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细辛杂质-灰分浸出物含量测定论文
- 格式:doc
- 大小:22.50 KB
- 文档页数:3
黔产紫金龙药材水分浸出物灰分及酸不溶性灰分的测定【摘要】本研究旨在测定黔产紫金龙药材中水分浸出物灰分及酸不溶性灰分的含量,为其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通过样品制备,采用相应的测定方法进行实验,得出了水分浸出物灰分及酸不溶性灰分的含量数据。
结果分析显示,紫金龙药材中水分浸出物灰分含量较高,而酸不溶性灰分含量相对较低。
在讨论中,探讨了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实验结论指出,紫金龙药材中水分浸出物灰分及酸不溶性灰分的含量可以稳定在一定范围内。
展望未来的研究将优化实验方法,提高测定精度,为更好地保障紫金龙药材质量提供支持。
【关键词】黔产紫金龙、药材、水分浸出物、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测定方法、结果分析、讨论、实验结论、展望。
1. 引言1.1 研究背景黔产紫金龙药材是一种珍贵的中药材,具有多种药用价值和功效。
在药材加工过程中,水分、灰分和酸不溶性灰分等指标的测定对于保证药材的质量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水分是影响药材贮存和质量的重要因素,高含水量容易导致霉菌和其他微生物的滋生,降低药材的药效。
而灰分和酸不溶性灰分则可以反映药材中的无机物质含量,是评价药材成分和纯净度的重要参数。
对黔产紫金龙药材中水分、灰分和酸不溶性灰分进行准确测定,有助于确保药材的质量和安全性,为药材的加工和药效研究提供参考。
本研究旨在建立准确、快速的测定方法,为进一步研究和开发黔产紫金龙药材提供科学依据。
1.2 研究意义黔产紫金龙药材是一种珍贵的药材资源,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市场需求。
目前对于其水分浸出物灰分及酸不溶性灰分的测定方法和结果分析还存在较多的不确定性和争议。
开展本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准确测定黔产紫金龙药材的水分浸出物灰分及酸不溶性灰分含量是保障其质量的重要手段。
只有准确掌握了这些指标,才能有效地评估药材的品质和纯度,避免因不良质量而带来的健康风险。
通过研究黔产紫金龙药材的水分浸出物灰分及酸不溶性灰分含量,可以为其生产加工提供科学的依据。
马蓝药材中水分、灰分及浸出物的测定
杨武海;黄子涵;于浩;杨烨;吴之坤
【期刊名称】《药物资讯》
【年(卷),期】2024(13)3
【摘要】目的:测定马蓝中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浸出物的含量,为马蓝药材质量标准的建立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依据《中国药典》2020年版四部通则下方法,分别对24个不同批次的马蓝药材中水分、总灰分、酸不溶灰分和浸出物进行测定。
结果:24个批次的马蓝水分含量范围在7.68%~9.37%,总灰分含量范围在
7.32%~9.94%,酸不溶性灰分范围在0.51%~1.01%,浸出物范围在
14.46%~26.76%。
结论:建议马蓝药材的水分暂定不超过12%,总灰分不超过10%,酸不溶性灰分不超过3%,浸出物不少于10%。
【总页数】12页(P270-281)
【作者】杨武海;黄子涵;于浩;杨烨;吴之坤
【作者单位】贵州中医药大学药学院贵阳;贵州青于蓝农业投资有限公司榕江【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
【相关文献】
1.维吾尔药地锦草药材水分、灰分、浸出物、重金属和砷盐含量测定
2.鸡肉参药材水分、灰分和浸出物的限量测定
3.黑柴胡药材水分、灰分和浸出物的含量测定
4.
黔产紫金龙药材水分、浸出物、灰分及酸不溶性灰分的测定5.黔产对坐叶药材水分、灰分及浸出物的含量测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华中医药学刊细辛药材不同部位GC指纹谱分析及药材含量测定张会宗,张世良,李伟博,孟莉,刘晶(辽宁省中医药研究院,辽宁沈阳110034)摘要:目的:建立细辛药材不同部位G C指纹图谱及A-蒎烯、1、8-桉叶素、甲基丁香酚3种成分同时测定的定量分析方法。
方法:利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对采集的6批细辛药材地上部分、根及根茎进行指纹谱分析;采用外标一点法,同时测定了来源于我国8个省34批细辛商品药材中A-蒎烯、1、8-桉叶素、甲基丁香酚含量。
结果:以39个共有峰为指标,建立了细辛不同部位气相色谱指纹谱。
GC法测定A-蒎烯、1、8-桉叶素、甲基丁香酚含量,进样量在2.58~46.44ng、2.292~32.088ng、3.7768~151.872n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系数分别为0.9990、0.9990、0.9997,平均回收率为95.35%(RSD=2.38%)、96.11%(R SD=3.08%)、94.89%(RSD =2.71%)。
结论:GC法建立的细辛药材不同部位指纹图谱及含量测定方法,可为细辛药材不同来源与不同部位的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细辛;气相色谱;指纹图谱;A-蒎烯;18-桉叶素;甲基丁香酚中图分类号:R28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717(2009)12-2612-04St udy on GC F ingerprint and A ssay of H erba A sari i n D ifferent PartsZHANG H u-i zong,Z HANG Sh-i li ang,L I W e-i bo,M ENG L,i L I U Jing(L i aon i ng Trad i ti on alCh i n eseM ed ici ne I n stitute,Shenyang110034,Liaon i ng,Ch i n a)A bstrac:t O bjective:T o establi sh GC F i ngerpri nt o fH e rba A sar i i n d ifferent parts and a quantitati v e ana l ys i s m ethodf o r si m u ltaneous de ter m i nati on o f A-pinene,18-c i neo l e and m ethy l eugeno l o fH erba A sar.i M et hod s:U si ng cap ill a rygas chro m atography on t he co ll ected H erba A sari6batches in pa rt on t he g round,roo ts and rhizomes for fi nge rprint analy-sis;and use of externa l standard m ethod si m ultaneous de ter m i na ti on o f A-pi nene,18-c i neo le and m ethyl eugeno l o f34 batches H erba A sar i fro m t he e i ght prov inces i n Chi na.Results:T o establi sh GC F i ng erprint o fH erba A sar i i n different parts o f39comm on peaks for i nd ica t o rs.G ood li nearity of A-pi nene,w as showed w it h i n the range o f2.58~46.44ng(r =0.9990),18-c i neo l e w it h i n the range o f2.292~32.088ng(r=0.9990)and m ethy l eug enol w ithi n the range of 317768~151.872ng(r=0.9997).T he averag e recovery w ere95.35%(R S D=2.38%),96.11%(R SD=3.08%), 94189%(R S D=2.71%)respecti v ely.Conclusion:T he m ethods o f GC F i nge rprint and assay o fH erba A sar i i n different parts can prov i de the sc i entifi c basi s for qua lity assess m en t.K ey w ords:H erba A sar;i GC;fi ngerpr i nt;A-p i nene,18-c i neole,m ethy l eugeno l收稿日期:2009-07-18基金项目:辽宁省教育厅资助项目(2009A486)作者简介:张会宗(1971-),男,副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中药经皮给药及中药新制剂研发。
细辛检验操作规程(2020版药典)【性状】北细辛常卷曲成团。
根茎横生呈不规则圆柱状,具短分枝,长1~10cm,直径0.2~0.4cm;表面灰棕色,粗糙,有环形的节,节间长0.2~0.3cm,分枝顶端有碗状的茎痕。
根细长,密生节上,长10~20cm,直径0.1cm;表面灰黄色,平滑或具纵皱纹;有须根和须根痕;质脆,易折断,断面平坦,黄白色或白色。
气辛香,味辛辣、麻舌。
汉城细辛根茎直径0.1~0.5cm,节间长0.1~1cm。
华细辛根茎长5~20cm,直径0.1~0.2cm,节间长0.2~1cm。
气味较弱。
【鉴别】(1)根横切面:表皮细胞1列,部分残存。
皮层宽,有众多油细胞散在;外皮层细胞1列,类长方形,木栓化并微木化;内皮层明显,可见凯氏点。
中柱鞘细胞1~2层,初生木质部2~4原型。
韧皮部束中央可见1~3个明显较其周围韧皮部细胞大的薄壁细胞,但其长径显著小于最大导管直径,或者韧皮部中无明显的大型薄壁细胞。
薄壁细胞含淀粉粒。
(2)取本品粉末0.5g,加甲醇20m1,超声处理45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2m1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细辛对照药材0.5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
再取细辛脂素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1含1mg 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10μ1,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60~90℃)-乙酸乙酯(3∶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香草醛硫酸溶液,热风吹至斑点显色清晰。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检查】水分不得过10.0%(通则0832第三法)。
总灰分不得过12.0%(通则2302)。
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5.0%(通则2302)。
马兜铃酸I限量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通则0512)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为流动相A,以0.05%磷酸溶液为流动相B,按下表中的规定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60nm。
虎耳草的薄层色谱鉴别及水分、灰分、浸出物测定
郑岩;陈随清;王红霞
【期刊名称】《中医研究》
【年(卷),期】2010(23)11
【摘要】目的:为建立虎耳草药材质量标准提供实验数据.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虎耳草中岩白菜素,并对虎耳草的水分、灰分、浸出物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薄层鉴别能检出岩白菜素的斑点,且斑点清晰,虎耳草药材含水量均不超过12%,总灰分不高于20%,酸不溶性灰分不高于9%,醇溶性浸出物量不低于5%.结论:该方法简单、准确、重复性好,可为建立虎耳草药材质量标准提供科学实验数据.
【总页数】3页(P29-31)
【作者】郑岩;陈随清;王红霞
【作者单位】河南中医学院,河南,郑州,45000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4.1
【相关文献】
1.血人参的薄层色谱鉴别及水分、灰分、浸出物测定
2.芹菜子的薄层色谱鉴别及水分、灰分、浸出物测定
3.芹菜子的薄层色谱鉴别及水分、灰分、浸出物测定
4.藏药白花刺参的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和浸出物的含量测定
5.黔产紫金龙药材水分、浸出物、灰分及酸不溶性灰分的测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黔产紫金龙药材水分浸出物灰分及酸不溶性灰分的测定【摘要】本研究旨在测定黔产紫金龙药材水分浸出物的灰分及酸不溶性灰分含量。
通过水分浸出物的提取方法、灰分的测定方法和酸不溶性灰分的测定方法,对样品进行分析。
实验结果显示,紫金龙药材中水分浸出物的平均含量为xx%,灰分含量为xx%,酸不溶性灰分含量为xx%。
数据分析表明,紫金龙药材具有较高的水分浸出物含量,灰分及酸不溶性灰分含量也在正常范围内。
本研究对于深入了解紫金龙药材的质量特性具有重要意义,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索紫金龙药材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拓展其应用价值。
【关键词】黔产紫金龙药材、水分浸出物、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测定方法、实验结果、数据分析、研究意义、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研究背景黔产紫金龙药材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药用价值的中药材,在中医药领域有着重要的地位。
其中水分浸出物、灰分及酸不溶性灰分的测定是评价药材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水分浸出物的含量反映了药材中水分的多少,是判断药材保存状况和贮存期的重要依据。
灰分是药材中无机物质的残留物,其含量可以通过灼烧药材后残留物的质量来测定,是评价药材纯度的重要标志。
酸不溶性灰分则是灰分中的一种指标,可以反映药材中的无机杂质和杂质的含量。
为了更准确地评价黔产紫金龙药材的质量,对其水分浸出物、灰分及酸不溶性灰分的测定方法进行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黔产紫金龙药材中水分浸出物、灰分及酸不溶性灰分的测定方法,为该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究黔产紫金龙药材水分浸出物灰分及酸不溶性灰分的测定方法,从而为该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准确测定水分浸出物、灰分及酸不溶性灰分的含量,可以评估药材的纯度和质量,保证药材的安全有效性。
研究还可以帮助深入了解黔产紫金龙药材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为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该药材奠定基础。
最终,通过本研究的实验结果和数据分析,可以全面评价黔产紫金龙药材的质量特性,为保护和利用该珍贵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黄连及其炮制品水分灰分和浸出物的测定【摘要】目的对不同来源的黄连及其炮制品的水分、灰分和浸出物进行测定,为2010年版《中国药典》黄连及其炮制品制订相关的质量标准。
方法按2005年版《中国药典》附录IX H水分测定法第1法、附录IX K灰分测定法、附录X A 浸出物测定法测定。
结果黄连原药的水分不得过14.0%,总灰分不得过5.0%,50%乙醇热浸出量不得少于18.5%;黄连饮片的水分不得过12.0%,总灰分不得过3.0%,50%乙醇热浸出量不得少于17.0%;酒黄连饮片的水分不得过10.0%,总灰分不得过3.5%,50%乙醇热浸出量不得少于17.0%;姜黄连饮片的水分不得过11.0%,总灰分不得过3.5%,50%乙醇热浸出量不得少于18.0%;萸黄连饮片的水分不得过11.0%,总灰分不得过3.5%,50%乙醇热浸出量不得少于17.0%。
结论其研究结果可用于2010年版《中国药典》黄连及其炮制品质量标准的制定。
【关键词】黄连;黄连饮片;酒黄连;姜黄连;萸黄连;水分;灰分;浸出物Abstract:ObjectiveTo determine the moistures, total ashes, and ethanol extracts of the crude and processed rhizome of Coptidis with different resources,in order to establish the quality standards of Chinese Pharmacopoeia of 2010 edition.MethodsAccording to the appendix IX H, IX K and X A of Chinese Pharmacopoeia of 2005 edition, the moistures, ashes, and enthanol extracts of the crude and processed rhizoma of Coptidis were determined respectively. ResultsThe moisture in Coptidis was less than 14.0%, with the total ash within 5.0%, and the 50% ethanol extract was not less than 18.5% by hot soak. The moisture in Huanglian Yinpian was less than 12.0%, with the total ash within 3.0%, the 50% ethanol extract was less than 17.0% by hot soak. The moisture in Jiuhuanglian was less than 10%, with the total ash within 3.5%, the 50% ethanol extract was less than 17.0% by hot soak. The moisture in Jianghuanglian was less than 11.0%, with the total ash within 3.5%, the 50% ethanol extract was less than 18.0% by hot soak. The moisture in Yuhuanglian was less than 11%, with the total ashwithin 3.5%, the 50% ethanol extract was not less than 17.0% by hot soak.ConclusionThe results might be used to the quality standards of the crude and processed rhizoma of Coptidis about the moisture, total ash,and ethanol extract for editing Chinese Pharmacopoeia of 2010 edition.Key words:Rhizoma of Coptidis;HuanglianYinpian;Jiuhuanglian;Jianghuanglian;Yuhuanglian;Moisture;Ash;Extract黄连为常用中药材品种,来源于毛茛科植物黄连Coptis chinensis Franch.,三角叶黄连Coptis deltoidea C. Y. Cheng et Hsiao或云连Coptis teeta Wall.的干燥根茎,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用于湿热痞满、高热神昏、痈肿疔疮等;酒黄连善清上焦火热,用于目赤口疮;姜黄连清胃和胃止呕,用于寒热互结,湿热中阻,痞满呕吐;萸黄连疏肝和胃止呕,用于肝胃不和,呕吐吞酸[1]。
黔产紫金龙药材水分浸出物灰分及酸不溶性灰分的测定1. 引言1.1 研究背景黔产紫金龙是一种珍贵的药材,具有多种药用价值,被广泛用于中药饮片和药物制剂中。
然而,其质量标准和检测方法并不完善。
水分浸出物、灰分及酸不溶性灰分是评价药材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水分浸出物反映了药材中水分含量的多少,而灰分和酸不溶性灰分则反映了药材中无机物的含量。
因此,对黔产紫金龙药材水分浸出物、灰分及酸不溶性灰分的测定方法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有关水分浸出物、灰分及酸不溶性灰分的测定方法的研究,可以为药材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保证药材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同时,这也有助于标准化黔产紫金龙药材的生产和加工,提高其市场竞争力和药效价值。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黔产紫金龙药材水分浸出物、灰分及酸不溶性灰分的测定方法,为其质量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对黔产紫金龙药材水分浸出物、灰分及酸不溶性灰分进行准确测定,从而全面了解其质量特性。
通过测定水分浸出物的含量,可以评估药材中的水分含量,为其储存和加工提供参考。
灰分和酸不溶性灰分的测定则可以反映药材中的无机物质含量,为评价其纯度和质量提供依据。
通过本研究,可以为黔产紫金龙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确保其药效和安全性。
深入研究药材中的水分、灰分和酸不溶性灰分含量,有助于揭示药材的成分和品质,为进一步的药材研究和开发提供基础支持。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全面了解黔产紫金龙药材的质量特性,为药材产业发展和药品生产提供可靠数据支持。
1.3 研究意义黔产紫金龙药材是一种珍贵的中药材,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
其水分浸出物、灰分和酸不溶性灰分含量是评价其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测定这些指标,可以更加客观地评价药材的质量优劣,为消费者选购提供可靠的依据。
研究水分浸出物、灰分和酸不溶性灰分的测定方法,有助于提高药材质量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保障药材的质量安全。
研究黔产紫金龙药材水分浸出物、灰分和酸不溶性灰分的测定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有助于推动中药材质量控制技术的发展,提升中药材产业的发展水平。
三台县川产道地药材-麦冬的水分、总灰分和浸出物含量的测定刘菲;徐作英;严伟;王利;燕旎【摘要】按照《中国药典》(2010版)中关于水分、总灰分和浸出物测定方法,对三台县川产道地药材一麦冬的相关含量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三台县川产道地药材一麦冬的水分含量范围为(9.77±0.27)%~(12.41±0.41)%,平均值为10.69%,总灰分含量范围为(2.43±0.06)O~(3.05±0.08)O,平均值为2.84%,浸出物含量范围为(70.91±0.97)%~(76.12±1.30)%,平均值是73.80%,均满足《中国药典》(2010版)麦冬的用药标准,而且水分含量不超过14.0%,总灰分含量不高于4.00,水溶性浸出物不低于70%.%Content of moisture, ashes and extracts of Ophiopogon Japonicus, a geo-authentic crude drug produced in Santai county of Sichuan province, were determined by methods proposed in Chinese pharmacopoeia (2010 edi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moisture content in Ophiopogon japonicus was between (9.77 ± 0.27)% - (12.41 ± 0.41)%, with' an average content of about 10.69%. The ashes content inOphiopogonjaponicus was between (2.43±0.06)-(3.05±0.08)% , and the average content of ashes was2.84 %. Extracts content in Ophiopogon japonicus lies between (70.91 ± 0.97) % - (76. 12 ±1. 30) %, and the content of extracts averages 73. 80%. All of them satisfy the standards prescribed in Chinese pharmacopoeia (2010). Meanwhile the moisture was less than 14.0%,the total ashes content was well under 4.0 %, the content of extracts wasno less than 70%, which provided experimental data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quality standards of Ophiopogon japonicu.s and can serve as a basis for the local use of Ophiopogon japonicusin Sichuan.【期刊名称】《内江师范学院学报》【年(卷),期】2011(026)010【总页数】3页(P42-44)【关键词】三台县;麦冬;水分;总灰分;浸出物;测定【作者】刘菲;徐作英;严伟;王利;燕旎【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四川成都610101;四川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四川成都610101;四川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四川成都610101;四川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四川成都610101;四川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四川成都6101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27.2麦冬是常用中药,为百合科植物麦冬(Ophiopogonjaponicus(L.f)Ker-Gawl)的干燥块根,具有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的功能;主治肺燥干咳,虚痨咳嗽,津伤口渴,心烦失眠等症[1]144-145.我国麦冬类植物资源丰富,分布广泛,其中杭、川麦冬、湖北麦冬、福建麦冬是麦冬类中药的主流商品[2].川麦冬作为麦冬中的上品,是四川道地药材,不仅具有很好的药用价值,而且常常作为饮品.近年来关于麦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麦冬的生物学特征、遗传特征、化学成分及其栽培育种与药理等方面[3-7],而对麦冬水分、总灰分和浸出物的研究少见报道[8-13].《中国药典》(2010版)中收载了麦冬水分、总灰分以及水溶性浸出物的含量要求,笔者依据《中国药典》(2010版)麦冬项下指标实验测定三台县所产川麦冬水分、总灰分和浸出物的含量,以评判三台县所产川麦冬作为道地药材的质量情况.为川麦冬药材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了实验数据,也为三台县所产麦冬作为四川道地药材的用药质量提供了依据.实验所用川麦冬样品均购自成都市五块石药材批发市场,产地为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所有样品均在药材库房随机抽取,设批量代数为n,取样样本数当n≤3时,每件取样,当3<n≤300时,按√n取样量随机取样.每份样品不少于1公斤,所采样品分为两份,一份检验,一份备查.将所选三台县所产川麦冬样品分别编号为:CMD-1、CMD-2、CMD-3、CMD-4、CMD-5、CMD-6、CMD-7、CMD-8、CMD-9.取川麦冬药材(过2号筛)约2.0g,按照《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中水分测定法下烘干法(附录Ⅸ H 第一法)测定[1]附录52.取川麦冬药材(过2号筛)约3.0g,按照《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灰分测定法下总灰分测定法(附录Ⅸ K)测定[1]附录53.取川麦冬药材(过2号筛)约4.0g,按照《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水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项下的冷浸法(附录Ⅹ A)测定[1]附录62.川麦冬样品的水分含量、总灰分含量和水溶性浸出物含量测定结果见表1.川麦冬药材测试样品水分含量范围为(9.77±0.27)%~(12.41±0.41)%,平均值为10.69%,CMD-6水分含量最高,CMD-7水分含量最低,而且均没超过18.0%.按照《中国药典》(2010版)标准评定:水分含量不得过18.0%,总灰分含量不得过5.0%,水溶性浸出物含量不得少于60.0%[1]145.符合药典对麦冬水分限量要求,同时川麦冬样品水分含量相对药典标准具有较大提高,均低于14.0%,说明三台县所产川麦冬作为麦冬的道地药材在水分限量标准方面是具有优势的.川麦冬药材测试样品水溶性浸出物含量范围为(2.43±0.06)% ~(3.05±0.08)%,平均值为2.84%,CMD-9总灰分含量最高,CMD-5总灰分含量最低,而且均没超过5.0%,符合药典对麦冬总灰分限量要求,同时川麦冬样品总灰分含量相对药典标准具有一定的提高,均低于3.5%,说明四川三台县所产川麦冬作为麦冬的道地药材在总灰分限量标准方面的优越性.这一观点与曹原湘[8]对川麦冬总灰分含量分析中结论一致.川麦冬药材测试样品水溶性浸出物含量范围为(70.91±0.97)%~(76.12±1.30)%,平均值为73.80%,CMD-9水溶性浸出物含量最高,CMD -5水溶性浸出物含量最低,而且均不低于60%,符合药典对麦冬水溶性浸出物限量要求,同时川麦冬样品水溶性浸出物含量高于药典标准,均高于70%,其中CMD-2、CMD-3、CMD-7和CMD-9水溶性浸出物含量均高于75%,也说明四川三台县所产川麦冬作为麦冬的道地药材在水溶性浸出物限量标准方面具有一定的优越性.这一观点也与曹原湘[8]对川麦冬水溶性浸出物含量分析中结论一致.采用中国药典中水分、总灰分,浸出物测定法,选取三台县所产川麦冬样品进行测定,实验结果:三台县所产川麦冬作为道地药材质量符合药典限量要求.基于本实验结果,为川麦冬药材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了实验数据,建议规定川麦冬水分不得过14%,总灰分不得超过4.0%,水溶性浸出物不得少于70%.*通讯作者:徐作英(1957—),女,四川南充人,四川师范大学教授,主要从事植物学研究.【相关文献】[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2]别运清,曾玉林,蔡得田.几种麦冬类中药的研究现状[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2(4):8-11.[3]郭海林,刘建秀,杭悦宇.麦冬研究进展[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3,22(3):2-4. [4]马军守,别继明,金虹.川麦冬及其须根中多糖和黄酮类有效成分定量分析[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2008,23(1):83-86.[5]刘江,陈兴福,杨文钰,等.四川盆地麦冬及其近缘植物的同工酶分析[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10,28(1):35-40.[6]郭星,张兴国,廖政,等.川麦冬块根发育性状产量与皂苷的相关性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10,49(4):908-910.[7]张卫佳,陈家树,蒋其斌.川产道地药材的重金属含量测定与分析[J].西北药学杂志,2010,25(2):104-105.[8]曹原湘.川麦冬良种特性及质量标准的初步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0.[9]杨增,张君,张福,等.中药饮片中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的连续测定[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化学测定方法,2009,19(5):1025-1027.[10]吴春蕾,焦涛,刘圆.白花丹药材水分灰分和浸出物的含量测定[J].时珍国医国药:药理药化,2009,20(8):1879-1880.[11]秦健,吴孟岚,王珂雅.不同产地何首乌药材水分、灰分和浸出物的测定[J].中国医药导报:药品监定,2010,7(13):61-62.[12]王开强,黎瑞珍,符冠烨.灵芝茶中水分、灰分含量的测定[J].琼州大学学报,2004,11(2):36-37.[13]左爱萍,龙海霞,聂毓恬,等.头花蓼水分、总灰、酸不溶性灰分、浸出物测定实验研究[J].内科,2010,5(2):155-156.。
黔产紫金龙药材水分浸出物灰分及酸不溶性灰分的测定
一、引言
黔产紫金龙是一种罕见的药材,被认为具有多种药用价值。
水分浸出物、灰分和酸不溶性灰分是评价黔产紫金龙药材品质的重要指标。
本实验旨在建立黔产紫金龙药材水分浸出物、灰分和酸不溶性灰分的测定方法,为其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仪器和试剂
1. 实验仪器:烘箱、电子天平、烧杯、烧杯钳、玻璃棒、干燥器。
2. 试剂:蒸馏水、精制酒精、氢氧化钠、盐酸、硝酸。
三、实验步骤
1. 黔产紫金龙药材水分浸出物的测定
(1)取适量黔产紫金龙药材,粗粉后称取1g放入烧杯中。
(2)将烧杯放入105°C烘箱中干燥至恒重。
(3)取出烧杯冷却,用电子天平称重,记录称量后的质量。
(4)加入适量蒸馏水,使药材完全浸没。
(5)用烧杯钳将烧杯放入水浴中,加热2h,保持液面不沸腾。
(6)取出烧杯冷却,用吸毛巾擦干杯身,用电子天平称重,记录称量后的质量。
(7)重复加热、冷却和称重步骤,直至两次称量质量的差值小于0.5mg为止。
(8)根据公式计算出水分浸出物的质量,并按下式计算出药材中水分的百分含量。
水分含量(%)=(样品水分浸出物的质量/样品的质量)×100%
四、结果与分析
根据以上实验步骤所得数据计算出黔产紫金龙药材水分浸出物、灰分和酸不溶性灰分的质量含量。
将所得结果与药典规定的质量标准进行对比,评估黔产紫金龙药材的质量。
中药细辛杂质\灰分及浸出物含量的测定【摘要】目的全面了解目前细辛的质量现状,为为细辛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按照2010年版《中国药典》附录中杂质测定方法及灰份和浸出物含量的测定方法测定不同种类及产
地样品中杂质、灰分及浸出物的含量。
结果细辛药材中杂质及灰分含量过高,浸出物含量高于药典中提供的数据。
结论药材采收后应及时采取措施,减少泥沙含量;增加酸不溶性灰分的限量及细辛浸出物含量的检测项目。
【关键词】细辛;质量研究;杂质;灰分;溶出物
细辛为马兜铃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北细辛、华细辛或汉城细辛的带根全草。
夏季果熟期采挖,除去泥土及杂质,阴干生用。
别名:小辛,细草,少辛,独叶草,金盆草,金盘草,山人参,山细辛,北细辛,辽细辛,东北细辛,烟袋锅花,细参,万病草,华细辛,白细辛,西细辛,细身,玉香丝,绿须姜,大药。
[1]现行《中国药典》(2010年版)对北细辛、华细辛及汉城细辛药材的质量指标做了新的规定,为了对目前细辛的质量现状有全面的了解,为细辛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实验依据,我们对各主要产区的细辛类药材的杂质、灰份及浸出物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现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按照2010年版《中国药典》附录[2]中杂质测定方法及灰份和浸出物含量的测定方法将样品粉碎,使能通过二号筛,混合均匀后,取试品5g,置炽灼至恒重的坩埚中,称定重量,缓缓炽热,注意避
免燃烧,至完全炭化时,逐渐升高温度至500~600℃,使完全灰化并至恒重。
分别测定样品中杂质、总灰分和酸性不溶性灰分、水溶性浸出物(冷浸法)醇(80%乙醇)溶性浸出物(冷浸法)的含量。
连续2次,取平均值。
样本药材的原植物种类及产地见表1。
表1药材的原植物种类及产地
2结果
测定结果见表2。
3讨论
以上测定结果显示:细辛药材的杂质含量范围为:2.9%~13.6%,平均值为7.4%,大大超过了《中国药典》(2010年版)限定的含量(1%)。
通过在不同产地的调查,我们发现细辛药材的主要杂质是泥土,尤其是人工栽培的品种,因其根系发达,泥土的含量更高。
因此,我们建议,对于采收后的药材要及时进行处理,如拍打、过筛等以尽量清除留置在根系上的泥沙。
如等到饮片加工时再用水清洗,然后切段干燥会导致挥发油损失,降低药材的质量。
总灰分是指药材经过加热炽灼灰化遗留下来的无机物,酸为溶性灰分主要是指不溶于稀盐酸的硅酸盐类化合物。
灰分和酸不溶性灰分主要来源于药材中泥土、沙石等杂质。
测定结果显示,细辛药材的总灰分含量范围为:7.8%~16.9%,平均值为10.9%;酸性不溶性灰分的含量范围为:0.9%~5.0%,平均值为:2.4%。
42%的样品总灰分含量超过《中国药典》的标准(12%)。
2010年《中国药典》仅有少量中药材规定了灰分限量,其中规定酸不溶性灰分限量的就
更少。
建议增加细辛酸不溶性灰分含量的限量。
除含有挥发油外,细辛还含有其他非挥发性的的化合物,我们对细辛的水溶性和醇溶性浸出物的含量进行了测定。
结果显示:细辛药材所含水溶性浸出物的含量为:20.8%~36.2%,平均值为:26.8%;醇(80%乙醇)溶性浸出物的含量范围为:9.0%~15.2%,平均值为11.2%。
在临床应用中,细辛多用煎剂,含有水溶性的生理活性成分,建议增加酸不溶性灰分的限量及细辛浸出物含量的检测项目,以完善细辛质量监测体系。
参考文献
[1]刘道清.中药名大典[s].郑州:中原农民出版
社,1994:260-261.
[2]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第2部)[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01,01.
表2 样本药材中杂质、灰分及浸出物的含量(%)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