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中OCT导航修复黄斑裂孔手术应用要点
- 格式:pptx
- 大小:4.28 MB
- 文档页数:14
OCT(光学相干层析成像)是一种非侵入性的眼底成像技术,可以用于观察黄斑裂孔的形态和结构,以及黄斑裂孔的愈合过程。
黄斑裂孔是指黄斑区域的视网膜组织出现裂隙,通常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黄斑裂孔的愈合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通常需要数周到数月的时间。
OCT图像可以显示黄斑裂孔的形态和结构,以及黄斑裂孔周围的视网膜组织的变化。
根据OCT图像的表现,黄斑裂孔的愈合规律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 桥接型愈合:黄斑裂孔边缘的视网膜组织重新连接,形成一个“桥”状结构,将黄斑裂孔覆盖起来。
2. 收缩型愈合:黄斑裂孔边缘的视网膜组织收缩,使黄斑裂孔逐渐缩小,直至完全愈合。
3. 膨胀型愈合:黄斑裂孔边缘的视网膜组织膨胀,使黄斑裂孔逐渐扩大,直至完全愈合。
4. 混合型愈合:黄斑裂孔的愈合过程中,不同类型的愈合规律可能会同时出现,例如收缩型愈合和桥接型愈合同时存在。
总之,OCT黄斑裂孔愈合规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根据OCT图像的表现来判断。
对于黄斑裂孔的治疗,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特发性黄斑裂孔临床路径一、特发性黄斑裂孔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特发性黄斑裂孔(ICD- H35.303),不伴有周边视网膜裂孔或视网膜脱离者,矫正视力在0.5以下或因该疾病所致视觉质量显著下降影响双眼视功能,需行玻璃体切除、内界膜剥除、眼内填充术患者。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眼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眼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眼科临床指南》(美国眼科学会编,《眼科学》(8年制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1.症状:视力下降或伴视物变形。
2.体征:眼底检查可见黄斑裂孔、反光增强呈“金箔样”改变,视网膜皱褶、玻璃纸样改变。
3.辅助检查:OCT扫描检查示:黄斑裂孔。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眼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眼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眼科学》(8年制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符合手术指证者,予以:玻璃体切除、内界膜剥除、眼内填充术:(ICD-9-CM-3:14.74001)1.经散瞳眼底检查和OCT黄斑扫描证实的特发性黄斑裂孔2.不合并视网膜脱离或周边视网膜裂孔及多发变性区;(四)标准住院日为4-6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 H35.303) 特发性黄斑裂孔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3.存在控制稳定的全身系统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
4、非全麻患者。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1-3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及抗生素应用所需检查。
(3)心电图,X线胸片(儿童可不行);(4)眼部相关检查:诊断性验光、眼压、视野、OCT扫描、眼底照相。
2012年12月第19卷第12期·论著·(临床研究)收稿日期:2012-11-09基金项目:佛山市医学科学研究基金课题(编号:2010085)作者简介:肖泽锋,男,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玻璃体视网膜疾病,E-mail :xiao-zefeng@126.com黄斑裂孔是严重影响人类视力的一类疾病,其中特发性黄斑裂孔(idiopathic macular hole ,IMH )为无明显病因,排除眼底本身疾病而出现的黄斑裂孔,好发于中老年女性患者,是中老年人群视力损害最严重的眼科疾病之一。
近年来,有学者认为,玻璃体视网膜手术通过切除玻璃体后皮质,剥离内界膜和视网膜前膜等松解其牵引力,成功封闭黄斑裂孔,从而改善视力,使IMH 的治疗有了历史性突破[1]。
但是,术后黄斑裂孔闭合的患者预后视力却不尽相同,而近年来发展起来的频域光相干断层扫描(spectral domain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SD-OCT )技术,由于其在扫描速度和分辨率上大大提高,使得我们能对IMH 患者在手术前后黄斑区细微结构进行观察,其中光感受器内外节(inner and outer segment ,IS /OS )是我们研究的焦点。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中心2009年5月至2011年2月接受手术治疗的23例(25只眼)IMH 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3例(3只眼),女性20例(22只眼),男女比例为1∶6.7;右眼12只眼(48%),左眼13只眼(52%);年龄45~72岁,平均年龄63岁;术后随访时间为12~24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6.3个月。
1.2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纳入标准:所有患者术前经裂隙灯前置镜、三面镜检查初诊为IMH ,后经SD-OCT 确诊为IMH 的Ⅲ、Ⅳ期患者。
排除标准:患者术眼屈光间质清晰能看清眼底,排除白内障Ⅳ级以上核患者;排除增龄性黄斑变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高度近视性黄斑病变、视网膜脱离等眼底病及曾经有过眼底病手术史患者;排除术后随访时间小于12月患者。
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ResearchprogressontheeffectofcircRNAintheoccurrenceanddevelop mentofophthalmicdiseasesLIHuajian,LIPengfei,CHENYuxin,WANGYongDepartmentofOphthalmology,theAffiliatedHospitalofNantongUniversity,Nantong226001,JiangsuProvince,ChinaCorrespondingauthor:WANGYong,E mail:wangboai2@163.com【Abstract】 CircRNAisaspecialtypeofnon codingRNA.DifferentfromtraditionallinearRNAscontaining5’capsand3’polyAtails,ithasaclosed loopstructureandisnotaffectedbyRNAexonuclease,soitisstableandnon degradable.Atpresent,theimportantroleandbiologicalfunctionsofcircRNAinthepathogenesisofmanydiseaseshavebeenthoroughlystudied,providingnewideasforthediagnosisandtreatmentofvariousophthalmicdiseases.Inthispaper,therecentad vancesinresearchonhowcircRNAaffectsthedevelopmentofophthalmicdiseasesarereviewed.【Keywords】 circRNA;microRNA;oculopathy;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氉氉氉氉cataract引文格式:舒会叶,王怡欣,邵毅.超高分辨率OCT在眼科临床诊疗和基础研究中的应用[J].眼科新进展,2022,42(9):743 748.doi:10.13389/j.cnki.rao.2022.0153【文献综述】超高分辨率OCT在眼科临床诊疗和基础研究中的应用△舒会叶 王怡欣 邵 毅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氉氉氉氉作者简介:舒会叶(ORCID:00000003 1569 3746),女,1996年8月出生,湖北黄石人,在读硕士研究生。
OCT形态学参数在预测特发性黄斑裂孔手术预后中的价值刘瑞;盛敏杰【摘要】随着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对特发性黄斑裂孔(idiopathic macular hole,IMH)术后效果的评估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价值.术前测量的黄斑裂孔最小直径、裂孔基底最大直径、裂孔最大高度、黄斑裂孔指数、裂孔形成因子、裂孔牵拉指数、黄斑裂孔愈合指数、光感受器内外节连接、中心凹视锥细胞外节尖端线、中心子区视网膜厚度以及黄斑裂孔内口直径等形态学参数与术后视力和裂孔解剖复位情况存在一定相关性.认识各种预测指标、熟悉其价值有助于手术者直观地对术后情况进行判断,也有助于加深对黄斑裂孔形态、功能学改变的了解.%Accompanyi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ical level,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plays a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role in predicting the surgical outcome for idiopathic macular hole.Preoperative morphologic parameters like minimum diameter,base diameter,maximum height,macular holeindex,hole form factor,tractional hole index,macular hole closureindex,photoreceptor inner-outer segment junction,cone outer segmenttips line,central subfield retinal thickness and macular hole inner opening diameter were proved correlated to postoperative visual acuity and anatomical results.It has important application value to know these predictors to judge the surgical outcome and deepen understanding of idiopathic macular hole.【期刊名称】《国际眼科杂志》【年(卷),期】2017(017)008【总页数】4页(P1473-1476)【关键词】黄斑裂孔;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手术治疗;预后【作者】刘瑞;盛敏杰【作者单位】200072 中国上海市,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眼科;200090 中国上海市,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眼科【正文语种】中文随着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对特发性黄斑裂孔(idiopathic macular hole,IMH)术后效果的评估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价值。
OCT产品和操作OCT(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是一种非侵入式的生物组织成像技术,它使用光学技术对生物组织进行微米级别的高分辨率成像,能够提供准确的组织结构信息。
OCT在眼科、皮肤科、心脏病学等领域中广泛应用,本文将重点介绍OCT在眼科中的产品和操作。
OCT在眼科中的应用主要是为了诊断和监测眼部疾病,如黄斑变性、青光眼、视网膜下脱离等。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OCT产品:1. SD-OCT(Spectral Domain OCT):SD-OCT是一种基于频域的OCT技术,使用光谱分析方法来获得成像数据。
它具有高分辨率、高速度和高灵敏度的特点,可以实时获取多维和立体图像。
SD-OCT广泛用于精确测量黄斑、视网膜和视神经头等眼结构的厚度和形态。
2. SS-OCT(Swept Source OCT):SS-OCT是一种基于扫频激光源的OCT技术,它使用较长的光源波长,能够穿透深度更大的组织,提供更广阔的视野。
SS-OCT主要用于视网膜深层结构的成像,如脉络膜和玻璃体。
3. AS-OCT(Anterior Segment OCT):AS-OCT主要用于前房成像,即眼前段结构的成像。
它可用于评估角膜、房角、晶状体等结构的形态和厚度,广泛用于白内障手术、青光眼治疗等眼科临床中。
4. UHR-OCT(Ultra High Resolution OCT):UHR-OCT是一种高分辨率的OCT技术,它在传统OCT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空间分辨率和图像质量。
UHR-OCT在眼科中主要用于细微结构的成像,如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和黄斑的显微结构。
在进行OCT成像时,需要经过以下步骤:1.患者准备:患者需要配戴适合的近视度数镜片,以获得清晰的成像。
同时,患者需要稳定眼球,避免眼球运动导致图像模糊。
2.瞳孔扩张:通常需要使用瞳孔扩张剂来扩大瞳孔,以提供足够的成像视野。
瞳孔扩张剂常用的有环托特啶、阿托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