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兴宁市客家方言语法专题研究(DOC)
- 格式:doc
- 大小:148.00 KB
- 文档页数:22
本科生毕业论文广东兴宁市客家方言语法专题研究Monographic study of Guangdong Xingning Hakka dialect grammar学生姓名赖远科所在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所在班级文学1101班申请学位学士学位指导教师张伟职称讲师副指导教职称师答辩时间2014年 6 月8 日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第一章导言 (1)1 兴宁客家话研究现状 (1)2 研究对象、方法及意义 (1)3 语料来源 (2)第二章兴宁市人文地理及方言音系 (2)1 兴宁市人文地理情况 (2)2 兴宁市客家话音系 (3)第三章词法研究 (4)1 名词 (4)1.1 名词的词缀 (4)1.2 名词的兼类 (5)2 代词 (6)2.1 人称代词 (6)2.2 指示代词 (7)2.3疑问代词 (7)3 助词 (7)3.1 结构助词 (7)3.2 动态助词 (8)3.3 语气助词 (8)4 介词 (8)5 动词 (9)5.1 动词的重叠形式 (9)5.2 动词的体貌 (9)6 程度副词 (11)第四章句法特点 (13)1 比较句 (13)2 处置句 (13)3 被动句 (14)4 疑问句 (14)4.1 是非问 (14)4.2 特指问 (14)4.3 选择问 (14)4.4 正反问 (15)5 来去句 (15)6 特殊语序 (15)结语 (16)鸣谢 (17)参考文献 (18)摘要客家方言是汉语的七大方言之一。
广东梅县话作为客家方言的代表,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兴宁与梅县同属梅州,但是兴宁话在语音、词汇、语法方面与梅县话不甚相同,尤其是语法方面,有许多特点。
本文将以兴宁客家话的语法为研究对象,从词法和句法的角度,对该方言进行较为全面的剖析。
词类方面主要研究:名词、代词、介词、动词、程度副词等。
句法方面主要研究:比较句、处置句、被动句、疑问句等。
关键词:兴宁话;方言;语法;句法;词法ABSTRACTABSTRACTThe Hakka dialect is one of the seven dialects of Chinese, Guangdong Meixian dialect as the representative of the Hakka Dialect,It has received extensive attention of scholars at home and abroad. Xingning and Meixian belong to Meizhou, But the Xingning dialect is not the same as the Meixian dialect which in pronunciation, vocabulary and grammar. Especially in grammar, there are many characteristics. This paper will take the Xingning Hakka dialect grammar as the object of study,.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morphology and syntax, th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n the dialect. The main research of speech: parts of speech, pronouns, prepositions, verbs, nouns, adverbs of degree.The syntactic aspect mainly studies: comparative sentence, disposal sentence, passive sentence, interrogative sentence and so on.KEYWORDS:xinning words ;dlalect;grammar;syntax;morphology广东兴宁市客家方言语法专题研究汉语言文学专业,201012101212,赖远科指导老师:张伟第一章导言1 兴宁客家话研究现状对梅州客家话的研究,在宋代就有相关的文献资料记载,到了明代有关记载就更加明确更加丰富了。
客家方言词汇特点研究摘要:客家方言是汉语七大方言之一,使用方言的人口约占汉族总人数的百分之四,客家方言是汉族语言的一个分支。
了解客家方言有助于了解古今汉语的历史面貌和演变过程,也可以使我们更进一步地了解现代汉语的构成及其特点,这对于文献学、考古学、民俗学、民族史、文化史的研究起着一定的作用。
本文将从词汇方面论述客家方言的特点,主要包括古词语的运用、方言词语的创新、词汇意义的差异、语法意义的差异、构词的差异这五个方面。
关键词:客家方言、词汇、语法、差异、构词、单音节词“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唐代贺知章的这首著名的七绝,描写自己少年离家,暮年还乡,物是人非,只有乡音依然如故。
乡音就是方言。
方言是全民族的分支,是全民语言的地方变体。
方言是某个社会内某一地区的人们所使用的,有它自己的特点。
但是方言不是指个别不同于共同语言或其它方言的读音和词语,而是指包括和共同语言相同点在内的、由词汇和语法组成的整个系统。
它在方言区内具有民族性,是这个地区内人们交际思维的工具。
汉语是汉藏语系中是了重要的语言,它包括:官话、吴语、赣语、客家话、湘语、闽语、粤语七大方言。
在汉语七大方言中,客家话最独特的一点,是联结了大陆各省,乃至全球各华人地区的客家人的民系认同。
客家人,无论在大陆的广东、四川,还是在台湾、马来西亚、印度,只要会说客家话,坚持客家人不忘祖宗言的特性,就会互相视为老乡、自家人。
而不会说客家话,没有客家认同的人,即使有客家血统,一般也被视为客家后裔,而非客家人。
客家先民是中原的华夏民族,在近千年的五次大迁徙中,最终形成汉族(华夏族)的一个新民系。
他们的先祖多是因中原战乱等原因而从中原(河南,安徽,山东)南迁赣南,闽西,粤北地而形成的一个汉族新民系。
后又因战乱和人口膨胀等原因一部份又从这三地继续迁往全国其他省份以及东南亚,一个民系成立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有共同的语言。
客家民系的共同语言即客家方言。
了解客家方言|小学语文基础知识总结|小学语文基础知识大全-客家方言又称客方言,客话,客家话,属于汉语七大言之一。
一个民系成立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有共同的语言。
客家民系的共同语言即客家方言。
从分布上看,主要在福建、广东、江西,湖南,台湾,四川等7个省,海外有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等地。
具体说,国内主要分布:福建--闽西地区的长汀县,连城,上杭等8个县。
广东梅州,惠州,蕉岭等16县市。
江西南部宁都,瑞金,兴国等14县市。
此外,非纯客县,如福建南靖,平和,绍安,龙岩;广东潮州,海丰,韶关,东莞;江西铜鼓,广昌,永丰等不少县市的许多地区也讲客家话。
此外,台湾海南四川湖南等不同程度地分布着客家话。
依据内部的差异,客家话大体可以分为三个类型:以长汀话为代表的闽西客家话,以梅县话为代表的粤东客家话,以赣县蟠龙话为代表的赣南客家话。
进一步,可以分为如下八片:汀州片(又称闽客片),粤台片,粤中片,惠州片,粤北片,宁龙片,于桂片,铜鼓片。
客家话主要特点是:语音上:多送气音,古全浊声母,不论平声仄声,大多变读为送气清音,如,别,步,抱多读作【p’】,地,大,弟读作【t’-】,在,字,坐读作【ts’-】, 旧,舅读为【k’-】。
古非敷奉声母部分字今读作,而客话读重唇音,如斧,分,放,腹念【p-】,孵,讣读【p’-】, 扶,肥,饭也念【p’】。
古晓匣母合口字,客家话中多读【f】声母或【v-】,如火,花念【f-】, 话黄换念【v-】。
古是晓组声母(如基,欺,希的声母),在细音前不腭化,仍保留舌根及喉音【kk’h】的读法;大部分地区没有撮口呼韵母,撮口呼韵母混入齐齿呼韵母;古鼻音韵尾和塞音韵尾各地不同程度地保留着。
声调上,多数地区是6个更多客家方言资料声调,少数地区有5个或7个声调。
闽西长汀话,连城,清流都没有入声,剩下平声分阴阳,去声分阴阳,上声自成调共5个调。
粤东客话平声入声分阴阳,上去不分阴阳。
闽西客家话的永定话,上杭话保留阴入阳入两个声调。
兴宁客家话拼音方案客家方言是我国汉语七大方言之一。
它与北方方言相似,是从北方语言演变而成的。
客家祖先原居住在中原一带,因战乱历经了东晋、唐末、以及宋、元、明三个时期的大迁徙。
先后在赣南、闽西、粤东北地区定居。
定居后又与南方百越人相处。
在迁徙中和定居后都夹杂了不少各地方言,加上气候、水土之差异,使语言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
客语发音部位不断从咽喉、舌根向舌前、唇齿方面转变。
如汉语中的"花",读hua1(咽喉、舌根音),客语读fa1(唇齿音);汉语中的"阔",读kuo4(咽喉、舌根音),客语读fad(唇齿音)。
又如汉语中的撮口呼,现客语已没有了。
就以兴梅地区来说,客语虽基本相同,但也有一些差异。
梅县语没有翘舌音zh、ch、sh,五华语上声不明显。
梅县语较软,五华话较硬,兴宁语则介乎其中。
兴宁语语调较平板,且同音字多,有九“竹”、十三“风”、三十个“是”之说。
客家先民既来自中原,其方言虽经千余年之演变,仍多六朝古音。
本篇汉字注音除特别注明者外,均以兴宁方言为准。
方言注音概用兴宁客家话拼音方案。
兴宁客家方言的声母有25个:b p m f v d t n l g k ng h j q x r gi ki zh ch sh z c s和零声母。
其发音部位如表1(兴宁县客家语声母表):┏━━━━━┯━━━━━┯━━━━━┯━━━━┯━━┯━━┓┃│塞音清│塞擦音清│擦音│鼻音│边音┃┠─────┼──┬──┼──┬──┼──┬─┼──┼──┨┃│送气│不送│送气│不送│清│浊│浊│浊┃┠──┬──┼──┼──┼──┼──┼──┼─┼──┼──┨┃│双唇│b│││p│││m│┃┃唇音├──┼──┼──┼──┼──┼──┼─┼──┼──┨┃│唇齿│││││f│v││┃┠──┴──┼──┼──┼──┼──┼──┼─┼──┼──┨┃舌尖前音│││z│c│s│││┃┠─────┼──┼──┼──┼──┼──┼─┼──┼──┨┃舌尖中音│d│t│││││n│l┃┠─────┼──┼──┼──┼──┼──┼─┼──┼──┨┃舌尖后音│││zh│ch│sh│││┃┠─────┼──┼──┼──┼──┼──┼─┼──┼──┨┃舌面音│││j│q│x│r││┃┠─────┼──┼──┼──┼──┼──┼─┼──┼──┨┃舌根音│g│k│gi│ki│h││ng│┃┗━━━━━┷━━┷━━┷━━┷━━┷━━┷━┷━━┷━━┛兴宁客家方言舒声韵母有24个,即a o u e i ai oi ui ao an on un en in ang ong ung ia io iao iu iang iong iung;入声韵母有11个,即:ad od ud ed id ag od ug iag iog iug 。
传承和宏扬客家传统文化——对兴宁市客家山歌现状调查及未来走向初探一、调查内容:兴宁市客家山歌现状调查二、调查目的:希翼通过这次调查,了解客家山歌文化的开展现状,促进客家青少年及全社会对客家传统文化的了解,激发对客家山歌的热爱,唤起各界人士关注客家山歌文化的开展前景。
三、调查方式:问卷调查、走访调查、网络搜索、书籍查阅文章结构:一、调查数据分析〔一〕表一:对客家山歌的喜好程度调查数据〔二〕表二:获取客家山歌的途径调查数据〔三〕表三:喜欢客家山歌的原因调查数据二、客家山歌源流和现状分析〔一〕客家山歌的源流〔二〕客家山歌的现状分析三、客家山歌未来走向初探〔一〕保护好传统的客家山歌和山歌传承人〔二〕将客家山歌引入课堂〔三〕创作具有时代气息的客家山歌〔四〕树立科学的发声方法提高音乐品位〔五〕利用网络媒介宣传客家山歌〔六〕加强政府对客家山歌开展的保护与引导四、结语传承和宏扬客家传统文化——对兴宁市客家山歌现状调查及未来走向初探客家山歌,顾名思义,是用客家方言吟唱的,流行于民间的一种通俗民歌。
作为客家传统文化的一局部,客家山歌承载着客家人的乡土智慧和客家文化的深刻内涵。
文章对兴宁市客家山歌的现状和传承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客家山歌的未来走向。
客家山歌兴宁市源流现状传承“鱼爱水来鸟爱林,客家乡亲爱乡音,永远不忘客家话,山歌连情心连心〞。
客家山歌是我国著名的民歌之一,是用客家方言吟唱的,流行于民间的一种通俗民歌,是客家人民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世代相传的优秀传统文化。
作为客家传统文化的一局部,客家山歌承载着客家人的乡土智慧和客家文化的深刻内涵。
2022 年5 月,梅州客家山歌被列为国家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但是,在外来文化和流行风文化以及近年来山歌队伍“老龄化〞等因素的影响下,山歌文化面临着“断层〞的危(wei)险。
为了更好地了解客家山歌在年青人中的开展现状,关注在新时代潮流下,客家山歌的未来走向,2022 年,我在兴宁市各县城进行了相关的调查活动。
3、“/”为两可符号,表示左右两项并用。
4、本文的释义尽量用字面对译,但有时无法对译时,也可能采用直译。
5、对于一些本字未明的兴宁方言常用俗字的运用有两条原则:(1)约定俗成取大家比较熟悉的俗字字形。
(2)采用同音字的下加“”表示。
第二章兴宁俗语与梅县俗语分类比较2.1、本文共摘取兴宁客家山歌剧中出现的俗语422个,主要可以分成下面三类,分别与梅县俗语相比较,有下面几种情况:2.1.1咒骂人的话。
这在兴宁俗语中很有特色,所以归为一类。
这类俗语凸现了兴宁人民心直口快的性格特色。
(1)俗语字相同,表达意思完全一致。
俗语兴宁释义梅县释义1.、打靶鬼被人当成靶打死。
骂人、诅咒人的话被人当成靶打死。
骂人、诅咒人的话2、发瘟死得瘟疫而死。
骂人、诅咒人的话得瘟疫而死。
骂人、诅咒人的话3、死发胀骂人、诅咒人的话,无实际意义。
骂人、诅咒人的话,无实际意义。
4、食死人形容一个人除了吃什么都不会。
形容一个人除了吃什么都不会。
5、□[sa53]牙狗骂人的话,一般指骂龅牙的人。
骂人的话,一般指骂龅牙的人。
6、发皱聋指骂一个人听不进别人的话。
指骂一个人听不进别人的话。
7、拦路狗指骂给人造成障碍的令人讨厌的人。
指骂给人造成障碍的令人讨厌的人。
8、死泥蛇指骂人笨、不灵活,像一条死掉的泥蛇。
(“泥”在客家话中就是笨的意思。
)指骂人笨、不灵活,像一条死掉的泥蛇。
(“泥”在客家话中就是笨的意思。
)9、扒灰狗指骂与儿媳妇乱伦的人。
指骂与儿媳妇乱伦的人。
10、摝屎棍搅屎的棍子。
指骂喜欢捣乱的人。
搅屎的棍子。
指骂喜欢捣乱的人。
11、四六货指骂说话做事不灵光的人。
指骂说话做事不灵光的人。
12、懒尸嫲对一个懒惰的女人的称呼。
对一个懒惰的女人的称呼。
13、死块底骂人的话骂人的话14、烂铜锣指骂不顾场合、说话很大声的人。
指骂不顾场合、说话很大声的人。
(梅县较少用这种说法,比较常用“烂碓”这个词。
)15、短命鬼诅咒人的话。
诅咒人的话。
(因为过于狠毒,所以并不常用。
客家方言名词的形态类型研究学生:赵俊指导老师:管锡华摘要:客家方言是各方言中较引人注目的一种方言,因此本文以客家方言的名词作为材料研究它的形态类型。
并根据赵元任先生对形态类型的理解,对客家方言名词形态构造法式分别加以分析,从客家方言的前缀、中缀、后缀及重叠来认识客家方言的名词的形态类型。
关键词:客家方言名词形态类型§1、导言根据赵元任先生在《汉语口语语法》对“形态类型”的讲解,认为:“一个形式或成素加入一个词语,成为这个词语的语法功能的某种表征,这就构成了形态。
”。
因此词的形态可以分为构形形态和构词形态。
构型形态,如:重叠。
构词形态,如:词缀。
客家方言形态构造的法式同民族共同语大体一致,主要是加缀法和重叠法及两种的综合。
而加缀法根据所加的位置不同可以分为前缀、中缀、后缀。
正如客家祖训所说:“宁卖祖宗田,不卖祖宗言。
”客家人对自身语言非常重视,就如成都龙泉等地区的客家人,迁徙来此已尽百年,可客家话仍代代相传。
因此客家话作为一种方言,在共同语的影响下仍未消逝,反而得到传承与发展,这就说明这种语言本身就很有价值,值得我们去关注。
如客家方言里各种词类的形态构造问题就很值得研究,本文就着重对客家方言名词的形态类型作些考察。
§2、前缀§2.1、关于“阿”客家方言的“阿”使用比较普遍,主要用在亲属称谓、姓或名、排行前。
(1)、用于亲属或長輩的尊稱,一般会多用于背称。
在客家方言的亲属称谓中很多前面都加“阿”。
例如:阿白(高祖父、高祖母),阿太(曾祖母),阿公、阿婆(祖父、祖母),阿伯(父之兄;夫之兄),阿叔(父之弟;夫之弟),阿舅(母之兄弟),阿姑(父之姊妹),阿姨(母之姊妹),阿爸(父亲),阿姆(母亲),阿哥(哥哥),阿嫂(哥哥之妻),阿姊(姐姐),等等。
(2)、用于姓或名。
孩子题名,用“阿”冠于有关名词之前,有以生肖为名者,如:阿虎、阿龙、阿狗、阿凤等;有以植物为名者,如:阿桃、阿花、阿菊、阿草等。
粤东梅县兴宁客家方言词汇说略
王艳
【期刊名称】《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8(034)002
【摘要】粤东梅县兴宁方言点同属梅州客方言区,它们在词形和词义上保留了古代汉语的很多特点,方言词汇丰富且具有较强一致性.两地不同的语言环境又使得词汇内部存在细微差异,呈现本地化个性特征.
【总页数】3页(P77-79)
【作者】王艳
【作者单位】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福建漳州363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176
【相关文献】
1.从李氏家藏文书看妇女在传统社会中的地位--以粤东梅县客家妇女为重点分析
2.小议"X个X贼"——粤东兴宁客家话中一个有趣的口头语
3.试析客家神明崇拜的世俗诉求——以粤东梅县神明崇信为例
4.梅县客家方言词汇散论
5.客家方言词汇说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兴宁客家话集锦[发呆][发呆]在兴宁,有⼀种丢脸叫驼衰⼈;/发呆在兴宁,有⼀种讨厌叫德⼈孬;/发呆在兴宁,有⼀种头晕叫头拿魂;/发呆在兴宁,有⼀种多嘴叫猪接勺;/发呆在兴宁,有⼀种笨蛋叫饿之古;/发呆在兴宁,有⼀种⽣⽓叫叼南径;/发呆在兴宁,有⼀种废⼈叫密柴头;/发呆在兴宁,有⼀种可爱叫得⼈锡;/发呆在兴宁,有⼀种神经叫⾷热⾥;/发呆在兴宁,有⼀种打架叫打⾼⾥;/发呆在兴宁,有⼀种胡说叫哦哩肚;/发呆在兴宁,有⼀种怪胎叫出绝梨;/发呆在兴宁,有⼀种傻⽠叫则神货;/发呆在兴宁,有⼀种脑袋叫⾦脑盖;/发呆在兴宁,有⼀种作孽叫造过当;/发呆在兴宁,有⼀种⼩偷叫贼古佬;/发呆在兴宁,有⼀种流氓叫摸混;/发呆在兴宁,有⼀种帅酷叫装则;/发呆在兴宁,有⼀种帅哥叫晒脑;/发呆在兴宁,有⼀种搞笑叫味道;/发呆在兴宁,有⼀种我们叫齐家;/发呆在兴宁,有⼀种幽默叫吊味;/发呆在兴宁,有⼀种东西叫货草;/发呆在兴宁,有⼀种羞耻叫吴D衰;/发呆在兴宁,有⼀种脆弱叫牒密;/发呆在兴宁,有⼀种好玩叫盏搞哩;/发呆在兴宁,有⼀种好吃叫盏⾷;/发呆在兴宁,有⼀种震惊叫狗都狂;/发呆在兴宁,有⼀种货叫四六货;/发呆在兴宁,有⼀种劲爆叫劲绝哩。
/发呆在兴宁,有⼀种强⼤叫棒雄;/发呆在兴宁,有⼀种⼈⽣叫⽭⼈⽣;/发呆在兴宁,有⼀种忘记叫添绑;/发呆在兴宁,有⼀种爆⽛叫萨⽛;/发呆在兴宁,有⼀种怎样叫酿般尼;/发呆在兴宁,有⼀种累叫⿁打⾥;/发呆在兴宁,有⼀种吃惊叫吓啊⽼;/发呆在兴宁,有⼀种不⾏叫试吴德;/发呆在兴宁,有⼀种聚会叫打⽃叙;/发呆在兴宁,有⼀种舒服叫爽死黎,/发呆在兴宁,有⼀种⼼寒叫⼼猾冷;/发呆在兴宁,有⼀种骂⼈叫笨基⿁;/发呆在兴宁,有⼀种⼩孩叫细仔⾥。
/发呆在兴宁,有⼀种打击叫好戏了;/发呆在兴宁,有⼀种⽩痴叫脑保;/发呆在兴宁,有⼀种不懂叫⽏⼈懂;/发呆在兴宁,有⼀种乡巴佬叫坑瞧古(⿇);/发呆在兴宁,有⼀种男朋友叫控哥;/发呆在兴宁,有⼀种⼥朋友叫七佬;/发呆在兴宁,有⼀种泡妞叫Q七;/发呆在兴宁,有⼀种泡仔叫Q控;/发呆在兴宁,有⼀种弟媳叫叔咩⾥;/发呆在兴宁,有⼀种后悔叫记胸;/发呆在兴宁,有⼀种年轻⼈叫后⽣仔;/发呆在兴宁,有⼀种亲家叫掐咩;/发呆在兴宁,有⼀种⿁叫打耙⿁;/发呆在兴宁,有⼀种岳⽗叫昌佬;/发呆在兴宁,有⼀种岳母叫昌婆;/发呆在兴宁,有⼀种弟弟叫⽼呔⾥;/发呆在兴宁,有⼀种媳妇叫⼼Q;/发呆在兴宁,有⼀种妹妹叫⽼妹⾥;/发呆在兴宁,有⼀种外甥叫妹⽣你;/发呆在兴宁,有⼀种妹夫叫⽼妹细;/发呆在兴宁,有⼀种⼈叫满⼈;/发呆在兴宁,有⼀种⽣⽓叫发⽕;/发呆在兴宁,有⼀种⽆知叫吴D;/发呆在兴宁,有⼀种知错叫D差;/发呆在兴宁,有⼀种⽔叫吴⾜⽔;/发呆在兴宁,有⼀种⽜逼叫⾜像;/发呆在兴宁,有⼀种傻⽠叫昂古(⿇);/发呆在兴宁,有⼀种⼼情叫⼼花开;/发呆在兴宁,有⼀种缠绵叫得⼈孬;/发呆在兴宁,有⼀种吵闹叫噪死⼈;/发呆在兴宁,有⼀种能说叫猴咧⾥;/发呆在兴宁,有⼀种犯贱叫养衰家;/发呆在兴宁,有⼀种喜欢叫肆意;/发呆在兴宁,有⼀种记住叫记捻来;/发呆在兴宁,有⼀种爱叫⽭满爱;/发呆在兴宁,有⼀种矜持叫诈窄;/发呆在兴宁,有⼀种淘⽓叫造钢;/发呆在兴宁,有⼀种不要叫吴妹。
客家方言的分布展开全文客家方言主要通行于大陆的广东、广西、福建、江西和四川、湖南、海南部分地区。
其中主要的区域是广东东部和北部,广西南部,江西南部,福建西部。
粤闽赣边区一带是客家最集中的地区,因而也是客家方言最流行的地区。
在海外,台湾和香港有部分地区讲客家话。
东南亚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越南、菲律宾以及美洲华侨、华裔中也有不少讲客家话的。
广东的客家方言几乎遍布全省,但主要分布在粤东、粤北地区。
其中纯粹属客家方言或以客家方言为主的县市有:梅县、兴宁、五华、大埔、蕉岭、平远、龙川、和平、始兴、连平、新丰、河源、丰顺、紫金、南雄、翁源、连南、英德、惠阳、曲江、博罗、宝安、惠东、揭西、仁化、乐昌、廉江、乳源。
此外饶平县、揭西、海丰、陆丰、龙门、从化、花县、新会、化州、四会、阳江、鹤山、三水、高要、开平、信宜、珠海、深圳龙岗、东莞等广东的其它地区的一些县市也有不同程度的客家话分布。
据最新调查资料统计,在粤西的湛江、茂名、阳江三市约有190万人讲客家话,分布区域约为6400平方公里,具体分布在廉江、化州、信宜、高州、电白、阳西、阳春等县。
福建省客家方言主要分布在闽西的长汀、连城、上杭、武平、永定、清流、宁化、明溪等县。
此外,南靖的曲江,平和县的九峰、长乐,诏安县的秀篆、官陂,龙岩西北部万安(旧名溪口镇)等地说的也是客家方言。
江西省客家方言主要分布在赣南的兴国、宁都、石城、瑞金、会昌、寻邬、安远、全南、龙南、定南、信丰(不包括县城嘉定镇和城郊的部分农村)、大余、崇义、上犹、南康、赣县、于都等十七个县和西北部的铜鼓县、修水县的大部分乡镇。
此外,萍乡、广昌、永丰、吉安、泰和、万安、遂川、井冈山、宁冈、永新、万载、宜丰、奉新、靖安、高安、武宁、横峰等县市的部分乡镇均讲客家方言。
四川省也是客家人居住较为集中的一个省份,客家方言主要分布在成都郊区东山一带、新都、金堂、广汉、什方阝、彭县、双流、新津、简阳、仁寿、资中、威远、安岳、富顺、泸县、合江、宜宾、广安、仪陇、巴中、通江、达县、西昌等县市的局部地区。
广东客家方言研究之我见Ñ詹伯慧在一些客家学的著述中,论及客家民系的形成,客家文化的特征等等,往往少不了要提及客家方言的问题,这是非常自然的事。
语言与文化、语言与民俗、语言与人民的历史等等,无不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密切联系。
研究许许多多地方性的课题,历史的也好,现代的也好,往往离不开语言方面的考察。
这里所说的语言,当然既包括共同语,也包括地方方言在内的笼统的说法。
语言是社会现象。
语言学原理告诉我们:语言随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社会不能没有语言,语言也不能脱离社会。
既然任何语言(方言)的研究都跟历史的研究、社会的研究、经济的研究、文化的研究息息相关,如今客家研究热气腾腾,一浪更比一浪高,在这个学术舞台上,理应有更多人唱起客家话的调子来,不仅要唱客家山歌,要说客家方言,更重要的是要花大力气来研究客家方言,要把客家话的研究作为客家学的重要内容,要不断以客家方言的研究成果来丰富客家学,推动客家学的深入发展。
客家方言通行地域很广,有客家人的地方就有客家方言。
客家人主要分布在中国广东、台湾、福建西部和江西南部,这些地区也自然就是通行客家方言最集中的地区,都属于当年罗香林教授在5客家研究导论6中所指的纯客县。
此外,属于非纯客县的散布在台、桂、川、湘等省为数不少,就广东而言,除了粤东北梅州地区、河源地区也都存在着不少说客家话的城镇村落。
几十年来,陆续有学者调查各地客家方言,也出版过一些颇有影响的客家方言研究专著,如著名语言学家董同和在40年代出版的5华阳凉水井客家话记音6以及后来杨时逢教授所编著的两部记录台湾客家方言的5台湾桃园客家方言6(1957年)和5台湾美浓客家方言6(1971年),还有80年代台湾客方言学者罗肇锦出版的5客语语法6(1984年)、5瑞金方言6(1989年)等,都是比较引人注目的。
此外,海外汉学家中也有人对客家方言颇感兴趣,写出过一些很有份量的客家方言专著,如日本已故桥本万太郎教授所著的5客家方言6(英文版1973年)、法国沙迦尔教授(Sagart Laurent)所著5香港新界客家方音6(法文版1977年),都是客家话研究中的重要著作。
第8卷 第4期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 o l.8 N o .42006年12月Journal of A nhui U 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 echno logy (Social Science )D ec .2006小议“X 个X 贼”——粤东兴宁客家话中一个有趣的口头语凌伟峰(广西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4)摘 要:粤东兴宁客家话中活跃着一个有趣的口头语“X 个X 贼”。
仔细研究词性,会发现大部分词属于形容词,但也有少数兼做动词。
本文通过它与动词和性质形容词的比较总结出这一类词的语法特点和语法功能,并引出另一使用频率极高的同义形容词“死”,在语用的效果上进行比较,得出“X 个X 贼”更形象、更生动、更传神的结论。
关键词:X 个X 贼;状态形容词;兼类;动词;死中图分类号:H 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1101(2006)0420049204收稿日期:2006-11-04作者简介:凌伟峰(1978—),女,广东兴宁人,在读硕士,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字学。
客家话分闽西客家话、粤东客家话和赣南客家话。
兴宁客家话属于粤东客家话的一种。
兴宁市位于广东省东北部,扼东江、韩江上游,北部与江西省寻邬县毗邻,东部与梅县交界,西北部与龙川县相邻,西南部与五华县接壤,是粤、赣、闽三省陆路交通枢纽,粤东北部主要商品集散地。
兴宁人口绝大部分是操客家方言的汉族,本文所述的“X 个X 贼”即为此地区的口头语。
一、关于“X 个X 贼”的介绍在客家话中,表示不满、嫌弃、憎恨的词很多,但表示程度最深、感情色彩最明显的一个词,当数“X 个X 贼”。
如:老个老贼:指人非常老,带浓厚的嫌弃义。
如:“甘样介(这样的)男人你也爱?老个老贼!”贵个贵贼:指东西很贵,超过一般价格很多。
如:“你买介(的)衫贵个贵贼,肯定卑(被)人骗了。
”歪(吝啬)个歪贼:指对人很吝啬,什么东西都不舍得给人。
兴宁人的客家民俗风情1.婚嫁旧时婚俗主要有“等郎妹”、“童养媳”、“顿花妹”、“指腹婚”等。
“等郎妹”是指有些人结了婚长期没生下男孩,有钱便再娶,讨二奶三奶,直至能生男孩为止。
没钱的便买个女孩来抚养叫做“等郎妹”。
意思是取个好兆头,等生个男孩。
如果真生了男孩,父母便为他们匹配为偶。
如此成婚者,大多女大于男,甚至相差很远,故有“十八娇娇三岁郎,晚间共枕尿满床”的哀怨。
许多父母,当孩子一生下来,就为其婚事着想,与亲朋好友讨个女孩抚养,待女的长大后成婚,叫“童养媳”。
一般是男长女幼,多出现在贫困人家。
这种由父母包办的婚姻,绝大多数难有和谐的感情。
“顿花妹”是指做父母的急于生育,抱养人家女孩,若日后生下男孩,可成婚也可不成婚,若无生育或只生女孩,所抱养之女作自己女孩看待。
“指腹婚”是指两家妇女怀孕时,互相约定,只要所生婴孩性别不同,长大便成亲。
嫁娶礼仪有“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此类民俗反映了客家人对人丁繁衍兴旺的期望。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此陋俗被破除。
但由于历来对婚姻大事的高度重视,在迎亲嫁娶上仍有一套追求美好、讲究吉祥的习俗。
打扮新娘。
新娘出嫁前,要请“扮娘”打扮。
所请扮娘一定要“四片全”(即有子、有孙、丈夫健在,且在村中有名望)。
打扮新娘要梳3次头,每梳:次都说一句吉祥的话:一梳梳到头,二梳福禄寿,三梳子孙满堂。
接着便为新娘穿衣、裤和鞋。
打米筛花。
新娘在“上轿”前要请有声望的叔公打米筛花,说“四句”其仪式是,在祖公厅里放一“摸栏”(似匾状但比匾大的竹编织具),当中放一方凳,其外置一箩筐。
选好时辰后,伴娘便扶新娘先坐一下箩筐,后端坐凳上,并说吉祥语,如“坐箩又坐凳,身家大过兴宁县”。
打米筛花者双手执米筛置于新娘头顶,作筛米状,说四句吉祥的话,意为把吉祥、美好筛在新娘身上。
上轿。
打完米筛花以后,家人、亲属、亲戚都要送红包给新娘,谓之“上轿钱”。
父母还送一个提包给出嫁的女儿。
包里装有莲子、枣子、早稻粒、长命草、糖丸、葱、蒜等象征美好的东西。
本科生毕业论文广东兴宁市客家方言语法专题研究Monographic study of Guangdong Xingning Hakka dialect grammar学生姓名赖远科所在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所在班级文学1101班申请学位学士学位指导教师张伟职称讲师副指导教职称师答辩时间2014年 6 月8 日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第一章导言 (1)1 兴宁客家话研究现状 (1)2 研究对象、方法及意义 (1)3 语料来源 (2)第二章兴宁市人文地理及方言音系 (2)1 兴宁市人文地理情况 (2)2 兴宁市客家话音系 (3)第三章词法研究 (4)1 名词 (4)1.1 名词的词缀 (4)1.2 名词的兼类 (5)2 代词 (6)2.1 人称代词 (6)2.2 指示代词 (7)2.3疑问代词 (7)3 助词 (7)3.1 结构助词 (7)3.2 动态助词 (8)3.3 语气助词 (8)4 介词 (8)5 动词 (9)5.1 动词的重叠形式 (9)5.2 动词的体貌 (9)6 程度副词 (11)第四章句法特点 (13)1 比较句 (13)2 处置句 (13)3 被动句 (14)4 疑问句 (14)4.1 是非问 (14)4.2 特指问 (14)4.3 选择问 (14)4.4 正反问 (15)5 来去句 (15)6 特殊语序 (15)结语 (16)鸣谢 (17)参考文献 (18)摘要客家方言是汉语的七大方言之一。
广东梅县话作为客家方言的代表,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兴宁与梅县同属梅州,但是兴宁话在语音、词汇、语法方面与梅县话不甚相同,尤其是语法方面,有许多特点。
本文将以兴宁客家话的语法为研究对象,从词法和句法的角度,对该方言进行较为全面的剖析。
词类方面主要研究:名词、代词、介词、动词、程度副词等。
句法方面主要研究:比较句、处置句、被动句、疑问句等。
关键词:兴宁话;方言;语法;句法;词法ABSTRACTABSTRACTThe Hakka dialect is one of the seven dialects of Chinese, Guangdong Meixian dialect as the representative of the Hakka Dialect,It has received extensive attention of scholars at home and abroad. Xingning and Meixian belong to Meizhou, But the Xingning dialect is not the same as the Meixian dialect which in pronunciation, vocabulary and grammar. Especially in grammar, there are many characteristics. This paper will take the Xingning Hakka dialect grammar as the object of study,.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morphology and syntax, th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n the dialect. The main research of speech: parts of speech, pronouns, prepositions, verbs, nouns, adverbs of degree.The syntactic aspect mainly studies: comparative sentence, disposal sentence, passive sentence, interrogative sentence and so on.KEYWORDS:xinning words ;dlalect;grammar;syntax;morphology广东兴宁市客家方言语法专题研究汉语言文学专业,201012101212,赖远科指导老师:张伟第一章导言1 兴宁客家话研究现状对梅州客家话的研究,在宋代就有相关的文献资料记载,到了明代有关记载就更加明确更加丰富了。
在嘉靖年间编修的《惠州府志》中就有记载当时兴宁、长乐(今五华)一带的方言,其中提到:“言语习俗与赣相类。
”[1]但是该书并没有详细的提到兴宁话的相关材料。
但在同一时间编修的《兴宁县志》卷三《人事部·方言》中就第一次列有“方言”一词,该书较为具体地记载当时客家地区的方言特点和一些词汇,记录了当时兴宁话的语音和词汇概貌,从中可以看出l6世纪兴宁话的一些基本情况和现代兴宁话的传承性与差异性[2]。
客家方言是汉语的七大方言之一,以广东梅县话为标准方言,近年来吸引了不少学者去关注和研究。
客家方言的研究主要以梅县话为主,在语音和词汇方面成果卓著。
如黄雪贞编修的《梅县方言词典》、《梅县话音档》;林立芳的《梅县方言语法论稿》,较全面地描述了梅县话的语法体系和深入地揭示了梅县话的语法特点[3];朱炳玉对广东五华客语补述结构的研究也较为详细具体[4];项梦冰的《连城客家话语法研究》,比较深入地研究了连城客家话的单点客家语法,揭示了连城客语的句法和词法方面的特有现象,勾勒出了连城客语语法的轮廓[5]。
这些对广东、福建等地客家话的研究促进了人们对客家话的关注。
但兴宁话的研究还不够深入、不够系统。
基于此,本文将对兴宁客家话作语法专题考察,以更好地介绍兴宁客家话。
2 研究对象、方法及意义2.1 研究对象长期以来,很多人都认为客家方言内部一致性很强,尤其是对梅州地区客家话的误解更加限制了客家方言的比较研究。
兴宁话的语法极具特色但研究成果极少,大部分学者的研究重点都是语音、词汇。
长此以往,在普通话和粤方言的影响之下,兴宁话的特色之处将有可能被同化直至消失。
为此,为了更好地研究和发展兴宁客家话,本文将以兴宁话的语法特点为研究对象,进行描述和讨论。
2.2 研究方法本文将采取专题的形式对兴宁客家话的特色语法现象加以探讨,在举例的基础上与普通话进行对比。
以多角度、立体、全面的方式描写兴宁客家话中比较有特色的语法现象,并将在论述过程中把语言理论研究与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的举例结合起来阐述相关的语法特点及现象。
2.3 研究意义明人祝允明的《正德兴宁志》记录了当时广东兴宁话有齐韵作灰、庚韵作阳的特点。
[6]而明代黄国奎修、盛继纂的《嘉靖兴宁县志》描述了当时兴宁话中的部分较为常用的词汇。
和现代客家话相比,当时两志所记的语音、词汇中展示的特点,可看出兴宁话早就是成熟的客家方言。
就现存地方文献来说,是目前所见对客家方言最早的语音、词汇描写,在客家方言研究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文献史料价值。
[7]但后来却极少学者去研究兴宁话。
即便有人研究,其大部分研究成果也是关于语音和词汇的,语法方面的成果几乎为零。
为此,本文将用专题的形式,阐述兴宁客家话的语法特点和现象,为客家话的研究提供一点参考。
3 语料来源本文所用的语料主要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的《方言调查字表》[8]以及詹伯慧编著的《汉语方言语音调查》、《汉语方言词汇语法调查表》等所列的语法例句。
把这些例句用兴宁话表述出来,进行了语法专著调查[9]。
兴宁市客家话的特殊程度副词的语料来自谢栋元的《客家方言研究》。
调查对象主要是本人在兴宁市的亲朋好友。
第二章兴宁市人文地理及方言音系1 兴宁市人文地理情况兴宁市位于广东省东北部,北毗邻江西省寻邬县,东北部相接梅州市平远县和梅县,南部与梅州丰顺县、梅县相连,西北部与河源市龙川县相邻,西南部与梅州市五华县接壤。
总面积达两千多平方千米,全市人口百万多人,讲客家方言的人口占总人口的98.2%,属于纯客家方言区。
兴宁县建于东晋咸和六年(331年),当时由古龙川分治而立。
从南朝齐永明元年(483年)到宋天禧三年(1019年),曾数次析古兴宁置齐昌县(府),辖境内曾多次变迁。
到了宋熙宁四年(1071年)分设长乐县(今五华县)后,县境就相对稳定。
自1985年实行市管县体制后,兴宁就隶属梅州市。
兴宁市境内居民多为客家人,兴宁方言属于梅州客家方言中的兴华小片,市内方言几乎相同,极小差异,按当地居民的划分也可以分为“上山声”和“下山声”,由于下山片较具代表性,所以本文记录的主要是“下山声”的语法特点。
2 兴宁市客家话音系[10](1)兴宁客家话的声母有25个,分别是:b p m v d t n l g k ng hj q x r gi ki zh chsh z c s 和零声母。
(2)兴宁市客家话韵母分为舒声韵母和入声韵母。
舒声韵母有24个,分别是:a o u e i ai oi ui ao an on un en inang ong ung ia io iao iu iang iong iung;入声韵母有11个,分别是:ad od ud ed id ag od ug iag iog iug(3)兴宁市客家方言声调有6个,分别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阴入、阳入(入声大都带有塞音韵尾)几种。
阴平阳平上声去声阴入阳入调号—╱∨╲例字马麻吗骂脉麦注音ma1 ma2 ma3 ma4 mag5 mag6 如:昨哺夜——cag6 bu1 ra4(昨晚)你吃哩饭盲——ni2 shi6 li2 fan4 mang2(你吃饭了吗?)以只——i3 zhag5(这个)涯十分四意哩本书——ngai2 shug6 fin1 si4 ri4 li2 ben3 shu1(我非常喜欢这本书)你十分标致——ni2 shu6 fin1 biao1 zhi4(你非常漂亮)第三章词法研究1 名词1.1 名词的词缀兴宁话中很多名词的词缀都很有特色,常见的词缀有“老”、“阿”、“公”、“哩”、“婆”、“麻”“牯”等等。
[11]1.1.1 名词的前缀兴宁客家话较使用较普遍的构词前缀有“老”和“阿”,可以用于人或某些动物,与普通话的情况相似,下面将分别描述:A.老lo53a:对人的称呼:“老公”(丈夫)、“老婆”(妻子)、“老弟”(弟弟)、“老妹”(妹妹)、“老朱”(在姓氏前表亲热)等。
b:用于动物名称前:“老蟹”(螃蟹)、“老鸦”(乌鸦)、“老虎”、“老鼠”等。
B.阿a44主要是用于人称,如:“阿爸”(爸爸)、“阿妈”(妈妈)、“阿公”(爷爷)、“阿婆”(奶奶)、“阿哥”(哥哥)、“阿姊”(姐姐)等.1.1.2 名词的后缀兴宁方言中常用的名词后缀有很多,且都非常有特色和很强的构词能力,大部分都已虚化,极少具有实际意义。
如:A.哩lia:用于人的称呼:“赖哩”(儿子)、“妹哩”(女儿)、“孙哩”(孙子)、“科仔哩”(这里的“哩”已经虚化,意思就是科仔)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