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主动脉和周围血管病内科学第8版第二篇
- 格式:ppt
- 大小:898.50 KB
- 文档页数:7
内科学第8版重点总结简介内科学是医学领域的重要学科之一,研究人体内部各种器官的疾病、病理与诊断,以及相应的治疗和预防措施。
本文旨在对《内科学第8版》进行重点总结,提供一份简洁明了的参考资料。
第一章:疾病的基本原理第一章主要介绍了疾病的基本原理,包括病因、发病机制、遗传因素等内容。
重点内容如下:1.疾病的分类:疾病可以分为遗传性疾病、感染性疾病、免疫性疾病等多个类别。
2.病因与发病机制:疾病的发生可以由多种因素引起,如感染、遗传突变、环境暴露等,具体的发病机制需要通过病例分析和研究才能得到明确。
3.遗传因素:遗传因素在某些疾病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包括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以及染色体异常等。
4.免疫性疾病:免疫性疾病是免疫系统异常引起的一类疾病,如风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第二章:常见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原则第二章介绍了常见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原则,其中包括各种内科疾病的常见症状、体征和可能的诊断依据,以及相应的治疗原则。
重点内容如下:1.心血管疾病:包括高血压、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
诊断时需注意血压、心电图、心肌酶谱的检查,治疗上可选用降压药物、抗血小板药物等。
2.呼吸系统疾病:包括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等。
诊断时需注意X线胸片、肺功能检查的结果,治疗上可使用抗生素、支气管扩张剂等药物。
3.消化系统疾病:包括胃溃疡、肝炎、胰腺炎等。
诊断时需注意血液、尿液、粪便的检查,治疗上可使用抗酸药物、抗病毒药物等。
4.代谢性疾病:包括糖尿病、高血脂症等。
诊断时需注意血糖、血脂的检查,治疗上需控制饮食、使用降糖药物、降脂药物等。
第三章:常见内科病的护理第三章主要介绍了常见内科病的护理,包括疾病诊断后的护理原则、病情观察、药物管理等内容。
重点内容如下:1.高血压护理:需加强对患者的血压监测,注意药物的合理使用和副作用的观察。
2.心衰护理:需密切观察患者的心功能和水肿情况,合理控制液体摄入量。
3.糖尿病护理:需监测患者的血糖水平,教育患者合理饮食和药物使用。
第十二章主动脉和周围血管病主动脉病最主要的有主动脉夹层和主动脉瘤。
周围血管病包括周围动脉闭塞病、血管炎、血管痉挛、静脉血栓、静脉功能不全和淋巴系统疾病。
本章重点叙述主动脉夹层,闭塞性周围动脉粥样硬化和静脉血栓症。
第一节主动脉夹层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是心血管疾病的灾难性危重急症,如不及时诊治,48小时内死亡率可高达50%。
美国心脏协会(AHA)2006年报道本病年发病率为25~30/100万,国内无详细统计资料,但临床上近年来病例数有明显增加趋势。
根据现有的文献资料对比,国内的发病率高于西方发达国家。
本病系主动脉内的血液经内膜撕裂口流人囊样变性的中层,形成夹层血肿,随血流压力的驱动,逐渐在主动脉中层内扩展,是主动脉中层的解离过程。
临床特点为急性起病,突发剧烈疼痛、休克和血肿压迫相应的主动脉分支血管时出现的脏器缺血症状。
本病起病凶险,死亡率极高。
但如能及时诊断,尽早积极治疗,特别是近十年来采用主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挽救了大量患者的生命,使本病预后大为改观。
【病因、病理与发病机制】目前认为本病的基础病理变化是遗传或代谢性异常导致主动脉中层囊样退行性变,部分患者为伴有结缔组织异常的遗传性先天性心血管病,但大多数患者基本病因并不清楚。
在马方(Marfan)综合征患者并发本病者约为40%。
先天性二叶主动脉瓣患者并发本病占5%。
研究资料认为囊性中层退行性变是结缔组织的遗传性缺损,原纤维基因突变,使弹性硬蛋白(elastin)在主动脉壁沉积进而使主动脉僵硬扩张,致中层弹力纤维断裂、平滑肌局灶性丧失和中层空泡变性并充满黏液样物质。
还有资料证明,主动脉中层的基质金属蛋白酶(metrix metal proteinase,MMPs)活性增高,从而降解主动脉壁的结构蛋白,可能也是发病机制之一。
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和增龄为主动脉夹层的重要促发因素,约3/4的主动脉夹层患者有高血压,60~70岁的老年人发病率较高。
内科学第八版XXX 26.2020第一节成人常见先天性心血管病先天性心血管病(congenital vascular diseases)是指心脏及大血管在胎儿期发育异常引起的、在出生时病变即已存在的疾病,简称先心病。
先天性心血管病是新生儿最常见的先天性缺陷,其发生率约占全部活产婴儿的%在我国,先天性心血管病的发病率为%据估计,我国每年新出生的先天性心血管病患儿约12?15万。
先天性心血管病种类很多,所造成的血流动力学影响差别悬殊。
本章仅对常见的可自然存活至成人的先天性心血管病作简要介绍。
成人常见先天性心血管病见表3-7-1.表3-7-1成人常见先天性心血管病心房房间隔缺损左向右分流心室室间隔缺损左向右分流瓣膜二叶自动脉瓣无分流肺动脉瓣狭窄■分流三尖瓣下移无分流血管动?眷管未闭左向右分流自动脉缩窄无分流主动脉窦动脉瘤窦瘤破裂多发生左向右分流复杂法洛四联症右向左分流一、房距离缺损房距离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是最常见的成人先天性心脏病,占成人先天性心脏病的20%30%,女性多于男性,男女发病率之比为1 :1.5?3,且有家族遗传倾向。
病了解剖】|房间隔缺损一般分为原发孔缺损(primum atrial septal defect)和继发孔缺损(secundum atrial septal defect),前者实际上属于部分心内膜垫缺损,常同时合并二尖瓣和三尖瓣发育不良;后者|为单纯房间隔缺损,又分为中央型缺损、下腔型缺损、上腔型缺损和混合型缺损,以中央型缺损丨最多见,也可有多个缺损同时存在。
病理生理】房距离缺损对血活动力学的影响主要取决于分流量的多少。
由于左房压力高于右房,所以丨形成左向右的分流。
分流量的多少除取决于缺损口大小,还与左、右心室的顺应性和体、肺循环丨的相对阻力有关,影响左心室顺应性的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可增加左向右分流的幅度。
持丨续的肺血流量增加导致肺淤血,使右心容量负荷增加,肺血管顺应性下降,从功用性肺动脉高压|发展为器质性肺动脉高压,右心系统压力随之持续增高直至超过左心系统的压力,使原先的左丨XXX iJiJJii yII第三篇循环系统疾病向右分流逆转为右向左分流而出现青紫。
目录第一篇循环系统疾病 (9)第一章总论 (9)第二章心力衰竭 (14)第一节慢性心力衰竭 (18)第二节急性心力衰竭 (26)第三章心律失常 (28)第一节概述 (28)第二节窦性心律失常 (31)一、窦性心动过速 (31)二、窦性心动过缓 (32)三、窦性停搏 (32)四、窦房传导阻滞 (32)五、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33)第三节房性心律失常 (34)一、房性期前收缩 (34)二、房性心动过速 (34)三、心房扑动 (35)四、心房颤动 (36)第四节房室交界区性心律失常 (38)一、房室交界区性期前收缩 (38)二、房室交界区性逸搏与心律 (38)三、非阵发性房室交界区性心动过速 (39)四、与房室交界区相关的折返性心动过速 (39)[附] 利用隐匿性房室旁路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41)五、预激综合征 (41)第五节室性心律失常 (42)一、室性期前收缩 (42)二、室性心动过速 (44)三、心室扑动与心室颤动 (46)第六节心脏传导阻滞 (47)一、房室传导阻滞 (47)二、室内传导阻滞 (49)第七节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合理应用 (50)第八节心律失常的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 (51)一、心脏电复律 (51)二、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 (54)三、心脏起搏治疗 (54)四、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 (56)五、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外科治疗 (57)第四章心脏骤停与心脏性猝死 (58)第五章先天性心血管病 (64)第一节成人常见先天性心血管病 (64)一、房间隔缺损 (64)三、动脉导管未闭 (67)四、二叶主动脉瓣 (68)五、主动脉缩窄 (69)六、肺动脉瓣狭窄 (70)七、三尖瓣下移畸形 (70)八、主动脉窦动脉瘤 (71)九、法洛四联症 (72)十、艾森曼格综合征 (73)第二节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 (74)第六章高血压 (77)第一节原发性高血压 (77)第二节继发性高血压 (88)第七章动脉粥样硬化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90)第一节动脉粥样硬化 (90)第二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95)一、心绞痛 (96)二、心肌梗死 (103)三、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112)四、缺血性心肌病 (113)五、猝死 (114)第三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介入诊断和治疗 (115)第八章心脏瓣膜病 (117)第一节二尖瓣疾病 (117)一、二尖瓣狭窄 (117)二、二尖瓣关闭不全 (121)第二节主动脉瓣疾病 (125)一、主动脉瓣狭窄 (125)二、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128)第三节三尖瓣和肺动脉瓣疾病 (132)一、三尖瓣狭窄 (132)二、三尖瓣关闭不全 (133)三、肺动脉瓣狭窄 (134)四、肺动脉瓣关闭不全 (134)第四节多瓣膜病 (135)第九章感染性心内膜炎 (137)第一节自体瓣膜心内膜炎 (137)第二节人工瓣膜和静脉药瘾者心内膜炎 (143)第十章心肌疾病 (144)第一节心肌病(原发性) (144)一、扩张型心肌病 (144)二、肥厚型心肌病 (146)三、限制型心肌病 (148)四、致心律失常型右室心肌病 (148)第二节特异性心肌病 (149)一、酒精性心肌病 (149)二、围生期心肌病 (149)三、药物性心肌病 (150)四、克山病 (150)第三节心肌炎 (150)第十一章心包疾病 (153)第一节急性心包炎 (153)第二节缩窄性心包炎 (155)第十二章主动脉和周围血管病 (157)第一节主动脉夹层 (157)第二节闭塞性周围动脉粥样硬化 (160)第三节静脉血栓症 (162)第十三章心血管神经症 (165)第十四章心血管疾病的溶栓、抗栓治疗 (167)第一节心血管疾病中常用的抗栓及溶栓药物 (167)第二节常见心血管疾病的抗栓及溶栓治疗 (168)第一篇循环系统疾病第一章总论循环系统包括心脏、血管和血液循环的神经体液调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