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方言声调的特点
- 格式:pdf
- 大小:2.24 MB
- 文档页数:6
客家语言的发音特点客家语言,简称“客语”,是汉语的一个方言分支之一,主要在中国客家地区和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使用。
客家语言具有独特的发音特点,以下将介绍客家语言的主要特点。
1. 声调客家语言是一个声调语言,共有7个不同的声调。
声调在客家语言中非常重要,不同的声调可以改变单词的意思。
客家语言的声调系统相对于标准的普通话和粤语来说较为复杂。
下面是客家语言的7个声调及其发音示例:•第一声:平调,音调相对较低,如“阿”(a)•第二声:上声,音调由低到高上升,如“哥”(kʰɤ²)•第三声:下高平调,音调由高到低下降,如“姐”(tɕiː³)•第四声:上升调,音调由低到高上升,如“來”(lɔi²)•第五声:下升调,音调由高到低下降,如“巴”(paː³)•第六声:下平调,音调相对较低,如“世”(sei¹)•第七声:上升降调,音调先上升再下降,如“嬰”(ɥiŋ³)2. 辅音客家语言的辅音系统相对比较简单,辅音的数量比普通话和粤语要少。
客家语言中常见的辅音包括爆破音、塞擦音、清辅音和浊辅音等。
一些常见的客家语言辅音包括:•爆破音:p, t, k•塞擦音:ts, tɕ, kx•清辅音:h, s•浊辅音:b, d, g3. 元音客家语言的元音系统丰富多样,包括单元音和复元音。
客家语言中的元音数量较多,可以根据发音位置和口型将元音分为前元音、中元音和后元音。
一些常见的客家语言元音包括:•前元音:i, y•中元音:ə•后元音:u, ɤ, o, ʌ, ɑ4. 韵母客家语言的韵母系统与普通话和粤语也有一定的差异。
客家语言中的韵母可以单独存在,也可以与辅音组合形成音节。
一些常见的客家语言韵母包括:•单韵母:a, i, u, ə, o, e•复韵母:ai, au, ia, iə, iu, ua, əu, ɔi, ɔu5. 咸声化在某些客家方言中,存在咸声化的现象。
咸声化是指一部分介于舌尖音和舌叶音之间的辅音在特定的语音环境下发生硬腭化或软腭化的变化。
客家话常用词汇发音 -回复
客家话是中国的一种方言,主要分布在广东、福建、江西、湖南、台湾等地。
客家话的发音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声母:
b、p、m、f、d、t、n、l 发音与普通话相近,但有时候会带有轻微的喉音。
g、k、h 发音与普通话相近,但有时候会带有轻微的喉音。
z、c、s 发音与普通话相近,但有时候会带有轻微的喉音。
j、q、x 发音与普通话相近,但有时候会带有轻微的喉音。
r 发音与普通话相近,但有时候会带有轻微的喉音。
2. 韵母:
a、e、o 发音与普通话相近。
i、u、ü 发音与普通话相近,但有时候会更加平缓。
ai、ei、ao、ou 发音与普通话相近,但有时候会更加平缓。
ia、ie、io、iu、ua、uo、uai、uei 发音与普通话相近,
但有时候会更加平缓。
ian、uan、üan、uang 发音与普通话相近,但有时候会更
加平缓。
in、un、ün、ing 发音与普通话相近,但有时候会更加平缓。
iang、iang、iong 发音与普通话相近,但有时候会更加平缓。
3. 声调:
客家话的声调与普通话相比较复杂,有平、上、去、入四个
声调。
每个字的声调会对整个词的意义产生影响,需要根据具体的
词语来决定声调的使用。
需要注意的是,客家话的发音可能因地域、个人口音等因素有所差异。
上述仅是一般性的发音规律,具体的发音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来学习和掌握。
梅县客家话学习技巧方言是一种独特的民族文化,每一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方言,它传承千年,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下面是XX方言大全栏目收集到的梅县客家话学习技巧,希望能够帮助你去了解更多的地区文化特色,认识方言蕴含的文化艺术。
是一种行用于广东梅州一带的汉语方言,历来被公认为正宗客家话的代表。
梅县话在语音、词汇等方面保留了相当多中古汉语的特点。
语音方面表现得尤为明显。
声母1.古全浊音清化,不论平仄,一律送气。
如同[t’o?11],动[t’o?53],读[t’ok5],“同”是平声,“动”、“读”是仄声,都以送气的[t’]开头。
2.知精庄章四组合流,中古的舌上音、齿头音、正齿音二等、正齿音三等合并成一组ts、ts’、s。
如知[ts?44],支[ts?44],事[s?53],资[ts?44],四字分别归知组、精组、庄组、章组。
但是,精组和其他三组在许多字上还是有区别的,区别不在声母上而在韵母上。
如将[tsi??44],张庄章[ts??44],后者比前者少一个介音i。
中古汉语中二三四等有i介音的字大都符合此例。
这说明知庄章三组原来可能是t?、t?’、?,以与精组的ts、ts’、s相对立。
正如在大部分官话方言中一样,张庄章等字在t?、t?’、?的作用下失去了介音i。
然后t?、t?’、?又合流到ts、ts’、s去了。
那些依然保留t?、t?’、?的客家次方言也为这个推测提供了证据。
3.见组不论何等,一律作k、k’、h、?。
k、k’、h遇i不颚化,这与粤、闽等南方方言相同而不同于官话方言。
如见[ki31],奇[k’i11],见[kian53],现[hian53],牙[?a11],牛[?iu11],疑[?i11]。
4.晓母、匣母合口一二等(及某些三等,如微韵)作f,个别作w。
晓母在中古汉语中作x,匣母作,全浊清化之后,合流成一个h。
合口一二等及某些三等的韵母有一个介音u。
这个声母h与介音u的组合,演化成现在的f或w。
如欢[f?n44],花[fa44],辉[fi44],回[fi11],还[fan11],换[w?n53],话[wa53]。
第1篇一、前言方言,作为一种独特的地域文化现象,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地方特色。
在我国广袤的土地上,方言种类繁多,各具特色。
作为初中生,我们不仅要学习普通话,还要了解和传承自己的方言。
本报告旨在总结我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方言的掌握情况,分析方言的特点及其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性。
二、方言概述1. 方言的定义:方言是指在某一地区内,由于历史、地理、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形成的具有独特语音、词汇、语法特点的语言。
2. 我国方言的分类:我国方言主要分为七大方言区,即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和粤方言。
3. 我校方言分布:我校学生来自全国各地,方言种类繁多,主要包括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等。
三、方言特点1. 语音特点:方言的语音特点是区别于普通话的主要标志。
例如,吴方言的声调柔和,鼻音丰富;赣方言的声母和韵母较为独特;客家方言的声母和韵母变化多端。
2. 词汇特点:方言词汇丰富,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
例如,吴方言中“搞”可以表示“做”、“弄”;赣方言中“行”可以表示“去”。
3. 语法特点:方言的语法结构也具有一定的特点。
例如,客家方言中的否定词“唔”放在动词前,而普通话中的否定词“不”放在动词后。
四、方言学习情况1. 学习现状:我校学生在学习方言方面,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对方言的语音、词汇、语法掌握不全面;- 缺乏对方言文化内涵的了解;- 对方言的学习兴趣不高。
2. 原因分析:- 学校课程设置中,对方言教学重视程度不够;- 家长和学生对方言传承的认识不足;- 现代化通讯手段的普及,使得方言逐渐被普通话所取代。
五、方言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性1. 传承地方文化:方言是地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域特色的重要标志。
通过学习和传承方言,可以加深对地方文化的了解和认识。
2. 增强民族凝聚力:方言是民族认同的重要标志。
通过方言的交流,可以增进各民族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3. 促进文化交流:方言是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
引言梅县话属客家方言。
客家方言是我国八大方言(北方、吴、湘、赣、客家、闽北、闽南、粤)之一。
梅县话是客家方言的代表。
本文以梅城话为标准音。
一、声母梅县话的声母有17个(包括零声母):b、p、m、f、v、d、t、n、l、z、c、s、g、k、ng(以及ng的变体)、h、零声母例字:b 背、包p 编、排m 满、马f 和、风v 文、武d 点、灯t 大、厅n 宜、农l 理、论z 精、尖c 初、秋s 山、水g 京、官k 考、期ng 咬、涯;(以及ng的变体)热、月h 很、香零声母油、安梅县话声母特点:1、没有普通话所具有的舌尖后音[zh ch sh]和[r]2、[zh ch sh] 、[g k h]与齐齿呼相拼的字,其声母与普通话里的[j q x]相对应。
例如“姐、酒”的声母是[z],“清、钱”的声母是[c],“鲜、心”的声母是[s],“坚、九”的声母是[g],“期、求”的声母是[k],“晓、玄”的声母是[h]。
以上各组字在普通话里的声母分别为[j q x]。
上列的[z c s]、[g k h]两组声母在普通话里是不能与齐齿呼韵母相拼的。
3、[h]的发音会受到相拼元音的影响,与后元音相拼时近乎[h]。
如[ho2];与前元音拼合时,近乎[x],如:虚[hi1]。
4、舌根音[g k]与齐齿呼相拼时,其发音部位有前移现象,如:经[gin1]、腔[kiong1];与开口呼或合口呼拼合时,发音部位一般不前移,如:加[ga1]、魁[kui2]。
5、梅县话分尖团音,例如:精≠经zin1≠kin1;妻≠欺ci1≠hi1;修≠休xiu1≠hiu1。
普通话则不分尖团音,上列每组字读音都相同。
二、韵母梅县话的韵母有74个,其中“开(元)尾韵”22个,“鼻尾韵”26个,“塞尾韵”24个,自成音节的“鼻韵”2个。
1、开(元)尾韵①开口呼I、a、e、o、ai、oi、ao、eu②齐齿呼i、ia、ie、io、iai、iao、ieu、iu、iui③合口呼u、ua、uo、uai、ui2、鼻尾韵①开口呼am、em、(?m)、an、en、(?n)、on、ang、ong②齐齿呼iam、im、ian、ien、in、ion、iun、iang、iong、iung③合口呼uan、uen、uon、un、uang、uong、ung3、塞尾韵①开口呼ap、ep、(?p)、at、et、(?t)、ot、ak、ok②齐齿呼iap、ip、iat、iet、it、iut、iak、iok、iuk③合口呼uat、uet、ut、uak、uok、uk4、鼻韵m、ng(由于无法书写的原因,略去m下面的一个小圆标点和η上面的一个小圆标点)例字:1、开(元)尾韵①开口呼I 之、子、粗、司a 加、化、车、把e 滞、个、齐、细o 玻、朵、戈、跎ai 太、淮、奶、底oi 抬、概、才、赔ao 桃、袍、操、高eu 谋、投、沟、搂②齐齿呼i 比、被、回、围ia 姐、些、泻、野ie 厥、街、鸡io 茄、靴iai 阶、界、艾、埃iao 漂、雕、辽、骄ieu 纠、勾、苟、扣iu 留、求、酒、朽iui 锐、睿、枘、蚋③合口呼ua 寡、垮、瓜、挂uo 果、过uai 怪、筷、快、拐 ui 退、累、岁、魁2、鼻尾韵①开口呼am 、胆、南、三em 森、黔、砧、岑(?m) 斟、沉、甚、深 an 般、还、单、晚en 根、冰、登、宁(?n) 贞、、逞、身on 短、寒、传、穿ang 棚、冷、盲、顶 ong 旁、讲、长、唐②齐齿呼iam 盐、粘、检、店 im 临、任、今、沁ian 尖、元、演、权 ien 全、田、联、便 in 宾、明、灵、情ion 软、阮、餐iun 均、云、忍、勤 iang 晴、影、醒、净iong 良、奖、强、想iung 龙、胸、拥、供③合口呼uan 款、惯、关、挽 uen 炯、亘、耿uon 官、管、罐、贯 un 春、婚、俊、本uang 矿、桄uong 广、光ung 冬、宗、浓、种3、塞尾韵①开口呼ap 压、扎、法、甲ep 涩、粒、撮(?p) 汁、十、执、湿 at 泼、袜、伐、蚀et 德、克、塞、侧(?t ) 侄、吃、室、织 ot 喝、说、、黜ok 各、捉、朔、幕②齐齿呼iap 协、妾、怯、恰ip 夕、汲、入、立iat 决、热、歇、悦iet 忒、屑、烈、截it 笔、瑟、律、七iut 屈、郁iak 壁、剧、锡、迹iok 雀、若、疟、却iuk 绿、粟、蓄、足③合口呼uat 括、刮uet 国、掴、啯ut 佛、不、没、突uak 石国uok 郭、廓、挝uk 木、缩、逐、伏梅县话的韵母有如下特点:1、没有“撮口呼”。
梅州中学校本课程客家语言习俗欣赏邓文兵目录前言--------------------------------------------------------------------------------------(3) 第一节客家话属性--------------------------------------------------------------------(3) 第二节客家话代表语言与客家方言-----------------------------------------------(4) 第三节客家话的语音特点-----------------------------------------------------------(4) 第四节以谐音取联兆-----------------------------------------------------------------(5) 第五节避讳-----------------------------------------------------------------------------(6) 第六节客家俗语-----------------------------------------------------------------------(6)第七节客家生活谚语-----------------------------------------------------------------(7) 第八节客家歇后语------------------------------------------------------------------(15)附广东省梅州市客家话考试2006年乡试试题-----------------------------(19)客家语言习俗欣赏前言客家人是一个具有显著特征的汉族民系,也是汉族在世界上分布范围最广阔、影响最深远的民系之一。
客家话蚊鼠介绍客家话客家话是中国的一种方言,主要分布在广东、福建、江西、广西、湖南等地。
它是汉语的一个分支,与普通话和其他方言有一定的差异。
客家话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内涵,是客家人民的重要身份象征。
客家话的特点客家话有一些独特的特点,下面是一些主要的特点:1.声调丰富:客家话的声调非常丰富,有六个声调,分别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入声和轻声。
这些声调的使用使得客家话的语音非常特别,给人一种独特的韵味。
2.词汇丰富:客家话的词汇非常丰富多样,有很多独有的词汇。
这些词汇反映了客家人民丰富的生活经验和独特的文化特点。
3.语法结构独特:客家话的语法结构与普通话和其他方言有所不同。
它的语序比较灵活,动词和形容词的位置可以根据需要调整。
这种独特的语法结构使得客家话具有独特的表达方式。
客家话中的蚊鼠在客家话中,蚊鼠是两个常见的词汇。
下面将分别介绍它们在客家话中的意思和用法。
蚊蚊在客家话中是指蚊子。
蚊子是一种常见的昆虫,它们以吸食人类和动物的血液为生。
在夏季,蚊子数量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困扰。
在客家话中,蚊这个词还有一个引申义,即指麻烦、烦恼的事情。
这是因为蚊子叮咬人后会引起瘙痒和不适,给人们带来烦恼。
鼠鼠在客家话中是指老鼠。
老鼠是一种常见的啮齿动物,它们以各种食物为生。
老鼠在农田和城市中都有出没,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困扰。
在客家话中,鼠这个词还有一个引申义,即指不诚实、狡猾的人。
这是因为老鼠常常偷窃食物,具有隐秘和狡猾的特点。
客家话中的成语和俗语客家话中有很多独特的成语和俗语,下面列举一些常见的例子:1.蚊蚀鼠啮:比喻小事不断,琐碎不堪。
2.鼠目寸光:比喻眼光短浅,见识狭窄。
3.蚊子腿肉:比喻微不足道的东西。
4.鼠窃狗偷:比喻行为卑鄙、不光彩。
客家话的保护和传承客家话作为一种独特的方言,是客家人民的宝贵文化遗产。
为了保护和传承客家话,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1.加强教育:在学校和社区开展客家话的教育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学习客家话。
D OCCUPATION2012 03176大家谈ISCUSSION普通话与客家话的差异比较文/陆小玲客家人一直拥有不畏艰难困苦、勇于开拓、团结凝聚的精神力量。
这些美德成为了客家人的特色。
客家人是一个经常迁徙且较为封闭的团体。
客家话作为中国七大方言之一,被称为中国古汉语的“活化石”。
客家方言保有了很多中国古汉语的原古音韵。
经过多年的发展演变,客家话是中华保留古语最多的一个方言体系,也成为了研究古汉语的一个宝贵材料。
一、客家话和普通话的语音差异客家话的语音中,送气的读音特别多。
很多在普通话中为浊音的词汇在客家话中都变为清音送气,如“抱、摆、步”大多读作[p-],“弟、地、大”读作[t-],“就、救”读作[k-]。
客家话中,有一些清唇字读为重唇音,如“斧、富、非、放”读作[p-]。
一些知组声母字在客家话中读舌尖摩擦音,也就是说,和精、章读同样的读音,但依然有一些字的读音保留着舌头音的读法。
在匣母合口字中,客家方言大多都读[f-]或 [v-],如“画、火”读作[f-],将“话、换”读作[v-]。
客家话中有着丰富整齐又复杂的韵母体系,保留着我国古代汉文学中的m、n、ng、p、t、k这六个韵尾。
这是客家话保留有古代汉语特色的一个体现,其保留的完整程度仅次于广东话。
客家语言中缺少ing、eng、ik、ek,这就体现出长江地域的语言形成特点。
客家方言中有开口、合口、齐齿呼,但却没有撮口呼这类的韵母,因为在撮口呼的韵母出现前,客家话就已经被分化出来了。
客家话与普通话有很多相似之处。
例如,在一些单韵母的读音上,与普通话的读法几乎是一致的。
但是,客家话仍存在着大量的入音,在单韵母的读音上大都对应着一个入声。
例如,发a、石e、屋u等音中存在着大量的入声,入声的韵母与其他的韵母一样,也存在着声调。
客家话在很多词汇的读音及用法方式上有着鲜明的南方语音特点。
另外,在前后鼻音的读音上,客家话的读音差异性比较大。
例如,“方”中的“ang”读作on;“风”中的“eng”读作ong;“应”中的“ing”读作in。
客家话口语知识点总结客家话是中国南方一种方言,主要分布在广东、福建、江西、湖南、江苏等地。
客家话有着千年的历史,是中国传统方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客家话与其他方言有着明显的差异,其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都有特殊之处。
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客家话口语的一些知识点。
一、客家话的语音特点1. 声母客家话的声母较多,有17个。
它们分别是b、p、m、f、d、t、n、l、g、k、ng、h、z、c、s、zh、ch。
这些声母中,z、c、s、zh、ch这几个声母在客家话中的发音与普通话发音有所不同。
例如,普通话中“z”读作/z/,而客家话中读作/ts/。
2. 韵母客家话的韵母相对较多,有36个。
它们分别是a、e、i、o、u、ai、ei、ui、ao、ou、iu、ie、üe、er等。
客家话中的韵母数量较多,且变化丰富,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同时,其中也包括了一些普通话中没有的韵母,比如“üe”。
3. 声调客家话的声调有7个。
这是客家话与普通话最大的不同之处。
声调的存在使得客家话的语音更加丰富多彩。
二、客家话的词汇特点1. 多音字客家话中存在大量的多音字。
这些多音字在客家话中的发音和普通话中有很大的差异。
例如,“鸦”在客家话中读作/na/,而在普通话中读作/yā/。
2. 词汇丰富客家话中的词汇丰富多样,不仅包括了很多基本词汇,还有很多独特的方言词汇。
这些词汇大多源自客家人的生活和文化,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三、客家话的语法特点1. 重音客家话的重音与普通话有所不同。
在客家话中,重音位置不固定,可出现在词首、词中、词尾,给人听起来有一种韵律感。
2. 语序客家话的语序与普通话有所不同。
在客家话中,一般采用主谓宾的语序,但也有一些特殊的语序现象。
比如,“我去买东西”在客家话中可以说成“我买去东西”。
四、客家话的使用场景客家话主要分布在广东、湖南、江西等地,是当地人民日常交流的语言。
在日常生活中,客家话用于家庭内部交流、邻里之间的交流、劳作交流、聚会交流等场景。
客家方言是什么
客家方言是中国汉族中的一种方言,主要分布在中国南方地区,特别是广东、
广西、福建、江西、湖南、台湾等地。
客家方言是汉语的一种分支,具有独特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特点。
语音特点
客家方言的语音特点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声调系统:客家方言通常有七个声调,声调起伏较大,是客家方言
的重要特征之一。
2.音韵特点:客家方言的音韵系统相对复杂,包括元音韵母的变化较
多,有许多变调现象。
3.辅音特点:客家方言的辅音系统较丰富,声母和韵母的组合形式多
样,具有一定的特色。
词汇特点
客家方言的词汇主要受其地理环境和历史文化的影响,表达方式简练、生动,
富有土地特色和风土人情。
客家方言中有许多特有的词汇,反映了客家人的传统生活习惯和文化传统。
语法特点
客家方言的语法结构灵活多变,句式简练清晰。
客家方言的语法规则较为简单,但也有一些独特的语法现象,如动词的时态变化较为灵活,语序灵活多变等。
传承与发展
客家方言作为一种少数民族语言,面临着继承和发展的挑战。
随着社会的发展
和文化的交融,客家方言的使用范围逐渐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但同时也在一些文化活动中得到了保护和传承。
客家方言是中国汉族语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特点。
通过对客家方言的研究和传承,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多元文化和民族特色,促进语言多样性的保护和传承。
客家话话语尖锐
客家话是一种方言,有人认为其话语比较尖锐,很难听,但其实意思是好的。
客家话主要特点是:
语音上:多送气音,古全浊声母,不论平声仄声,大多变读为送气清音,如,“别,步,大”。
部分地区没有提口呼韵母,提口呼的母混入齐齿呼韵母;古员音韵尾和塞音韵尾各地不同程度地保留着;声调上,多数地区是6个声调,少数地区有5个或7个声调。
闽西长汀话,连城,清流都没有入声,剩下平声分阴阳,去声分阴阳,上声自成调共5个调。
东客话平声入声分阴阳,上去不分阴阳。
闽西客家话的永定话,上杭话保留阴入阳入两个声调。
在词汇语法方面,最明显的是保留了不少古汉语词语。
如“禾(稻子),食(吃)、索(绳子)、面(脸)。
还有一些具有本方言特色的词,如目珠(眼睛)、目汁(眼泪)”等。
在语法上常用一些如“老、公、子、哩、头”等前级、后缀;用一些特定的助词或词语(如“黎、咧”等)表示动作时态;通过变化指示代词和声调变化区分近指和远指等等。
长汀(大同)客家话语音研究中文系陈海明摘要长汀在福建省西部,属客家话汀州片。
2000年末至2001年9月间,作者对自己的母语长汀县大同镇客家话的语音和词汇进行了调查,并作了初步的研究,文章即据此而成。
文章介绍了方言的音系,整理出了同音字表和音节表,并对方言的音韵特点进行了归纳。
方言计21声母、36韵母、7个声调,在浊音清化送气、重轻唇的分混、中古精知照组声母的分合、中古牙喉音和晓匣母的演变、中古来母三等字的特殊演变及韵母的分化、声调的演变(平声依中古声母清浊分阴阳;全浊上大部分归阳去;清上、次浊上大部分字归上声;去声一般依中古声母清浊分阴阳;一般情况下,入声据声母清浊分阴阳,但有不少例外;部分全浊上字和次浊上字归阴平)各方面既大局上与客家话普通情况一致,又部分地保有自己的特点。
一、前言长汀在福建省西部,境内通行客家话,属客家话汀州片。
长汀之置县级建制始于西晋太康三年(公元282年)所置之新罗县,唐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置汀州,领长汀、黄连、龙岩三县。
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为临汀郡,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复为汀州,大历十二年(公元777年)析龙岩属漳州。
宋时汀州改为临汀郡。
淳化五年(公元994年)以上杭、武平二场立一新县,临汀郡遂领四县。
元符元年(公元1089年)析长汀、宁化另置清流县,郡遂领五县。
绍兴三年(公元1133年)增连城县(本长汀莲城堡),郡遂领六县:长汀、宁化、上杭、武平、清流、连城。
元朝为汀州路,仍领六县。
明朝为汀州府,增归化、永定二县。
清沿明制。
自唐迄清以至民国,长汀县均为州、郡、路、府以及专员公署所在地,为闽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长汀客家话一般以城关话为代表。
长汀县境内各乡镇间语音有一定差异,有一些乡镇甚至相互通话都有一定的困难。
在各乡镇中,汀州镇(城关)的方言演变较快,不能完全代表长汀客家话的面貌,因此对其他乡镇的方言进行调查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大同镇在城关西北,除靠近城关的附城一带语音近似城关话外,其它村落的方言口音有明显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