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去括号1
- 格式:ppt
- 大小:459.50 KB
- 文档页数:11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4章代数式4.6整式的加减第1课时去括号法则教学设计新版浙教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内容是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4章代数式4.6整式的加减第1课时去括号法则。
去括号法则是整式加减中的一个重要法则,它涉及到分配律的应用。
本节课的内容对于学生掌握整式加减法非常重要,是后续学习更复杂代数式的运算的基础。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有理数的加减法、乘除法,以及整式的基本概念。
他们对于运算规则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对于代数式中的括号处理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帮助学生理解去括号法则,并通过大量的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去括号法则,并能正确运用去括号法则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去括号法则的理解和运用。
2.难点:对于复杂代数式的去括号运算。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进行教学。
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通过案例让学生理解去括号法则,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进行讨论和实践。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案例和练习题。
2.准备教学PPT,内容包括去括号法则的讲解和练习题。
3.准备黑板,用于板书示例和总结。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让学生思考如何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
例如,给出一个整式 (2x + 3) + (4x - 1),让学生尝试去括号并合并同类项。
通过这个例子,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去括号法则。
2.呈现(15分钟)通过PPT,详细讲解去括号法则的步骤和规则。
去括号法则:对于一个整式 (a + b) + c,去括号后得到 a + b + c;对于一个整式 (a - b) + c,去括号后得到 a - b + c。
同时,讲解如何处理带有负号的括号,例如 (-a) + b = -a + b。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3.5《去括号》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3.5《去括号》》这一节主要讲述了去括号的方法和规则。
通过这一节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去括号的方法,正确去掉一个表达式中的括号,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节之前,已经学习了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对于基本的数学运算有一定的理解。
但是,对于去括号这一概念和方法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来逐渐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去括号的方法和规则,正确去掉一个表达式中的括号。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实例和练习,理解去括号的过程和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热情,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讨论和练习。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掌握去括号的方法和规则。
2.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去括号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实例教学: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去括号的概念和方法。
2.练习教学:通过大量的练习,让学生巩固去括号的方法和规则。
3.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相关的PPT,展示去括号的例子和练习。
2.练习题:准备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练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引入去括号的概念和方法。
例如,给出一个表达式:3 + (4 - 2),让学生尝试去掉括号,求出结果。
2.呈现(15分钟)讲解去括号的方法和规则,通过PPT展示一些典型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3.操练(20分钟)让学生进行一些去括号的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方法。
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也可以分组讨论。
4.巩固(10分钟)通过一些综合性的练习,让学生运用去括号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也可以分组讨论。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去括号的方法和规则的适用范围,能否运用到其他数学运算中。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去括号解一元一次方程(1)》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去括号解一元一次方程(1)》这一节,主要让学生掌握去括号在解一元一次方程中的应用。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方法,本节内容将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利用去括号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解一元一次方程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实际应用中去括号解方程的能力还不够强,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巩固和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去括号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
2.培养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去括号在解一元一次方程中的应用。
2.如何在实际问题中正确地运用去括号解方程。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通过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索去括号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
同时,运用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讨论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实际问题,用于引导学生去括号解方程。
2.准备PPT,用于展示解题过程和总结方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去括号解方程。
例如:如果一个班级有30%的学生参加了数学竞赛,而这个班级有40人,那么参加数学竞赛的学生有多少人?2.呈现(10分钟)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展示如何去括号解方程。
例如:将30%转化为小数,得到0.3,然后用0.3乘以40,得到12。
所以,参加数学竞赛的学生有12人。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独立解决几个类似的问题,加深对去括号解方程的理解。
例如:如果一个班级有60%的学生参加了物理竞赛,这个班级有50人,那么参加物理竞赛的学生有多少人?4.巩固(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去括号解方程的方法和步骤。
每组分享自己的总结,教师进行点评和补充。
4.6整式的加减(1)——去括号法则学习指要知识要点1.去括号法则:括号前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各项都不变号;括号前是”一”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一”号去掉,括号里各项都改变符号、即“变则全变,不变全不变”例如,+(a+b-c)=a+b-c,-(a+b-c)=-a-b+c2.整式加减的一般步骤:(1)如果有括号,那么先去括号,有多重括号时,一般从里到外,依次进行;也可以由外向里逐层去括号,但这时要把内层括号当成一项处理(2)如果有同类项,要合并同类项重要提示1.在整式的加减运算中,如果遇到括号就根据去括号法则,先去括号,再合并同类项2.若括号前有数字因数时,应利用分配律先将该数与括号内的各项分别相乘,再去括号,以免发生符号错误.3.整式加减的结果仍是整式,一般按某个字母的降幂(或升幂)排列.结果中不能含有同类项,即要合并到不能再合并为止4.如果把十(a+bーc)看做1・(a+b-c),把一(a+b-c)看做(一1)・(a+b-c),那么去括号的实质就是分配律的运用.5.去括号时,首先看括号前面的符号,根据不同的符号选择合适的法则,且去括号时,要将括号和它前面的符号一同去掉6.当减数是多项式时,减数要添上括号.课后巩固之夯实基础一、选择题1.(2018·温州期末)化简-(m -n)的结果是( )A .m -nB .m +nC .-m -nD .-m +n2.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 .-3(x -1)=-3x -1B .-3(x -1)=-3x +1C .-3(x -1)=-3x -3D .-3(x -1)=-3x +33.(2018·杭州下城区期末)下列去括号正确的是() A .-2(12x -y)=-x -2yB .-0.5(1-2x)=-0.5+xC .-(2x 2-x +1)=-2x 2-x +1D .3(2x -3y)=6x -3y4.计算-3(x -2y)+4(x -2y)的结果是( )A .x -2yB .x +2yC .-x -2yD .-x +2y5.当a =5,b =3时,a -[b -2a -(a -b)]的值为( )A .10B .14C .-10D .46.如果长方形的周长为4,一边长为m -n ,那么另一边长为( )A .3m +nB .2m +2nC .2-m +nD .m +3n二、填空题7.(2017·龙岩上杭县期末)在括号内填上恰当的项使等式成立:x 2-y 2+8y -4=x 2-(__________).8.(2018·杭州萧山区期末)已知x =2,则代数式-12x -(x -3)的值为________. 9.实数a ,b 在数轴上对应的点的位置如图K -26-1所示,则|a|-||a -b =________.图K -26-110.一根钢筋长a 米,第一次用去了全长的13,第二次用去了余下的12,则剩余部分的长度为__________米.(结果要化简)三、解答题11.化简:(1)(-x +2x 2+5)+(4x 2-3-6x);(2)(3a2-ab+7)-(-4a2+2ab+7).12.先化简,再求值:(1)(ab-3b2+2a2-2)-(2a2+2b2-3ab+1),其中a=-12,b=2;(2)-3(a2-2b2)+(-2b2-a2)-12(3a2+b2),其中a=-2,b=4.13.对于实数a,b,定义一种新运算“※”:a※b=3a+2b,化简:(x+y)※(x-y).14.某轮船顺水航行了4小时,逆水航行了2小时.已知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每小时a 千米,水流速度为每小时b千米,求轮船共航行了多少千米.15.(2018·河北嘉淇)准备完成题目:化简(x2+6x+8)-(6x+5x2+2).K发现系数“”印刷不清楚.(1)他把“”猜成3,请你化简:(3x2+6x+8)-(6x+5x2+2);(2)他妈妈说:“你猜错了,我看到该题标准答案的结果是常数.”通过计算说明原题中的“”是几.16.已知多项式(2x2+ax-y+6)-(2bx2-3x+5y-1).(1)若多项式的值与字母x的取值无关,求a,b的值;(2)在(1)的条件下,先化简多项式3(a2-ab+b2)-(3a2+ab+b2),再求它的值.课后巩固之能力提升17.拓展延伸为节约用水,某市做出了对用水大户限制用水的规定:每一户月用水量不超过规定标准m吨时,按每吨2元的价格收费;若超过了标准用水量,则超出部分每吨加收0.5元的附加费用.(1)若规定标准用水量为17吨,某用户4月份用水15吨,5月份用水20吨,分别求该用户这两个月的水费;(2)若某用户在6月份用水x吨,则该用户应交水费多少元?18.将式子3x+(2x-x)=3x+2x-x,3x-(2x-x)=3x-2x+x分别反过来,你得到两个怎样的等式?(1)根据你得到的等式,你能总结出添括号的法则吗?(2)根据上面你总结出的添括号法则,不改变多项式x3-3x2+3x-1的值,把它的后两项放在:①前面带有“+”号的括号里;②前面带有“-”号的括号里.详解详析1.[答案] D2.[解析] D 去括号时,要按照去括号法则,将括号前的-3与括号内每一项分别相乘,尤其需要注意,-3与-1相乘时,应该是+3而不是-3.3.[答案] B4.[答案] A5.[答案] B6.[答案] C7.[答案] y 2-8y +48.[答案] 09.[答案] -b10.[答案] 13a 11.解:(1)(-x +2x 2+5)+(4x 2-3-6x)=-x +2x 2+5+4x 2-3-6x=6x 2-7x +2.(2)(3a 2-ab +7)-(-4a 2+2ab +7)=3a 2-ab +7+4a 2-2ab -7=7a 2-3ab.12.解:(1)原式=ab -3b 2+2a 2-2-2a 2-2b 2+3ab -1=(-3-2)b 2+(2-2)a 2+(1+3)ab -(2+1)=-5b 2+4ab -3.当a =-12,b =2时,原式=-5×22+4×⎝⎛⎭⎫-12×2-3=-27. (2)-3(a 2-2b 2)+(-2b 2-a 2)-12(3a 2+b 2)=-3a 2+6b 2-2b 2-a 2-32a 2-12b 2 =(-3-1-32)a 2+(6-2-12)b 2 =-112a 2+72b 2. 当a =-2,b =4时,原式=-112×(-2)2+72×42=-22+56=34. 13.解:(x +y)※(x -y)=3(x +y)+2(x -y)=3x +3y +2x -2y =5x +y.14.[解析] 船顺水航行时的速度=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水流速度,船逆水航行时的速度=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水流速度.解:4(a +b)+2(a -b)=4a +4b +2a -2b=(6a +2b)千米.答:轮船共航行了(6a +2b)千米.15.解:(1)(3x 2+6x +8)-(6x +5x 2+2)=3x 2+6x +8-6x -5x 2-2=-2x 2+6. (2)( x 2+6x +8)-(6x +5x 2+2)=( -5)x 2+6.∵标准答案的结果是常数, ∴ =5.16.解:(1)原式=2x 2+ax -y +6-2bx 2+3x -5y +1=(2-2b)x 2+(a +3)x -6y +7, 由多项式的值与x 的取值无关,得到a +3=0,2-2b =0,解得a =-3,b =1.(2)原式=3a 2-3ab +3b 2-3a 2-ab -b 2=-4ab +2b 2.当a=-3,b=1时,原式=-4×(-3)×1+2×12=12+2=14.17.解:(1)4月份应交水费2×15=30(元);5月份应交水费2×17+(2+0.5)×(20-17)=41.5(元).(2)当0≤x≤m时,应交水费2m元;当x>m时,应交水费2m+(2+0.5)(x-m)=(2.5x-0.5m)元.18.解:3x+2x-x=3x+(2x-x),3x-2x+x=3x-(2x-x).(1)能.所添括号前是“+”号,括到括号里的各项都不改变符号;所添括号前是“-”号,括到括号里的各项都改变符号.(2)①x3-3x2+3x-1=x3-3x2+(3x-1);②x3-3x2+3x-1=x3-3x2-(-3x+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