系的换算五: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多媒体演示法、类比法纳总结AgNO3 + NaCl = NaNO3+ AgCl↓2:把固体AgNO3和固体NaCl 混合,没有明显的变化,把AgNO3溶液和固体NaCl溶液混合,立即产生大量的白色沉淀(实验演示)3:AgNO3 + NaCl = NaNO3+ AgCl↓中AgNO3和NaCl的系数比为1:1,所以两者恰好完全反应时,AgNO3和NaCl的物质的之比为1:1如果所给的溶液表示的是质量分数,那么二者恰好完全反应,需要的计算步骤为:对于溶液来说,我们一般比较方便的是量取体积,而不是称取质量,而在方程式中,我们更直观看到的是微粒数之间的关系。
“认识物质的量浓度(第2课时)”教学设计案例【课题名称】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年级】高一年级第二学期【教材相关内容】“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是在高中化学的内容。
一、教材和学情分析【教材分析】第5章“评说硫、氮的‘功’与‘过’”是继第2章“开发海水中的卤素资源”之后的又一章以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为主要内容的章节。
通过对硫、二氧化硫、硫酸、氮气、氨和铵盐的学习,对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作归纳和提升,为今后继续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提供知识好和方法的铺垫。
借助“酸雨”的测定,引出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和简单计算,使关于物质的量的计算涉及的所有概念全部呈现。
物质的量、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构成了宏观与微观量化认识物质组成及其化学变化的视角和方法。
虽然是高中阶段学生学习的难点,但在高一阶段要求相对基础、不易过难,学生可以在以后的化学学习中逐步深化。
本节内容是物质的量浓度的第2课时,重点放在学习实验方法与实验技能上,放在实验操作规则理解与总结概括反思能力上。
【学情分析】知识储备(已有知识):一定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及基本公式,简单的定量仪器的使用。
能力储备:配置一定质量分数溶液的基本实验操作,使用简单的定量测量仪器的操作。
二、教学目标1、学会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实验方法及容量瓶使用的方法。
2、通过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的实验操作,经历完整的实验思维、实验操作过程,并认识实验方法的科学性。
3、通过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了解实验误差,感触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初步形成良好的实验工作习惯。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配制方法难点:正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四、教学思路让学生通过分析意识到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关键在于准确确定溶液的体积,从而引出并使学生认识容量瓶。
在配制演示过程中,通过问题引导,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学生自主参与,通过师生互动,理解一些关键性操作,形成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完整操作过程。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1. 知识与技能:(1)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2)认识容量瓶的构造和用途。
(3)学会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的原理和操作。
(4)初步学会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过程中的误差分析。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定量实验的准确性要求和误差的分析,让学生感受科学实验的严谨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的原理和操作。
教学过程:引入部分:教师:最近气候多变,再加上H1N1流感病毒, 感冒发烧的人特别多,我们班里这段时间就有很人同学生病,像苏晓妍同学,上个星期就发烧了好几天,挂了好几天的盐水。
你们知道生理盐水的成分是什么?浓度是多少?学生:教师:0.9% 也可以表示为1009.0,这里的分子分母分别是什么含义? 板书:溶液溶质 mm 质量分数教师:还有其他的表示溶液浓度的方式吗?让我们看看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溶液。
展示ppt 图片:生活中各种液体的含量表(2种)和实验室中某些化学试剂的标签。
边看边写:溶液溶质 m m V V Vm 教师:接着再让我们看看化学实验室里的溶液的表示方法。
边看边写:溶液溶质 m m V V V m Vn讲:我们可以看出,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很多,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点:都是用溶质的量(体积、质量或物质的量)比上溶液的量(体积或质量)。
用溶质的物质的量比上溶液的体积来表示的浓度是我们高中阶段更为常用的一种浓度表示方式——我们称为物质的量浓度。
PPt :物质的量浓度的定义和表达式板书:物质的量浓度 c=V n 小练习:1. 0.500molNaCl 固体溶于水,配制成体积为100.00mL 的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为多少?。
(C(NaCl)=5.000mol/L )2. 5.850克NaCl 固体溶于水,配制成体积为100.00mL 的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为多少?(C(NaCl)=1.000mol/L )3.配制100.00 mL 0.500 mol/L NaCl 溶液,需Na 2CO 3固体多少克?(m(NaCl)=2.925克)过渡:用物质的量浓度表示的溶液在实验室中使用非常广泛,所以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是实验室中经常进行的定量实验,定量实验对精确度有很高的要求,我们做定量实验时应本着严谨、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