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欧美教育思潮。ppt
- 格式:ppt
- 大小:498.50 KB
- 文档页数:32
第五章外国现代教育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兴起一次影响广泛的教育革新运动,成为现代教育的开端。
当时,第二次产业革命(电气时代)的兴起、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义务教育的推广普及、新兴学科的产生、欧洲新教育运动、美国实用主义教育思潮都预示着传统教育的日渐衰微和现代教育的日趋演进。
本章共分四个大标题:一、19世纪末20世纪前期欧美教育革新运动二、现代各主要国家的教育三、杜威的教育思想四、现代欧美教育思潮一、19世纪末至20世纪前期欧美教育革新运动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美广泛开展的教育革新运动,在欧洲被称为“新教育”运动,在美国被称为“进步教育”运动,一系列教育改革和教育实验在欧美各国广泛开展,作为重要的教育理论流派的欧美实验教育学诞生。
1914年新学校运动传入美国,之后欧美两个教育革新开始合作与交流,并发展成为一种国际教育革新运动。
1957年进步教育运动结束,1966年新教育运动终结。
(一)欧洲新教育运动1.新教育运动的产生与发展,是指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洲兴起的教育改革运动,通过建立不同于传统学校的新学校进行新教育实验,以反对传统教育、提倡发展儿童自由个性与活动能力为特征。
新教育运动开始于19世纪80年代末的英国。
后扩展到德、法、比、荷和奥等欧洲国家,形成了广泛的新学校运动。
一战后,在教育实践不断推广的基础上,新教育理论进一步发展。
二战后,新教育运动逐步走向衰落。
1889年,英国的雷迪创办阿博茨霍尔姆乡村寄宿学校,是欧洲新学校的典范,标志着新教育运动的开始。
1898年,德国的利茨创办了德国第一所乡村教育之家,推动了德国的“乡村之家运动”,1899年法国的德莫林开办了“运动学校”。
各国新学校的国际交流促成了1899年瑞士教育家费利耶尔在日内瓦建立了“国际新学校局”,1921年在法国加来成立“新教育联谊会”,并出版杂志《新时期的教育》。
1922年提出“七项原则”,强调活动以及儿童个人自由而完善的发展,推行儿童中心的教育目标。
第23章现代欧美教育思潮1.改造主义教育究竟要改造什么?答:改造主义教育是在20世纪30年代从实用主义教育和进步教育中逐渐分化出来,到50年代成为一种独立的教育思想。
改造主义教育宣称,当今是“改造的时代”,应该根据现代科学知识来重新解释西方文明的价值观点,并对过去的教育理论进行“改造”,以便通过学校教育来“改造”社会。
具体方面涉及到:(1)教育应该以“改造社会”为目标。
改造主义教育认为,教育的职责就是要设计并实现这样一种“理想社会”:具有美国式的民主政治制度、富裕的经济、发展的教育、繁荣的科学和艺术。
(2)教育要重视培养“社会一致”的精神。
改造主义教育家不同意实用主义教育只满足于眼前的生活、只重视“教育即生长”的个人目的,而强调教育应有一个清楚明白而又切合实际的社会目的,培养一种“社会一致”的精神。
(3)强调行为科学对整个教育工作的指导意义。
改造主义教育认为行为科学是改造教育的重要基础。
(4)教学应该以社会问题为中心。
改造主义教育家强调应将课程与教学的目标统一于社会目标,并把社会问题作为中心,课程以人文社会学科为主,教学应以问题为中心。
(5)教师应进行民主的、劝说的教育。
改造主义教育家强调教师应该通过民主的讨论,劝说教育,说服学生去“改造”他们所生活的社会,使学生坚信改造主义哲学,培养学生的“社会一致”精神。
改造主义教育强调教育是社会改造的工具,虽然在教育理论上有一定影响,但是因为与美国的社会性质不合,在美国教育实践中影响不大。
2.试评述新传统教育派教育思想的基本特点及其形成的背景。
答:在西方教育史上,通常把以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为代表的教育思想看作传统教育派,而“新传统教育派”是指在反对杜威实用主义教育哲学流派的进程中,先后出现的“要素主义”、“永恒主义”和“新托马斯主义”等几个教育哲学派别。
(1)新传统教育派教育思想的基本特点①认为学校的基本任务是传授人类的文化遗产。
针对于进步主义和改造主义的理论和实践,主张学校应该传授传统的文化知识,应将以往的名著和经典的知识作为教授的课程,让学生接受以往知识的间接经验,作为文化保存和传承而遗留下来,反对各式新教育中只以直接经验为主,忽视传统知识传授的做法。
现代欧美教育思潮1.改造主义教育(工具)改造主义教育是从实用主义教育和“进步教育”中逐渐分化出来的,并在20世纪50年代形成的一种独立的教育思想,代表人物康茨、拉茨以及布拉梅尔德,其主要观点如下:①教育以“改造社会”为目标。
通过教育为社会成员建设社会新秩序。
②教育重视培养“社会一致”的精神。
用民主的方法,通过相互协作的教育,达到大多数人都同意的“社会一致”。
③强调行为科学对整个教育工作的指导意义。
行为科学使得教育和文化新目的确定成为可能。
④教学上应该以社会问题为中心。
关注社会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关心社会的积极态度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
⑤教师应进行民主的、劝说的教育。
更容易培养学生“社会一致”的精神。
评价:改造主义强调教育是“社会改造”的工具,但它夸大了教育的社会功能,忽略了系统知识的学习。
2.要素主义教育(知识中心主义理论)要素主义教育是作为实用主义教育和“进步教育”的对立面而出现的,代表人物:巴格莱、科南特和里科弗,主要观点如下:①把人类文化的“共同要素”作为学校教育的核心。
要素主义教育强调要把拥有人类文化的“共同要素”作为学校教育的核心,并传给下一代。
②教学过程必须是一个训练智慧的过程。
③强调教师在教育和教学中的核心地位。
④强调学生在学习上必须努力专心。
⑤重视学业考评和天才教育。
评价:要素主义教育强调系统知识的学习,其某些观点为美国政府所采纳,对美国的学校教育产生过重要的影响,但它忽视了学生的兴趣和身心发展特点以及能力水平,脱离了生活实际等。
3.永恒主义教育(知识中心主义理论)永恒主义教育成形于20世纪30年代,以赫钦斯、阿德勒等为代表,其具体内容如下:①教育的性质永恒不变。
教育在本质上都是建立在永恒不变的人性基础上并表现和发展这种人性的教育。
②教育的目的是要引出人类天性中的共同要素。
教育就是对人的理性的培养,进而引出人类天性中的共同要素。
③永恒古典学科应该在学校课程中占中心地位。
强调经过理性训练的永恒学科最具有价值。
第25章现代欧美教育思潮一、单项选择题1.终身教育思想是由()提出来的。
A.布鲁纳B.保尔·朗格朗C.马里坦D.马斯洛【答案】B【解析】1965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法国巴黎召开了国际成人教育促进委员会第三次会议。
会上,主持会议的法国教育家保尔·朗格朗首次以“终身教育”为题作了总结报告。
这次会议被认为是“终身教育”走向世界的开始。
布鲁纳是结构主义教育家;马里坦是新托马斯主义教育家;马斯洛是现代人文主义教育思潮的代表人物。
2.以下不属于改造主义的代表人物的是()。
A.科南特B.康茨C.拉格D.布拉梅尔德【答案】A【解析】科南特是要素主义的代表人物;康茨、拉格、布拉梅尔德是改造主义教育的代表人物。
3.以下不属于永恒主义教育的观点的是()。
A.教育的性质永恒不变B.教育的目的是要引出我们人类天性中共同的要素C.学校课程应当以实用学科为中心D.提倡通过教学进行学习【答案】C【解析】永恒主义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代表人物有美国的哈钦斯、阿德勒,英国的利文斯通和法国的阿兰。
永恒主义教育理论包括:①教育的性质永恒不变。
②教育的目的是“要引出我们人类天性中共同的要素,对人施以人性的教育,达到人性的自我实现、人的进步和完善”。
③永恒的古典学科应该在学校课程中占有中心地位。
④提倡通过教学进行学习。
4.把个人自由和主观作用强调到无以复加的地步的现代西方教育流派是()。
A.存在主义教育B.改造主义教育C.进步教育D.新托马斯主义教育【答案】A【解析】存在主义认为教育的本质和目的在于使学生实现“自我生成”,教育者应该帮助学生认识到生活的价值,成为一个对自己负责的人,并且帮助他去过自己所选择的生活和作出自己的决定。
同时,它提倡学生“自由选择”的道德标准,道德教育的基础应该是让享有充分自由的学生有权自己选择道德标准,并承受自己行动的后果。
综上可见,存在主义教育高度地重视个人自由和主观作用。
5.要素主义教育强调,在人类的()中,存在着永恒不变的、共同的、超时间和空间的要素,它们是种族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