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鞋工艺理论课7.帮面美化装饰
- 格式:ppt
- 大小:2.55 MB
- 文档页数:23
(完整版)鞋靴帮样结构设计样板制作步骤名词解析鞋靴帮样结构设计样板制作步骤名词解析一、鞋靴样板制作步骤制作鞋靴样板主要包括四套样板:半面板、做帮样板、划料样板和里样板。
另外有些鞋款还需要制作组合样板、衬布样板。
(一)、半面板从楦侧面揭下画有款式的美纹纸,并展平所得到的侧面样板称为半面板。
其楦侧面展平过程指的是多向弯曲的楦表面在外力的作用下,通过空间角的变化被展成一个形状相似、大小相近的展平面。
(二)、组合样板组合样板是由半面板制作而成的,其主要作用是帮助制作其它样板和帮面的精确制作。
(三)、做帮样板做帮样板是鞋样板中的核心样板,是制取划料样板和里样板的基准样板。
是在面部车间中用于镶接、折边、标画定针点等操作的样板。
在经验设计时,常用制取做帮样的方法有:比楦剪样法;贴楦剪样法;分解法;拷贝纸临摹法;扎点法。
*做帮样板轮廓=部件设计轮廓+绷帮量+定针点+跷度+合缝量(需要合缝的位置)+翻缝量(需要翻缝的位置)1、部件设计轮廓无论是在设计图上,还是在楦面上,每个部件都应有一个完整的轮廓,即部件的设计轮廓。
2、绷帮量(绷帮做法)凡是与底口相连的部件,在制取做帮样板时都应加上相应的绷帮量,包括内、外腰底口上的区别(在内腰底口上打上牙剪“∨”)。
如果内、外腰样板有区别时,每一单独部件上都应该在内腰一侧作出标记。
3、合缝量采用合缝时,一般留出1.5mm--2mm的合缝量(后跟处的合缝量一般不另外加出,因材料的延伸性能可以将其抵消,若遇材料较厚或伸缩性能较差将其抵消不掉可适当放出)。
4、翻缝量在鞋口、鞋舌等部位翻缝时,要留出2mm--4mm的翻缝量。
如果翻缝部位要填充发泡材料,要留出3mm--5mm的翻缝量。
5、定针点定针点是指帮部件进行加工时的位置标记。
做帮样板上的定针点一般用直径1mm的小钺刀打孔。
定针点包括组合点,中点标记、鞋眼位置等。
压茬标记、假线位置标记可用割线槽方式来表现,有了定针点,线槽位置线,做出的样品才规范。
《皮鞋工艺》课程实训指南(doc 37页)湖南科技职业学院《皮鞋工艺》课程实训指导书2.帮料裁断3.片边4.折边5.帮面美化装饰6.部件镶接与部件组合四、实训要求:1、帮料裁断部分①熟练掌握皮鞋的帮结构与样片名称;②掌握鞋用材料的特性,包括部件差异,方向相异性,耐磨性,伤残严重程度等相关特性;③理解提高出裁率的原则:●先主后次●先大后小●好坏搭配●合理利用伤残合理套划掌握鞋用材料的特性④正确运用裁断工具与设备●能正确操作裁断机●熟练识别与选择刀模具●能有效维护与工器具2、片料部分(1)原则:●能根据产品工程图成样平鞋确定正确的片料方式;●理解不同片料的具体技术参数;●掌握正确的片料方式,能进行规范操作;●能有效维护设备与工器具。
(2)具体操作:可分为机片和手修1)机片①工具设备片边机②步骤方法A、明确片边类型(压边、折边等)B、理清片边部位C、先片压边后片折边③技术要求A、上压边片宽4-5mm,留厚0.8-1.2mm,下压边片宽11mm左右,留革厚的2/3,折边片宽9-11mm,片至皮青。
B、片过的部位要求平整,无高低起伏状况,同类型的要求坡度一致,厚薄一致。
2) 手修①工具三角刀、石垫板②步骤方法:先弄清手修部件、部位、再动刀,拿刀要平稳③技术要求A、下压部件在接茬处要轻刮粒面,宽度6-8mmB、每层压茬的交接部位须手修片薄,要求平整,同部位留厚一致。
3、折边部分(1)原则:●能根据款式具体特点,对已片边部件进行补充改刀;●能充分理解各种不同衬布的特点,并掌握其具体粘贴方法;●能按照样板要求正确进行折边操作。
(2)具体操作:步骤、方法:①先在折边部位刷胶②待胶指触干后,将有关样板、贴放于部件粒面,留出折边余量,用夹子夹好③从右至左边折边,边用锤子轻砸④折完边后,即点标志点技术要求①刷胶宽度基本同片边量一致,胶层不宜太厚,须均匀②必须待到指触干时再折③折凸弧或凹弧时,必须分皱或打剪口,要求褶皱或剪口均匀,呈放射状④被折部件不走样,其边沿要平滑、线条流畅⑤锤时用力要适度,不能砸破粒面,或被折边沿不伏贴⑥点标志时,不能刺破粒面,只能印痕即可,不显处用划笔点明,要求符样。
男鞋帮面设计的新理念和方法探究男鞋帮面设计在鞋子的整体造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直接影响着鞋子的外观和舒适度。
随着时尚和审美观的不断变化,人们对男鞋帮面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追求独特的设计理念和方法。
本文将探究男鞋帮面设计的新理念和方法。
男鞋帮面设计的新理念是注重个性化和创新性。
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追求独特的穿着风格,他们喜欢展现自己的个性和品味。
男鞋帮面设计师们将个性化和创新性融入到设计中,通过不同的材料、图案和颜色的组合,打造独一无二的男鞋。
使用金属装饰、刺绣和印花等技术,将艺术元素融入到帮面设计中,使鞋子更具艺术性和独特性。
男鞋帮面设计的新方法是追求舒适度和功能性。
除了注重外观,男鞋帮面设计师们还注重提升鞋子的舒适度和功能性。
他们采用先进的技术和材料,设计出透气性好、防水、防滑和耐磨等特点的男鞋。
他们也注重鞋面的柔软度和适应性,以确保穿着者的舒适感和脚部健康。
采用弹性材料和人体工学设计,让鞋面与脚型更好地贴合,减少摩擦和压力。
男鞋帮面设计还越来越注重可持续性和环保性。
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人们对环保材料的需求越来越高。
男鞋帮面设计师们开始采用回收材料、可降解材料和可持续发展材料等,以减少对环境的负担。
他们还注重设计的耐用性和易修复性,延长鞋子的使用寿命,减少资源浪费。
这种环保理念和方法的引入,不仅使男鞋具有高品质和高性能,也符合现代消费者对环保的追求。
男鞋帮面设计的新理念和方法注重个性化和创新性,追求舒适度和功能性,以及可持续性和环保性。
这些新的设计理念和方法使男鞋更加符合消费者的需求和时尚潮流,也推动了男鞋帮面设计的不断发展和创新。
未来,我们可以期待男鞋帮面设计在形式和功能上的进一步突破,为消费者带来更好的穿着体验和更具个性的选择。
鞋帮的修饰与检验(一)鞋帮的修饰帮部件在镶接之前进行了点划标志点和标志线;在镶接过程中,部件的面与里上又或多或少的粘上了胶粘剂:在缝帮过程中,帮面与帮里之间也可能沾上油渍;缝帮操作结束后,帮套上留有多余的线头和帮里;在整个制帮过程中,帮面可能会受到损伤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再鞋帮的修饰过程中加以处理。
1、冲里采用压茬缝法缝合帮面与帮里后,在缝线的外端留有多余的帮里,特别是帮套上口边线处的多余帮里,将直接影响成鞋的外观,需要冲去;另外,前后帮合帮套后,也需要冲去多余的帮里。
冲里操作有手工和机器两种方法。
手工冲里一般使用冲里刀或剪刀。
操作时,先在鞋里上剪一小口,剪口距缝线约1mm;然后用左手的拇指和食指捏紧多余的帮里,其余的手指压住帮部件,使之不发生移动;右手持剪刀,张开V字形小口,从剪口处开始向前推动剪刀,完成冲里操作。
使用冲里刀冲里的操作基本同上。
冲里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①为确保足够的缝合强度,冲里后鞋里的边缘应距缝线1mm左右,不得过小。
②冲里操作时,用力大小适中,避免冲坏部件边口或冲断缝线。
③冲里后的鞋里边缘应光滑、顺畅、无楞凸不齐、漏冲或冲断风险等缺陷。
④某些产品在冲至踝骨部位时,要留出10mm长、5mm高的鞋里,用于绷帮时固定后帮的高度;最后在成鞋整饰中冲去。
2、线头的处理缝帮过程中,在起止处以及断线续缝处,都会在帮面和帮里上留下线头,需要在成帮整饰中加以处理,以保持鞋面的整洁。
线头的处理方法有三种:(1)挑、抽线头:通过挑、抽,将鞋面和底线拉到帮面与帮里之间。
如无法挑抽到面里之间时,可通过拉底线的方法,将面线拉回到鞋里的一侧。
(2)系线头:处于条带或受力较大部位上的线头,一般都需要将面线和底线打结,防止线头受力后开脱。
(3)粘、烤线头:将面线和底线挑抽到面里之间后,用拔锥尖蘸少许胶粘剂,将线头粘合在面里之间;或将线头剪短后,用拔锥将之塞入针眼中,粘合;或采用热风机,将挑抽间的线头烘烤,使之熔化而粘在帮里上。
男鞋帮面设计的新理念和方法探究随着时代的发展,不仅仅女性,男性对于鞋子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很多男性朋友在选购鞋子时,不仅仅只关注鞋子的质量和价格,他们更注重鞋子的款式、颜色、舒适性以及设计的新颖性。
因此,经过长年的发展和实践,男鞋帮面设计的新理念和方法已经成为了男鞋设计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本文将探究男鞋帮面设计的新理念和方法。
1. 个性化设计随着时代的进步,大众对于鞋子已经不只是满足其穿着需求了,更多是追求鞋子的个性化,让鞋子成为反映自我的一种体现。
因此,男鞋帮面设计的新理念之一便是个性化设计。
设计师不再满足于季节性款式的固定单一设计,而是从消费者的生活场景、需求、消费心理等方面出发,运用不同的设计元素、材质和色彩来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让鞋子成为变化无穷,个性化的艺术品。
2. 舒适性设计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鞋子的舒适性也越来越高。
不再是过去的只追求外观和款式的选择,最主要的还是舒适性。
男鞋帮面设计的新理念之一就是舒适性设计。
设计者从鞋子的支撑结构、材质、技术等方面出发来考虑如何去减少鞋子的负担,让消费者在使用时感觉舒适自然。
3. 绿色环保设计如今,绿色环保已经成为了人们追求的一种生活方式,同样也影响到了男鞋设计中。
绿色环保意味着尽可能地减少污染物的产生,鼓励材料的再次利用,尽量减少对大自然的破坏。
因此,在男鞋帮面设计中,绿色环保设计也变得极为重要。
设计师从生产过程中的材料选择、制作工艺等不同方面来考虑如何达到环保的标准,让消费者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导致更多的污染。
4. 文化溶入式设计鞋子除了提供人们的穿着需求,还反映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和文化传承。
设计师们在男鞋帮面设计的过程中,也开始注重文化溶入式设计。
他们从不同地域的风俗文化,民族传统文化,时尚潮流文化等方面出发,去运用到设计中,使设计更具多样性、丰富性和文化感。
1. 三维扫描技术三维扫描技术是一种先进的数字化制造技术,可以通过数字化手段进行三维重建,让设计者可以在电脑系统中进行设计的细节调整、颜色选择、样品制作等整个流程。
制鞋生产工艺管理系列之五鞋面折边操作规程湖南科技职业学院吴卫华长沙华高皮革技术培训中心高艳折边是制帮过程中的一道重要工序,它直接影响着产品的外观及内在质量。
一、折边前的准备工作为了做好折边操作,在折边之前,需要做一些准备工作。
1、技术准备:A、准备样板:主要包括制样与划样,要求数量齐全,样板规范,边沿必须光顺、制样必须有标志点等;B、熟悉鞋帮结构及样板要求:要细心分析鞋帮的镶接结构及样板的工艺量加放要求。
C、熟悉工艺特点及工艺要求:重点分析折边的部位及其折边的工艺要点;2、工具准备:A、石板:起垫平作用。
B、锥子:用来分小皱。
C、锤子:用来锤平部件边沿。
D、小铁夹:用来固定样板与皮料,也有的工厂用双面胶代替。
E、水银笔:用来划标志线及点标志点。
F、胶刷:用来刷胶。
3、材料准备:A、按领料单核对料件数量是否齐全;B、检验料件外观品质、内在品质及前序加工是否合格。
经过片削加工后的帮部件,在进入折边工序之前,都必须逐一通过质检。
根据工艺操作规程及产品质量要求,主要检查部件的外观及内在质量,主次部件的用料是否合理,部件在上道工序中是否有操作伤等。
如发现部件较薄、较软,则必须在折边前加衬补强;片坏的部件必须剔除;对帮面、帮里部件要进行初步的检点、清理、配齐,避免不同尺码的部件混淆。
由于天然皮革纤维的编织紧密程度不一致,原料皮的厚度或部件厚度不一致,部件形状复杂,某些部位,如转弯处、两部件的相叠处、交接处等机器片不到等方面的原因,机器片边后有些部件不符合规格要求:对机片不符合规格要求的部件进行手工改片的操作称为改刀。
常见的改刀情况如下:①折边部件片边时未片边出口,边口留厚过大。
②片边后斜面宽窄不一致。
③圆刀刀口不锋利,部件片茬高低不平,呈波浪状。
④片粒面时片边的宽窄、厚溥不一致。
⑤部件形体复杂、转角较多,形成机器片边的“死角”部位。
C、粘贴衬布a、目的:为提高成鞋的成型稳定性,改善皮面的丰满度和质感,都需要对帮面进行粘贴衬加。
深圳市携创技工学校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音响设备》结业考试试卷(A 卷)一、 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1、片边2、绷帮3、包头4、折边5、鞋帮装配二、 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1、按照制鞋工艺,皮鞋可分为 、 、 、硫化鞋和 五类。
2、作为一种艺术产品,皮鞋的美化手法主要表现在头式、跟型、底型、材料的色彩、色泽、材质等方面的变化与组合,而帮面的美化装饰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包括 、 、穿、 、缝、 、 、装等内容。
3、掌握合理的套划方法对于提高出裁率,降低产品成本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生产实践中大量使用的套划方法有(4): 、 、 和 。
4、提高出裁率即提高原材料的利用率,其基本的原则主要有: 、 、 、 、 和合理套划5、线缝工艺使用皮质或橡胶外底。
天然革外底的整型工艺流程为:辊压→通片(片腰窝、后跟部)→ →浸水→ →压型。
6、溶剂型氯丁胶的外观为黄色粘稠液,所用溶剂为甲苯、醋酸乙酯和汽油,三者的比例为 ,也可以按1:1:1的比例使用甲苯:正己烷:醋酸乙酯的混合溶剂,制成的氯丁胶固含量为20%~30%。
7、常见的镶接种类有: ,帮面部件与帮里部件的镶接,帮面部件与衬件的镶接和 的镶接等四种。
8、缝合质量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被缝物的强度、 、缝线结构、 和针码密度等。
三、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如果内底和外底都是皮质的,内底纵向下裁,则外底的下裁方向为:( ) A 、横向 B 、纵向 C 、横向纵向均可2、检查部件含湿率的方法是:( ) A 、部件的粒面向内弯折90°B 、右手拇指、食指和中指用力挤捏部件 3、反手线会引起:( )A 浮线B 跳线C 断线D 断针E 针距不匀 4、制备组合内底时:( )A .半内底在上B .半内底在上在下均可C .半内底在下D .半内底的位置与内底的材质有关 5、在压型时( )A 、主跟和内包头的粒面均应朝向鞋腔B 、主跟和内包头的粒面均不应朝向鞋腔C 、主跟的粒面朝向鞋腔,而内包头的粒面不应朝向鞋腔D 、主跟的粒面不朝向鞋腔,而内包头的粒面应朝向鞋腔四、 图形题(共12分)如右图所示,填出下列序号所指代的鞋的零部件名称: 4. 5. 8.10. 11. 13.班级:姓名: 学号:密封线请不要在密封线内答题五、简答题(每题7分,共14分)1、在皮革面料的裁断过程中为何要看皮下料?2、造成跳线的原因主要有哪些?五、计算题(共19分)1.已知某片革的面积为18.32平方尺,其表面的主要伤残缺陷面积之和为3.28平方尺,次要伤残缺陷面积之和为5.36平方尺,求该底革的利用率。
皮鞋制作工(五级)理论知识鉴定要素细目表皮鞋制作工的理论知识要素细目表如下:1. 皮革知识:- 了解不同类型的皮革,如牛皮、山羊皮、豹纹皮等。
- 掌握如何识别真皮和人造皮革的区别。
- 熟悉皮革的质地、弹性和耐久性等特点。
- 掌握皮革的保养和清洁方法,以保持鞋子的品质和寿命。
2. 鞋帮和鞋底结构:- 了解常见的鞋帮结构,如全鞋帮、半鞋帮和无鞋帮等。
- 熟悉鞋底的材质选择,如橡胶、塑料和皮革等。
- 掌握鞋帮和鞋底的制作工艺和组装方法。
- 了解鞋底的防滑设计和鞋帮的舒适性调整。
3. 鞋履设计:- 熟悉不同鞋款的设计要求,如平底鞋、高跟鞋和运动鞋等。
- 掌握鞋型绘制和模板制作的技巧。
- 了解鞋履的尺码和比例规范,以确保制作出合适的鞋子。
- 学会运用色彩和装饰元素,提升鞋履的美观度和时尚性。
4. 粘接和缝制技术:- 掌握皮鞋的粘接工艺,如使用胶水或胶带将鞋帮和鞋底固定在一起。
- 熟悉缝制技术,如手工缝纫和机器缝纫。
- 学会选择适当的缝线和缝针,以确保缝合牢固且美观。
- 了解不同缝法的应用场景,如平缝、反复缝和皮纳缝等。
5. 鞋垫和鞋带:- 掌握制作鞋垫的技巧,如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填充物。
- 熟悉不同材质的鞋带,如棉绳、尼龙绳和皮质带等。
- 学会正确安装鞋垫和鞋带,以确保舒适和紧固度。
通过掌握以上细目,皮鞋制作工可以逐步提升自己的理论知识水平,从而更好地完成皮鞋制作工作。
皮鞋制作工的理论知识要素细目表是皮鞋制作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基础知识要点,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要素。
首先,皮革知识是皮鞋制作工必备的基本知识之一。
掌握不同类型的皮革,可以帮助制作工选择合适的材料,如牛皮、山羊皮、豹纹皮等。
了解不同类型的皮革的特点,如质地、弹性和耐久性,可以更好地应对不同的鞋型和穿着需求。
此外,掌握皮革的保养和清洁方法也是必不可少的,可以保持鞋子的品质和寿命。
其次,鞋帮和鞋底结构是决定鞋子整体结构和舒适性的重要因素。
了解鞋帮结构,如全鞋帮、半鞋帮和无鞋帮等,可以根据鞋子的用途和风格来选择合适的鞋帮结构。
《鞋类生产工艺(一)》课程标准课程名称:鞋类生产工艺(一)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 学 分:5 计划学时:64适用专业:鞋类设计与工艺 1.前言 1.1课程定位本课程是高职高专皮革制品设计与工艺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专业必修课程。
要求学生熟悉和掌握各主要工序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技能,能独立编制工艺规程,分析和处理生产中出现的简单技术问题。
1.2设计思路在课程设计思路上以皮鞋加工作为工作任务贯穿始终,将各工序加工的理论知识体系分散在各项目任务中进行讲解,指导学生理解工作过程并完成工作任务,最后教师以学生完成各个项目的操作过程和质量来评定学生该部分的成绩,使在项目式教学模式下正确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成为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
1.3 与前后续课程的联系前导课程:《 皮鞋材料》、《鞋类素描》、《鞋类速写》、《革制品机械》等。
后续课程:《帮样设计》、《综合实训》、《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等。
2.课程目标前导课程《皮鞋材料》《鞋类素描》 《革制品机械》后续课程《皮鞋工艺》 《帮样设计》 《综合实训》2.1总体目标是产品造型设计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为从事鞋类的生产与开发企业培养具有鞋类产品设计、制作能力的实践型人才,能够进行鞋类产品开发及制作。
对学生职业岗位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起重要支撑作用。
以鞋类的整个加工过程遴选项目覆盖教学全过程。
本课程分为理论和实践两部分。
理论课主要讲授皮鞋生产的工艺过程及原理,各生产工序的要点、工艺规程、控制因素等。
实训课主要训练学生各工序的动手操作技能、使用的设备的能力和生产安全意识的培养。
通过划分任务分析、训练项目、课程总结三个阶段,使学生较好的完成“鞋料裁断”、“帮部件加工”、“底部件加工”、“制帮工艺实训”4个子模块(项目)训练任务。
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通过学生对工艺方法的了解、观摩老师的操作演示、学生的实际操作以及作品展示等步骤,促进工序和工艺技能的不断掌握和熟练。
2.2具体目标2.2.1知识目标(1)了解鞋类的应用领域;(2)理解工艺技术基础知识;(3)能掌握划料基础理论及实践操作知识,进行消耗定额的制订,绘制刀模排向图对帮部件进行合理套划;(4)能掌握帮部件成型加工技术的理论及实践操作知识,进行片料和折边操作;(5)能了解缝帮技术理论知识,能对各种缝合形式的缝合并完成整鞋帮的制作。
第二章鞋帮部件的加工整型在现代工业化的皮鞋生产过程中,无论是制帮、制底,还是帮底组合,一般都采用标准的帮部件和底部件,按照标准的装配工艺进行装配化生产,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而由裁断工序所得到的帮部件和底部件只是具有标准尺寸的“毛坯”,必须经过不同的加工和整型,才能成为标准部件,进而进行标准化的装配。
鞋帮部件的加工是帮部件组合的基础工序,也是鞋帮装配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鞋帮部件的加工主要包括片料,折边及装饰性加工等;帮部件组合主要包括镶接及缝合等工序。
第一节片料通过手工或机器的片刨来调整部件的整体厚度或局部厚度的操作称为片料。
一、片料的目的1. 1.调整帮部件的厚度。
不同的产品品种具有不同的厚度要求;即使是同一品种的产品,其不同部位的厚度要求也不同。
由裁断工序所得到的帮部件因来自于不同的皮张或同一皮张的不同部位,因而在厚度上有所差别;另外,某些需要补强的部件在粘贴补强材料后,其整体厚度超过了规定厚度,因而也需要进行厚度的调整。
2. 2.使帮部件的镶接处整齐、美观。
经过片边和折边,帮部件的镶接处线条流畅,轮廓清晰,镶接部位平伏。
而一刀光产品经过片边处理,断口处毛茬不外露,因而也不会影响产品的外观。
某些企业采用酒精灯烘烤帮部件的边缘来取代片边法,也可以使镶接部位的断口处毛茬不外露。
3. 3.确保成品鞋的穿用舒适性及后续工序的进行。
需要折边的帮部件如果不进行片边,折边后的局部厚度为原厚度的两倍,这不仅使成品鞋在穿着使用过程中咯脚,而且不利于后面的缝纫工序的进行。
二、片料的种类(一)通片当帮料厚度或裁断后的帮部件厚度与规定的厚度要求不符时,或当需要补强的部件在粘贴补强材料后,其整体厚度超过了规定厚度时,需要进行厚度的调整。
按规格要求将整块原料或整个部件片薄的过程称为通片,也叫片平面。
表2-1-1列出了常用面革的厚度要求(3)。
表2-1-1 面革厚度表单位:mm帮部件的厚度随部件的功能、使用要求及产品质量要求的不同而异。
鞋类材料特性与护理1.镜面皮•这种皮料表面光滑透亮甚至可以反光,看起来时尚高贵,但容易被刮伤,刮伤也会很明显,而且弯曲后会有比较明显的细皱。
这种材料还有一个缺点就是很容易脏,容易变雾没有亮度,甚至手上的汗液都会在皮的表面留下痕迹。
但弄脏后用半湿的柔软棉布或绒布即可去掉污渍。
2.反毛皮•这种皮料不是头层皮,是用二层或三层皮做的,其耐撕裂强度比头层皮差,尤其是在遇水后,所以提醒消费者不要在雨天穿着或浸水。
•反毛皮又叫绒面皮或猄皮。
反毛皮透气性好,耐磨损,外观大方,穿着舒适,而且成本比磨砂皮低。
•反毛皮颜色是经过多次鼓染而成,在染色过程中有很多不确定因素,经过染色后的皮,每一张皮及一张皮的不同部位因组织不一样,染出的颜色就会有区别,也就是色差,而且皮毛的倒向不一致颜色的深浅也会不一致。
•由于反毛皮表面粗糙有皮屑,不管经过怎么样处理,还是会有轻微掉色,再者反毛皮在强光照射下不稳定偶有褪色现象。
•反毛皮还有一个缺点就是表面的毛会长短不一,就是通常说的毛长毛短。
轻微的毛长毛短属正常现象。
•反毛皮切忌用水或鞋乳鞋油擦拭,有污渍时要用软毛刷朝同一方向顺着轻轻擦去污渍,让纹理顺畅。
还可用生胶片或专用清洁用品轻轻擦拭。
3.疯马皮•这类皮的皮表是没有经过任何加工的,是在鞋子成型后在后段打蜡或打油进行处理,由于皮料的每个部位的吸油吸蜡程度不一样会导致皮料颜色不一样,有的深有的浅,有的较亮有的较雾,这就是这种皮的风格,属于正常现象。
该皮料容易被硬物刮伤,留下刮痕,只要用鞋油擦拭抛光即可去除。
4.猪皮•猪皮有两种用途一是最常见的用作内里,其比PU耐磨,而且不会臭脚。
另外一种用作面料,虽然其牢固性一般,但容易上色,印刷比较漂亮,不过时间长了或会轻微褪色。
•猪皮在染色过程中由于皮料组织不一样,浸染不一样会有些色差。
猪皮的不同部位毛孔大小不一样,有的粗有的细。
不同部位的手感和观感都不一样,有的粗糙有的光滑,所有这些现象都普遍存在。
电大理工2016年12月Stud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t RTVU.第4期总第269期DOI:10.19469/ki.1003-3319.2016.04.0006试析鞋帮样的创新性美化设计林晓福建华南女子职业学院(福州350108)摘要帮样设计作为鞋类产品的全鞋设计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制鞋工业开创新产品的第一步,它是一项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创作活动。
鞋类帮样设计者在设计的过程中,务必在了解、分析国内外市场需求动态的前提下,在款式、图案、造型的设计上积极挑战技巧与难度,充分体现其设计“美感”。
关键词帮样设计;美化设计;创新中图分类号:TS9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3319(2016)04-00006-04帮样的美化设计一般在帮样部件的轮廓边缘线上,另一处则在部件的内部。
美化部件轮廓边缘,要求其宽度、密度必须均称和整齐;美化部件内部时,多采用图案进行装点,其图案设置的方位应在楦面比较平坦的部位,一般在位于口门附近、腰部、鞋耳下面、横条中间、鞋舌中间和靴筒面上等部位进行创新性的美化设计。
现以女皮鞋浅口式帮样造型结构为题,讲述帮样中五大部位的创新与美化设计。
浅口式帮样的基本结构在专业者或消费者的心目中早已构成了“潜在性”的形态概念:尖、直、圆、方以及异型等的口门造型,早被誉为传统佳作。
然而,若过于遵循守旧、缺乏应变、惰教惰学,则收效甚微。
创新与美化是探索和研究帮样设计的主要内容,但并不是截然隔开的两个方面。
(1)创新任何产品的设计贵在创新,浅口式帮样设计也不例外。
因为它的式样轮廓早已被人眼熟,这是它的不利因素;如何超越这一警线,捷径在于创新。
这里仅提一点:浅口式具有很强的亲和力和可融性,可以运用拓展、延伸和整合等的创新技巧,则不难设计出“一图多用”即“一图多样”的不同花色品种,完成系列化设计。
(2)美化由于浅口式帮样的基本轮廓众所熟知,自身若不进行美化,久之必生腻烦。
男鞋帮面设计的新理念和方法探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时尚的追求,男鞋帮面设计也逐渐成为时尚领域中受关注的一个方面。
男鞋帮面是鞋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不仅能提升男鞋的外观美感,还能影响着鞋子的舒适度和使用感受。
本文将探究男鞋帮面设计的新理念和方法,以期给鞋业设计师提供一些启示和参考。
一、男鞋帮面设计的新理念1. 拟人化设计理念近年来,很多鞋业设计师开始将人类的生理和心理特征融入到鞋子的设计中,使鞋子不再只是一种功能性的物品,更加具备了人类的情感特质。
在男鞋帮面设计中,可以通过运用人类的脸部特征、表情和肌肉线条等元素,使鞋子看起来更加生动活泼,具有亲和力和个性,让消费者在穿着鞋子时能够感受到与之产生共鸣和情感交流。
2. 可持续发展理念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各个领域普遍关注的话题。
男鞋帮面设计也可以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相结合,采用环保材料和生产工艺,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可以考虑将回收利用的材料应用到男鞋帮面设计中,为鞋子赋予独特的特点和价值。
二、男鞋帮面设计的新方法1. 纹样设计纹样设计是男鞋帮面设计的一种常见方法,通过不同的纹样和纹理效果,可以给鞋子带来不同的质感和视觉效果。
纹样可以是任何形式的,如动物纹样、植物纹样、几何图案等。
在选择纹样时,需要考虑男鞋的功能和风格,使其与整体设计相协调。
2. 色彩运用色彩运用也是男鞋帮面设计的重要方法之一。
色彩可以直接影响鞋子的整体效果和观感,决定着鞋子的视觉特点。
在选择色彩时,需要考虑到男性消费者的喜好和风格,同时也要考虑鞋子的材质和功能性。
在运动鞋的设计中,可以运用鲜艳的色彩来增加活力和动感;而在正装鞋的设计中,可以运用低调的色彩来显得稳重和大气。
3. 材质选择材质选择是男鞋帮面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不同的材质给人的感觉和触感都是不同的,因此在选择材质时需要考虑到男性消费者的使用需求和舒适度。
一般来说,男鞋帮面设计常用的材质有皮革、尼龙、纺织物等。
一、单项选择题:共 60 分,每题 l 分1、职业道德是人们在从事 ( C )活动过程中所遵守的行为规范总合。
(A)职位 (B)职务 (C)职业 (D) 岗位2、良好的职业道德有利于人们养成 (B )的道德习惯。
(A)优良 (B) 良好 (C)善良 (D) 良性3、不管做什么 (D )都应爱岗敬业。
(A)工种 (B)职业 (C)行业 (D)工作4、务工者首先应该( A)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
(A)遵循 (B)熟悉 (C)服从 (D)记住5、踏实勤劳这不仅是 ( B ) 的原则,更是从业的原则。
(A)为人 (B)做人 (C)对事 (D)对人6、暂离工作岗位时,请务必 ( A ) 电源开关或将电机关掉以免事故发生。
(A)按下 (B)按掉 (C)拔去 (D)关闭7、在机器运转部位加润滑油,并 (B )是否有影响机器转动的障碍物。
(A)观察 (B)检查 (C)清查 (D)注意8、接通电源后,使机器空转 l-2 分钟,听机器在(D ) 中是否正常。
(A)转动 (B)运作 (C)转换 (D)运转9、根据产品货号领取刀模,检查刀模有否变形或刀刃有无 ( A )。
(A)缺口 tB)缺角 (C)弯曲 (D)缺边l0、高台缝纫机开机后空转时,注意主动轮应向操作者方向 ( C )。
(A)旋转 (B)转换 (C)转动 (D)移动11、中国鞋号是以 ( A)的毫米为基础。
即一单位 (码)约等于 6. 35 毫米。
(A)脚长 (B)鞋楦 (C)脚厚 (D)脚宽12、每一张皮革的不同部位。
纤维走向不同,其 ( C )不同,并且差距很大。
(A)耐磨性 (B)透气性 (C)延伸率 (D)吸水率13、合成革表面光滑,通张厚薄、色泽强度等 ( A )均匀一致。
其防水、耐酸耐碱性均较优。
(A)性能 (B)用途 (C)作用 (D)功能14、用合成革作商料,其用料消耗定额是以 ( B)来计算的。
(A)重量 (B)面积 (C)净板 (D)估量15、里料作用是提高鞋的成型稳定性降低面料的延伸性,提高帮面 ( C)延长使用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