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心电图工作站1拖12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2
心电图机十二导联分别接在什么位置12导联位置:红黄黑绿分别夹在左腕、右腕、右踝、左踝v1:胸骨右缘第四肋间v2:胸骨左缘第四肋间v3:v2与v4连线的中点v4:左锁骨中线与第5肋间交点处v5:左腋前线与v4同一水平v6:左腋中线与v4同一水平v7:左腋后线与v4同一水平v8:脊柱旁与v4同一水平18导联心电图的颜色顺序及位置口诀:红黄绿棕黑紫,手和胸一样,左脚绿右脚黑。
PS:脚上可以接反,但是手上不能接反!心电图的导联分为肢体导联和胸导联。
颜色顺序分别如下:肢体导联:红色:右上肢黑色:右下肢黄色:左上肢绿色:左下肢注:肢体导联有个记忆方式红配黑。
黄配绿。
在操作的时候一定不要搞错了。
胸导联:V1:红色在体表的位置:胸骨右缘第四肋间V2:黄色在体表的位置:胸骨左缘第四肋间V3:绿色在体表的位置:V2,V4连线的中点V4:褐色在体表的位置:左锁骨中线第五肋间V5:黑色在体表的位置:左腋前线与V4同水平V6:紫色在体表的位置:左腋中线与V4导联同一水平一般情况下只用做6个胸导联,记忆胸导联有个方法,就是以乳头为界,最关键位置找到V1后面就好办了。
V7:红色在体表的位置:腋后线V8:黄色在体表的位置:肩胛中线与4,5,6水平V9:蓝色在体表的位置:脊柱旁线心电监护仪导联线的五个颜色分别在身上的哪几个部位黑白棕红绿心电监护仪的导线位置是相对的,也就是说位置相对移一点是不要紧的,例如RA贴在右手臂上一样也会出心电图。
如果是按以下位置贴的话效果是最好的:白线(RA):右锁骨中线与第2肋间之交点;黑线(LA) :左锁骨中线与第2肋间之交点;红线(LL):左下腹;绿线(RL):右下腹;棕线(C):C1 胸骨右缘第4肋间;C2 胸骨左缘第4肋间;C3 C2与C4两点连线之中点;C4 锁骨中线与第5肋间之交点;C5 左腋前线与V4同一水平之交点;C6 左腋中线与V4同一水平之交点,这六种指的是测六个位置的胸电极,即在测量时贴电极时,贴V或C胸电极时,只贴c1-c6其中之一。
动态心电图是将患者昼夜日常活动状态下的心脏电活动,用3通道或多导联记录器连续24h,有的可48h或更长时间记录,在专业技术人员干预下经计算机分析处理,并打印出图文分析报告和各类明细数据.动态心电图则可对日常活动中心脏增加负荷时的心肌供血状况、心肌细胞缺氧后的状况以及夜间深睡时自主神经调节失衡状态的心律状况进行检测。
它不仅是心律失常、无症状心肌缺血首选的无创性检查方法,而且也可用于药物疗效的评价和起搏器功能的评定。
尤其是它可捕捉复杂疑难心电图,是临床心血管疾病诊断无可替代的重要手段. 2动态心电图的临床应用范围①对间歇性或阵发性的症状进行检测,并对患者有症状时相关的心律失常进行诊断以及对运动时胸痛患者加以评估。
②对不明原因的晕厥、先兆晕厥头晕、黑蒙现象以及发作性心律失常的患者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并对心律失常患者给予危险性评估。
③协助鉴别冠心病心绞痛的类型,如:变异型心绞痛、劳力型心绞痛、卧位性心绞痛,尤其是无症状性心绞痛。
④对已确诊的冠心病患者进行心肌缺血的定性定量及相对定位分析。
⑤对心肌梗死或其他心脏病患者的评估以及生活能力的评定.⑥评定窦房结功能,并可对心脏的变时性功能作初步评估.⑦评定抗心律失常和抗心肌缺血药物的疗效。
⑧评定ICD和起搏器的起搏与感知功能以及起搏器的参数和特殊功能对该患者适宜与否。
⑨检测长QT综合征、心肌病等患者出现的恶性心律失常.瑏瑠可进行心率变异性、心室晚电位、TpTe间期、T波电交替、窦性心率震荡、DC(心率减速力)、DR以及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检测分析,并可根据这些无创的高危预测指标为患者进行危险分层和风险评估,以便给予有效的干预性治疗.3基本技术指标动态心电图系统是由记录系统、回放分析系统和打印机3部分组成。
专业人员应该对记录器影响心电图波形质量的关键指标大概了解,即频率响应、采样率和分辨率。
3.1频率响应频率响应是电子学领域中用来衡量线形电子学系统性能的主要指标。
12导联动态心电图仪功能详细介绍MedSun型动态心电图分析系统是北京蓬阳丰业医疗设备有限公司与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紧密合作研制开发的高科技医疗器械产品。
该产品采用Wilson导联体系记录同步十二导联24小时全息动态心电图,记录盒接收采集的动态心电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信号失真度小、数据无压缩,以供临床诊断和研究使用。
多窗口分析模式1、在同一界面下多窗口操作模式,屏幕可以任意拖动,简便快捷。
2、同步12导联数据同屏显示心电图和波形回放,也可选择1-12任意组合导联显示心电图;心律失常,特殊事件浏览和编辑功能。
全面的心律失常分析和特殊事件采用最新图形识别技术,将固定模板与自定义模板完美结合,既可以保持原有固定模板效率高的优点,同时又最大限度地提高了诊断结果的科学性和精度。
提供至少35个诊断模块,可在人工干预下对所有自动模板内容进行单个、局部、全部三种方式修改并做出诊断;含室性期前收缩,室上性期前收缩,联律,房扑/房颤,停搏/漏搏,ST 段和T改变,自定义模版等在内的多种计算机自动诊断分类模板,调阅快捷、可修改、编辑性强。
自定义模板精确的ST段分析功能在传统ST段分析功能的基础上,系统将ST段偏移的分析处理可以按形态变化自动归类,根据角度、斜率和面积来确定ST段形态抬高和降低类型,能够在摸板中显示ST段和T波形态的改变,使医生对心肌缺血的判断更加方便准确。
本软件将ST段异常分为抬高五种(水平抬高、弓型抬高、下斜抬高、上斜抬高、上凹抬高),S-T段不典型抬高;下降三种(水平下降、下斜下降、上斜下降)S-T段不典型下降。
T波五种形态改变由低平,双相,倒置,冠状型T,不典型T波组成。
QRS波自动叠加处理功能(图形反混淆技术)利用计算机信号叠加技术对可以对QRS波、R-R间期等进行自动叠加和分类,可快速对室早宽大QRS波及短R-R间期进行检索,进一步提高了诊断精度,并且可以将叠加统计结果放入任何模版及自定义模版,大大提高了操作效率并减少操作者劳动强度。
12导联动态心电简易操作步骤1、打开记录仪盒盖,将SD卡金属面朝下插入卡座。
上1节7号碱性电池并盖上盒盖。
打开分析软件,单击“记录仪”。
在“常规选项”中输入病人信息,按“传送”。
2、给病人处理皮肤,贴心电电极。
在给检测者佩带好记录仪后详细嘱咐检测者在记录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3、记录仪记录满24小时后,取出SD卡,将其金属面朝下插入USB读卡器。
打开分析软件,单击“接收”后,单击“开始接收”。
待数据接收完后单击“病例”,选中所选病例按“调出病例”。
4、单击“分析”,选择一个QRS波形清晰,幅度大,干扰少的通道做为分析主通道,在左侧通道显示栏内点击相同的通道,然后在该页面的左上角99个QRS波中,选择其中一个形态清晰的QRS波,调整好该波形上的各个检测点,按“开始分析”。
5、单击“概况”,对电脑分析的病人情况有个大致的了解。
如有需要也可在此页面修改病人信息。
注意:修改完以后必须按“更改病人资料”否则电脑不会保存已修改的信息。
6、单击“模板”,在“室早”选项页面中系统将该病例中所检测到的室早按照形态不同分为若干个模板,故分析室早时应对每个模板逐个分析。
双击某一模板进入编辑界面,见下图:在该编辑页面中用户只需移动鼠标逐个选择查看每个QRS波,上方显示当前选中波形的8秒钟心电缩略图,上下两空心圆点对应的为选中波形,如8秒钟心电图的缩略图不够清晰,对事件判断有困难则可双击该QRS波,进入该QRS波的心电图页面。
如发现某个QRS波误判可进行修改编辑。
修改编辑有四种方法:A、选中要编辑的QRS波,点击鼠标右键,在右键菜单中选择相应的类型进行单个修改。
B、选中要编辑的QRS波,点击鼠标右键,点击“将该形态QRS波定义为XXX”,可将该模板中与当前选中QRS波形态相同的所有QRS波进行批量修改。
C、点击界面右侧“正常”、“干扰”、“室上早”、“室早”、“起搏”、“删除”等类型按钮,通过鼠标点击左侧QRS波,鼠标点到哪里,就改到哪里。
动态心电近年来,心脏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不断上升,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
据统计,全世界约有1/3的人口死亡是因心脏病引起的,在我国每年有上百万人死于心脏病。
因此,对于心脏病的预防和治疗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所有的心脏疾病都会有心电图的改变,但是普通的心电检查仅能记录受检者静态时短暂的心电信号,对于恶性心率失常和心肌缺血等不能客观的反应,也不能记录睡眠、运动、工作劳累或情绪波动等特定状态下的心电波形,因此长时间动态心电检查或心电监护成为保证病人生命安全的重要手段。
此外心脏病具有突发性强、发病征兆不易察觉的特点,一些特殊的人群,如术后在家恢复的病人、残疾人和不能自理的老年人、高发病人群、孕妇和胎儿的心电检查都需要长时间不间断的在院外进行。
考虑到我国的现实国情:大型医院的资源有限,无法做到对众多可疑的心脏病人同时进行有效监护,尤其在广大农村地区,高科技的医学检查远未普及。
因此建立有效的延伸到农村和基层医疗机构的远程动态心电检查项目,是提高广大农村和基层医疗机构心血管疾病防治水平的有效途径。
1.动态心电监测简介在通信技术、电子技术、计算计技术、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远程动态心电检查的实现,解决了上述难题,逐渐成为医疗体系发展的潮流趋势,使得基层医疗机构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得到进一步筛查,从而减轻各大三甲医院的就诊压力。
北京优淏特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针对我国国情开发了12导联24小时动态心电远程诊断系统,并联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脏中心成立了北大优淏特心血管健康管理平台;我们还共同组建了专家顾问委员会为基层患者提供技术咨询服务,同时对有进京看病需求的患者我们还设立了心血管疾病救治绿色通道,患者无需等待就可以进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脏中心进行诊治。
针对基层医院专业人才少,诊断水平薄弱、治疗不及时和缺乏资金设备落后的现状,北京优淏特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推出的一种全新的远程医疗解决方案。
12导联24小时动态心电远程诊断系统整合了分配不均衡的医疗资源,解决了基层医院资金紧张、技术人员匮乏、基层民众为看疑难疾病而奔波的问题。
-3.0 dB -3.0 dB-3.0 dB2. 性能指标2.1 外观与结构a) 工作站各部件外观应无机械损伤、锈蚀,塑料件应无起泡、开裂、变形、毛刺及灌注物溢出现象。
b )工作站各部件外面的文字、符号和标志等应清晰、准确、牢固。
c) 工作站各部件的操作机构应灵活、可靠,紧固件应无松动现象;LCD 显示应正常, 无缺省。
2.2 标准灵敏度标准灵敏度应为10mm/mV ,允差±5 %。
2.3 稳定度a ) 时间飘移 基线漂移量应不大于5mm ;b ) 温度飘移 基线漂移平均应不超过0.5mm/℃;c ) 加入极化电压±300mV ,标准灵敏度变化量应不大于±5 %。
2.4 输入阻抗BI9900、BI9100、BI2900、BI2100型记录器对于所有通道输入阻抗应不小于10MΩ。
其他型号记录器,正电极和RL 电极、负电极和RL 电极之间的输入阻抗应不小于5MΩ。
2.5 输入回路电流各输入回路电流应不大于 0.1μA 。
2.6 共模抑制比BI9900、BI9100、BI2900、BI2100型记录器的共模抑制比应大于90dB (50Hz 正弦波)。
其他型号记录器的共模抑制比应大于80dB (50Hz 正弦波)。
2.7 时间常数时间常数应不小于3.2s 。
2.8 频率特性BI9900、BI9100、BI2900、BI2100型记录器高精度模式(采样率1000次/秒)的频率特性应满足(0.05~240Hz ) +0.4dB的要求,正常模式(采样率500次/秒)和长时间模式(采样率250次/秒)的频率特性应满足(0.05~60Hz ) +0.4dB 的要求;其他型号记录器的频率特性应满足(0.05~60Hz ) +0.4dB 的要求。
2.9 内部噪声在规定的频率范围内,BI9900、BI9100、BI2900、BI2100型记录器的系统噪声应不大于15μVP-P。
在规定的频率范围内,其他型号记录器的系统噪声应不大于50μVP-P。
动态心电血压二合一分析记录系统参数一.仪器要求:1、动态心电图和动态血压两种检查可以一次完成。
二.系统要求:1、可以同步记录和显示心电和血压数据。
2、可以分别进行报告分析并合成为一份报告。
3、具有报告自动分析诊断功能。
4、该系统可以进行医疗数据网络传输和分析管理。
5、该系统报告可免费接入将来的心电网络和医院的HIS系统。
三.动态血压功能参数要求:1、可以记录24小时以上的血压测量数据。
2、多种记录时间间隔可供选择:10,20,30,60,90,120min。
3、测量模式:自动测量和手动测量。
4、测量方法:升压测量示波法,自动加压,自动排气。
5、压力范围:0-290mmgh。
6、有过压保护功能,当袖带内压力大于290mmgh 时,袖带可以自动释压。
7、有掉电数据保护功能,电池突然断电数据不会丢失。
8、血压测量误差≤3mmgh。
9、有自动重测功能,对于误差干扰未测出数据和错误数据可以自动重新测量。
四. 动态心电图软件功能要求:1、可记录24小时以上十二导联同步心电图,并自动识别和归类各种心搏的类型。
2、快速、准确的识别心房颤动和阵发心房颤动,明确标记阵发房颤的发生时间。
3、可自动识别起搏心律并智能分析起搏器类型和起搏模式。
4、可自动分析归类心律失常,可准确识别干扰和心搏并放入相应模板,便于快速分析诊断。
5、具有动态心电图的扩展分析功能:心率变异性分析、ST段分析、心率震荡分析、Q-T间期分析、T波趋势分析、睡眠呼吸分析等功能。
6、提供趋势图、散点图和直方图等快速分析方式。
7、分析模板涵盖所有心电内容,重点内容在报告首页突出显示。
8、人机对话功能设置合理明确,以方便快捷的进行报告诊断。
五.设备配置要求:1、每台检测仪配备袖带2套,导联线2套。
2、另外赠送加宽袖带2条。
3、包含电脑工作站一台和打印机一台(其配置需满足系统分析工作要求)。
十二联心电图操作方法
十二联心电图操作方法包括:
1. 将患者准备就绪:让患者坐下或躺下,并确保他们舒适。
2. 准备设备:确认心电图仪器功能正常,并确保备用电池充足。
确保所有电极都清洁,并用酒精擦拭皮肤以确保粘贴电极的良好接触。
3. 将电极安置在患者身上:将电极粘贴在患者的胸部、手腕和脚腕上。
将V1电极粘贴在右边的第四肋间,将V2电极粘贴在左边的第四肋间,将V3电极粘贴在V2的前向同侧第5肋间,将V4电极粘贴在V2的前向同侧第6肋间,然后依次将V5和V6电极分别粘贴在V4的前向同侧第5和第6肋间。
将右腿电极粘贴在右脚腕内侧,将左腿电极粘贴在左脚腕内侧,将右手电极粘贴在右手腕背侧,将左手电极粘贴在左手腕背侧。
4. 与心电图机连接:将电极线连接到心电图机的正确端口上,并确保所有电极连接牢固。
5. 开始记录心电图:启动心电图机,并确保信号清晰稳定。
确保患者静止不动,以便获得准确的心电图。
6. 记录恰当的信息:心电图仪通常会记录时间、日期、患者ID和记录时段的信
息。
确保这些信息准确无误。
7. 结束记录:记录完毕后,关闭心电图机,并将电极从患者身上移除。
8. 检查和解读记录:保存记录,并送往专业医生进行解读。
医生会检查心电图的各个波形,以评估心脏健康状况。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心电图操作时应遵循相关的卫生和安全规范,确保操作准确无误,并及时请求帮助或咨询专业医生。
心病二科最新引进12导联动态心电图工作站
临床应用范围:
1.心律失常的诊断、分型,疗效评价及预后的判断。
2.冠心病、心肌缺血状况的筛查、动态分析,预后的判断及疗效评价。
3.安装起搏器后对其工作状态进行检测。
4.心率变异性分析(HRV):能定量反映自主神经调节功能,意义如下:
4.1HRV降低量为预测心脏性猝死有价值的指标;
4.2有助于预测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判断自主神经受损情况,识别高危人群,对冠
心病的病情、预后及治疗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4.3了解各种心力衰竭病情变化;
4.4有助于判断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其他疾病中自主神经功能损害程度,从
而对病情程度及预后判断有很好的价值。
收费标准:总计280元(12导联动态心电图:230元心率变异性分析:50元)
医嘱写法:12通道24小时动态心电图+心率变异性分析。
12导联动态心电图在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诊断中的价值目的探讨12导联动态心电图在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选择9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所有患者分别做12导联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检查,把两组心肌缺血检测和心律失常检查结果分别相互对比。
结果常规心电图对于心肌缺血的阳性检出率明显低于12导联动态心电图,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12导联动态心电图组的室性/房性早搏二、三联律、成对,短阵室上速/房室传导阻滞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两组的室性/房性早搏早期发现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12导联动态心电图比常规心电图更能准确的反应患者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发作的动态变化的情况,对于鉴别冠心病心绞痛的不同类型有很大辅助诊断的价值。
标签:12导联动态心电图;心律失常;冠心病;心肌缺血有研究表明冠心病是引起老年人的重要死因之一,其又被称为缺血性心脏病,发病率和年龄成正比例关系。
临床上常表现为心绞痛、心肌梗死等状况,更有甚者因心律失常、心力衰竭而死亡。
目前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是冠状动脉造影,但因其成本高且具有一定的风险,因此无法普及。
所以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成为现在临床医生诊治患者的主要辅助检查手段,动态心电图能够连续记录患者24h的心电信号情况,检出率高,对于诊断冠心病具有重要价值。
本研究采用12导联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对90例患者进行检测并且相互比较,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3月~2015年12月到我院接受检查的9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研究。
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心电图和12导联动态心电图检查。
纳入标准为:(1)年龄42~75岁,平均(47.3±2.1)岁;(2)病程为4个月~19年,平均(8 27±3.05)年;(3)患者全部自愿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电解质紊乱患者;(2)心肌炎、心肌肥厚或心包炎患者;(3)肝功能异常患者。
动态心电图工作站技术参数一、高端记录器技术参数1)导联数目:12导联/3导联两种记录模式,自动识别导联线类型;2)记录时间:支持最长30天连续记录,可通过记录器参数设置;* 3)采样率:32000点/秒,存储采样率256-1024点/秒可调,通过记录器参数设置;*4)A/D精度:24位A/D转换精度,波形质量可达到常规心电图水平;5)频率特性:0.05~240Hz,提供检测报告证明;6)共模抑制比:≥90dB7)输入阻抗:≥10MΩ8)动态输入范围:±20mV* 9)起搏检测:独立多通道起搏检测,自主知识产权或专利的起搏脉冲检测和识别技术;10)ECG显示:彩色OLED屏,同屏显示三道心电波形,记录器可设置显示颜色。
11)存储介质:超高速SD存储卡,存储容量8GB~32GB可选;* 12)蓝牙功能:标准蓝牙2.0通讯接口,方便数据无线传输和浏览;* 13)防水保护:经过注册检测部门检测的IPX6级防护功能,提供检测报告;* 14)体位功能:内置三维加速度传感器,连续记录体位和运动状态信息;15)数据传输:支持蓝牙、USB数据线、读卡器三种通讯方式;16)数据保护:对未经分析的数据提供删除提示,防止错误删除病人数据;17)导联线:树状防缠绕设计,具备抗屏蔽、防水和二次定位功能;18)电源:1节5号(AA)电池,支持记录过程中更换电池;19)支持记录器自动分析功能,可通过记录器参数设置自动分析参数;20)支持远程传输功能,具有通过注册的APP软件支持,提供注册证证明;21)尺寸:≤80mm×60mm×20mm,重量≤65克;二、普通记录器技术参数1)动态心电图记录器具有12导联/3导联二合一功能,一机两用,每个记录器具有12导联和3导联工作模式;*2)记录器采用通用可插拔型高速SD闪存卡存储;3)记录器具有数据保护功能,未读取的数据开机后有报警,防止误删病人数据;4)记录器提供独立起搏检测通道,实现硬件标记起搏信号,*5)记录机自带LCD液晶显示屏,预览波形,支持实时查看心电图;*6)记录器采样频率128—1024点/秒可调, 8—16位A/D转换精度可调(提供相关检测证明文件),符合临床针对不同人群设定不同的采集参数。
12导联动态心电图--1概述【郭继鸿等】一、12导联动态心电图的概述(一)定义12导联动态心电图(12 lead synchronous ambulatory electrocardiogram,12导联AECG)亦称12导联同步Holter监测(12 lead synchronous Holter monitoring);简称12导联Holter(12 lead Holter)。
系指采用12导联同步、连续、长时间(24h以上)记录动态变化的心电图。
(二)概况动态心电图的发展史,由诞生、发展、趋于完善,历经了近半个世纪。
从1957年美国物理学博士Holter首创连续记录生物电技术,即Holter技术,开发出第一代动态心电图。
1961年推出了具有临床实用价值的动态心电图仪,当时的动态心电图仪只有1个监测导联(一通道);20世纪60~70年代监测导联增加到了2个,描记出二通道动态心电图:1987年监测导联增加到了3个(三通道),描记出三通道动态心电图;1992年美国Mortara设备公司制造出世界第一台12导联(十二通道)同步AECG,继之各国的医疗仪器公司也蜂起推出第一代12导联AECG仪,在市场上面世时间较短,技术不够成熟,许多先天不足之处被暴露出来,因为衡量12导联AECG仪最基本条件为是否提供全自动12导联同步心电图。
如果连各种室早、束支阻滞、心肌梗死定位都无法打印出来确切图形和报告的话,那它就绝对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12导联AECG仪。
有雄厚高新技术研制能力的大公司,于1997年~2001年纷纷研制出特点各异、功能齐全、自动判别更加精确的第二代12导联AECG仪,美国Mortara设备公司,现已无偿将第一代12导联AECG仪升级换代成第二代12导联AECG仪,其后又研制出遥测12导AECG仪,这是在心电信息学领域里又一大贡献。
二、12导联动态心电图仪器(一)记录器记录器是随身佩戴记录和存储心电信息的设备,是由外盒及存储器构成。
WORD格式
动态心电图操作规程
1、动态心电图检查需提前预约,预约时向受检者说明注意
事项。
2、受检者预约到动态心电图室装机,行动不便、年老体弱
者应由护士用轮椅或推车推送,危重病人可在床边进行。
3、记录1份常规12导联心电图,供分析动态心电图时参考。
4、患者取坐位或平卧位,并剃去贴放电极位置处的体毛。
5、用75%酒精棉球涂擦电极安置部位局部皮肤表面,并用小砂片轻磨皮面,以清洁皮肤,降低皮肤电阻。
6、选用优质的动态心电图专用电极,将导线与电极扣好。
7、将电极牢固贴粘在相应的位置上,最好贴于所选部位的
胸骨或肋骨上,以减少呼吸运动影响及肌电干扰,并用胶布固定。
8、准备好记录盒,装上5号南孚电池,将记录盒装进专用套子,背在受检者身上,调整背带长短。
9、嘱患者详细记录活动日志及自觉症状。
10、24小时后,从病人身上按顺序拆卸记录盒,擦净受检者
身上的导电糊。
11、将连接计算机,输入病人信息。
12、将数据解压并扫描到计算机里,并结合日志进行认真细致的分析,最后将诊断条图及结论打印、装订。
专业资料整理。
动态心电图动态心电图通常称为Holter,是以研发者美国物理学家NormanJHolter的名字命名的。
从1933年开始,经过Holter坚持不懈的研制,动态心电图于1961年投入到临床。
动态心电图(dynamicelectrocardiogram,DCG)的通用名词还有长时间心电图(10ng-termlectrocardiogram)、长时间活动心电图(ambulatorylong-termelectrocardiogram)等。
目前国内外已统称为动态心电图(ambulatoryelec-trocardiogram,AECG;Holtermonitoringelectrocardiogram)。
动态心电图是将病人昼夜日常活动状态下的心脏电活动,用3导联或多导联连续24~48h记录,经计算机分析处理,并用打印机打印出图文分析报告的动态心电图。
随着现代医学和科学技术,特别是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现代的动态心电图,已能用小型大容量数字化心电信号记录器进行多导(3~12导联)同步、长时间(24h或更长)、连续(全信息)监测并记录自然活动下的心电信息,所记录的心电信息输入计算机自动分析处理并经专业人员修改编辑,由激光打印机打印出具有正常心电活动、心律失常、ST段及T波改变、心率变异性(heartratevariability,HRV)、QT间期及心脏起搏器状况等内容的分析报告,为临床诊疗提供丰富的信息和重要的依据。
已成为现代心脏病学的重要临床心电诊断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
评估可能与心律失常有关的症状的适应证1.I类适应证(1)发生无法解释的晕厥、先兆晕厥或原因不明的头晕患者。
(2)无法解释的反复心悸患者。
2.Ⅱ类适应证(1)Ⅱa类适应证:无。
(2)Ⅱb类适应证①发生不能用其他原因解释的气短、胸痛或乏力的患者。
②怀疑一过性房颤或房扑时发生神经系统事件的患者。
③患者出现晕厥、先兆晕厥、头晕或心悸等症状,已鉴别出其原因并非心律失常,但治疗这种病因后症状仍持续存在者。
动态心电监测系统招标要求动态心监测分析系统招标参数1.1 显示:≥19英寸液晶显示1.2 工作站:戴尔服务器,其中CPU主频为酷睿2双核 ≥2GHz、硬盘≥320GB、内存≥2G、DVD光驱、显卡、网卡10/100Mbps、104键盘、光电鼠标*1.3 全中文操作,全中文操作界面,可输入中文信息*1.4 全中文报告1.5 标配1台惠普高速激光打印机1.1 显示:≥19英寸液晶显示1.2 工作站:台式电脑、Inteli7处理器、8G内存、1T硬盘、独立显卡DVD可刻录光驱、显卡、网卡10/100Mbps、104键盘、光电鼠标。
*1.3 全中文操作,全中文操作界面,可输入中文信息*1.4 全中文报告1.5 标配高速激光打印机(一套系统配一台打印机)*2.1 原装进口48小时12导+3导动态心电记录仪*2.2 导联:10根电极生成真实12导连续动态心电导联,同时标配3导监测附件2.3 输入阻抗:单端输入阻抗不小于2.5兆欧*2.4 记录方式:12导同步分析.全通道全息采集,记录所有ECG和起博波形*2.5 同一个记录盒标配3导联监测能力和附件*2.6 采样点频率1000点/秒/通道,总采样率10000点/秒*2.7 电极:10芯,10电极2.8 频响:0.05-100Hz*2.9 采样精度: 12Bits2.10 输入抗阻:10MΩ2.11 电源:2节AAA(7号)碱性电池,支持充电镍氢或锂电池2.12 存储介质:高速 256M CF卡,卡内无预装程序,以后无需向厂家订购*2.13 记录盒具有LCD显示器,可以浏览12个导联的心电波形*2.14 具有录音功能,能记录患者信息,并可随心电图导入电脑2.15 具有事件记录按钮动态心电记录器技术参数;1.输入回路电流:各输入回路电流不大于0.1μA;2.输入阻抗:信号电极之间,各信号电极与参考电极之间的输入阻抗应不小于5MΩ;3.采样率:精度≥12bit4.起搏采样率:≥10000Hz;*5.存储容量:≥2G 数据回放时间:≤ 3 天;6.记录时间:≥24小时*7.存储介质:高速CF卡,存储空间≥2G,卡内无预装程序,以后无需向厂家订购8.体积:要求轻便,便于携带;9.重量:≤100克(含电池);10.内部噪声:等效输入噪声应小于30uVp-p;11.标准灵敏度:标准灵敏度为10mm/mV,相对误差应小于±5%;12.掉电保护:在记录开始1小时后取掉电池,回放可看到已经记录的数据;13.工作环境:环境温度:+5℃~+40℃,相对湿度:30%~80%,大气压力:700hPa~1060hPa;14.安全分类:内部电源BF 型;15.电池:1×AAA(7号)*1.6 动态心电图分析软件: 全中文分析、全中文打印含分析导联,可进行全息同步十二导联分析,起搏分析:单腔/双腔/融合起搏分析,可进行FTO、FTS、FTCfor advanced function.可进行多通道ST段分析,可进行HRV、QT分析.具有心律失常模板分析;长间隙、室性/房性。
动态心电图工作站(1拖12)
一、配置要求:
1、一套分析软件;
2、2台高端记录器;
3、10台普通记录器。
二、技术参数要求:
(1)、高端记录器技术参数要求
1导联数目:12导联记录模式,自动识别导联线类型;
2记录时间:支持15天以上连续记录,可通过记录器参数设置,且可出具多天合一报告;
3起搏检测:独立多通道起搏检测且起搏采样率≥30000点/秒;
4数据传输:支持USB数据线、读卡器三种通讯方式;
5 防水保护功能:经过注册检测部门检测的IPX6级防护功能并可提供检测报告。
(2)、普通记录器技术参数要求
1动态心电图记录器具有12导联;
2记录器具有数据保护功能,未读取的数据开机后有报警,防止误删病人数据;
3记录器提供独立起搏检测通道,实现硬件标记起搏信号,
(三)、软件技术参数要求
1中文操作界面, 12导数据分析。
2真正的12通道同步分析,可任意选择主通道和辅助通道分析设置。
3提供心搏叠加显示窗口,可以将总模板内心搏列队显示,互相对比,对归类错误的心搏一目了然,同时提供对心搏叠加显示窗的心搏提供重新归类的编辑功能。
4起搏器分析功能,适用AAI、VVI、DDD等多种起搏器,提供独立起搏分析报告。
5独立的12导联ST扫描分析功能,提供独立的分析报告,自动分析太高和压低类型,提供心肌缺血总负荷。
6 具有同步直方图及散点图反向编辑心搏的功能,该功能可以将所有心搏显示在单项限Lorenz散点图、四象限散点图和差值散点图中,同时也可以根据房性、室性、正常等心搏类型对应的心搏散点图,通过散点图的分布形态特征对心搏进行修改和重新归类,是一项对复杂性心电图进行编辑的实用手段。
7 专门程序提供房颤、房扑自动分析功能。
独特的心搏能量分布谱技术及瀑布图显示分析
技术,起搏分析可以准确到心搏,提供独立的房颤、房扑分析报告。
8具有心向量、心室晚电位、T波电交替、心率减速力、心率震荡、频域和时域HRV分析功能、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等分析功能;
9具有网络化功能,提供专门的客户端和分析端软件,可接入医院局域网或互联网,实现医院内部、不同院区、医院与社区、不同城市之间的原始数据及电子报告的高速传输和共享,实现HOLTER院内协作和远程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