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成分划分及修改病句
- 格式:pdf
- 大小:2.98 MB
- 文档页数:19
修改病句类型整理在我们日常的语言表达和书面写作中,难免会出现一些病句。
了解病句的类型,能够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避免出现交流上的误解。
下面,就让我们来整理一下常见的病句类型。
一、语序不当语序不当是指句子中词语的顺序不合理,不符合语言习惯和语法规则。
1、多层定语语序不当例如:“他是一位优秀的有20 多年教学经验的国家队的篮球教练。
”正确的语序应该是:“他是国家队的一位有 20 多年教学经验的优秀的篮球教练。
”2、多层状语语序不当比如:“在休息室里许多老师昨天都同他热情地交谈。
”应改为:“许多老师昨天在休息室里都热情地同他交谈。
”3、主客倒置像“在那个时候,报纸与我接触的机会是很少的。
”应该是“我与报纸接触的机会是很少的。
”4、关联词位置不当“不但他好好学习,而且还帮助其他同学。
”应改为“他不但好好学习,而且还帮助其他同学。
”二、搭配不当搭配不当主要指句子中的主语和谓语、动词和宾语、修饰语和中心语等搭配不符合语言习惯或语法规则。
1、主谓搭配不当“狂风和暴雨哗哗地下。
”“狂风”不能“下”,应改为“狂风呼呼地刮,暴雨哗哗地下。
”2、动宾搭配不当“他穿着一件灰色上衣,一顶蓝布帽子。
”“穿着”与“帽子”搭配不当,应在“一顶蓝布帽子”前加上“戴着”。
3、主宾搭配不当“这最后一天的劳动是同学们最紧张、最愉快、最有意义的一天。
”“劳动”不能是“一天”,应删去“的劳动”。
4、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他在培育良种方面花了很大的心血。
”“很大”与“心血”搭配不当,应改为“很多”。
三、成分残缺或赘余1、成分残缺(1)缺主语“通过这次学习,使我明白了许多道理。
”这句话没有主语,应删去“通过”或“使”。
(2)缺谓语“他就主动参与社会灾害性事故处理,化解风险,安定社会生活的责任。
”应在“参与”前加上“承担”。
(3)缺宾语“近两年来,他们在全县推广了马河大队坚持科学种田。
”应在句末加上“的经验”。
2、成分赘余(1)主语赘余“我们的革命先辈,为了人民的利益,他们流了多少血,献出了多少宝贵的生命。
句子成分分析句子成分的划分【教学目标】1、复习主、谓、宾、定、状、补六个成分,学会划分句子的主干和修饰部分;2、运用划分主干的方法,判断病句是否存在成分残缺、搭配不当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1、学会划分句子的主干和修饰部分;2、句子成分与病句。
一、句子成分的划分(一)句子的构成成分分析:主、谓、宾、定、状、补(二)句子成分的划分(三)完整的句子成分排列为(四)单句分析口诀(五)巩固练习1、划分句子的主干。
2、划分句子的成分。
二、运用划分主干的方法判断病句(一)成分残缺:1、在万恶的旧社会,逼得我们穷人逃荒要饭,卖儿卖女,家破人亡。
2、经过这次演讲比赛,对大家的启发很大。
3、从大量的事实中告诉我们,要掌握天气的连续变化,最好每小时都进行观测。
4、当我们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使我联想起许多往事。
5、英雄的可歌可泣的壮举,猛烈地拔动着观众的心弦,在极度的激动中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6、我有一个女儿,同许许多多年轻的妈妈一样,愿意把孩子打扮得漂亮些。
7、在国际学术会议上,这两个“模型”受到了高度的重视,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8、一位农民向国家文物部门献出了一枚祖传的大颗粒珍珠,具有极高的观赏、保存价值。
9、10、9、不坚固的房子被地震倒塌了。
11、12、10、作为一代新人的我们应该牢固为幸福美好生活的社会而奋斗的信心。
11、为了建设卫生城市,我们要提高我们的质量水平,积极环保设施。
12、13、12、边维兰曾在1983年出席了区的五好家庭先进个人。
同年9月出席全国妇联五好家庭先进个人。
14、15、13、县政府严肃处理水泥厂擅自提价。
16、17、14、律师出庭辩护,始终抱着与检察员、审判员共同弄清案情,依法输案件。
18、19、15、他们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大力发挥了敢拼敢搏,终于夺得了冠军。
20、21、16、他出生在农民家里,从小就养成了爱劳动。
22、23、17、在革命初期,毛泽东就已经由观察历史而思考了中国共产党不会重蹈历史覆辙。
修改病句详解及练习一、知识整理:1. 病句:是指结构不完整,意思表达得不明确、不清楚,甚至是错误的句子。
2. 句子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和其他修饰成分。
3. 分类:① 结构类:成分残缺、用词不当、搭档不当、结构混乱、关联词使用不当。
② 语义类:重复赘余、前后矛盾、指代不明、不合逻辑、两面对一面。
4. 修改原则:原意要保;改法要巧;改动要少;越简越好。
5. 修改方法:一读;二找;三改;四查。
① 读,读通句子,弄清原句的本意。
本意是指原句所要表达的主要意思。
修改病句的前提是不能改变原句的本来意思,只有弄清句子的本意,才可正确修改。
② 找,确定句子的病症。
要修改病句,先要找到句子的病证,确定病因。
一般我们可以根据所学过的几种病句的常见原因,帮助查找病症。
③ 改,对症下药。
根据语句的病症及原因,经过认真思考,采用增、删、调、换等方法,动手把错的地方改正。
④ 检查,改完后还得重读一两遍,看看有毛病的地方是否都修改了,修改的是否恰当,是否保持了句子的愿意。
二、病句具体分类:(一)成分残缺:句子里缺少了某些必要的成分,意思表达就不完整,不明确。
例句:1. 为了班集体,做了很多好事。
缺主语:谁做了很多好事,不明确。
正确:他为了班集体,做了很多好事。
2. 春天到了,林荫大道上的花草树木。
缺谓语:花草树木怎么了。
正确:春天到了,林荫大道上的花草树木发芽了。
3. 每个小学生都应该养成上课专心听讲。
缺宾语:养成什么?4. 通过这次军训,使我的思想认识得到了提高。
滥用介词:淹没主语。
正确:通过这次军训,我的思想认识得到了提高。
练习:1. 异口同声地说:“赞成!”2. 大家必须讲究卫生的好习惯。
3. 哥哥最喜欢打篮球和足球。
4. 今天该我值日,我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
5. 我们从小就要养成爱清洁、讲卫生。
6. 我们一定要建设四个现代化的伟大任务。
7. 她围着一条白围巾,一件红衣裳,好看极了。
8. 看了这部电视剧,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运用句子成分分析法修改病句有的同学对病句之“病”,茫然无知:也有的同学虽知道“病”之所在,但不明白发“病”的原因,因此,对改正病句往往不能对症下药。
为了帮助同学们在改正病句上掌握一些规律,改变那种茫然不解,或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情况,我想介绍一下利用句子成分分析来改正语法方面的病句的方法。
掌握这个方法,有助于看准句病,了解病因,从而为医治句病提供了可靠的根据。
(一)句子成分1.主语主语是句子中的陈述对象,常常由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充当。
谓语性词语和主谓短语也可以作主语。
例如:冰雪..原来是一座老宅。
..来了。
这儿..绿了,春天..融化了,草儿一米..等于一百厘米。
他们..终于登上了珠穆朗玛峰峰顶。
每个人的学习方法.....是当今社会的两大主题。
........都不相同。
和平与发展吃的.......非常成功。
....是奶。
与你的这次合作..是草,挤出来的河底下...就更危险了。
...真不容易啊! 人多了...全是淤泥。
学开车2.谓语谓语是表明主语是什么,怎么样,有什么性质,处在什么状态中等等,是用来陈述主语的。
常常由动词、动词性短语,形容词、形容词性短语,名词、名词性短语,主谓短语充当谓语。
例如:他正在排练..节目呢。
夏天到.了。
鱼儿在河里畅游.....。
山上的树又绿.了。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外头热.,别中暑了。
今天星期二..了。
...。
明天就立春你是干什么的?”“我教师...。
”..。
”“他呢?”“他工程师高晓声江苏人...。
...。
这件衬衣新买的他心地善良.......呀?....。
这些钱您捐给地震灾区3.宾语宾语是放在谓语后,表示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是谁或是什么。
名词、名词性短语,谓词性词语,主谓短语等都可以充当宾语。
有时候一个句子有两个宾语,即带双宾语。
例如:我们要经常锻炼身体..。
参加比赛的人真不少,有跳高的....。
...,还有扔铅球的...,有跳远的他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
..。
修改病句修改病句就像给病人治病一样,需要先诊断出病因,再对症下药,只要方法得当,做起来就会轻而易举。
我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参考相关资料,整理有关容如下,有不足之处,希望能得到指正和补充。
在小学阶段常见的病句有以下几种:(1)成分残缺:这种句子缺少必要的成分、意思不完整。
如:“放声歌唱。
”同学们知道一个句子一般可以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说的是“谁”或“什么”,后一部分说的是“是什么”、“做什么”或“怎么样”,这两个部分是句子的基本成分,缺一不可。
(2)意思重复:这种句子是前边说了一个意思,后边又重复说一遍,意思重复了。
如:“我把不正确的错别字改正过来了。
”这里“不正确”和“错别字”意思一样,连着用就显得重复多余。
(3)用词不当:这种句子是由于对词义理解不清、用错了近义词等,造成词不达意,违反了句子的结构规律。
如:“同学们热心欢迎新老师。
”“热心”一词的意思是:有热情、有兴趣、肯尽力,用在“欢迎”前面显然不合适。
(4)词序颠倒,结构混乱或语序不当:词序是词语在句子中排列的顺序,这种顺序反映了词语在词句结构中所处的地位。
每一个词语在语言结构中都有它特定的位置,离开了自己的位置,就犯了词序不当的毛病。
如:“今年的麦子丰收在望,长势喜人。
”小麦长势喜人,才能丰收在望,词序颠倒了就不符合客观规律了。
(5)指代不明,表意不明:在句子中同时出现了几个称呼,在说明的时候分不清哪个是哪个,造成了理解上的困难。
如:老师把王虹和晓敏喊到跟前,对她说:“上课要积极发言。
”这句话中的“她”到底是谁表达上就不明了。
(6)前后矛盾(7)词语归类(8)关联词语滥用(9)不合逻辑修改病句的几种类型及例句修改病句要记住:遵原意,少改动。
它的具体步骤和方法是:⒈读。
读懂原句,揣摩说话人本来想说的是什么意思。
然后找准病因,辨清病句的类别,是用词不当、成份残缺、搭配不当、重复累赘、词序颠倒、自相矛盾,还是分类不当。
⒉划。
用铅笔在病句上划出需要修改有部位,以便针对病因,进行分析、修改。
病句的类型、例句及修改在我们的日常写作和交流中,常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病句。
了解病句的类型、学会分析例句并掌握修改方法,对于提高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至关重要。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病句的常见类型、相关例句以及修改的方法。
一、成分残缺成分残缺是指句子中缺少了必要的成分,导致句子意思不完整。
1、缺主语例句:通过这次学习,使我明白了很多道理。
分析:“通过”和“使”并用,导致句子没有主语。
修改:去掉“通过”或者“使”,即“这次学习,使我明白了很多道理。
”或者“通过这次学习,我明白了很多道理。
”2、缺谓语例句:他就主动参与社会灾害性事故处理,化解风险,安定社会生活的责任。
分析:“参与”后面缺少谓语动词。
修改:在“参与”后加上“承担”,即“他就主动参与社会灾害性事故处理,承担化解风险,安定社会生活的责任。
”3、缺宾语例句:我们要尽一切力量使我国农业走上机械化、集体化。
分析:“走上”缺少宾语。
修改:在“集体化”后加上“的道路”,即“我们要尽一切力量使我国农业走上机械化、集体化的道路。
”二、搭配不当搭配不当主要指句子中的主语和谓语、动词和宾语、修饰语和中心语等搭配不符合语法规则或不符合逻辑事理。
1、主谓搭配不当例句:狂风和暴雨哗哗地下。
分析:“狂风”不能“下”,主语和谓语搭配不当。
修改:去掉“狂风和”,即“暴雨哗哗地下。
”2、动宾搭配不当例句:他穿着一件灰色上衣,一顶蓝色帽子。
分析:“穿着”与“帽子”搭配不当。
修改:在“一顶蓝色帽子”前加上“戴着”,即“他穿着一件灰色上衣,戴着一顶蓝色帽子。
”3、主宾搭配不当例句:这篇童话对我产生了兴趣。
分析:应该是“我对这篇童话产生了兴趣”,主宾倒置。
修改:把“这篇童话”和“我”调换位置,即“我对这篇童话产生了兴趣。
”4、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例句:他在培育良种方面花了很大的心血。
分析:“很大”与“心血”搭配不当,可将“很大”改为“很多”。
修改:他在培育良种方面花了很多的心血。
句子成分划分和病句修改汤继良一、导入病句在考试中常常出现,但是很多同学做这类题时往往跟着感觉走。
只有从语法的角度来审视病句才能彻底分析出病句的根源,把辨析病句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句子成分划分和病句修改。
二、句子成分所谓句子成分:是句子结构的组成成分。
构成句子的词或短语之间有一定的语法关系,按照不同的语法关系可分为六种句子成分,即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1.首先来看句子的主干成分:主语、谓语、宾语。
主语一般是谓语陈述的对象,指出要说明的是什么人或什么事。
主要有名词和代词来充当,举个例子:“狗啃骨头”,在这句话中名词“狗”作主语。
谓语是用来陈述主语的,说明主语是什么、做什么或怎么样,一般由动词或形容词来充当。
例如:在“狗啃骨头”中动词“啃”作谓语。
一般而言,主语与谓语是被陈述与陈述的关系,因此主语在前,谓语在后。
宾语是谓语动词的支配成分,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结果,多为名词或代词。
在“狗啃骨头”中名词“骨头”作宾语。
划分主语、谓语和宾语的符号分别为分别划在他们的下面即可。
2.句子的枝叶成分有定状补。
定语是句子里名词中心语前面的修饰成分,说明事物的领属、数量、状态、性质等。
多由数量词、形容词、名词等来充当。
定语一般用在主语和宾语前面。
比如:形容词“小”修饰主语“狗”,数量词“一个”修饰宾语“骨头”作定语。
状语是句子里动词或形容词前面的修饰成分。
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时间、处所、程度等。
状语一般由副词、形容词来充当,用在谓语的前面。
例如:狗高兴地啃骨头。
形容词“高兴地”作“啃”的状语。
补语是谓语动词的补充成分,补充说明动作行为的状态。
由动词、形容词、副词来充当。
多用在谓语后面。
如:狗啃完了骨头。
动词“完”作“啃”的补语。
在划分句子成分的时候,定语、状语和补语分别用()[ ] < >来标示,把它们相应的内容括起来即可。
另外,定语、状语和补语常常借助“的”“地”和“得”来帮助。
修改病句方法大全提问者采纳修改病句的方法及原则一般句子的结构与成分图定语)+ 主语+(状语)+谓语+(补语)+ (定语)+宾语主语一般由名词和代词充当,谓语一般由动词和形容词充当,宾语一般也由名词和代词充当。
判断病句的方法(1)一)、紧缩法。
常用的语法分析方法。
先把句子中的附加成分(定语、状语和补语)都去掉,紧缩出主干,检查主于是否存在成分残缺、搭配不当的语病;如果主干没问题,再检查局部,看修饰语和中心语之间的搭配有无问题,修饰语的内部是否存在语序问题。
例如:今天的青年担负着在本世纪内把我国建设成为四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
这个句子的主干是“青年担负着建设成为强国”。
从这个主干可以看出这个句子的结构不完整。
缩法也适于检查句子成分是否搭配得当。
例如: 老红军向我们讲述了红军爬雪山、过草地,历尽千辛万苦,克服重重困难,在毛主席的领导下勇往直前的一曲壮歌。
紧缩以后,全句成为“老红军向我们讲述了……一曲壮歌。
”这样我们可清楚地看到“讲述”与“一曲壮歌”搭配不当。
紧缩法运用应注意以下几点:①紧缩时,为了避免在否定句中去掉否定词而出现与原意相反的情况,应把否定词保留在主干里。
②紧缩时,必须保持原格式的基本结构不变。
如果砍掉了修饰成分以外的词语,就会破坏原句的结构。
二)、类比法。
对句子的毛病拿不准时,按照原句格式仿造一些浅近的、容易把握的句子加以比较,就能比较清楚地看到语病所在。
例如:这个经验值得文教工作者特别是中小学教师的重视。
原句结构较复杂,先压缩化简为“这个经验值得他们的重视”,再比照它的结构造句:“这个经验值得他们的学习”“这个经验值得我们的参观”,这三个句子和日常说法相比多了一个“的”字,原句要将“教师的重视”中的“的”删去。
三)、语感审读法。
调动语感,在审读的过程中从感性上察觉语句的毛病,即按习惯的说法看是否别扭。
如别扭则再作分析比较,明辨原因,加以修改。
例如:不管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国难,胜利攀登到顶峰。
一、句子六种成分主语、谓语、宾语;——三种主要成分定语、状语、补语;——三种附属成分二、句子成分标识符号主语:“==== ”划在主语下面;谓语:“——”划在谓语下面;宾语:“~~~~”划在宾语下面定语:“()”用在定语前后;状语:“ [ ] ”用在状语前后;补语:“〈〉”用在补语前后三、句子成分1、主语: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表示谁或什么,指明说的是“什么人”或“什么事物”;a. 主要由名词、代词充当。
动词、形容词、数量词及其短语也可充当主语。
b. 句子一般具备主语和谓语。
例如: (1) 中国人民志气高。
(2)赵州桥非常雄伟。
(3)将军家的厨师来了。
(4)祥子有些胆怯了(5)回家的感觉又不知不觉涌上心头。
2、谓语:是对主语加以陈述的,说明主语怎么样或是什么。
一般由动词和形容词充当。
也有部分名词或者短语可以充当。
例如:(1) 满天乌云顿时消散了。
(2) 树叶黄了。
(3) 战士们英勇顽强。
(4)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5) 你是学生。
(6) 什么书他都看。
(7)明天星期天。
由形容词性词语充当谓语的句子太阳暖洋洋的。
这个地方太美了。
海风特别凉爽.是由主谓短语充当谓语的句子任何困难他都能克服.。
这孩子,我也疼他 .3、宾语:是动词谓语动词后边的连带成分, 表示动作、行为涉及的人或事物。
它一般可以回答动作行为涉及的是“谁”或“什么”一类的问题。
一般由名词和代词或者名词性短语充当。
谓语和宾语共同陈述主语。
一般在谓语之后。
例如:(1) 大家喜欢游泳。
(2) 门口围着一群看热闹的。
(3) 马克思认为知识是进行斗争和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服务的手。
(4)他给我一本书(双宾语)4、定语:是名语前面的连带成分,对名词起修饰限制作用,表示人或事物性质、状态、数量、所属等。
常用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和短语充当定语。
“的”是定语的标志。
一般在主语和宾语前。
“的”是定语的重要标志。
例如:(1) 那(沉甸甸)的稻谷,象一垄垄(全黄)的珍珠。
句子成分主谓宾,定状补,主干枝叶分清楚。
主干成分主谓宾,枝叶成分定状补。
定语必居主宾前,谓前为状谓后补。
状语有时位主前,逗号分开心有数。
1.中国人民志气高。
2.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是亿万人民群众的切身事业。
3.天乌云顿时消散了。
4.树叶黄了。
5.小王今年十六岁。
6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7.明天星期日。
8 大伙都散了。
9 满树浅黄色的小花,并不出众。
11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12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
13那壮丽的柱廊,淡雅的色调,以及四周层次繁多的建筑立面,组成了一幅庄严绚丽的画图。
14一张简陋的大竹床铺着厚厚的稻草。
15其实这种缩微技术,早在十九世纪普法战争时候就使用过了。
16桥脚上站在一个人,却是我们母亲。
17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18萧队长说过:先进的要带落后的。
19列宁主义认为: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要拥护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无产阶级要拥护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的解放斗争,世界革命才能胜利。
20现在人们叫它故宫。
21我给她一本书。
22说起来可笑,小时候有一回上树掐海棠花,不想叫蜜蜂螫一下,痛得我差点儿跌下来。
23我独自一人游荡在田野里。
24从化的荔枝树多得像一片碧绿的大海,开花时节,那蜜蜂满野嘤嘤嗡嗡,忙得忘记早晚,有时还趁着月色采花酿蜜。
25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
27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28可我,总还是怀念那长在野地里的荠菜,就像怀念那些与自己共过患难的老朋友一样。
29老远就看见镶嵌在正门顶上的国徽的闪闪金光。
30李四光这一生中还从来没有过一次这样舒畅和快乐的谈话。
31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32说到这里,我们两人都不约而同地站了起来,沿着草坪旁用卵石铺成的小径走到"北海"跟前。
33今天晚上特别冷。
34 明天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走出戈壁滩了。
语文修改病句的类型及方法病句类型一、成分残缺:句子里缺少了某些必要的成分,意思表达就不完整,不明确。
例如:“为了班集体,做了很多好事。
”谁做了许多好事,不明确。
二、用词不当:由于对词义理解不清,就容易在词义范围大小、褒贬等方面用得不当,特别是近义词,关联词用错,造成病句。
例如:“他做事很冷静、武断。
”“武断”是贬义词,用得不当,应改为“果断”。
三、词语搭配不当:在句子中某些词语在意义上不能相互搭配或者是搭配起来不合事理,违反了语言的习惯,造成了病句。
包括一些关联词语的使用不当。
例如:“在联欢会上,我们听到悦耳的歌声和优美的舞蹈。
”“听到”与“优美的舞蹈”显然不能搭配,应改为“在联欢会上,我们听到悦耳的歌声,看到优美的舞蹈。
”例如:“如果我们生活富裕了,就不应该浪费。
”显然关联词使用错误,应改为“即使我们生活富裕了,也不应该浪费。
”四、前后矛盾:在同一个句子中,前后表达的意思自相矛盾,造成了语意不明。
例如:“我估计他这道题目肯定做错了。
”前半句估计是不够肯定的意思,而后半句又肯定他错了,便出现了矛盾,到底情况如何呢?使人不清楚。
可以改为“我估计他这道题做错了。
”或“我断定他这道题做错了。
”五、词序颠倒:在一般情况下,一句话里面的词序是固定的,词序变了,颠倒了位置,句子的意思就会发生变化,甚至造成病句。
例如:“语文对我很感兴趣。
”“语文”和“我”的位置颠倒了,应改为“我对语文很感兴趣。
”六、重复罗嗦:在句子中,所用的词语的意思重复了,显得罗嗦累赘。
例如:“他兴冲冲地跑进教室,兴高采烈地宣布了明天去春游的好消息。
”句中“兴冲冲”和“兴高采烈”都是表示他很高兴的样子,可删去其中一个。
七、概念不清:指句子中词语的概念不清,属*不当,范围大小归属混乱。
例如:“万里长城、故宫博物院和南京长*大桥是中外游客向往的古迹。
”这里的“南京长*大桥”不属于“古迹”,归属概念不清,应改为“万里长城、故宫博物院是中外游客向往的古迹。
句子的成分及修改病句的方法一.句子的成分:即句子的组成部分。
根据不同的语法关系,句子的成分可分为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1.主语:即句子中被陈述或被说明的对象,经常由名词、代词、名词性短语充当。
2.谓语:即句子中用来说明或陈述主语的语言单位,经常由动词、形容词充当。
3.宾语:表示谓语动词的涉及对象的语言单位,经常由名词、代词、名词性短语充当。
4.定语:用在主语和宾语前起修饰和限制作用的语言单位,经常由名词、形容词、动词、代词充当。
5.状语:用在动词、形容词谓语前起修饰和限制作用的语言单位,经常由副词、形容词、动词以及表示处所和时间的名词和方位词充当。
6.补语:即谓语后面的附加成分,对谓语起补充说明作用,回答“怎么样”、“多久”、“多少”(时间、处所、结果)之类问题的语言单位,经常由动词、形容词、副词充当。
二.句子成分的排列定语(修饰主语)主语状语谓语补语定语(修饰宾语)宾语三.句子成分符号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 ];补语< >四.常见短语类型:并列短语、偏正短语、动宾短语、动补短语、主谓短语五.分析句子成分主谓宾,定状补,主干枝叶分清楚。
主干成分主谓宾,枝叶成分定状补。
定语必居主宾前,谓前为状谓后补。
状语有时位主前,逗号分开心有数。
六.找句子的主干1.句子中的否定词要保留;2.句子的主干不一定是句子的表达重点,重点往往在枝叶部分;3.主干是从句子的结构角度讲的,因此句子主干有时与原句意思相差甚远。
七.句子的种类:一)按用途和语气,可划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1.陈述句:叙述或说明事实的,用陈述语调的句子。
可用来表肯定、否定、主动、被动等。
2.疑问句:用疑问语调表示提问的句子。
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是非问、特指问、选择问、正反问。
3.祈使句:要求对方做或不要作某事的句子。
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命令、一类是请求、劝阻。
4.感叹句:带有浓厚的感情的句子。
学会用分析句子的成分诊断及修改病句一、句子的成分:主要有主语、谓语、宾语、补语、定语、状语。
1、概念: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指明说的是“什么人”或“什么事物”;谓语用来说明、陈述主语,经常由动词、形容词充当,一般表示主语“怎么样”或“是什么”;宾语在谓语后面,表示动作、行为涉及的人或事物,回答“谁”或“什么”一类问题;定语是名词前面的连带成分,用来修饰、限制名词,表示人或事物性质、状态、数量、所属等;状语是动词或形容词前面的连带成分,用来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表示动作的状态、方式、时间、处所或程度等;状语是动词或形容词后面的连带成分,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动作、行为的情况、结果、程度、趋向、时间、处所、数量、性状等。
2、符号:主语 = 谓语-宾语~定语()状语 [ ] 补语 < >3、位置排列:定语(修饰主语)主语状语谓语补语定语(修饰宾语)宾语4、重要绕口令:主谓宾,定状补,主干枝叶分清楚。
主干成分主谓宾,枝叶成分定状补。
定语必居主宾前,谓前为状谓后补。
状语有时位主前,逗号分开心有数。
还有助词来区分,“的”定“地”状“得”后补。
5、例句:①[有一天],(守信用的)他[果真]带来了(那本)(让我梦寐以求的)书。
②(我们)学生[一定][要]学<好>(专业)课程。
③ [每当有外地人来],(好客的)天津人[总是][眉飞色舞地]谈<起了>(天津的)小吃<有多么地道>。
6、练习:请用符号表示出句子成分①.我们是一列树。
②.科学终于以伟大的不可抑制的力量战胜了神权。
③.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
④.不食嗟来之食,表现了中国人民的骨气。
⑤.他生动感人的演讲在我心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⑥现在,老师和全班同学都相信,他虽然落下了不少课程,但是,只要他坚持不懈奋起直追,就一定不会比别人差!二.诊断及修改病句:(1)成分搭配是否妥当(成分搭配不当)A主谓不当:现在,所要解决的矛盾和预期的任务已经完成。
修改病句的方法及原则一般句子的结构与成分(定语)+ 主语+(状语)+谓语+(补语)+ (定语)+宾语主语一般由名词和代词充当,谓语一般由动词和形容词充当,宾语一般也由名词和代词充当。
判断病句的方法(1)一)、紧缩法。
常用的语法分析方法。
先把句子中的附加成分(定语、状语和补语)都去掉,紧缩出主干,检查主干是否存在成分残缺、搭配不当的语病;如果主干没问题,再检查局部,看修饰语和中心语之间的搭配有无问题,修饰语的内部是否存在语序问题。
例如:今天的青年担负着在本世纪内把我国建设成为四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
这个句子的主干是“青年担负着建设成为强国”。
从这个主干可以看出这个句子的结构不完整。
缩法也适于检查句子成分是否搭配得当。
例如:老红军向我们讲述了红军爬雪山、过草地,历尽千辛万苦,克服重重困难,在毛主席的领导下勇往直前的一曲壮歌。
紧缩以后,全句成为“老红军向我们讲述了……一曲壮歌。
”这样我们可清楚地看到“讲述”与“一曲壮歌”搭配不当。
紧缩法运用应注意以下几点:①紧缩时,为了避免在否定句中去掉否定词而出现与原意相反的情况,应把否定词保留在主干里。
②紧缩时,必须保持原格式的基本结构不变。
如果砍掉了修饰成分以外的词语,就会破坏原句的结构。
二)、类比法。
对句子的毛病拿不准时,按照原句格式仿造一些浅近的、容易把握的句子加以比较,就能比较清楚地看到语病所在。
例如:这个经验值得文教工作者特别是中小学教师的重视。
原句结构较复杂,先压缩化简为“这个经验值得他们的重视”,再比照它的结构造句:“这个经验值得他们的学习”“这个经验值得我们的参观”,这三个句子和日常说法相比多了一个“的”字,原句要将“教师的重视”中的“的”删去。
三)、语感审读法。
调动语感,在审读的过程中从感性上察觉语句的毛病,即按习惯的说法看是否别扭。
如别扭则再作分析比较,明辨原因,加以修改。
例如:不管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国难,胜利攀登到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