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静脉B超检查诊疗常规
- 格式:docx
- 大小:12.40 KB
- 文档页数:2
门脉高压的判断标准
门脉高压的判断标准
一、定义
门脉高压是指门静脉系统压力升高,导致门静脉及其属支血管扩张的现象。
这种情况通常出现在肝硬化、肝炎、血吸虫病等疾病中。
二、判断标准
门静脉直径:正常门静脉直径一般在1.0cm以内,若超过1.3cm,则可判断为门脉高压。
脾大:由于门静脉高压导致脾脏血流受阻,脾脏可出现肿大。
B超检查脾脏长度大于12cm,厚度大于4cm,即可判断为脾大。
腹水:由于门静脉高压导致腹腔内液体潴留,形成腹水。
腹水主要表现为腹部膨隆、水肿等症状,严重时可影响呼吸和消化功能。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由于门静脉高压导致食管胃底静脉血液回流受阻,形成曲张。
曲张的静脉在食管和胃底部呈蓝色或紫色,可发生破裂出血,引起呕血、黑便等症状。
肝功能检查:肝功能检查中的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等指标可反映肝脏损伤程度,若这些指标异常升高,可考虑为门脉高压引起的肝损伤。
三、注意事项
判断门脉高压时应综合考虑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避免误诊和漏诊。
对于确诊的门脉高压患者,应根据病因进行治疗,同时注意控制病情进展,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对于门脉高压引起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过度劳累等导致腹压增高的因素,以免引起曲张静脉破裂出血。
门静脉彩超的操作方法
1.患者准备:门静脉彩超前,患者应空腹6-8小时,避免过度饮食和饮水。
游离气体如V、N2、H2等会在肠道内互相混合产生回声,影响图像的质量。
2.患者体位:仰卧位,左侧臀部稍微抬高。
可以将患者胸腹部以及髋部与四肢固定垫高,以利于探头插入并行扫描。
由于腹部膨胀,患者一般会感到些许不适。
3.探头选择:选择3.5~5.0MHz的低频探头(腹部探头)
4.彩超扫描:首先从右上腹部着手,由肝脏、肝静脉、肝动脉、门静脉、胆总管、胰腺、脾脏逐层扫描,同时需要调整探头角度,确保准确切入到所需扫描区域,且尽可能缩短探头与患者体表之间距离,,以达到最佳的成像效果,同时扫描时要保持手臂稳定。
5.记录和存储:记录扫描过程中的重要情况和发现,如器官大小、形态、内部结构等,并存储好扫描影像。
6.术后处理:术后需要适当的观察患者的情况,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后续检查治疗。
备注:门静脉彩超是一种无创的检查方法,可以在不使用针刺的情况下获取较为精准的图像,因此受到广泛的应用。
但由于操作人员的技能和设备的质量不同,
彩超成像也会有所不同,还需要结合临床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以获得更准确的诊断结果。
资料范本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门静脉多普勒超声检查指南地点: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门静脉多普勒超声检查指南一、目的1. 门静脉及其属支是否通畅及血流情况。
2. 门静脉内血栓或瘤栓3. 门静脉高压症的评估。
4. 门-腔静脉分流术后监测5. 门静脉高压症治疗疗效评价。
二、适应证1、肝疾病。
2、门静脉高压症。
3、凝血功能异常。
4、门静脉高压症治疗效果评价。
5、门静脉疾病。
三、禁忌证和局限性一般无禁忌证。
四、检查仪器彩色多普勒诊断仪。
2~5MHz 凸阵探头。
探查附脐静脉需要用5MHz以上高频探头。
五、检查前准备空腹8 小时以上为宜。
若腹水过多,必要时在检查前抽吸腹水。
六、检查技术必须扫查的血管门静脉主干、肠系膜上静脉(SMV)、脾静脉。
选择扫查的血管门静脉右支、左支、附脐静脉、胃左(冠状)静脉、肠系膜下静脉(IMV)、下腔静脉(IVC)、肝静脉、肝动脉、肠系膜上动脉(SMA)。
1. 灰阶超声:门静脉管腔、内径。
门-体分流吻合口或桥血管部位。
在IVC 前方测量门静脉主干的内径。
在近脾门部1~2cm 处测量脾静脉内径。
在SMV 汇合处近端约1cm 处测量SMV 内径。
在胰头右前方测量胃左静脉内径。
根据分流手术部位寻找吻合口或桥血管。
通过右肋间显示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ransjugularintrahepatic portocaval shunt,TIPS)支架。
2.CDFI:观察扫查血管充盈状态、血流方向、呼吸对血流的影响、有无异常血流信号及其部位。
增加对门静脉左、右支、附脐静脉的扫查。
检测吻合口或血管桥内有无血流。
3、PW:检测门静脉主干、脾静脉的血流频谱,并测量最大血流速度与平均血流速度。
图文并茂一起了解门静脉系统的影像学检查导语:门静脉系统是肝的机能血管集合的统称,是由肠系膜上静脉和脾静脉汇合而成,收集了消化道、脾、胰、胆囊的血液,携带丰富的营养物质输送入肝脏,除作为肝本身的代谢能源外,还合成新的物质,供给全身组织的需要。
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门静脉系统的影像学检查。
超声沿肋下缘纵行扫描和上腹横向扫描是十分必要的(图10.22)。
扫描通常可见门静脉和肠系膜上静脉。
正常脾静脉则难以见到。
门静脉粗大提示门脉高压,但无诊断价值。
如见到侧支循环,证实存在门静脉高压。
门脉血栓的形成能被精确地诊断出来,有时也可见腔内回声。
多普勒超声该检查可显示门静脉和肝动脉的解剖结构。
专家会提供满意的结果。
在肥胖的人身上不易看到缩小的硬化肝脏。
彩色多普勒能提高显现率(图10.23)。
多普勒超声能像血管造影一样精确显示门静脉堵塞。
图10.23 肝门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肝动脉呈红色,门静脉呈蓝色。
多普勒超声显示8.3%的肝硬化患者的门脉、脾静脉、肠系膜上静脉有自发的离肝血流。
它的出现与肝硬化的严重程度及肝性脑病有关。
如果血流测定是向肝性的,则曲张静脉出血的可能性很大。
可见肝内门静脉异常,这对手术患者重要。
彩色多普勒对外科分流和TIPS来说,是证实门-体分流和血流方向的好方法,也能确定肝内门-体分流。
彩色多普勒对疑似柏-查综合征患者的诊断有帮助。
由于肝动脉较肝静脉的形态小且不易定位,因此可采用复式多普勒(duplexDoppler)超声探查肝移植后的肝动脉是否闭合。
彩色多普勒在过去被用于测定门脉血流。
随着门脉横截面积的增加,门静脉血流速度也成倍地增长(图10.24),但是在探测时,尤其在血流速率的测定方面容易出错。
该方法在测量门脉血流的速度、大小、急性变化时有用,而不是在监测慢性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时。
门静脉血流速率与是否发生食管静脉曲张及曲张的程度相关。
在肝硬化时门脉血流速率逐渐降低,门脉高压时则低于16cm/s。
门静脉血管性疾病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发表时间:2011-05-30T14:42:28.65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6期供稿作者:刘琳[导读] 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系门脉和其分支完全或部分阻塞后,在其周围形成的大量侧支静脉。
刘琳(黑龙江省通河县人民医院 150912)【中图分类号】R445.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 (2011)6-0156-02【摘要】肝硬化是一种不同原因引起的肝脏弥漫性、慢性进行性疾病,是肝实质广泛变性和坏死,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假小叶形成的结果。
同时肝硬化又是引起门静脉血管性疾病的最主要原因,门静脉高压症、门静脉阻塞性病变和门静脉海绵样变则是晚期肝硬化的常见并发症。
【关键词】门静脉彩超诊断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2004年5月至2009年10月超声室共检出门静脉血管发育异常12例,其中肝内门静脉狭窄4例,门静脉缺如3例,门静脉左右支反位2例,肝内门静脉-肝静脉瘘2例,肝动脉-门静脉瘘1例。
现将超生诊断分析如下。
1.2临床表现1.2.1临床症状:疲倦乏力、食欲减退、腹泻、腹胀、腹痛、出血、神经精神症状等。
1.2.2主要体征:面部色素沉着、黄疸、发热、腹壁静脉怒张、胸水、腹水、脾肿大、内分泌功能失调、出血等。
1.2.3实验室检查:肝功能异常,钡餐检查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等。
2 二维图像2.1肝脏形态改变:肝脏失去正常形态,边缘角变钝,晚期肝脏萎缩明显,导致胆囊位置移位。
2.2肝被膜改变:肝被膜呈锯齿状改变,有腹水时更明显。
2.3肝实质结构改变:肝内回声增粗、增强,呈密集小颗粒状或短线条样及斑片状改变,增生的纤维条束呈网格状分布,有时尚能见低回声小结节形成。
2.4肝血管的改变①门静脉扩张:当主干内径>1.5cm,左支>1.3cm,右支>1.3cm,即提示门脉高压。
②门静脉血栓形成:当门脉内有血栓形成时,表现为门脉管腔内出现低回声或等回声团块,团块可附着于管壁上,尚余少许残腔,称为附壁血栓。
门静脉高压超声标准
门静脉高压是指门静脉系统内的压力升高,通常是由于肝脏疾病引起的。
超声检查是一种常用的无创性检查方法,用于评估门静脉高压的情况。
在进行门静脉高压超声检查时,医生通常会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标准:
1. 门静脉直径,门静脉直径的增加可能是门静脉高压的指标之一。
正常情况下,门静脉的直径在超声检查中通常为多少,而在门静脉高压的情况下,门静脉直径可能会扩张,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评估。
2. 脾脏大小,门静脉高压可能会导致脾脏肿大,因此超声检查中医生会测量脾脏的大小,并观察其形态和回声情况,以判断是否存在门静脉高压的情况。
3. 血流速度,超声检查可以用来测量门静脉内的血流速度,包括门静脉血流速度和肝门静脉血流速度,这些数据可以帮助医生评估门静脉高压的程度。
4. 肝脏情况,超声检查还可以用来评估肝脏的形态、大小和回
声情况,这些信息对于判断肝脏疾病是否导致门静脉高压具有重要
意义。
总之,门静脉高压超声检查的标准包括门静脉直径、脾脏大小、血流速度和肝脏情况等多个方面,医生会综合这些指标来评估患者
的病情,为后续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希望以上信息能够帮助到您。
门静脉高压彩超诊断标准
门静脉高压是指门静脉及其分支血管内压力升高,常见于肝硬化等疾病。
门静脉高压的彩超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门静脉扩张:彩超检查中,门静脉直径增大是门静脉高压的重要表现之一。
正常情况下,成人门静脉直径约为8-13mm,门静脉高压时,门静脉直径可明显增大。
2. 脾脏充血:门静脉高压时,由于门静脉回流受阻,会导致脾脏充血。
彩超检查中,可以观察到脾脏体积增大、脾小梁增粗、脾脏表面静脉丛扩张等现象。
3. 胃黏膜充血:门静脉高压还会引起胃黏膜充血,导致胃黏膜下静脉丛扩张。
彩超检查中,可以看到胃黏膜下静脉丛明显扩张,形成“蜘蛛痣”样改变。
4. 肝脏改变:门静脉高压时,肝脏也会出现一系列改变。
彩超检查中,肝脏可出现肝硬化的表现,如肝脏体积缩小、肝内血流改变、门脉分支扩张等。
5. 胆囊和胆管改变:门静脉高压还会影响胆囊和胆管的血流。
彩超检查中,可以观察到胆囊壁增厚、胆总管扩张等改变。
6. 腹水:门静脉高压时,由于门静脉回流受阻,可导致腹水的积聚。
彩超检查中,可以发现腹水的存在及其程度。
以上是门静脉高压彩超的诊断标准。
通过对以上指标的观察和评估,可以辅助医生进行门静脉高压的诊断和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
需要注意的是,彩超检查只是门静脉高压的辅助诊断手段之一,诊断门静脉高压还需要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和其他影像学检查结果综合分析。
因此,在进行彩超检查时,医生还需结合病史和临床表现,全面评估患者的病情。
一、门静脉高压症1、病理与临床各种原因引起门静脉血流收到阻碍,导致门静脉系统压力增高,由此而产生的一系列症状称之为门静脉高压症,可分为肝内型和肝外型两类。
肝内型常见,占95%,主要由肝硬化引起。
肝外型少见,多由肝外门静脉栓塞引起。
由于门静脉血流受阻,脾脏淤血及纤维组织增生,使脾大,门静脉侧支循环开放和扩张。
临床表现因病因不同而有所差异,但主要是脾大、脾功能亢进、呕血、黑便、腹水等。
2、声像图表现(1)门静脉系统:门静脉主干和属支的内径增粗,尤以脾静脉与肠系膜上静脉汇合处明显。
门静脉主干内径大于13mm,脾门静脉内径大于9mm,走行迂曲。
根据门静脉高压严重程度,其血流可表现为出肝血流、双向血流或仍为入肝血流。
可合并门静脉栓塞和门静脉海绵样变性。
门静脉高压时,主干入肝血流速度常减低,如形成肝内侧支循环,门静脉主干流速可正常。
门静脉高压时,主干入肝血流速度常减低,如形成肝内侧支循环,门静脉主干流速可正常。
门静脉高压时脾静脉血流量明显增加,占门静脉血流量的一半以上。
(2)侧支循环:声像图上可显示胃左静脉曲张和脐旁静脉开放。
胃左静脉位于肝脏左叶、胃与腹主动脉所围城的三角区内,可沿腹主动脉在上腹部纵断扫查和高位横断扫查进行观察,正常胃左静脉平均内径1.6mm,超声不易显示,,门静脉高压时内径在4mm以上,容易观察到。
脐旁静脉开放表现为肝圆韧带为低到无回声,内径3〜IOmm,从门静脉左支囊部延伸至腹壁,其内充满血流信号,也可观察到脾肾静脉侧支曲张。
(3)脾大,多为中度或重度肿大。
脾静脉增宽,走行迂曲。
(4)腹腔积液:腹腔积液较少时,仰卧位扫查,可在膀胱子宫直肠窝或膀胱周围、肝肾隐窝、肝周围间隙发现很窄的无回声带。
腹腔积液较多时,除上述部位外,在腹部两侧和盆腔、隔下间隙皆可发现大片无回声区。
实时超声可见小肠在腹腔积液中浮动。
有些患者可见右侧胸腔积液。
(5)肝动脉:肝动脉代偿性增宽,较正常易于显示,尤其在肝门部常可显示搏动性条状彩色血流,在肝内也可见到点状闪烁搏动血流。
门静脉海绵样变的检查项目有哪些?检查项目:血管造影、腹部CT、上消化道造影、胃镜1.腹部B超正常门静脉结构消失,代之为不规则的弯曲状血管影,或呈蜂窝状,其内见血液流动,血流方向无规律;血管壁增厚回声增强,可见血管内血栓。
Ueno依据彩色多普勒显像表现将CTPV分为3型:Ⅰ型表现为门静脉正常结构不清,仅显示门静脉区呈蜂窝状结构,原发性CTPV均属此型;Ⅱ型表现为门静脉主干可以显示,但内部被栓塞物填塞,在其周围可见侧支静脉;Ⅲ型表现为门静脉附近存在肿块回声,门静脉受压致侧支静脉形成。
Ⅱ、Ⅲ型属继发性CTPV表现。
2.腹部CT血流方向无规律,可见血管内血栓。
(1)门静脉走行区结构紊乱,正常门静脉系统结构消失,在门静脉走行方向上可见由缠绕在一起侧支静脉形成的类似团块状软组织网状结构,相互之间分界不清,增强扫描后门静脉明显强化交织成网、窦隙样或管样软组织结构,在肝门部可见延向肝内门静脉周围细条状密度增高影。
(2)肝实质灌注异常,在动脉期,造影剂在肝实质周边部聚集,形成高密度带状影,有时并可见到其近端扩张的动脉影,而在门静脉期整个肝脏呈均匀等密度影。
(3)伴门静脉高压患者,可在冠状静脉、脐旁静脉、腹膜后腔、肝胃十二指肠韧带及胃底食管连接区见到迂曲扩张呈匍形走行的侧支循环血管,严重者迂曲呈团块状,增强扫描在门静脉期示有明显强化。
3.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subtractionangiography,DSA)主要表现为门静脉走行区正常门静脉结构显示不清,正常门静脉由不成比例迂曲、呈瘤样扩张的海绵样血管代替,显示为与门静脉主干平行、迂曲扩张、呈蛇行的静脉网,脾静脉扩张,胃冠状静脉及食管静脉迂曲扩张。
4.上消化道造影发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或不规则和结节状胃皱襞。
5.胃镜检查可见食管胃底曲张静脉。
肝脏门静脉的超声检查及正常表现今天我们来聊聊肝脏门静脉的超声检查。
超声探查因其无创、无痛、可重复性及费用低等诸多优点,因而被广泛应用在诊断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特别是早期发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或病情评估等方面。
但正确的认识门静脉是判断异常的前提,那么,对于肝脏的门静脉,超声检查的内容包括哪些呢?这节课,我们就跟大家聊聊门静脉的超声检查!在检查前,我们需要叮嘱患者空腹8小时以上,这样可避免胃肠道内容物对门静脉超声探查效果的影响。
其次,我们还要选择合适的超声探头,常规应用的是凸阵探头,也是腹部超声检查最常用的探头。
在检查时,我们需要观察门静脉的主干以及左、右支的长轴与短轴切面,并显示左支横部和矢状部。
对门静脉肝内分支的探查除了可以发现门静脉的异常,也可以发现胆管的异常,包括肝内胆管积气、胆管结石以及胆管的扩张等等,同时,门静脉的矢状部也与肝圆韧带相连,此时可观察到有无脐静脉重开的表现。
当然,门静脉的异常在正常人群中较为少见,但对于具有肝炎病史的患者,对门静脉的检查则是重要内容之一了。
对于正常肝脏门静脉的超声表现,主要包括二维、彩色显像以及多普勒频谱三个方面。
在二维超声方面,正常的门静脉管腔清晰,内膜光滑,走向正常,无扩张或狭窄等表现(图1)。
超声测量门静脉内径简单容易且准确,是测量门静脉最常用的指标之一。
通常情况下,慢性肝炎向肝硬化发展过程中,门静脉内径逐渐增宽,目前普遍公认当门静脉主干内径≥14 mm, 且伴有慢性肝炎病史时,可认为存在门静脉高压现象。
通过二维超声,我们还可以发现门静脉大多数的疾病,包括门静脉海绵样变,血栓或癌栓,先天性的异常等等。
图1(图1)正常门静脉主干-右支二维超声图像,表现为管腔清晰,内膜光滑,走向正常。
在彩色血流成像方面,门静脉内血流色彩均匀,血流充盈良好,为入肝的血流信号(图2)。
对于肝硬化合并门静脉高压的患者,门静脉内的血流可出现部分或全部反向的情况。
图2(图2)正常门静脉彩色血流显像,表现为管腔内血流色彩均匀,血流充盈良好,为入肝的血流信号。
门静脉B超检查诊疗常规
【适应症】
1.肝硬化。
2.脾切除术后。
3.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
4.急性全身性凝血性疾病。
5.肝癌患者。
6.门腔分流术。
7.TIPS术后。
8.移植肝。
9.布-加综合症。
【检查方法】
1.应用凸阵探头,
2.5~5.0MHz,线阵探头亦可。
2.显示门静脉主干及左、右支长轴与短轴切面,并显示左支横断和矢状段,矢状段与肝圆韧带相连,应观察有无脐静脉重新开放。
左侧卧位时于第一肝门下方1~2cm处测量门静脉肝外段内径。
必要时应追踪至胰腺后方的脾静脉及与脾静脉呈直角相汇的肠系膜上静脉
3.门静脉的显示常需综合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必要时还应检测与门静脉相关的静脉血流改变。
【检查内容】
1.正常门静脉,主干内径≤14mm,门静脉腔内清晰,内膜光滑,走向正常,无扩张或狭窄征象。
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检查时,可显示门静脉内彩色均匀,为向肝血流,无脐静脉重新开放征象。
2.门静脉高压症,需结合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进行。
肝外段门静脉内径可增宽(>14mm);脾静脉、肠系膜上静脉内径增宽,脾肿大,可能伴脐静脉重开、胃贲门部及下段食管静脉曲张、胃短静脉开放等。
门静脉主干内血流流速可在正常范围。
3.门静脉栓子形成的病变段门静脉内腔增宽及阻塞,腔内可见实质性回声,应检查其栓子的分布和范围,必要时追踪至肠系膜上静脉及脾静脉段。
应尽可能明确门静脉栓子是血栓还是癌栓。
癌栓内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可显示动脉血流信号,存在癌栓者常有原发性肝癌的病灶存在。
部分门静脉血栓可来自脾切除术后脾静脉血栓延伸。
如用彩色多普勒可观察门
静脉栓子阻塞属完全性或不完全性。
如栓子与门静脉壁间有狭窄小通道可测及血流速度明显增快。
4.门静脉海绵样变性,因其某段(多在主干)阻塞,超声可观察到阻塞段内再管化情况,有无多数细小管道在阻塞段中迂曲分布,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可显示细小管道中的彩色血流信号,用频谱多普勒显示再管化小血管中的血流类型。
有门静脉血流者多为门静脉血栓再管化,具丰富动脉型血流者则倾向于癌栓内动脉的长入。
5.门静脉瘤样增宽,可在肝内门静脉段出现瘤样扩张,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可显示瘤内血流信号及与门静脉相连。
可见于门静脉高压或先天性所致。
6. 门腔分流术后,常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显示门静脉血流改变包括有无血流、血流速度和方向等,可间接估测分流的效果。
必要时,应根据临床需要观测分流管腔的血流情况,如脾肾分流应观测脾静脉和肾静脉等。
【注意事项】
1.部分患者由于各种原因包括肠道胀气、手术伤口及患者状态等,常规二维超声不能显示完整的门静脉(尤其是门静脉的肝外段)的声像图时,应使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可帮助提高门静脉的显示率。
2.在显示门静脉及其分支的彩色血流信号时,应将彩超仪的彩色血流条件调至最佳状态,尽量避免假阴性结果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