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鞋工艺理论课11.外底整型和装配
- 格式:ppt
- 大小:842.50 KB
- 文档页数:17
中国鞋史系列篇之———文北京/全岳皮鞋工艺之装配史【皮鞋工艺之装配史,是鞋部件发展到成熟阶段之后的必然历史阶段。
所谓“装配”,泛言之,就是把零件或部件配合成一个整体的工艺过程,使之成为具有特定功能的产品或半成品,现代工艺所制造的产品,无不具有这种特点。
】皮鞋工艺之装配史,是鞋部件发展到成熟阶段之后的必然历史阶段。
因为,鞋的部件史的必然归宿就是鞋的装配史。
所谓“装配”,泛言之,就是把零件或部件配合成一个整体的工艺过程,使之成为具有特定功能的产品或半成品,现代工艺所制造的产品,无不具有这种特点。
按照现代皮鞋工艺和设备所制作的皮鞋产品或鞋部件,也必然具备这种特点,必然催生出皮鞋装配发展史。
皮鞋工艺的装配,就是把鞋帮、前衬(内包头)、后衬(主跟)、内底、外底、后跟等鞋零件和鞋部件装配成皮鞋的工艺过程,使之成为不同形态和功能的皮鞋产品。
传统手工皮鞋工艺是配作,而非装配。
所谓“配作”,就是一边选配又一边操作的工艺过程:如果鞋帮帮脚长些就要剪掉一些,如果前衬(内包头)和后衬(主跟)的坡茬不够薄就要片掉一些,如果内底的边缘与鞋楦棱边不齐就要修掉一些,如果外底太肥就要片掉一些……如此这般的“剪”“片”“削”“修”的操作,就是一边选配又一边操作的“配作”过程。
之所以离不开“配作”的过程,是因为没有严格形状和尺寸的鞋部件所导致的。
这样的“配作”历史,至少从1876年开始到20世纪80年代初的一百多年,仍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
现代机器皮鞋工艺是装配,而非配作。
所谓“装配”,就是像组装自行车那样,既快又好地把各种零部件按照规定的工艺组装成自行车产品,无需像皮鞋配作那样在组装过程中有“剪”“片”“削”“修”的操作。
就皮鞋“装配”而言,从1980年初首次引进捷克斯洛伐克胶粘皮鞋装配生产线开始,便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装配元年”。
胶粘皮鞋装配生产线的试生产阶段,皮鞋的装配过程并非顺利。
在国外专家的指导下设备安装和试运行阶段,按照合同约定的皮鞋款式的鞋部件和鞋装配的投产尚且顺利。
皮鞋产品的工艺流程
皮鞋生产过程可分为裁断(材料裁剪)、针车(鞋面制作)、鞋底加工(包括外底和内底)、成型(组装鞋面和鞋底)和表面处理四个主要阶段。
1、裁断,就是将原辅材料根据设计样板进行裁剪,必须做到同双尺码相同,皮纹、粗细均匀;
2、针车,就是将裁断过的鞋面材料(鞋帮、辅料、外协材料等),由车缝机将不同鞋面材料缝合起来制成鞋面;
3、外底根据各种尺寸和规格由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聚氨酯及橡胶裁剪或打磨而成;内底(含中底)一般由布料、泡棉、中底板等由裁断机裁剪再贴合而成;
4、鞋面和鞋底做好后,进入成型阶段,首先将中底与楦头粘在一起(采用无钉作业),用前帮机帮鞋头,经过腰帮、后帮、划画、打沙轮、刷胶、贴底(鞋面与鞋底的组合),鞋面和鞋底粘合后用压底机压紧粘牢,再用冷却机冷却以绷紧各个部分;最后的工序是从制成的鞋脱去鞋楦后,进行表面处理工序如擦鞋油、抛光等,再贴标签,最后由公司质检人员对已制成的鞋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再按订单规格装入鞋盒,在出货前须经质量部门验货后方可出货。
第一章概况一、制鞋工艺研究的内容:1、以制鞋生产技术为中心,同时掌握皮鞋所用材料的性能以及原材料的分析检验和成品检测手段,从而掌握皮鞋生产的理论与实践的系统知识。
2、概念:鞋(shoes):能保护人的脚不受外界的伤害的物体。
靴:指鞋帮高度超过脚踝。
二、皮鞋类分类和命名:1、用途分:民用鞋、军用鞋、运动鞋等。
2、季节分:凉鞋、满帮鞋、棉鞋、单鞋等。
3、按制鞋方法分:缝制鞋、胶粘鞋、注射鞋等。
4、按功能分:工作鞋、保健鞋、休闲鞋、滑冰鞋、滑雪鞋、演出鞋等。
名词:民用鞋:人们日常穿用的鞋。
(男、女童鞋)军用鞋:供军人穿的鞋称为军用鞋。
(包括海、陆、空各种专用鞋)劳保鞋:一般供体力劳动者在工作中穿用的鞋。
少数民族鞋:特殊鞋:绝缘鞋、耐压鞋、耐高温鞋、耐油鞋。
文艺鞋:供文艺演出穿用的鞋。
缝制鞋:通过帮、底、用线、透缝、压条(外翻透缝)。
胶粘鞋:主要指帮、底结合时,利用胶粘剂使之牢固的工艺鞋。
模压鞋:主要指帮、底结合时,采用模压机高温硫化制成的鞋。
注压鞋:又称为注射工艺,其制底工艺与模压工艺相似,不同的是通过注射机进行注射底而成。
硫化鞋:制底工艺采用硫化工艺,但主要材料限为橡胶,这种工艺制成的鞋叫硫化鞋。
三、鞋的结构:1、鞋的组成:由下至下:鞋帮面+鞋里+绱底+中底+外底+鞋跟1、内包头2、包头3、缝帮线4、中帮5、锁口线6、鞋带7、鞋里8、鞋舌9、后跟垫 10、后跟里11、保险皮 12、后帮 13、主跟 14、鞋跟面皮 15、鞋跟16、勾心 17、外底 18、内底 19、前帮里 20、鞋垫2、命名:工艺方法+帮面材料+颜色+式样+对象+穿用季节+鞋号+型号例:羊半筒拉链式高跟胶粘仿皮底女靴第一节制鞋工艺流程1、裁断工艺:1)帮料划裁; 2)底料划裁1)帮料划裁:标划鞋帮料的各种部件,以机器冲裁或手工裁剪下来的过程。
a、帮面材料:人造革:① 聚氨酯人造鞋面革 ②聚氨酯人造面革:以纺织品为底基,表面涂覆聚氨酯。
制鞋工艺的具体要求一、裁剪工艺1、当接到样单及样鞋时应严格按客人要求准备材料。
2、纸样板上的点、线、牙缺等应全部画清于所画的材料上,画时应和纸样板吻合。
3、剪裁时应注意剪曲线剪得流畅,无缺口、且画线要剪掉。
4、画料时禁止使用圆珠笔、钢笔等不易擦掉的笔,作业时不能出现涂改现象,保持材料清洁度。
5、应注意排版准确、省料、材料方向,以免影响成型后的效果。
排版应先画大板,后画小板,节省材料。
6、有高频、电绣部件、左右方向要各多裁3-4片。
高频部件一定要裁高发泡。
7、剪好的材料要用橡皮筋扎好、放入塑料袋内,塑料袋上标的货号、客户、鞋楦、尺码等,然后和样单、样鞋一齐流入下道工序。
8、做好自检,保证流入下道工序的半成品质量。
二、针车工艺1、每天按时擦干净机器、保养好机器。
2、车样前先看懂样品单,检查高频、电绣是否与样单相符,了解原样鞋的结构和车法,察看纸板,有问题应提前发现,及时解决,绝不允许事后解决。
3、应对准点、线、车盖点线不超过0.8–1mm。
4、包边要结实、细、不出现粗糙、松等现象。
5、针距3–3.5针/cm,边距1.2–1.5mm、行距2-2.0mm。
6、车鞋舌和后方里布时边要顺着样板的形状车,不能出现变形现象,白里布要加PE塑料保护膜,且车线要与材料同色。
7、车织带前应用火把两头烤固,免出现撕裂现象,要长短错开车。
8、包海棉时,海棉要凸出围口5mm,围口不要拉太紧,要显得饱满结实,曲线流畅,必要时加高发泡等材料,绝不允许海棉下掉。
9、前头港宝贴于离边跑4mm,刚好第二道线压边处。
这样就不会出现前头容易变形现象,后港宝贴于离帮脚12mm处,且后港宝上口半圆要削边。
10、鞋头里布网脚开口处要拼缝。
拼缝针3.5–4针/mm。
11、PU,皮鞋削皮对接处要擦胶敲平,不能出现凹凸现象。
12、中帮网脚线顺边脚距离2mm。
13、边肚出现空的情况要擦胶贴合牢固。
14、反毛皮、PU牛巴大面积的要加切片补强,以免出现皱折。
制鞋工艺基本知识时间:2010-01-12 14:45 来源:站西鞋城网作者:Eliza 浏览:9482【站西鞋城网-鞋业新闻】皮鞋构成及各部件的作用皮鞋的种类繁多,制法也不尽相同,但万变不离其宗,都离不开以下几个基本部分。
(一)鞋帮:鞋帮是鞋除鞋底之外的部分。
是由鞋面和补强鞋面而用里两面部分组成。
鞋的身价主要体现在鞋帮,是整个皮鞋使用寿命长短的决定因素之一。
(二)中帮:中帮位于小趾端点的后部件,是整个鞋美观、舒适、耐穿及耐曲绕与否的要件。
(三)帮里:泛指鞋帮的里子(鞋垫也属里类),它是处于鞋的内腔,但对它的技术要求也不能忽视。
帮里必须具备吸湿、耐磨、支撑、耐曲等条件,凡显露之处,还必须注意雅观。
(四)内底(中底):位于鞋底面部,接触脚底的鞋底称为内底。
作为皮鞋的基础,内底是重要的部件。
在结构上,内底是联结鞋地大物博和鞋底的主体,具有直接支撑脚的作用。
(五)勾心:装置在皮鞋腰窝部位,起支撑作用,能随人体压力,维护脚底状态,保持皮鞋状态不变型。
(六)外底:外底又称大底,是皮鞋与地面直接接触的部分。
它随不同环境地面的冲击、磨擦,不仅保护皮鞋底部和脚,而且对人身起缓冲等作用。
(七)内包头:内包头在鞋头的鞋面和鞋里之间,支撑定型,以保护皮鞋帮头部,并维持鞋形的美观。
(八)主跟:主跟位于插在鞋帮后跟部的鞋面和鞋里之间,它是支撑定型,维持鞋的形状。
它并不是皮鞋的鞋跟。
(九)鞋舌:位于鞋帮口门即跗背部位,它主要维护跗背,以防外界或鞋跟脚等戳脚。
在某种式样上,也起美观作用。
(十)鞋跟:鞋跟位于外底后端,又称后脚。
它是调节人体平衡以及缓冲等作用,也是磨损集中点。
对不同类型的皮鞋有不同的高度,以增加皮鞋的穿着舒适程度和美观性。
制鞋装配工艺是指把鞋帮和鞋底等鞋部件装配在一起而成为鞋产品的技术和方法,主要有胶粘鞋工艺、缝制鞋工艺、模压鞋工艺、注塑鞋工艺、硫化鞋工艺等多种类型。
1,胶粘鞋工艺,也称冷粘工艺,是利用粘合剂将鞋帮、内底、外底连接在一起的工艺方法。
湖南科技职业学院《皮鞋工艺》课程实训指导书《皮鞋工艺》课程组 2003.10实训一帮部件组合工艺一、实训目的:1、掌握鞋用材料的特性2、理解提高出裁率的原则3、确理解帮面部件镶接,帮里与帮里镶接,帮面与帮里镶接的技术标准4、能正确掌握平缝、压茬缝、合缝、压缝、翻缝、包缝、对缝、嵌缝等缝制方法的操作规范二、实训学时:12时三、实训内容:1.帮料裁断2.片边3.折边4.帮面美化装饰5.部件镶接与部件组合四、实训要求:1、帮料裁断部分①熟练掌握皮鞋的帮结构与样片名称;②掌握鞋用材料的特性,包括部件差异,方向相异性,耐磨性,伤残严重程度等相关特性;③理解提高出裁率的原则:●先主后次●先大后小●好坏搭配●合理利用伤残合理套划掌握鞋用材料的特性④正确运用裁断工具与设备●能正确操作裁断机●熟练识别与选择刀模具●能有效维护与工器具2、片料部分(1)原则:●能根据产品工程图成样平鞋确定正确的片料方式;●理解不同片料的具体技术参数;●掌握正确的片料方式,能进行规范操作;●能有效维护设备与工器具。
(2)具体操作:可分为机片和手修1)机片①工具设备片边机②步骤方法A、明确片边类型(压边、折边等)B、理清片边部位C、先片压边后片折边③技术要求A、上压边片宽4-5mm,留厚0.8-1.2mm,下压边片宽11mm左右,留革厚的2/3,折边片宽9-11mm,片至皮青。
B、片过的部位要求平整,无高低起伏状况,同类型的要求坡度一致,厚薄一致。
2) 手修①工具三角刀、石垫板②步骤方法:先弄清手修部件、部位、再动刀,拿刀要平稳③技术要求A、下压部件在接茬处要轻刮粒面,宽度6-8mmB、每层压茬的交接部位须手修片薄,要求平整,同部位留厚一致。
3、折边部分(1)原则:●能根据款式具体特点,对已片边部件进行补充改刀;●能充分理解各种不同衬布的特点,并掌握其具体粘贴方法;●能按照样板要求正确进行折边操作。
(2)具体操作:步骤、方法:①先在折边部位刷胶②待胶指触干后,将有关样板、贴放于部件粒面,留出折边余量,用夹子夹好③从右至左边折边,边用锤子轻砸④折完边后,即点标志点技术要求①刷胶宽度基本同片边量一致,胶层不宜太厚,须均匀②必须待到指触干时再折③折凸弧或凹弧时,必须分皱或打剪口,要求褶皱或剪口均匀,呈放射状④被折部件不走样,其边沿要平滑、线条流畅⑤锤时用力要适度,不能砸破粒面,或被折边沿不伏贴⑥点标志时,不能刺破粒面,只能印痕即可,不显处用划笔点明,要求符样。
皮鞋制作工(四级)理论知识鉴定要素细目表皮鞋制作工的理论知识鉴定要素细目表如下:1. 皮革材料知识:- 掌握各种不同类型的皮革材料,并了解其特点,如牛皮、羊皮、鳄鱼皮等;- 理解皮革的质量评估标准,了解如何选择合适的皮革材料;- 掌握处理皮革的基本技巧,如修补、染色和抛光。
2. 鞋底知识:- 了解不同类型的鞋底材料,如橡胶、皮革和聚氨酯等;- 理解鞋底的结构,包括鞋底芯、中底和外底等部分;- 掌握鞋底的粘合和缝制技术。
3. 鞋面知识:- 了解不同类型的鞋面材料,如皮革、织物和塑料等;- 掌握鞋面的设计和裁剪技巧;- 理解鞋面的组装和缝制工艺。
4. 鞋垫知识:- 了解不同类型的鞋垫材料,如皮革、海绵和麻布等;- 掌握鞋垫的设计和制作技巧;- 理解鞋垫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5. 鞋履健康知识:- 了解不同类型的脚型和其对鞋履的影响;- 掌握鞋履的舒适度评估标准;- 理解鞋履对脚部健康的影响,包括足弓支撑和足底按摩等功能。
6. 鞋制作工艺知识:- 了解皮鞋的制作流程,包括设计、裁剪、组装和缝制等环节;- 掌握皮鞋制作所需的工具和设备的使用方法;- 理解品质控制的重要性,包括检验和修正产品的质量缺陷。
7. 知名品牌和流行趋势:- 了解皮鞋行业的知名品牌和其特点;- 关注时尚界的最新趋势,理解市场需求;- 掌握潮流元素的应用,能够根据市场需求制作流行的皮鞋产品。
通过对以上要素进行细致学习和实践,皮鞋制作工可以提升自己的理论知识水平,从而更好地应对工作中的挑战,为生产出高质量的皮鞋做出贡献。
皮鞋制作工的理论知识鉴定要素细目表:8. 鞋型设计知识:- 掌握不同类型的鞋型设计,如男女式皮鞋、运动鞋、正装鞋等;- 了解不同鞋型的特点和流行趋势,能够根据客户需求和市场需求进行设计。
9. 鞋成型及修整知识:- 理解鞋子的成型原理及工艺,掌握鞋帮的成形工艺;- 掌握鞋子修整的方法与技巧,包括修整鞋底、打磨鞋头等过程。
10. 鞋面装饰知识:- 了解鞋面装饰的方法和技巧,如刺绣、皮革工艺等;- 掌握不同装饰工艺对鞋子外观的影响,能够根据设计要求进行装饰。
皮鞋制作工艺流程
《皮鞋制作工艺流程》
皮鞋制作是一门古老的手工艺,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和改进,如今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工艺流程。
下面将详细介绍一下皮鞋的制作工艺流程。
首先是选材。
制作皮鞋所用的皮料需要经过严格的挑选,通常会选用牛皮、羊皮或马皮等。
选择好的皮料能够保证鞋子的品质和舒适度。
接下来是裁剪。
根据设计需求,将选好的皮料进行裁剪,制成鞋面、鞋底和其他需要的零部件。
然后是缝制。
经过裁剪后的皮料需要进行缝制,通常会采用手工缝纫或者机械缝纫,将各个零部件缝合成完整的鞋子。
接着是整形。
经过缝制后的鞋子需要进行整形,通过加热和压制等工艺,使鞋子更加符合人体工程学,提高舒适度。
再之后是装配。
将鞋面、鞋底和其他零部件进行装配,确保每个部件都牢固的固定在一起。
最后是修饰。
在鞋子制作完成后,还需要进行修饰,包括擦亮、上漆、涂色等工艺,为鞋子增添更多的美观性。
通过以上工艺流程,一双完美的皮鞋就制作完成了。
但是需要
注意的是,由于每一双脚型和需求都是不同的,所以每一双皮鞋都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来打磨和调整,以满足每一位顾客的需求。
总的来说,皮鞋的制作工艺流程虽然繁琐,但是每一个步骤都至关重要,只有每个环节都做到位,才能制作出高品质的皮鞋。
《鞋类生产工艺(一)》课程标准课程名称:鞋类生产工艺(一)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 学 分:5 计划学时:64适用专业:鞋类设计与工艺 1.前言 1.1课程定位本课程是高职高专皮革制品设计与工艺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专业必修课程。
要求学生熟悉和掌握各主要工序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技能,能独立编制工艺规程,分析和处理生产中出现的简单技术问题。
1.2设计思路在课程设计思路上以皮鞋加工作为工作任务贯穿始终,将各工序加工的理论知识体系分散在各项目任务中进行讲解,指导学生理解工作过程并完成工作任务,最后教师以学生完成各个项目的操作过程和质量来评定学生该部分的成绩,使在项目式教学模式下正确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成为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
1.3 与前后续课程的联系前导课程:《 皮鞋材料》、《鞋类素描》、《鞋类速写》、《革制品机械》等。
后续课程:《帮样设计》、《综合实训》、《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等。
2.课程目标前导课程《皮鞋材料》《鞋类素描》 《革制品机械》后续课程《皮鞋工艺》 《帮样设计》 《综合实训》2.1总体目标是产品造型设计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为从事鞋类的生产与开发企业培养具有鞋类产品设计、制作能力的实践型人才,能够进行鞋类产品开发及制作。
对学生职业岗位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起重要支撑作用。
以鞋类的整个加工过程遴选项目覆盖教学全过程。
本课程分为理论和实践两部分。
理论课主要讲授皮鞋生产的工艺过程及原理,各生产工序的要点、工艺规程、控制因素等。
实训课主要训练学生各工序的动手操作技能、使用的设备的能力和生产安全意识的培养。
通过划分任务分析、训练项目、课程总结三个阶段,使学生较好的完成“鞋料裁断”、“帮部件加工”、“底部件加工”、“制帮工艺实训”4个子模块(项目)训练任务。
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通过学生对工艺方法的了解、观摩老师的操作演示、学生的实际操作以及作品展示等步骤,促进工序和工艺技能的不断掌握和熟练。
2.2具体目标2.2.1知识目标(1)了解鞋类的应用领域;(2)理解工艺技术基础知识;(3)能掌握划料基础理论及实践操作知识,进行消耗定额的制订,绘制刀模排向图对帮部件进行合理套划;(4)能掌握帮部件成型加工技术的理论及实践操作知识,进行片料和折边操作;(5)能了解缝帮技术理论知识,能对各种缝合形式的缝合并完成整鞋帮的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