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地产-万科老年住宅研究
- 格式:ppt
- 大小:3.30 MB
- 文档页数:7
万科智慧社区养老的2个案例一、万科社区养老的2个案例先来看一个社区嵌入式养老的案例:(一)上海万科智汇坊社区养老中心智汇坊养老服务中心位于上海万科城市花园小区内,是万科在2014年打造的一家社区养老设施。
1、为什么选在这个小区?城市花园是万科进入上海开发的第一个大型社区,于1994年建成,服务至今已逾20年。
当年入住的居民,大多已经从中青年步入了老年,再加上他们的父母,这已经是一个65岁以上老年人占到30%的社区了。
且部分老人处于“空巢状态”,生活难以自理或缺乏家人照料。
同时,城市花园作为老社区,缺乏相应的养老服务配套设施。
在这种情况下,选择城市花园践行养老服务,可以解决周边老人的刚性需求。
于是智汇坊应运而生,在2014年10月4日重阳节那天正式开业。
2、如何处理与小区的关系?智汇坊是由小区社区活动中心改建而成,最初,周边居民不同意将这幢建筑改造成养老住宅。
他们的想法很简单,改建为养老服务中心后,一定程度上侵占了社区居民的活动空间。
另外,部分居民还对养老设施存在“脏、乱、差”的印象,认为救护车会经常出没,影响自己的生活,甚至会影响房价。
经过与居民协商,智汇坊在活动中心内部空间中划出了一部分,仍然作为乒乓球活动场地。
但是,在这家社区养老设施建成之后,得到了居民的广泛认可,很快就住满了,有些房型甚至还需要排队等待入住。
可见,周边的社区居民对养老服务需求是很高的。
3、智汇坊服务人群有哪些?智汇坊的设计师是来自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司马蕾老师。
智汇坊总建筑面积1250㎡左右,共2层。
它不仅可以容纳约40位日托老人,而且设有38床的入托老人居住空间(包括单人间10个,双人间6个,四人间4个,目前入住35人)。
也就是说,智汇坊不仅提供日间照料的服务,而且还包括短期入住、长期入住的多样化功能,可以满足周边社区中老人的不同需求。
日托老人和入住老人的生活空间有明确的区域划分。
平面分区示意图4、日托老人区有哪些功能?日托区包括多功能厅、餐厅、阅览书法室、午休区和公共浴室等。
养老地产发展思路——万科、保利、远洋、绿城、复星案例研究养老地产:“钱”景大盈利难地产调控下,房企向多元化突围,“银发经济”的养老产业被房企视为新金矿,一些嗅觉敏锐的地产商早在2010年就入场,万科、保利、绿城、万达等大房企都已提前布局,高投入、慢产出的养老产业看起来很美,但其盈利成为房企最大的挑战。
产业发展前景广阔中国正在步入老龄化社会,养老金的缺口、公办养老院的一床难求、高端养老院的天价消费等新闻经常见诸报端,“银发经济”被视为未来20年内经济增长最大的一块蛋糕,开发商也“无利不起早”,纷纷涉水养老地产。
截至2014年,包括保利、万科、远洋、绿地、合生、万达、绿城等企业在内,全国已有超过80家房企进入养老地产领域。
“房企做养老地产,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楼盘的规模化发展将是养老项目落地的重要保障。
”保利地产副总经理胡在新介绍,目前保利在全国5个城市有6个养老地产项目,未来10年内计划打造50个养老机构。
“房地产并不是一个万年长青的产业,所有地产当中最有前途的就是养老地产。
”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表示,养老地产一定是地产业今后突围转型的一个主要方向。
2013年12月,万达与中国太平保险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北京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养老地产以及商业地产方面展开合作,但目前还未披露具体的项目。
2013年,国家推出多项鼓励民间资本发展养老产业的政策后,如首创、华业等中型房企也快速进入市场想分一杯羹。
据悉,华业地产近期也宣布拟出资100万元,设立全资子公司北京华业康年经营管理有限公司,负责公司养老事业及托老所的运营与管理。
盈利模式难解房企开始加速布局养老地产,期望从中国社会老龄化率升高的现状中寻找商机。
虽然抢滩房企众多,但对于高投入、慢产出的养老地产而言,如何盈利成为每个房企操作养老地产项目的难题。
胡在新表示,目前我国养老产业尚处于起步探索阶段,行业整体盈利能力较弱。
在国外,养老地产的投资总回报在10%左右,但在国内还无法作出适当的预测。
北京“养老地产”破冰作者:刘丽琦来源:《人民文摘》2013年第07期养老是个问题,去哪里养老更是一个问题。
2012年10月,北京市老龄办发布的报告显示,北京市户籍总人口1277.9万人,其中,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247.9万人,占总人口的19.4%,而北京投入运营的养老机构床位总数仅7万张。
在巨大的供需矛盾下,催生了包括养老地产在内的养老产业的发展。
但在政策和市场的限制下,北京养老地产的发展一直处于“炒得热做得冷”的状态。
转机也许就在2013年。
从2013年起,养老设施用地开始纳入北京市年度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
北京市国土局表示,“将通过财政、土地供应等政策支持的手段,吸引社会资本投资养老机构建设,并根据养老机构的性质,实施不同的土地供应方式,明确产权持有方式。
”对此,有业内人士分析,2013年,北京将迎来养老地产元年。
“失望大于期望”2012年12月15日,周六,北京,大雪。
位于昌平区的北京太阳城国际老年公寓(下称“太阳城”)内一片冷清。
“生活在这里的都是老年人,雪天路滑,很少有人出门。
”居住在这里的王阿姨称。
王阿姨68岁,有三个子女,大女儿生活在国外,小女儿和儿子各自都有了家庭,为了不给儿女添麻烦,也为了更自在地过晚年生活,她和老伴决定不和儿女同住,在考察了北京市很多养老院后,最终选择了太阳城。
“我不喜欢养老院的氛围,住在那里的老人要么没有子女,要么就是子女不赡养,很少有老人是主动要求住在那里的。
这些老年人看上去都不快乐,那里不是养老的地方。
”王阿姨说,“后来我们把目光锁定在专门为老年人服务的小区。
”但居住在养老公寓里的王阿姨并不满意,“失望大于期望”。
入住后,服务远没有开发商承诺的那样完备和及时。
王阿姨介绍,“刚住进来时,每个楼门口都有保安,现在整个小区也见不到几个保安。
以前出门,一扬手就有电瓶车开过来,现在是定点定时开。
行动不方便的老人,要早早地去等候。
如果什么东西坏了,物业也总是拖着不解决。
浅述养老地产
一、什么是养老地产?
养老地产是以养老为宗旨的地产开发,是一种和旅游地产、文化地产等概念相似的主题性地产项目,采用的是“养老+地产”的复合型开发模式,创新核心在于适老化设计。
养老地产从建筑设计、园林景观规划到装饰标准,其开发接近于高端住宅产品开发的规律。
二、养老地产逐渐成为了房地产行业的另一支新军
据统计,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数量已经超过2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4.9%,今后20年我国将年均增加1000万老年人口,到本世纪中叶将迎来老龄化高峰,老年人口预计达4.87亿,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至35%。
中国社会即将进入“银发时代”,在老龄化加速的形势下,各城市养老地产迅猛发展。
三、养老地产的难题
1、需求很大但不是刚需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空巢老人问题频出,但是有消费能力的老年人,都有多种在家养老的选择方向,目前仅全护理类老人有较为显著刚性需求。
2、市场成熟度不高,难获得认可
目前子女仍然以亲自侍奉老人为孝,社会道德压力使老年人不愿意入住养老院,传统养老机构传递过凄凉消极的印象,在民众间影响较大。
3、配套成本高难度大
雾霾污染肆虐,高质量自然生态资源不断减少。
医院床位紧张,优秀医疗资源稀缺,养老地产要求具备医疗技能的专业团队。
4、回报效率低周转慢
建设成本和运营成本居高不下,回款周期长,以及其它因素导致养老地产盈利难。
养老地产or“防老地产”摘要在中国的老龄化问题愈加严重的同时,养老市场也越来越受到各大开发商的注意。
然而,在试水养老地产的过程中,开发商们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尤其是盈利模式不成熟,对于市场的反应不够机敏。
本文围绕杭州市这一老龄化格外突出,养老市场体量较大的区域,就不同开发商的盈利模式进行探讨,提出了养老地产项目的两个有效盈利模式。
关键词老龄化养老地产市场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人口老龄化愈演愈烈已是不争的事实,而杭州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更是领先全国平均水平11年。
根据统计数据,截至2012年底,杭州市的老年人数量就达到了127.89万人,平均每100个杭州人中,就有18个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
按照联合国公布的标准,早在1987年杭州就已步入老龄化社会。
直到2012年底,杭州养老床位总数仅为41616张,每100名老人拥有床位数3.26张,虽然高过浙江省2.8张的平均水平,但是养老市场供需严重失衡的问题依然非常严峻。
正在养老地产领域蹒跚学步的各大开发商们,自然不会放过杭州——这个有着如此庞大而集中的老年人群体的养老市场。
然而,襁褓期的养老地产在一篇叫好声中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在不断摸索中发现问题、经历阵痛,有时更是面临着养老地产变“防老地产”的窘境。
因为养老地产项目对于周边环境质量的要求较高,因此多被布置在远离市中心的郊区,如云天房产的富阳“金色年华”、绿城的乌镇“雅园”,以及万科的良渚“随园嘉树”。
养老地产项目远比其他普通住宅项目复杂的多,除了选址要求高外,还要有完善的周边服务设施,提供护工和高品质的医疗卫生服务,这些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来进行建设。
然而,各大开发商们仍然在摸索养老地产的盈利模式,庞大的资金投入和不成熟的盈利模式,给盲目进军养老市场的开发商们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一时间,养老市场这块香饽饽变成了烫手山芋。
纵观杭州周边的养老地产项目,其盈利模式主要有两大类:一种是租赁模式,即不出售产权,只出售一定年限的使用权;另一种是销售模式,即出售无限使用权,产权不做刻意限制。
VANKE SUIYUAN JIASHU NURSING CENTER万科集团浙江省杭州市4500平方米已运营宾馆旅游业用地营利性护理机构万科自建团队澳大利亚管理模式租金模式良渚文化村120个床位业主项目地点建筑面积项目状态用地性质运营方式运营单位盈利模式外部资源优势规模项目简介本案为万科·随园嘉树社区的养老配套项目。
护理院以长者的行为模式特点和人体工学研究为基础,进行一系列针对性、合理性、系统化的设计,为介护长者创造优质的生活及护理需求。
项目特别为老人们提供的多样化健康管理、餐饮、交流、活动、休闲及生活服务空间,创造居家生活氛围和邻里交往乐趣,让老人在其中体验交友和自我实现的快乐,实现高品质晚年生活带来的尊严人生。
万科随园嘉树护理院项目养老地产SENIOR HOUSING室内设计万科集团首个护理型养老机构景观设计保利银滩养老配套及公寓精装设计项目HAILINGDAO BAOLI YINTANHEXI YANGSHENGGONGYU F11-13DONG广东省阳江市海陵岛5000平方米已运营住宅+商业用地养老公寓+度假设施保利安平养老管理有限公司1.产权销售+管理费2.租金+管理费5A 级银滩景区+大型社区项目地点室内设计面积项目状态用地性质运营方式运营单位盈利模式外部资源优势项目简介保利银滩是保利地产集团首个滨海旅游项目,位于广东省5A 级旅游景区海陵岛,总占地约3000亩,规划容积率0.42,建筑面积约80万㎡。
规划建设内容包括:养生公寓、皇冠假日五星级酒店、海王星公寓式酒店、大型生态体育公园及会所配套、海景高层住宅和低密度住宅等。
依托银滩项目自然环境优势,围绕“大健康”主题,从“身、心、灵”三个层次分别对软性服务和硬件配套进行规划设计。
为活力长者提供养生调理、海滨度假服务。
和熹养生公寓一层设楼宇服务站、公共休闲区;二层以上适老住宅。
养老地产SENIOR HOUSING室内设计保利集团首个度假型养老社区室室内设计保集富椿佘山保集集团上海市77620平方米已建成宾馆旅游业用地自主运营押金+管理费4A 景区、高档社区、高尔夫球场、五星酒店、大学城业主项目地点建筑面积项目状态用地性质运营单位盈利模式外部资源优势 项目简介保集富椿佘山是保集集团投资开发的重点旅游度假式养老项目,位于上海市松江区佘山风景区,项目地理位置优越。
养老地产老公寓适老化细节设计详解余项课件 (一)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养老产业也在迅速发展。
而养老地产老公寓作为目前比较普遍的养老产业模式,适老化细节设计成为老公寓成功与否的关键之一。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详细解析老公寓适老化细节设计的余项课件内容。
一、建筑结构老公寓的建筑结构应尽量简单明了,通透宽敞,便于老年人的活动。
同时,设施设备的统一布局和明确标识也很重要,可以减少老年人的迷失和困惑。
建筑中需要设置无门槛的入口和便携式床铺,方便行动不便的老年人进出和活动。
二、室内设计老公寓的室内设计应具备适老化属性。
比如,装修时选用柔和的色调、柔和的灯光,可降低老年人的情绪波动和视力疲劳,同时需要高标准的安全设施,如地面铺设防滑地砖、安装防护栏杆、采用便携护栏、设置卫生间紧急绳索、紧急报警器等。
此外,还需要考虑到老年人与传统家居的身高差异,应采用可调节高度的设施,比如壁橱、挂衣架和椅子等。
三、服务设施老公寓的服务设施也应具有适老化特点。
比如,康复设备、护理床等,可以为老年人提供更为专业的医疗护理服务。
此外,还需要考虑到老年人的社交需求,有必要为老年人提供餐厅、会议室、休闲娱乐室等场所,既方便了老年人的交流,也增强了他们的社交活动。
四、管理服务老公寓的管理服务也是老年人选择其作为养老居所的重要因素。
合理的管理制度、完善的服务机构、良好的服务态度和社区风气等,都能够给老年人增添生活的色彩和保障生活质量。
应该在管理上做到应有尽有,比如贴心热情的管家服务、24小时的医护服务、定期的健康体检等服务。
总之,老公寓的适老化细节设计是关系当地老年人健康、幸福、美好晚年的重要方面,因此,在开发和建设老公寓时应该尽可能考虑到以上四方面内容,让老年人在老公寓里生活得更加舒适、便利、安心。