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影视叙事中的时间与空间
- 格式:ppt
- 大小:2.44 MB
- 文档页数:34
影作为一种信息传播工具,是叙述者把信息传播给接受者的过程。
在这个传播过程中,叙述者为了自己的目的,必定要对本文进行改造,叙事就在这个过程诞生。
因此,研究叙事,最先要研究的是叙述者。
叙述者叙述者是谁?他跟普通意义上的作者有什么不同?叙述者与叙事的关系?叙述者在叙事中是如何伪装自己的?这是我们要探讨的问题。
在叙事中,事实上叙述者是控制一切的人,但是,"他"显然不是具有身体和灵魂的作者,而是一个抽象的存在。
叙述者似乎在躲在叙事本文之后(之中),以某种视角来叙述故事。
虽然,他在某些时候看起来像是影片的作者,比如,在用画外音叙事的影片里,总给人这种幻觉,用画外音正在说话的人好像就是故事的叙述者,其实不是。
同样,叙述者有时候好像是附在影片中的某一位人物之上,用那一位人物的视点来看待影片中的世界,比如说用第一人称叙事的影片,总是给人叙述者就是那个说话的"我",但其实他也不是。
叙述者应该在这个第一人称的"我"的背后,控制着我。
叙述者是叙事本文中所表现出来的抽象的故事讲述者,他没有物质上的对应物,只是一种抽象,一旦影片产生出来,他就远离作者,自己独立存在。
跟叙述者对称的一个概念是接受者。
同样的它跟叙述者一样,也是虚构之物,是观众在本文中的化身。
接受者和叙述者一样,一旦影片拍成了,他们就存在了,而且他们只存在于影片的叙事层面上。
围绕着影片的叙述与接受,可以分为三个层面:1、故事层面:影片中总是存在着一个人物向另一个人物叙述故事的问题。
比如说,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是马晓军在讲给米兰讲段子,这个时候,显然马晓军是讲述者,而米兰是受话者。
2、叙事层面:在影片本文中,叙事总是由一位虚拟的叙述者向一位同样是虚拟的接受者传递信息的过程,也就是不等同于马晓军和米兰的叙述者和接受者,他们在影片中没有物质存在,他们只是一种抽象的存在。
3、物质层面:影片的作者和观众。
如《阳光灿烂的日子》是作者的代表导演姜文和你我这样的在电影院里看电影的观众。
浅谈电视剪辑中的时间与空间蒙太奇作为电视艺术的表现形式,其实质是对现实中的真实时间、真实空间进行重构,从而在有限的时空中表现出艺术化的无限时空。
高度自由的时空结构是电视艺术的表现基础,时空处理也是电视剪辑的基本问题。
掌握剪辑的时空结构观念及表现技巧,对于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掌握电视画面编辑中的画面逻辑性至关重要。
【关键词】电视剪辑;时间;空间一、电视剪辑中的时间(一)电视中时间形式的类型1.播出时间:电视节目的播映的总体时间长度。
电视节目具备高度自由的时空,但需要受到播出时间和屏幕画框的限制。
2.叙述时间:指影视片中所表现事物的时间,是创设出来的艺术化的时间形态,也就是蒙太奇时间。
叙述时间不是真实的自然时间,它只是摹拟人的视听感知经验,将片段的时间重新结构成一个视觉或者想象中连续的时间。
3.心理时间:前两种时间综合作用在观众心里所造成的时间感,是一种主观的时间形态。
由于受到观众对题材兴趣、关注程度、影片风格等多重因素影响,所以观众的心理时间与具体的叙述时间并不一致。
(二)叙述时间的表现形式及技巧屏幕上的叙述时间与现实时间最根本的区别在于:前者打破了后者固有的不可更改的连续性,形成了并非连续的连续感。
镜头的每一次切换,就是画面空间的一次变化,每次变化都把观众直接带到新的位置,不必考虑现实生活中到达那里所需的实际时间。
在现实生活中,无形的永远流动的并且是不可控制的时间,在银幕或屏幕上,通过蒙太奇表现,呈现出多种复杂的形态。
叙述时间的表现形式包括:1.时间的延长:通过影视的剪辑,可以将现实的时间延伸扩展为更长的时间,给观众更多的时间进行观察,满足观众好奇心和营造某种情绪效果。
通常可以使用(1)重复、(2)反复切换、(3)慢动作等几种手法实现时间的延长。
2.时间的压缩:是影视处理的基本方式,也是蒙太奇的基本功能,可以省略无关紧要、多余的内容,精炼地实现叙事,并形成特殊的表达效果和艺术效果。
通常可以使用(1)片断省略、(2)插入镜头、(3)快动作、(4)隐喻和暗示、(5)运用特技效果等手法。
电影中的时间与空间表达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通过时间和空间的表达手段,将观众带入一个全新的世界,让他们体验到截然不同的情感和思考。
在电影中,时间和空间的表达方式丰富多样,影片的叙事结构、场景布置、角色行为等元素都在不同程度上塑造了电影的时间与空间。
一、叙事结构中的时间表达电影的叙事结构决定了影片时间的呈现方式。
线性叙事是最常见的一种叙事结构,按照时间顺序来展现故事的发展,给观众带来一种真实感。
然而,也有许多电影采用非线性叙事结构,通过回溯、前后交错等手法打乱时间的流程,增加观众的思考和惊喜。
例如,克里斯托弗·诺兰的《盗梦空间》,通过多条时间线的穿插,构建了一个错综复杂的时间结构,使得观众不断地穿梭于梦境与现实之间,体验到时间的扭曲和空间的变幻。
二、场景布置中的空间表达电影的场景布置是对空间的表达。
通过不同的场景设计,电影能够将观众带入不同的地点和环境,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例如,科幻电影《星际穿越》中,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通过巧妙的舞台设计和特效技术,创造了太空、虫洞、黑洞等宏伟壮观的场景,将观众带入宇宙深处,拓展了时间与空间的想象。
三、角色行为中的时间与空间交织角色行为是通过动作、对白等方式展示人物在时间和空间中的变化和发展。
角色的行为反映了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改变,表达了角色的情感和内在世界。
例如,经典电影《楚门的世界》中,主人公楚门通过一系列的行动和思考,揭示了自己所处的世界实际上是一个巨大的电视节目,这种时间和空间的转换给观众带来了极大的震撼和思考。
四、语言及视觉手法中的时间与空间呈现除了叙事结构、场景布置和角色行为,电影中的语言和视觉手法也对时间和空间的表达起到了重要作用。
例如,借助剪辑手法,电影可以通过快速的画面切换来传递时间的流逝和节奏的变化;通过摄影技术,电影能够利用画面的纵深感和透视感来表达空间的大小和距离。
这些语言和视觉手法通过时间和空间的呈现,使得观众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感受到电影所要表达的主题和情感。
第一节蒙太奇时间形态第二节蒙太奇空间形态自学提要●高度自由的时空结构是影视艺术的表现基础,时空处理也是影视剪辑的基本问题。
蒙太奇作为影视艺术的表现形式,其实质是对现实中的真实时间、真实空间进行重构,从而在有限的时空中表现出艺术化的无限时空。
●从观众接受角度划分,影视时间存在着三种不同性质的时间形式:播映时间、叙述时间和观众欣赏的心理时间。
●电视屏幕叙述时间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利用剪辑技巧,呈现出压缩、延长、停滞和实时等多重复杂形态。
电视叙事的时间结构可以分别以现在、过去或者未来为依托,这在实际拍摄中并没有很大的不同,但是,在电视纪实创作中,“当场目击”的现在时态使素材更具有吸引观众的魅力。
●电视屏幕空间是被重新安排创造的蒙太奇空间,它是立体的、开放的空间结构,画框内外的运动构成了屏幕空间的整体形态。
屏幕空间可以分为构成的空间和再现的空间形态,其中画外空间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力。
●在造型因素作用下,屏幕空间成为表现思想、引发情绪的重要结构元素。
要重视造型性屏幕空间的运用以及特技对创造新空间的作用。
……空间中的任何一点,只要它在人们的理解范围之内都能在电影中获得理解。
这种时空高度自由的运动的视听形象组合正是电影电视个性独具的魅力所在。
从实际制作角度看,时空处理一直是影视剪辑的一个基本问题。
结构安排有时空问题,段落构成有时空问题,场景转换有时空问题,镜头连接同样也有时空问题。
尽管影视时空可以自由组合,观众也具有基本的影视观看经验,但是,无论镜头时空如何变化,仍然需要符合一定的视听连贯和叙事逻辑。
影视时空是不可分割的复合体,时间随着空间的伸缩而流动,空间随着时间的延续而变化。
第一节蒙太奇时间形态三种不同性质的时间形式播映时间是单部影片或节目播映的总体时间长度。
叙述时间是银屏幕上表现事物的时间,是创造出来的艺术化的时间形态,也是人们常说的蒙太奇时间。
屏幕叙述时间不是真实的自然时间,它只是摹拟人的视听感知经验,将片段的时间重新结构成一个视觉或者想象中连续的时间。
空间与时间在电影叙事中的美学表达电影作为一种视觉艺术形式,通过空间和时间的运用,能够以独特的方式进行叙事和传达情感。
空间和时间在电影叙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不仅是构建故事情节的基础,同时也是美学表达的重要工具。
本文将探讨空间和时间在电影叙事中的美学表达,从构图、剪辑和镜头运动等方面来分析。
首先,空间在电影叙事中的美学表达具有重要的意义。
空间包含了电影情节所发生的地点和环境,能够通过布景、道具、场景和摄影技术等手段来表达故事的氛围和主题。
例如,在恐怖电影中,狭小的空间和阴暗的布景可以营造出紧张、恐惧的氛围;在爱情电影中,宽阔的空间和浪漫的场景可以传递出温暖、浪漫的情感。
通过运用空间,电影可以通过视觉表达来引导观众的情感和理解。
其次,时间在电影叙事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时间在电影中可以以线性或非线性的方式呈现,通过不同的时间安排可以表达不同的情感和叙事效果。
线性的时间叙事可以按照故事发生的顺序进行叙述,使观众能够理解故事的发展和变化。
而非线性的时间叙事则可以打破时间的顺序,增加悬念和奇特的叙事效果。
通过前后剪辑和闪回等手法,时间在电影中可以被艺术地压缩、延长或转变,从而创造出独特的叙事风格和情感体验。
在电影中,除了空间和时间的基本运用外,构图、剪辑和镜头运动等元素也对美学表达起着重要的作用。
构图指的是影片画面的组织和布局,可以通过摄影角度、镜头的选择和运动来创造美观的影像。
合理的构图不仅能够突出故事的重点,还能够增强观众的观影体验。
剪辑是将一系列镜头按照一定的顺序组织起来,通过镜头的切换和过渡来实现故事的连贯和流畅。
通过不同的剪辑手法,如快速剪辑和缓慢剪辑等,电影能够创造出紧张、节奏感和情感起伏等效果。
镜头运动则通过摄影机的移动和转动来引导观众的视觉焦点和情感体验。
如运用跟踪镜头可以与角色的动作同步,增强戏剧性;运用稳定的定格镜头可以创造宁静、思考的氛围。
空间和时间在电影叙事中的美学表达也受到导演和摄影师个人风格的影响。
30电影理论Film Theory论影视叙事中的空间,即探寻影视叙事空间与叙事性的关系及其功能,阐释影视叙事中的空间性元素和不同的空间功能,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影视叙事方式的独特个性与特定风貌。
影视的叙事空间常常是相遇又跨越界限的僭越分隔。
一、 空间与空间转向(一)空间“空间(space )本身是一个蕴涵丰富的概念。
各类学者对空间作了大量探索和论述。
”[1]“空间是由长、宽、高构成的存在。
凡是物理规则允许的空间,称为欧几里得空间,凡是物理规则不允许的,称做非欧几里得空间。
天堂、地狱是人们想象的空间,是非欧几里得空间。
地心、血管是欧几里得空间,但在文学中,如果物理性遭到破坏,人们乘飞船飞进地心、人物钻进血管,那就是非欧几里得空间。
”[2]经典物理学解释为宇宙中物质实体之外的部分称为空间。
“从以往的资料可以看到,有多少种不同的尺度、方法与文化,就会有多少种空间以及在空间中展开的人类活动。
”[3]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空间发现各种空间事件或相邻事件连接的方式的多种可能性,这对20世纪的科学、哲学、艺术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4],比如巴赫金的“时空体”,就得益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再如影视最基本的拍摄技巧即镜头连接或蒙太奇,也是一种开放式的非连续的空间连接。
各门各类研究者们著作,以大相径庭的方式,表明西方传统哲学的空间观念,亟待更新了:空间不仅仅是一个物质性的存在,它还是一种文化、政治、心理的多义现象。
空间的构造、体验以及形成空间概念的方式,极大地塑造了个人生活和社会关系。
空间性探索渐渐成为现代性进程中被注重的新贵。
对空间性的重新关注正越来越成为社会和艺术发展的迫切需求。
西方关注空间问题的学者们大致形成的这样一些关于空间的共识,为“空间转向”奠定了理论背景和认识地基。
(二)空间转向“空间转向”被认为是“20 世纪后半叶知识和政治发展中最具举足轻重的事件之一。
学者们开始刮目相看人文生活中的‘空间性’,把以前给予时间和历史,给予社会关系和社会的青睐,纷纷转移到空间上来”[5]。
电影中的时间与空间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将时间与空间融合,并以其独特的方式呈现给观众。
通过运用摄影、剪辑、音效等元素,电影创造了一个独特的视听体验,让观众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进入到影片所表达的故事世界中。
下面将从电影的时间感与空间感两个方面来探讨电影中的时间与空间。
一、电影中的时间感电影通过时间的安排和处理,让观众对影片的时间流逝有一种明确的感知。
首先要提到的是剧情的时间线。
电影通常采用线性叙事的方式,按照故事的发展顺序展示,这种叙事方式让观众能够迅速理解故事的发展和情节的推进。
另外,电影也可以运用回忆与闪回的手法,通过倒叙或者前后交错的方式,让观众在时间上产生一种错觉,加深了对于影片时间流逝的感知。
此外,电影还可以通过快慢节奏的调整来影响观众对时间的感知。
快节奏的剪辑和镜头变换能够强化时间的流逝感,让观众感受到剧情的迅速推进;慢节奏则能够让观众更多地沉浸在影像细节中,感受到时间的流淌。
而电影中的慢镜头和快进快退等特殊效果,则进一步突出了时间感的呈现。
二、电影中的空间感电影中的空间感通过影片的布景、道具、摄影角度等方面的处理,让观众能够感受到影片所展现的场景和环境。
首先要提到的是摄影的运用。
电影摄影师通过选择合适的角度、光线与颜色处理等手法,创造了视觉上的空间感。
通过运用远景、近景、高空镜头和鱼眼镜头等技术,电影将不同的场景展现给观众,让他们感受到电影中的空间分布。
同时,电影还可以通过布景和道具来建立场景的空间感。
通过搭建真实的布景和使用恰当的道具,电影营造出具体的场景和环境,让观众能够更加真实地感受到影片所表达的空间感。
例如,在历史题材的电影中,通过还原古代的建筑和道具,让观众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
此外,音效也是塑造电影空间感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运用立体声、环绕音效等技术,电影能够在音频上再现场景的空间感,使观众身临其境。
结论电影作为一门艺术形式,通过处理时间和空间的方式,将观众带入影片所表达的世界中。
电影叙事构建中的美学空间与时间表达电影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表达形式,不仅能够通过图像、音频等多种元素来传达情感和故事,还能够通过叙事的构建来营造美学的空间与时间表达。
在电影中,空间和时间的组织方式是影响观众感知和理解电影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文将从电影叙事构建中的美学角度,探讨空间和时间在电影叙事中的表达。
首先,空间在电影叙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电影通过对场景的选择和布置来表达不同的情绪、氛围和主题。
空间的运用可以让观众感受到电影所想要传达的情感,从而增强观影的沉浸感。
例如,在惊悚片中,紧张恐怖的氛围可以通过狭小的空间、暗示性的灯光和急促的音乐来创造。
而在浪漫片中,温馨甜蜜的氛围可以通过宽敞明亮的空间、柔和的色调和舒缓的音乐来表达。
此外,电影中的空间也可以通过摄影技巧来表达。
镜头的运用和镜头语言的构建可以带给观众不同的视觉感受。
例如,通过使用特写镜头或广角镜头来突出人物的情感表达;通过运用鱼眼镜头来创造扭曲的空间感;通过运用快速切换镜头的剪辑手法来呈现快节奏的时空感。
这些摄影技巧都能够运用在电影叙事中,带给观众不同的空间感受。
另一方面,时间在电影叙事中也是至关重要的。
时间的处理可以影响到电影的节奏、叙事的逻辑和观众的理解。
电影可以通过快慢的节奏来传达情感和心理状态。
例如,慢镜头的运用可以凸显出重要的情节和细节,让观众更深入地感受到情感的细腻和深度;而快节奏的剪辑手法则可以增强紧张和刺激的感觉。
此外,时间还可以通过叙事的顺序和结构来构建。
非线性叙事是一种常见的叙事手法,通过将故事片段按照非传统的顺序呈现给观众,可以增加观众的思考和推理的乐趣。
同时,合理运用闪回、预示和伏笔等手法,可以在观众的理解上造成一种时间上的错位感,进一步增加电影的复杂性和深度。
在电影叙事构建中,空间和时间的结合也是非常关键的。
电影的镜头语言和叙事时间的处理相互配合,共同营造出电影的美学空间。
例如,通过在叙事中穿插空间上的特殊处理,如场景的切换、不同空间之间的对比等,可以增加电影的视觉冲击力和观众的惊喜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