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筒给氧法8
- 格式:doc
- 大小:53.00 KB
- 文档页数:2
氧气筒给氧法的操作流程
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氧气筒给氧法的操作流程,这可真是个重要的事儿呢!
你想想,要是有人呼吸困难,急需氧气,那咱可得知道怎么正确操作氧气筒,就像战士知道怎么拿好武器一样重要!
先把氧气筒推到合适的地方,就像把宝贝放到它该在的位置。
然后呢,得检查一下氧气筒,看看有没有啥毛病,这可不能马虎,就跟出门前得检查下钥匙带没带一样。
接下来,把总开关打开,“咔哒”一声,这声音是不是有点像打开宝藏的声音呀!然后装上氧气表,可要装得稳稳当当的哦。
再接着,湿化瓶上场啦!给它装上适量的蒸馏水,这就好比给人喝口水润润嗓子。
准备工作做好了,就该连接吸氧管啦。
这吸氧管就像是氧气的小通道,得让它通顺无阻才行。
然后,调节好氧流量,这可得根据实际情况来,不能多也不能少,就像做饭放盐一样要恰到好处。
现在,把吸氧管轻轻放到需要吸氧的人鼻子旁边,就像给人送上一份温暖的关怀。
看着病人慢慢吸着氧气,脸色渐渐变好,是不是心里特别有成就感呀!就好像自己做了一件超级了不起的事情。
在操作的过程中,可千万要注意安全,别磕着碰着氧气筒啦。
而且要随时观察病人的情况,要是有啥不对劲,得赶紧采取措施呀。
氧气筒给氧法,说简单也不简单,说难也不难,关键是得用心,得有那份责任感。
这就像照顾一个小婴儿,得细心再细心。
总之呢,掌握好氧气筒给氧法的操作流程,在关键时刻真能救人一命呢!大家可都得好好记住哦,说不定啥时候就派上用场啦!。
氧气筒给氧法
选手编号:得分:
(一)目的:
1、纠正各种原因造成的缺氧状态,提高动脉血氧分压和动脉血氧饱和度,增加动脉血氧含量。
2、促进组织的新陈代谢,维持机体生命活动。
(二)用物:
流程与评分:
(四)注意事项:
1、用氧前,检查氧气装置有无漏气,是否通畅。
2、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注意用氧安全,切实做好“四防”,即防火、防油、防热、防震。
3、使用氧气时,应先调节氧流量后应用;停用氧气时,应先拔出鼻导管,再关闭氧流量表;中途改变流量,先分离鼻导管与湿化瓶的连接处,调节好流量再接上,以免一旦开关出错,大量氧气进入呼吸道而损伤肺部组织。
4、常用湿化液为灭菌蒸馏水。
急性肺水肿用20%--30%乙醇,具有降低肺泡内泡沫的表面张力,使肺泡泡沫破裂、消散、改善肺部气体交换,减轻缺氧症状的作用。
5、面罩吸氧时,检查面部、耳廓皮肤受压情况。
6、新生儿吸氧应严格控制用氧浓度及用氧时间。
7、用氧过程中,应加强监测。
氧气筒操作流程
氧气筒是一种用于提供氧气的装置,通常用于急救和医疗场合。
正确操作氧气筒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氧气是人体生命必需的气体,
能够帮助人们呼吸并维持生命。
下面将介绍氧气筒的操作流程。
首先,准备工作。
在操作氧气筒之前,需要确保氧气筒处于正
常工作状态,检查氧气筒的压力表是否正常,确认氧气筒内有足够
的氧气。
同时,要确保操作环境安全,远离明火和易燃物品。
接着,打开氧气筒。
通常氧气筒上有一个开关或者阀门,需要
将其逆时针旋开,使氧气流出。
在打开氧气筒之前,要确保周围没
有明火或者其他火源,以免引发火灾。
然后,调节氧气流量。
根据需要,可以通过氧气筒上的流量调
节器来调节氧气的流量,确保患者能够得到适量的氧气。
一般来说,急救情况下需要较大的氧气流量,而在日常使用中则可以适当减小
流量。
接下来,将氧气面罩或者氧气管连接到氧气筒上。
将氧气面罩
戴在患者的口鼻处,或者将氧气管插入患者的鼻腔,确保氧气能够
顺利输送到患者的呼吸道中。
最后,观察患者的反应。
在给患者使用氧气的过程中,要随时
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和氧气吸入情况,确保患者能够正常呼吸并得
到足够的氧气供应。
总的来说,正确操作氧气筒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急救患者
或者病人得到及时的氧气供应,维持其生命功能。
在操作氧气筒时,要注意安全,确保周围环境无火源,同时要随时观察患者的反应,
确保氧气供应的有效性。
希望以上介绍的氧气筒操作流程对您有所
帮助。
氧气筒给氧操作方法氧气筒是一种含有纯氧的压缩气体容器,它主要被用于给那些需要额外氧气的患者提供治疗。
使用氧气筒是一项必须小心进行的操作,因为氧气是易燃易爆的物质。
下面是关于如何正确使用氧气筒的详细步骤。
1. 准备工作:在开始使用氧气筒之前,确保房间内没有明火或其他容易引起火灾的物品,例如香烟或蜡烛。
检查氧气筒的压力表,确保压力在安全范围内。
2. 打开氧气筒:将氧气筒立在垂直位置,确保好氧气筒的稳定。
解开氧气筒顶部的保护帽,并轻轻旋开压力减缩阀,此时可以听到氧气流动的声音。
3. 连接氧气供应管:取出氧气供应管,并将其紧密地连接到氧气筒的出气口。
确保管道连接处没有松动和泄漏。
4. 调节流量:氧气筒上通常配备有一个流量调节器。
根据患者的需要,谨慎地旋转流量调节器,以便控制氧气的流量。
对于受训合格的医务人员和护理人员,他们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方案来调节氧气流量。
5. 使用面罩或鼻氧导管:根据患者的需要,选择合适的给氧装置。
常见的给氧装置有面罩和鼻氧导管。
确保给氧装置正确连接到氧气供应管。
6. 定期检查:在整个给氧治疗过程中,要定期检查氧气筒的压力表,确保氧气的供应足够,并及时更换筒内的氧气。
7. 使用注意事项:a. 避免将氧气筒暴露在阳光直射或高温环境下,以免造成爆炸。
b. 使用氧气筒时,要保持空气流通,避免同一房间内的空气过度富含氧气。
c. 禁止在氧气筒附近吸烟或使用任何容易引起火灾的物品。
d. 避免将氧气筒放置在易燃物和可燃物附近。
e. 当使用氧气筒时,要保持筒子立直,以免氧气泄漏或流失。
f. 氧气筒应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安全性能。
8. 紧急情况处理:a. 当发生火灾或氧气筒泄漏时,立即关闭氧气筒阀门,并迅速将其移到安全地点。
切勿使用明火或水扑灭氧气筒火灾,应使用沙子或灭火器扑灭。
b. 当氧气筒上的压力表指示器显示压力异常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将氧气筒替换为新的。
总之,使用氧气筒需要小心谨慎,并遵循正确的操作步骤,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氧气筒输氧技术操作要点及评分标准(操作时间:7分钟)科室姓名考试日期监考人得分项目赋分实施要点与标准评分等级得分备注A B C D操作前准备101.用物:氧气筒及氧气压力表装置、湿化瓶(内装1/3到1/2的冷开水)、扳手、弯盘2个(内盛纱块及流量表内芯)、小药杯(内盛冷开水)、吸氧管2根、棉签、输氧记录单。
5 4 3 22.用物准备3分钟。
2 1 0 0 3.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
3 2 1 0评估101.病人意识及缺氧程度,合作程度及心理反应,鼻腔内状况。
2.用氧环境。
向病人解释操作目的和配合方法,取得合作。
554433操作要点651. 查对医嘱,(评估→洗手→戴口罩)。
备齐用物,携至病人床旁,核对床号、姓名,解释。
2. 装表:①开氧气筒总开关→吹尘→关紧。
②装氧气压力表装置→上流量表内芯→上湿化瓶(与地面垂直)。
③关流量表开关→开总开关→开流量表开关(检查装置是否漏氧)→关流量表开关。
4. 协助病人取舒适体位。
用湿棉签清洁鼻腔。
5. 正确连接管道及吸氧管→开流量表开关→按医嘱正确调节氧气流量。
6.检查通畅,并湿润吸氧管前部(鼻塞),将鼻塞轻轻塞入鼻腔内,妥善固定。
7.帮病人取舒适卧位,整理床单位。
8.再次核对,交代注意事项。
9. 整理用物,记录用氧时间、氧流量等,护理记录(口述)。
停止用氧10. 评价用氧效果(病情好转),核对、解释。
(口述)11.取下鼻塞,关闭流量表开关→关总开关→开流量表开关→关闭流量表开关。
12.帮病人取舒适卧位,清洁鼻脸部。
13.整理床单位、记录停氧时间。
14. 下输氧装置。
(报告操作完毕)15. 整理用物(垃圾分类处置),洗手,签字,记录(口述)。
5445454444443346433434333333333432232322222222222112121111111111提问 5 相关知识 5 4 3 0评价101. 举止端庄,作风严谨,操作规范、熟练,有“四防”等标识牌。
氧气吸入法(氧气筒)操作规程及评分细则目的:提高血氧含量及动脉血氧饱和度,纠正机体缺氧。
操作流程及质量标准标准分接受考核者姓名准备人员: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
3 用物:氧气装置1套(流量表、湿化瓶内盛灭菌注射用水1/3-1/2满)、一次性吸氧管、电筒、棉签、治疗碗(内盛少量清水)、扳手、纱布。
5病人:核对床号、姓名,评估病人,检查鼻腔有无分泌物、堵塞及鼻息肉等,向病人和家属解释。
告知病人有关事项,查病室有无明火、高温等,确保病人安全。
6操作流程1、检查氧气筒是否处于备用状态(挂有“满”的标记),打开总开关,使小量气体从气门冲出,随即迅速关上,以达到清洁该处的目的,避免灰尘吹入氧气表内。
62、将氧气表稍向后倾斜,接于气门口,用手初步旋紧,再用扳手使氧气表直立于氧气筒旁,查有无漏气。
安装湿化瓶,湿化瓶内装灭菌注射用水1/3-1/2,再开流量表开关,检查全套装置是否完好,有无漏气,关流量表开关,接头处套上保护套,推氧气筒至床旁。
153、携用物至床旁,再次核对,向病人及家属解释,以取得合作,协助病人取适当体位。
54、用棉签清洁鼻腔。
35、连接氧管,检查氧气流出是否通畅,视病情调节流量,安置氧管并固定。
56、向病人及家属交待用氧注意事项。
67、整理床单元,询问病人需要,再次查对病人,处理用物。
洗手,记录给氧时间及流量,签名。
58、随时观察病情和给氧效果。
(口述).39、核对床号、姓名,向病人和家属解释。
取下氧管,擦净病人鼻孔周围分泌物,关流量表开关,关总开关,开流量表开关,放出余氧,再关流量表开关。
1010、整理床单元,询问病人需要,再次查对病人,处理用物,洗手,取口罩,记录停氧时间,签名。
10质量评定1、护患沟通有效,关爱病人。
52、操作熟练,用氧安全。
33、病人缺氧症状得到改善。
34、用物齐备,处理规范。
2理论提问5总分100考评人签名:注意事项:1、患者吸氧过程中需要调节氧流量时,应先将患者鼻导管取下,调节好氧流量后再与患者连接。
八、氧气筒给氧法考核评分标准
评分______________ 相关知识
目的:提高患者血氧含量及动脉血氧饱和度,纠正缺氧。
注意事项:
1、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注意用氧安全,切实做好“四防工作”:即防震、防火、防热、防油。
氧气筒应放于阴凉处,周围严禁烟火和易燃品,至少距火炉5米、暖气1米。
避免引起燃烧和爆炸。
2、用氧过程中,应经常观察缺氧症状有无改善,氧气装置有无漏气,鼻导管是否通畅等。
鼻导管持续用氧者,每8-12小时更换鼻导管1次,双侧鼻孔交替插管,以减少对鼻粘膜的刺激,及时清除鼻腔分泌物,防止导管阻塞而失去吸氧作用。
鼻塞每日更换。
3、使用氧气时,应先调流量后上氧,停氧时应先拔出导管,再关闭氧气开关,以免开错开关,大量氧气突然冲入呼吸道而损伤肺组织。
4、氧气筒内氧气不可用尽,压力表上指针降至0.5MPA即不可再用,以防止灰尘进入筒内,于再次冲气时引起爆炸。
5、对未用或已用空的氧气筒,应分别悬挂“满”或“空”的标志,以便及时调换氧气筒,并避免急用时搬错而影响抢救。
6.插鼻导管时,应观察鼻腔粘膜是否损伤,如有创面,应插入健侧鼻孔。
7.患者饮水进食时,应暂停给氧。
8. 湿化瓶一人一用一消毒,连续吸氧患者每事更换湿化瓶、湿化液及一次性吸氧管。
健康教育要点:1、将解吸氧的目的和意义2、告诉患者吸氧流量调节的依据,不要自行调节流量。
3、指导家属、患者用氧过程中的安全,如禁吸烟、用明火等问题。
4、向患者讲解疾病的发病因素及应注意的问题,树立信心,配合治疗护理。
给氧方法:1.单侧鼻道管法 2.双侧鼻道管法3.鼻塞法 4.面罩法5. 氧气帐法6. 氧气枕法
氧气的浓度及用量:为了达到治疗效果,吸人氧气的浓度必须高于空气中氧气的浓度。
吸氧浓度换算公式:吸人氧浓度%=21+4 x氧流量(L/min)
低浓度给氧(〈30%中浓度给氧(30%~60%)高浓度给氧(大于60% )
成人轻度缺氧者一般1~2L/minz中度缺氧者2~4L/minz重度缺氧者4~6L/min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